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

合集下载

什么是远红外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如下图所示)远红外线:在太阳光谱中波长自0.76至1000微米的称为红外线。

其中,0.76至2微米是近红外线,2至4微米的是中红外线,4至1000微米的是远红外线.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几十年前,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红外线的划分方式红外线分类近红外线区中间红外线区远红外线区按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 1,3微米 3,5微米 8,14微米按红外光谱划分 1,3微米 3,40微米 40,1000微米医学领域 0.76,3微米 3,30微米 30,1000微米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远红外对穴位的作用

远红外对穴位的作用

远红外对穴位的作用远红外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它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能够深入皮肤组织,对人体产生独特的生物效应。

远红外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尤其是在对穴位进行治疗时,其作用更加显著。

远红外对穴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血液循环:远红外能够渗透皮肤组织,直达深层血管和微循环系统,通过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

当远红外照射到穴位时,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废物排出,提高组织的营养供应。

2. 缓解疼痛:远红外具有良好的温热效应,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当远红外照射到穴位时,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舒缓神经末梢,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3. 改善免疫功能:远红外能够激活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当远红外照射到穴位时,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同时,远红外还能够增强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改善细胞内环境,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 调节神经系统:远红外具有一定的神经调节作用,可以平衡神经系统的功能。

当远红外照射到穴位时,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这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高精神状态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5. 促进组织修复:远红外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当远红外照射到穴位时,可以增加细胞的能量供应,加速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同时,远红外还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远红外对穴位具有提高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和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在临床上,远红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针灸、推拿、理疗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由于远红外的渗透力较强,对人体的热量和能量输入也较高,因此在使用远红外照射穴位时,应注意控制照射时间和照射强度,避免造成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

远红外的概念理论、特性功能及其应用领域

远红外的概念理论、特性功能及其应用领域

《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概述远红外是远程红外线的简称。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

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

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另外,远红外和蓝牙都是文件传输方式的一种,只不过不需要通过其它介质(如:数据线,读卡器......)在两种都装有红外系统的装置中互相传播文件.手机红外需要两个红外口对准才行.远红外不需要对准,只要开启在同一波段就可以了。

特征1.肉眼不可见,波长为5.6~1000微米2.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3.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4.具深透力红外线划分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通过大气的波段划分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5微米远红外波段 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40微米远红外波段 40~1000微米医学领域划分近红外区 0.76~3微米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厘米主要功能1、基因方面的,它可以校正使其保持健康,比如野生动物他们生病时一般靠晒太阳来康复,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住上一个月,那么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形,生病。

远红外线的十种作用

远红外线的十种作用

远红外线的十种作用
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具有多种作用。

下面将从十个方面介绍远红外线的作用。

1. 促进血液循环:远红外线能够渗透皮肤深层,刺激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动速度,促进血液循环。

这对于缓解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非常有效。

2. 改善免疫功能:远红外线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白细胞活性,增加抗体产生,从而增强机体对抵抗疾病的能力。

3. 促进新陈代谢:远红外线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提高细胞活性,促进脂肪分解,对减肥、消除水肿有一定的效果。

4. 缓解疼痛:远红外线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疼痛症状。

5. 增强细胞活性:远红外线可以激活细胞活性,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对于皮肤的修复和抗衰老有一定的效果。

6. 改善睡眠质量:远红外线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身体放松,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问题。

7. 促进伤口愈合:远红外线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血流量和氧气供应,提高伤口的修复速度。

8. 改善肌肤问题:远红外线可以提高肌肤温度,促进毛孔张开,加速汗液和毒素的排出,对于改善肌肤问题如痘痘、黑头等有一定的效果。

9. 提高养生效果:远红外线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加速废物排出,提高养生效果,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10. 缓解压力:远红外线可以促进身体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远红外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增强细胞活性、改善睡眠质量、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肌肤问题、提高养生效果和缓解压力等多种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远红外线,我们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远红外光波对人体的10大好处

