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必要与可能
高二下期哲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下期哲学教学工作总结
在高二下期的哲学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期激发学生的哲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成长。
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哲学素养。
其次,我们注重拓展课外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哲学讲座、哲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哲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哲学竞赛和论文比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我们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高二下期的哲学教学工作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我们教师
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学生们在哲学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理想的人才。
教师的三种角色
教师的三种角色摘自Kumaravadivelu《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教师教育》(今天读书,感觉此段的陈述很科学和精彩,特摘抄于此,其中“笔者注”是本人随笔。
)2018.2.17下午关于教学,一个简单的定义是:“教学就是创造机会,使学习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出现。
(笔者注:学习是学生的大脑活动,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尽快开始并持续保持)”哲学家说你不能教任何东西。
教学是不可能自己发生的,但你可以在教室创建必要的条件使教学发生。
我认为这是关于教学的最有用的定义,大家最好牢记于心。
奥莱特(Dick Allwright)认为,教学是一个创造学习机会的互动过程(笔者注:无论什么课程,教学都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社会互动等活动过程,没有活动,也就无法创造学习机会,自然也没有实现教学)。
这一点很关键,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谁和谁的互动?教师和学生(笔者注:活动空间中的角色应该有教师、学生、社会、设备系统,而不是仅仅教师与学生)。
不要以为只有你才能创造学习机会,学习者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教学不是单行道,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探索。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事业,教师需要知道如何利用学生创造的学习机会。
我们可以将教师的角色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做“被动技师(passive technicians)”。
这类教师只是传递信息的通道,是一个信使,主要从教科书向学生传递某些知识。
你在教师教育项目中,从专家那里学到了一些知识;作为教师,又把这些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对于这些知识,你没有仔细思考过,更没有反思过,不知道它们是否有用。
你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你,你又将知识传递给你的学生,仅此而已。
(笔者注:仅仅传输/传递,知识就没有增量,甚至是只有减量,更没有改变和创新,那为何需要教师来“传递”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道机器人不能实现“传递”吗?)教师的第二种角色是“反思实践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总结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总结(通用16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总结篇1在教师专业技术发展学习中,本人严格按照学校的专业发展计划,制定了本人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真心对待这一学习,一步步扎扎实实在发展自我,使自己在学习中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历经艰辛之后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及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上的变化总结如下。
一、换位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教学中我就本着导学、导教的原则,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自由表达、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巧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课后反思,积累经验和材料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和反思,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
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专长有哪些呢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专长有哪些呢中学思想品德课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而中学思想品德课能否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师素质是关键。
我认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和专长:一、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前提加里宁曾指出:“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
要提高中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也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
第一,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高低,是一个人能否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这一任务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和教研中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即要求政治教师在大是大非、事关方向、原则和大局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生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提高。
他们不仅注意对书本知识的吸收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如现在搞市场经济还要不要雷锋精神?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存在腐败现象?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原因何在?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选择私有制?等等。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支持还是阻止,这涉及到政治立场问题。
如果我们回避甚至拒绝回答这些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育功能就无从谈起。
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没有鲜明的观点和态度,而是对学生的种种提问一味敷衍塞责,含糊其辞,那便是玷污了政治教师的称号。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要敢于迎着热点问题上,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自觉教书育人。
第二,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赫尔巴特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政治思想有着明显的保守和妥协性,但教育思想中却包含着不少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努力寻求教育规律,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为此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赫尔巴特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选择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两部分。
前者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他们将来选择职业;后者是指道德的目的,要求培养五种道德观念,这是教育最必要的、最高的目的,可见赫尔巴特非常重视德育。
所谓五种道德观念是指“内心自由”、“完善”、”善意”、“正义”、“报偿”的观念。
关于德育的途径,赫尔巴特强调首先是教学,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的观点,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有教育性,而教育则不能离开教学。
赫尔巴特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统一起来,表明他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这种观点的提出不但在教育史上有页献,而且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赫尔巴特认为,进行德育还需要道德训练,所谓道德训练就是教育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情感,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使道德力量更持久。
