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不同发病部位的症状表现
胰腺癌症状

胰腺癌症状胰腺癌症状是怎样的?胰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其死亡率也是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了解些胰腺癌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就是发现病情有帮助,那么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胰腺癌临床症状大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腹痛: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
约60%以上病人为首发症状。
胰腺癌腹痛的部位较深,定位不甚精确,以上腹部最多见。
按肿瘤的部位,胰头癌腹痛多偏于右上腹,而体尾癌则偏于左上腹。
在早期,由于胆总管或胰管不全梗阻,食后胆汁排空不畅,故患者常觉上腹不适隐痛。
当完全梗阻时,则上腹钝痛明显,饭后加重。
中晚期病人,常有腰背痛,且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剧,而前倾弯腰或侧卧时缓解,病人夜间往往不敢乎卧而俯卧或前倾坐位。
(2)黄疸:主要见于胰头癌病例。
黄疸虽然可为胰腺癌首发症状,但并非早期表现‘以往多强调胰腺癌黄疸的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但近年的观察发现一部分病人的黄疸可有波动,当肿瘤合并炎症给予消炎或应用激素治疗后可暂时减退。
同时,大多数病人合并不同程度腹痛,仅25%左右的病人为无痛性黄疸。
(3)肝肿大:约50%的病人可有肝脏肿大,其原因以淤胆为主,偶为门脉高压或癌肿转移所致。
(4)胆囊肿大:胰腺癌出现肝外阻塞性黄疸时,有时可扪及肿大胆囊。
按照Courvoisier氏法则(无痛性黄疸—胆囊增大),与胆石症作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但实际上,胰腺癌伴有黄疸的病人能触及肿大胆囊者不到半数,可能与肝脏肿大覆盖及慢性胆囊炎胆囊不大有关。
(5)消瘦:体重减轻是胰腺癌病人的常见症状(65%一90%)。
胰腺癌病人的消瘦特征是发展速度快。
这是胰腺癌的临床症状之一。
(6)腹部肿块:胰腺位置深,胰腺癌病人一般不易触到腹部肿块。
一旦扪及肿块,不论原发灶或转移灶多表明病程已属晚期。
(7)其他:如病人可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发热、腹水、血栓性静脉炎表现、症状性糖尿病及精神症状等。
正确了解胰腺癌的临床症状,对于及早治疗胰腺癌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患者朋友应该多了解胰腺癌的知识,以便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胰腺癌和胰腺病理整理

胰腺癌主要是起源于胰外分泌腺系统的恶性肿瘤,只有约5~10%的胰腺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胰岛细胞)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吸烟);激素分泌;化学致癌物;遗传因素;疾病状态(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Hp感染、牙龈炎或牙周病)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胰头癌约占60%,胰体尾癌约占20%,弥漫性的约占10%临床表现:腹痛、黄疸、不典型症状腹痛1)位于中上腹深处,胰头癌略偏右,体尾癌则偏左;2)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可有阵发性绞痛,餐后加剧,用解痉止痛药难以奏效;3)夜间和(或)仰卧与脊柱伸展时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4)腹痛剧烈者常有持续腰背部剧痛疼痛机制a. 癌细胞浸润或侵犯血管、神经、其他内脏等,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了疼痛b. 癌瘤本身破溃,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或坏死导致疼痛的发生c. 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等,也可引起疼痛黄疸:1)黄疸是胰头部癌的突出症状2)可与腹痛同时或在疼痛发生后不久出现3)因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引起其他症状:1)体重减轻:90 %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不伴腹痛和黄疸2)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与胆总管阻塞有关3)恶心、呕吐与腹胀4)腹泻:脂肪泻,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5)上消化道出血:病变侵及胃、十二指肠壁6)精神症状:忧郁、焦虑、个性改变等,可能与腹痛、失眠有关7)胰源性糖尿病8)血栓性静脉炎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临床表现1 •胰头癌:黄疸是胰头癌都突出症状。
由于胰头癌容易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泄,最易引起黄疸、肝肿大,及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使胰头癌早期较容易被发现。
2 •胰体癌:以疼痛为主,因胰体与腹腔神经丛相邻,病变容易侵及神经,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夜间加重。
3•胰尾癌:较隐匿,疼痛不多见,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厌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
诊断:实验室检查:胆红素f, CA199 f影像学检查:彩超、CT、MRIa. 腹部彩超:首选筛查方法,可显示>2cm的胰腺肿瘤b. CT:可显示<2cm的肿瘤,可见胰腺形态变异、局限性肿大、胰周脂肪消失、胰管扩张或狭窄、大血管受压、淋巴结或肝转移等,诊断准确率80%以上。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与评价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与评价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美国每年新发现的胰腺癌患者超过29,000人,我国上海市地区1997年发病率为10/10万左右,但确切发病率在我国还不清楚。
胰腺癌因其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成为肿瘤病学的一大挑战。
目前临床上认为小于2cm的胰腺癌为早期胰腺癌,但此时约有30%~40%已有淋巴结转移。
由于胰腺的位置较深,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已无法手术切除,在半年左右死亡,5年存活率小于5%。
因此,积极探索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黄疸、体重减轻、腹泻及转移灶症状,非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焦虑或抑郁、血栓性静脉炎、糖尿病、关节炎、脂膜炎等。
高危因素包括:老年、男性、慢性胰腺炎患者、长期吸烟或饮酒、糖尿病、城市居民、高脂饮食、与致癌物质如芳香胺类接触的职业。
早期诊断胰腺癌须对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给予定期检查,力求发现胰腺原位癌或小于1cm的胰腺癌。
二、影像学诊断及评价1.腹部B型超声(ultrasonography,US)大多数胰腺癌内部的腹部B型超声图像为低回声型、部分呈强回声和混合性回声型,小的胰腺肿瘤以低回声多见。
肿块轮廓向外突起或向周围呈蟹足样浸润性伸展,其边缘不规则。
肿块的伪足样伸展是胰腺癌的典型征象,但小胰腺癌轮廓光滑,边缘规则、清楚。
如胰头部直径大于4cm,常提示胰头部有占位性病变。
文献报道,B型超声诊断胰腺癌的正确率为73%~93%。
但是,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胰腺癌检出率仅为33%。
B型超声具有无创、费用低廉及操作简便等优点,仍是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
2.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早期胰腺癌用腹部B型超声检出率低,而超声内镜探头距胰腺较近,能较体表超声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各个部位和病变的性质、程度,可探测到1cm的小胰腺癌,从而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
对于直径小于3cm 的胰腺癌,EUS检出率可达100%,腹部超声检出率为59%,ERCP检出率为85%,CT检出率为53%,均较EUS低。
胰头癌

胰头癌目录【概述】【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概述】胰头癌是指发生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约占胰腺癌的2/3-3/4,为近几年逐渐增多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
【流行病学】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就胰腺癌的发生部位而言,仍以胰头部位最多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
