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984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基于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贫瘠土壤上,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才能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确实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逾越的经济形式。
我国是要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
联系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认识

联系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我党对国情、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一次飞:跃,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开始走向成熟。
这一理论内容丰富,它包含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层含义、历史前提,根本特征、主要矛盾、基术任务、长期过程、国际比较以及我们对国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历程等基本问题的系统的科学阐明,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长远方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长远的战略指导作用。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特点。
但外部环境总体对我们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大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完全有可能的。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被人瞧不起,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要抓住当前国际有利时机加快发展自己。
发展是硬道理,不仅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增强我国外交实力的基础。
国家间的竞争,基础在实力。
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
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
各条战线都要以现代化建设为大局,配合大局,从大局出发,根据自己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为大局服务。
从国内来讲,就是把发展放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扩大内需来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一、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一)从经济发展看。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
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
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初三政治基本国情知识点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复习我国国情(一)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主要特征及表现:(1)主要特征是不发达。
(2)表现: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②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二)祖国巨变1、表现:(1)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具体表现:(1)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三步走”目标前两步目标;(3)人民生活上: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④祖国统一上:香港、澳门回归;⑤外交上:加入WTO;成功召开APEC会议;⑥科技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⑦文化教育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⑧体育: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3、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主要原因①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④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⑤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⑥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⑦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⑧ 正确认识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⑨ 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4、得出结论(对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感受?)(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6)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7)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三)共同理想:1、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知识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材料:党章知识——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党章知识——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当今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党章总纲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经过60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显著标志是我国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深深根植于亿万人民一往无前的创造性实践中,及时回应实践创新的理论呼唤,富有既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又让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而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件人:游茂强<237893908@>查看拒收时间: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下午5:26收件人:游茂强<812318075@>十六大党章把总纲部分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样修改,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至少需要100年,全党同志要从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根据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论述,1988年4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内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党章在总结部分增写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他有关初级阶段基本问题,基本路线的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把总纲部分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它…不… 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 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 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 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引自党的十三大报告)
24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 (三)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 1、我国社会主义必然经过长期初级阶段的 原因.
• (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 定的.
• (2)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 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17
(9)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 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 (五)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实际出发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指定 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 步骤的根本依据.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 >>中形成了系统的过渡时期理论. (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 >中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 高级阶段.
4
列宁把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把高级阶段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 (3)关于每个发展阶段的多级发展过程. • 列宁提出俄国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 个多级发展过程. •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很长 时期才能建设起来的”.
10
从当前基本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当前基本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987, 在党的十三大上,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认为我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从党的十三大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目前已经20多年, 这20多年, 我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同志认为, 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度过了初级阶段, 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看, 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一、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一) 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009年, 我国的GDP 达到了达到33.5353万亿人民币, 按汇率折算成美元为4.931万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居世界第3位。
但是, 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从农业上看, 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 农业用手工工具搞饭吃和靠天吃饭两大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科学技术上, 我国在一些尖端科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太空出舱、歼十飞机等,但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这一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工业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出口商品中加工深度不够、技术附加值不高, 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源型商品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都是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表现。
工业产品的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基础工业落后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工业上的一些基础设备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总的来看,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
专题2:中国的基本国情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明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2、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就和变化,但有三个没有变化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三个世所罕见”;3、抓住和利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有一个如何认清国情、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问题。
什么是国情国情构成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国民教育水平阶级阶层结构;民族构成;历史文化特点;人口结构;自然资源;国际环境等等。
一、认识国情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对国情的判断必须客观,不能凭借主观想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几次“左”倾错误出现时,往往是对照他国革命经验,主观上认为本国国情与他国一样,而照搬照抄他国模式。
总结经验,得出正确结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二、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离不开调查研究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晚年却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
启示:他的贡献源于调查研究。
早年的毛泽东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曾深入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明确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他的错误则根植于缺乏调查研究。
第三、国情不是孤立的,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就必须具备世界的眼光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离不开国际大环境的,正确认识国情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与别的国家进行比较来了解我们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世界的大环境下来认识中国国情越来越重要。
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
从而形成以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等为基本特点的自然国情。