训练的方法包括陶冶、赞许和谴责,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教师的人格也对训练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在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方面,赫尔巴特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以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为依据,主张设置多方面的课程,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门类广泛的课程体系,虽然其中仍保留了神学,并注重古典学科,但在当时已是一大进步,为现代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赫尔巴特还提出了传授新知识的课堂教学程序,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包括“明了(清楚)”、“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应用)”等4个步骤,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井然有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教育,而广义德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等。
鉴于一个词的多层面的意思同时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一起使用的不切实际性,在这里我们就将德育局限在道德教育的范围。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其主体。
据王希尧教授主编的《教育学》中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见地,提取出有关学校德育的定义。
学校的德育,是在学校环境条件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思想行为规范,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观念,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发展理性完美的人格的教育。
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文化等等的创生能力。
学校德育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同时,适应现实,并且注重对于德育对象品德与人格的具体塑造。
在我国,学校德育较之于家庭、社会等而言,普遍被认为是德育的主要场所。
这是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良好思想道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夸美纽斯曾说过:“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一个人,可以自动长成一个人形(正如任何野兽类似它的同类一样),但是,若非先把德行和虔信等灌输到他身上,他是不能长成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有德行和虔信的动物的。
这种不走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去实现。
"青少年时期,也是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打基础和定向的黄金时代。
他们的思想品质、世界观等也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也很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在这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影响个体,甚至延展到一生的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德育,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发现问题,对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将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教育哲学》深度教案
《教育哲学》深度教案一、课程简介《教育哲学》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及其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提升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能力,培养具有批判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育工作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
3. 提升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具有哲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三、教学内容1.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功能等。
2. 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的人本论、社会功能论、文化传承论等。
3. 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自由教育、全人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
4. 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评价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
2.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4. 论文撰写:撰写教育哲学论文,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案例分析报告:占比30%。
3. 论文撰写:占比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哲学导论》,作者:张华。
2. 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哲学大纲》、《教育哲学新编》等。
3. 网络资源:教育哲学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新闻资讯等。
七、课程安排1.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2课时)2. 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4课时)3. 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4课时)4. 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4课时)5. 案例分析(2课时)6. 小组讨论(2课时)7. 论文撰写与点评(4课时)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
2. 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
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历的过程。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对学术界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哲学价值性的不断质疑,石教授为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做了辩护,重估了教育哲学的价值,并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几个根本议题——知识、教学、民主、公正等,从哲学的高度给以清晰、详细、理性地阐释和论述。
这本书让笔者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它使笔者在全新的视域里窥得了教育的全貌,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和信念,更引发了笔者对教育哲学存在之必要性和价值性的深思。
教育;哲学的意义与价值;教学方法哲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它是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合,探索现实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哲学自产生之初,就以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人们源于生存困境而提出哲学问题、进展哲学思考,不断对人类自身进展探究、追问、考察、批判和反省,以不断追求民主与自由、超越与解放、人生价值与意义。
与此同时,教育就是力图使人向最真最善的方向开展的活动,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最终追求应是“使人成为人”。
无论教育者持有何种人性论,认为人性善也好人性恶也罢,或者认为人生而是块白板,其目的都是试图采用较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完善人的性格,促使人全面和谐地开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的根本精神和哲学是相通的,都关注人的开展,并表达出理性的精神。
哲学和教育都以人、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根本问题。
人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而教育的本质那么是精神成人,由此,人成为了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
在此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活得更美好,它的本真追求应该是不断地回到教育的根本问题,回到教育初始的问题,其真义就是为了探询何谓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
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教育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给教育行动赋形的活动,即赋予纷繁的教育行动以和谐而优美的形式,使散乱的教育行动朝向对善好人性的促进”。
教育哲学结课文章范文
教育哲学结课文章范文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伴随着教育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对教育哲学的思考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发展趋势,同时深入分析当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教育质量和培养未来人才做出贡献。
首先,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目标和方法的学科。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能力和素质。
教育哲学通过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内在的规律,探索教育的价值、目标、方法和原则,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教育形式,还包括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种形式。
