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相夫教子的九个经典故事

合集下载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

古代慈母教子故事故事1:田母拒金战国时期,田稷子曾任齐国宰相,三年任满从相位上退下来时,他的属吏送给他百两黄金。

田稷子收下后,将它拿回家去原封不动地献给了母亲。

田母问明原因后,十分严肃地说:“为官应该做到廉洁自律,品行高洁,不取分外之财,否则就是不义;如果你要孝敬长辈,就应该尽心诚意地为国办事,否则就是不孝。

不义之财,不是我应有的东西;不孝之子,也不是我的儿子!”田稷子受到母亲训斥后,先将那些金子退还给属吏,又主动到朝廷请罪。

齐王很是钦佩田母的.高尚情操,就从朝廷拿出一百两黄金赏赐给田母,同时也没计较田稷子收受百金之事。

故事2:李母拒米唐朝人李畲曾当过监察御史。

一次,官府派人将他的俸米送到他的家中。

他的母亲叫家人拿出斛来将送到的米量了一遍,发现多了三斛。

李母又问他们送一趟米应该给多少车脚钱,送米的人说:“给御史们送米不要脚力钱。

”李母听了,非常生气,就令家人将多余的俸米送还了官府,并付了车脚钱。

李畲回家后,李母将他狠狠地责备了一番。

为此,李畲专门上奏章参劾了发放俸米的仓官,又亲自向朝廷请罪。

故事3:寇母遗诗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为人织布度日。

但在寇准做官后不久,寇母就病逝了。

临终前,寇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儿修身为万民。

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让仆人刘妈在适当的时候交给寇准。

寇准仕途顺利一直做到了宰相。

有一次,他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子,准备大宴群僚。

刘妈见时机已到,就将这幅《寒窗课子图》交给了寇准。

寇准边看图边读诗,不觉泪如泉涌。

于是立即撤去了寿宴,辞掉了寿礼,从此清正廉洁,勤于政事,终成一代名相。

故事4:陶母封鱼晋朝人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但陶母却很注意对他品德的教养。

后来,陶侃做了一个小吏,有一次他利用负责管理鱼塘之便,弄到一坛腌好的咸鱼,让人捎给了母亲。

陶母见后,立即封好了咸鱼,派家人原物送回,并写了一封信责备他说:“你作为一个官吏,却拿了公家的财物给我,不但不能使我满意,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啊!”此后,陶侃牢记母训,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后累官至征西大将军、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洲诸军事等要职,成为东晋初期的重臣之一。

孟母教子的五个故事

孟母教子的五个故事

孟母教子的五个故事一、孟母教子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孟母,她非常重视教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于是,她每天都会教导儿子,让他学习诗歌、礼仪、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孟母的儿子非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但是,他也有些懒惰,不太喜欢学习。

孟母看到儿子的这种情况,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在家里的墙上挂了一把剑,告诉儿子,只有当他能够背诵《诗经》三百篇,才能够拔出这把剑。

孟母的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开始刻苦学习。

他每天都背诵《诗经》,终于在三年后,成功地拔出了那把剑。

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德有才的人。

二、孟母教子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孟母,她非常重视教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于是,她每天都会教导儿子,让他学习诗歌、礼仪、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孟母的儿子非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但是,他也有些傲慢自大,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孟母看到儿子的这种情况,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让儿子去和一个比他年龄小的孩子比赛,看看谁能够更快地背诵《诗经》。

孟母的儿子接受了挑战,但是很快就输了。

他感到非常惊讶,也很生气。

但是,孟母告诉他,这是因为他太傲慢自大了,没有认真学习。

她希望儿子能够从这次比赛中吸取教训,更加努力地学习,成为一个真正有才有德的人。

三、孟母教子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孟母,她非常重视教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于是,她每天都会教导儿子,让他学习诗歌、礼仪、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孟母的儿子非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但是,他也有些任性,总是不愿意听从母亲的教导。

