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评估及控制计划

合集下载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程序一、环境因素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企业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信息。

以下是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1.收集信息:通过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如调查问卷、采访、观察等方法,收集与企业活动相关的环境因素信息。

2.整理信息:将收集到的环境因素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数据库,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价。

3.分析信息:通过对收集到的环境因素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对企业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对识别到的环境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以下是环境因素评价的步骤:1.确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环境因素的指标,如污染物浓度、资源利用率等,以量化地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

2.收集数据:收集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监测等手段获取。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

4.评估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三、环境因素控制环境因素控制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环境因素控制的步骤:1.制定环境政策和目标:制定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和目标,为环境因素控制提供指导。

2.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根据环境政策和目标,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明确环境因素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3.实施环境控制措施:根据环境管理计划,采取相应的环境控制措施,如减少排放、优化资源利用、加强环境监测等。

4.监测和评估:对环境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环境因素控制的效果。

5.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不断完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控制措施,实现环境因素控制的持续改进。

总结起来,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程序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不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程序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也需要企业与政府、社会各界等相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

环境因素控制方案

环境因素控制方案

环境因素控制方案引言环境因素对于各种项目的实施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项目管理中,环境因素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

本文将深入探讨环境因素控制方案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项目团队实施环境因素控制方案。

1. 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自然环境(例如天气、地质条件等) - 社会经济环境(例如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 - 技术环境(例如软硬件工具、技术发展等)这些环境因素会对项目的要求和限制产生影响,也会对项目团队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项目团队需要制定合理的环境因素控制方案,以应对这些变化和挑战。

2. 环境因素控制方案的设计2.1 环境因素分析在设计环境因素控制方案之前,项目团队需要进行环境因素分析,了解项目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收集环境因素数据:通过市场调研、政策研究等途径,收集相关的环境因素数据。

•分析环境因素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以获得对环境因素的深入理解。

•确定环境因素的优先级:根据环境因素对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确定各个环境因素的优先级,以指导后续的控制工作。

2.2 环境因素控制计划基于环境因素分析结果,项目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环境因素控制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的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时序管理: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项目时序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

•资源管理:根据环境因素对项目资源的需求和限制,合理配置和利用项目资源,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成果。

•沟通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相关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获取更多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和支持。

3. 环境因素控制工具和方法3.1 PESTEL分析PESTEL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环境因素分析工具,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全面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因素。

工程施工各种因素环境的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各种因素环境的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各种因素环境的控制措施1.1.1.1、应急准备1、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方便及时准确接受应急突发任务。

2、理清突发任务的处理流程,提高反应和处理速度。

3、施工进度计划尽量往前安排,提前完成,确保更多的冗余时间应对突发任务。

4、平时注意文明施工,树立良好施工形象,搞好各种社会关系,为突发任务的报建和协调打好基础。

5、加强材料管理,随时掌握材料的库存情况,保证材料满足施工需要。

6、加强施工工具、机械车辆的检修维护,确保可用。

7、如遇紧急站点委托,立即投入预备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具机械车辆,保证突发任务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8、明确管理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9、根据应急突发事件的情况,我公司现场负责人会即时通报项目经理做安排,马上调遣专用协调车辆及协调人员到现场进行事件处理。

10、机动队伍、车辆、工具仪表的随时补充,保证突发任务的及时完成。

11、本项目部无法完成突发应急任务,应立即上报总项目经理,由总项目经理统一在全省各项目部协调,保证施工人任务的完成。

12、7*24小时应急响应电话:1.1.1.2、应急处理流程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现场内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如果涉及人员伤亡情况,现场最高指挥员按照以下步骤处理:(1)如果最近医院距离一公里以上,马上手机/电话通知120或110,清楚说明现场情况和地点;(2)如果最近医院距离一公里以内,马上组织未受伤人员护送受伤人员到医院,同时电话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可使用114查询医院电话);(3)现场留1-2人看守,并设置警戒圈;(4)电话汇报给直接上级;(5)到达医院观察。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前言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15498-2003进行编制,全面识别公司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可望施加影响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评价不可接受的或重大的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实现对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若本标准的内容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相抵触,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或标准执行。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ML223·20001.14-201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各层次、相关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确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等过程控制的一般原则。