通过研究和深入探讨,教育哲学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推动教育发展。
其次,教育哲学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教育改革正处于深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育哲学作为一个理论学科,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思维方式和理论依据。
它能够帮助我们审视现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探索可能的解决途径。
比如,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课堂单一化和评价体系局限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借助教育哲学去思考和解决。
教育哲学能够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追求全面发展和真正的素质教育。
第三,探求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全球化和终身学习的特点。
教育哲学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人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倡导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哲学应加强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
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教育哲学需要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理论指导的作用。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课堂单调、教师素质不高、择校热等,都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哲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
哲学教师工作计划——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仰
哲学教师工作计划——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仰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哲学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我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理解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生信仰。
一、明确教学目标我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明白人的价值和责任,学会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有坚定的信仰和积极的态度。
二、丰富教学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
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哲学。
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师生交流我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将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
五、注重实践应用哲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学科。
我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挑战时,能够运用哲学思维做出明智的决策。
六、定期评估与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同时,我也会定期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七、培养人文精神除了传授知识外,我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和丰富多彩,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关怀。
八、拓展课外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还将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哲学讲座、辩论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哲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哲学教师教学报告
哲学教师教学报告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某某中学的哲学教师,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教学工作。
过去的学年中,我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向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一、教学思路和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注重将哲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其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在讲解伦理学时,我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在讲解形而上学时,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存在的本质等。
同时,我合理安排了教学进度,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的要求,确保了教学的高效进行。
三、教学评价和反馈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辨和批判思维能力。
为此,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手段,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等,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四、教学成果和展望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学生在哲学学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他们不仅在考试中表现出色,还展示了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们对哲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在逐渐增加,他们开始主动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展示出了思辨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于未来,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并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心的时代新人。
总结起来,过去的一年我在哲学教学上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上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和反馈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
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二是有些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凭借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依然“穿旧鞋走老路”或“穿新鞋走老路”,与目前我们所提倡的“生本思想”严重相悖。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懒”。
要克服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
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中的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样的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更是老师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因此,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在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设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和“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从而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虽然教育是一种实践,而哲学是思想,但教育却与哲学具有天然的关系,具有自然的共通性。
杜威说:「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
教育须根据普通原理而实施,而普通原理则须根据教育实施的结果来考核。
」如何从生活出发在人的成长中教诲人的精神?这是教育的问题。
这种教育的问题也是哲学的问题。
哲学和教育都内在地关切美善生活。
哲学的任务是面对生活的严峻而探询有德性的生活,教育培养人优秀的德性品质,引导人过德性高尚的生活。
教育是为着严肃而良善的生活的教化实践,哲学是对严肃而良善生活的言说,这种言说岂不隐含着一种对如何教化的志向和指向?正是在这个根本意义上,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和哲学作为思想言说之间具有共通性。
哲学询问和解释人的德行的知识取向,与教育对人的完善、优秀、卓越的郑重关切是相合的。
哲学的价值在于不局限于任何现实的意见而独立地理解和言说良善生活以及生活者的德性。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向现实确定应当的价值,树立追求的理想,哲学进行的就是教化。
我们每个人都是所处时代及生活场域中的囚徒。
教育就是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上升到一种独立的立场,在这种立场可以看清现实洞穴对良善生活和优秀品质的制约,从而对自己应该的生活有一个清醒的理解,追求有德性的生活,形成审慎生活的德艺。
要走出现实的洞穴,就需要一种精神的启迪,需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既需要教化,也需要理性对生活本身进行价值审视,需要探询生活的应然,哲学是因此必需的。
什么是严肃而良善的生活,只有有待于哲学去发现;现实的生活的正义与否,只有有待于哲学去判断。
