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产业链金融”背景、意义与商业银行应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产业链金融”:背景、意义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索彦峰刘彬①
一、“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产业互联网:催生“互联网+产业链金融”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我们认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在麦肯锡的《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报告中,其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

这就意味着,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到22%。

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到14万亿元人民币的年GDP总量。

随着资本的进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信息物理系统(CPS)等的普及和成熟,中国互联网产业也将从自成一体的产业形态加速向外延拓展,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将逐步延伸到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产业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即将到来。

经济决定金融,技术决定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必须围绕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加强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这就是“互联网+产业链金融”兴起和发展的经济和逻辑基础。

同时,在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下,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可视化监控已成为可能,这也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战略下从传统供应链①作者简介:索彦峰,男,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经济学、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现
任职于浦发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

本文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通信地址: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2号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200002);联系方式:suoyf@,136********。

刘彬,男,管理学博士,浦发银行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实务期权定价、互联网金融。

金融升级到产业链金融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互联网+产业链金融”的重要意义:有效解决关键性“痛点”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互联网+产业链金融”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对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企业创新、银行谋变、互联网金融生态演进等五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痛点”解决方案。

1、助力“一带一路"战略,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从宏观层面看,产能过剩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巨型“堰塞湖”.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产业互联网为助力“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过剩产能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一种现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遭遇需求下滑、市场萎缩的传统产业中,也存在一部分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实施产业互联网战略获得新生,从而盘活过剩产能,甚至转变为先进产能。

作为产业互联网有效运转的核心,“互联网+产业链金融"通过有效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最终通过打造一条“网上丝绸之路”,推动经济转型。

2、有机整合生产、贸易和服务模块,推动供应链到产业链的盈利模式转变,重构产业生态系统。

从中观层面看,如何借助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通过实施“互联网+产业”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政府面临的又一个“痛点”.产业互联网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技术,能够实现传统产业的泛在连接,并实现产业的全面智能化.而作为产业互联网核心的“互联网+产业链金融",通过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达到推动产业升级、重构产业生态系统的目标。

一是有机整合生产、贸易和服务模块,向后延伸利润区,推动行业盈利模式实现从供应链模式到产业链模式的转变。

二是重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传统产业跨越S曲线,实现行业绩效的持续性增长。

3、推动企业创新,重塑“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优势.
从微观层面看,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实现凤凰涅槃,重塑竞争优势,是众多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一个“痛点”.在产业互联网的泛在连接趋势下,不同行业将被各类平台重塑为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未来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实力,更取决于企业与其所构建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实践中,已有很多传统行业领域内的企业开始借助产业互联网,加快创新转型,并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比如,孟家港国际储运公司通过实施产业互联网转型,提供了一个从供应链转型升级到产业链、再到生态链的成功实践:一是实现了从中间贸易商到第四方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二是通过占领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和成为企业链上的核心节点,完成了从供应链扩展到产业链的转型;三是通过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实现了与其它行业互联互通的生态链转型.目前,该平台已可实现票据、数据的实施传输和货物全程物流可视化,并基于物流监管,以货权和债权为基础,为交易双方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海尔的垂直型电商、华为的数字化油气管道、上海电力公司的无人值守仓库都是借助产业互联网推动企业创新,重塑竞争优势的典型案例。

4、推动商业银行顺应产业互联网大趋势,创新谋变,开拓产业链金融的新蓝海。

从商业银行层面看,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商业银行要积极顺应产业互联网大趋势,有机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债权流等,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升级到产业链金融,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产业互联网也将推动一部分传统行业内的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变革管理和业务流程,重新成为高绩效企业,这为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下以产业链金融服务好这部分客户,化解来自传统行业的风险提供了很好机遇。

微众银行提供了一个产业互联网趋势下,商业银行创新求变的典型案例。

其创造了一种具有高度互联网基因,不同于传统银行模式的轻资产业务模式:没有物理网点,没有太多的存贷款业务,资产与负债均集中在合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仅仅是一家拥有银行牌照,但又不做传统银行业务的、轻资产的互联网中间平台.这对商业银行推动模式创新和公司业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5、推动互联网金融生态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互联网金融生态的自我良性进化。

从互联网金融层面看,如何在不脱离实体经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良好有序进化,是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面临的“痛点”。

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有利于“互联网+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创新,从而也为互联网生产领域内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这对于推动互联网金融生态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互联网金融生态的自我进化具有积极意义。