本程序适用于对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所有活动、所有设施、所有人员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的识别及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更新与控制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职责与权限3.1 安全监察处3.1.1 负责建立公司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3.1.2 负责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和及时评审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并及时更新。

3.1.3 负责各分公司、项目部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情况监督检查。

3.2 机关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策划、培训、检查、指导,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3.3 分公司3.3.1负责本单位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策划,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环境因素评估及控制计划清单

环境因素评估及控制计划清单

贵州省遵义市乐理至冷水坪高速公路第4分部ZUN YI SHI LE LI ZHI LENG SHUI PING GAO SU GONG LU XIANG MU DI SI FEN BU环境因素评估及控制计划HUAN JING YIN SU PING GU JI KONG ZHI JI HUA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目录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1)(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 (1)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1)(一)项目施工特征 (1)(二)、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2)1、大气污染的防治 (2)2、水污染的防治 (3)3、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4)4、固体废物的处理 (5)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 (6)附表一重要环境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8)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1、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识别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在其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当法规或合同无要求时,对生活、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直接进行管理,但能够对其施加影响。

监理单位对施工队伍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监理服务施加影响,但监理单位不能对其实施控制。

2、识别环境因素主要从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环境因素。

4、重要环境因素一般判断(1)已违法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

(2)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性监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水污染、垃圾抛洒、扬尘等。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制度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1 目的与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因素辨识步骤、范围、方法及风险评估方式的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XXX科技股份公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2.2 《EHS管理手册》3术语和定义3.1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 职责4.1 EHS部4.1.2 组织各单位进行因素辨识,收集、汇整、统计公司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4.1.2 组织对辨识之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策划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并监督各单位实施。

4.2 各部门4.2.1 辨识、更新本单位的环境因素,参与本单位相关环境因素的评价;4.2.2 依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考虑相关之财力、人力、技术、相关方意见、法规要求等资源,确定并实施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5管理内容与方法5.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与时机EHS部每年至少组织复审所有环境因素一次,复审时,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更新《环境因素识别表》;当以下情况发生时﹐由责任单位以《环境因素识别表》向EHS部提出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需求﹐EHS部组织环境因素评价﹐并完成公司环境因素和控制措施的更新﹕a.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或增添新设备对工作环境有明显影响﹔b.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新颁布或重大修订﹔c.相关方要求有较大变更﹔d.新活动﹑产品或服务出现以及活动﹑产品或服务变化产生新环境因素﹔e.员工在各自岗位或工作范围发现新环境因素﹔f.发生重大事故。

g.其它经公司管理者代表决定,需要更新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的情况。

5.2 环境因素辨识方法和范围5.2.1 在公司范围内﹐采取全员调查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环境因素辨识。

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程序1 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对公司办公和无线通信直放站设计、生产和服务及系统集成过程中发生的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为公司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办公和无线通信直放站设计、生产和安装服务及系统集成过程发生的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活动。

3 职责3.1 项目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与更改,指导各部门、各场所识别、评价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组织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并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3.2 产品中心负责识别、评价项目实施、交付、过程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包括相关人员)在所有场所,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工具、设施及从事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

3.3 公司各相关部门配合项目管理部的识别、评价工作。

4 工作程序项目管理部识别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危害因素时,要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紧急、异常三种状态。

在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时,要覆盖公司办公和无线通信直放站设计、生产和服务及系统集成过程的所有场所,所有设备、工具、设施、所有人员包括进入管辖范围内所有相关方人员,不得遗漏,做到充分性。

4.1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包括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

对产品和服务等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主要采取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往的工作经验打分等方法。