通过思想和言说,哲学卫护善的生活方式。
同时,哲学必须通过思想而为追求良善生活的教育方式进行辩护,即为精神的教化辩护。
但是,在一个极其缺乏思想、缺乏理想的生活经济化时代,生活已经基本上不需要理念,生活者不需要精神理想,当然也就不需要教育为着理念和精神而教化,更不需要哲学为生活需要理念和人需要精神而辩护,不需要哲学为精神的教化方式做出辩护。
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
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一、本文概述《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教师素质的实际现状(实然状态)与其应有的理想状态(应然状态),并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
文章首先定义了教师素质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
接着,通过对现实教育环境中教师素质的实地观察与调研,揭示出当前教师素质的实际状况,包括其优点、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教师素质应有的理想状态,即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要求。
文章对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教师素质的实然状态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面貌。
尽管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但教师的素质并未能与之同步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从教育专业素养的角度看,大多数教师都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知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有效地传授知识。
然而,一些教师却忽视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从道德素质的角度分析,大多数教师都具备了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然而,也有少数教师存在师德失范、教育行为不当等问题,这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再次,从心理素质方面来看,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他们需要在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处理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种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教师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和职业发展。
从创新能力方面考虑,当前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然而,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2篇)
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11 中国哲学资源在《原理》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把中国哲学资源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是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教学学术性和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同时,对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承担传播中国哲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1.1可能性: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长期以来,关于《原理》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哲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当代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当代的革命实践活动也是《原理》教学当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回顾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大体有三个角度:(1)类比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之处,主要围绕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方面,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掌握和领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中国哲学资源的吸收,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3)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借鉴、融合,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既有的研究为《原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运用中国哲学资源进行良好的教学引导,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因此,把中国哲学资源运用到《原理》教学中,是可能的。
1.2.必要性:现实的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从西方引进而成为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了应对中国社会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形势,必须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也需要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当代文化相结合。
这种结合并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具体革命实践做注解,也不是把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当代文化当脚注,而是有机地、合乎历史和逻辑地解释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老师工作总结
哲学老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哲学老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教育和启发学生思想的重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辨能力。
首先,作为一名哲学老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我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其次,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传授哲学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辨析观点,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我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用逻辑推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还积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哲学沙龙、哲学讲座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想交流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之外也能够深入思考,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我深知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我会继续努力不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之,作为一名哲学老师,我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才。
哲学教师的岗位职责
哲学教师的岗位职责引言哲学是一门深入思考人生意义、价值观与道德问题的领域。
作为哲学教师,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哲学知识和研究背景,还需要具备教学技巧和理解学生需求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哲学教师的岗位职责,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生指导和学术研究等方面。
课程设计作为哲学教师,首要的岗位职责之一是课程设计。
他们需要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理解学生发展阶段和教育目标,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哲学课程。
课程设计应包括内容结构、课堂活动、教材选择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
1. 内容结构:哲学涉及广泛的领域,如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
哲学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期和课程目标,合理安排这些领域的内容顺序,并将其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理解哲学的实际应用。
2. 课堂活动:哲学的教学应该强调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并与他人互动。
哲学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写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3. 教材选择:哲学领域有各式各样的教材可供选择。
哲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层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
同时,他们也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材库,以不同角度展示哲学思想。
