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文解字》贝部字的文化意蕴
''贝‘’字部详解
说文解字—“贝”部字徐梅201005002992“贝”字的基本信息:贝貝bèiㄅㄟˋ贝,部外笔画:0,总笔画:4●贝(貝)bèi ㄅㄟˋ1.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
2.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壳。
~雕。
3.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4. 姓。
造字法:象形《贝部》贝:海介虫也。
居陆名猋,在水名蜬。
象形。
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凡贝之属皆从贝。
详细字义(1) (象形。
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
汉字部首之一。
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
本义:海贝)(2)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
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shellfish](3) 贝壳[shell](4)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
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5) 古代货币[tortoise coin]大贝四寸八分以上。
——《汉书·食货志》(6)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7) 锦上的贝形花纹[shellfish-like pattern]。
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8)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
佛教徒以其叶写经[leaf]。
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
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
指佛经);贝书(贝叶书。
佛经)(9) 贝尔的简称[bel(缩写b,B)](10) 姓●【酉集中】【貝字部】貝《唐韻》《集韻》《韻會》 蓋切,音䟺。
《埤雅》貝以其背用,故謂之貝。
《說文》海介蟲也。
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
《爾雅·釋魚》貝居陸贆,在水者蜬,大者魧,小者 《註》大貝如車渠,細貝亦有紫色者。
《说文解字》中蕴含的审美文化
《说文解字》中蕴含的审美文化《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被称为中国第一本大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
本文通过对其中衣部、羊部、甘部、宀部、车部、革部等相关部首字的考释,来阐释我国古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审美趣味。
1.服饰之美《说文》衣部共收字117个,展示的内容主要与服饰有关。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衣着作为民生之本。
《说文·衣部》:“衣,依也。
上曰衣,下曰裳。
”段玉裁《注》:“迭韵为训。
依者,倚也。
衣者,人所倚以蔽体者也。
”《释名·释衣服》:“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
”可见服饰首先源于避寒暑、避形体,其次是遮羞,后来才有了表达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以及美饰作用等,这才产生出服饰的审美趣味。
在中国古代,富贵人家讲究服饰的图案、制作工艺,常常在衣领、衣襟、衣袖上加些装饰,绣上花纹。
在《说文》“衣”部中有关表示衣服的纹饰的字如:《说文·衣部》:“褕,褕翟。
羽饰衣。
”桂馥《义证》引《三礼六服图》:“褕狄,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也。
”褕翟是周朝时王后礼服的一种,在衣服上刻了羽饰之后又用五彩画。
《说文·衣部》:“衮,天子享先王。
卷龙绣于下幅。
一龙蟠阿上乡。
”段玉裁《注》:“惟天子衮有升龙也,龙曲体而昂首。
”“衮”是冕服之一,衮冕是一种在下衣上绣龙纹的衣服,是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穿的吉服。
天子衮衣上绣的是头朝上的升龙,三公诸侯祭祀的衣服上只能绣尾朝上头朝下的降龙。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服饰的尊卑等级之严。
在中国古代社会,色彩具有等级差别。
服色常常作为身份的一个外在标记,传达出人们的尊卑观。
不同服色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地位和权利,颜色的使用也就增添了“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内容。
《说文》中的“衣”部中有关表示衣服颜色的字也显示出古人的审美趣味,如:《说文·衣部》:“雜,五彩相会。
从衣,集声。
”段玉裁《注》:“所谓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也。
探寻《说文解字》中的文化内涵
探寻《说文解字》中的文化内涵作者:姚璨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4期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首部对汉字的字形以及文化渊源分析的书籍,其制定了按照不受编排字书的一种体制。
基于此,文章主要基于示部为例,对《说文解字》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说文解字》;文化内涵;示部《说文解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载体,也是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一种文字,集合了形、音以及义为一体。
在《说文解字》中含有大量的祭祀、农业、军事以及服饰等文化信息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一、《说文解字》示部的文字发展与分类《说文解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涵盖了广泛的文化知识。
《说文解字》将三代以及汉代中不同的文化内容有效的融合,是一种百科全书的集合。
第一,文字的产生发展无论何种民族、何种地区的在发展过程中都是现有语言与文字,而文字的起源发展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而人们多数认可的就是“仓颉造字”说。
其中郑玄在《周易传》中曾经有“大事情通过大绳结表示,而小事则通过小的绳结表示”,这是一种最为古老的纪事方法,而这种方式只能记录一些简单的小事,而一些表述一些复杂的事情中是没有作用的。
在《周易》中也明确了文字的起源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
