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技术条件及软件使用手册
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手册(1)
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手册(1)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手册加拿大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目录一、好处二、楼面/屋顶(一)空心混凝土板(二)空心混凝土板规格(三)预制预应力双T板三、骨架四、结构规格五、长跨度车库六、专业用途七、桥八、重工业一、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好处(一)速度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是在环境受控的工厂条件下制造,与此同时,工地基础工作也开始准备。
当工地准备就绪,预制者就可以立即开始着手安装部件、急剧缩短建造时间。
这就减少了工地堵塞、财务费用,加快了入住日期。
(二)质量/可靠性预制混凝土持久的好处是与生俱来的。
高强度、高密度,质量受控的预制混凝土在耐久性、防腐、抗撞击、耐火、安全和长期免维护等方面大大好于其他建筑产品相比。
通过环境控制的制造条件,有技能的工人,以及根据加拿大国家标准预制混凝土认证程序实施的严格检验和混凝土试验程序,获得了混凝土产品的质量保证。
当预制混凝土是预应力时,进一步得好处就是结构更加耐久和苗条。
这种积极的加固形式保持混凝土受压,不会开裂,并且增加了承载能力。
(三)长跨度/重荷载高质量工厂浇筑/受控的混凝土生产,最适宜的凝固条件转化成高强度、高质量产品,增加了承载能力,并且产生出更加有效的截面。
(四)灵活性定制制造的预制混凝土单元很容易融入建筑中,以适应非定型的形状或尺寸。
可以把预制混凝土构件设计成容易拆卸,并重新使用到将来扩大和翻新的建筑中。
(五)全天候建造工厂预制混凝土单元不受天气影响,不会延误工期。
(六)免维护预制混凝土减少了最昂贵的喷漆和其它维修期间的维修停业,从而转化成减少成本,确保在结构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的生产率。
(七)经济当考虑到全寿命周期成本时,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的成本优势是不浪费材料。
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加快了建造时间,免维护,长期并潜在的减少了保险费用,整体节约惊人。
二、楼面和屋顶(一)预制预应力空心板和双T板1、空心混凝土板空心混凝土板是高质量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单元。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一、设计1.1 断面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断面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要求。
断面设计应根据荷载情况、材料强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应采用矩形或T形截面,同时应考虑防止开裂和锚固力的大小等因素。
1.2 钢筋布置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一般要求梁底钢筋距离底板30mm以上,梁顶钢筋距离顶板30mm以上。
钢筋的间距和直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应采用现场统一裁剪。
1.3 预应力筋的布置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应保证预应力筋的有效工作长度、锚固长度和锚固部位的强度等要求。
预应力筋的锚固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应采用现场统一裁剪。
1.4 压缩区高度的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压缩区高度应根据预应力筋的受拉应力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应控制在1/3到1/4的跨度范围内。
二、施工2.1 材料准备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前应检查材料的品质和数量,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应按规定配制,同时应进行试块检测,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钢筋和预应力筋应进行分类储存,防止混淆。
2.2 模板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的结构应稳定,表面应平整,模板拼接处应密合。
2.3 钢筋加工和安装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钢筋的长度和直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的间距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用细线进行定位。
2.4 预应力筋的安装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应保证预应力筋的有效工作长度、锚固长度和锚固部位的强度等要求。
预应力筋的锚固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应进行现场监测。
2.5 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浇筑时应采用振动器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6 养护预应力混凝土梁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应采用喷水、覆盖保温等措施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验收3.1 断面尺寸和钢筋布置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断面尺寸和钢筋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应采用尺子、定位线、钢筋直径计等工具进行。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规程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梁是重要的结构体系之一,其在桥梁、建筑、隧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规程,包括梁的几何形态、荷载特征、材料性能、预应力设计、受力分析、截面尺寸的确定、钢筋配筋、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安全可靠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几何形态和荷载特征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几何形态和荷载特征是设计的基础。
几何形态包括梁的截面尺寸、长度和曲率等,荷载特征包括梁所受荷载的种类、作用方式、大小和持续时间等。
1. 梁的几何形态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应根据梁所受荷载的种类、大小和持续时间进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梁的高度应不小于跨径的1/16,宽度应不小于高度的1/3。
梁的长度应根据实际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确定。
在跨度相同的情况下,较短的梁通常比较长的梁更容易设计和施工。
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曲率应在规定范围内。
2. 荷载特征预应力混凝土梁所受荷载的种类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温度荷载等。
永久荷载是指梁本身的重量和永久性结构构件的重量,通常按规定值进行取值。
可变荷载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包括人员、车辆、设备等。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桥梁等结构体系所产生的荷载。
温度荷载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所产生的荷载。
三、材料性能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材料性能包括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的性能。
混凝土应符合规定的强度等级,预应力钢筋应符合规定的强度等级和预应力水平。
1. 混凝土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应满足强度等级和抗裂性能要求。
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应根据梁所受荷载的种类、大小和持续时间进行设计。
2. 预应力钢筋性能预应力钢筋应满足规定的强度等级和预应力水平。
预应力水平应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预应力水平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考虑施工难度。
四、预应力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应根据荷载特征、几何形态和材料性能进行确定。
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设计说明书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混凝土结构体系,它通过预先施加压应力来延伸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混凝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上的,它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二、设计要求1.荷载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要求包括常规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种类型。
常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荷载等,特殊荷载包括地震荷载、雪荷载、水压力和温度荷载等。
荷载的设计要求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2.材料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中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丝等材料。
这些材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3.几何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几何要求,包括梁截面形状、截面尺寸和跨径等。