4.1.1 由项目管理部组织人员对公司各部门范围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识别出的环境因素由运营中心体系专员编制《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1.2 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要从以下方面考虑:a)法律、法规规定;b) 环境影响范围;c) 环境影响程度;d) 发生的频次;e) 资源影响;f) 对相关方影响程度等。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与控制计划一览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与控制计划一览表
注2:本次评价中度优先项以上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与控制计划一览表
部门:识别与评价:审核:编号:


环境因素
可能造成的
环境影响
污染物及噪声的分值
能资源
分值
和值
重要环境
因素判定
受控否
现有控制措施
控制
计划
备注
A
b
C
d
e
a
b
17
物件搬运
噪声污染
1
1
3
1
1
7



c
18
针式打印机噪声
1
1
3
1
1
7



f
19
意外火灾
综合影响
3
3
1
1
5
13


物业统一消防管理
b、c、
d、e
20
废报纸、打印用纸
资源消耗
1
1
2


统一分类回收
a、b、c
21
废包装纸盒
1
1
2


统一回收
22
生活用水
1
1
2



c
23
水管泄漏
1
1
2


物业统一维护管理
f
24
汽车运行耗油
1
1
2


用量统计核算控制
f
25
电资源消耗
3
5
12
厕纸丢弃
1
1
5

影响进度因素分析及预控应对措施

影响进度因素分析及预控应对措施

影响进度因素分析及预控应对措施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资源因素、任务因素、环境因素、沟通协调因素和风险因素等。

为了有效控制项目进度,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控应对措施。

一、资源因素1.人力资源:人员数量不足、人员技能不匹配、人员流动等会影响项目进度。

可以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前培训人员,建立相应的备用人员队伍等措施来应对。

2.物资资源:物资供应不及时、物资质量不过关等都会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前制定采购计划,加大物资储备等方式来应对。

二、任务因素1.任务划分不合理:任务划分不清晰、任务逻辑关系不明确等都会导致项目进度混乱。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分解结构,明确任务划分和逻辑关系,确保任务的顺序和优先级。

2.任务量过大:任务量过大会导致工作周期延长,进而影响项目进度。

可以通过合理制定任务计划,合理安排任务的工期和工作量,避免任务过量。

3.任务依赖关系:任务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任务延误,将会导致后续任务无法进行。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任务依赖关系图,提前识别并评估关键路径,确保关键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天气变化等都会对项目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可以通过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合理制定项目计划,建立应急预案等方式应对。

四、沟通协调因素1.内外部沟通不畅:包括团队内部沟通不畅、团队与利益相关方之间沟通不畅等。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沟通会议、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团队之间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2.利益冲突:项目各方的利益冲突也会影响项目进度。

可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减少利益冲突,制定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分配机制,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

五、风险因素1.技术风险:技术问题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迟。

可以通过提前进行技术验证和技术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或竞争加剧也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掌控程序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掌控程序随着社会进展和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点挑战。

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因此,管理者应当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要性,并订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掌控程序。

下面将认真介绍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掌控程序的实在内容和若干案例。

一、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是环境管理的第一步,它的目标是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背景,找出对环境存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

外部环境是指市场竞争、经济条件、政策法规等与企业相关的各种方面,而内部环境则是指企业的资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体系等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来进行环境因素识别: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评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劣势,发掘机会和威逼等,使企业了解自身情形,以便因势利导、订立正确的经营策略。

2. PEST分析PEST分析是评估企业外部环境的一种方法,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

通过PEST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政府政策、市场情况、社会文化以及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找出对自身产生影响的因素。

3. 环境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是各种大小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紧要工具。

环境评价报告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数据、环境安全评估、污染物排放情况等,是一份全面了解企业环境情形的介绍材料。

二、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指对环境因素识别结果进行分析,以明确企业的环境影响和风险,并订立所需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评价是企业长期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基础,是企业实施环境保护的依据及紧要途径。

1. 环境影响评价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可以结合其生产过程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对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对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得出对应的结论。

2. 环境安全评估环境安全评估是评估企业长期环境管理的紧要方面。

它是评估环境安全等级的标志,评估结果一方面可以用于订立现场操作引导手册和应急预案,另一方面,也可以便利企业开展环境整治计划和进行花费预估。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办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办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办法一环境因素识别第一条环境因素识别的依据和范围1.法律法规及业主的要求。

