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坦克215号 曾击毁美军5辆重型坦克
与坦克结缘 我学习坦克驾驶的难忘经历
口述历史TANKDOI:10.19486/ki.11-1936/tj.2016.07.0131979年夏驾驶表演后,受到王震副主席的接见与鼓励与坦克结缘我学习坦克驾驶的难忘经历★ 口述:傅福禄 文字整理:刘晓峰【编者按】在中央7套《军迷淘天下》2016年元旦特别节目中,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坦克驾驶技师为我们讲述了他年轻时驾驶我国第一代坦克的不平凡经历,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坦克驾驶技师傅福禄。
傅老早年参军,担任坦克驾驶员,后随部队集体转业到兵器工业部门,几十年来专门从事各种新式坦克的驾驶测试工作,在工业部门和军中享有“中国坦克驾驶第一人”的美誉,并且曾经向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作汇报驾驶表演,后来在某坦克研究所为研究生讲授专业技术课程,并编写了大量教材,有些教材至今仍在使用。
这些光环与成就映射出的,是傅老自年轻时就对坦克驾驶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跟随傅老追忆年轻时在部队的难忘经历,共同回味“中国坦克驾驶第一人”初识坦克时那段青涩的岁月,揭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教员的面前,立正敬礼后说:“报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是立下了1979年夏,傅福禄向来所视察工作的王震副主席汇报苏式火箭增程破甲弹的性能情况62 《坦克装甲车辆》2016年第4期在测试越南送给中国的M48坦克时,傅福禄曾任驾驶员纵杆起步。
”然后把两根操纵杆迅速平稳地推到了最前位置,坦克平稳地向前运动起来,但是他并不马上转向,而是让坦克继续向前行驶了一小段距离后再开始向左转向,边转向边对我说:“原来的转向地面已被严重破坏,不仅地面阻力增大,而且附着力已变得很小,转向时会引起履带明显打滑,造成转向困难,而新的地面附着能力强,容有时反而进行了加油。
因为你在转向拉操纵杆时,把加油踏板当成了一个发力的支点,这样随着你拉操纵杆时的发力,右脚就不由自主地踏下了油门踏板,而提高了转向时发动机的转速,这样用再大的劲也转不过向来的。
”李教员一语道出了我的“病因”与努力方向,令我口服心服。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 葛岘岭阻击战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2013-7-16…………………………………………………………………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朝鲜战争的记叙中,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
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
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重火器也只是轻、重机枪。
在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
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38军此次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
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
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龙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
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
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
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
113师师长下达死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
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
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
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
我军苏制坦克自行火炮的装备和使用情况
原创:我军苏制坦克自行火炮的装备和使用情况大大2000注:2000年初,在写完网文《解放军装甲师编制装备探秘》之后,我一直想深入完整的写一个关于解放军装甲兵50多年发展的系列,从此多方搜集各种资料。
此文写于2005年3月,其中第七部分很多言论多摘自三老四严兄的论坛发言,在这里表示感谢。
完稿后,投给国内数家军事武器杂志,均没有回信,遂深藏之。
长期以来,对于我军曾在50-60年代主要装备的苏制坦克自行火炮,虽然不少文章有过介绍,但大都过于简单。
由于这段历史距今过于遥远,笔者用数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我军装甲兵这段重要历史挖掘整理出来,由于笔者搜集资料范围有限、写作水平不足,文章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还望广大读者指正。
一、从搜集和缴获起家的我军装甲兵装甲兵跟我军其他兵种一样,在长期的战争年代,以搜集和缴获敌人的装备为主,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现代化兵种。