远红外光波对人体的10大好处

远红外光波对人体的10大好处哎呀,说起远红外光波,我可得跟你好好唠唠。

你可别小看这玩意儿,它的好处多着呢,就像你吃个汉堡,里面不仅有肉饼,还有生菜、番茄、芝士,营养均衡得很。

首先,咱们得明白远红外光波是啥。

这玩意儿,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那里,就像你家里的WiFi信号一样。

它是一种电磁波,波长比可见光长,所以人眼是看不到的。

但是,它对人体的好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

好,咱们先说说第一个好处。

远红外光波能帮你放松肌肉。

你想啊,一天到晚坐办公室,腰酸背痛的,回家来个远红外光波浴,那感觉,就像有人给你按摩一样,肌肉的紧张感一下子就没了。

第二个好处,它能提高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好了,你身体的各个器官就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就像给花儿浇水,花儿才能开得鲜艳。

第三个好处,远红外光波还能帮助减轻疼痛。

比如你扭伤了脚,用远红外光波照一照,疼痛感就会减轻不少。

第四个好处,它能提高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快了,你吃进去的东西就能更快地转化成能量,而不是变成脂肪囤积起来。

第五个好处,它能增强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强大了,你就能更好地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第六个好处,远红外光波还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睡得好了,第二天才能精神满满。

第七个好处,它能帮助你减轻压力。

现在生活压力大,远红外光波能帮你放松心情,就像你下班后去海边散步一样,心情舒畅。

第八个好处,它能改善皮肤状况。

皮肤好了,你看起来就更加年轻有活力。

第九个好处,远红外光波还能帮助减轻炎症。

比如你得了关节炎,用远红外光波照一照,炎症就能得到缓解。

最后一个好处,它能提高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好了,你整个人的状态都会更好。

你看,远红外光波的好处是不是很多?就像你吃个汉堡,不仅满足了你的味蕾,还让你的身体得到了营养。

所以啊,下次你再听到远红外光波,可别小看它,它可是个好东西呢。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5大作用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5大作用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5大作用
远红外线,也称红外线,是指介于可见光波段外的一类电磁波,被广泛应用于
温度测量和能量调控等多种工程领域。

与高能的Ultraviolet紫外线、刺激黑色素的紫外线以及人眼可见的可见光相比,远红外线暂时不会去发现人眼,但它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5大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远红外线可以温暖皮肤表面,促使皮肤血液循环,达到快
速活动细胞和润泽肌肤的目的。

2、消除疼痛:远红外线对神经有直接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痛感和缓解疼痛,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可以通过远红外线治疗老年性关节疼痛等。

3、抗早衰:远红外线能够进入皮肤,帮助激活细胞,获得营养,嫩化肌肤,
减少细纹的形成,抗衰老,使人肌肤看起来水嫩又紧致。

4、调节内分泌:远红外线可以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于体内细胞,影响
激素分泌,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5、治疗病毒感染:远红外线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
对于疾病能够有效抑制和治疗。

总之,远红外线具有诸多有益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社会的身体
健康问题,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

但是,在使用远红外线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安全,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远红外(Far Infrared,简称FIR)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

远红外线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辐射,具有渗透力强、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那么,远红外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远红外线的发射源。

远红外线的主要发射源包括太阳、地球、动植物、人体等。

在人工应用中,远红外线主要是通过远红外线仪器、远红外线热疗仪、远红外线保健仪等设备发射。

远红外线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远红外线的波长和频率来实现的。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这个波长范围恰好是人体所能接受的范围,因此远红外线能够被人体细胞所吸收和利用。

而远红外线的频率则是指每秒钟所发射的波动次数,频率越高,波动越快,能量越大。

远红外线的频率较低,因此能够渗透皮肤,被人体所吸收。

远红外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热效应来实现的。

当远红外线照射到人体表面时,能够渗透皮肤,被人体吸收,进而产生热效应。

这种热效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细胞代谢废物的排泄,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除了热效应外,远红外线还具有生物效应。

远红外线能够激活细胞、增强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从而起到抗衰老、促进健康的作用。

此外,远红外线还能够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特定的波长和频率,以及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来实现的。

远红外线能够渗透皮肤,被人体细胞所吸收,产生热效应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促进健康、舒缓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