2.相关方的要求。

3.本工程(产品)活动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4.我公司/项目部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第二条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1.识别环境因素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2.识别环境因素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环境因素影响情况:包括向水体排放、向大气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弃物产生、土地污染/破坏、资源和能源使用、其他环境问题等。

4.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以往类似施工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资料,本工程地区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施工现场调查的结果,运用现场观察法、过程分析法和查阅资料或记录等方法识别生产、施工、作业活动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编制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二环境因素评价第三条采用直接判断法和多因子评价法进行环境因素评价,对水电工程施工常见的重要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类:1.废(污)水排放:施工废水、生活废水超标排放等。

2.噪声排放:施工、生产制造敏感区域的场(厂)界噪声超标排放。

3.废气粉尘排放:超标排放的施工粉尘;车辆、施工机械、施工生产中超标排放的废气。

4.废弃物处置:在施工过程、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包括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5.土地污染/破坏:油品、化学品的泄漏、施工方法和施工弃渣堆放不当造成边坡坍塌、水土流失等。

6.潜在火灾与爆炸: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和使用、动火作业等。

7.能源、资源的使用:燃料、油料、电力、水、原材料等超过定额的消耗和浪费。

8.生态环境破坏:植被、动物、文物、自然景观破坏等。

三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策划针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策划,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控制。

第四条目标、指标管理方案1.确定对应于每个重要环境因素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条款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业主要求,确定控制目标指标。

2.制订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的控制目标、指标。

周边环境安全评估与控制计划

周边环境安全评估与控制计划

周边环境安全评估与控制计划1. 概述周边环境安全评估与控制计划是指对某个地区或场所的周边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以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周边环境安全评估与控制计划的相关内容。

2. 周边环境评估针对周边环境的评估是评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调查和收集环境数据,可以了解周边环境的现状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污染、水质状况、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方面的指标。

评估结果将对后续的控制计划提供依据。

3. 安全风险分析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周边环境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是制定控制计划的关键步骤。

安全风险分析是指对潜在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和概率。

通过对安全风险的分析,可以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4. 控制目标设定在制定控制计划之前,需要明确周边环境控制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设定目标,可以明确控制计划的方向和重点,达到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5. 控制措施选择控制措施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常用的控制手段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技术手段的应用、管理制度的建立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6. 控制计划制定控制计划是根据评估和分析结果,对控制目标和措施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的文件。

控制计划要明确任务、责任、时限和考核指标等要素,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还需要将控制计划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起来,形成合力。

7. 资金投入与保障周边环境安全评估与控制计划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明确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并进行合理的预算安排。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和使用效果的实现。

8. 宣传与教育宣传与教育是控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周边环境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办法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办法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通过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二建集团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策划相应措施,并根据二建集团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持续改善环境的表现。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二建集团在管理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控制策划。

第三条分工与职责1、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环境因素。

2、安全管理部(1)组织二建集团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2)督促、指导工程公司/分公司/总承包部、工程项目部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活动;(3)汇总、登记、审核评价结果,找出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建立并更新《二建集团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3、工程管理部(物资管理)负责对物料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登记,报安全管理部。

4、工程管理部(施工生产管理)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登记,报安全管理部。

5、总裁事务部负责对二建集团本部、工程公司、总承包部基地、工程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登记、收集、汇总,报安全管理部。

6、职能部门参与与部门职责相关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登记,报安全管理部。

7、工程公司/分公司/总承包部负责对本单位办公区、生活区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工作,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报公司总裁事务部(总务管理)。

8、工程项目部负责对所属范围内生活区域、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工作,填写项目《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列出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作为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计划附件,上报安全管理部。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四条环境因素识别方法1、二建集团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时主要通过组织各级人员在了解行业信息及现场调查环境因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排查和识别二建集团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是指为了保护环境、缓解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1. 环境影响评估:对新建项目或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并执行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环境目标和计划、环境保护措施、污染物排放控制、资源有效利用等,以确保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