1945年11月中旬,东北人民自治军在沈阳市原日军坦克装配修理厂(918工厂),搜集到2辆日制97式坦克,在撤离沈阳开往抚顺途中,被敌伪人员破坏其中的一辆,剩下的一辆转移到沈阳市东郊马家湾子,这就成为我军的第1辆坦克。
东北我军先后搜集了数百辆关东军遗弃的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牵引车、工程车等车辆,为我军以后的装甲兵建设打下基础。
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战场,以及渡江战役中大量缴获和接收了国民党军的坦克装甲车辆。
根据1950年6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公布1946年7月到1950年5月在解放战争时期战绩总公报,共缴获国民党军坦克622辆、装甲车389辆。
这些车辆成为组建解放军装甲兵的物质基础。
到1949年10月我军已经拥有两个战车师又两个战车团,总员额12697人,坦克375辆(多是日本的97式中型坦克、美国M3轻型坦克,还有67辆美制水牛式水陆坦克),装甲车272辆(多为是轮式装甲汽车以及部分美式半履带装甲车),工程车、汽车591辆。
常胜将军吴信泉
常胜将军吴信泉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20年第09期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吴信泉率领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在朝鲜经历了750多个日日夜夜,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汉城,经历了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败了“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共歼敌6万多人。
吴信泉“能打仗、会打仗、智勇双全”,是一位名副其实、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常胜将军。
云山之战,击垮“美国在太平洋的拳头”1950年10月,吴信泉奉命入朝作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
10月19日晚,美军占领平壤的同一天,吴信泉率部秘渡鸭绿江,向预定的作战地区开进。
26日上午,“志司”(“志愿军司令部”简称)电令三十九军包围云山之敌。
吴信泉与其他领导确定了包围云山、阻敌北进的战斗部署。
11月1日10时,吴信泉接到彭德怀的电话,将于当晚围歼云山之敌。
吴信泉经过再次部署后决定于19时30分对云山守敌发起总攻。
发起总攻前4小时,前沿侦察员突然发现云山街附近敌人异动频繁。
17时30分,随着吴信泉一声令下,志愿军提前发起总攻。
三十九军三个师从四面八方采取围歼、堵截、肉搏等拿手高招,围歼美骑兵第一师。
经过四昼夜连续搏斗,共毙、俘敌2200多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毙美第五团团长约翰逊上校,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美骑一师是美国最早的骑兵师,二战中改为装甲师,曾第一个进占马尼拉,第一个进驻东京,又第一个进占平壤,被吹嘘为“美国在太平洋的拳头”“麦克阿瑟的宠儿”。
这支战功赫赫的常胜军竟被志愿军打得惨败。
云山战役中一一五师红军连在攻打储仁桥时,遇美军55吨重型坦克阻拦,17岁的新战士罗亮泗(衡阳人)扛着两根联装的爆破筒,奋不顾身爬向坦克,将爆破筒插向履带与齿轮间隙中,炸毁坦克,使我部队抢占制高点消灭了骑一师第八团。
罗亮泗成为志愿军中最早、年龄最小的爆破英雄。
云山之战的漂亮歼敌只是一个开端。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吴信泉率部参加了五次战役和后期阵地防御战,打出了不少经典战例。
志愿军创造的战争神话——抗美援朝战场的六大传奇故事
志愿军创造的战争神话——抗美援朝战场的六大传奇故事来源:党史博览 | 作者:陈辉 | 点击:2707 | 时间:2013-10-27 14:32:17 神话是常人难以到达的境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我们在这里讲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神话。
传奇也叫传奇文,是小说的体裁之一,一般是指唐、宋作者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且成为曲艺和戏曲的素材,多是一些奇异的故事。
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传奇故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装备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刚刚脱离“小米加步枪”的“骡马化”,一个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战场对手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17国部队。
正是在力量对比的巨大反差下,志愿军中才涌现出一个个让人惊叹不已的传奇故事,书写出一个个让古今中外叹为观止的战场神话。
1、刘光子,一名普通的志愿兵士兵,在战场上只身擒获63名英军战俘,令斯大林惊叹不已。
1953年世界青年联欢大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抗美援朝战争中活捉63名英军官兵的志愿军英雄刘光子,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
斯大林得知了刘光子的事迹,好奇地要求接见这位中国传奇式的英雄。
斯大林兴致勃勃地用俄语问刘光子:“你怎么能一个人俘虏那么多英军?”翻译后,刘光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英国佬怕死,我不怕死,反正当时豁出去了,这些家伙被我打傻了,乖乖地听我的指挥了!”斯大林听了翻译后,爽朗地大笑。