文字是一种源于图画的形式,在文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二,示部字的简单分类许慎著《说文解字》一共有五百四十个部首,一共收录了九千余字。
在示部中含有63个实际的字,其反应了我国的内容,在语义中分析,这些文字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基于意义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五大意义的类别,其主要就是:神祇类,共有二十四个字;祭祀一共有三十三个字;而祈祷类一共有三个字;人对神祇态度类的文字一共有二字;其他的类的字一共有一个。
二、《说文解字》示部字的文化含义第一,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社会中,生产力的能力与水平相对较为低下,人类的思维有所限制,缺乏对自然知识的认知,人类恐惧大自然而又依赖于大自然,认为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者各种自然现象,认为是神灵在支配,人们对与这些自然现象较为崇拜,通过祈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说文解字》六书之浅见
《说文解字》六书之浅见《说文解字》六书造字法之浅见马文许慎是东汉时期伟大的文字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5月23日,文联组织我市作家、诗人、摄影家等文艺自愿者怀着敬仰的心情乘车前往参观位于漯河市召陵区的许慎文化园进行采风。
汽车刚刚在许慎文化园门口的六书广场停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六根亭亭玉立的石柱。
由于我的采写地点就是六书广场,因此就饶有兴趣的对石柱进行了认真地观看。
原来石柱上镌刻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确立的六书造字法: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造字法的定义和字例,前两种代表着我国的四种造字方法,后两种代表用字方法。
六书彰显了许慎对汉字使用和发展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对《说文解字》的学习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开始对何谓六书造字法可以说一窍不通。
回来后,我认真查看了有关资料,请教了有关专家。
对六书造字法才有了初步的印象,下面说一点我理解的皮毛知识和浮浅见解。
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专家批评指正。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他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
随後古人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
叫它为「字」,是说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
把文字寫在竹简、絲帛上,叫做「书」。
「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
[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長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
直到许慎创造六书说,才有了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六书是许慎通过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是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六书广场石柱上镌刻的六书的内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含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下的定义是:一曰象形,【《说文解字》把指事造字法放在第一位,我为了说明字的发展,把象形造字法挪在了第一位。
浅谈《说文解字》贝部字的文化意蕴
浅谈《说文解字》贝部字的文化意蕴[摘要] 本文将《说文解字》贝部字分为部首字、装饰之物、礼物与地位、仗势与背叛、财物买卖、贪欲与敛财六个小类。
每一类中选取几个典型的特别是有些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字作为例字逐一解释分析,通过解析例字揭示贝部字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意蕴。
[关键词]《说文解字》贝部字文化意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中国古代先民在造字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自己生产、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造字之中。
故而我们从汉字当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汉民族生活生产的文化意蕴。
《说文解字》即依靠字形,追溯字源,说解汉字的本义。
《说文》贝部字共59 个,下面即按照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分类稍作解说。
一、部首字“贝”《说文》曰:“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
象形。
古者货贝而宝龟。
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凡贝之属皆从贝。
”贝就是海中有甲壳的软体动物。
“贝”本是象形字,但小篆时发生伪变。
简体字“贝”由楷书行草体变来,都已看不出原来贝壳之形了。
在今天看来贝壳并非珍贵之物,但在上古时期,尤其在远离海滨的中原地带,贝就有了特殊的价值,并作为交换的中介物成为最早的货币。
夏代的人们就已开始使用贝币,到商代已成为主要的货币。
周代有了泉(段注:“周曰泉,秦曰钱,在周秦为古今字也”),但没有废除贝币。
到秦时方才废除贝币,正式行钱(《史记·平淮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从一个“贝”字上,我们可以串联出一段“上古货币发展史”。
“贝”是部首字,汉字中由贝组成的字大多与富足、礼物、赠送或祈求礼物、财物买卖等意义相关。
《汉书·食货志》记载:“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直”同“值”)。
贝部字所表示的意义源于“贝”本身的贵重价值。
屈原《九歌·河伯》中有“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后成语“贝阙朱宫”就用贝壳珍珠装饰的宫阙,以形容富丽豪华。
二、装饰之物賁(贲),《说文》:“饰也,从贝,卉声。
