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振动控制

合集下载

结构动力学中的振动控制技术

结构动力学中的振动控制技术

结构动力学中的振动控制技术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在外界加载或激励下的响应行为,而振动控制技术则是一种可以减缓或抑制结构振动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结构动力学中的振动控制技术以及其应用领域。

一、被动控制技术被动控制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吸振材料、摩擦阻尼器、负质量振子等被动装置来减少结构振动。

这些被动装置可以根据结构的振动状态自动进行调整,从而减少振动对结构的影响。

1. 吸振材料吸振材料是一种可以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材料。

通过在结构中使用吸振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

2. 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是一种通过摩擦阻尼力来抑制结构振动的装置。

它可以通过调整阻尼力大小来减少结构的振动,从而实现振动控制的目的。

3. 负质量振子负质量振子是一种通过在结构中加入具有负质量的振子来实现振动控制的装置。

它可以通过振子的动态特性来减少结构的振动。

二、主动控制技术主动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在结构中加入传感器和执行器,利用控制算法对结构的振动进行实时控制。

主动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结构的振动状态进行主动调控,进而实现精确的振动控制效果。

1. 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用来实时监测结构的振动状态,并将振动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等。

2. 执行器执行器是主动控制技术中的关键部件,用于根据控制算法的指令对结构施加控制力。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液伺服阀、电动液压马达等。

3.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主动控制技术中的核心,通过对传感器获取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器对结构进行控制。

三、应用领域振动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通过振动控制技术可以减少建筑结构在地震、风载等外界激励下的振动,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舒适性。

2. 桥梁振动控制桥梁是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通过振动控制技术可以减少桥梁在行车、风载等激励下的振动,从而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与减震技术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与减震技术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与减震技术建筑结构振动是指建筑物在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受到激励时产生的动态响应。

振动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噪音、不稳定性和疲劳等。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振动控制和减震技术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与减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 介绍建筑结构振动的原因和影响建筑结构振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地震、风载、人员活动以及机械设备等因素。

振动会导致建筑物的不稳定性,并对建筑内部设备和居住者产生不良影响,如噪音、疲劳等。

因此,对建筑结构振动进行控制和减震十分重要。

2. 振动控制的方法振动控制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实现,包括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利用刚性连接件、阻尼器等 passibe 部件来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

主动控制则通过传感器和激励器对振动进行主动干预和抑制。

半主动控制则结合了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优点。

3. 减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减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物底部安装减震装置,将地震或其他外力引起的振动吸收并分散,从而减小建筑内部的振动幅度。

常见的减震装置包括摆锤、液体阻尼器和弹簧等。

这些装置可以减轻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4. 案例分析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介绍减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该高层建筑采用液体阻尼器作为减震装置,通过改变液体的流动来吸收和消散振动能量。

该减震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在地震发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5. 进一步展望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与减震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材料和设计方面,开发更高效和经济的减震装置,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抗振能力。

总结:建筑结构振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产生重要影响。

振动控制和减震技术通过各种方法和装置来减小建筑物的振动幅度,提高其抗震能力。

这些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并且仍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提高减震装置的效率和经济性,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抗振性能。

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分析与控制

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分析与控制

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分析与控制随着复杂工程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结构体系的振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工程实践中,振动问题对工程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对于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分析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问题主要包括结构固有频率、振型、振幅等多方面。

对于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分析,通常采用有限元法、频域分析法和时域分析法等方法。

1.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振动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整个结构体系离散化,通过分析每个单元的动力响应来计算整个结构体系的振动特性。

有限元法可以对结构体系的任何形状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但是,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2. 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是将结构振动过程看作频率与振幅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结构振动的频谱密度及振幅的峰值等参数来分析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

该方法计算速度较快,可以对结构体系进行静态、动态和稳定性分析,但其结果并不精确。

3. 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是通过计算结构振动过程中的时域变化规律来分析结构体系的动态响应特性。

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但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如假设结构运动为线性、时间周期相等等。

二、复杂结构体系的振动控制结构振动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某种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结构振动的行为。

针对不同的振动问题,有着不同的控制措施。

1. 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指对结构进行一定形式结构改造,给结构增加某些被动装置来控制结构振动的方法。

常用的被动装置有质量阻尼器、支撑滞尼器、增振器和阻尼器等。

被动控制的主要优点是安装简单、使用成本低、稳定可靠,但是其控制性能差,不能有效地控制高频振动。

2. 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利用主动控制器激励一些控制原件来产生反馈力,消耗振动能量,达到控制结构振动的目的。

