《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阅读题及答案
(完整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
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竟:竟然B.身不被甲被:穿着C.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道歉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③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祜的祖上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这已经是第九代了,都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阅读答案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7—9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
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
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
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
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
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
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
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
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
”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
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
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不之答竟:竟然B.后意乃怿怿:高兴C.及将出降出降:出嫁D.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赍:携带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B.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C.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D.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孙皇后爱好读书,知书达理。
天火阅读答案
天火阅读答案天火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天火阅读答案阿来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
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
多吉站在岩石平坦的顶部,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
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
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
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
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
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
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
他口诵祷词。
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
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
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
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
”神们好像有些抱怨之声。
多吉说:“新的神只管教我们晓得不懂的东西,却不管这些灌木疯长让牧草无处生长,让我们的牛羊无草可吃。
”他叹息了一声,好像听见天上也有回应他叹息的神秘声音,于是,他又深深叹息了一声,“所以,我这是代表乡亲们第二次求你们护佑。
”他侧耳倾听一阵,好像听见了回答,至少,围在岩石下向上仰望的乡亲们从他的表情上看到,他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回答。
在机村,也只有他才能得到神的回答。
因为,多吉一家,世代单传,是机村的巫师,是机村那些本土神与人群之间的灵媒。
平常,他也只是机村一个卑微的农人。
但在这个时候,他伛偻的腰背绷紧了,身材显得孔武有力。
他混浊的眼睛放射出灼人的光芒,虬曲的胡须也像荆刺一样怒张开来。
2020高考语文小题组合短平快34第七周周四语用基础5练扩展压缩小说阅读(含解析)
小题组合短平快34 语用基础5练+扩展压缩+小说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追求更舒适理想的居住环境。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面临绿地面积被挤压、生态环境遭破坏、城市面貌等问题。
而步入沪杭宁蓉等城市,会发现另一番图景。
规划合理、鲜明特色的各类绿道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覆盖着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预留出了田园牧歌的可能。
当城市与自然,生活的便利与环境的优美便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才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当前许多城市正在火热推进的绿道建设,正与这种理念相契合——城市的各个部分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经营,公园、绿地、江河、社区被绿道依次串联在一起,般地绘就了一幅当代《富春山居图》。
( )有了绿道,城市居民真正与这座城市、相依相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入人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千篇一律相辅相成行云流水休戚与共B.千人一面相克相济行云流水息息相关C.千篇一律相克相济鬼斧神工休戚与共D.千人一面相辅相成鬼斧神工息息相关答案:A解析:千篇一律: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现指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也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的意思。