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目前,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已发现一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其中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加而增加。
其他高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胆石症、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
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后20年者,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胰腺的解剖胰头癌45%起源于紧邻胆总管胰内段的胰管上皮,位于胰头上半部分的背侧面,其余的肿瘤累及胰头中央Vater壶腹的背面,即位于钩突内。
前者主要阻塞胆总管,后者可累及主胰管,导致梗阻后潴留性囊肿,甚至胰管分支破裂形成假性囊肿。
胰头癌病例分析显示,尽管肿瘤很小,但由于在胰管内生长的特点,80%左右的病例可见胰体尾部腺管扩张和(或)腺体萎缩。
不少胰头癌病例往往因梗阻性黄疸就诊,故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也为胰头癌的常见征象。
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约占90%,其组织学分类尚无统一方案,下列分类法可作为参考:导管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囊腺癌、鳞形上皮癌、腺鳞癌、粘液癌等;腺泡细胞癌;胰岛细胞癌;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
胰头癌的转移从解剖学角度看,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位置隐蔽,胰周临近许多重要器官,胰腺的钩突又包绕门静脉等大血管。
胰腺癌诊断治疗标准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胰腺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癌症发生于胰腺组织者,称为胰腺癌2.2胰头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右侧的胰腺癌,为胰头癌。
钩突是胰头的一部分。
2.3 胰体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胰腺癌,为胰体癌。
2.4 胰尾癌:发生于腹主动脉与脾门之间的胰腺癌,为胰尾癌。
2.5 全胰癌:肿瘤部位超过2个区域的胰腺癌,为全胰癌。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 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
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对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3.2 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而命名。
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3.3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粘蛋白型糖类抗原,人体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甚至没有。
发生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其含量可升高,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时尤为明显。
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242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特异性较高,即在恶性肿瘤时升高明显,而良性疾病时一般不升高,且具有独立预示价值,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有报道其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胰腺癌 病情说明指导书

胰腺癌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胰腺癌概述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cancer)是指发生于胰腺的癌症,主要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
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早期胰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晚期胰腺癌预后较差,生存时间短。
英文名称:pancreatic carcinoma/cancer。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㿂积。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父母患病,子女发病风险增大。
发病部位:胰腺,腹部。
常见症状: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
主要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明确,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可增加患病风险。
检查项目:血液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X线钡餐造影、B型超声、CT、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超声内镜检查、细胞学或组织活体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重要提醒:一经发现,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延长生存周期。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部位分类(1)胰头癌:最多见,约占60%~70%。
(2)胰体尾部癌:占20~25%。
(3)全胰癌:约占5%~10%。
2、根据组织起源分类根据WHO分类,胰腺癌病理分型按照组织起源可分为上皮来源和非上皮来源,其中上皮来源的肿瘤包括来自于上皮、腺泡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导管腺癌、腺泡细胞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各种混合性肿瘤。
二、胰腺癌的发病特点三、胰腺癌的病因病因总述:胰腺癌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不良因素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键词:胰腺肿瘤;诊断;治疗学;诊疗准则(主题)Standard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pancreaticcancer(2022edition)GeneralOfficeofNationalHealthCommissionKeywords:PancreaticNeoplasms;Diagnosis;Therapeutics;PracticeGuidelinesasTopic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5.007收稿日期:2022-04-11;录用日期:2022-04-151 概述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男性位列第10位,女性第9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4位。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
本文所述胰腺癌均特指胰腺导管腺癌。
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如腹腔镜技术、机器人等)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纳米刀消融治疗、粒子源植入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如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尼妥珠单抗等)的应用等,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虽然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决策,但它不能纳入所有可能的临床变化。
本指南仅适用于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2 诊断技术与应用2.1 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非遗传性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
胰腺癌的临床诊断进展

切除肿瘤 , 故如 何 早期 发 现 小胰 癌 成 为影 像诊 断 研究热点 。胰腺 癌 9 %为腺 癌 , 5 为少 血供 无包膜
实性肿瘤 , T 平 扫 多呈 略低 密 度 。 由于小 胰癌 C
一
1 影像 学 检 查
1 1 B超 .