常用的主动控制技术有智能材料控制技术、电流传输线控制技术和阵列振荡器技术等。

建筑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

建筑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

建筑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1. 引言建筑结构的振动是指结构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

振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振动的分析和控制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2. 建筑结构振动分析2.1 建筑结构振动的分类建筑结构的振动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自由振动是指建筑结构在没有外界力作用下的自身振动,如地震、风荷载等;而强迫振动是指建筑结构受到外界力作用的振动,如机械设备运转等。

2.2 振动模态分析振动模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振动分析方法。

它通过求解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形状,得到结构的振动特性。

通常采用有限元法作为振动模态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3.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3.1 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控制方法是指通过引入外界控制力来改变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

常见的主动控制方法包括质量和刚度变化法、控制杆法以及智能材料控制等。

这些方法能够实时调节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3.2 被动控制方法被动控制方法是指通过在结构上添加附加物用以吸收或耗散振动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常见的被动控制方法包括隔震、摆锤、液体阻尼器等。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降低结构与外界激励的耦合效应,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4.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研究进展4.1 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结构动力模型和振动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的振动控制算法和方法。

4.2 智能材料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智能材料在振动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形状记忆合金和压电材料等智能材料可以根据外界激励的变化自动调节其力学性能,从而减小建筑结构的振动响应。

研究人员通过开展智能材料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为解决建筑结构振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构工程振动控制

结构工程振动控制

结构工程振动控制振动是结构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结构受到外力或内力作用时,会产生振动。

振动不仅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进行结构工程振动控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工程振动控制方法。

一、主动振动控制主动振动控制是一种通过主动力来控制结构振动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的振动响应,通过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来改变结构的振动状态。

常见的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包括电液伺服振动控制和电液积分振动控制等。

电液伺服振动控制是通过电液伺服阀和液压缸等装置来实现的。

通过对液压缸内压力的控制,可以改变液压缸的长度,从而实现对结构振动的控制。

而电液积分振动控制则是通过控制液压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流量来实现的。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通过传感器对结构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

二、被动振动控制被动振动控制是一种通过添加阻尼器、隔振器等装置来消耗结构振动能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和频率。

常见的被动振动控制方法包括阻尼器振动控制和隔振器振动控制等。

阻尼器振动控制是通过在结构中添加阻尼器来实现的。

阻尼器可以分为粘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液体阻尼器等。

当结构发生振动时,阻尼器会吸收振动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结构振动幅值减小。

而隔振器振动控制则是通过在结构与地基之间添加隔振器,将结构的振动能量转移到隔振器上,从而减小对地基的振动传递。

三、半主动振动控制半主动振动控制是一种综合了主动振动控制和被动振动控制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结合主动力和阻尼装置来控制结构的振动。

常见的半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包括液流能控制和磁流变控制等。

液流能控制是通过调节液压缸内的液体流量来实现的。

当结构发生振动时,液流能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振动信号,调节液压缸内的液体流量,从而改变结构的振动状态。

磁流变控制则是利用磁流变材料的特性。

当结构发生振动时,磁流变材料会产生相应的阻尼力,从而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耗能方案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不坏,可能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尺寸可能需做得很大木工程领域新兴一种新型的抗震方式——结构振动控制,即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和结构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是由控制装置随结构一起振动变形而被动产生的。

被动控制可分为基础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是由控制装置按某种控制规律,利用外加能源主动施加的。

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术。

主动控制有主动拉索系统(ATS)、主动支撑系统(ABS)、主动可变刚度系统(AVSS)、主动质期开始研究主动控制。

目前,主动控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达30多项,如日本的Takenaka实验控制力虽也由控制装置自身的运动而被动的产生,但在控制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利用外加能源主动调置、半主动TMD、半主动力触动器、半主动变刚度装置和半主动变阻尼装置等。

主动控制,或者是同时应用不止一种的被动控制装置,从而充分发挥每一种控制形式和每一种控制装:同时采用AMD和TMD的混合控制系统、主动控制和基础隔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系统以及主动控制和京的清水公司技术研究所。

,但由于建筑结构体形巨大导致所需的外加能源较大,加之控制装置的控制的算法比较复杂,而且存好,容易实现,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尤其是其中的基础隔震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得到了一定程主动控制低廉,而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混合控制综合了某几和耗能减震技术。

置控制机构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结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