这些要求需要根据荷载和结构的使用要求来确定,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方法1.梁截面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梁截面设计是指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尺寸和配筋等参数。
根据荷载和结构要求,可以采用矩形截面、T形截面、I形截面和箱形截面等不同的截面形式。
设计中需要满足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2.预应力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是指确定预应力钢筋的位置、数量和预应力大小等参数。
预应力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梁的几何形状和荷载等因素。
预应力设计需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要求。
3.配筋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是指确定混凝土中钢筋的位置、数量和直径等参数。
配筋设计需要考虑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梁的几何形状和荷载等因素。
配筋设计需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要求。
4.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是指确定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锚固和混凝土浇筑等工艺流程。
施工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施工方法需要满足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四、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验算方法1.弯曲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验算是指对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弯曲性能进行计算和验证。
最新版完整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毕业设计说明书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本设计所设计的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该桥位于宁夏王洼到原州区段,为单线铁路桥梁,主要设计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荷载采用中—活载。
本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孔径布置为48+80×2+48m,全长为256m,主梁采用变高度变截面的单箱单室箱型截面,施工方法采用对称悬臂施工法。
本设计使用midas 软件分析,考虑施工过程体系转换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因素进行恒载内力计算。
计算各控制截面内力影响线,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加载,求得活载内力包络图。
定义基础沉降组,按最不利组合求得基础沉降引起的最不利内力。
依据规范选取截面梯度温差模式,并计算温差引起的结构内力。
分别按主力组合和主力附加力进行荷载组合,并得到结构组合内力包络图。
根据各控制截面内力进行了估束和配筋计算,并绘制了梁体钢束布置图。
最后,对各控制截面进行了强度、抗裂性、应力和变形验算,各项检算均满足规范对全预应力结构的要求。
关键词:连续梁;内力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检算;What I designed at the undergraduate design is a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t lies in Wangwa to Yuanzhou, Ningxia province .It is a single line railway .I mainly designed the superstructure of the bridge. The load for design is the “zhonghuo”load.I adopt a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with four spans of 48+80×2+48m ,Its total span is 256m . First the size of girder is determined; highly variable for the variable beam cross-section single-Box Single girder and balanced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is used . Then the Midas progra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caused by dead load of the first stage ,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stage , after imposing the second stage dead load on the complete system .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tage is calculated . The internal force influence lines of the control section is calculated , then the live load is imposed according to the most adverse circumstances to get the Force Envelope .The program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adverse circumstances and 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after defining the settlement groups of the basis.The temperature load is imposed consider the shrinkage and creep of the concrete . Then combination of load effects is made acoording to the Main force combination and the Main force plus additional force comb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force of control sections , the number of per-stressing steel stands is estimated and the per-stressing steel stands are arranged in the bridge . Finally a check is made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the ability to resist crack and the sterss of the control section , all the requirements can be met .Keywords:Continuous beam;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Prestressed concrete ;Checking computation;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结构尺寸拟定 (1)第一节总体布置 (2)第二节细部尺寸拟定 (2)一、主梁梁高 (2)二、截面尺寸 (2)三、各截面细部尺寸 (3)第三节本桥主要材料 (3)一、混凝土: (3)二、预应力钢绞线: (4)三、箍筋: (4)四、应力管道: (4)第四节施工方法 (4)一、桥墩与零号块施工 (4)二、悬臂施工到最大悬臂状态 (4)三、边跨膺架现浇 (4)四、边跨合拢 (5)五、中跨跨中合拢 (5)六、桥面铺装 (5)第三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内力计算 (5)第一节计算模型建立 (5)第二节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6)第三节恒载内力计算 (7)一、计算方法 (7)二、控制截面选择 (7)三、恒载取值 (8)四、各施工阶段的内力计算 (8)五、控制截面恒载内力 (9)一、活载动力系数的计算 (10)二、各控制截面在最不利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影响线及加载 (10)三、各控制截面在最不利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影响线及加载 (16)四、控制截面的活载内力 (20)第五节温度及支座沉降次内力计算 (21)一、温度次内力计算 (21)二、支座沉降次内力 (23)第六节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24)一、主力组合和主力加附加力组合下各控制截面的内力 (24)二、各截面在作用效应组合下弯矩包络图 (26)三、各截面在作用效应组合下剪力包络图 (27)第四章配筋计算 (27)第一节钢束估算 (27)一、估束方法 (27)二、预应力筋估算 (30)第二节预应力钢束布置 (34)一、布束原则 (34)二、钢束的布置 (35)第五章检算 (38)第一节抗裂性检算 (39)一.正截面抗裂性检算 (39)二、斜截面抗裂性检算 (44)第二节强度检核 (46)一、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检算 (46)二、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50)第三节结构的应力检算 (52)一、压应力检算 (52)二、拉应力检算 (54)结论 (56)致谢 (57)主要参考文献 (58)附录 (59)第一章绪论毕业设计目的是为了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的基本要素。
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梁技术规程
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梁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梁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选择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应使用优质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控制水灰比在0.35-0.45之间。
2. 预应力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224的要求,且在使用前经过拉伸试验,保证其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粘结剂:应使用性能优良的预应力混凝土用粘结剂,控制其用量和配比。