孟母看到儿子的这种情况,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让儿子去和一个比他年龄小的孩子一起学习,看看谁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

孟母的儿子接受了挑战,但是很快就发现,那个比他年龄小的孩子学习起来比他更加刻苦。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任性是在浪费时间。

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德有才的人。

历史上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历史上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很多,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店铺一起看看吧!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历史上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历史上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1、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和母亲住在坟地附近,早晚跟祭坟的人学悲号啼泣。

孟母怕耽误了儿子的学业,便搬到屠宰场附近居住。

孟子又学屠宰之事。

孟母再次搬迁,住到学宫附近。

孟子于是跟从学宫中人学习礼仪和文化知识,孟母为给儿子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迁其居,后世传为佳话。

孟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看到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作用的人。

(《烈女传》)2、买肉啖子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

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

”“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

”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

这不是在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3、断机教子“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

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

”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

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

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

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

古代教子故事

古代教子故事

古代教子故事在古代,教育子女一直被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许多父母都会讲述一些有趣并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给他们听。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教子故事。

1. 《包公断案》在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包拯的官员,他以公正无私、聪明睿智而闻名于世。

包公断案的故事中,他面对诸多奇案,始终坚持公正原则,将真相揭示给人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公正的人,不偏不倚,正直应对。

2. 《孟母三迁》孟夫人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的母亲,在孟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希望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多次迁居以寻求更好的学习环境。

她的坚持以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给予了孟子优秀的品德和学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3. 《韩非子刺股励志》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年轻时刺破自己的腿肉来警示自己,表明立志努力的决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勇于付出努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4. 《管仲治疗草包》管仲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治理国家时,遇到一个无能的官员,他并没有将其革职,而是采取耐心地指导和帮助的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后,那位官员逐渐改正错误,成为一名出色的官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长辈或者领导者,应该给予他人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5. 《孔子与会稽山》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与一位山野中的老人交流,从中学到了人生的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和宽容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和经验。

这些古代教子故事不仅给予孩子们娱乐和乐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这些故事在古代被广为流传,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古代故事中汲取智慧,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

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古代教子小故事(通用14篇)历史之于人们既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又充满着神秘和未知。

那么你知道哪些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教子小故事篇1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

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

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古代教子小故事篇2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

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

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

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

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

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

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

"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

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

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

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

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

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母爱子子敬母的事例历史故事

母爱子子敬母的事例历史故事

母爱子子敬母的事例历史故事
一、母爱篇
1.《孟母三迁》故事:
孟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迁居才找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次的良好教育最终让孟子成为一位有用之才。

2.《莘母传》故事:
莘母的儿子是一个傻子,但她却不放弃他,并且不断地给予他爱和关心。

她最终也因此获得了一个聪明的儿子。

3.《愚公移山》故事:
愚公想要把两座山挖平,以便他的家人可以过桥,他尽管身体年迈却依旧不放弃,后来神仙看到了他的坚持,给予他帮助,最终完成了任务。

二、子孝篇
1.《左传》献玉篇:
齐国大夫鲍叔牙把自己所有的珠宝首饰统统献给了国君,希望能够使
国家变得更加富裕强大。

而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最终也使他的儿子深受国君的看重和尊重。

2.《孝经》讲述的孝子故事:
这部经典告诉我们很多孝子的事迹,其中包括孔子和他的弟子孟子的孝顺行为,以及项羽和他的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3.《袁崇伟的故事》:
这是一个象征孝顺的故事,袁崇伟励志要成为一名十分儒雅的人,希望能够使自己的母亲感到自豪。

以上这些母爱子孝的事例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家庭的爱可以在生活中发挥出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能够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古代父女故事

古代父女故事

古代父女故事在古代,父女关系被视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古代父女之间的故事中,展现了深厚的感情、家族传统的传承以及女性的坚韧与智慧。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父女之间故事的介绍。

