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

合集下载

盛唐十首必背诗

盛唐十首必背诗

盛唐十首必背诗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时期之一,文化繁荣,诗歌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些诗歌都是经典之作,被后来的人们所传诵、咏唱。

下面将介绍盛唐十首必背诗。

1. 《登高》——王之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风吹雪舞喜相逢,竟日话春还忆山。

这首诗运用了银河、雪景、高山等自然景观,并通过描述自然景观来表达登高所带来的一系列感受和思考,表现出壮丽的山水盛景和人的微不足道。

2. 《临江仙·滁州西涧》——苏轼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花如意的景象,来抒发词人离愁别绪和对风景动人心魄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深挚的留恋之情。

3.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深邃、清新的图像,表现了对远方家乡的感伤,刻画了一种文人境界,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首代表作,也是盛唐时期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之一。

4.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歌豪放激昂,用雄浑的词语描述出了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真实人物形象,表现出文人豪迈不屈的人格力量。

5.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倾国事,秦世凤凰池塘遗。

洛阳城里春光好,春宵苦短日高起。

这首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它的主题扩展开来,表现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和不满足的愿望。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首诗是盛唐时期流传最广的送别诗之一,王勃通过直言胸臆中的哀愁,自由奔放的用语,表现了情感的流溢和拗别之情。

7. 《杂曲歌辞·长相思·今夕是何年》——李清照今夕是何夕,见此良人。

子来自远方,胡为乎难。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著秋千角,垂泪向谁倚。

这首词由李清照所唱,具有浓郁的离怨情调,以母女之感言礼而机锋凌厉,言辞激烈,以娇羞倩影,惊鸣草露,为表现出她叛逆、果敢的性格。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舍生取义
比喻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对偶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抒情
名垂青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 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 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 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 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 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 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 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散曲又有散套、小令之别。
意志坚强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臵 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 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引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 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 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 限悲痛怅惘之意。
诗 歌 赏 析
资料: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 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 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 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 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 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 不平。
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言外 之意: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 所作为的。)
资料: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 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 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 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 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 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

唐代著名诗人,他和杜甫是唐代诗歌不可企及的两座高峰。...

唐代著名诗人,他和杜甫是唐代诗歌不可企及的两座高峰。...

有的版本是写为“随君直到夜郎西”,“风” 与“君”,一字之差,你认为哪个版本好? ❖ 君,我的思念和牵挂也如明月一样千里伴君行。
随风,有一种无主的落寞,孤独和不稳定的因素。
随君,就很浪漫了,就寓意着陪伴朋友共度患难 的决心,不是一个形单影只的随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 为何“愁心”寄“明月”?
(1)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柔和, 人们沐浴在柔和月光中,容易产生各种联想;
(2)月光给人如水似玉之感,它象征亲情友情的纯洁;
(3)明月升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月亮是“圆”的,容易让人想起“团圆”;相反, 如若月圆人不圆,人们就会望月思人。
❖朗诵我最棒! ❖背诵我最行!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一切景语皆情语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悲痛
子规:凄楚不已,代表离愁别恨
痛苦
五溪:贬谪的地方之偏远、路途之艰难 担忧
唐代著名诗人,他和杜甫是 唐代诗歌不可企及的两座高峰。他 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是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后人称其为“诗仙”。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朝的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唐朝的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唐朝的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也是中国的文化高峰之一。

在唐朝,文化和艺术风华正茂,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如绘画、诗歌、雕塑、音乐、舞蹈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此同时,唐朝的科技成就也深受人们的推崇,尤其是在农业、军事、人文以及医学等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从文化艺术和科技两方面分别介绍唐朝的成就。

文化艺术成就1. 诗词创作的高峰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文盛世,唐代的诗人数量和作品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唐诗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唐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李白等人,他们的诗篇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爱情、人文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唐诗的艺术成就被誉为“风华绝代、唯独留香”。

2. 造型艺术唐代的造型艺术也随之迈向了新的高度。

以唐代为代表的雕塑和壁画工艺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在后来的中国造型艺术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篇章。

唐代盛行的砖雕、石雕、泥塑等技术,以及寺庙、宫殿、墓葬等壁画作品,展现了唐代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魅力。

3. 文化盛世唐代的文化盛世除了诗词和造型艺术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文化形式,如戏曲、音乐、舞蹈等。

其中,唐代的乐器制作技术在千年以后依然被人们称之为“匠心独具,造型精美”。

唐朝盛行的舞蹈也在形式和表现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方向。

科技成就1. 农业技术唐朝的农业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唐代农业结构日趋完善,农具制作技术也日益精湛,这为唐朝农业的高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而且,唐代还广泛使用人工灌溉技术,从而在干旱地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医学成就唐朝医学方面的成就也非常显著。