二、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的案例分析
孟家港国际储运公司(以下简称孟家港公司),是一家长三角地区超大型的散货港口运营商。

公司以孟家港为平台,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的仓储、洗选、筛分、均化、破碎等加工服务。

近几年在传统业务模式遭遇困境后,该公司基于煤炭产业供应链,实施了产业互联网战略,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转型。

(一)以互联网思维重塑煤炭供应链,从中间贸易商转型为第四方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煤炭贸易是一个复杂的供应链,基于这一判断,孟家港公司通过收购上海煤炭交易网,以互联网思维重塑煤炭供应链,成功从中间贸易商转型为第四方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图1:孟家港第四方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模式
在第四方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模式下,孟家港公司为供应链客户提供网上交易、物流监管、融资管理、咨询中心、数据中心、经营解决方案、仓储加工等综合服务。

孟家港抓住供应链过程中不受煤炭市场变化影响的物流监管和融资管理环节作为自身的核心业务模块,另外又免费为客户提供五大业务模块的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多赢平台服务体系,实现业务模式由贸易到产业链服务的跃升
通过收购上海煤炭交易网,孟家港公司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大宗散货线上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的客户提供在线供应链管理及信息服务,实现网上交易、线下撮合、物流、仓储服务监管、原料加工、配送、在线融资、保理等商务服务,并能够为钢铁、煤炭、电力、建材、化工、金融、保险、物流、航运、铁路、汽运等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图2:以客户为中心的多赢平台服务体系
借助这一服务平台,孟家港公司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端到端新型散货交易模式,优化传统贸易中冗长、低效率的中间环节,通过综合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节能、降耗、增效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互利共赢.
(三)依托实时物流监管系统,创新推出一揽子产业链金融服务
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孟家港公司依托上海煤炭交易网建立了能够与客户互动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物流监管制度.客户通过服务平台可直接从网上进行订单仓单委托和实时查询,了解自己货物所处的通关状态,库存情况,运输、仓储状况、入库等信息,以及相关单证流转信息和账单信息,实现了票据、数据的实时传输、货物全程物流可视化,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掌控全局".
图3:孟家港公司的物流监管系统
依托强大的实时物流监管系统,孟家港公司得以有效整合商流、数据流、票据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创新推出一揽子产业链金融服务。

图4:基于实时物流监管系统的产业链金融模式
例如,基于物流监管,孟家港公司以货权和债权为基础,通过下设的商业保理公司为交易双方提供商业保理服务,根据企业资质及网上交易活动进行信用评价。

此外,孟家港公司还能为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包括货到电厂债权融资、交易监管库货权融资、港口仓储货押融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等在内的一揽子产业链金融服务。

图5:商业保理业务流程
三、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产业链金融”的策略分析
(一)遵循产业链金融规律,提供涵盖生产端、贸易端和服务端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都面临生产端的产能过剩。

如何盘活传统行业的存量信贷资产,同时优化对传统行业的新增信贷投放,不仅关系到风险化解,而且还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顺利转型.
如前所述,产业互联网将重构煤炭等传统行业的产业链,推动相关行业内企业的业务模式由生产端逐步向贸易端、服务端转变。

实践中,已有一些传统行业内的企业通过聚焦贸易端构建网上服务平台,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

比如宝钢集团推出的钢铁电商平台“欧冶云商”,在2008年、2009年钢铁行业急转直下的两年,对宝钢利润的贡献达到60%。

2015年5月7日,宝钢股份披露,欧冶金融已获15家商业银行及中信保和中合担保等金融机构总计1627亿元的信贷额度,这是互联网金融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授信.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传统行业的产业互联网趋势,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

一是沿循产业互联网趋势下传统行业的价值链转移方向,积极发掘传统产业的盈利领域,以产业链金融方式加载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化解风险、盘活存量信贷资源。

二是遵循产业链金融规律,创新推出涵盖生产端、贸易端
和服务端的全流程产业链金融服务,在优化新增信贷投放的同时,加快创新转型。

三是采用互联网技术,将产业链金融沿着“链、圈、集”的路径进行精细化运作,以全产业链的方式创新中小企业业务.其中,“链"就是在供应链或产业链上进行金融服务.“圈"就是在闭合的圈子里进行金融服务。