因此,远红外线在保健、治疗、美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远红外的作用

远红外的作用

远红外的作用
远红外是指波长在3-100微米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这种辐射对
人体和其他生物具有多种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远红外的主要作用:
1. 温热作用:远红外辐射能加热物体,通过温热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这对于康复和减压都有积极的作用。

2. 促进血液循环:远红外能够穿透皮肤,进入人体内部,加热组织和血液,使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

这种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疲劳,还能有效改善冷性症状和促进伤口愈合。

3. 提高免疫力:远红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它能够刺激和加速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胞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 清洁排毒:远红外辐射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过程,进而增强身体器官的排毒功能。

它可以促进肾脏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废物,净化体内环境,促进身体的健康。

5. 舒缓肌肉和关节疼痛:远红外辐射通过加热肌肉和关节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僵硬和关节疼痛。

它还可以缓解炎症,减少水肿,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6. 改善睡眠质量:远红外辐射能够放松身体和大脑,促进深度
睡眠。

它能够减少紧张和压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增加精力和活力。

总的来说,远红外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清洁排毒、舒缓疼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等多种作用。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远红外辐射来改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远红外辐射的使用应有适度,遵循科学的原则,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远红外线名词解释

远红外线名词解释

远红外线名词解释
远红外线,也称为远红外辐射,是指波长范围在3至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这种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和火焰辐射等。

人类也可以利用远红外线技术,例如红外线烤箱、红外线体温计和红外线相机等。

远红外线的特点是能够深入渗透物体,其波长比中红外线和近红外线更长,因此被称为“远红外线”。

人类通过使用远红外线技术来创造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如陶瓷加热器、电热被毯、远红外线保健仪和远红外线按摩仪等。

远红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医疗领域,远红外线可以通过人体吸收产生温热效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起到缓解疼痛、改善肌肤、减轻疲劳等作用。

此外,远红外线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烤烟烤茶、环保治理等领域。

总之,远红外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波长范围,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是指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红外线。

与近红
外线和中红外线相比,远红外线在光谱中的位置更靠近可见光线的
边缘,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远红外线的应用
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医疗、安防、工业、军事等多个领域。

本文
将介绍远红外线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远红外线的产生原理主要是通过物体的热辐射。

所有的物体都
会向周围发射热辐射,这种辐射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就会产生远
红外线辐射。

因此,远红外线的产生是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的。

在远红外线的应用中,最常见的就是红外线热像仪。

红外线热
像仪利用物体发出的远红外线辐射来生成热像,通过对热像的分析,可以得知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这种技术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诊断乳腺癌、皮肤病等疾病。

此外,红外线热像仪还被用
于安防领域,可以用于夜视、监控等方面。

除了红外线热像仪,远红外线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远红外线被用于热处理、焊接、玻璃生产等工艺中。

在军事领
域,远红外线被用于导弹制导、夜视仪等设备中。

在生活中,远红外线被用于保健、美容等方面,比如远红外线热疗、远红外线桑拿等。

总的来说,远红外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红外线波段,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远红外线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特殊波段的辐射,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希望本文对远红外线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辐射是一种波长范围在3至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远红外辐射对
于人类来说是不可见的,但它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医疗、工业和军事等。

那么,远红外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远红外的产生原理。

远红外辐射是由物体的热量产生的,因为所有的物体都会发出热辐射。

根据黑体辐射定律,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所以,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它所发出的远红外辐射也会增加。

其次,远红外的传播原理是什么呢?远红外辐射是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传播的。

当物体发出远红外辐射时,这些辐射会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周围的环境中。

在传播过程中,远红外辐射会与空气、水和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它们的温度和热量分布。

此外,远红外的感应原理是怎样的呢?远红外辐射可以被许多材料所吸收和反射。

在红外传感器中,通常会使用红外探测器来感应远红外辐射。

当远红外辐射照射到红外探测器上时,它会使得探测器产生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远红外辐射的感应和检测。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远红外的应用原理。

远红外辐射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比如远红外治疗仪可以通过远红外辐射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加速伤口愈合。

在工业领域,远红外辐射可以用于加热和干燥材料。

而在军事领域,远红外辐射可以用于红外夜视设备和导弹制导系统中。

总的来说,远红外的原理涉及到辐射的产生、传播、感应和应用。

通过对远红
外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远红外技术,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远红外技术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远红外的物理特性及作用