然而,我国能够长期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启示:我们对国情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17卷第1期2018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B e i j i n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V o l .17 N o .1 J a n .201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王 立 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摘 要:"新时代"就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发展阶段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㊂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出现了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是具有阶段性的㊂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㊂关键词:新时代;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图分类号:D 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18)01-0009-07 收稿日期:2017-12-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16Z D A 002)㊂作者简介: 王立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中心理事㊂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㊁毛泽东研究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㊂ 新时代 就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的发展阶段㊂这一判断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㊂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许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㊂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的含义,对于理解和把握十九大报告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把握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㊂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准确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㊁性质㊁任务㊁动力与前途,解决了 中国为什么要革命㊁怎么革命㊁革命后走向何处 的问题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㊂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但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奠基者㊂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初步提出社会主义分阶段发展的重要论断㊂在1956年1月的知识分子大会上,毛泽东对进入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进行了区分,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㊂1957年他又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㊂ [2]这一重要判断,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提供了基础㊂之后,毛泽东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㊂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 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㊂ [3](P 116)1960年毛泽东在会见斯诺时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㊂ [3](P 301)毛泽东对 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建成时间的判断,与现在我们所说的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完全吻合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科学判断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㊂1980年4月,在总结建国30年的经验时,邓小平指出: 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 左 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㊂ [4]1981年,由他领导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01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㊂ [5]此后,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作了一定的阐述㊂1987年8月,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㊂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㊂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㊂ [6](P252)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 党的十三大的特点,一个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㊁方针和政策㊂ [6](P258)1997年,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不久,党的十五大再次分析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五大报告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㊂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㊂我们讲要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次大会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㊂ [7]继党的十三大报告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五个基本特征后,党的十五大报告又将其概括为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提炼和概括,使我们对国情的认识更加现实㊁准确㊁客观,也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㊁紧迫性㊁复杂性㊁艰巨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㊂此后,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都重申了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㊂党的十八大强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㊂ [8]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㊂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不断变化的新特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出现了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也是具有阶段性的㊂党的十三大报告曾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㊁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㊂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㊂ 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㊁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㊁政治㊁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㊂ [9]在这里从过程论的角度笼统地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五个基本特征,从整体上指出了中国社会在初级阶段要实现的五个方面的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变化㊂十年之后,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㊂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㊂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㊂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㊁市场化㊁现代化㊂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㊂报告进一步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㊁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㊁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㊁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㊁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㊂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㊂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㊁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10]㊂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思路和十三大是一样的,也是从过程论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总体性的概括,不同的是这种分析更加具体㊁更加细化了,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化㊂但是,还没有认识到或者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着阶段性的问题㊂从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五个基本特征,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九个基本特征,是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认识论基础㊂今天,我们可以具体分析这些基本特征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㊁时代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的进步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㊂关于 逐步摆脱贫穷㊁摆脱落后的阶段 ,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㊁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等问题,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2012年,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国扶贫对象仍有1.22亿人㊂从那时起,我们进行了举世关注的减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4年,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①㊂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㊁精准脱贫㊁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㊁经得起历史检验[11]㊂关于 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㊁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㊁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㊂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 D P 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达46.9%[12]㊂关于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㊁政治㊁文化体制的阶段 ,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等问题,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央提出应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用 修改为 决定性作用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13]㊂2015年10月,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㊁公益性服务㊁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㊂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㊁规范㊁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14]㊂关于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㊁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11第1期 王立胜: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北京晨报网h t t p ://w w w.m o r n i n g po s t .c o m.c n /2017/0522/1631364.s h t m l .21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史阶段 ,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等问题㊂2015年12月,教育部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总体评估有关情况发布会,总体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㊂2014年,中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0.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㊂小学净入学率为99.8%㊁初中毛入学率为103.5%,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5.83%[15]㊂党的十八大把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写进大会报告,明确提出: 倡导富强㊁民主㊁文明㊁和谐,倡导自由㊁平等㊁公正㊁法治,倡导爱国㊁敬业㊁诚信㊁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 [8]关于 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等问题㊂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㊁经济实力㊁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㊁居民收入水平㊁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㊁国际竞争力㊁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胜利完成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总结的: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㊂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㊁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㊂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㊂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㊂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㊂我国经济实力㊁科技实力㊁国防实力㊁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16]㊂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㊁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㊁社会主义建设规律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㊂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三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四是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六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七是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八是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九是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十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㊂三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阶段性推进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㊂从站起来㊁富起来到强起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㊁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逐渐摆脱了 挨打 