《说文解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说文解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说文解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简称《说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贝字部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摘要:贝子部字指的是含“贝”件字,在中华汉字里,贝部字非常多,而且都与社会商贸以及财物等等。
这些字都是我们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见证,而且还代表了当时价值观念的表征、风俗人情的写真以及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字:贝部字财物历史文化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又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发展,演进,负载着独特的文化信息。
成书于汉代的《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解释汉字字形义关系,分析字形结构,归纳汉字构形结构的字典,也是一部记载了诸多文化现象的汉字文化宝库,积淀了汉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
文字的形体构造和词义的发展变化,往往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
作为汉民族货币的的代表物“贝”,及其以这个字为字根构成的繁衍字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贝”部字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学者们对于“贝”字部的研究也有很多。
《说文解字》“贝”部字共59个,重文3个,新附字9个。
一、贝,部首许慎的说解:“贝,海介虫也……象形。
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在今天看来贝壳并非什么宝贵之物,但在上古时期,尤其是远离海滨的中原地带,贝壳就有了特殊的价值,并作为交换的中介物成为最早的货币。
“贝”是部首字,汉字中含有贝组成的字大多跟财物、礼物、赠送等具有买卖意义的相关。
二、财货名称这一大类是表示财物的名称或者与财物有关的一些名称的字,例如:贿,财也。
财,人所宝也。
货,财也。
资,货也。
赈,富也。
贤,多才也。
前四个字均表示财物,本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后两个字则为形容词,它们的意义就是在财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借贷关系,由于经济生活的宽裕,使得资金使用效益受到重视,民间的债务关系也日趋增多。
例如“赊”,《说文》“赊,费买也。
从贝、佘声。
”指的就是买卖延期交款。
现在的赊购、赊销等词的“赊”仍为此义。
三、表示的社会习俗文化1、首先表示装饰之物。
在《诗·鲁颂》中有“公徒三万,贝胄朱,丞徒增增”的描写,是说鲁僖公率领的三万之众的军队,用红线穿起贝壳作军装的装饰物,以便军队战士显得更加威武雄壮。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文化阐释
《说文解字》宀部字的文化阐释摘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中,《说文解字》独具一种深沉的美。
从许慎到大小徐,再到“说文”成风的清代,比类取象的汉文字在前人的世代努力下越发显示出其厚重和亲切。
透过《说文》,我们不仅可以一窥中华先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在其幼年时期艺术、宗教、哲学等许多方面的朴素表达,更可以发现后来者星火相续传承文明的不懈努力。
本文将以“宀”部为例,管中窥豹,力争揭示“说文”内蕴的冰山一角。
关键词:《说文解字》许慎宀部文化阐释《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撰的一部伟大字书,它不仅对研究文字的演变流传有重大价值,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之所以选择“宀部”作为走进这部大书的门径,是因为“宀”之一字正在很大层面反映了华夏民族亘古相传的对宇宙人生的朴素认识,足以管窥我们民族心理中的某些深层内涵。
许慎解“宀”曰:“交覆深屋也,象形。
”王筠《说文释例》言其所示“乃一极两宇两墙之形也。
”从近年考古发掘的远古房屋复原中不难发现,“宀”所描摹的正是一种圆形尖顶的简陋民居。
这种房屋是中华先民走出巢穴之后得以安身立命的伟大创造,从此以后虽然房屋的形式开始伴随着民族的成长而不断变迁,但是“宀”这一意向却永远地存在于我们的民族记忆里,诏示着归宿和安宁。
在“宀”部字里我们或许可以模糊地看出房屋的发展概况。
“古之民未知有宫室也,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辞过》中的简略言语印证了“有巢氏”这类远古记忆的某些可信性。
“宕,过也,一曰洞屋”;“宋,居也,从宀从木”,“宕”和“宋”这两个字隐隐约约透露了先民们最初的生存状态——寻穴以寄,结巢为居。
穴居和巢居无疑是粗糙而落后的,但正是在这样原始的适应自然的姿态中先民们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努力以独立于自然。
“宅,人所托凥也。
”告别了最初的蛮荒,远古先民们开始为自己建筑宅院以抵御风雨野兽。
以此为标志,人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迈向了以各种各样房屋和建筑为承载的绚烂的文明历程。
从说文贝部字透视古代汉族文化
从《说文》贝部字透视古代汉族文化【摘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包蕴着古代社会与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文拟从《说文解字》“贝”部字中,初步探索从汉字中反映出来的古代汉族商贸活动、思想意识和社会习俗等诸方面文化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透过这些贝部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从中找到古代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据。
【关键词】贝部字古代汉族文化引言 (3)一、贝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汉族商贸文化 (3)1、贝——汉族先民最早的货币实证 (3)2、部分贝部字是古代汉族商贸活动的实录 (3)(1)反映商贸活动的贝部字 (4)(2)反映借贷、抵押现象的贝部字 (4)二、贝部字所折射的古代汉族的思想意识文化 (5)1、部分贝部字与古代汉人的价值观念 (5)(1)某些贝部字是古代财富的象征符号 (5)(2)少数贝部字是贪恶邪念意识的代名词 (5)2、少数贝部字已成为衡量价值的尺度 (6)三、贝部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习俗文化 (6)1、与交际礼仪相关的贝部字 (6)2、与人情往来相关的贝部字 (7)3、与婚俗、祭祀、丧礼相关的贝部字 (7)4、与装饰习尚相关的贝部字 (8)结论 (8)致谢语 (8)参考文献: (9)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辅而行的。
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