千人一面:一千个人的面孔都一个样子。
比喻文章或对人物的描写公式化,都是一个样子,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相克相济:是指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行云流水:意思是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
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
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不能形容自然景物。
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同欢乐共悲哀。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息相关”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休戚与共”适用对象较狭小,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完整版)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选自《晋书·羊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而颇以畋渔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
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
”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
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
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寻卒,时年五十八。
帝素服哭之,甚哀。
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
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
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竟:竟然B.身不被甲被:穿着C.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道歉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③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祜的祖上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这已经是第九代了,都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
书沈通明事文言文阅读答案
书沈通明事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
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
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
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
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
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
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
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
呜呼!其真乏才也耶?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B.皆逡巡引却却:后退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高大D.素习通明之为人习:习惯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二十一)(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保温常练(二十一)(含解析)不分版本保温常练〔二十一〕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虽然莫言在中国文坛上并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鲁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互联网时代吼叫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B.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C.艺术评论,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评论,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往往通过争论能开展和提高艺术理论。
D.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
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当。
3.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在大家的鼓励帮助下,拙作最终出版,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还望大家说出愚见,让我有更多进步。
B.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送广阔顾客朋友惠顾,我们将不遗余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C.些许小事也要论出输赢,可见二位心胸狭窄,对于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我会钧裁你们两个。
D.小事不值一提,谁都会犯错误,我会海涵的,你今后做事情也要多想想,不能脑子一热啥事都做。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生物有多种节律,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节律, ①。
零陵三亭记古代诗文阅读答案
零陵三亭记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古代诗文阅读答案(共34分,共7小题)零陵三亭记(唐)柳宗元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