4. 评估方式: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哲学教师应确保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相符。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哲学教师还可以创新评估方式,如口头辩论、项目制作等,以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实施哲学教师的另一个岗位职责是高质量教学实施。
他们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思想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推动者。
在教学实施中,哲学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创设积极学习环境:哲学教师应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探索和表达。
他们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多样性的思考方式。
2.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哲学的核心在于思考,哲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以及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道德问题和社会价值等哲学问题。
3. 教学方法多样化:哲学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哲学老师岗位职责描述
哲学老师岗位职责描述哲学老师是指在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中担任哲学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
作为一名哲学老师,岗位职责涉及教学、研究和学术服务等方面。
下面是具体的岗位职责描述:1. 教学职责哲学老师的首要职责是进行哲学学科的教学工作。
他们需要准备并讲授各类哲学课程,包括通识教育中的哲学入门课程、专业学位中的哲学核心课程以及高级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课程。
他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和实施授课活动,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哲学老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辨和探索,并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
2. 研究职责除了教学工作,哲学老师还需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
他们需要进行哲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关注哲学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写作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方式发表研究成果,推动哲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的内容可以包括哲学史、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认知科学等各个领域,哲学老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能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并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3. 学术服务职责作为一名哲学老师,还需要积极参与学术服务工作。
学术服务包括学术评审、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等方面。
哲学老师可以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评审和审核他人的学术论文,从而确保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哲学老师还可以担任学术机构或学术组织的成员,参与相关学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
他们还可以担任学生社团或学术团体的指导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培养学术兴趣和能力。
4. 学生指导职责哲学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关注学科教学,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们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他们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课外学习,提供学术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哲学老师还需要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提供学术和职业规划的建议,促进学生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必要与可能摘要: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的个体性认识。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迷恋和教学思想的混乱。
教师对个人教学哲学的追求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应转变对哲学的态度,重视哲学之思,对身体力行和外部倡导的教学理论及其哲学根基进行持续地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哲学;教师个人教学哲学;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生活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 (2014)03-0068-04参照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对教育哲学的分类①,我们可以将教学哲学分为专业的教学哲学、公众的教学哲学和个人的教学哲学。
在当前信息社会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专业的教学哲学学者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传播自己的教学哲学思想,参与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并影响公众的教学哲学。
然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践者,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哲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意义非凡[1 ] 。
教师果真有自己的教学哲学吗?教师需要教学哲学吗?教师怎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教学哲学?这些问题需要给予审慎的回答。
一、教师有没有个人教学哲学许多研究者认为,就像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一样,每个教师都拥有个人教学哲学。
显然,这种观点将教学哲学的内涵泛化了,甚至将教师个人的教学观视为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
而有研究者认为:“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就是教师对教学这一复杂现象和专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能够持续指导和影响教学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教师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观或教学理念的总和。
[2 ]与以上将教师个人哲学泛化相对,这种观点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过于窄化了。
我认为,我们既不能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等同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观,也不能过于主观地认为其必须具有学科意义上的教学哲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1.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的个体性认识首先,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对教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这些问题包括:教学是什么?教学应该是什么?教学应追求怎样的价值?什么是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如何?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如何?等等。
显然,这些问题是教学的“大问题”,它们是“几乎覆盖所有问题的总体性问题或终极问题” [3 ] 。
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师具体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其次,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个体性的认识。
与专业的教学哲学和公众的教学哲学相比,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是教师个体性的教学信念。
这种教学信念也会受到专业教学哲学和公众教学哲学的影响,但对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产生更多影响的还是教师的教育生活和实践经历。
一个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哲学意味着其在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以上涉及教学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的诸基本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
再次,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处于动态的发展中。
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形而上的问题,即使在教育科学日益繁荣的今天,这些问题只有不同的认识而没有终极的答案。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在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持续追问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
综上所述,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持续追问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教学观。