从汉字的形成,能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现象、文化观念。
同时,透过研究分析汉字的造字的方式和内涵,可以管窥中国文化的特征,从中找到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据。
这种理据不是逻辑关系意义上的理据,而是社会历史文化取向、社会习俗文化取向、民族心理与思想意识取向等文化取向的阐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时代性。
本文拟从《说文解字》“贝”部字中,初步探索从中折射出来的古代文化。
古代中国对以“贝”为部首的汉字,着重在财富和以财富为媒介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意识。
交际行为即交换,物质交换,交际意识是在交换基础上产生的观念,二者是从物质和意识两大角度来说的。
阅读“贝”的故事——浅谈看偏旁明字义的识字方法
阅读“贝”的故事——浅谈看偏旁明字义的识字方法【摘要】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看偏旁明字义的识字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高效学习汉字,通过字、形、义的结合,令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
【关键字】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偏旁字义汉字树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智慧的文字之一。
每个汉字都蕴含古老的文化,都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故事,故事与故事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形成了一棵棵奇妙的汉字树。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阅读了“贝”的故事,一起构建由“贝”作为主干而建立起的汉字树。
一、阅读“贝”的故事,揭开神秘面纱(一)了解“贝”字的起源及演变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就有“六书”的说法,而位于首位的则是象形法。
从字形上来看,“贝”这个字就像一个被打开了壳且壳间由韧带连接的贝。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介绍:“贝,海介虫也。
”我们的祖先用图形把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画出来,创造了象形字“贝”,即现在我们看到的甲骨文。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三课《“贝”的故事》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图片贝和甲骨文,从视觉上直观感受象形字“贝”的构字特点,激发了他们阅读“贝”的故事的浓厚兴趣。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贝”的字形在逐渐发生变化。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突出了贝壳上的两条横纹;篆文承续了金文字形,甲壳写成了封闭形状;隶化后楷书将两根触须写成两点,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省去了正体楷书中的两横,才演变成我们现在所书写的“贝”。
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这一演变过程,增加了有关“贝”的故事的趣味性。
(二)探寻“贝”的文化内涵普普通通的“贝”拥有怎样的文化内涵呢?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告诉我们:“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课文《“贝”的故事》也以精炼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贝字的研究报告作文
贝字的研究报告作文
报告主题:贝字的研究
报告摘要:
本研究对贝字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包括贝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其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应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贝字在多个语言中具有相似的形态,并且其在汉字、拉丁字母和其他字母系统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贝字在承载信息的同时,也传递了一定的语音、音韵和语义的信息。
1. 贝字的起源与演变
1.1 贝字的起源
1.2 贝字的演变过程
2. 贝字的形态与特点
2.1 贝字的形态
2.2 贝字的特点
3. 贝字在汉字中的应用
3.1 汉字中的部首贝字
3.2 汉字中的偏旁贝字
4. 贝字在拉丁字母中的应用
4.1 拉丁字母中的符号贝字
4.2 拉丁字母中的形态贝字
5. 贝字在其他字母系统中的应用
5.1 英文字母表中的贝字
5.2 其他字母系统中的贝字
6. 贝字的语音、音韵与语义信息传递
6.1 贝字的语音信息
6.2 贝字的音韵信息
6.3 贝字的语义信息
7. 结论和展望
7.1 对贝字研究的总结
7.2 对贝字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贝字的研究,我们对其形态、应用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贝字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应用差异,以及对贝字进行更深入的语言学分析,为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贝字,汉字,拉丁字母,语音,音韵,语义。
贝字的演化过程
贝字的演化过程
咱中国人的汉字,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就拿这“贝”字来说,它的演
化过程那叫一个精彩!
你想想,贝在古代那可是宝贝呀!为啥?因为在那个时候,贝壳能
当货币使,就像现在的人民币一样重要。
所以“贝”字的地位可不一般。
最初的“贝”字,你知道长啥样不?它就像一个真正的贝壳,线条简
单却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那模样,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远古时代的故事。
后来啊,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字慢慢变得规整起来。
就像一个小
孩子,长大了,变得懂事了,有了自己的规矩和模样。
你说这像不像我们的成长?小时候天真无邪,随着岁月的打磨,逐
渐有了自己的形状和性格。
再往后,“贝”字的写法越来越多样,但无论怎么变,它那核心的意
思始终没变。
就好像我们不管走到哪里,心里那份对家的牵挂永远都在。
“贝”字在很多汉字里都有出现,比如说“财”“货”“贵”。
这说明了啥?说明了贝在咱们的生活中一直都很重要啊!