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
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
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
会零陵政乱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
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
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
门不施胥吏之席,耳不闻鼛鼓之召。
鸡豚糗醑=1\*GB3\*__RMAT①,得及宗族。
州牧尚焉,旁邑仿焉。
然而未尝以剧自挠,山水鸟鱼之乐,淡然自若也。
乃发墙藩,驱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麓,万石如林,积坳为池。
爰有嘉木美卉,垂水丛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
鱼乐广闲,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蓄而富。
伐木坠江,流于邑门;陶土以埴=2\*GB3\*__RMAT②,亦在署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
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
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舍。
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
在昔裨谌谋野而获,宓子弹琴而理=3\*GB3\*__RMAT③。
乱虑滞志,无所容入。
则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欤?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及其弊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
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余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以书于石。
薛拜手曰:“吾志也。
”遂刻之。
①糗醑: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醑xǔ,美酒。
②埴:zhí,黏土。
③裨谌、宓子:裨谌,郑国大夫,善于与诸侯交往,常乘车到郊野游赏,往往获得成效;宓子,鲁国人,为单父县令,喜欢抚琴娱乐,却将单父治理得很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理达而事成然后:这样以后B.假湘源令假:借助C.耳不闻鼛鼓之召召:聚集D.具于是邑具:完备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薛存义“为政”功绩和“治理”环境的举措的一组是()A.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鱼乐广闲,鸟慕静深B.遁逃复还,愁痛笑歌乃发墙藩,驱群畜C.逋租匿役,期月辨理人无劳力,工得以利D.宿蠹藏奸,披露首服沉浮啸萃,不蓄而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一定有游乐场所,高雅的设施,使他清明宁静心境平和,常常能够舒适安逸,这样才能思路通顺办事有效率。
父亲的家国阅读答案
父亲的家国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父亲的家国阅读答案鲍鹏山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父亲。
父亲骨瘦如柴,双目视力几乎完全丧失,两耳的听力也微乎其微。
在精力好的时候,他给我们说起他年轻时候的孤危和艰难。
鲍姓在当地是小姓,我的祖父没有兄弟,单门独户又忠厚朴拙,我父亲也只有弟兄二人,叔叔老实可欺。
说着说着,父亲就给我们背了一首诗: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
背完此诗,父亲还顺带跟我们说起他的一位朋友。
说起我父亲的这位“朋友”,我们倒都认识,是镇上人那时的镇上人,吃商品粮的,和我们相比,几乎是两重天。
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来往,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有什么杯酒之欢。
到了后来,竟至于不来往了。
原来,有一年,我父亲的这位朋友病了,父亲要去看望,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什么也拿不出来,踌躇多日只好硬着头皮,几乎空手去了。
心想,朋友一定会理解。
但没想到,朋友一见父亲几乎空着手,当时就拉下了脸。
我父亲觉得大受伤害,也对“朋友”等等,心灰意冷。
父亲一生性情刚烈慷慨,仗义重谊,这次,他给我们背这首诗,带着满腹伤感,几乎唏嘘。
我心里极感震动,那种人生的寒凉,一下子就包围了我。
我问父亲,这是谁的诗?父亲说,他也不知道,是他年轻时,到一户人家,人家的中堂上,就写着这首诗,因为说中心中隐痛,触动心中感慨,一下子就记住了。
过了几日,我和大哥坐在父亲病床边,父亲和我们聊,那天他的情绪很好,他说有一首诗,是邵康节先生的,很好,就又背给我们听: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惟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忠臣扶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
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纵贫时也不妨。
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语》《孟》,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终生都像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常常民胞物与,感怀万端;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时时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还有着天下家国的眼光,总是忠臣孝子,修身齐家。
怪人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怪人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怪人[乌拉圭]比亚纳①这是给牲口烙印的日子。
早晨的阳光倾泻下来,照得人们头昏眼花。
在用横木和立柱造的宽大畜栏里,一群小牛犊踢打着蹄子,眼里冒着火光,在弥漫的尘烟中急得团团打转。
从那激怒的神色看,这样被囚禁在里头,它们再也不能忍受了。
畜栏外面,准备套牲口前蹄的人排成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