的境地;而改革开放,则让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逐渐摆脱 挨饿 的境地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基本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8.7亿元增至2015年的676708亿元,增长183倍①㊂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78 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由1.7%升至14.8%,落后第一名美国9个百分点,领先第三名日本9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㊂若以购买力平价来衡量,中国的国民总收入(G N I )从2014年起就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㊂1978-201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至33304亿美元③,从2010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一㊂经济实力的增强,促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由追随者到参与者,再到引领者的跨越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开始积极引领世界经济㊂我们完全有信心㊁有能力实现从富到强的历史性飞跃㊂如果说站起来是要逐渐摆脱 挨打 的境地,富起来是要逐渐摆脱 挨饿 的境地,那么强起来,就是要逐渐摆脱 挨骂 的境地㊂站起来是富起来㊁强起来的前提,而富起来,又是强起来的基础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断变化的特点,当前,我们就要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㊂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㊂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㊁补短板㊁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㊁精准脱贫㊁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㊁经得起历史检验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展望的: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㊁政治文明㊁精神文明㊁社会文明㊁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㊂ [13](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生致力于让中华民族站起来㊁富起来的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来 发展是硬道理 的嘱托,我们党一直坚持认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㊂但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邓小平又敏锐地关注到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晚年在同自己的弟弟邓垦谈话时说: 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㊂ [17]这固然是一个伟人的总结和反思,但也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实有着每一阶段不同的使命和任务,邓小平同志当时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怎么样让中国先发展起来,而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㊂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把这些问题表述为: 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㊂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㊁不协调㊁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㊁就业㊁社会保障㊁医疗㊁住房㊁生态环境㊁食品药品安全㊁安全生产㊁社会治安㊁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㊁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㊁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㊁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㊂[8]习近平一直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 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㊁ 四个全面 的战略布局㊁五大新发展理念等,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的系统性㊁整体性和协同性,正是要解决 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㊂(三)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㊁干在一起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断变化的特点,我们会发现,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㊁更稳定的工作㊁更满意的收入㊁更可靠31第1期 王立胜: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①②③国家统计局网站h t t p ://d a t a .s t a t s .g o v .c n /k s .h t m ?c n =C 01&z b =A 0501世界银行报告,h t t p ://w w w.j f d a i l y .c o m /n e w s /d e t a i l ?i d =45668中国政府网h t t p ://w w w.go v .c n /x i n w e n /2016-02/29/c o n t e n t _5047428.h t m。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代最大国情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代最大国情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01-02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①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八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重要钥匙。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新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发展上看。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第二,从人民生活方面看,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如何理解十七大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所含深意?

题目:如何理解十七大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所含深意?一、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主要矛盾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对基本国情的逐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一)历史借鉴1.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2.60年代的酿成的“文革十年”悲剧。
(二)形成和发展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初步确;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的三次提出;3.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系统阐述;4.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5.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三、基本国情没有变的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社会,而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
2.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条件决定的。
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
3.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水平和标准更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必需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它。
四、认清国情,扎实发展认清国情,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
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五、对主要矛盾的逐步认识(一)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上解决。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初级阶段的唯一条件。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单纯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因素来看的,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来看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对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综合考量。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会一成不变,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就是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更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在认识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必须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问题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问题统一起来思考和研究,把“变”与“不变”这两个论断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
谋划发展、制定政策,要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一般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专指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含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即所有制。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现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内容】1、公有制经济(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是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其他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2)集体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与农业和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中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3)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是指在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并负有限责任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成分,并不改变其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非公有制经济(1)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
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所有制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阶段。
我查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是:“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还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议论纷纷。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中国仍然存在着和多问题。
下面我们就中国存在的问题来看看中国是否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进入发展国家的行列。
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达到1.8亿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10年为4392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21位.中国仍处在世
界后列;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中国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为44.9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3.03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1.87个百分点;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的消耗量也高于世界及发达国家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的三产占比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世界银行则是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将经济体划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
截至2011年7月1日,低收入经济体指其2010年平均收入在 1005美元以下,中低收入则是1006- 3975美元:中高收入为3976-12275美元,高收入为12276美元以上。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通常又称为发展中经济体。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700美元。
在世界银行的分类中,中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因而是发展中国家。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黄益平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一文中写到,中国拥有13亿人口,从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中国毋庸置疑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贫困人数超过泰国或英格兰的人口总数。
中国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特点。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7月1日,在经合组织发表的演讲中,李克强回应了中国是否已可摘掉“发展中国家”帽子的问题。
他说,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城乡区域发展、社会福利等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依然很长。
不仅仅是中国人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外国学者也这样认为。
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在《对中国苛求会损害较贫困的民众》的文章中写到:
要求中国在海外援助活动中遵循“发达国家”标准,不仅对中国的弱势群体不公平(因为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而且不可持续,因为中国其实是对资源分配不当,它把稀缺的资源用于在国外展示实力,而国内那些在发达国家里常见的社会需求大多未得到满足。
在外部观察人士看来,中国似乎是头经济巨兽,它在发展援助方面日益扩大的作用必须伴随着工业化
国家所遵循的严格规则。
这种观点表面上似乎合理,却忽视了几个重要事实。
中国对外发展计划的资金来源是普通中国人缴纳的税款,遵守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援助标准需要切实、显著的成本,这种成本只会进一步增加中国普通民众的负担,而他们当中很多人缺乏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保障。
所以综上所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