你看“财”字,有了贝,才有财富,这不就意味着贝是财富的象征吗?“货”字也是,货物和贝联系在一起,不也说明交易中贝的重要性吗?
还有“贵”字,贝在其中,显示出了珍贵、贵重的意思。
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元素,有些东西一直存在,一直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虽然形式可能会变,但本质不变。
咱们的汉字啊,真是充满了神奇和魅力。
一个“贝”字的演化,都能
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所以说,咱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这些汉字,说不定能从中发现更多
有趣的故事和秘密呢!这不就是咱们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贵财富嘛!
难道咱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好好传承吗?。
《货殖列传》中的“贝”部字研究
智库时代 ·249·百家争鸣《货殖列传》中的“贝”部字研究隋胜男(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说文解字》,对《货殖列传》中所出现次数较多的“贝”类字进行分类整理,从部首字、买卖贸易类、贫富类、与贝币对应的财物及其处理类、贸易的价值类这五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认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当时社会的文字、货币及经济状况。
关键词:《货殖列传》;《说文解字》;“贝”部字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8)13-0249-002民国时期潘吟阁对《货殖列传》曾赞曰:“读中国书而未读《史记》,可算未曾读书;读《史记》而未读《货殖传》,可算未读《史记》。
美哉《货殖传》!”可见《货殖列传》在《史记》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目前学界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系统研究《货殖列传》的成果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货殖列传》中的“贝”部字进行探究,为更清晰地认识司马迁的思想和当时社会状况提供一条可能性路径。
一、贝,部首字贝,《说文》:“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
至秦废贝行钱。
”甲骨文像水生甲壳动物的外形,有的甲骨文强化了甲壳上的横纹,其造字本义是有硬壳的水生动物。
这种动物因其美观、难得而被视为珍奇,后发展为原始货币。
金文承续了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还会突出水生动物的两根触须。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原始社会的贸易常表现为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易越来越频繁,最早的货币贝壳就作为媒介来调节商品的流通。
齿贝进入中原,最初还是用于装饰,妇女婴儿作挂件。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贝”是财富和力量的象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贝开始充当交易的媒介。
夏代人们开始以贝作为货币。
商朝,贝成为主要的货币,出现了仿制的骨贝、石贝、铜贝。
周代有了泉,但未废除贝币。
秦时废除贝币,正式行钱。
由于“贝”的贵重价值,与它有关的字多与“钱财宝物、商品贸易、输赢、花费、赏赐”等意义相关[1]。
《说文解字》_宀_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但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毕竟还有一部分在地下,屋内阴暗潮 湿。先民的房屋走向地面是必然趋势,“宋”字反映了先民的 房屋最终走向了地面。《说文》同:“宋,居也。从“,从木。”“从 木”,徐铉日:“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中国古代建筑以木 架结构为丰要结构方式,木材也是先民最容易找到的能够用于 造房的原材料。在fi{『文提到先民用木柱支撑房屋,而这种房屋 大多数都建在地面。到后来,木材用得越来越多,有木材作为 支撑,房r才有可能向地面发展。
1.居住文化 ““”部的部首字“。”字, 《说文》对其有如下解释: 。‘,交覆深屋也,象形。”““”字表示的是占代的一种房屋, 即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子。据部首字来看,“‘”部例字与古 代的居住文化有最直接的联系。 1.1走向地面 远古时代,汉民族先民在没有掌握造房技术之前,便寻找 天然屏障为自己遮风挡雨。这 在许多占籍里都有记载:《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 宫室,夏则居槽巢。”《墨子·辞过》:“古之民未有知为宫室 时,就陵阜而居。”先民没有房屋,便依靠厂(指山崖)搭建
内部柱于,再建造一个两面坡式的小屋顶。”H-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先民已有半地
穴式的房屋。此时的房屋,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 的布局方式。“这种双间房子,或内室作圆形,外室作方形, 或内外二室都作方形,中问连以狭窄的『j道。整个建筑平面作 吕字形。””o看到这,我们一定会想到“宫”这个字。《说文》 并没有把“宫”字收入“‘”部,而是单独作为一部,日:“宫, 室也。从‘,身吕省声。”以“室”训“宫”,而“室”收入““” 部,云:“室,实也。从“,从至。至,所止也。”段玉裁《说 文解字注》引《释宫》注日:“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至此, 房屋有了内外室,内外室在建筑功能上具有分工作用,内室的 保暖作用相对更好。
“贝”字的演变历史你知道吗?