一、《孟母三迁》《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的一则著名的父女故事。

故事中,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迁居。

她相信,只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孟子才能成为一位有德行、有学识的人。

这个故事传递了古代父母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为了子女的成长和发展,父母愿意付出一切的精神。

二、《王祥救父》《王祥救父》是古代故事中一个令人感动的父女故事。

故事中,王祥的父亲被冤枉而入狱,王祥为了救父,日夜努力,无论是跋山涉水,还是挨饿受冻,都没有退缩。

最终,他成功地帮助父亲洗清了冤屈,并且获得了朝廷的赏识。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女子的勇敢和顽强的精神,以及父女之间的深情厚意。

三、《蔡文姬救父》《蔡文姬救父》是古代中国一个动人的父女故事。

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儿,蔡邕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学者。

当时,蔡邕因为得罪权贵,被迫辞官,并被囚禁。

蔡文姬为了拯救父亲,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宫廷中弹奏琴曲。

她的音乐才华和美丽的琴曲打动了当时的皇帝,使得蔡邕得以获释。

这个故事讲述了古代女子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女儿对父亲的无私的爱。

四、《李白莲救父》《李白莲救父》是古代中国的一则父女故事。

故事中,李白莲的父亲李白莲被错误地判处死刑。

李白莲为了救父,勇敢地上书告状。

她向皇帝陈述了父亲的冤屈,并揭露了真相。

皇帝对她的坚强和正义感深为震撼,最终将她的父亲释放。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女子的勇敢和聪明,以及她们对家庭和正义的坚守。

这些古代父女故事无一不展示了父女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和女性在困境中的坚韧。

这些故事在古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至今仍然流传于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古代有名的教子故事

古代有名的教子故事

古代有名的教子故事
古代有许多有名的教子故事,以下是其中几个:
1.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
境,不断搬家的故事。

她先是住在墓地旁,孟子学会了哭丧;然后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会了做买卖;最后搬到学堂旁,孟子学会了读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讲述了曾子为了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不惜杀猪的故事。

当曾子的妻子要带孩子去市场时,曾子告诉她等他回来再杀猪给孩子吃。

当曾子回来看到妻子已经把猪杀了,他非常高兴,认为孩子以后会相信父母的话。

这个故事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
在花园里玩耍,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其他小朋友都惊慌失措,但司马光却冷静地用石头把水缸砸破,救出了那个小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保持冷静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述了孔融四岁时的故事。

有一次,他的父亲带回了
一篮子梨,孔融从中挑选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留给了哥哥和弟弟。

他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小,应该吃小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懂得尊敬长辈和关心他人的道理。

这些教子故事不仅在古代有影响力,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借鉴。

这些故事中的教育方法和价值观对现代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有哪些

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有哪些

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有哪些古圣先贤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择善而从,走正人生之路而无怨无悔。

古人家教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古人教育孩子经典事例按图索骥【典故】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

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释读】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邯郸学步【典故】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古代教育孩子的故事

古代教育孩子的故事

古代教育孩子的故事1、画荻教子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

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

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2、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不再结婚。

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至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

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3、断机教子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4、陶母戒子陶侃在青年时期作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

【民间故事】寇母遗画教子

【民间故事】寇母遗画教子

【民间故事】寇母遗画教子从前有位寇姓的夫人,她丈夫生前经商劳碌一生,一直未曾积蓄下什么家产。

他临终前,对妻子道:“我致力于事业一生,都未能给你留下一个像样的儿子,现在我走了,将来你要一个人难过。

”寇夫人忍住泪水点头答应,丈夫闻言而逝。

寇夫人两眼噙着泪水,看着丈夫的遗像,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让丈夫在天之灵也感到安慰。

她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主意。

寇夫人命仆人将丈夫生前的一幅画像取来,放在了自己的房间里。

她每天带着年幼的儿子进房间,指着画像对儿子说:“这是你父亲,他生前努力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你要像你父亲一样,要勤奋努力,为人正直。