般不 引起胰 腺 形 态轮 廓 的明显 改 变 , 同时 由于
1 2 CT .
诊 断是获得最佳 疗效 的关键 。 近年来 随着 检 验 水 平 及 外 科 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胰腺癌 的诊 断取 得 了长 足进 步 。对 胰腺 癌 的 早期诊 断提出 了许 多新观 点 、 方法 , 逐步被 临 新 正
床医师所 认 识 和应 用 。于 2 0 0 4年 、 0 6年 2次 20
胰腺 癌是 一高 度 恶性 肿瘤 。临床 上 , 胰腺 癌 的主要症状 包括消化 不 良、 恶心 、 体重减 轻 、 黄疸 、
脂 肪泻 、 痛和抑郁 。实 际上黄疸 和腹痛 出现 时 , 疼
漫性增 大 , 边界 不整齐 或不 清晰 , 蟹足样 向周 围 呈
浸润 。肿块 多 为低 回声 , 部 回声欠 均 匀或 不均 内 匀 。当癌肿 有坏 死 、 出血 、 管 阻塞 时 , 胰 可呈 无 回 声改 变 。此 外 还 可 引起 胰 管 扩 张 , 管 受 压 、 血 移 位、 变窄 。借助 饮 水充 满 胃腔 的透 声 进行 观察 胰 腺病变 的部位及 浸润 范 围或压迫 血管 的程度 。因 胰腺 属 于腹 膜后脏 器 , 剖位 置深 , 方有 胃肠道 解 前
C 诊 断胰 腺 癌 的灵 敏 度 可 达 8% ~ T 9
9 7% l l 4
,
召开全 国胰腺外科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讨 论会 , 制订 了《 胰腺 癌诊
胰腺癌

胰腺癌【病因病理】1.病因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已发现一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其中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
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相对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1.5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增加而增加。
其他高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
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后20年者,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2.病理胰腺癌致死率特高,是确诊时多已进入晚期之故。
早期即可转移到区域淋巴结(90%),甚至转移到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确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已有肝转移,1/4以上病人已有腹膜种植,1/3病人已侵犯十二指肠并可溃破。
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约占90%。
其组织学分类尚无统一方案,下列分类法可作为参考①导管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癌腺、囊腺癌、鳞形上皮癌、腺鳞癌、黏液癌等;②泡细胞癌腺;③胰岛细胞癌;④其他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
【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肿瘤常致胰管或胆管梗阻,尽管尚未引起黄疸,但胆汁排泄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胆管及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病人可觉腹部不适及隐痛。
以往强调胰头癌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黄疸,实际上无痛性黄疸作为首发仅出现于10%~30%的病人。
腹痛在胰头癌病人还是很常见的症状。
至于胰体尾部癌,腹痛发生率更高,且可由于累及腹腔神经丛而呈显著的上腹痛和背痛。
这种症状的出现,常提示病变已进入晚期。
1.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胰腺癌的常见表现,肿瘤常使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因此影响病人食欲,且有消化吸收不良,致体重明显减轻。
2.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
肿瘤部位若靠近壶部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
黄疸常呈持续且进行性加深。
大便色泽变浅,甚至呈陶土色。
皮肤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有皮肤瘙痒症。
3.胰头癌除致梗阻性黄疸外,亦常致胆囊肿大,可在右上腹清楚扪及。
梗阻性黄疸伴胆囊肿大常提示壶腹周围肿瘤的可能。
4.晚期胰腺癌者可出现上腹固定的肿块,腹水征阳性。
胰腺癌表现症状和病因总结

若靠近壶腹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黄疽常呈持 续且进行性加深。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 皮扶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有皮肤瘙痒症。
的肿块,腹水征阳性。进一步可有 恶病质及肝、肺或骨骼转移等表现。 综上所述,胰腺癌常见的五大症状 介绍完了,你了解了吗?希望上述 内容能够帮会组到大家,希望能够 引起患者的重视,最后祝您早日战 胜病魔,若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 咨询我院专家。
胰腺癌表现症状和病因总结
中医扶正抗癌排毒疗法
讲师 课程
胰腺癌表现症状和病因总结-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部肿瘤科
2
一)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的症状。肿瘤常 致胰管或胆管梗阻,尽管尚未引起黄疸,但胆汁 排泄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胆管及胆囊均有不 同程度的扩张,病人可觉腹部不适及隐痛。以往 强调胰头癌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黄疸,实际上无 痛性黄疸作为首发症状仅出现10%~30%的病人。 腹痛在胰头癌患者还是很常见的症状。至于胰体 尾部癌,腹痛发生率更高,且可由于累及腹腔神 经丛而呈显著的上腹痛和腰背痛。胰腺癌的症状 的出现,常提示病变已进入晚期。
简介/课程说明
3
胰腺癌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它主要是位于腹腔深部,由于胰腺癌的中期症状不 是很明显,所以诊断很困难,