“贝”字的演变历史你知道吗?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聊'贝'部字。
先说贝,'贝'本是象形字,甲骨文就极像水生软体动物的外形,甲骨文强化了贝壳上的横纹金文突出了活体贝类动物的触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楷书依据草书字形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保存的贝壳上的两道纹路。
简体'贝'即采用了楷书字形。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曰:'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
象形。
古者货贝而宝龟。
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凡贝之属皆从贝。
'《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
540部又根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
其中共记录了57个'贝'部字,主要集中在财货名物、交换流通和礼品地位三类。
贝部字所表示的意义源于'贝'本身的贵重价值。
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自然物货币之一。
第一类是关于财货名称的字,主要有:财、贿、货、资、贲(bì)、賏(yīng)等《说文》:'财,人所宝也。
从贝才声。
'本义指物资和货币的总称。
《广雅· 释诂四》:'财,货也。
'《周礼· 天官· 大宰》: '以九赋敛财贿。
'《说文》:'贿,财也。
从贝有声。
'引《周礼》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诗经· 卫风· 氓》中男女定情约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其中的'贿'就是指女方嫁妆等,后引申为财物的迁移流通行为,与'货、资、贩'等字意思相近。
贲,《说文》:'饰也,从贝,卉声。
'王肃云:'有文饰黄白色。
'而《序卦》中说:'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
贲者,饰也。
'事物不可以勉强相合就算了,还须加以文饰。
“贝”的故事课文精讲
“贝”的故事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贝”的故事可以分为两个段落。
第一段主要介绍了甲骨文中的“贝”字是由贝壳张开的样子演化而来的。
这个演化过程展示了“贝”字如何从原始的贝壳形状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汉字形式。
第二段则主要讲述了人们为什么用贝壳当饰品和钱币,以及“贝字旁”所代表的含义。
贝壳因其漂亮、珍贵、便于携带和不易损坏等特性,被人们广泛用作饰品和钱币。
同时,许多与“贝”字相关的汉字都具有与钱财相关的含义,如“赚”、“赔”、“购”等,这也进一步体现了“贝”字在汉字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两个段落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贝”字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在汉字中的应用和含义。
二、文章赏析《“贝”的故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文章,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贝”字的演变过程、贝壳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贝”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章通过讲述“贝”字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让读者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从最初的实物图形到现代汉字,贝壳的形象逐渐简化、规范化,成为了表示货币、财富等概念的符号。
这个过程不仅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对于货币、财富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文章通过讲述贝壳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让读者了解到贝壳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
贝壳因其美丽、珍贵、便于携带、不易损坏等特点,被广泛用作饰品和钱币。
这种使用方式不仅体现了贝壳的经济价值,也展示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交换、贸易等活动的认识。
同时,贝壳还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成为了权力、地位、财富等概念的象征,进一步彰显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通过深入探讨“贝”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读者理解到“贝”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文化载体。
它代表了古代人们对于公平交易、财富积累等概念的理解和追求,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文化传承。
同时,文章还引导读者思考货币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经济观念和理财意识。
《“贝”的故事》是一篇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文章。
贝的字形演变
贝的字形演变贝(拼音:bè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海贝。
贝字泛指有介壳的软体动物,但在古代主要是指海贝。
在上古,贝壳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也是货币,代表一定的财富,所以用“贝”作意符的字,大都与钱财或贵重之义有关。
如:财、货、贵、贱、贩、赠等。
象形字。
甲骨文的“贝”(图1、2)像海贝(尤其是宝螺科贝壳)的样子。
周代中期金文(图3、4)和周代晚期金文(图5、6)“贝”的形象已逐渐走样,多出来两只脚。