“孤胆英雄”刘光子,活捉63名英国佬的传奇故事,发生在美援朝第5次战役的沙器幕战斗中。
1951年4月24日,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第187师突破临津江后,在雪马里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英军“格洛斯特营”的包围。
“格洛斯特营”编制在英军第29旅的序列中,已有150多年历史,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
早在1801年英国征服埃及的殖民战争中,就以突破敌方重围,转败为胜的辉煌战绩受到英皇的奖赏,全营官兵荣获英皇授予的有“皇家陆军”字样的帽徽一枚。
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所有的“第一”
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所有的“第一”第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彭德怀。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同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时间是1950年10月19日,兵分三路由安东(丹东)、辑安(集安)、长甸河口(河口)跨过鸭绿江。
第一次战役是1950年10月25日开始,由120师360团在云山打响出国作战的第一枪。
至11月5日,志愿军投入18个师的兵力,经过13昼夜激战,歼敌1.5万余人。
本文摘自:新华网,原题:《抗美援朝中的“第一”》第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彭德怀。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同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时间是1950年10月19日,兵分三路由安东(丹东)、辑安(集安)、长甸河口(河口)跨过鸭绿江。
第一次战役是1950年10月25日开始,由120师360团在云山打响出国作战的第一枪。
至11月5日,志愿军投入18个师的兵力,经过13昼夜激战,歼敌1.5万余人。
第一批到朝鲜的地方医务工作者是1950年11月18日,由著名的模范医务工作者李兰丁率领的上海军医大学师生志愿手术队。
第一位安全行车司机是64军后勤部汽车2连班长、二级模范、特等功臣胡金华,他勇敢机智,安全行车4.2万多公里。
第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发表在1951年4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
第一次陆空协同作战是1951年11月5日到月底,志愿军连续进行四次渡海登岛作战,收复了椴岛、艾岛等10余座岛屿。
在攻占椴岛的战斗中,志愿军空军首次直接配合陆军作战,以战斗机掩护船只集结和返航,攻占椴岛后,又出动9架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两次轰炸大小和岛。
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坦克兵是1951年3月31日,以坦克1师1团、2团、坦克1师3团配属的一个高炮营、一个工兵营组成第一梯队,共82辆坦克、28门自行火炮入朝作战。
战争中的钢铁洪流
战争中的钢铁洪流历史上有这么一段岁月,一段正义与邪恶都空前强大的岁月,一段毁灭和创造都登峰造极的的岁月,在这段岁月里,钢铁洪流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战火硝烟锻造着盖世的英雄。
1942年7月,俄罗斯,德军STUG.BN装甲团的3号突击炮车在GD步兵团支援下,进攻战略要地沃罗涅什。
这类联合行动显示了突击炮在攻击部队中的重要作用。
《魏特曼和他的虎I坦克在波卡基村》作者:巴尼.斯派斯本图描绘1944年7月13日,魏特曼和他最值得信赖的战友-炮长博比沃尔讨论战术时的情景。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们驾驶着这辆虎式坦克单枪匹马冲入英军第22装甲旅占领的波卡基村,击毁了28辆坦克和装甲车。
党卫军突击队大队长(上尉)米切尔·魏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坦克指挥官,他共击毁138辆坦克及132门反坦克炮,因波卡基村一战,阻击英军对德军侧翼的包抄,被授予宝剑橡叶铁十字勋章。
《阿登反击》作者:尼古拉斯.托德哥尔作品描绘1944年圣诞节,德军在西线阿登地区向盟军展开猛烈反扑的场景。
图中德军的FW190战斗机和“虎”式坦克正在联合进攻。
《台风的目标》作者:罗伯特.拜列作品描绘1944年12月,比利时阿登地区,加拿大皇家空军440战斗机中队的台风式战斗机超低空飞向一辆德国虎王式坦克,进行最后的确认。
《最后的虎王》作者:乌腾.迈克尔画面描绘阿登反击战中,纳粹德国501党卫队重型坦克营的两辆虎王坦克正在向着安特卫普方向冲锋。
到1944年圣诞节,这辆编号为003的坦克已经成为德国在昂布莱沃河以北最后的装甲力量。
《诺曼底老虎》作者:尼古拉斯.托德哥尔112高地是法国卡昂西南的一个战略要地,自诺曼底登陆以来,德军和盟军在这里展开激烈的争夺,画家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一幕场景:德军102党卫队装甲营的3辆虎式坦克正在通过玛尔特托村,一个通往112高地的半路上的小村庄,奉命前去夺取112高地,在路旁是两辆前几天战斗中被摧毁的英军谢尔曼型坦克。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坦克英雄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坦克英雄二战期间的苏德战场,双方使用坦克数量之大、发生坦克交战次数之多、激烈拼杀之惨烈,堪称世界坦克战史之最。