”儿子小小年纪,听不懂母亲说的话,但寇夫人每天都如此重复,渐渐地孩子的心里开始埋下了种子。

孩子渐渐长大,开始明白画像背后的意义。

他看着父亲的画像,心头涌上一股热血,决心要成为一个让父亲骄傲的人。

于是,他开始勤奋学习,在学校里全力以赴,从不敷衍了事。

他明白自己要做到与父亲一样,才能有资格与父亲相认。

渐渐地,寇夫人的儿子展示出了过人的才华和努力。

他在学校里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奖项。

他懂得尊敬长辈,友善待人,从不带恶作剧。

他用自己的努力,让母亲在人前显得光彩照人。

孩子长大成人后,他将父亲画像搬到自己的家里。

每天回到家,他都面朝画像祈祷一番。

他说:“爸爸,您一生为了家庭、为了我,辛苦了。

看到我成为这样的人,应该很骄傲吧。

”他虽然明白这是一幅画像,但他内心认为这是他父亲的灵魂所在。

有一天,画像突然破损了。

寇夫人的儿子感到心中一阵恐慌,他连忙找到了一位画家,希望他能修复这幅画像。

画家看了看画像,摇了摇头说:“这幅画像已经无法修复了。

”寇夫人的儿子一听心中一跳,他忍不住问:“为什么?”画家解释道:“因为这幅画像不是画的,而是你的父亲亲自画的。

”原来,寇夫人每天指着画像唠叨的话,每天都被儿子听到,他父亲曾隐藏在画像背后亲自画了一个勤奋努力的自己。

夫人的儿子求证之后感到震惊,他回忆起童年时的那些话语和母亲的期望,内心一片清澈,仿佛明白了父亲的期待。

古人“秀恩爱”:史上六大恩爱夫妻典范

古人“秀恩爱”:史上六大恩爱夫妻典范

古人“秀恩爱”:史上六大恩爱夫妻典范一、举案齐眉东汉的梁鸿给人打工,干的是舂米之类的体力活。

每天下班后,妻子孟光早早地就备好了晚餐,用托盘托着,高高地举到眉毛的高度,进献给梁鸿食用,同时又“不敢于鸿前仰视”,一副温顺的样子。

这也就是成语“举案齐眉”的本事。

如今“举案齐眉”已经被用来形容夫妻间相敬如宾。

二、张敞画眉西汉的张敞是官宦子弟,曾做过地方行政长官,豫州刺史,也做过京官,京兆尹。

但是他为后世所乐道的,并非是其政绩,而是他的闺帏秘闻。

《汉书·张敞传》载:(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

有司以奏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身为堂堂首都最高行政长官的张敞,居然在家里给夫人画眉,而且画就画了罢,这事还传弄得京城里无人不知。

皇帝只好垂问弹劾是否属实,而张敞不仅不讳言,更是直白地说:夫妻之间在闺房之内所做的事,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呢。

那言下之意是,如果给夫人画眉也是一种罪,那与夫人行床笫之欢就更是罪不可赦了,从而以归谬法含蓄地指出了卫道者的荒唐。

为妇画眉也成为夫妻亲密恩爱的象征。

三、卿卿我我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和妻子也异常恩爱。

《世说新语·惑溺》记载:王安丰妇,常卿安丰。

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

”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王夫人经常不直接喊王戎老爷,而是喊他“卿”,如同今天的“亲爱的”,这让王戎觉得有点肉麻,于是便拿礼教为幌子,说这样喊不合礼制,要夫人改口,而夫人却振振有辞,说:我是因为爱你,才喊你亲爱的,如果我不能喊你亲爱的,那谁喊?四、千古情种《世说新语·惑溺》中还记载了一段透着悲戚的夫妻恩爱故事: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

荀奉倩就是曹操重要谋士荀彧的儿子,他的夫人具体的名字已经不可考。

夫人冬天里生病,浑身发热,荀奉倩就跑到院子里冻冷全身,而后回屋,以自己冰凉的身体为夫人驱热。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反面、正面)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反面、正面)