在这基础上递变为秦代的小篆(图8)、汉隶(图9),隶变后楷书写作“貝”。
西汉前期一些写得比较草率的隶书,往往将“貝”旁写作“贝”,这种写法为草书所继承。
在宋元以来的一些小说戏曲刻本中,“貝”字及“貝”旁亦或作“贝”(见《宋元以来俗字谱》)。
新中国成立后,“貝”简化为“贝”。
《说文解字》:“贝,海介虫也。
”是说贝是海中有壳的软体动物,未包括淡水贝类。
由于贝的外壳坚硬,色彩美丽,富有光泽,先民们最初把贝壳作为装饰或护身之用,有时用贝壳装饰军服,据说这样做除了美观外,“贝”还作为一种吉利的标志。
“贝”之所以显得如此珍贵,除了因为贝壳美观外,还因当时远离海滨的中原并不产贝。
那时的商人们只有跋山涉水辗转千里才能将贝壳运到中原。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将贝从海边运到中原,实在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也正由于路途遥远,求之不易,故而显得非常珍贵。
为此古人将“贝”称为“宝贝”。
后来“宝贝”泛称珍贵之物。
由于贝在当时有很高的价值,只有帝王诸侯及贵族才用得起,因此“贝”常常作为首饰成为一种高贵者的身份象征。
随着原始商业经济的出现,开始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手段。
这种方法自然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古人想出了以石制的工具之类的东西找零补齐。
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就必然导致商品交换的媒介——货贝的产生。
大海里的贝壳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种类的贝壳都能成为货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说文解字》贝部字的文化意蕴[摘要] 本文将《说文解字》贝部字分为部首字、装饰之物、礼物与地位、仗势与背叛、财物买卖、贪欲与敛财六个小类。
每一类中选取几个典型的特别是有些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字作为例字逐一解释分析,通过解析例字揭示贝部字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意蕴。
[关键词]《说文解字》贝部字文化意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中国古代先民在造字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自己生产、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造字之中。
故而我们从汉字当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汉民族生活生产的文化意蕴。
《说文解字》即依靠字形,追溯字源,说解汉字的本义。
《说文》贝部字共59 个,下面即按照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分类稍作解说。
一、部首字“贝”《说文》曰:“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
象形。
古者货贝而宝龟。
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凡贝之属皆从贝。
”贝就是海中有甲壳的软体动物。
“贝”本是象形字,但小篆时发生伪变。
简体字“贝”由楷书行草体变来,都已看不出原来贝壳之形了。
在今天看来贝壳并非珍贵之物,但在上古时期,尤其在远离海滨的中原地带,贝就有了特殊的价值,并作为交换的中介物成为最早的货币。
夏代的人们就已开始使用贝币,到商代已成为主要的货币。
周代有了泉(段注:“周曰泉,秦曰钱,在周秦为古今字也”),但没有废除贝币。
到秦时方才废除贝币,正式行钱(《史记·平淮书论》:“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从一个“贝”字上,我们可以串联出一段“上古货币发展史”。
“贝”是部首字,汉字中由贝组成的字大多与富足、礼物、赠送或祈求礼物、财物买卖等意义相关。
《汉书·食货志》记载:“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直”同“值”)。
贝部字所表示的意义源于“贝”本身的贵重价值。
屈原《九歌·河伯》中有“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后成语“贝阙朱宫”就用贝壳珍珠装饰的宫阙,以形容富丽豪华。
二、装饰之物賁(贲),《说文》:“饰也,从贝,卉声。
”郑玄云:“变也,文饰之貌。
”王肃云:“有文饰黄白色。
”《杂卦传》“贲无色也。
”注曰:“饰贵合众,无定色也。
”皆是对“贲”的描写。
《易·贲卦》:“贲其趾,舍车而徒。
”高亨注:“贲其趾者,谓文其足也。
”贲即文饰一类。
《易》原句是表示将足趾进行装饰,舍弃车子步行之意。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贲”则是指装饰的很好(的马)。
《易·贲卦》又有:“山下有火贲”即言其表示光明的样子。
后有“贲临”与“光临”同意,犹言比己尊贵者降临,为自己的光荣之意。
賏,《说文》:“颈饰也,从二贝。
”段注:“骈贝为饰也。
”其专指颈上的装饰物,由两个并立的贝字会意。
王筠《释例》:“賏为颈饰,盖其二贝并垂,故其字并而不叠。
”从字形上讲,两个贝字之所以并立而会意,也是由象其饰之形而来的。
徐锴《系传》:“蛮夷连贝为缨络也。
”大约后来贝不再作为珍贵的物品被人们佩戴在身上且以之为美,只有海滨地区、蛮荒地带仍因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将贝穿起作“缨络”。
中原乃以珠玉等穿起作为脖子上的装饰,另作词“璎珞”。
三、礼品与地位贊(赞),《说文》:“见也,从贝,从兟。
”赞,本义进见,从兟,兟即为进见之义,而“赞”还从贝会意。
徐锴在《系传》中说“从贝,以贝为礼也。
”徐铉也说:“执贽而进,有司(有关的官员)赞相(佐助)之。
”就是说进见之时要携带礼物奉上,才能得到有关官员的帮助,故而从贝。
赞也既而引申出辅佐、帮助之意。
《易·说卦》:“幽赞于神明。
”注曰:“赞,明也。
”疏曰:“赞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训为明也。
”赞者多靠称颂来达到推介助成的目的,赞就又有了称赞、夸奖之意。
古时就有一种文体称“小赞”,即用来称颂人物,多用韵文写成,如柳宗元《梁丘据赞》。
《汉书》、《后汉书》、《晋书》等纪、传的结尾也都有赞,略等于总评。
賓(宾),《说文》:“所敬也,从贝,丏声。
”宾是指所敬重的宾客,从贝会意。
朱骏声《通训定声》:“从贝者,宾礼必有贽。
”王国维《观堂集林》:“古者宾客至必有物以赠之,……故其字从贝。
”从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重礼而好客的本质,有贵客到来,不仅要招待周到,还要以贵重的礼物相赠。