目前研究开发的基础和混合隔震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了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因此,隔震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日本94栋,美国21栋,中国46栋,意大利19栋,新西兰16栋,已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

最近有使结构的振动能量分散,即结构的振动能量在原结构和子结构之间重新分配,从而达到减小主结构振尼器(TLD);(3)质量泵;(4)液压—质量控制系统(HMS);(5)空气阻尼器。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耗能方案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不坏,可能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尺寸可能需做得很大木工程领域新兴一种新型的抗震方式——结构振动控制,即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和结构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是由控制装置随结构一起振动变形而被动产生的。

被动控制可分为基础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是由控制装置按某种控制规律,利用外加能源主动施加的。

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术。

主动控制有主动拉索系统(ATS)、主动支撑系统(ABS)、主动可变刚度系统(AVSS)、主动质期开始研究主动控制。

目前,主动控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达30多项,如日本的Takenaka实验控制力虽也由控制装置自身的运动而被动的产生,但在控制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利用外加能源主动调置、半主动TMD、半主动力触动器、半主动变刚度装置和半主动变阻尼装置等。

主动控制,或者是同时应用不止一种的被动控制装置,从而充分发挥每一种控制形式和每一种控制装:同时采用AMD和TMD的混合控制系统、主动控制和基础隔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系统以及主动控制和京的清水公司技术研究所。

,但由于建筑结构体形巨大导致所需的外加能源较大,加之控制装置的控制的算法比较复杂,而且存好,容易实现,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尤其是其中的基础隔震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得到了一定程主动控制低廉,而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混合控制综合了某几和耗能减震技术。

置控制机构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结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

目前研究开发的基础和混合隔震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了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因此,隔震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日本94栋,美国21栋,中国46栋,意大利19栋,新西兰16栋,已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

最近有使结构的振动能量分散,即结构的振动能量在原结构和子结构之间重新分配,从而达到减小主结构振尼器(TLD);(3)质量泵;(4)液压—质量控制系统(HMS);(5)空气阻尼器。

浅析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浅析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技术改造浅析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李维赞 谢 永(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8)摘 要:当前建筑行业在振动控制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过去的抗振结构体系只通过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振性能来抵抗。

此方法影响有限,安全性较差。

因此,目前只有地震调整技术才能满足当前建设项目的需要,其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关键词: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原理;应用引言:近年来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象日益增多。

针对这一趋势,本研究介绍了常用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全面的说明;并简要介绍了相关应用。

1振动控制技术的必要性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振动控制技术在建筑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在建筑中应用防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还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抗外部冲击能力。

第二,在建筑中应用防振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分配地震产生的能量。

近年来,国际建筑专家对这类结构监管的研究备受关注。

借助于结构本身和控制系统来承受荷载,结构处于不良状态,并能在发生大地震时保持球形的霍尔灵,有效地分配了地震带来的能量。

此外,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概念非常明确,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和不同程度的地震强度。

2被动控制2.1隔振技术所谓的减振,是指放置在建筑结构中有效地消耗地震能量的柔性连接,并通过设置这些柔性连接来降低地震能量。

此原则可控制建筑的变形,由于柔性连接可以起到"隔震"、"吸震"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产生的能量,保护建筑结构,并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

结构最常用的隔振技术是使用隔振支座来延长结构的自然振动周期,并避免土体的运动高峰时间,从而降低结构的地面运动能量。

此隔振方法减小了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仅适用于4层中低的剪力墙结构。

结构工程中的振动控制与稳定性评估

结构工程中的振动控制与稳定性评估

结构工程中的振动控制与稳定性评估振动是结构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会给建筑物和桥梁等结构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增加结构的疲劳损伤、降低结构的安全性等。

因此,在结构工程中,振动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同时,稳定性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振动控制方面,有多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结构。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阻尼器来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值。

阻尼器可以通过吸收结构中的能量来减小结构的振动,从而使结构更加稳定。

在高层建筑中,抗风振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振动控制方法。

通过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风振阻尼器或者调节风道的质量和刚度,可以有效减小风振对建筑物的影响。

另外,振动控制还可以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实现。

在设计结构时,工程师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和阻尼来减小结构的振动,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选取合适的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也可以起到振动控制的作用。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采用悬索桥或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小桥梁的振动;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混凝土结构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除了振动控制外,稳定性评估也是结构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稳定性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结构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稳定性评估主要包括静力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静力稳定性评估是通过计算结构的静力平衡,判断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倾覆能力。