三、设计要求1. 梁的截面应符合静力平衡和受力要求,设计应满足桥梁工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要求。
2. 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受力要求和构造要求,且应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3.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按照规定的张拉力和张拉顺序进行,同时应控制钢筋的初始应力和余缆长度。
四、施工工艺1. 模板制作:应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模板,注意模板的平整度和标高的控制。
2. 钢筋加工和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和安装预应力钢筋,注意钢筋的位置、数量和张拉顺序。
3. 浇筑混凝土:应采取适当的浇筑方法和振捣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 预应力钢筋张拉: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张拉力和余缆长度,并及时记录张拉力和余缆长度。
5. 养护:应按照规定的养护措施进行养护,控制温度、湿度和养护期限。
五、验收标准1. 梁的截面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预应力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224的要求,且经过拉伸试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3. 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偏差在合理范围内。
4. 预应力钢筋张拉力和余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记录和检查。
5. 梁的表面应平整、无裂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六、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保证工人的安全。
2. 钢筋加工和张拉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钢筋突然断裂和出现危险情况。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构件,其设计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概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先设计好的拉张力的混凝土梁。
通过预应力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使梁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变形性能。
二、设计原则1. 强度设计原则:梁在正常使用和设计荷载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2. 刚度设计原则:梁在正常使用和设计荷载下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承载和变形要求。
3. 耐久性设计原则:梁的材料和结构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和荷载的侵蚀和破坏。
4. 安全性设计原则:梁的设计应满足结构安全要求,确保在超荷载情况下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参数:包括设计荷载、混凝土等级、预应力钢材等级、梁截面尺寸等。
2. 计算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和设计标准,确定梁的设计荷载,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3. 确定预应力力量:根据设计荷载和梁的几何尺寸,计算出预应力的拉伸力量,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4. 选取合适的梁截面形式:根据上述参数和力学计算,选择合适的梁截面形式,使得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5. 确定预应力钢束布置方式: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预应力力量,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布置方式,以满足力学计算和施工要求。
6. 进行梁的荷载和强度计算:根据选取的梁截面形式和预应力钢束布置,进行梁的荷载和强度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7. 进行梁的变形计算:根据选取的梁截面形式和预应力力量,进行梁的变形计算,确保梁在设计荷载下的变形符合要求。
8. 进行梁的局部抗剪计算:根据选取的梁截面形式和预应力钢束布置,进行梁的局部抗剪计算,确保梁的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9. 进行梁的施工图设计: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梁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梁截面形状和尺寸、预应力钢束布置等。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技术规程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梁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荷载、材料、构造等。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技术规程。
二、荷载计算1.荷载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计算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要求。
2.荷载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分析应综合考虑静荷载、动荷载、温度荷载等因素。
其中,静荷载包括自重、附加荷载和永久荷载;动荷载包括风荷载、地震荷载和交通荷载;温度荷载包括自由膨胀和受限膨胀两种情况。
三、截面设计1.梁截面选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应根据荷载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选型。
常用的截面形式有矩形截面、T形截面、L形截面等。
在选型时,应考虑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抗压承载力等指标。
2.预应力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应根据荷载计算结果和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
通常采用预应力钢筋张拉的方式进行预应力设计,张拉后应进行锚固。
四、材料选用1.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要求。
通常采用C50以上的混凝土,以保证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压承载力。
2.预应力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钢筋》(GB 1499-2018)中的要求。
通常采用高强度钢筋,以保证梁的预应力和锚固效果。
五、施工技术1.模板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梁模板的制作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模板》(GB50018-2015)的要求。
模板应使用优质的木材或人造板材料,制作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预应力钢筋张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钢筋张拉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中的要求。
张拉时应采用专业设备,确保张拉力的准确控制和锚固效果的良好。
3.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2015)中的要求。
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规范及应用
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规范及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元素,其承载能力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而预应力技术则是近年来在混凝土梁设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规范及其应用。
二、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规范1.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国家标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其中也包括了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规定。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预应力设计的目的和原则;(2)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截面设计;(3)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4)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构造和施工;(5)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验收标准。
2. JTG D62-2004《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桥梁设计规范,其中也包含了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的规定。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基本原理和要求;(3)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4)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构造和施工;(5)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验收标准。