远红外的物理特性及作用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波长范围在5-100μm之间,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也是一种不可见光,但是其具有可见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容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01作用机理远红外线是太阳光光谱肉眼不可见部分,其中4-1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放射的波段相同,根据相关的研究和临床报告显示,相同波长的远红外线对于人体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

所以不少人将此波段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作用于人体时,引起人体细胞内水分子高频振动,激活生物分子、改善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

逆岁堂细胞能量浴能够为您提供360°远红外理疗,实现全方位的远红外健康理疗,让您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体会来自远红外光波的效果。

02红外线的三大物理特性①渗透力通过研究和实践表明,人体皮肤可以大量吸收远红外线的辐射能,但是近红外和中红外的热量过强,容易反射,不易吸收,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远红外照射人体时几乎没有反射,并可以直接渗入皮肤组织达3-5cm,具有超强的穿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②共振性根据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辐射体,必然是良好的吸收体。

在同一温度下,辐射体越强,其吸收本领越强,两者成正比关系,所以含远红外的物体,既可以辐射红外线,也可以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和吸收对等。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射出远红外线,根据检测,人体发射的远红外波长在9.6μm左右,而远红外线的波长在8-15μm,和人体表面峰值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并可转化人体的内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③温热效应远红外线能够直抵皮下组织深部,使得人体内部感到温暖,同时也使得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打打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率。

而且分子间的共振将大部分的动能转变成热能,通过排汗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排出。

03远红外线的保健作用①消寒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远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和超强的穿透性,可快速排出体内的寒气、湿气等。

远红外线的九大功效

远红外线的九大功效

1、改善身体微循环系统:使独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细胞之间,再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令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开放愈多,心脏的压力便可减少,同时也令水分子活性化,提高身体的含氧量而达到神奇的保健效果,包括调节高、低血压;对糖尿病、风湿、脊椎病的康复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降脂减肥:由于人体内多余的水分、盐分和皮下脂肪在升温活化后随汗排出,尤其脂肪在40℃左右时水溶性增强,更便于排出,因此起到减肥效果。

20-30分钟的远红外汗蒸光波浴,其出汗量相当于长跑1万米。

3、调节神经体液:机体的健康有赖于内环境的稳定,要做到这点,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起着关键作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加上环境污染等外部环境恶化,身心疾病明显增多。

8-14微米的远红外线能有效触发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平衡体液调节功能和身体的酸碱度.对病体有调节作用如溃疡、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偏头痛、失眠、哮喘、神经功能失调等。

4、消炎、镇痛:远红外家用汗蒸箱所产生的远红外线可在汗蒸箱内部形成一个局部的光波环,将人体包裹其中,并均匀地向人体渗透,远红外线的温热效应,使人体内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对疼痛部分的供氧,因此起到消炎、镇痛效果,更能预防因尿酸过高而引致骨骼关节疼痛。

5.排毒:微循环系统若得到改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便可迅速排出体外,减轻肝脏及肾脏的负担。

这些废物包括引致癌症的重金属;引致疲劳及老化的乳酸、游离脂肪酸和皮下脂肪;引致高血压的铀离子,以及引致疼痛的尿酸;远红外汗蒸热疗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从汗液排出体外而达到排毒效果。

6.美容:远红外线对皮肤的辐射,能激活皮肤组织细胞,使细胞内的酶、氨基酸、核酸等生命活性成份被激发,促进黑色素颗粒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由于强化细胞的再生和固水力,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消除色斑;加之皮肤各层细胞能量的速递和共振,将产生一定范围的重组,使表皮层趋向平滑,并修复真皮内的纤维断层;同时还使脂肪密致化,可迅速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达到养颜美容的效果,真能达到容光焕发。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通常在3微米到1毫米之间。

远红外线辐射是由物体的热能产生的,因此也被称为热辐射。

远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以透过一些透明材料,如玻璃和塑料。

远红外线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分子在内部振动时产生的。

这些振动产生了热能,散发出的能量以远红外线的形式传播。

远红外线的强度与温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远红外线的强度来估计物体的温度。

远红外线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远红外线被用于治疗肌肉和关节损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疼痛。