苏军坦克兵为彻底打败德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战中,苏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据介绍,坦克部队中被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英雄称号者就有941人,他们在波澜壮阔的卫国战争中英勇奋战,谱写出一幅幅光辉的篇章。
在今天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怀着敬佩的心情,列举出一部分英雄及其功绩,介绍给读者。
岁月流逝,世代更迭。
但是,人们永远不应忘记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建树的丰功伟绩。
坦克乘员中的第一位英雄1941年6月22日,德军凭借其占有优势的装甲部队,在航空兵、炮兵火力支援下,大举入侵苏联。
苏军仓促应战,机械化军多次实施反击,为迟滞德军进攻起到了一定作用。
亚历山大·鲍里索夫上士的T-34坦克,为扼守渡口,掩护步兵撤退,巧妙而英勇地与德军展开激战达32个小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7月22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
他作为苏军第一个荣膺此称号的坦克乘员而载入史册。
莫斯科会战中的坦克英雄1941年秋,德军向莫斯科发起总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极其残酷的激烈交战。
苏军坦克部队在保卫首都的战役中,采取了坚固防御结合反冲击的战术,粉碎了希特勒妄图占领莫斯科的企图。
当时的上校,后来两度荣获苏联英雄的卡图科夫,在姆岑斯克地域指挥坦克第4旅,以坦克设伏和短促突击的战法,阻击古德里安的2个装甲师。
在连续7天的激战中,共击毁德军坦克133辆,成为苏德战场最成功的伏击战。
帕维尔·杰涅金中尉的T-34坦克在支援步兵冲击时,遭遇德军18辆坦克,他巧妙地逐一击毁了10辆,其余8辆仓皇逃窜。
杰涅金的坦克虽然损伤29处,但仍坚持战斗,又摧毁了敌4个反坦克火炮,并配合步兵歼灭德军400多人。
1942年2月,苏军赴伦敦代表团在英国群众大会上介绍了杰涅金的英雄事迹。
论抗美援朝战争
荣思川20103675 生计1035班论抗美援朝战争对现代国防建设的指导意义内容摘要:此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中叶我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进行了对中国战史上的新篇章的书写。
文章借助有关史料对此次战争进行简单描述,主要对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对当时的意义进行记录。
再谈谈此战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也想让大家铭记历史,铭记那些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而不息牺牲生命的勇士,铭记那些在敌人的钢枪炮火下与敌人殊死抗争的人,铭记那些用拳头牙齿与敌血战的最可爱的人。
关键字:抗美援朝、志愿军、美军、战役一抗美援朝的原因:(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二)、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1950年6月七日杜鲁门再度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另外,美国对中国国内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破坏。
大有要将我新中国颠覆的企图。
因此,我们不得不战。
(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美军方面,由于担心朝鲜情报人员及破坏分子混入南逃难民,因此对成群的难民进行扫射。
经公开的美军屠杀平民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信川郡大屠杀。
此外美国飞机还对城市及平民目标进行了轰炸。
韩国军队方面,在韩国军队收复的本国领土以及随后占领的朝鲜城市及乡村中组织“治安队”、“灭共团”等组织,对朝鲜劳动党党员和被怀疑为亲共人士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处决。
(四)、美国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进行更严重的破坏和侵略。
我国领导人深悟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决定出兵。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二)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历次的大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发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血战长津湖》课件
传承红色基因
长津湖战役惊醒了我们当代年轻人
需要磨砺意志,才能更好的报答先烈们用鲜血换来 的幸福生活,看似一场战役,但是却非常具有代表 性,体现我们历史长河中从没有过的爱国情怀和坚 定的意志力。
长津湖战役
“气多”战胜了“钢多”
1950年是朝鲜有记录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战士们在水门桥旁高地埋伏的 那一夜,温度低至零下54摄氏度;交战双方火力上的天差地别:
1 美一个陆军师就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我军一个师仅有12门山炮。 2.美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有数十部电台; 3.美一个军拥有汽车7000辆,而27军入朝时只有45辆汽车。 4.美军对志愿军的手榴弹心有余悸,其实,手榴弹是很多志愿军仅有的重 武器,寒冷使得炮管收缩,70%的炮弹打不响。