3. JGJ/T 219-201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JGJ/T 219-201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施工规范,主要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其中也包括了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的规定。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2)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构造要求;(3)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张拉和压浆;(4)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监理与验收。
三、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应用1. 混凝土梁预应力设计的优点(1)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2)减小混凝土梁的变形和裂缝;(3)降低混凝土梁的自重,减轻结构荷载;(4)提高混凝土梁的经济效益。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技术条件及软件使用手册
2.3 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态验算.................................................................................. 10
2.1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3 2.2 预应力损失计算................................................................................................ 5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4.1 2.4.2 2.5.1 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內缩引起的损失 l1 ............................................ 6 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 l 2 ....................................................................... 7 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损失 l 4 ............................................................... 8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损失 l 5 ................................................................... 8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9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9 裂缝控制验算 ....................................................................................... 10 挠度验算 ............................................................................................... 14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16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规范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规范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等领域。
本规范旨在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设计基础1. 材料性质要求(1)混凝土:按照《建筑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标准》(GB/T 50107)的要求进行检验。
(2)钢材:按照《钢材检验标准》(GB/T 700)的要求进行检验。
(3)预应力钢筋: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筋》(GB/T 5223)的要求进行检验。
2. 荷载要求(1)自重荷载:按照设计图纸计算。
(2)活载荷载:按照《公路桥梁设计荷载及规范》(JTG/T D60-2004)的要求计算。
(3)温度荷载:按照《公路桥梁设计荷载及规范》(JTG/T D60-2004)的要求计算。
3. 构件几何参数要求(1)截面尺寸: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
(2)跨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
(3)梁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
(4)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三、预应力设计1. 基本假设(1)混凝土工作状态符合破坏准则。
(2)预应力筋工作状态符合弹性准则。
(3)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2. 预应力筋的确定(1)根据荷载大小和梁截面尺寸确定预应力筋的数量和位置。
(2)预应力筋的初张拉应力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进行。
(3)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1)梁截面的高度应根据荷载大小、跨度和混凝土强度确定。
(2)梁截面的宽度应根据受力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
4. 梁截面受力计算(1)混凝土受压区的受力计算:根据混凝土工作状态和设计荷载计算。
(2)预应力筋的受力计算:根据预应力筋的位置、数量、张拉应力和荷载计算。
(3)混凝土受拉区的受力计算:根据混凝土工作状态和设计荷载计算。
(4)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根据混凝土受压区、受拉区和预应力筋的受力计算结果计算。
PKPM V3.1软件说明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软件 PREC
2.4 参数修改.................................................................................................................... 58 2.5 施工恒载.................................................................................................................... 59 2.6 施工活载.................................................................................................................... 59 2.7 张拉顺序.................................................................................................................... 59
2 二维框架交互式图形输入 ............................................................................... 54
2.1 参数设置.................................................................................................................... 54 2.2 线 2.3 张 型...................................................................................................................... 55 拉...................................................................................................................... 57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技术规程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桥梁等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其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轻量化等优点。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技术规程,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二、设计基础1.设计荷载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荷载应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计算,包括静载荷、动载荷、温度荷载等,其中静载荷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取,动载荷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温度荷载应根据气象条件和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计算。
2.设计参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应力钢筋型号、预应力钢筋应力水平、初始预应力、锚固长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这些参数应根据结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3.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安全性:结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使用和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2)经济性: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工程的造价。
(3)可行性:结构设计应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施工、维修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可行性和可维护性。
三、设计方法1.梁型选择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梁型应根据结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梁型包括矩形箱梁、T型箱梁、I型箱梁等。
2.截面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截面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强度要求:截面应能承受设计荷载产生的弯矩和剪力。