而动力稳定性评估则是通过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判断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抗振能力。

在稳定性评估中,工程师通常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来分析结构的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可以模拟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并预测结构的稳定性。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工程师可以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稳定性评估还包括一些结构安全性指标的评估,如裂缝控制、变形控制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结构的健康状况。

总之,振动控制与稳定性评估是结构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振动控制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安装阻尼器或者采用抗风振技术等方式来实现。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技术要点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技术要点

机械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技术要点在机械结构设计中,振动控制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振动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设备产生破坏甚至危险。

因此,掌握振动控制技术的要点对于设计优质的机械结构至关重要。

首先,振动控制技术的要点之一是合理设计结构。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应遵循“质量分布均匀、刚度适当、减震降噪”的原则。

合理设计结构可以减小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共振现象,有效控制振动。

其次,选择合适的减振措施也是振动控制技术的重要要点之一。

减振措施通常包括使用减振器、减振装置、减振材料等。

通过合适的减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机械结构的振动幅度,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进行系统的模态分析也是振动控制技术的关键要点之一。

通过系统的模态分析,可以准确判断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从而有效地设计振动控制方案。

在进行模态分析时,需注意考虑机械结构的非线性因素,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此外,采用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也是提高机械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重要要点。

主动振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系统中添加控制器和执行器,实时调整系统的参数来抑制振动。

相比被动振动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控制效果。

最后,定期检测和维护机械设备也是确保振动控制效果的重要要点。

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振动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振动控制技术在机械结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键的要点包括合理设计结构、选择合适的减振措施、进行系统的模态分析、采用主动振动控制技术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机械设备。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要点,才能有效控制机械结构的振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现代工程领域,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晃动,还是桥梁在车辆通行时的振动,又或是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影响,都对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挑战。

因此,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分类可以大致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三类。

被动控制技术是结构振动控制中应用较早且较为成熟的一类方法。

常见的被动控制装置包括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和基础隔震装置等。

调谐质量阻尼器通过调整其质量和频率,使其与结构的振动频率相匹配,从而吸收振动能量,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调谐液体阻尼器则是利用液体的晃动来消耗能量。

基础隔震装置则是通过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柔性隔震层,如橡胶支座等,来隔离地震能量的传递。

被动控制技术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但其控制效果相对有限,且对频率的适应性较窄。

主动控制技术则是一种更为先进和高效的控制方法。

它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振动状态,然后由控制器计算出所需的控制力,并通过作动器施加到结构上,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

主动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显著,但由于需要外部能源供应和复杂的控制系统,其成本较高,且可靠性相对较低。

常见的主动控制作动器有液压作动器和电动作动器等。

主动控制技术在一些对振动控制要求极高的场合,如航空航天领域和高精度仪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半主动控制技术结合了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优点。

它通过改变控制装置的参数,来实现对结构振动的控制。

与主动控制相比,半主动控制所需的外部能源较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也相对较低,同时又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例如,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流变阻尼器就是常见的半主动控制装置,它们的阻尼特性可以通过外部电场或磁场的变化来实时调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结构振动与控制解析学生如何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和控制振动的方法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结构振动与控制解析学生如何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和控制振动的方法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结构振动与控制解析学生如何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和控制振动的方法结构力学教学中的结构振动与控制解析在结构力学的教学中,结构振动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结构的振动特性对于工程设计和结构稳定性的评估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控制振动的方法则能够有效地减少结构的振动幅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如何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以及控制振动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是研究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了解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模态形态和振型等。

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1 建立结构的动力模型首先需要建立结构的动力模型,常见的模型包括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和连续振动系统。

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选择相应的动力模型进行分析。

1.2 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在进行振动特性分析时,需要确定结构的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包括结构的支撑方式、受力情况等。

边界条件会影响结构的振动特性,因此需要准确地确定。

1.3 求解结构的特征频率和振型利用相应的振动方程或者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固有频率与振型是结构振动特性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1.4 分析结构的共振情况在进行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时,需要分析结构的共振情况。

共振是指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外力频率相等或者接近,使得结构的振动幅度大幅增加。

分析结构的共振情况有助于设计合理的结构控制策略。

2. 控制振动的方法控制振动是为了限制结构的振动幅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控制振动方法包括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2.1 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利用外部控制设备对结构进行主动干预,实时调节结构的振动响应。