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9兵团 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据当时 在27军任营教导员的迟浩田(1988年授上将军I衔)称,他是全营 唯一没冻伤的。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
长津湖战役
历史意义
1.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 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 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 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 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 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2.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 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在新兴美国王牌部队“北极熊团” 志得意满,想要快速击败中国人 民志愿军。但是志愿军面对“武 装到牙齿”的敌人毫无惧色迎头 痛击,粉碎了“北极能团”不可 战胜的神话,长津湖一役创造了 第一次全歼美军一个团的战绩。
探秘二战虎式重型坦克
• 虎式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早在1937年就已经开始,但是当时因为 没有该方面需要而没有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真正刺激虎式出现 的是德国在西欧和北非的战争,88mm炮在反坦克运用中显示了 巨大的威力,于是德国人便试图为其配置一个战车载体。尽管大 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Ⅳ号坦克,但虎I坦克的重量足足是Ⅳ号坦 克的两倍多,重量的增加来自于更厚的装甲,大口径火炮,以及 必然产生的庞大燃料和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坚固的传 动及悬挂系统。
虎式的操控系统是双斜齿轮类型
• 虎式安装了两种履带, 520毫米窄履带(行军时 用)和720毫米宽履带 (战斗时用)。为了铁路 运输,每根轮轴上外负重 轮都被拿下来,并且安装 运输履带。这样虎式坦克 就可以装上轨道车并且能 够卸下来。这项工作主要 是在能通铁路的区域进行, 但不常在野外运输的过程 中进行。而且德国人制造 了铁路平板车,以使运输 和卸载虎式更加快捷。一 个经验丰富的坦克乘员能 够在半个小时内更换履带。 余下的时间要完成取下并 装上外板轮和侧挡泥板, 折叠并展开外板部件和后 挡泥板等工作。
1943年5月 更换引擎为700马力 迈巴赫 HL230 P45
1943年6月取消了部分烟雾发射器。 1943年7月 修改了炮塔上的出入仓门。 开始使用Zimmerit防磁涂层。 1943年8月 唯一的一个前车灯被替代成了双重灯(左右各一个)。 1943年9月 顶部和后方增加了更多的支架。 1943年10月 彻底取消烟雾发射器。取消了履带装载箱。取消了空气滤清器系 统。 1943年11月 增加了外部的支架。 1944年1月 增加了20吨起重器。取消了铁锹。 1944年2月 原本是橡胶边的辅助轮被钢材所代替。移动了外部工具的位置。 1944年3月 炮塔塔顶增加到40mm厚度。 1944年4月 燃料箱材料开始使用木制板。 1944年6月 增加了一个逃生舱盖。
根本扭转朝鲜战局的一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根本扭转朝鲜战局的一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作者:张德彬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2020年第9期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北部的清川江和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此役,志愿军一举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其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文/张德彬“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至11月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
一次战役,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给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重大打击,西线志愿军部队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东线将敌阻于黄草岭一线。
挫败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
“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迎头打击,但由于伤亡不大,尤其是美军主力未受大的打击,加上志愿军的实力也未完全暴露。
因此,麦克阿瑟仍然坚持军事进攻迅速占领整个朝鲜的既定方针,并拟定了新的总攻势计划。
其计划是: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以查明志愿军的实力和企图,同时以航空兵摧毁与封锁我后方交通和补给线,并摧毁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阻止中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