(2)变形要求:截面应能满足变形要求,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预应力设计:截面应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受力状态和工作性能。
3.配筋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配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强度要求:配筋应满足受力状态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变形要求:配筋应满足变形要求,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预应力设计:配筋应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受力状态和工作性能。
四、施工要求1.预应力钢筋的加工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相关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梁技术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梁技术规程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高强度、高刚度、高耐久性的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中。
本技术规程旨在提供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详细规范和指导。
二、材料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2. 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骨料》的要求。
3. 预应力钢束: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要求。
4. 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99-2018《钢筋和钢纤维混凝土用钢筋》的要求。
5. 粘结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2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三、设计1. 常规计算:应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要求进行。
2. 预应力计算:应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50468-2007的要求进行。
3. 桥梁设计:应按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GB/T 50205-2017的要求进行。
四、杆件制作1. 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2018《钢筋和钢纤维混凝土用钢筋》的要求。
2. 预应力钢束加工:预应力钢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预应力钢束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要求。
3. 预应力张拉: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以上进行。
4.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50。
5. 浇筑施工:混凝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浇筑完毕,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
6.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天。
五、施工工艺1. 模板制作:模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模板表面应平整、无裂缝。
2. 钢筋绑扎: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钢筋间距、钢筋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024年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施工手册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施工手册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概述1.1 合同主体1.2 合同目的1.3 合同文件第二条设计与施工要求2.1 设计标准2.2 施工规范2.3 质量控制第三条材料要求3.1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3.2 辅助材料3.3 材料供应第四条施工工艺4.1 预应力施工4.2 混凝土浇筑4.3 施工安全第五条施工计划与进度5.1 施工方案5.2 施工进度表5.3 施工调整第六条质量检验与验收6.1 质量检验标准6.2 验收程序6.3 验收结果处理第七条合同价格与支付7.1 合同价格7.2 支付方式7.3 支付时间第八条合同变更与解除8.1 变更条件8.2 解除条件8.3 变更与解除的程序第九条违约责任9.1 违约行为9.2 违约责任承担9.3 违约赔偿第十条争议解决10.1 争议解决方式10.2 仲裁机构10.3 法律适用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终止与失效11.1 合同生效条件11.2 合同终止条件11.3 合同失效后果第十二条保密条款12.1 保密内容12.2 保密期限12.3 保密违约责任第十三条不可抗力13.1 不可抗力事件13.2 不可抗力后果13.3 不可抗力处理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合同的补充与修改14.2 合同的转让14.3 合同的解释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概述1.1 合同主体甲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乙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1.2 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方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方,乙方作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双方在2024年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
1.3 合同文件本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协议书、合同、附件及补充协议等。
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依次为:合同协议书、合同、附件、补充协议。
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技术条件及软件使用手册
3.2.1 操作流程 ............................................................................................... 33 3.2.2 设计参数 ............................................................................................... 34 3.2.3 平面图 ................................................................................................... 36 3.2.4 三维图 ................................................................................................... 36 3.2.5 线形模板 ............................................................................................... 37 3.2.6 梁上布筋 ............................................................................................... 39 3.2.7 复制布筋 ............................................................................................... 42 3.2.8 线形修改 ............................................................................................... 43 3.2.9 属性刷 ................................................................................................... 43 3.2.10 选筋修改锁定和解锁 ........................................................................... 44 3.2.11 删除 ....................................................................................................... 44 3.2.12 计算 ....................................................................................................... 44 3.2.13 三维内力 ............................................................................................... 45 3.2.14 损失 ....................................................................................................... 46 3.2.15 梁结果 ................................................................................................... 48 3.2.16 校核 ....................................................................................................... 53 3.2.17 计算书 ................................................................................................... 54 3.2.18 束形图 ................................................................................................... 