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反面、正面)教子故事:1、正面:曾参杀猪曾子和孟子一样也是孔子的徒弟,他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他还撰写了《大学》和《孝经》。

曾子除了自己学习很好以外,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是非常上心的。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曾子的儿子也要去,曾子的妻子为了哄住儿子,告诉他等自己回来杀猪给他吃。

没想到曾子的妻子回去的时候,看见曾子居然在杀猪,于是她说她只是为了哄骗儿子,怎么真的把猪杀了呢。

曾子说你今天骗了儿子,儿子会有样学样,以后去骗别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造成很深的影响,我们得做好榜样。

如果曾子没有杀猪给儿子吃,或许以后他的儿子以后会变成坑蒙拐骗之人。

2、反面:伤仲永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扩展资料历史上,教子故事成功传承的除了曾子杀猪还有孟母三迁、剪发退鱼等故事。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子教子有方的成语故事

母子教子有方的成语故事

母子教子有方的成语故事
1、孟母三迁:讲述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2、画荻教子:讲述了欧阳修先生的母亲用画荻教育他如何懂得自尊自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强调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岳母刺字:讲述了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上了“尽忠报国”四个字。

这些成语典故都强调了母爱的伟大和儿女孝敬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财富。

它们鼓励人们尊重母亲、感恩母爱,珍惜亲情和家庭的温暖。

母亲教子的成语典故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们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崇尚家庭和谐、尊重家庭教育的传统价值观念,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文化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家庭教育的精神特质。

这些典故总结了母亲教育子女的智慧和经验,传承了中国文化中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后代子孙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们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和传统美德的观念。

这些典故激励着人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牢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古代女子的成语典故

古代女子的成语典故

古代女子的成语典故1、画荻教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官至宰辅,文章独步天下。

他四岁丧父,是母亲一人把他带大。

因为家里没钱读书,是母亲用芦苇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认字,这就是“画荻教子”的故事。

2、咏絮之才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才女,让须眉男子望尘莫及。

东晋谢安曾以雪为题,考校孩子才华,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力压男子,传为佳话;丈夫与人论道,遇到难处,谢道韫总能旁征博引,为丈夫解开难题。

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3、孟母三迁“昔孟母,择邻处”,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就和今天的家长择校一样,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

4、投江寻父:先络的父亲先尼和是县吏,在一次乘船前往巴郡办事时不幸翻船淹死。

先尼和的女儿先络失父痛不欲生,乘小船到父亲落水处,哀哭自沉寻父。

不日后,她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江面。

之后,郡县上言,为之立孝女坊,如今已毁。

5、丑胜无艳古代有个女子叫无艳,相貌丑陋,却聪慧无比,她请见于齐王,直言进谏,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

齐国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国力强盛,成为诸国之首。

6、红拂夜奔红拂女长安结识李靖,在李靖拜访杨素失败之后,主动结交。

她认为李靖将来必是英雄,于是连夜去找李靖,主动与他私奔。

后来更是和他一起开创一番事业,留下不朽的佳话。

7、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少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陶侃入仕之后,派人将官府的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却让他退回去,以保持清廉正直。

陶侃非常愧疚,就此终身严守母训,为官清正廉洁。

后来朝廷对他委以重担,并封他为长沙郡公。

相夫教子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相夫教子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相夫教子的意思解释及典故《相夫教子的意思解释及典故》嘿,咱今天就来唠唠“相夫教子”这个词儿。

这四个字啊,听起来好像挺传统的,但其实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先说说“相夫”。

这可不是说要对老公百依百顺,像个小跟班似的。

相夫呢,是要和老公相互扶持,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儿。

就好比说老公在外面打拼累了,回到家能有个温暖的怀抱,能听到一句贴心的话,那就是最好的相夫啦!这就像是古代那些贤妻,老公要去考试啦、打仗啦,她们就在家里默默支持,等着老公风光归来。