常见的主动控制方法包括挠度反馈控制、模态控制和时间历程控制等。

主动控制需要实时监测和反馈结构的振动响应,并根据反馈信号对结构进行控制。

2.2 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阻尼或者质量来控制结构的振动。

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

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

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结构振动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变形。

在工程设计中,减少结构振动对提高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一直是热门的研究领域。

结构振动分析研究结构振动分析是研究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如何产生振动、振型和振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在结构振动分析的研究中,第一步是解决振动的本质问题,即确定振型和频率。

振型是振动中物体各部分的运动状态,频率是振动的重复次数。

通过振动的振型和频率,可以进一步求解物体的振幅、速度和加速度等振动参数。

结构振动分析以有限元法为代表,广泛用于工程领域中的结构设计和减振措施研究。

结构振动分析可以预测工程物体的振动响应。

因此,结构振动分析在强震动环境下的防护措施设计,如基础反射板、土工格栅、迎风墙,以及流体固耦合体系的流体减振器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在某些情况下,减少或消除结构振动对于确保结构和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是为了对结构振动进行干预,达到消除或压制结构振动的目的。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

主动控制方法就是使结构根据外界的刺激主动调节系统的动力响应,并减少结构振动,在防御地震和强风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被动控制方法则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来减小结构振动。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桥梁减震方面,采用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衍生出了多种新的减振技术。

而在大型机械、航天、电力工程等方面,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嫦娥探月工程中,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确保了整个系统在发射和运行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继续深入研究:1、控制算法和方案方面的研究:应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比如建立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减振模型。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设计中的振动控制已经成为结构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振动是导致结构损坏和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的振动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结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结构振动会对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振动会导致结构的自然频率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结构的疲劳损伤。

振动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如酒店、医院、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中的噪声和震动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结构振动,降低结构的振动噪声和震动是非常必要的。

振动控制技术包括有源振动控制和被动振动控制,其中有源振动控制是一种高效的结构振动控制方法。

有源振动控制技术利用电子(或机械)设备和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加上合适的控制力来降低结构的振动。

主要包括光纤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等装置。

被动振动控制技术与有源振动控制技术不同,被动振动控制的控制机理是建立在特定材料性能基础和结构刚度控制中。

材料振动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或表面性质来实现的,其目的是消耗振动能量和减小结构振动幅度,可以采用惯性质量阻尼器、减振钢绳等附加装置来实现。

在实际振动控制中,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振动控制方法。

为了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可以通过影响结构的基础、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改变结构的阻尼能力等方法来降低结构振动响应。

例如,在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可以采用抗震支撑和防震层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震能力;采用钢材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等优良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另外,在剧烈振动的结构中,还可以采用能量吸收器等装置来控制结构振动,从而达到减少结构振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结构振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结构振动噪声和震动,其对于构筑安全、耐用、舒适和高效的建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振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有朝一日,我们将能够实现建筑结构的极致稳定。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与分类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与分类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作者:-----------------------日期:耗能方案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一、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传统的抗震设计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而这种抗震方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在不确定的地震作用下,很可能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尺寸可能需做得很大,这样既给建筑布置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经济上又要增加相当多的投资。

近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新兴一种新型的抗震方式——结构振动控制,即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和结构共同承受地震作用,以调谐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

结构振动控制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被动控制——无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是由控制装置随结构一起振动变形而被动产生的。

被动控制可分为基础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能减震技术。

主动控制——有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是由控制装置按某种控制规律,利用外加能源主动施加的。

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动器三部分组成。

主动控制是将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结构抗震的高新技术。

主动控制有主动拉索系统(ATS)、主动支撑系统(ABS)、主动可变刚度系统(AVSS)、主动质量阻尼系统(AMD)等。

主动控制研究较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和中国,我国自8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主动控制。

目前,主动控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达30多项,如日本的Takenaka实验大楼和Kankyu Chayamechi大楼。

半主动控制——有少量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虽也由控制装置自身的运动而被动的产生,但在控制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利用外加能源主动调整自身的参数,从而起到调节控制力的作用。

现有的半主动控制技术包括:半主动隔震装置、半主动T MD、半主动力触动器、半主动变刚度装置和半主动变阻尼装置等。

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标准

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标准

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标准一、振动控制标准1. 振动幅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控制结构的振动幅度。

对于风载、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振动,其振动幅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振动频率:控制结构的振动频率是减轻结构受迫振动的重要手段。