尔后发起“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围歼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朝鲜北部,赶在鸭绿江冰封前攻占全朝鲜。
11月9日,总攻势计划得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同时批准了麦克阿瑟关于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的计划。
“联合国军”随即展开了为期两周的“空中战役”,对朝鲜北部狂轰滥炸,将清川江以北的城镇、村庄、铁路、桥梁炸成了一片废墟。
并对鸭绿江上的国际桥梁进行轰炸,意图切断中国军队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补给通道,对志愿军来说整个战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装甲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装甲部队孙 薇 周 一 1945年11月,东北民主自治军在沈阳市原日军坦克装配修理厂搜到了一辆日制坦克,同年12月1日,东北坦克大队在沈阳东郊马家湾子成立。
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装甲部队,当时这个大队只有30人和1辆坦克。
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宣告成立,装甲兵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由于步兵作战观念陈旧和对对手实力、战法估计不足,在战争开始之初,并没有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加入志愿军的序列。
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共中央和志愿军司令部越发感到坦克等装甲力量在朝鲜战场上的重要作用,随即大力组建装甲部队加入战斗。
战前准备朝鲜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共计投入兵力200余万,作战飞机5000余架,中型坦克4000余辆,各型火炮11万门。
就地面部队的主战装备坦克而言,美军在战争之初使用的是M26型坦克(重41吨,有1门90毫米炮),后期换装了M46型坦克(重48吨,有1门90毫米炮)。
美军坦克在作战性能上与同时期的苏式坦克并没有很大优势,但是在数量上却遥遥领先。
除此之外,一同参加“联合国军”的英军部队有坦克100多辆,南朝鲜李承晚的“李伪军”也拥有200多辆坦克。
反观刚刚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坦克没有一辆,火炮不足百门,战士们手中的轻武器仍然是以步枪为主,而且在种类上极其复杂、新老不一,有缴获日军、国民党军队的日制、美制装备,也有部分苏联援助的苏制装备。
总体而言,这些武器装备同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对象——美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虽然在战略战术上,志愿军更胜美军一筹,经常能够将美军营、团整建制包围,但是面对美军的坦克,志愿军战士只能用手榴弹、炸药包去炸,不仅对敌人的杀伤作用极小,自身伤亡却很大。
被包围的美军部队在坦克、飞机的掩护下,往往能够全身而退,这对于我军的战斗实力、人员士气都是极大的打击。
火网制敌——志愿军古直木里反坦克战斗
火网制敌——志愿军古直木里反坦克战斗作者:窦超来源:《轻兵器》 2014年第21期窦超如果说志愿军文登里地区反坦克战斗【见本刊2014年10(上)期“ 战役战术”栏目文章】是以大纵深的袋形反坦克阵地制胜的话,那么发生在8个月后的古直木里反坦克战斗则是一场以网状反坦克阵地制胜的战斗。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袋形反坦克阵地是指依托便于坦克通行的道路周边的有利地形构成形状类似口袋的反坦克阵地,一般设置在便于坦克通行的道路两侧,反坦克武器基本上占领袋形阵地的边缘并指向阵地内部;而网状反坦克阵地则是依托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和射击掩体,构成可以向多个方向射击的网状阵地,一般设置在便于坦克快速推进的开阔地带,反坦克武器可以占领多个发射阵地并向多个方向射击,便于形成交叉火力集中攻击敌坦克。
古直木里反坦克战斗就是一场依托网状反坦克阵地形成的密集反坦克火网克敌制胜的典型战例——艰苦作战而制胜古直木里反坦克战斗是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91团官岱里以西无名高地战斗的一部分。
1951年11月初,志愿军12军31师接替了在抗击敌“秋季攻势”后亟待休整的志愿军68军203师位于中线金城地区的防御任务。
接防后,该师所属的91团防御正面宽为6km,该团前沿阵地就包括官岱里以西无名高地。
91团接防之初,并未派部队控制官岱里以西无名高地,直到翌年4月25日才以3连2个排进占据该高地。
志愿军进入该高地后立即投入构筑工事作业中。
到6月中旬,初步完成了各种野战防御工事,包括掩蔽部和通往主阵地的交通壕,但坑道尚未全部构筑完成。
期间,志愿军防守部队曾利用简陋的野战防御工事抗击了南朝鲜军第6师的多次攻击,歼敌260余人,巩固了阵地。
后该阵地由91团2连接防。
官岱里以西无名高地为丘陵地带,正面宽纵深浅,左右均为平坦开阔地带,背靠公路和铁路,其劣势是便于敌军坦克隐蔽接近对我实施迂回和分割包围。
1952年6月12日1时30分,南朝鲜军第6师百余门火炮向我官岱里以西无名高地进行猛烈轰击。
五炮打掉美军四辆坦克的英雄王宗重
62 《党史博采》│ 2016第10期在革命老区河北省武安市,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青烟寺村。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印刷厂驻地。