在工业领域,远红外线被用于红外烤箱和红外加热器,用于加热物体或材料。

远红外线也被用于安防领域。

红外线摄像机使用远红外线来捕捉夜间的图像,以及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图像。

此外,远红外线传感器也广泛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监测人员的存在,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灯光、加热或空调等设备。

总之,远红外线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辐射产生的,其强度与温度成正比。

远红外线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工业和安防等领域。

远红外对人体的益处

远红外对人体的益处

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相比其他光线,更容易被物体吸收并且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而当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之后,可以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得体内的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得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

同时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以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促进深层温度上升,由内而外产生温热能量。

在这种作用下,毛细血管得到扩张,血液循环得到促进,各个组织的新陈代谢、再生能力、免疫能力等都会得到加强。

01远红外线对人体的好处红外线是所有太阳光之中最能够深入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射线。

远红外线和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远红外线进入体内之后,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

伴随着热反应,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

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

不仅如此,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各种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钠离子、尿酸、积存在毛细孔中化妆品残余物等极易堆积在身体之中,随着全身新陈代谢的加强,这些毒素不用经过肾脏,直接透过皮肤伴随着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肾脏的风险。

02远红外线的功效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远红外的温热效应能够有效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状况,使得脑细胞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阳气和养料供给,另一方面得到加强的新陈代谢还可以使得大脑皮层失衡状况得以改变,加深抑制过程,起到镇静、安眠的作用。

②调节大循环人体吸收大量远红外后,在热效应的作用下,皮肤温度会升高,踧踖皮内热感应器,通过丘脑反射使得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的原理
远红外,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范围内的红外辐射。

与可见光相比,远红外
波长更长,能够穿透一定的物质,因此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远红外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远红外的产生原理。

远红外辐射是由物体的热运动产生的,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分子和原子就会不断地做热运动,这种热运动会产生电磁辐射,其中就包括了远红外波段的辐射。

因此,远红外辐射是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的,温度越高,产生的远红外辐射就越强。

其次,远红外的传播原理是怎样的呢?远红外辐射在空气中的传播与可见光类似,都是通过辐射传播的。

远红外波长较长,能够穿透一定的物质,因此在大气中的传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大气中,远红外辐射会受到水汽、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吸收和散射,因此在远距离传播时会有一定的衰减。

此外,远红外的探测原理是怎样的呢?远红外辐射可以被许多物体所吸收,因
此在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仪等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设备利用远红外辐射与物体的热量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对物体温度的测量和成像。

最后,远红外的应用原理是怎样的呢?远红外辐射在医疗、军事、工业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远红外被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疾病、促进血液循环等;在军事领域,远红外被用于夜视仪、导弹制导等;在工业领域,远红外被用于红外测温、红外成像等。

总的来说,远红外的原理涉及到远红外的产生、传播、探测和应用等方面,它
是与物体的热运动和温度密切相关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远红外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远红外技术,推动远红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远红外治疗原理

远红外治疗原理

远红外治疗原理
1.红外线是一种热的可见光,其波长介于400~1000nm之间,占人类肉眼所见的可见光的20%,红外线可以穿透人体组织,但不能穿过皮肤表面。

2.远红外能透过人体,与细胞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产生强烈的生物效应。

3.远红外的热效应是由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热效应是指红外线辐射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的现象,它可使细胞内水分发生电离,同时将细胞内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使细胞间的空隙增大。

化学效应是指红外线辐射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所引起的化学变化,它是由红外线辐射使组织内产生活性原子或分子激发而产生的。

生物学效应是指红外线辐射对人体产生生物学效应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它包括生物化学作用、物理作用和生物学作用。

