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摘要】金融脱媒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本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实现综合化经营,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金融关系的一次大变革,它的特征是银行与其顾客之间传统的存贷款关系的削弱,以及无数资金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增强。金融脱媒强有力地改变了不同金融中介和非金融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直接融资(即依托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的融资)的发展,资金的供给通过一些新的机构或新的手段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输送到需求单位,也称为资金的体外循环,实际上就是资金融通的去中介化,包括存款的去中介化和贷款的去中介化。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特别是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致使直接融资使市场的功能日趋凸现,银行的媒介作用则趋于萎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金融脱媒”。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有
D.D.Hester(1969)最早提出金融脱媒的概念。Hamilton(1986)把金融脱媒定义为企业不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借款。Harmes(2001)认为金融脱媒在投资者或者金融工具购买者与生产者直接交易产品时发生,这时跳过了像保险经纪人这样的中介机构。David Powell(1998)认为脱媒、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全球化、筹资方法的多渠道以及新的沟通与信息技术给未来银行业的塑造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一些学者转向对作用机制和对宏观经济作用方面的研究,如M.Nissen(2000)和Alan Ching-biu Tse(2003),在对脱媒的研究中发现脱媒的结果并不是媒介作用的消失或危机,反而会在促使媒介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使新的中介组织被不断创新出来,形成脱媒校正效应,“脱媒校正”是“银行脱媒”的一个正效应结果。
1.2 国内主要有以下观点
李扬(2007)认为金融脱媒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而“媒”就是金融中介机构。而他于2008年在《金融脱媒弱化货币调控效力》又指出,中国的金融脱媒过程将呈现“长期反复”的特征。”
曹啸(2006)在《“金融脱媒”在美国》中提出,金融脱媒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能通过“校正效应”促进商业银行的再造和创新,给金融体系带来活力,因此尽管会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带来一定程度的削弱,我们还是要审慎地对待。
2 金融脱媒的形成原因
2.1 金融市场高度发展,证券充分市场化
“金融脱媒”这个词最早60年代出现在具备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的美国,英语中表达为“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在美国,大企业主要依靠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或商业票据筹集资金。20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债券筹资无一例外地超过信贷筹资。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票据的发行部分取代了银行对公司的短期信贷。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来源受到限制,金融脱媒逐渐显现。
2.2 居民投资意识提高
由于银行利率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对比下,居民的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倾向于比储蓄收益更大的证券产品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受到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影响相对萎缩,利差收人减少,依靠传统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2.3 中国金融脱媒的产生的特有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宗旨的指引下,使得经济得到稳固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虽然金融脱媒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对于有别于西方意识形态的中国来说,其产生的原因却是具有特殊性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积极推动是金融脱媒的直接动因;
(2)股票市场发展进入转折期;
(3)全球各大基金、财团的资金大量涌入中国,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4)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促进了金融脱媒的深化;
(5)人民币升值带动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价值上升,客观上也导致了金融脱媒现象的深化。
3 我国金融脱媒的特征
3.1 金融创新成为解决商业银行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金融脱媒的出现使得我国的银行业的发展遇到瓶颈,金融创新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金融创新是指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与变革,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与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一国的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的现状是金融业务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与健全,但是我国金融创新仍然存在很大问题: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不足;金融创新的外部条件不成熟;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便;金融技术创新有限;金融法规不健全,秩序不规范。
3.2 资本市场分流商业银行资源,撼动商业银行霸主地位
金融脱媒这一现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金融中介机构的结构性调整。由于金融市场的管制不断放松,银行利率的执行变化的幅度将不断缩小,在储蓄分流加快,银行“脱媒化”发展的同时,不能利用利率手段吸引居民储蓄,将使各家银行资金来源锐减,削弱其信贷投放能力,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将逐渐被撼动,优质大企业客户贷款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创业板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商业银行传统对公业务经营模式将受到挑战。3.3 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金融脱媒在使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的重大机遇,例如: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获得发展契机;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代理销售、托管业务、自营业务获得新的机会;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投资银行业务获得巨大发展潜力。
3.4 非正规金融迅速扩张
除此之外,近年来,非正规金融也迅速扩张。所谓非正规金融,包括打擦边球的民间金融、以钱庄和高利贷为代表的地下金融、其他非法金融活动。非正规金融的迅速发展,更加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脱媒的发展。
4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4.1 金融脱媒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带来很大的影响,客户资源流失严重
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存贷款,通过存贷之间的利差获取收益。其产生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