黄疸 是胰腺癌患者的重要症状,而阻塞性黄疸 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而中 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 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 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过程/演讲幻灯片
6
饮食:许多研究已 发现高脂肪、高蛋白饮 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 率。不同国家胰腺癌发 病率与脂肪、油、糖、 动物蛋白质、蛋类和奶 的人均消耗量有明显关 系。
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表现很明显的,胰腺癌是人体消化道系统出现了故障,生出了恶性的肿瘤,是非常难诊断和治疗,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那么,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主要有哪些呢?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具体如下:一,消化道症状:消化不好,吃不下东西,带有、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但不具有特异性的胰腺癌晚期死前症状,一旦大量出血,或者大便无法排出,或者呕吐、腹泻不止,将会迅速加剧死亡。
?二,腹痛:腹部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腹痛的部位定位不清,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
胰腺癌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然后可以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
腹痛可表现为钝痛、重压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续性,可在饭后加重,一旦疼痛加剧,需要进行药物压制时,离去世也不远了。
?三,发热,大概有百分之十的患者会有发热现象,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
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如若高烧不断,也会加速死亡。
?四,黄疸,是胰腺癌的发病明显症状,特别是阻寒性质的黄疸,凡是发现这种情况的,是胰头癌症状的开始,其发生率在90%以上的。
而且早期的胰体、胰尾可无黄疸。
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
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症状加剧则表明接近离世。
?神经症状,部分胰腺癌的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表现,并且症状非常明显。
?胰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早期很难发现,大部分的病人在发现的时候都是中期,晚期,胰腺癌早期症状是很隐蔽的,但早发现也并非不可能,只要大家注意身体情况,记住上述胰腺癌的几大特点,腹痛,黄疸,发热,神经症状,食欲不振,恶性,呕吐等病情,一旦发现,及时就医,也就不难了。
你对胰腺癌了解多少?

你对胰腺癌了解多少?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最多见,男女之比1.7:1,多属胰管上皮细胞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约2/3发生于胰头部,少数波及全胰。
此瘤生长较快,常有早期转移,特别多见于胰体尾癌者。
其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胃肠道症状、腹水、胆囊及肝脏肿大、腹部肿块、糖尿病等。
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呢?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典型,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根据胰腺长得部位不同,症状也不一样,一般长在右侧的话,会感觉右侧腹部的不舒服,长在中间的话,会表现为左边或者中间的腹部不舒服,如果长在左侧的话,会表现为左侧或者后背的不舒服,大部分胰腺癌的早期都会有体重下降,不明原因造成的不适等等,如果有这些症状,要注意到正规医院做相应的影像或者血液的检查,有可能发现早期的胰腺癌,如果胰腺癌能在早期发现,并有系统合适的治疗,治疗的效果可以大大地提高。
胰腺癌是遗传病吗?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胰腺癌不是遗传病,但确实有家族遗传的倾向,据统计,大概15%的胰腺癌有遗传的背景,5%~10%的胰腺癌患者家族成员也有该病的病史。
若多于一位直系亲属(即父母、亲兄弟姐妹、子女等)罹患该病,其患病几率会大幅增加,且常在50岁之前发病,所以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向医生咨询家族癌症遗传的相关特征,做好早期肿瘤筛查,早预防、早干预。
深圳联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就可以开展胰腺癌遗传风险基因筛查,通过高通量测序肿瘤相关的所有遗传风险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数万个位点,为受检者提供全面而精准的肿瘤遗传风险检测。
但也还有85%的胰腺癌跟遗传并没有什么密切关系,根据现在的研究,提示大概有下面一些情况提示可能容易发生胰腺癌,一个就是吸烟,第二个就是肥胖,第三就是有慢性胰腺炎的病史,其他还包括长期压力过大,情绪低落或者长期从事接触化学物品这样的工作等等,胰腺癌跟年龄也有关系,一般认为中老年是胰腺癌高发的一个年龄段。
胰腺癌

胰腺癌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
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就是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得的那种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
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倾向。
西医学名:胰腺癌 所属科室:外科 - 肝脏外科 发病部位:胰腺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不典型,消化不良,腹痛,黄疸 主要病因: 暂不明确 多发群体: 50岁以上,有“三高”饮食习惯,有慢性胰腺炎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 发病原因: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可以说还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大家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比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