他们手握绳索,睁大眼睛,等待小牛出栏。
在畜栏的门旁,巨大的火堆熊熊燃烧,火焰冲天。
突然,套牲口的人拖出一头小牛来。
当它走到场地上的时候,加乌乔②们发出一阵吼叫,吓得它发疯似的埋头奔跑起来。
十几条套索在空中发着咝咝声,凶猛的小牛咆哮了一声,扑通倒在地上。
勇士们一拥而上,把它捆缚起来,按在了地上。
“烙!”一个人叫道。
打烙印的人从火堆那儿跑了过来。
火红的烙铁烙得小牛毛皮发着吱吱的声响,冒出一股白烟,发出一股臭味。
然后,小牛被解下绳索,身上流着血,疼痛而悲哀地跑开了。
加乌乔们却又说又笑地走向火堆,去享受他们套捉牲口的奖赏——畅饮那杯美酒去了。
这种粗野而危险的活计,是加乌乔们最大的乐趣,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
但是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只有马乌罗与众不同。
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鼻梁高高地突起,在浓密的头发衬托下,就像是乱糟糟的黑色胡椒树丛中间的一座小石山。
别人交谈的时候,他嘟哝;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
“烙!这回该你了!”伙伴们着急地冲马乌罗喊道。
他气呼呼地回答:“来了,哼!我又不是火车!”转回来的时候,他嘟嘟囔囔,推搡着人群往前走,或给狗一脚,或给一个男童头上一掌,什么借口他都找得到的。
“这帮懒鬼!你们不知道给人让路吗?”“你们给这个怪物让路!”有人这样应答。
马乌罗头也不回,粗言恶语地骂他一句,全是难听的字眼儿。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
余华小说叙事的三种策略
余华小说叙事的三种策略作者:韩笑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4期余华的小说打破了常规的语言秩序,组织了一个独立的话语系统,并由此建构了一个奇异的文本世界。
重复叙事,独特的叙述视角,以及准确的距离控制,是余华小说叙事的三种策略。
在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中,余华无疑是一个最为独异的存在。
读他的作品,犹如在无尽的灰暗中行走,不会漆黑一片,却也绝无半点明朗与亮色可言,就这样压抑着,冷漠而又无所依靠。
在余华的作品中,人不过是世界上的匆匆过客,他们无端而来又无端而去,孤独寂寞的走过时间,又独自走向大地。
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被“抛”在险恶、阴暗的人生道路上,独自面对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生存环境。
余华,就像一个清醒的说梦者,用感觉、幻想、梦境代替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认识、和理解,并支撑起文本的叙事结构。
一如他写作态度的谨慎和苛求,余华对于叙述的组织显然也是经过费心雕琢的。
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无处不在的重复叙事,独特的叙述视角,以及准确的距离控制上。
一、重复叙事重复本是修辞学术语,指依靠某一词或词组的重复使用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在诗歌和音乐中,重复是最基本的修辞手法。
然而,作为叙事方式,除了在童话与民间故事中经常使用外,在其他文体,特别是小说中,还是不多见的。
因为重复叙事,不仅与简朴、单纯相通,而且也与单调、雷同相近,稍不留神,重复就会滑向它的负值。
但是,余华大胆的冒险了,也成功了。
他通过制造周而复始的重复叙事结构表达了对于现实、人生、小说艺术的理解。
余华对重复的驾驭首先表现在情节的重复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小说的阅读心态,实际上是对某个一波三折的、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中的故事情节的期待。
所以我们通常说的情节,一般应该具有整体性,即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又应该具有变化性,即诱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而一直处在先锋浪潮的浪尖上的余华,却从没有丧失探索、创新的勇气。
在《十八岁出门远行》开篇有这样的句子:“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
“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
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
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
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
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
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
《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
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
”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
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
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含答案)小说专题训练-------余华小说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许三观卖血记(节选)余华这一天晚上,许玉兰煮玉米稀粥时比往常多煮了一碗,而且玉米粥也比往常稠了很多,她把许三观和三个儿子从床上叫起来,笑嘻嘻地告诉他们:“今天有好吃的。
”许三观和一乐,二乐、三乐坐在桌前,伸长了脖子看着许玉兰端出来什么,结果许玉兰端出来的还是他们天天喝的玉米粥,先是一乐失望地说:“还是玉米粥。
”二乐和三乐也跟着同样失望地说:“还是玉米粥。
”许三观对他们说:“你们仔细看着,这玉米粥比昨天的,比前天的,比以前的可是稠了很多。
”许玉兰说:“你们喝一口就知道了。
”三个儿子每人喝了一口以后,都眨着眼睛一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许三观也喝了一口,许玉兰问他们:“知道我在粥里放了什么吗?”三个儿子都摇了摇头,然后端起碗呼呼地喝起来,许三观对他们说:“你们真是越来越笨了,连甜味都不知道了。
”这时一乐知道粥里放了什么了,他突然叫起来:“是糖,粥里放了糖。
”二乐和三乐听到一乐的喊叫以后,使劲地点起了头,他们的嘴却没有离开碗,边喝边发出咯咯的笑声。
许玉兰对许三观说:“今天我把留着过春节的糖拿出来了,今天的玉米粥煮得又稠又粘,还多煮了一碗给你喝,你知道是为什么?今天是你的生日。
”许三观听到这里,刚好把碗里的粥喝完了。
他对许玉兰说:“所以你在粥里放了糖,这粥也比往常稠了很多,你还为我多煮了一碗,看在我自己生日的份上,我今天就多喝一碗了。
”当许三观把碗递过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晚了。