4.远红外辐射对人体具有温热作用。

5.远红外辐射能使组织温度升高。

6.远红外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 1 —1 —。

远红外线技术

远红外线技术

钢带隧道炉外形 1.钢带入炉端 2.炉顶 3.钢带出炉端 4.排气孔 5.炉门
食品工业用远红外加热元件
1、根据结构形式:灯状、管状和板状辐射器。
灯状远红外辐射器 (1)棒状辐射体 (2)梨状轴射体 (3)弯月型辐射体 1.灯头 2.辐射体
平板状辐射加热器 3.反射罩
通过电极加热电阻丝发热,使金属管壳发热并辐射远 红外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其能量比较低, 最近人们发现 在金属管表面涂上一层金属氧化物, 比如氧化铁、氧化锆、 氧化钛等, 将大大提高红外辐射能量。
4、热吸收效率高
在热辐射传播中,物体吸收、透过和反射辐射波的程度不仅与 其表面状况有关,而且也与共材质有关,被照射物质对该辐射波反 射、透过的损失越少,吸收效率越高。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食品材 料例如水、淀粉、纤维素等的电磁波吸收峰值多集中在 2~ 20μ m 的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内,也就是说大部分食品材料对远红外辐射 的吸收率最高。
金属管状远红外加热元件
图3-16 氧化镁管远红外辐射器结构 1.接线装置 2.导电杆 3.紧固装置 4.金属管 5.电热丝 6.MgO粉 7.辐射管表面涂层
远红外技术在食品中应用及问题
基于远红外线的特性, 这一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 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食品的成熟
国外食品专家已成功地试验出,利用远红外线使水产制品蛋白 质易于成胶,促进面筋形成,达到成熟;鸡蛋用远红外线照射受热均 匀,热度一致,风味胜过水煮。在茶叶生产中,用远红外线照射可以 使茶叶的温度达到30~40℃凋萎,从而可以增加茶叶的香味,保持良 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吴继红,张欣,葛毅强,蔡同一.特征远红外技术用 于果蔬干制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8, 19(8):26-29

远红外的波长范围

远红外的波长范围

远红外的波长范围一、什么是远红外波长?远红外波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较长的一部分,通常被定义为从1000微米到1毫米之间的波长范围。

远红外波长相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来说更长,能够在大气层中以较高的穿透力传播。

远红外波长的光谱范围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工业检测等领域。

二、远红外的波长范围及应用2.1 红外线的分类根据波长的不同,红外线可以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类别。

其中,远红外波长位于红外线光谱的最长端,也是最能穿透大气层的波长。

2.2 远红外光谱的特点远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高穿透力:远红外波长在大气层中的传播损失较小,因此能够穿透云层、烟尘等障碍物,在观测和探测中具有优势。

2.热辐射:远红外波长对应的是物体的热辐射,每个物体都会辐射出特定波长的远红外光。

利用远红外波长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等。

3.吸收谱线:一些物质在远红外波长下会显示出明显的吸收峰,这些吸收峰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2.3 远红外的应用远红外波长范围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示例:2.3.1 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显示远红外辐射的设备。

它能够将物体的热辐射转化为可见图像,用来观测物体的温度分布和热特性。

红外热像仪在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夜视仪、故障诊断、人体检测等。

2.3.2 大气科学研究远红外波段对于大气科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大气层中的一些分子和气体在远红外波长下会产生较强的吸收谱线,这些吸收谱线可以用来研究大气层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例如臭氧层的变化、温室气体的分布等。

2.3.3 医学诊断远红外波长对于医学诊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远红外辐射可以穿透皮肤层,被人体组织吸收后会发生微弱的热效应。

通过测量皮肤表面的远红外辐射,可以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健康监测。

2.4 远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远红外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精度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红外的定义及分类
1、红外光谱区在可见光与微波区之间,其波长范围一般为0.75-1000μm。

2、红外线按其波长不同通常又划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三种。

其中波长0.75-2.5μm(波数13333-4000cm-1)为近红外线;波长2.5-25μm(波数
4000-400cm-1)为中红外线;波长25-1000μm (波数400-10cm-1)为远红外线。

红外光谱区的划分及主要应用
红外线加热的基本原理
对红外线敏感的物质,其分子、原子吸收红外线后,不仅会发生能级的跃迁,也扩大了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各种运动的幅度,质点的内能量加大。

微观结构质点运动加剧的宏观反映就是物体温度的升高,即物质吸收红外线后,便产生自发的热效应。

由于这种热效应直接产生于物体的内部,所以能快速有效地对物质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