但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孰因孰果,目前还有争议。
因为确实有些胰腺癌病人,在早期是以糖尿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方面,唯一得到共识的是吸烟,烟民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
其他方面,比如所谓的“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对胰腺癌的发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香港的艺人沈殿霞。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
但目前胰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由于近年来发病情况的变化,比如发病人群的年轻化趋势,使得一些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范围应该扩大。
5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但这些人群以外者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第一,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或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第三,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
胰腺癌的临床特征

(2)超声检查比CT费用低,易于得到,并可见到肝脏、肝内和肝外胆管肿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超声波诊断的准确性受到操作者的技术、病人肥大的体形和胃肠道气体的限制。通常,超声检查作为CT的补充检查来运用。
(3)核磁共振(MRI)在确诊胰腺癌方面并非比CT更有用,它不能表现出比CT更有优势,但是做为这一领域的专门技术,从发展的观点看,将来可能会起作用。
胰腺癌的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常于疾病晚期方能对胰腺癌确诊。常见的临渐进性的,在确认胰腺癌数月前即开始发生。65%~80%的病人有腹痛,常于夜间更为严重。平卧位和坐位可使疼痛加重。疼痛常常模糊不清,难以言明,这种情况往往延误诊断。
黄疸是第三位最常见的症状,许多病人出现较晚。黄疸通常是进行性加重的,但也有呈自然波动状态的。对邻近总胆管的小的胰腺癌的病人,黄疸可为唯一的临床表现。因此,对这种难以解释的黄疸应仔细评估。往往这类肿瘤较易于切除。黄疸常伴有上臂、小腿和腹部的烦人的瘙痒,特别在夜间加重。瘙痒与皮肤胆盐潴留有关。因为皮肤中胆盐水平与瘙痒程度的关系比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更加密切。还有另外的说法,即胆盐促进了周围细胞中蛋白酶的释放,而这些蛋白酶可以引起瘙痒,然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主诉瘙痒。偶尔可能见到瘙痒出现在临床上黄疸发生之前。尽管无痛性黄疸仍被错误宣布为胰腺癌病人的特有症状,但实际上有这种表现的病人仅是一种例外。
(4)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确定胆管结石,对胆管损害进行诊断以及获取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的组织活检方面均特别有用。如发现有压缩或堵塞的情况---称为双管症,可诊断小的胰头损害。胰腺恶性肿瘤存在时,胰腺的图象很少有正常的,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一般有胆管扩张,ERCP为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可能性提供依据,并为内修复术定位,这样可避免手术减压。在超声的帮助下插入内窥镜,为诊断胰腺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胰腺癌 ppt课件

ppt课件
39
腹腔镜检查
胰头癌:根据间接征象作出诊断 表现:胆囊明显增大,绿色肝,胃窦部大
弯侧有不整的块状隆起及变形,右胃网膜 动静脉及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曲张和肝脏及 腹腔转移等改变 胰腺体、尾部癌:直接征象为胰腺肿块
ppt课件
ppt课件
48
实验室检查
CA-50 CAl9-9共同抗原决定簇 正常值<35 U/ml 胰腺癌阳性率为88% 部分CAl9-9正常者,CA-50仍可阳性
ppt课件
49
实验室检查
正常值<30 U/ml 敏感性---81% 特异性---68% 癌肿≤2cm病人中仅56%的患者其血清中
Span-1水平升高
ppt课件
50
实验室检查
KMO1 结肠癌细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阳性率---75%~80% 与CAl9-9有相同的临床应用价值 KMO1检测方法简便,易于临床应用
ppt课件
51
实验室检查
CA-242 敏感性----66.2% 与CA50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75%
11
病理
大体病理 小癌肿 不规则结节感 大癌肿 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不清楚
切面呈灰白或淡黄白色 形态不规则 棕红色出血斑点或坏死灶
ppt课件
12
病理
组织学改变
成熟胰腺腺管状组织
高分化 细胞呈柱状或高立方体
大小相近
胞浆丰富
核亦相仿,多位于底部
呈极化分布
ppt课件
13
病理
分化不良
无腺管状结构
实心索条状、巢状、片状、
团簇状弥漫浸润
胰腺癌的CT表现

胰腺癌的 CT表现1.胰腺癌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也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胰腺癌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快,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此病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男性多于女性。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居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
胰腺癌可发生在胰头、胰体,称为胰头、胰尾癌。
胰腺癌预后差,治疗单一,恶性程度高。
尤其是胰腺体和胃癌的部位隐蔽,临床症状相对较少,且大多已进入疾病晚期。
但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发病谱中处于第六和第七位。
早期无明显特征性症状,属癌症之王,治疗难度大。