唐代医学家在探索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对后来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如扁鹊、华佗、孙思邈等都创造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他们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城市规划唐朝的城市规划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

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

杜甫杜甫与李白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

尽管李、杜的年龄只相差十一岁,他们也都经历过唐王朝的全盛时代和由盛入衰的安史之乱,但他们的创作,却存在某些根本的不同。

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成为其显著特征。

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却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

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杜甫这里便戛然而止。

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盛唐诗歌的一些重要特征,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仍然有所体现。

激情虽然在他的诗中受到抑制,却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雄伟壮大之美,也仍然是诗人的爱好。

他的那些关于时事政治的诗篇,大抵是真诚情感的流露和结晶,而并非以预定的社会功利目的为首要的出发点。

从这些方面来说,杜甫与盛唐文化终究有很深的关联。

一、杜甫的生平和个性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

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

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

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

另外,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更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朝诗歌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

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让千百年以后的诗人、诗坛黯然失色。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诗歌:初唐,即唐玄宗以前,这是唐诗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方面,南朝宫体诗在诗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唐太宗到上官仪等,无不大写华丽婉媚的作品;另一方面,诗歌改革的序幕正悄然拉开了。

初唐的诗歌改革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以陈子昂、四杰为代表的一批出身低微的下层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意识到了诗歌创作必须表现真情实感,于是他们提倡“兴寄”、“风骨”,写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感遇》、《在狱咏蝉》、《从军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类情感充沛,动人心魄的作品,从内容上对宫体诗进行了改造或改革。

而以沈佺期、宋之问、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层诗人则在对诗歌艺术的精雕细刻中,发展并完善了诗歌格律,并最终完成了对诗歌格律的定型,这从形式上发展了宫体诗。

所以,初唐没有伟大的诗人,却有杰出的诗歌改革家。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位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他们致力于文学革新,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

其中,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他们对唐诗演变和发展的主要贡献:(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

唐代的文学史

唐代的文学史

唐代的文学史唐代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及作品,被后世称为“唐诗宋词元曲”。

在唐代文学史上,又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618年-710年)是唐朝建立后的文学起步期,这个时期的文学还带有浓厚的风俗、民歌的色彩。

著名的作家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人,他们在诗、文、歌谣等方面都有所成就。

其中王勃的《滕王阁序》据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文章,被誉为“千古第一序”。

盛唐时期(710年-750年)则是唐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高峰。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唐诗,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等大家。

李白擅长写豪放派的诗歌,他的诗歌情感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趣味性极强。

而杜甫则善于写现实主义的诗歌,他的作品多是关于民生、国情等方面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此时期其他著名的作家还有白居易、王之涣、贾岛等人,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

中晚唐时期(750年-907年)是唐代文学的后期,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衰落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体裁则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小品文、笔记、杂记等一系列新的文学体裁。

代表人物也更加多元化,有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等等。

这个时期文学的创新和多元化,促进了中国文学的不断发展。

总的来说,唐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宝贵的一段历史。

它涵盖了从文学起步期到巅峰时期再到后期的不断创新,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指引。

唐代文学的杰出作品具有着浓厚的时代特色,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虽然唐代已经成为了历史的遥远过去,但是它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代文学

盛 唐
一、边塞诗
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 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他 们都曾厕身戎幕, 们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 形式来写边塞题材。 形式来写边塞题材。 高适的诗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 高适的诗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他的 一些绝句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然。 一些绝句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然。岑参想 象力丰富,喜以瑰丽的笔调, 象力丰富,喜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异域奇特 的风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 的风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他的 诗歌充满奇情壮采,极富力量感。 诗歌充满奇情壮采,极富力量感。
三、陈子昂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同时也 是在初唐和盛唐之间推进唐诗高潮到来的 关键人物。他要求恢复《诗经》 风雅 风雅” 关键人物。他要求恢复《诗经》“风雅” 传统,倡导汉魏风骨, 传统,倡导汉魏风骨,反对齐梁媚艳的诗 风。他的许多优秀诗篇都体现了他所倡导 兴寄” 风骨”的理论主张。 的“兴寄”、“风骨”的理论主张。他为 唐诗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诗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婉约词派
婉约词是婉约词派作家写的词。婉约词派 婉约词是婉约词派作家写的词。 是与豪放词派相对的一个词家流派。 是与豪放词派相对的一个词家流派。自从明人 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提出词有婉约、 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提出词有婉约、豪放 后人就把宋代一些词人分成婉约、 后,后人就把宋代一些词人分成婉约、豪放两 婉约词派形成于豪放词派之前, 派。婉约词派形成于豪放词派之前,以温庭筠 为鼻祖的唐五代“花间派”开其端, 为鼻祖的唐五代“花间派”开其端,北宋婉约 词人主要有柳永、秦观、周邦彦, 词人主要有柳永、秦观、周邦彦,南宋婉约词 人有姜夔、吴文英等人。婉约词题材较窄, 人有姜夔、吴文英等人。婉约词题材较窄,多 抒儿女之情、离别之思,风格婉约绮丽, 抒儿女之情、离别之思,风格婉约绮丽,与豪 放词题材广泛, 放词题材广泛,风格恢宏昂扬的风格形成鲜明 对照。 对照。