一乐、二乐、三乐的三只空碗已经抢在了他的前面,朝许玉兰的胸前塞过去,他就挥挥手说:“给他们喝吧。
”许玉兰说:“不能给他们喝,这一碗是专门为你煮的。
”许三观:“谁喝了都一样。
给他们喝。
”然后许三观看着三个孩子重新端起碗来,把放了糖的玉米粥喝得哗啦哗啦响。
他心里有些难受了,说:“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完?小崽子苦得都忘记什么是甜,吃了甜的都想不起来这就是糖。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试题。
(每题3分,共12分)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
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
”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顷之,延徽逃奔晋阳。
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
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
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
”契丹主待之益厚。
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资治通鉴·后梁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颇知属文属文——写文章B.思母,欲告归告归——告假回家C.累迁至中书令累迁——多次升迁D.延徽寓书于晋王寓书——信件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延徽有助焉②盘盘焉,囷囷焉B.①止于乡人王德明家②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C.①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①以延徽为相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发配去放马。
洗手间里的晚餐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
洗手间里的晚餐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洗手间里的晚餐一位母亲,白天在富人家里做女佣,晚上回家与4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主人得知女佣的情况后,曾邀请她和孩子一起住过来,给她们腾出一个房间,一切免费。
母亲谢绝了。
其实母亲知道,主人家,光洗手间就十几个,最小的洗手间,也比她家的房子大,她不知道在贫穷与富有的巨大落差前,对一个4岁的孩子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一天,主人要在家里请好多客人。
就与女佣商量说,今天您能不能晚点回家,我这里缺人手,现找来不及,只好麻烦您了。
女佣说,行啊,就是有点担心我的儿子,他晚上一个人见不到我会害怕的。
主人说,这好办,您现在就去把他接过来,晚饭和客人一起吃就行了。
女佣把儿子接过来时,客人正陆续抵达,她没领儿子从正门进来,走侧门把他藏在一间主人不大光顾的洗手间里。
她从主人厨房里拿来一个盘子,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香肠和面包,这是她在回家路上特意给儿子买的。
孩子从来没见过这么气派和华丽的房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大理石洗漱台上摆放的那些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瓶瓶罐罐,屋里好闻的气味让他幸福到简直要晕倒了。
女佣告诉儿子说,妈妈带你来参加宴会,你是小孩,不能和大人一起吃,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你一个人准备的单间。
孩子想把餐盘放到洗漱台上,但他个头太矮,够不着,只好放到了马桶盖上,他坐在飘亮瓷砖铺就的地面上,一边唱歌,一边吃着这些平时很难吃到的美味佳肴。
很快,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大厅里,主人没发现孩子的身影,就去问女佣。
女佣支支吾吾地说,我一直在忙着,没时间照看他,也许,他是在外面的草坪上自己玩吧。
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离开宴会大厅,把整幢房子的所有房间都找遍了,最后在一个位于角落的洗手间里,找到了孩子。
主人问,你怎么能在这里吃东西呀,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孩子答,妈妈说,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我准备的单间,今天的香肠太好吃了,我好久没吃过了,对了,你是谁呀,你愿意陪我在这里吃这些美味吗?主人强忍泪水点了点头。
谈《活着》的距离控制艺术
(. 1 开封教 育学 院 , 河南 开封 45 0 ;. 7 0 0 2 河南大 学 , 河南 开封 4 50 ) 700
摘
要 :活 着 》 特 、 烈 的 美 感 效果 是 同作 者 高超 的 距 离控 制 艺术 分 不开 的 。小说 总 体 上 倒 叙 手 法 的 《 独 强
运 用 和 第一 人 称 旁 观 者 叙 事 视 点 的 实施 使 故 事 同读 者 之 间产 生 了时 空上 的 距 离 感 , 种 时 空 距 离的 存 在 是 这
小说 美感的一个 内在源泉 。 关键词 :活着》倒 叙 ; 《 ; 旁观者 ; 间距 离 ; 间距离 时 空
中图分类号 : 0 7 I 6・ 2
一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4 (0 2 0 -0 1 -0 1 0 - 6 0 2 0 ) 2 04 2
间顺 序与倒叙 , 旁观者与亲历者 的数 次交叉变换使这 从而避免 了叙述 策略上的僵化 《 活着 》 是青年 作家 余 华于 2 世 纪 9 年 代 初创 种 时空距离活 了起来 , O O 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 的 内容 比较简单 , 述 了主 和板 滞 。 叙 所有这 一切 , 使读者 在叙事者的 引领导 下 , 时 而走进往 昔 , 时而步入 当下 ; 时而化作旁观者 , 时而又 人公富贵不幸 、 悲惨 而又乐天安命 的人 生遭遇 。他的 亲 人 们 : 亲 、 亲 、 子 、 子 、 儿 、 婿 , 至 那 活 仿 佛 是 亲 历 者 , 父 母 妻 儿 女 女 甚 于是 自然 而 然 地 获 得 了这 种奇 美 的 艺 泼懂 事的小外孙都—个—个地 先他而去 , 陪伴他的 只 术 效 果 。 有一头也 叫做 福贵 的老牛 。本 来 , 生老病 死乃 自然规 二 、 叙 : 间 距 离 的 设 置 倒 时 律, 谁也无法逃脱 。面对逝者 , f往昔 , 伤与悲痛 遣 乙 哀 《 活着 》 的叙事 时间从顺 序上来看 , 采用 了倒叙的 所 是 用 实属 人之常情 。可是 , 这是怎样 的死亡啊 , 儿子 、 外孙 手 法 。“ 谓 倒 叙 , 指对 往 事 的 追 述 , 热 奈 特 的 话 说, 指‘ 是 对故事发 展到 现 阶段 之前 的事 件的一切 事 童年 天亡 , 女儿 、 女婿 中年惨死 , 、 、 父 母 妻子 之死亦并 , [ 小说一开 篇便 运用 了一 种含 蓄 的倒叙 : , 非终其天年 。