宾是指贵客,即客人中地位较高者,与其意义相近的“客”则可指门客、食客等地位较低的人,二者意义不完全等同。
四、仗势与背叛貳(贰),《说文》:“副、益也。
从贝,弍声。
弍,古文二。
”段注:“副益,一句数读,当云‘副也,益也’。
”也就是说贰有居次位和增益两种意义。
《礼·少仪》:“乘贰车则式。
”注曰:“贰车,副车。
”贰即相对于为主要者而言居于次要地位者。
后引申为两属。
如《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注曰:“鄙郑边邑贰两属地。
”既而引申为心不专一,疑心。
如《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即是讲任用贤德的人就不要疑心他,并不是说贤者两属,有了贰心。
另外,贰还作增益讲。
如《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一贰。
”郑玄引郑司农注曰:“三贰,三益副之也。
”另林尹注曰:“副益之也,谓添使之常满也。
”故在此“贰”为增益之义。
負(负),《说文》:“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一曰:受贷不偿。
”依照许慎的解释,“负”字由人、由贝会意,表示有所依仗和凭恃,有恃无恐,所依恃的正是构字中的贝部。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武安负贵而好权。
”即言武安侯依仗着自己富贵和尊贵的地位而最爱玩弄权术。
徐灏《段注笺》:“负之古音古义皆为背。
”则负的本义应与“背”同。
因战败背向而走,故有胜负之“负”,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知报偿,故有负德之“负”。
故“负”的依仗之义是由背向、背靠之义发展来的。
成语有负隅顽抗,就是指凭借险要的地势或其他有利条件拼死抵抗。
五、财物买卖俗语道:“贸迁有无,各得其所”。
一买一卖之间,使财物各归其位,各地之间有无互通。
又有“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粮食是人生存必须品,粮价过高则百姓承受不起,过低又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买卖之间并非简单的财物搬运,其中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买(買),《说文》:“市也,从网贝。
《孟子》曰,登垄断而网市利。
”段注:“市者,买物之所,因之买物而言市。
”买的本义是将别人的物品、利益纳为己有,从字形上即可见广撒网以捞取财物的形象。
《孟子·公孙丑下》的一段描写则更为具体,登上高地四下探望,发现有利之处即网而市之。
网罗好处即为买。
卖(賣),《说文》:“出货物也,从出从买。
”段注:“出而与人买之也。
”与买入相反,卖者出也,即将自己的财物、利益出让给他人。
徐曰:“货精故出则买之也。
”有人“登垄断”而待,自有人“囤居奇”欲出。
不过若出让的利益并非一己所有而属国家利益,就恐怕会担当骂名,如《史记·苏秦传》中有“左右卖国反覆之臣也。
”费(費),《说文》:“散财用也,从贝弗声。
”徐曰:“财散出如汤沸然。
”则费多是作为用财过多,作靡费讲。
《论语》中有“君子惠而不费”,自是告诫人们要节俭不可过于奢靡浪费。
何晏注曰:“无费于财,利民在政。
”财物买卖中讲求理性才是有利于自身,有利于国家的大计。
六、贪欲与敛财贪(貪),《说文》:“欲物也,从贝今声。
”贪本义为想要财物,又与登高网贝的买不同。
《释名》:“贪,探也,探入他分也。
”贪指非分之所为,妄图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
屈原《离骚》中有“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将贪与婪并称。
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贪取贪财的意义后有保留,如“贪污”,即利用职权之便非法取得财物。
不过之后将不知满足地追求统称为“贪”。
《吕氏春秋·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
”高诱注:“求无厌足为贪。
”赋(賦),《说文》:“敛也,从贝武声。
”既有了贪欲,就要想办法满足自己。
赋,从贝武声,武应亦表意,即征敛财物之意。
《方言》:“赋,动也。
”注曰:“赋敛所以扰动民也。
”从赋字上,我们似乎又可得出一段“赋税发展史”。
赋,本言田赋。
《尚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
传曰:“赋为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后又指兵赋而言。
《前汉·刑法志》:“几方千里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注曰:“赋谓发赋敛财也。
”《论语·公治长》:“可使治其赋也。
”注曰:“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
”但依古制,百姓除需缴纳地租外,还要服徭役。
后统治者采用雇佣劳动力,别者收丁税。
至清康熙时将丁税合于田租,称地丁,赋亦专指田租矣。
七、小结《说文解字》贝部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许多字随着文化生活的延续,知道今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贝部字在人们语言中的大量使用也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部分真实面貌。
在整个农业社会内部,商品经济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逐渐地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1]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7.[2]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湖南:岳麓书社,2005.[3]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 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4] 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80.[5] 词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6] 汉语大辞典第十卷·贝部.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