试析盛唐形成李白与杜甫两座诗歌高峰的原因

试析盛唐形成李白与杜甫两座诗歌高峰的原因

试析盛唐形成李白与杜甫两座诗歌高峰的原因[内容摘要]同处于唐代的李白与杜甫,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风格与现实主义风格的高峰。

那么,同一时代形成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当然有时代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诗人自身等主观原因。

作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特定时代、特殊社会、特定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即归根结底是因为特殊身世、个性、气质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思想性格及独特审美追求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盛唐;李白;杜甫;风格;原因如果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那么盛唐诗歌则是这个诗歌国度的最高峰。

确实,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盛唐,更是唐诗的颠峰时期。

这是一个识得字的人便能写诗的时代,识字的人几乎都可以用诗歌来自由地表达感情的文化昌盛的时代。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吕本中在《江西宗派图》中也说:“唐李杜之出,焜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

至韩、柳、孟郊、张籍诸人,激昂奋厉,终不能与前作者并。

”的确,生活在盛唐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不可逾越的两座并峙高峰。

与此同时,他们所代表的我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确实,李白与杜甫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是各有长处的。

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曾说:“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出,子美笃于忠义,深于经术,故其诗雄而正;李太白喜任侠,喜神仙,故其诗豪而逸……”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诗仙”,他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

他曾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百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李白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的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唐代山水诗的发展

唐代山水诗的发展

唐代山水诗的发展山水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诗歌。

中国古代山水诗孕育于先秦两汉,形成于魏晋,至唐朝时达到第一个艺术高峰。

这里依据唐棅在《唐诗品汇》里将唐诗流变分为“四唐”之说,分别从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四个时期代表诗人的作品风格进行阐述。

一、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到林野的吟颂营造工丽而又质朴的山水意象。

初唐,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约100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跨越了隋唐两代。

虽然朝代有变,但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初唐诗坛沿袭着隋代的文风,以唐太宗喜欢的宫体诗及上官仪的“上官体”为主。

诗歌创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大多为歌功颂德的作品,追求浮艳。

至唐玄宗至武后时期,初唐四杰的创造力求摆脱齐梁诗风及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楼台庭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

这不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抒情性,还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推动了初唐诗歌的发展。

在山水诗创作方面,局势虽未打开,但六朝细微描摹的特点使山水诗显得工丽齐整,诗人的目光也逐渐从都城向林野转移,吟颂出质朴自然的园林、山水。

“写心状景”的王勃山水意境王勃(650-676)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代表。

他十四岁时便开始出游,而在二十岁游历巴蜀时写下的诗作更能体现其在山水诗上的成就。

在王勃的诗中,有表现羁旅情思的作品,如《深港夜宿》:津途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对山水的刻画,引出作者“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的思乡之情。

而另外一些诗作,则将个人的经验与感受融入到对山水景物的塑造中。

在描写景色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代表作品有《泥溪》:弥棹凌奔壑,低鞭蹑峻歧。

江涛出岸险,峰登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萍蒲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还有以写心的形式来绘景,表达作者情致的《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

唐朝的文学和诗歌达到了怎样的高峰

唐朝的文学和诗歌达到了怎样的高峰

唐朝的文学和诗歌达到了怎样的高峰?
唐朝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期,尤其是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以下是一些有关唐朝文学和诗歌发展的概述:
1. 诗歌繁荣:唐朝诗歌非常活跃,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题材广泛,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的精神。

2. 诗歌形式:唐朝的诗歌形式多样,包括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等,其中律诗和绝句在唐朝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3. 诗歌理论唐朝的诗歌理论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歌评论和理论著作,如《唐诗三百首》、《诗品》等,对后世文学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文化传承:唐朝的文学和诗歌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也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唐朝的文学和诗歌达到了非常高的峰。