65 3.2.19 工程量 ................................................................................................... 65 3.3 非预应力构件考虑预应力影响...................................................................... 66 第 4 章 预应力相关部分规范强制性条文 ............................................................69 4.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GJ 140-2004 ......................................... 69 4.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2-2004 ........................................71 4.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72 参考文献 .................................................................................................................... 73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2标桥梁工程编号:GGTJ-2-桥02 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09年月日发布2009年月日实施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2桥梁工程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贵广铁路GGTJ-2标桥梁24米、32米、40米及各种跨度的连续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对预应力材料进行检查并对预应力设备进行选用及校正。
具体为:2.2.1预应力材料(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2)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砼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
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
(3)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2.2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1)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
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张拉千斤顶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2)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至2.0倍,精度不低于1.0级,校正期有效期为一周。
(3)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
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迈达斯civil使用手册
Civil 使用手册之五兆芳芳创作01-资料的定义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资料定义的三种办法.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资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资料定义.2、通过自定义方法来定义——示范混凝土资料定义.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资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来定义资料,操纵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调来执行:选择设计资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伙料、自定义)→选择的标准→选择相应标准数据库中资料.对于自定义资料,需要输入各类控制参数的数据,包含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02-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更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资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分三步调操纵: 钢材标准 混凝土标准图1 资料定义对话框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含收缩徐变函数,强度成长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资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概略积比)(图4);图1 收缩徐变函数图2 强度成长函数图3 时间依存资料特性连接图4 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值修改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资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正数,在成立模型后通进程序自动计较来计较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较值.计较公式中的a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较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较的影响系数;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标准计较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阐发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较.03-截面定义截面定义有多种办法,可以采取调用数据库中截面(尺度型钢)、用户定义、采取直接输入截面特性值的数值形式、导入其他模型中已有截面(图1~图3).在这个例题中辨别采取这四种方法定义了几个截面,采取调用数据库中尺度截面定义角钢截面;采取用户输入截面形状参数定义箱形截面;用户输入截面特性值定义矩形截面;通过导入其他模型中的PSC截面来形成当前模型中的两个新的截面.对于在截面数据库中没有的截面类型,还可以通进程序提供的截面特性计较器来生成截面数据,截面特性计较器的使用办法有相关文件说明,这里就不赘述.调用数据库中尺度截面输入截面控制参数定义截面04-成立节点节点是有限元模型最根本的单位,节点的成立可以采取捕获栅格网、输入坐标、复制已有节点、联系已有节点等办法来成立新的节点,另外在复制单元的同时程序会自动生成组成单元的节点.节点成立进程中可能会出现节点号不连续的情况,这是可以通过对选择节点进行重新编号或紧凑节点编号来进行编辑.以上几个命令在语音资料中都将为大家一一演示.05-成立单元在MIDAS/Civil 中可以通过量种办法来成立单元,包含连接已有节点成立单元、对已有单元进行联系成立新的单元、扩展已有节点或单元生成更高维数的单元、导入AUTOCAD 的DXF 文件来生成单元的办法等.对于复制单元、联系单元、扩展单元都可以执行等间距操纵和任意间距操纵.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镜像功效复制单元时,新生成的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标的目的与源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标的目的相反,因此需要调整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标的目的使得输出的单元内力标的目的统一.在导入AUTOCAD 的DXF 文件时,只要选择需要的图层中的图形文件就可以便利的成立整体结构模型,然后再对导入的单元付与单元属性便可完成结构模型的成立.06-定义鸿沟条件图1 数据库/用户截面定义对话框 图3 导入截面对话框 图2 数值型截面定义对话框 图2 数值型截面定义对话框MIDAS/Civil 里包含多种鸿沟表示形式.这里介绍的比较经常使用的一般支撑、节点弹性支撑、面弹性支撑、刚性连接等鸿沟条件的定义办法.一般支撑是应用最广的鸿沟条件,选择要施加一般支撑的节点,选择约束自由度标的目的即完成一般支撑的定义.节点弹性支撑的定义办法同一般支撑,不合的是在定义约束的自由度标的目的要输入约束刚度.面弹性支撑不但可以针对板单元来定义弹性支撑条件,并且可以对梁单元、实体单元来定义面弹性支撑.这种支撑条件在模拟结构与土体的连接条件时应用比较广.需要输入的参数地基弹性模量,这个可以在地质勘查陈述中查得.图1所示为面弹性支撑定义对话框.对于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涉及的都是两个节点间的连接情况.对于弹性连接选择连接的自由度标的目的和该标的目的的刚度参数就可以了,弹性连接的标的目的是依照连接的两个节点间的局部坐标系标的目的来定义的(如图2)!刚性连接是强制从属节点的某些自由度从属于主节点(如图3所示).07-定义自重荷载MIDAS/Civil 对结构的自重荷载可以通进程序来自动计较.程序计较自重的依据是资料的容重、截面面积、单元构件长度、自重系数来自动计较结构自重.在定义自重时,首先要定义自重荷载的荷载工况名称,并定义自重所属的荷载组,然后输入自重系数便可.对于荷载系数,通常在Z 标的图1 面弹性支撑定义 输入基床系数 图2 弹性连接局部坐标系图3 刚性连接对话框 指定主节点,与选择的从属节点成立刚性连接.目的输入-1便可,因为通常考虑的模型的重力作用标的目的都是竖直向下,而程序默认的整体坐标系Z的正标的目的是竖直向上的.如果自重作用时考虑结构的容重与资料定义时的容重不合,这里自重系数只要输入计较自重时要考虑的容重与资料定义的容重之比就可以了.演示例题中以计较自重时混凝土自重按26KN/m3考虑.08-钢束预应力荷载钢束预应力荷载模拟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张拉预应力钢束的作用.在程序中通过三个步调来实现,首先要定义模型中采取的预应力钢束的性质,其次要定义预应力钢筋安插形状,然后对安插到结构中的预应力钢束输入张拉控制应力便可完成钢束预应力荷载的定义.1、钢束特性值定义定义钢束特性值时可以选择预应力张拉形式、单根预应力钢筋面积、后张法导管直径、松弛系数等与预应力钢筋应力计较参数.如图1 钢束特性值定义果在阐发中不考虑预应力损失,那么图1中标示图框的部分外容可以不输入或输入为0,那么钢束预应力因松弛、超张拉、摩擦、锚具变形引起的损失将不予考虑,对于预应力钢筋的其他两项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和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在施工阶段阐发控制中选择定义(图2).2、钢束安插形状操纵例题中参考的预应力钢筋安插形式如图3所示.预应力钢束安插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的输入方法来输入,通过输入钢束形状主要控制点坐标和预应力钢筋弯起半径,并输入拔出点坐标即预应力钢筋坐标参考位置坐标即完成钢束安插定义(图4).3、输入钢束张拉控制应力 选择要张拉的钢束,输入张拉控制应力(或张拉控制内力),并输入注浆时间,即在哪个阶段开始考虑按换算截面来进行计较.