在这个红色小山村生活着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五炮打掉美军四辆坦克、一人刺倒四个敌人的老英雄,他叫王宗重。
笔者为此专门来到王老家里采访。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胸前挂满军功章的戎装老人,看上去跟他年近九旬的年龄相去甚远,令人肃然起敬。
从太行山到辽沈战场王宗重出生于1929年5月,从小家里穷,没上过学。
1943年父亲去世后,逃荒到了山西辽县(今左权县)。
在这里,王宗重参加了八路军,在129师385旅担任警卫员,随部队参加多次战斗。
1945年,王宗重从山西调到涉县赤岸村129师司令部,担任师级女干部彭文的勤务员,彭文的爱人是中共著名的“策反专家”靖任秋(先后策反了山东伪军王道、国民党新8军高树勋、伪东亚同盟自治军军长王天祥、国民党第110师师长廖运周,曾任晋冀鲁豫军区联络部负责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参谋长)。
1946年,王宗重又调到了驻武安冶陶镇的晋冀鲁豫军区,在军区司令部任警卫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
王宗重调到岁月回眸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朝鲜战场,金城反击战,一人刺倒四个敌人◆青年时期的王宗重。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64 《党史博采》│ 2016第10期军在停战协定签订前打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
王宗重率领炮兵排参加了这次战役。
当时,他们配合一个步兵连在同一个坑道里一起作战,战士们管这种战法叫步炮协同。
一天下午5点多,敌人(“联合国军”所属的土耳其旅)约400 多人向他们所在的山头阵地进攻。
由于敌众我寡,我方边打边撤,直到连部指挥所,步兵连长“挂了彩”撤到了后方坑道。
215号坦克: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传奇
215号坦克: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传奇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0年第20期编者按:201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六十周年纪念日。
为此本刊特约军事学院的学者,为我们讲述在抗美援朝的装甲兵部队中,关于一辆引人瞩目的“215号坦克”的传奇故事。
文/何立波1950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宣告成立,从此,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之中。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装甲兵分批赴朝参战,共出动坦克、自行火炮约一千辆次,凭借其灵活、独特的战术,先后毁伤敌坦克约七十辆、火炮二十门,摧毁敌工事近一千个,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雄的“志愿军坦克四团215号坦克”的坦克兵们,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
这辆坦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毁美四辆坦克,击伤一辆,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车”的光荣称号。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依旧存放着这辆锈迹斑斑的苏制T-34坦克,上面编号为“215”。
215号坦克炮管上印有五颗红星,标志着该坦克曾击毁、击伤过敌五辆坦克。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英雄坦克手》,讲的就是志愿军装甲兵215号坦克的坦克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的故事。
让我们记住215号坦克这五位英雄的坦克兵吧:车长杨阿如、炮长徐志强、驾驶员陈文奎、装填手师凤山、机电员许仕德……7月6日夜,大雨中的215号坦克陷入泥泞仍接受战斗任务从1952年6月起,志愿军坦克部队配属志愿军的六个军在金城至开城约一百公里防御正面上展开,先后参加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反击战役。
1953年7月,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在坦克部队的配合下,决心首先吃掉盘踞在朝鲜石砚洞北山的美军王牌第七师,然后夺取石砚洞北山侧翼334、346.6高地。
石砚洞北山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敌人楔入我方阵地的一颗“钉子”。
美军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已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为打破美军防御,坦克四团二连二排的215号等三辆坦克,奉命秘密潜入石砚洞北山南侧,清除在我炮火打击后敌残存的火力点,压制和消灭346 6高地之敌。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
抗美援朝中的前国民党军前国军中将曾泽生逮住条不大不小的大不列颠黄花鱼。
第五十军原本是右翼突击集团中最后突破叁八线的一个军,按理捞不到什么油水货。
可人家曾泽生就是憨人有憨福,楞就是后来居上,逮住了不知死活的英步兵第二十九旅。
而且打得顺风顺水,砍瓜切菜一般。
第五十军的前卫是陇耀师长的第一四九师。
1月2日,一过临津江,第一四九师首先在高阳以北的碧蹄里遭到美步兵第二十五师第四十五团一个营的阻击。
说是阻击,实在有点高抬了这帮美国鬼子。