胰腺癌死亡率接近发病率,一年生存率较低,五年生存率低于15%。
1.胰腺癌的病理胰腺癌恶性度高,预后不良,被发病原因考虑与吸烟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腹部包块。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导管细胞癌,分为胰头癌和胰体尾癌。
胰腺癌起源于腺管或腺泡,而导管细胞癌,多形成灰白色质硬、边界不清楚的肿块。
其他类型也发生于胰头,也可发生于胰体、胰尾或呈弥漫性分布。
1.胰腺癌的临床表现1.超过半数胰腺癌患者常伴有上腹部疼痛的并发症状;2.体重减轻;3.消化不良和脂肪泻;4.部分患者也会有糖尿病的症状表现;5.胰腺癌具有围管性浸润和嗜神经生长两个重要生物学特性。
其中嗜神经生长指肿瘤容易向腹膜后生长,腹膜后有丰富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患者常会有明显的持续和顽固性腹痛或腰背痛。
1.胰腺癌的CT表现1、胰腺局部增大并肿块形成,90%境界不清。
平扫肿块多呈等密度,中心液化坏死表现为低密度;胰腺癌多为少血供肿瘤,增强扫描时密度增加不明显,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强化明显,使肿瘤显示的更清楚。
2、胰头癌时,胰头圆隆增大或钩突部失去正常三角形,胰腺体尾部不同程度萎缩。
3、胰管和胆管的扩张:胰管阻塞、肿瘤远端的主胰管扩张,甚至形成潴留性囊肿;胰头癌常早期侵犯胆总管下段引起胆总管阻塞,见近端胆总管、胆囊及肝内胆管扩张。
胆总管和胰管同时扩张即“双管征”,占16.4%,是诊断胰头癌较可靠的征象。
胰腺癌有哪些症状?

胰腺癌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胰腺癌症状,尤其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胰腺癌有什么表现?得了胰腺癌会怎样?以及胰腺癌有哪些并发病症,胰腺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胰腺癌常见症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肿块及腹胀、横结肠移位、乏力、消瘦、上腹不适、食欲异常*一、症状胰腺癌无特异的初期症状,没有十分特异的体征。
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瘤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
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
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若是40岁以上中年人主诉有上腹部症状除考虑肝胆、胃肠疾病外,应想到胰腺癌的可能性。
虽然有自觉痛,但压痛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而且不管癌瘤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
60%~80%的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而这些表现出疼痛的病人有85%已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是进展期。
疼痛一般和饮食无关,起初多数较轻,呈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由于癌瘤的部位和引起疼痛机制不一,腹痛可呈多样表现。
其程度由饱胀不适、钝痛乃至剧痛。
有放射痛,胰头癌多向右侧,而体尾癌则大部向左侧放射。
腰背部疼痛则预示着较晚期和预后差。
胰腺癌者可因癌肿使胰腺增大,压迫胰管,使胰管梗阻、扩张、扭曲及压力增高,引起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胀痛。
有时还同时合并胰腺炎,引起内脏神经痛。
神经冲动经内脏神经传入左右T6~T11交感神经节再上传,故病变早期常呈中上腹部范围较广泛但不易定位而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隐痛或钝痛等,并常在进食后1~2h加重,因而惧食来减少因进食而加重的疼痛。
较少见者为阵发性剧烈的上腹痛,并进行性加重,甚至难以忍受,此多见于早期胰头癌伴有胰胆管阻塞者,由于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诱发胆汁和胰液排泌增加,从而使胆道、胰管内压力骤升所致。
胰腺血管及神经十分丰富,又与腹膜后神经丛相邻,故当病变扩展、转移影响腹膜时,胰头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体尾部癌则偏左,有时亦可涉及全腹。
胰腺癌的具体症状表现

胰腺癌的详细症状体现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瘤子之一,是恶性瘤子中最常见的,多发作于胰头部。
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
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很多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与男性相仿。
以下是关于“胰腺癌的详细症状体现”的引见。
1、腹痛痛苦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并且不论癌瘤坐落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
60%~80%的病人体现为上腹部痛苦,而这些体现出痛苦的病人有85%已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是进展期。
痛苦普通和饮食无关,起先大都较轻,呈持续性痛苦逐步加剧,由于癌瘤的部位和惹起痛苦机制纷歧,腹痛可呈多样体现。
其程度由饱胀不适、钝痛乃至痛苦。
有放射痛,胰头癌多向右侧,而体尾癌则大部向左侧放射。
腰背部痛苦则预示着较晚期和预后差。
胰腺癌者可因癌肿使胰腺增大,压榨胰管,使胰管梗阻、扩大、歪曲及压力增高,惹起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肿痛。
有时还还兼并胰腺炎,惹起内脏神经痛。
神经激动经内脏神经传入左右T6~T11交感神经节再上传,故病变早期常呈中上腹部规模较广泛但不易定位而性质较含糊的饱胀不适、隐痛或钝痛等,并常在进食后1~2h加剧,因而惧食来削减因进食而加剧的痛苦。
较少见者为阵发性剧烈的上腹痛,并进行性加剧,乃至难以忍受,此多见于早期胰头癌伴有胰胆管堵塞者,由于喝酒或进食油腻食物诱发胆汁和胰液排泌添加,从而使胆道、胰管内压力骤升所构成的。
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痛苦外,少量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乃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杂。
当癌瘤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安排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