对于特定频率的振动源,应采取措施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以避免共振现象的产生。

3. 阻尼比:结构阻尼比是衡量结构能量耗散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阻尼比,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震动控制标准1. 震动加速度:建筑物应具有承受一定程度的震动加速度的能力。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建筑物应能够减轻震动对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影响。

2. 震动速度:震动速度的控制与震动加速度类似,也是衡量建筑物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指标。

3. 震动频率范围: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和地震动频率范围应进行控制。

在设计时,应考虑采取措施降低建筑物对高频和低频振动的敏感度。

三、地震防护标准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建构筑物的重要性、震后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将建筑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抗震设防类别。

各类别的建筑应按相应的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

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根据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和相应的抗震措施。

3. 场地选择与地基处理: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应选择对建筑物有利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避免不利的地段。

对于不利的场地条件,应进行地基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抗震措施。

4. 结构体系与构件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选择具有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和构件,并采取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

5. 机电设备与管道系统:对于建筑内的机电设备和管道系统,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设备和管道系统的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防止地震时发生位移或损坏。

6. 防灾措施与安全疏散: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采取防灾措施和安全疏散措施。

建筑结构的振动分析及控制研究

建筑结构的振动分析及控制研究

建筑结构的振动分析及控制研究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建筑结构对地震、风力等外部力的抵抗能力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对于建筑结构性能的研究,振动分析和控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筑结构振动分析建筑结构的振动分析是对建筑结构在外部力下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

通常将建筑结构的振动分为自由振动和强制振动两种。

自由振动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因初始位移或初速度而产生的振动。

如将一个悬挂在弹簧上的质点拉动并松手,则质点会在弹簧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自由振动。

建筑结构的自由振动分析首先需要计算物体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然后根据自由振动的响应方程对其进行求解。

强制振动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物体产生的振动。

如建筑结构在地震、风力等外界作用下产生的振动。

而建筑结构的强制振动分析同样需要对外部作用进行模拟,然后通过振动响应方程对其进行求解。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是指采用补偿措施或减振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结构响应振幅和危害,控制建筑结构振动。

减振措施是指在建筑结构上增加附加质量或消能装置,以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值。

通常采用的减振措施包括:斜拉桥式减振器、大摆锤式减振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等。

其中,斜拉桥式减振器是一种常用的减振措施,它由布置在建筑结构上的若干刚性梁体和一系列钢缆组成。

此外,调谐质量阻尼器是一种基于液体的减振器,常用于工字形梁的减振。

补偿措施是指通过控制建筑结构的外部作用,来消除或减小建筑结构的振动。

如对于建筑结构在火车、汽车等震源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可以对其振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结构振动的目的。

研究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结构的抵震能力,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为建筑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更为科学的技术支持。

结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控制在工程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建筑结构振动的分析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还可以为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更加科学技术支持,保障建筑结构的持久稳定性。

建筑结构的振动与减振控制

建筑结构的振动与减振控制

建筑结构的振动与减振控制建筑结构振动是指建筑物在受到外界力或者自身激振源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振动现象。

振动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控制建筑结构的振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讨论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以及减振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一、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涉及到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振型、振动模态和动力响应等方面。

1.固有振动频率固有振动频率是指结构在没有外界激励的情况下,自身固有属性所产生的振动频率。

它与结构的自然振动周期相关,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或者实验测试获得。

2.振型和振动模态振型是指结构在某一特定振动频率下的形变模式,即结构的某种特征变化规律。

振动模态是指结构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不同振型。

3.动力响应当建筑结构受到外界激励时,会产生动力响应。

动力响应包括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和加速度响应,它们与激励力的性质、频率和振动特性有关。

二、建筑结构振动的影响因素建筑结构的振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结构自身的参数以及外界的激励。

1.结构自身参数结构的自身参数如刚度、质量、阻尼等,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振动特性。

2.外界激励外界激励是指建筑结构受到的风荷载、地震力、人体活动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这些激励可以产生共振现象,引起结构振动的增强。

三、建筑结构的减振控制方法和技术为了减小建筑结构振动对人体的不适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振动控制方法和技术。

1.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指利用减振装置来消耗结构能量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被动控制技术包括阻尼器、振动吸振器和摆锤等。

2.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指利用控制系统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方法。

通过传感器感知结构的振动,再由控制器发出相应指令,通过执行器施加力或产生阻尼,以实现振动控制。

3.半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是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结合,既能够消耗结构振动能量,又能够通过能量输入实现振动控制。

4.结构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形态、材料特性和参数配置等来减小结构振动的方法。

