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de2f789eb172ded63b7f2.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世界的统一性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D.物质生产活动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B.相对性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实事求是11.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 B.物质生产12.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生产关系13.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14.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价值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8.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B.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C.购买阶段20.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生产过剩22.超额利润是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3.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银行利息率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2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金融资本2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为C.发展社会生产力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30.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共产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3.下列各项表现了意识能动性的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3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权威人士采纳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 D.大家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3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3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3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A.延长工作日C.增加劳动强度38.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D.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经常不一致础39.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1c73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a.png)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代码:03709选择:1-5:BCDAA6-10:DBDCA11-15:DADDB16-20:CCBDC21-25:BBAAB简答题:26、科学内涵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理论品质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⑵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⑶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⑷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7.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推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8、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51a0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9.png)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A.马克思列宁主义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解放思想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39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革命理论。
(1分)2.哲学上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不同回答的哲学派别。
(1分)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1分)4.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在于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1分)5.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
(1分)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分)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分)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1分)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1分)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分)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411.实事求是是正确答案,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物质生产是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
地理环境、风俗惯和人伦道德等因素也会对人口生产产生影响,但是物质生产是决定性的。
3.生产关系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它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和分配关系等。
4.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虽然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宗教等因素也会影响阶级斗争,但是物质利益是最根本的因素。
5.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和斗争推动的,英雄史观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杰出人物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推动的。
6.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它是商品作为一种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015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5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23645603d8ce2f006623fb.png)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A.黑格尔 B.费尔巴哈C.马克思 D.恩格斯10.“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A.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1.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的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交换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2.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C.文化范畴 D.交往范畴1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道德品性 B.人的经济地位C.人的价值追求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使用价值 B. 剩余价值C.价值 D.交换价值16.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18.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1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资本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的所有资本的总和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20.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实现充分就业 B.稳定币值、汇率和物价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 D.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21.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B.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C.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D.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2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24.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建立完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严格管控的计划经济25.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定量分配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a89b2844769eae109edbd.png)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C )。
A 、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 、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 、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 )A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 .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 .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 •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 ) A •国营企业B •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 )A •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 •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 .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 •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 •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 •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垄断价格是(ABD )A •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 .垄断利润是(ABD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 .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 .私有垄断资本普遍米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 )A .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 •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 •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 .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 .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 )A .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 •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 .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 )A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 .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 )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 .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 )A .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 .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 .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 •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CD ) A .生产全面社会化 B .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 .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 .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 )A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 )A •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 •为商品输出开路C .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 )A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 )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D .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 •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 .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CD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 .资本输出的需要 D .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 )A .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 •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 •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 )A .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 .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 )A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 )A .长期的历史过程B .隐蔽的历史过程C .曲折的历史过程D .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 .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A .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 .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 )A .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 .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 .内容是相同的D .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 5 道小题,每题1分,共 5 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 .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 .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 .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 )A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 •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 •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 •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 .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 .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 .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 .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 )A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 .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 •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 .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 •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 .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 .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 •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 )A .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 •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 .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 .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 •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垄断价格是(ABD )A •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 .垄断利润是(ABD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 •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 .私有垄断资本普遍米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 )A .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 •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 )A •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 .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 .完全是人为定价B .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C .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 .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 )A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 )A .可能相互交往B .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 •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 .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 )A .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 .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D)A •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C .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 •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 )A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 .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 )A .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商品输出开路C .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 )A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 )A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 •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 .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 .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 .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 )A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 •资本输出的需要D .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A .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 •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 •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 •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 )A .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 )A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 )A .长期的历史过程B .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1 分,共5 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 )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 .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 )A .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 •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 5 道小题,每题1分,共 5 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 .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 .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 •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 )A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 •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 •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 .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2015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c7674302768e9951e738ff.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的相应代码除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德国古典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发展的观点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9.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C.马克思10.“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11.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2.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A经济范畴1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B.剩余价值16.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国家制度18.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1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D.茎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20.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21.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2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蜊领性文件是B.《共产党宣言》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24.下列选项中体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25.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按需分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全国自考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6af7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e.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反映论和先验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2015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ca24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f.png)