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书生要去赶考,他媳妇啊,那叫一个贴心,给他准备这准备那,还一直鼓励他。

结果这书生真就考中了状元,回来后对媳妇那是感激涕零啊!这就是相夫的力量。

再讲讲“教子”。

哎呀呀,这可真是个大工程!教育孩子可不容易啊,得有耐心,还得有方法。

可不是光打打骂骂就行的哦!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她对孩子那叫一个上心。

孩子犯错了,她不着急发火,而是慢慢讲道理,让孩子自己明白错在哪儿。

她还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那孩子啊,可优秀了,有礼貌又聪明。

这就是教子有方啊!其实相夫教子啊,就是一家人相互关爱、相互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和丈夫一起努力,让家庭变得温馨和睦,让孩子在爱中茁壮成长。

这可不是什么老套的观念,而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生活智慧呢!想想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老公事业有成,孩子健康快乐,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呀!这就是相夫教子带来的幸福。

所以啊,咱可别小瞧了这四个字,它里面蕴含的可是满满的爱和责任。

哎呀,说了这么多,咱又回到开头啦!相夫教子,就是这么简单又重要的事儿。

让我们都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家庭,把相夫教子进行到底,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吧!哈哈!。

历史有名爱子故事

历史有名爱子故事

历史有名爱子故事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学科,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成长与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他们的相关事迹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历史有名爱子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历史有名爱子故事篇一:岳母刺字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

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

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

“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

“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

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

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

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

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历史有名爱子故事篇二: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历史上爱子的故事_历史故事

历史上爱子的故事_历史故事

历史上爱子的故事历史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内容丰富,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

你知道哪些历史上爱子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上爱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历史上爱子的故事篇一:封坛退鲊陶侃少时,在浔阳作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

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

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

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

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

”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

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

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

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助人为乐,不受酬谢.历史上爱子的故事篇二:孟母三迁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

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

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

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古代女子相夫教子的九个经典故事
伟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话一点不假,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数不胜数,恪守妇道坚贞不屈者也不胜枚举,芸芸众生之中出类拔萃者犹如天上的繁星。

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就如数家珍般的记载了几则故事。

虽然算不得伟大,却显现出妇女以柔顺静专为美德、以感恩戴德为道义、以聪明善断为才智、以视死如归为气概的不凡品质。

讨叛贼,不要顾及我的安危。

于是姜叙与杨阜联合乡人赵昂、姜隐、尹奉、姚琼、等人攻打马超,马超用赵昂的儿子赵月作为人质。

赵昂对妻子说,儿子怎么办?其妻说,为君父报仇雪耻身家性命算不了什么,何况一个孩子!马超袭取历城活捉了姜叙之母,其母大骂马超,你背父弑君,上天岂能容你,你有何面目见人?于是遭马超杀害,赵月也随之被斩。

东晋卞壶为抵抗叛军苏峻而战死,他的两个儿子随父征战也兵败被杀。

其母抚摸着两个儿子的尸体痛苦说,父亲是忠臣,儿子守孝道,我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孟昶与刘裕同时起兵,孟昶对妻子周氏说,我决定做贼,你趁早离开我为好。

唐末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死后,时溥把他的姬妾献给朝廷,唐僖宗看到她们都是名门闺秀问曰,你们都是勋贵家的千金小姐,为什么要跟随贼人呢?妻妾中为首的一位回答说,贼人凶狂,国家以百万大军都无法征服,现在陛下却要责怪一群柔弱女子,那么那些公卿将帅又该置于何地呢?一句话把僖宗说的哑口无言,
下令将她们全部处死,众姬妾恐惧悲愤不已,唯独她不吃不喝也不悲泣,直到受刑依旧昂首挺胸神色肃然。

宋军围攻金陵,南唐后主李煜任命刘澄为润州节度使,刘澄却背叛南唐开门投降吴越,李煜下令诛灭其家族,当时刘澄的女儿已经许配于人但尚未成亲,李煜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