3. 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要求,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定期报告排放情况。

4. 废物管理:规划和实施有效的废物处理和管理措施,包括废物的分类、储存、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能源管理:制定能源使用计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6. 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计划,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

7. 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

8. 环境教育与宣传: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和共同责任。

通过实施这些环境因素控制程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掌控程序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进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环境问题对企业的进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管理掌控程序成为了企业的必要步骤。

下面,本文将从环境因素识别、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掌控三方面进行认真探讨。

一、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识别的重要任务是了解企业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可能受到到的环境影响。

通过对企业四周环境的调查和分析,确定企业所处的环境类型,以及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在环境因素识别过程中,需要实施以下的工作程序:1.环境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企业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对大气、水、地下水、土壤、噪音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2.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环境问题,包括评估环保问题、安全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3.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包括评估环境历史和环境操作,以及现有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的推测和评估,以此为基础订立环境管理掌控程序。

二、环境评价环境评价的重要任务是定量、定性地评估企业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而确定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的方案。

环境评价的程序包括:1.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评估企业可能对四周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大气、水、土、声音、脱臭设备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2.评估环境风险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标准策略和非标准策略。

3.评估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的掌控框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的掌控框架,包括排放标准、废弃物处理、产品设计等方面。

三、环境管理掌控环境管理掌控的重要任务是保持企业自身环境的健康和安全,削减环境威逼,建立环境管理代码、规范和流程,保障企业将来可持续进展。

环境管理掌控的程序包括:1.环境管理政策的订立确定关于环境保护、削减对环境的负担、监督和管理的政策和方针。

2.环境管理计划的订立建立环境管理计划,包括削减污染的方法和规定,监测与记录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环境管理执行的实施执行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环境污染掌控方案的订立和实施等方面。

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方案

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方案

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全面的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方案,以确保组织在日常运营中能够遵守相关法规,减少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的潜在影响。

通过有效的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评估评估流程1. 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

2. 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包括现场巡查、操作记录、员工反馈等。

3. 识别潜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因素。

4. 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

5.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计划。

预防和控制措施1. 设立明确的安全政策,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环境、健康和安全要求。

2.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风险。

3. 建立安全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贡献于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

4. 实施有效的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故障风险。

5. 制定适当的程序和工作指导,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执行工作,并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6. 定期检查和监测环境、健康和安全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7. 建立紧急响应机制,有效应对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减少损失。

监督和改进1. 设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和审查环境、健康和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 建立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供有关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的反馈和建议。

3. 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 定期召开会议,与员工沟通和协商改进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5. 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找出原因并推动改进措施的实施。

总结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方案是保护员工和环境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实施全面的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

同时,通过监督和改进措施的落实,可以不断提高组织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持续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参考资料(请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市乐理至冷水坪高速公路第4分部ZUN YI SHI LE LI ZHI LENG SHUI PING GAO SU GONG LU XIANG MU DI SI FEN BU环境因素评估及控制计划HUAN JING YIN SU PING GU JI KONG ZHI JI HUA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目录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1)(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 (1)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1)(一)项目施工特征 (1)(二)、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2)1、大气污染的防治 (2)2、水污染的防治 (3)3、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4)4、固体废物的处理 (5)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 (6)附表一重要环境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8)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1、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识别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在其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当法规或合同无要求时,对生活、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直接进行管理,但能够对其施加影响。

监理单位对施工队伍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监理服务施加影响,但监理单位不能对其实施控制。

2、识别环境因素主要从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环境因素。

4、重要环境因素一般判断(1)已违法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

(2)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性监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水污染、垃圾抛洒、扬尘等。

(3)政府或法规有明文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废弃物的管理(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4)政府或法律命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代替使用的物资:如氟利昂气体等应用等。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将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露、突然断水断电、大风扬尘等。