2015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反映论和先验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解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要研究的全部问题。
与这一问题相联系,还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解析: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解析: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4deff13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5.png)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该纯文字文档答案附带教材出处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赢家制作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正确答案:A(1分)教材出处P16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反映论和先验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精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36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因而不是承认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36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41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精确答案:D(1分)教材出处P466.区分量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不是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不是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变化是不是完全D.事物的变化是不是具有必然性精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66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10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精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107- 1 -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全国2015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5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abd2ee195f312b3169a5ea.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A.质量互变规律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33.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D.真理的绝对性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A.渔猎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174bd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1.png)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代码:03709选择:1-5:BCDAA6-10:DBDCA11-15:DADDB16-20:CCBDC21-25:BBAAB简答题:26、科学内涵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理论品质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⑵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⑶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⑷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7.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推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8、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
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试卷及答案
![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a20265a8102d276a22fe4.png)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6-10:BCCCC11-15:BCA_B16-20:BBBCD21-25:ACADD26-30:_ A_ _ _二、多项选择题:31—35:36—40:三、简答题:4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⑷、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42: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表现为: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3: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结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44:答: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第二,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家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从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企业。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全国2015年04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5年04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e3960cf84b9d528ea7a87.png)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答案】A【解析】A.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是进行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所以它具有革命性!科学性是因为它吸取了很多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
这样理解会更简单!B.既然能形成理论,其实都具备逻辑性和历史性,在这里题干问的是根本理论特征!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反映论和先验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答案】B【解析】世界观包括两大基本问题:世界的本源问题和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根据世界的本源问题(世界“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可以划分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AD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考点】对世界观两大基本问题划分派别的考察。
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一元论是指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一个本质或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是指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考点】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
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答案】C【解析】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而反过来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全国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cb99a1cc22bcd126ff0c4a.png)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本试卷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o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陛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A.黑格尔 B.费尔巴哈C.马克思 D.恩格斯10.“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A.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1.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的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交换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2.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C.文化范畴 D.交往范畴1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道德品性 B.人的经济地位C.人的价值追求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使用价值 B. 剩余价值C.价值 D.交换价值16.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 B.法律制度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18.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1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资本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的所有资本的总和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20.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实现充分就业 B.稳定币值、汇率和物价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 D.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21.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B.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C.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D.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2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24.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建立完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严格管控的计划经济25.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定量分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949335fbfc77da369b149.png)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奉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8.垄断价格是〔ABD〕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垄断利润是〔ABD〕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防止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认价值规律,因为〔ABCD〕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CD〕A.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商品输出开路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CD〕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给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认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此题有5道小题,每题1分,共5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异”是〔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异B.城市与乡村的差异C.工业与农业的差异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异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异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A.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8.垄断价格是〔ABD〕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垄断利润是〔ABD〕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防止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认价值规律,因为〔ABCD〕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D〕A.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C.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商品输出开路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A.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给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认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此题有5道小题,每题1分,共5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异”是〔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异B.城市与乡村的差异C.工业与农业的差异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异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异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A.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
2015年一月马克思真题
![2015年一月马克思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725bff81c758f5f61f67b9.png)
2015 年 1 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 1 题社会革命是() A. 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B. 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 C. 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D. 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2 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3 题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 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4 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A. 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 C. 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映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5 题马克思主义政党() A. 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B. 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C. 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入党 D. 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士入党【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6 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7 题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A. 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8 题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A. 部门内部的竞争 B. 部门之间的竞争 C. 国内竞争 D. 国际竞争【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9 题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 商业资本国际化 B. 产业资本国际化 C. 借贷资本国际化 D. 货币资本国际化【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10 题马克思主义是() A. 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本题分数 1 分第 11 题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和答案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2360aa8114431b90dd8da.png)
2015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C)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B.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斗争第2题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D)A.生存资料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第3题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第4题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第5题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D)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第6题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B)A.激变论B.循环论C.庸俗进化论D.机械决定论第7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8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C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B.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C.工人阶级的先锋队D.各个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第9题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属于(B)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C.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D.国有经济的私有化第10题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来源于(D)A.纯粹的商品买卖B.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C.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第11题级差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B)A.全部剩余价值B.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全部农产品价值D.平均利润第12题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第13题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B)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第14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第15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A.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C.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第16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第17题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C)A.工农联盟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18题在资本主义的总统共和制国家中,最高立法机关是(D)A.国家元首B.政府C.法院D.议会第19题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第20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第21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特征的是( D )A.全面性B.间接性C.相对稳定性D.形象性第22题利息的本质是( D )A.资本家监督劳动的报酬B.资本所有权的收入C.资本自行增殖的果实D.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第23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第24题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B)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第25题旧式分工的“三大差别”不包括(D)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D.阶级差别第26题人类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环境的变化B.高等动物的产生C.生物的进化D.社会性劳动第27题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C)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第28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2、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 《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3、马克思主义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阶级斗争学说
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精读和泛读结合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费尔巴哈D恩格斯E亚当·斯密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实用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实践性E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A创立唯物史观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E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力学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细胞学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第7-9页)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看教材第12页)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参看教材第12-15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B
6、C
7、A 8B 9、A 10、A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BD
3、ADE
4、CDE
5、AC
6、ABCD
7、AB
8、ADE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看教材旧第12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
列宁指
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参看教材第12-15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