“集”就是在某一片区域的全产业链进行金融服务。

(二)以生态化思维为各类交易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产业链金融服务
孟家港公司的案例表明,通过实施产业互联网战略,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自建交易平台,发展产业链金融业务,这是又一种形式的金融脱媒,需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警惕。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以生态化思维,针对各类交易平台的特点,实施分类合作策略,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一是对已经触网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商业银行要积极融入其产业互联网战略,通过提供风险管理、资讯共享、大数据征信、投资咨询等增值服务,成为其产业链金融业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银行.二是对没有触网的交易平台,商业银行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金融服务和金融技术输出,与交易平台合作开发出合适的供应链金融系统,积极帮助其制订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

针对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提供支付、货权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保理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是商业银行要积极储备交易平台类客户.目前,我国有大宗商品、贵金属、产权等各类交易平台648家,这为商业银行以产业链金融业务为切入点,拓展与交易平台的各类业务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基于产业链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在产业互联网趋势下,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借助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优势,创新发展基于产业链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图6:产业链金融涉及的银行产品与服务
一是对于核心企业,商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诸如集团账户管理、投行业务等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授采购合同融资、商业发票贴现、预约付款融资、应收账款买断、综合保理等金融服务;对于下游企业,从产业链内部来看,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果能够以优质金融服务协助核心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将有助于商业银行深化中小客户经营。

二是针对产业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应收账款、商业票据、银行票据、仓单和订单质押融资等资产,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实现风险转移、信贷额度释放和资本节约。

三是基于实时监控下的业务流程可视化,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包括投行、租赁、保理、联合授信在内综合化金融服务。

四是商业银行还可直接为交易平台的担保公司、保理公司授信,甚至可以通过直接组建P2P或产业基金,借力社会资金大力拓展产业链金融业务。

(四)改变传统单一静态风控方式,创新风险管理思路
“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业务中涉及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多种风险。

首先是信用风险.产业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但加大了整体产业链的信用风险。

随着融资工具不断向上下游企业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其次是操作风险。

银行要对贸易项下的货物、应收账款、业务流程进行监控,供应链上的业务流程环节多,决策链条长,需要银行业务人员对产业链非常了解,而这会加大操作风险。

第三是法律风险.供应链金融包括银行、企业、相关中介(物流、保险),参与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适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相关业务创新又有可能进一步突破现有法律规定,引发潜在风险。

最后,相关的产业链政策变化也会带来行业系统风险,如政府取消对相关行业扶持,对贸易或服务流程进行规范等.
在产业链金融中,贷前的授信变成贷后对交易链条的控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仓储中货物的货权、物权、债权都已实现可视化监控,大大降低了风险防控难度。

但随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产业链金融中的大量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担保且企业主与企业权责不分,在个人征信体系尚
未形成且“去担保化”成为趋势时,产业链金融的风险仍然较大。

进一步,随着贸易中货物的流动,货权、物权和债权在动态地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静态风控手段,在考虑产业集群各种风险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创新全新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动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五)推动产业链金融发展理念由需求链升级到金融护理链
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产品的使用只是产业链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之后,最为重要的是对客户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运作模式。

同时,要在产业链内摸清上、中、下游企业资金需求、信息需求的具体情况,在总结其需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客户营销政策、信贷制度安排、产品及人力资源的匹配,最终使整个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的金融需求形成链条。

因此,商业银行就需要不断提高服务客户的精细化程度,从原先的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理念向金融护理(Financial Care)理念转变。

这要求商业银行在了解产业链金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情况,从上、中、下游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其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从而实现与整个产业链金融需求的全方位对接.
(六)优化传统组织架构,着力满足C端发起的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
做好产业链金融服务,其核心在于要切实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思路解决C
端(客户端)发起的金融需求。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商业银行并不能很好地满足C端的金融需求。

首先,传统银行组织结构缺乏专业的产业链金融运营机构,相关职能零散分布在多个部门,缺乏协调,使得产业链金融业务的整体竞争优势被大大削弱.其次,产业链金融往往是一家分行解决全国性产业链的众多流程,而非全国性银行围绕一个产业链的综合流程,这使得流程缺乏规范化管理,融资链条长,审批环节多,降低了效率。

此外,商业银行还缺乏与产业链金融业务相关的专业人员,职责不清,整体管控不足.因此,在“互联网+产业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在总行层面进行统一规划,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成立行业金融事业部等,进行产业专业化
运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同时,还要结合产业发展特色和客户资源,通过加强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着力满足C端发起的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

(责任编辑:欧阳曦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