面对此情此景 , 多么坚强 的人 也不能 后追 述 , 。] 任 不悲痛欲 绝 。然而 , 没有 被不 幸击倒 , 有彻底 绝 “ 比现 在年 轻十 岁的时候 , 他 没 我 获得 了一 个游手 好 闲的 望 , 亲 手 埋 葬掉 亲 人 们 之 后 , 然 辛 劳 而 又 顽 强 地 职 业 ……, ] 在 依 , 当真正进 入到 小说 的核 心故 事 , [ 亦即 主 活着。 人公福 贵的人生经历 的时候 , 小说 的叙 事便成了一种 这个 简单 的故事 读来 却有 一种 奇特而 强烈 的美 明显的倒叙 : 四十多年 前 , “ 我爹 常在这 里走 来走 去 , 感效果 : 它让 你悲伤 、 流泪而 又能从泪水 中走 出 , 不至 他 穿 着 一 身 黑 色 的 绸 衣 , 是 把 双 手 背 在 身 后 总 于被泪水淹 没 ; 它让 你愤 怒、 仇恨 , 又能用社会 和历 而 ] 果 从叙 述 方 式 上对 《 着 》 一 简 明的 概 如 活 做 史 的维度使个 人间的恩怨化解 、 冰释 ; 它让 你妥协 、 忍 括 , 以概括如 下 : 可 十年前 , 一个夏季 的午后 ,我” “ 到 耐, 而又能用顽强 、 坚韧的生命 将屈 辱 、 屑的生活提 乡间收 集 民间歌谣的 时候 , 琐 遇到 了—位 叫做 “ 福贵 ” 的 纯 、 华; 升 它让 你解 脱 、 超然 , 又能 用世 间的温情 和 老人 。 位老人 向“ 讲述 了他近乎一 生的经历 。 而 这 我” 这 宽 厚 的人性 阻 止 你遁 入 空 门…… 总之 , 让 你忧 伤 里 , 它 无论是 作为小说 “ 式” 筐 结构 的“ 的讲述 , 是 我” 还 地、 痛苦地 同富贵 一起 去体 验命运 的 沧桑轮 回、 生死 作为故 事主体 的福贵 的讲述 , 均采用 了倒 叙的方 式 。 的变 化无常 , 去体 验友 情 的豪 爽 甘美 、 情 的细腻 温 亲 倒叙 方式的采用 , 使叙 事者显得灵 活 自 且雍 容 如 馨; 又能让 你不时地跳 出这纷 扰的尘世 , 用超然 、 平和 大度 。 由于十几年 、 甚至几十年 的时间间隔 , 使往 昔的 的心境 去体 味这人间的悲喜剧 。 故事 蒙上 了一 层 回忆 的色调 , 一如 那薄 雾 中的群 山 , 那么, 这种奇特 的美 感效果是如何 获得 的呢?我 若沉若 浮 , 隐若显 , 若 变幻不定 , 奇美诱 人 。故事 中主 荡 死 们认为 : 小说 总体 上倒 叙手 法的采 用 , 使故 事 同读 者 人公 挥霍家 产时 的荒唐 , 尽家 私时 的凄 凉 , 里逃 生时 的欣喜 , 亲友辞世 时的悲伤 …… 种种人生遭 际 , 之 间产生 了时间上的距离感 ; 第一人 称旁观 者的叙事 视点, 使故 事 同读 者之 间产生 了空 间上 的距 离感 ; 中
《距离》阅读原文及答案
《距离》阅读原文及答案《距离》阅读原文及答案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表现为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
余华笔下的世界是躁动不安的,暴力、死亡、癫狂、欲望、宿命等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永恒的母题。
然而,余华的叙述方式却是极为冷漠的,以至于余华被广泛地认为“血管里流的不是热血,而是冰渣子”。
布斯在其论著《小说修辞学》中,根据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将小说的叙事方式分为人格化的叙述和非人格化的叙述两种。
人格化的叙述指的是作者或叙述人经常介入故事,在故事叙述中直接现身说法的叙述方式。
与余华同时期或较早的中国当代作家采用的大多为人格化的叙述方式——伤痕和反思作家经常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主观评价或政治宣言。
非人格化的叙述者则一般不介入故事,而是隐藏在幕后。
现代作家尊崇的,是后一种叙述方式,他们认为加强逼真感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减少作者干预,隐藏叙述行为。
正如布斯所言:“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直接向读者说话,避免写任何会提醒他是在读小说的语句。
”巴赫金也说:“小说语言在不事模拟讽刺、不表讥笑的情况下,它也宁愿完全不带任何情绪,只是冷静地叙述。
”这种颠覆传统叙事,冷静、抽离的非人格化叙述被余华所继承并推向极致。
余华在创作谈中写到:我喜欢这样一种叙述态度,通俗的说法便是将别人的事告诉人,而努力避免另一种叙述态度,即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
即使是我个人的'事,一旦进入叙述我也将其转化为别人的事。
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个人经验转换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
余华所指的无我的叙述方式便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叙述模式。
作者退出了作品,作者与作品之间设置了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在讲故事时,永远“保持着那种冷静、客观、自制,对大痛苦与大悲哀无动于衷的外表,一副绝不悲天悯人的旁观者逍遥姿态”。
这个第三者自作陈述,而排除任何一种价值判断,甚至除去一切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
这种叙述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显然是非主流的,余华正是通过这种无我的叙述方式向人们认可的传统叙事手法进行挑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题点对点练5 锁定描写化个为类
题点对点练5 锁定描写,化个为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局长的鱼大海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
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
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局长嘴上笑笑,没说话。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爱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的癖好:钓鱼。
局长从没在同事们面前提及钓鱼之事。
小黄是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单位的文秘工作,常常要将往来文件呈给局长审阅,少不了要去局长家里或者不是单位的地方找局长,自然知道局长的业余癖好。
尤其是近半年,几次周末,小黄带着加急文件找局长时,发现他都在钓鱼。
年中,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单位的经济科科长调走。
局党组将空的经济科科长位置放出,在单位宣布: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均可报名,一律竞争上岗。