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一)项目施工特征贵州省遵义市乐理至冷水坪高速公路,路线起点位于乐理村,终点于冷水坪接规划的余遵高速公路,与遵贵复线十字交叉设冷水坪枢纽互通,路线全长53.505Km。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全线划分为四个标段。

其中第四分部起止里程为K48+300~K53+505.676,路线全长 5.2Km,包括万家寨大桥、杨村大桥、冷水坪互通等主要工程。

沿线主要工程量为杨村大桥(中心桩号为K48+510)、万家寨大桥(中心桩号为K50+548)、冷水坪互通(部分匝道为现浇梁)。

本项目的建设是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将完善区域公路网、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展;将增加通道承载能力,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能促进沿线旅游的发展,带领居民;将有利于沿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中国西南部区域的社会经济合作和发脱贫致富,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本项目沿线进场道路狭窄、弯多路陡,有几处穿越村庄的位置大车无法通过,进场便道均需要改扩建。

由于路基范围内占用地方灌溉水渠和纵横交错的大量饮用水管,需要为老百姓解决灌溉及饮水问题。

(二)、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控制1、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中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环境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区域,通过项目部有效管理,就能达到污染预防,选标排放和持续改进的目标.2、施工现场的重要环境因素及预防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结合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特点,项目部对项目以下一些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方案。

1、大气污染的防治(1)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气体状态污染物进行治理,除尘技术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淋水等措施防治。

(2)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2)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3)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4)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5)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6)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7)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8)工地尽量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2、水污染的防治(1)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漆.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2)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2)施工现场使用过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

使用时,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5)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6)化学用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7)施工中,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确保做到达标排放;8)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防止因漏油污染水源,严禁将废油料向河渠、农田倾倒,施工废油料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回收或处理。

(3)施工废弃物不能任意倾入河道和水沟;(4)在饮用水处,不准冲洗车辆、施工器具;(5)施工期间,要严格管理沥青、水泥、油料、石灰、化学品等施工物料,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地面或流入河流污染水质。

;(6)在料场边缘修建沉淀池,料场内做雨水溢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而引起局部水土流失和洼地积水;(7)在没有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前,保证做到不干扰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8)施工期间,因施工影响邻近居民的生活用水时,及时为其临时管道;3、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1)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采考虑,(2)声源控制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1)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2)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3)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把噪声源放在落地的下风口。

(3)传播途径的控制1)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菇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2)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3)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4)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4)接收者的防护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的危害。

(5)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6)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上l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7)施工现场噪声的限值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见下表:施工场界噪声限值4、固体废物的处理(1)施工工地常见的固体废物1)建筑渣土:包括碎石、渣士、混凝土碎块、废钢铁、废屑、废弃材料等;2)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包括散装水泥、石灰等;3)生活垃圾:包括炊厨废物、丢弃食品、废纸、生活用具、废电池、废旧日用品、废塑料制品、废交通工具等;4)设备、材料等的废弃包装材料;5)粪便。

(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1)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有重要手段之一。

对建筑渣土可视其情况加以利用。

废钢可按需要用做金属原材料。

对废电池等废弃物应分散回收,集中处理;2)减量化处理:减量化是对已经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减量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包括和其他处理技术相关的工艺方法,焚烧、热解、堆肥等;3)焚烧技术:焚烧用于不适再利用且不宣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物,尤其是对于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可以用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焚烧处理应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处理装置,注意避免对大气的二次污染;4)稳定和周化技术:利用永扼、沥青等胶结材料,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减少废物的毒性和迁移性,使得污染减少;5)填埋:填埋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最终技术,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废物残渣集中到填埋场进行处理。

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

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围的生态环境隔离,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1、依据国家及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现场“文明工地”建设的要求制定对施工现场环境施加影响的监督管理目标和指标。

2、适时对各施工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确定,并要求施工队伍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有效措施。

3、在执行巡查工作中通过现场巡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要求施工队伍及时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结果。

4、通过信息交流的手段将环境管理信息及时上报建设单位(业主)、并通知施工队伍,以建立和形成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控制的相互配合,达到共创、共管、共建施工现场“文明工地”环境管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