"阻击"这个词在军语中的含义是:阻止和迟滞增援、退却、突围之敌,以及掩护主力展开或转移的防御作战。
而笔者在此之所以还沿用这个军语,仅仅是因为这确实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美军部队,确实也拦在第五十军冲往汉城的要道上,确实也摆出了一付要"掩护主力展开和转移"的架势。
而且美第九军军长约翰·库尔特少将确实也赋予了他们这个任务。
可这个"阻击"实在是太稀松啦!第一四九师主力尚未展开,师前卫第四四六团两个连一个冲锋扑进了碧碲里,乒乒乓乓打了不到20分钟,美国兵就干干脆脆地把重武器一扔,爬上汽车,攀上坦克一溜烟地跑啦。
给第一四九师留下了28个跑不动的少爷兵。
这会儿的美军官兵,胆已经破了。
常常有志愿军官兵在捉俘虏时怒吼一声,就要吓瘫一群"联合国军"官兵。
而且被俘者常常一连几天都楞神儿,说不清话。
中央新闻电影厂跟来拍电影的摄影师们也抓过这样的美国兵。
有时候甚至女同志出去也能带几个牛高马大的美国俘虏回来。
据说这叫"吃惊病"!对手太稀松软蛋了也实在没劲不是?不过美国杨基这一跑,却把拴在一根绳上的英国表兄给晾了。
刚占领的高阳的第一四九师马不停蹄,继续向汉城方向前进,在高阳东南仙游里高地与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皇家来复枪团第一营打了个脸对脸的照面。
这些家伙几乎和碧蹄里的美步兵第二十五师一样稀松。
也是只用了两个先头连,半个小时就把高地夺了下来。
《狂怒》电影观后感
《狂怒》电影观后感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为了影片中的逼真效果,这些武器道具又有着幕后的传奇故事。
《坦克大决战》中,美制M48“巴顿”式主战坦克扮演了德军“虎”式重型坦克与“虎王”式重型坦克。
在1944年12月16日的阿登战役中,德军出动了清一色的“虎”或“虎王”式重型坦克与美军作战的情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投入的是装备“虎王”的部队仅有全部的党卫军第501重型装甲营、混编“虎王”和“虎”的第506重型装甲营和只装备“虎”的第301重型装甲营,并且它们全部处于缺编状态。
真正震撼了美军的德军坦克其实是“黑豹”式中型坦克。
虽然电影在道具上与真实历史有着差距,但表现出了75毫米炮型M4“谢尔曼”式中型坦克对抗德军重型坦克时的无奈。
在苏联拍摄的史诗级别的二战题材系列电影《解放》中,同样出现了“虎”式重型坦克道具。
为了找到真正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式中型坦克作为道具,制片方可谓煞费苦心,但最终一无所获。
于是,他们在利沃夫坦克兵工厂制造了10辆“虎”和8辆“黑豹”的道具,分别改装自T-44式中型坦克和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
在库尔斯克战役那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中,“虎”式重型坦克击毁了大量苏军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道具“虎”为单排负重轮,而真正的“虎”是双排交错负重轮,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其中的问题。
与以上影片不同,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拯救大兵瑞恩》尽数使用道具来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
两辆被M47和M48冒充的“虎”式坦克道具与真正的“虎”式坦克道具相比,有着更强的严谨性。
两辆道具“虎”,由英国普拉斯影业服务公司制造。
其中一辆车的负重轮经过填充尽可能与“虎”接近,被美军“麦克中士”用M1A1“巴祖卡”式反坦克火箭筒两次命中却毫无效果的情节,真实反映了“虎”式坦克的装甲强度。
这辆道具“虎”最后卖给了美国的一个“土豪”级军事爱好者,而另一辆道具“虎”在美国另一部二战军事类影片《兄弟连》中,同样出自伪装并隐藏在建筑物后方的戏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美援朝英雄坦克215号曾击毁美军5辆重型坦
克
导语:“人民英雄坦克”215号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夏季反击战役,我们坦克第2师第4团2连担任主攻美军石砚洞北山阵地的任务。
作为该连
“人民英雄坦克”215号
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夏季反击战役,我们坦克第2师第4团2连担任主攻美军石砚洞北山阵地的任务。
作为该连的一名普通战士,我见证了215号坦克的英雄壮举。
当时,215号提前配属给志愿军第67师200团,并奉命秘密潜入石砚洞北山南侧。
7月6日,接到出击的命令,215号坦克首先跃出掩体,向石砚洞北山扑去。
敌人动用所有火力,企图将215号坦克击毁。
当时正是雨季,地面泥泞不堪,215号坦克不幸落入弹坑中,动弹不得,淤泥漫过了挡板。
此处距敌阵地仅千余米,不易隐蔽。
情况万分危急!是弃车求存还是放手一搏?车长杨阿如和战友们选择了与战车共存亡。
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在滂沱的大雨里,全车指战员利用夜色掩护,结合地貌把215号伪装成个小土丘,硬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躲了过去。
‘第二日黄昏,正当我们准备实施自救时,346.6高地上突然出现了敌人3辆坦克。
如不马上将其消灭,我防守北山的步兵将遭受重大损失。
炮长徐志强迅速标定了敌人坦克的位置,只听杨阿如一声令下:“打!”轰轰几声巨响,几枚穿甲弹划破夜空飞向敌坦克,敌一辆坦克顿时火光四溅,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敌炮火迅速向我还击,215号顽强应对,又是一阵连发,敌人的第二辆坦克也应声起火。
剩下的一辆坦克见势不妙慌忙躲进掩体,215号又接连打出10多发爆破弹,把掩体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