干了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黄,大学读的是区域经济专业,有心去竞逐这个位置,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同事多达六人。
在干部提拔越来越公开、公平、公正的今天,这次竞岗选拔,非过五关斩六将不行啊!报名后的小黄,想到局长的癖好,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去邻市一家上档次的钓鱼商城,花5000元买了套高级钓具。
一个周末,小黄带着新买的钓具,叩开了局长家的门,说是顺路给局长带了套装备。
局长有心拒绝,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
小黄趁热打铁,说局长,要不我陪你现在就去试下?局长心痒痒,说也好。
就拿着新钓具,拉了小黄去了河边。
有了上好的装备,结果自然非同一般。
小黄买的钓具大派用场,局长用它钓到一条七斤重的野生大河鲤。
当晚,局长兴奋得亲自下厨,将河鲤分不同味道烹之,与小黄在家中食鱼对饮。
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的局长扶着小黄肩膀,说了很多往事。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鱼吗?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因为我是渔民的儿子,父辈们风里浪尖辛苦打鱼谋生,我生在船上以鱼果腹,不爱吃鱼爱吃什么?小黄看看局长黝黑的脸庞,似懂非懂。
现代文距离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距离阅读附答案距离安晓斯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
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真争气。
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
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
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
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
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
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
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
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从此,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张叔还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
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
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钱。
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
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
楚雪家里人说,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
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
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擦啊,虽然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来电话了。
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
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
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听着火车上来回吆喝的卖饭声,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
下了车,儿子已经在出站口等了。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余华专题练
余华专题练十八岁出门远行(节选)余华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
这年我十八岁,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可是我一点也不累。
黄昏就要来了,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
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
汽车是朝我这个方向停着的,停在公路的低处。
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
车箱里高高堆着箩筐,我想着箩筐里装的肯定是水果。
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老乡,你好。
”司机好像没有听到,仍在弄着什么。
“老乡,抽烟。
”这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并伸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夹住我递过去的烟。
我赶紧给他点火。
他将烟叼在嘴上吸了几口后,又把头塞了进去。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
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
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
”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我气得无话可说,他却慢悠悠地打开车门钻了进去,然后发动机响了起来。
我知道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将不再有机会。
于是我跑到另一侧,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
我准备与他在驾驶室里大打一场。
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
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
我已经知道他是在个体贩运。
这汽车是他自己的,箩筐里的苹果也是他的。
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这汽车这司机这座椅让我心安而理得。
可是这汽车抛锚了。
于是他又爬到车头上去了,脑袋又塞了进去。
过了一会他把脑袋拔了出来,把车盖盖上。
“修好了?”我问。
“完了,没法修了。
”他说。
我想完了,“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