黄疸归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略或被压所构成的。
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细微动摇,但不能够彻底衰退。
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衰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瘤子腐烂腐脱之故,壶腹瘤子所发作的黄疸比拟简单呈现动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多因病灶部位不同而病征有所不同,虽然胰腺癌早期病征不明显,但一般的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上腹不适和疼痛,还有黄疸等症状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除了这些一般症状以外,还有一些胰腺癌早期症状是由于癌灶部位的不同而体现的症状。
1、胰体癌:可由胰头、胰体尾癌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发病初期即为弥漫性,又称胰广泛癌。
症状以疼痛为主,因为胰体与腹腔神经丛相邻,病变容易侵及神经,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夜间加重。
2、胰头癌:约占胰腺癌的60%-70%,肿瘤的平均大小为4.2-5.0cm。
由于容易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泌,使胆汁渗入血液,最容易引起黄疸、肝脏肿大,以及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
一般来说,胰头癌早期容易被发现,症状较明显。
3、胰体胰尾癌:由于胰体部、尾部之间的界线不清而发生在这两部分的肿瘤统称为胰体胰尾癌。
症状较隐匿,疼痛不多见,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庆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
各部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上所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所体现出来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一旦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予以排除或者确诊。
胰腺癌病短,发展快,一旦转移,相应部位的临床表现更增加了复杂性。
病情初起阶段若无黄疸常可缺乏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出现以下体征。
1.上腹部疼痛常为胰腺癌早期惟一体征,此系肿疚瘤影响内脏被膜而致的牵张性反应。
2.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腹部包块腹部包块常在病情晚期出现。
腹内有转移灶或肿大之淋巴结,也常可扪及。
4.肝、脾肿大约有70%的病例有肝大,多系肝淤血所致;癌栓阻塞脾静脉可致脾肿大。
5.腹部血管杂音若胰腺癌肿压迫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或脾动脉时,可产生吹风样血管杂音。
6.血栓性静脉炎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与癌肿分泌某种促血栓形成物有关。
患者如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小腿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栓塞可致脾充血肿大。
7.胆囊肿大黄疸病例能摸到肿大的胆囊,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体征。
尸检发现,胰头癌伴胆囊肿大者约占90%,临床上能扪及肿大之胆囊者约为50%,这与肝大有关。
通常情况下,胆囊光滑,无压痛,可随体改变而转移。
按细胞组织的不同区分,胰腺癌的组织类型有以下几个:1、腺癌:癌细胞来自导管上皮,排列呈腺样,有腔,此型占80%,其中有的乳头状腺癌或乳头状囊癌;也有的来自腺泡称腺泡型腺癌。
胞浆含嗜酸性颗粒。
形成腺泡或小团块,极似正常胰腺腺泡。
有时腺癌细胞产生粘液,胞浆透明。
2、未分化癌:癌细胞无腺体结构,有的癌细胞形成细条索状癌巢,被间质结缔组织分隔,呈硬癌构型。
有的癌细胞多,间质少,形成髓样癌,这样的癌组织易发生坏死而形成囊腔。
3、鳞状细胞癌:少见,来自胰腺管上皮的鳞状化生。
有时可见鳞状细胞癌和产生粘液的腺癌合并发生(腺鳞癌)。
为了做到早期诊断,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应及时就诊并想到胰腺癌的可能:1、不明原因的厌食及消瘦。
2、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阻塞性黄疸。
3、若有若无的上腹部痛或原因不明的顽固性上腹部、腰背痛。
4、有可疑胰腺癌的症状,近期出现糖尿病者。
5、反复发作性胰腺炎。
6、无明显诱因出现忧郁型精神病。
7、不明原因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8 、脂肪泻。
各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对于I期、II期胰腺癌,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可以解除胆道梗阻及消化道梗阻。
胰腺癌手术切除时,80%左右已有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发生率为50%~70%,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85%,(术前/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助于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部分或全胰腺切除患者术后应注意补充消化酶及适量营养支持治疗。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应接受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
已有远处转移或复发的胰腺癌,则以同步放化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最佳支持治疗为主。
可考虑姑息性手术或微创治疗解除胆道或消化道梗阻。
腹腔神经阻滞等镇痛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展期胰腺癌的剧烈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I期胰腺癌】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以采用胰十二直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或全胰切除术,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较高。