机械工程中的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引言:机械工程领域旨在研究和应用物质力学原理,以改善和优化结构的性能。

而结构振动是机械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它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寿命和工作效率。

因此,在机械工程中,结构振动的分析与控制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结构振动的原因和特点结构振动的产生原因很多,比如来自外部载荷的作用、机械系统自身的弹性变形以及运动激励等。

所以,在进行结构振动分析时,要把这些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此外,结构振动有多种形式,例如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共振等。

了解结构振动的特点对于制定合适的分析与控制方法至关重要。

二、结构振动的分析方法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目前常用的结构振动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结构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值计算技术,对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边界元法和模态分析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分析结构的振动响应,还能够提供结构的模态频率、振型和振动幅值等有用信息。

2. 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测试方法是通过在实际结构上进行测量来获取振动响应信息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实验测试方法包括模态测试、频率响应测试和冲击响应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直接获得结构的实际振动情况,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供分析和控制方法的制定。

三、结构振动的控制方法1. 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控制方法是指利用外部激励来减小或抑制结构振动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控制器控制结构的振动行为。

目前常用的主动控制方法有PID控制、LQR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通过对结构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值。

2. 被动控制方法被动控制方法是指在结构中加入一些被动元件来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值。

常见的被动控制方法有质量阻尼器、张紧杆件和摩擦阻尼器等。

这些被动元件能够通过吸收或耗散结构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

结论: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是机械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11.968 31.333 0.866 2 w1w2 2 0.05 1 0.0023 c w1 w2 1 31.333 11.968
1.0392 -0.3464 C c M c K 106 ( N s / m) 0.3464 0.6928
ˆ A ˆ T 1T I A A 11 12 22 21 22
ˆ T 1 A ˆ T 106 I R0 0.5 A 12 22 12 22
3 5.992 Q0 108 2.992 3
5.滑移模态控制算法
利用Matlab函数are求解Riccati方程得到矩阵P
* eig( A B * G) 配置得到两个共轭极点,然后利用matlab计算
( ) ( I
* 1,2
* 1,2 22
A) B
1
* * (3,4 ) (3,4 I 22 A)1 B
所以极点配置法的增益矩阵为
G1 e ( ( ( ( 1 1 ) 1 2) 2 3) 2 4) 1
3.极点配置控制算法
利用Matlab函数eig求解结构系统矩阵A的特征值 eig( A)
1,2 1.5667 31.2939i,
3,4 0.5984 11.9532i,
所有特征值的实部均为负值, 因此原结构是稳定的 将结构的极点配置为由LQR控制算法得到的极点. 配置的极点由以下计算得到
结构振动控制作业汇报
目录
1.LQR控制算法 2.LQG控制算法
3.极点配置控制算法 4.模态控制算法
5.滑移模态控制算法
1.LQR控制算法
根据给定的结构质量、层间刚度和 Rayleigh 阻尼 的假设,得到结构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 矩阵分别为:
4 0 M 105 0 4
2.LQG控制算法
LQG控制算法与LQR控制算法不同之处在于, 考虑在状态方程中加入输入噪声和量测 噪声 , 则状态方程变成:
AZ BU D g D1 (t ) Z x
Y C0 AZ C0 BU 2 (t )
Z (0) 0
状态反馈增益矩阵G由LQR控制算法计算:
T Qe E[1 (t )1 (t )] 104
T Re E[ 2 (t ) 2 (t )] 102 I 22
由Matlab函数lqe2设计Kalman滤波器, 得到Kalman滤波器的增益矩阵:
0 0 0 0 K e lqe( A, D, C0 , A, Qe , Re ) 0.00230.0035 0.00350.0057