2.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缺失及其表现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严格来讲,实际上许多教师并没有自己的教学哲学。
有的教师拥有自己对教学活动的一些看法,但这些看法是对非基本问题的看法。
有的教师有一套对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更多地来自外部,其本人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长期的追问、反思和实践,说到底,这种教学哲学并不是其自己的教学哲学,至多只是其口头宣称的教学哲学。
具体来讲,教师缺乏个人教学哲学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方法的迷恋。
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具体的教学工作,这些工作如备课、上课、复习、考试等需要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它们离哲学很远。
事实上,任何具体的教学行为背后都隐含着一定的哲学观。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具体的课堂管理行为背后可以隐含着教师行为主义的或人本主义的教学哲学[4 ] 。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的方法迷恋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当教育学者向教师传播课程改革理论的时候,教师们一个普遍本能的反应是:“我不需要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告诉我该怎么做” ,鲜有教师“对教学方法背后的理论基础深究细察,考察方法所来源的思想源头和理论依据” [5 ] 。
对方法的崇拜和对教学哲学的本能的拒斥,使教师成为了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行动者。
许多教师在对课程改革愿景缺乏深入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着毫无生命力的教学方式变革。
教师们放弃了思想的权力,也阻隔了个人教学哲学的形成。
其二,思想的混乱。
教师缺乏个人教学哲学的另一表现是教学思想的混乱。
当前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繁荣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专业的教育研究者,也从来没有过如此百花齐放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思想呈现了多元并立乃至冲突的格局。
面对着学者们对“有效教学”截然不同的判定标准,面对着专家们对应不应该体罚学生的截然不同的主张,广大的教师往往不知所措。
其实,这些不同的主张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哲学观,对这些哲学依据认识的缺乏导致了教师判断力的缺失。
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哲学素养和个人教学哲学。
教师在宏大背景的教育变革中,面对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新思想不知何去何从,甚至对教育变革的主旨存在着诸多的误读。
一些小学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新精神,将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甚至用发现学习的方法来教授文学。
这暴露了许多教师对发现学习的思想源头和理论依据缺乏自主的深入的思考。
由于缺乏个人教学哲学,许多教师在盲从和迷乱之后,选择了因袭习惯,回归平常。
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何以必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崇拜、思想混乱等问题的改善,呼唤着教师拥有个人教学哲学。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也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地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教师:经验型的教师和科学技术与艺术型的教师[6 ] 。
经验型的教师依赖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其受惠于经验,也受限于经验。
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仅仅依靠经验根本无法驾驭教学中全新的和不确定的境况。
处于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的教师突破了个人的经验局限,掌握了教学中的普遍规律,并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使教学走向科学化和艺术化的道路。
然而,教学生活中还存在着诸多根本的哲学性的问题,如教学应追求怎样的价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学中学生的地位?这些问题是教学科学无法解答的,其需要教师的哲学之思。
教师的哲学之思将使其拨开形而下的教学纷杂,探究其背后的形而上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认识,将使教师跃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层次。
在这种层次中,教师突破了技术化和工具化,进入了“思”和“悟”的境界。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教师从经验水平提升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
教师要想向更高的专业水平迈进,亟需发展个人教学哲学。
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自不待言,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也都拥有自己的教学哲学。
拥有独特的教学哲学促进了教师从技术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型教师的转变。
2. 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排斥停滞、渴望超越是人的本性。
只有不断地超越,教师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重复的、机械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机械重复和模仿,将促生教师的职业倦怠,侵蚀教师的职业幸福。
教师怎样才能享受职业幸福、提升生命质量呢?毫无疑问,教师不能日复一日地重演令人倦怠的教学生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学技术的关注和对其他优秀教师的模仿。
重复和模仿驱逐了教师的思考,也在根本上摧毁了教师的超越可能。
追求教学技术的教师也许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然而,也仅此而已。
对形而下的迷恋和对形而上的拒斥,使教师很难实现更高层次的超越。
教师需要拥有个人教学哲学。
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的哲学追问的结果将形成教师的教学信念。
教师的教学信念是教师发自内心的信仰。
这种信仰是教师教学行动的原动力。
有教学信念的教师在教学行动中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细节。
他(她)总是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自己教学中的具体活动,并因此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动构成一个合逻辑的体系。
有自己教学哲学的教师不会甘做教学工业生产线上的操作员。
他(她)要为自己的教学理想而工作,教学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生命的实践。
当斯霞老师90 高龄时,仍然在孩子中间,脸上洋溢着儿童般的微笑,谁还会觉得她是一个奉献者呢[6 ] ?斯霞老师信奉“童心母爱”的哲学,并终身追求。
她的教育行为是给予性的,她体验着教育过程的幸福。
这是一种自成目的的实践,也是纯粹的幸福境界[7 ] 。
一个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哲学并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信仰,而不为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价值观所迷惑,必然会焕发生命的活力,享受人生的幸福。
3. 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哲学对课程改革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意味着教学价值观的变革、知识观的变革、教学方法论的变革等。
然而,当前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哲学根据缺乏深刻的认识。
由于对课程改革的哲学立场缺乏了解,课程教学的变革只能是表面的繁荣。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虽然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整体方向是正确的,但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也不是绝对的真理。
对于变革的指导性理论的合理性不能仅仅从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启发性来判定,还应将其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变革中对理论进行评价和调试。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只有更多的教师具有了哲学素养,才能理解、反思、批判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从而建构适合自己教学情境的教学哲学。
只有教师成为思想者,教育变革才能深度发生;也只有教师成为思想者,才能点燃学生的思想。
否则,因循守旧、被动改变的教师只能培养出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人的改变,而人的改变之关键又在于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塑造。
三、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何以可能虽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对教学的看法,但是,教师对教学基本问题的持续反思和认识的形成并不是容易的事。
教师要树立自己的教学哲学,亟需多方面的努力。
1. 态度转变一直以来,教师们都有轻视哲学的“传统” 。
这主要与其受教育的经验和认识的误区有关。
“哲学从本原上说,是同智慧相关涉的。
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而是作为人生修养的智慧与境界。
” [8 ] 然而,哲学教学长久以来变成了知识的教学。
抽象的概念和宏大的词汇不但没能促进学习者的哲学之思和对智慧的热爱,反而使学习者将哲学与抽象、枯燥等字眼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