术后辅助治疗可考虑接受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放化疗。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效果有待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II期胰腺癌】手术治疗同I期。
不能手术切除者,按照III期胰腺癌治疗。
【III期胰腺癌】III期胰腺癌多不能手术切除,同步化、放疗有利于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疼痛;对于体力状态较好者也可以行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化疗;推荐接受临床试验治疗。
对于存在黄疸或消化道梗阻者,予胆管引流、支架置入或消化道短路、造瘘等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IV期及转移性胰腺癌】IV期及转移性胰腺癌以化疗为主,首选的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常规给药法或固定速率给药法)或联合分子靶向药物Erlotinib治疗。
二线化疗应优先考虑临床试验治疗,不能接受者可以考虑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方案化疗。
对于存在黄疸或消化道梗阻者,予胆管引流、支架置入或消化道短路、造瘘等治疗,对于腹痛明显者予腹腔神经阻滞等镇痛治疗。
人参皂苷RH2对胰腺癌的作用效果:抗肿瘤机理: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调控----杀伤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1.介导DNA的合成;2.介导cyclin和CDK;3.影响p53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
癌细胞逆转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低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肿瘤细胞形态、功能、基因表达向正常细胞接近。
生物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清除突变或畸变的肿瘤细胞提高IL-2活性,提高T细胞核巨噬细胞的功能,稳定免疫系统。
放、化疗损害修复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1.对抗放、化疗对外周血细胞造成的伤害,保护造血功能;2.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功能;3.增强病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机会;4.保护脏器,减少脏器功能损害。
典型病例:张先生,58岁,家住上海市虹口区。
于2009年12月23日查出胰腺癌,前期胃胀比较严重。
以往有过胃出血,胰腺炎病史。
张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入院时,背部辐射似的疼。
进行了双期增强扫描和MPR检查。
放射学表现:胰体胰尾部肿大,见不规则稍低密度肿块影,约79mm*38mm大小,密度较低,CT值约28HU,边缘强化,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
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
脾脏增大。
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6mm,边缘轻度强化。
双肾未见异常。
未见腹水。
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可能大,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
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
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转移不能除外。
在做完检查后,医生还发现张先生血管与脏器粘连,不宜手术。
后来张先生做过两次介入治疗、做过γ刀,用过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腺肽,但效果并不理想。
服用今幸胶囊后,在作介入时,并未出现恶心、呕吐、发烧、感染等不良反应。
2010年3月份张先生再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检查。
放射学表现:胰腺体尾部见稍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欠清,约36mm*25mm,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约33HU,门静脉期CT值约40HU,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
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
脾脏轻度增大。
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6mm,未见明显强化。
双肾及肾上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常。
未见腹水。
腹膜后间隙未见积液。
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较2009-12-22CT片明显缩小,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
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
这次做介入,医生就说这个效果很好,肿瘤这个小多了,以前肝上还有转移,胰腺转肝。
现在肝上面一点都没有。
免疫方面,白细胞等,都很稳定。
张先生的妻子一直都有帮他做记录。
到中医院做了一次介入以后是4.87,第二次到中医院,是6.35。
再后来第三次5.8,第四次是5.57。
白细胞一直都在4-10的正常范围内,血小板也好,150上下浮动,都在100-400的范围内。
癌症生物标记指标也都下来了。
胰腺癌最重要的指标CA19-9最初是103,后来是35.61,现在是20.43。
都在0~39的正常范围内。
现在张先生的精神状况很好,胃胀的感觉好多了。
过去走不动路,第一次上医院走都走不动了。
睡不着,吃不下,茶水都喝不下去。
现在饮食胃口都正常。
刚检查出是癌症时,疼痛很严重,整夜坐着,没法入睡。
但服用今幸胶囊后,没再痛过。
也没有呕吐,发烧过。
还有比较可喜的地方是体重方面,张先生现在人也胖了10斤,其实10斤还不止。
他以前50公斤,现在57公斤也不止。
正常的时候是65公斤。
从65公斤瘦到50公斤了,医生也说胖了就好,体重增加是个很好的情况。
现在张先生的生活能够全部自理,活动正常,每天散步一小时,生活很规律,晚上九点到早上五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