如图5所示. 09-温度荷载定义 MIDAS/Civil 可以考虑5种温度荷载的施加方法.这几种不合的温度荷载辨别适用于不合的温度荷载定义. 系统温度适用于整体结构的整体升温或整体降温. 节点温度和单元温度适用于对选择节点或单元的整体升、降温作用. 温度梯度适用于对梁或板沿截面高度和宽度标的目的考虑温度梯度作用.例如在梁高标的目的输入温度梯度5度(图2),梁截面实际温度荷载作用如图3所示. 梁截面温度荷载适用于对梁截面施加折线形温度荷载.通过输入折线图3 钢束安插形状 义对话框图5 钢筋张拉应力对话框图2 施工阶段阐发控制选项 图1 温度荷载类型 图2 温度梯度荷载形温度荷载的每个线性温度作用的截面宽度,作用截面高度及该高度规模内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空心截面,温度荷载实际作用宽度一定要扣除空心部分截面宽度影响.截面高度位置的温度值为实际温度值,不是相对于系统温度的相对值.当截面为联合截面或组合截面时,输入每段线性温度荷载时的资料特性应依据截面位置不合而输入不合的资料特性(图4).对于结构的初始温度在模型—结构类型中指定,通常指定为0度便可.10-移动荷载定义移动荷载定义分四个步调:1. 定义车道(适用于梁单元)或车道面(适用于板单元);2. 定义车辆类型;3.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4. 定义移动荷载阐发控制——选择移动荷载阐发输出选项、冲击系数计较办法和计较参数. (一)、车道及车道面定义移动荷载的施加办法,对于不合的结构形式有不合的定义办法.对于梁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车道加载;对于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车道面加载.对梁单元这里又分为单梁结构和有横向联系梁的梁结构,对于单梁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车道单元加载的方法,对于有横向联系梁的结构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横向联系梁加载的方法.对于单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在PSC 设计里边已经讲过了,这里介绍的是有横向联系梁结构的移动荷载定义以及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图3 温度梯度5度时实际温度荷载 图4 梁截面温度荷载定义对话框横向联系梁加载车道定义:在定义车道之前首先要定义横向联系梁组,选择横向联系梁,将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车道定义中移动荷载布载方法选择横向联系梁布载(图1),然后选择车道分派单元、偏心距离、桥梁跨度后添加便可完成车道的定义.车道面定义(图2):对于板单元成立的模型进行移动荷载阐发时,首先需要成立车道面.输入车道宽度、车道偏心、桥梁跨度、车道面分派节点后添加便可完成车道面定义.(二)、车辆类型选择无论是梁单元仍是板单元在进行移动荷载阐发时,定义了车道或车道面后,需要选择车辆类型,车辆类型包含尺度车辆和用户自定义车辆两种定义方法(图3).(三)、移动荷载工况定义定义了车道和车辆荷载后,将车道与车辆荷载联系起来就是移动荷载定义.在移动荷载子工况中选择车辆类型和相应的车道,对于多个移动荷载子工况在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选择作用方法(组合或单独),对于横向车道折减系数程序会自动考虑(图4).(四)移动荷载阐发控制在移动荷载阐发控制选项中选择移动荷载加载位置、计较图1 采取横向联系梁布载时车道定义 横向联系梁组定义内容、桥梁等级、冲击系数计较办法及计较参数(图5).注意事项总结:1、车道面只能针对板单元定义,不然会提示“影响面数据错误”.2、车道定义中,当为多跨桥梁时,对应下面的车道单元应输入不合的桥梁跨度.该功效主要为了对不合跨度的桥梁段付与不合的冲击系数.3、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当考虑各子荷载工况的组合效果时,组合系数在各子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系数中定义.4、移动荷载阐发控制选项中影响线加载点的数量越多在移动荷载追踪时荷载安插位置越精确;计较内容选项中如果不选择计较应力,那么在后处理中将不会显示由移动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当冲击系数不按基频来计较时,选择标准类型为其他标准,这里提供了多种经常加载位置 计较内容 桥梁等级 冲击系数计较办法和计较参数 图3 车辆类型选择 道面定义 子荷载工况定义 各子荷载工况组合类型 图4 移动荷载工况定义 图5 移动荷载阐发控制选项 图6 冲击系数计较办法使用的冲击系数计较办法(图6).11-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通过对一个简支梁单元截面的定义来演示变截面和变截面组如何定义,及各自的适用规模.变截面是针对某个单元的截面形式;对于一组连续的单元,当截面类型相同、变更形式相同时,可以采取变截面组的功效.定义变截面时,只需在“截面—变截面”里定义便可.定义图1 采取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变截面组时,首先要先针对一组单元定义一个变截面,这个变截面的i端截面形式为这一组单元i端截面形式,这个变截面的j端截面形式采取的这一组单元j端的截面形式,然后将这个变截面付与给这一组单元形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形式,然后再在模型—变截面组中定义变截面组数据,这里包含变截面组名称、变截面组包含的变截面单元、截面高度标的目的和截面宽度标的目的的变更形式,然后选择添加,便可将采取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转变成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定义了变截面组后,如果要查抄每个单元的截面特性,可以使用转变变截面组为的变截面的功效,将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转变成针对每个单元的变截面.12-质量数据定义在进步履力阐发时要对结构输入结构的质量数据,质量数据在程序里包含三部分外容,自重转化的质量、荷载转化的质量、节点质量数据.其中前两个在结构阐发计较比较经常使用.自重引起的质量也就是结构自身的质量只能在“模型—结构图3变截面组转变成变截面后图2 定义变截面组后的结构形式图1 自重转化为质量定义类型—将结构的自重转化为质量”中定义,只要选择转化的标的目的就可以了.对于二期恒载,程序在进行结构阐发的时候都是依照荷载的形式施加的,在进步履力阐发时,二期恒载实际上是作为结构的一部分要介入动力阐发的,因此需要考虑它的质量影响.二期恒载的质量定义需要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中来定义(图1).对于节点质量,通常对局部结构考虑附加质量时可以将附加质量按节点质量考虑来施加(图2),但这种情况其实未几见.对于结构的质量数据可以通过“查询—质量统计表格”来查抄具体的不合质量的定义情况(图3).图3 结构质量数据查询13-PSC截面钢筋定义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除了配置预应力钢筋外,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普通钢筋.在这里普通钢筋包含以下钢筋内容:纵向普通钢筋、弯起钢筋、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抗扭钢筋(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抗剪钢筋(图1,图2).演示例题中采取的是T形截面,纵向普通钢筋配置情况是:在马蹄部分派置了两层纵向普通钢筋,在上翼缘配置了一层普通钢筋.对于纵向钢筋输入钢筋配置位置数据后,在PSC截面钢筋输入对话框中会时时显示钢筋的安插情况,可以便利用户查抄钢筋输入是否正确.“抗剪钢筋”数据输入中包含纵向弯起钢筋、腹板竖筋、抗扭钢筋、抗剪钢筋的配置数据.对以上数据输入需要注意的有图1 纵向普通钢筋配置以下几点:1)、对于弯起钢筋需要输入的是该截面处弯起钢筋的间距、弯起角度、弯起钢筋面积;2)、对于纵向抗扭钢筋不包含在PSC截面纵向钢筋数据中,而是要在抗扭钢筋中单独定义.在PSC截面纵向钢筋中输入的是仅提供抗弯作用的纵向钢筋数据,同样在抗扭钢筋中定义的箍筋数据也仅用来验算剪扭构件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3)、在箍筋数据定义中输入的是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的箍筋数据;4)、对于所有的箍筋数据输入的都是单肢箍筋截面积,程序计较时会按双肢箍筋进行计较.因此对截面可能配置多肢箍筋的情况要先将多肢箍筋面积按双肢箍筋面积进行换算后输入换算后的单肢箍筋面积.图2 其他类型普通钢筋配置配置了纵向普通钢筋后在阐发中如果要考虑普通钢筋对截面图3 阐发主控数据刚度的影响以及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就要在“阐发—主控数据”中选择“在计较截面刚度时考虑钢筋”.不然程序在计较进程中不考虑纵向普通钢筋对截面刚度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14-节点荷载定义选择要定义节点荷载的节点,针对6个自由度标的目的输入定义的节点荷载便可.如果针对节点定义了节点局部坐标系,那么定义的节点荷载是在节点局部坐标系下的荷载情况,不然是在整体坐标系的荷载施加情况.15-梁单元荷载定义梁单元荷载包含梁单元均布荷载、梁单元集中荷载、梁单元梯形荷载几种形式(图1所示).定义梁单元荷载时,首先选择梁单元荷载类型,然后选择作用标的目的,再按荷载作用位置输入作用位置处荷载集度便可完成梁单元荷载的定义.在例题中为大家辨别演示了集中荷载、均布荷载、梯形荷载的定义办法,相同类型的梁单元弯矩和扭矩荷载采取相同的定义办法.各类荷载值见表1.表1 各类梁单元荷载值进行施工阶段阐发时一定要定义组信息.组是MIDAS/Civil 一个很是有特色的概念——可以将一些节点和单元定义为一个结构组,以便于建模、修改和输出;将在同一施工阶段同时施加或同时裁撤的鸿沟条件定义为一个鸿沟组;对于在同一施工阶段施加或裁撤的荷载定义为一个荷载组;对于受力性能相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一致的钢束定义为一个钢束组.组的定义极大的便利了施工阶段的定义.定义组时,首先要定义组的名称,然后选择该组中包含的节点或单元,将组的名称拖放到模型窗口中,选择适当的内容便可完成对组的定义.对于鸿沟组和荷载组的定义也可以在定义鸿沟条件和定义荷载时实时地选择各鸿沟或各荷载所属的鸿沟组或荷载组情况.例题中给出的是在已经定义过鸿沟条件和荷载条件的模型中通过修改鸿沟和荷载信息来定义鸿沟组和荷载的情况. 梁单元集中荷载 梁单元均布荷载 梁单元梯形荷载相对位置1 0 位置1荷载集度 -1KN -2KN -1KN 相对位置2 1 1 位置2荷载集度 -5KN -2KN -3KN 相对位置3 \ \ 位置3荷载集度 \ \ -5KN 相对位置4 \ \ 1 位置4荷载集度 \ \ -2KN 图1 定义结构组名称实时定义的情况如图2所示.针对某节点或单元定义的鸿沟条件,通过选择鸿沟类型—鸿沟组名称—约束类型,便可完成鸿沟组的定义;对于荷载组,通过选择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名称—荷载组名称—荷载集度,便可完成荷载组的定义.需要修改鸿沟组和荷载组时,可以通过修改鸿沟信息和荷载信息来完成.如3图所示为鸿沟组的编辑情况,在鸿沟条件信息表格中通过下拉菜单来选择修改鸿沟组信息.进行施工阶段阐发时,首先要定义组信息,然后就可以定义施工阶段信息了.选择在同一个施工阶段施工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并在该施工阶段中激活,将在同一施工阶段裁撤的构件定义为一个结构组,在该施工阶段钝化.