A Z B u* D Z q2 2 q2 2 2 2 xg
0 1 0 A1 A2 143.2373 1.1968 981.7627
Zq1 {q1 q1}T
Zq2 {q2
1 3.1333
q2}T
0 B1 1
x2
T
U u1 u2
T
将结构运动微分方程写成状态方程:
AZ BU D g Z x
其中:
Z x1 x2 x3 x4
Z 0 0
1 x 2 x 3 x 4 T x
0 2 A 2 1 M K
I 22 M 1C
1.LQR控制算法
采用结构层相对地面位移坐标空间来建立结构运动微分方程为:
CX KX D MX s x g (t ) BsU
Ds 400000 400000
T
X ( 0) 0
(0) 0 X
1 1 Bs 0 1
X x1
5.滑移模态控制算法
滑移面为 S (t ) Z 0 式中, 是2×4维的矩阵; 是系统的状态向量.
将状态变量进行变换, 即 Z,其中
I 22 022
1 B1 B2 I 44 I 22
1 I 44
B 022 B 1 1 B2 M Bs
1.2322 1.2271 0.9032 1.0705 Gm 106 0.005 1.2322 0.1673 0.9032
得到的增益矩阵代人状态方程, 即
( A BG )Z D g Z x m
利用Matlab函数lsim可以求解状态方程得到结构的反应和控制力。
1.7705 0 0.4187 0.2093 G 107 1.7705 1.7705 0.2093 0.4187
G lqr( A, B, Q, R)
AZ BU D U GZ 为最优控制力,将其带入到状态方程 Z g 则有: x
( A BG)Z D g Z (0) 0 Z x
1.LQR控制算法
采用LQR算法设计控制力,权矩阵Q和R是两个重要的控制参数
K Q 022 022 M
R I 22 其中和为待定系数
利用Matlab的函数lqr求得控制力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即 当 300 8 106 控制力状态反馈增益矩阵G为:
k k K 1 2 k2 k2 3 1.5 = 108 k2 1.5 1.5
阻尼矩阵按Rayleigh阻尼计算
3000 4w2 1500 5 K w M 10 0 2 1500 1500 4w
2
w1 11.968 rad s w2 31.333 rad s
0 0.8705 0.1432 K * T K 103 D* T D 103 0.9818 0 0.2055
由于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均为对角矩阵,得到两个独立广义模态坐标方程表示的两 个状态方程
A Z B u* D Z q1 1 q1 1 1 1 xg
利用Matlab函数lsim可以求解状态方程得到结构的反应和控制力。
4.模态控制算法
结构的运动方程为利用Matlab的命令eig可以得到系统的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 ,利用态 的正交性可以得到模态坐标下的运动方程
(t ) C *q (t ) K *q(t ) D* g (t ) U * (t ) M *q x 其中:
0 1 0 0 0 0 0 1 750 375 2.5981 0.866 375 375 0.866 1.732
0 T D 1 0 0 1 1 M Ds
0 0 022 0 0 B 1 106 M Bs 2.5 2.5 0 2.5
q 1 X
0.8313 1.3 3 10 1.3 0.8313
1 0 M * T M 0 1
0.0008 0.0005 L T Bs 0.0013 0.0022
0 1.1968 C * T C 3.1333 0
结构控制系统状态反应可以用Matlab的微分方程求解器函数lsim求解, 即
g , t ) [ y1 , Z1 ] lsim((A BG), D, C0 , D0 , x
1.LQR控制算法
工况 第一层最大位移 第二层最大位移 第一层最大速度 第二层最大速度 第一层最大控制力 第二层最大控制力 第一层的减振率 第二层的减振率 无控 1.792 2.884 24.754 41.447 LQR 100 8 0.953 1.484 10.457 17.748 437.817 276.715 46.816 48.531 LQR 300 8 0.705 1.085 7.356 11.886 594.747 362.106 60.635 62.378 LQR 300 3 0.504 0.766 5.331 8.080 713.967 407.297 71.865 73.420 LQR 300 12 0.795 1.229 8.313 13.713 535.73 331.294 55.630 57.384 LQR 150 4 0.705 1.085 7.356 11.886 594.747 362.106 60.635 62.378 LQR 75 2 0.705 1.085 7.356 11.886 594.747 362.106 60.635 62.378
ˆ 1
ˆ B B1 B B 2
022 1 ˆ 由于 A A 1 M K
ˆ 0 A 11 22
I 22 M 1C
ˆ M 1C A 22
ˆ I A 12 22
ˆ M 1K A 21
B2 B1
0 D1 870.5004
0 D2 205.4973
采用LQR算法计算模态坐标下的控制力 . 对于每个模态坐标状态方程, 取权函数矩阵Q 和R分别为
K i* Qi 0 0 M i*
Ri 0.161
因此受控结构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为:
ˆ ( A BG K C A K C BG) Z ˆ [K Z e 0 e 0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Y T
T DF ) Z 0 0 g x (t )]T Y C0 (Z
利用Matlab函数lsim可以求解状态方程得到结构的反应和控制力
1 1 Gc Gc 1,1 1, 2 3.0726 Gc 2 2 G 1,1 G 1, 2 3.1007 c c
2.5165
1.5816
1 U t L Gc 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