”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
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
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他从第一节做到最后一节,做得很认真。
我在里面也坐不住,于是,打开车门也跳了下去。
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阅读题及答案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表现为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
余华笔下的世界是躁动不安的,暴力、死亡、癫狂、欲望、宿命等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永恒的母题。
然而,余华的叙述方式却是极为冷漠的,以至于余华被广泛地认为“血管里流的不是热血,而是冰渣子”。
布斯在其论著《小说修辞学》中,根据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将小说的叙事方式分为人格化的叙述和非人格化的叙述两种。
人格化的叙述指的是作者或叙述人经常介入故事,在故事叙述中直接现身说法的叙述方式。
与余华同时期或较早的中国当代作家采用的大多为人格化的叙述方式——伤痕和反思作家经常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主观评价或政治宣言。
非人格化的叙述者则一般不介入故事,而是隐藏在幕后。
现代作家尊崇的,是后一种叙述方式,他们认为加强逼真感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减少作者干预,隐藏叙述行为。
正如布斯所言:“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直接向读者说话,避免写任何会提醒他是在读小说的语句。
”巴赫金也说:“小说语言在不事模拟讽刺、不表讥笑的情况下,它也宁愿完全不带任何情绪,只是冷静地叙述。
”
这种颠覆传统叙事,冷静、抽离的非人格化叙述被余华所继承并推向极致。
余华在创作谈中写到:我喜欢这样一种叙述态度,通俗的说法便是将别人的事告诉人,而努力避免另一种叙述态度,即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
即使是我个人的事,一旦进入叙述我也将其转化为别人的事。
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个人经验转换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
余华所指的无我的叙述方式便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叙述模式。
作者退出了作品,作者与作品之间设置了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在讲故事时,永远“保持着那种冷静、客观、自制,对大痛苦与大悲哀无动于衷的外表,一副绝不悲天悯人的旁观者逍遥姿态”。
这个第三者自作陈述,而排除任何一种价值判断,甚至除去一切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
这种叙述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显然是非主流的,余华正是通过这种无我的叙述方式向人们认可的传统叙事手法进行挑战。
余华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具有中立性、公正性和冷漠性等明显特征,无论所讲述的事件是如何的残酷血腥,他始终是平静而沉着的。
他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切的残忍冷静地刻画出来。
在《现实一种》中,叙述者细致地展示了山岗的遗体被医生解剖的过程。
在《古典爱情》中,叙述者绘声绘影地叙写了菜人被肢解的惨状。
残酷的迫害几乎成了余华小说的顽念,细节的冷静描绘更加加重了残酷的压力。
叙述者由始至终扮演的是一个置身事外、不动声色的“局外人”,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个不寒而栗的细节。
他用一种很从容的节奏来正面叙述,没有夸张,没有渲染,一切似乎笼罩在一种祥和之中,但实际上却发生了一个尖锐的反讽和二元对立:余华的叙述的语言是平静安宁的,但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和事件是暴烈而混乱的。
无我叙述方式的使用造成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严重剥离和断裂,构成了小说内部的张力,而这种张力正是读者在阅读余华小说时感到极为不安的主要因素之一。
余华正是通过叙述方式的革新颠覆传统的叙述模式,同时也瓦解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使读者在阅读中对自己深信不疑的种种信念产生疑问,与作者共同面
对这些困惑。
1.从原文看,下列对“无我的叙述方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达,让作者退出了作品,在作者与作品之间设置一个第三者。
B.让第三者来讲故事,不作任何一种价值判断,除去一些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语言。
C.是一种非人格化叙述模式,叙述者隐藏在幕后,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
D.是一种非主流的叙述方式,写作者冷漠、残酷、自私,距离的控制上较冷静客观。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先阐述距离控制在余华作品中的表现,接着总结余华笔下的世界及其作品母题的特点,最后指出余华作品的叙述方式是极为冷漠的。
B.第二段从布斯对现代小说叙述分类入手,进而介绍了人格化与非人格化这两种叙述方式,并引用相关言论对非人格化的叙述方式加以阐释。
C.第三段先指出余华是怎样继承并发展非人格化现代小说叙述模式,接着对在中国文坛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的这种叙述模式的内涵加以阐释。
D.第四段先概括余华先锋小说中叙述者呈现的特征,接着引述事例对其作品叙述方式革新所带来的作用如构成小说内部张力等方面加以阐释。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在故事中穿插自己的政治宣言是人格化叙述方式的最主要手段,这种叙述方式要求作者和叙述人常常介入故事。
B.现代作家大都数认为,减少作者的干预,隐藏叙述行为是非人格化的叙述方式用来加强作品真实感的唯一策略。
C.余华笔下躁动不安的世界与第三者没有夸张、没有渲染的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形成了尖锐的反讽和二元对立。
D.革新传统的人格化叙述方式,能瓦解读者的阅读习惯,让读者对自己坚信不疑的信念生发疑问,从容面对困惑。
试题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
1.A 2.C 3.C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