鸿沟组和 图2 定义鸿沟时指定鸿沟组图3 修改鸿沟组荷载组的定义同结构组的定义.定义好施工阶段信息后,进行施工阶段阐发时,还要选择施工阶段阐发控制选项.选择计较阐发的施工阶段、考虑收缩徐变效果的计较控制选项、结果输出控制等内容.17-支座沉降和支座强制位移支座沉降和支座强制都是用来阐发支座变形对结构影响的,但针对的情况有所不合,对于已知支座沉降变形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定义支座强制位移来进行阐发;当不确定具体哪个支座产生沉降,但可以预估沉降值,可以通过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来阐发.对于支座强制位移阐发,通过定义节点强制位移便可.选择荷载—节点强制位移,选择产生位移的节点,输入已知的各自图4 施工阶段定义由度标的目的变形值,程序对定义了变形的自由度自动施加约束.图5 施工阶段阐发控制对于支座沉降阐发,首先要定义可能会产生沉降的支座的沉降值,即支座沉降组定义,然后针对支座沉降组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选择可能产生沉降的最多和最少沉降组个数,由程序自动组合各类可能的沉降工况进行阐发,最终给出最倒霉沉降下的阐发结果.18-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两种以上资料组成的联合截面,要进行考虑联合效果图1 节点强制位移定义图2 支座沉降组定义图3 支座沉降荷载工况定义后的结构阐发.特别是包含糊凝土的联合截面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时必须要使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效.首先采取联合后截面成立结构模型,并定义施工阶段信息,然后才干定义施工阶段联合截面.选择荷载→施工阶段阐发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效来定义.本文以钢管混凝土为例(图1),钢管直径1m,钢管壁厚0.1m,钢管采取Q235钢材,内部填充C40混凝土.采取的施工顺序为:架设第一跨钢管→灌注第一跨混凝土→架设第二跨钢管→灌注第二跨混凝土,其中混凝土考虑收缩徐变效果.。
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规程
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规程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规程一、概述预应力混凝土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设计要求严格,需要满足预应力技术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设计规程,包括预应力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预应力钢筋的选取、受力状态的分析和设计计算等方面。
二、预应力设计的基本原理预应力设计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先确定的拉力,使混凝土梁在使用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受力状态的设计方法。
其基本原理为:通过预应力钢筋施加的拉力,使混凝土梁在自重和外载荷作用下达到预期的内力状态,从而达到一定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三、设计参数的确定1.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受力状态:首先确定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包括荷载类型、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及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和位置等。
3. 偏差系数: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梁各种参数的偏差系数。
4. 整体安全系数: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梁的整体安全系数。
四、预应力钢筋的选取1. 钢筋种类: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预应力钢筋种类。
2. 钢筋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预应力钢筋强度等级。
3. 钢筋数量: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预应力钢筋的数量。
4.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方式和位置。
五、受力状态的分析1. 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对混凝土梁的荷载进行计算,确定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
2. 内力计算:根据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及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和位置等,计算混凝土梁的内力状态。
六、设计计算1.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的计算:根据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等参数,计算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
2.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并进行张拉计算。
3. 混凝土梁的强度计算:根据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等参数,进行混凝土的强度计算,确定混凝土梁的强度和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2.1 操作流程 ............................................................................................... 33 3.2.2 设计参数 ............................................................................................... 34 3.2.3 平面图 ................................................................................................... 36 3.2.4 三维图 ................................................................................................... 36 3.2.5 线形模板 ............................................................................................... 37 3.2.6 梁上布筋 ............................................................................................... 39 3.2.7 复制布筋 ............................................................................................... 42 3.2.8 线形修改 ............................................................................................... 43 3.2.9 属性刷 ................................................................................................... 43 3.2.10 选筋修改锁定和解锁 ........................................................................... 44 3.2.11 删除 ....................................................................................................... 44 3.2.12 计算 ....................................................................................................... 44 3.2.13 三维内力 ............................................................................................... 45 3.2.14 损失 ....................................................................................................... 46 3.2.15 梁结果 ................................................................................................... 48 3.2.16 校核 ....................................................................................................... 53 3.2.17 计算书 ................................................................................................... 54 3.2.18 束形图 ................................................................................................... 65 3.2.19 工程量 ................................................................................................... 65 3.3 非预应力构件考虑预应力影响...................................................................... 66 第 4 章 预应力相关部分规范强制性条文 ............................................................69 4.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GJ 140-2004 ......................................... 69 4.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2-2004 ........................................71 4.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72 参考文献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