唐朝诗人简介

唐朝诗人简介

唐朝诗人简介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简介: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

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

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

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

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1、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等诗篇。

2、杨炯(公元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四杰之一。

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武后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着称,死于任所。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3、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

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4、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

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

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

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着名的《讨武氏檄》。

唐诗研究1诗歌唐朝

唐诗研究1诗歌唐朝

问题一:《唐诗三百首》选了几首李贺诗?
问题二:杜甫《望岳》是不是律诗?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近体诗 古体诗
1.句式
2.押韵
固定
平声韵
不固定
不要求
3.平仄
4.对仗
严格
不严格
对仗(律诗) 不要求
引言
(一)、唐诗文献
1、集部 总集:《全唐诗》、《全唐文》 别集:《李太白文集》、《杜诗详注》、 《李商隐诗歌集解》、《白居易集笺校》等。 选本:《唐诗三百首》、《唐诗选》
熟读《唐诗三百首》
1、编者及通行版本:孙洙(1711-1778),号 蘅塘退士,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 士。《唐诗三百首》是孙洙和他的继室徐兰 英合编,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 道光年间陈婉俊作《补注》,光绪间章燮作 《疏解》,近人喻守真作《详析》。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3、流派纷呈、风格多样
明· 高棅《唐诗品汇》总序:“开元、天宝间,则有李
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 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 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
胡应麟《诗薮》:“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 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
唐诗兴盛的原因
1 、 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这是唐代文学繁荣的物质基础。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 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 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经济繁荣对诗创作的影响: 提供游历天下的可能,促进山水诗、描写都市生 活和交游生活的诗的发展;文人的精神风貌改变, 影响到诗歌创作的风格。

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浅论唐诗兴盛的原因唐朝是广为认知的诗歌天堂, 所谓”唐诗宋词元曲”, 其中把诗归结于唐, 也可看出唐朝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与垄断之势. 而关于唐诗繁盛的原因,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总和起来, 就是唐朝的经济, 政治, 文化, 历史这四方面都极为适合诗歌的发展, 从而使得其在唐朝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在历史上,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个可称之为天朝大国的时代大唐王朝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 如此繁荣的经济给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简单来说, 就是如果人民还吃不饱肚子, 脑袋随时可能搬家的状态下, 恐怕不是大发诗情的好时机. 而唐代国富民强, 前有太宗贞观, 后有玄宗开元. 杜诗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社会几乎达到了上古大同的地步. 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 诗歌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而唐代实行的宽松政治政策, 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社会原因。

首先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 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 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 连太宗李世民也具有外族血统, 因此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开明.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 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 很多域外文化溶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

唐代的自信,使它的诗人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般如许的胸襟, 各族文化更是百花齐放, 万家争鸣.其次, 唐朝极重诗才, 严羽的《沧浪诗话》曰:“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

唐朝诗歌的发展脉络摘要:每次我们提到诗歌必会想到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不仅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而且内容广阔、形式丰富,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珍品。

唐朝立国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百姓生活安居乐业。

在这一情况下文学艺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唐代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刻意创新的独创精神,缔造出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高峰。

以下即是唐朝诗歌不同的发展阶段。

正文:初唐诗歌唐代建国伊始,统治集团接受了杨隋速亡的严重教训,把巩固王朝政权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发点,不可避免的催发了文学的变化。

相较于隋朝,它明显表现为:理论上阐述了对南北文学传统的清醒认识;实践上无论创作题材还是形式技巧均有改观,这在初唐贞观年间的文坛上体现的较为清楚。

唐太宗是此际文坛的核心,虞世南、魏征等宫廷文人则是他的羽翼,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导向作用。

而归隐田园的王绩却自弹心曲,为贞观诗苑培植了一簇引人注目的奇葩。

但初唐时期,诗坛基本上还是笼罩在南朝颓靡浮艳的宫体诗风之下,由于这个时期的诗人大多都是朝廷重臣,如上官仪、“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沈佺期、宋之问。

他们明显受到南朝诗风的影响,大都离不开应制、奉和、闺阁艳情及游宴生活,形式上追求辞采华艳、绮错婉媚,而内容空洞、感情贫弱。

然而,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也在感召着诗人的创作灵感,清新刚健的新诗风开始显露出来。

这一时期,真正能反映时代精神和创作追求的,是被称为“唐初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是新兴的一代诗人,年辈不一,诗歌创作各具特色,“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然而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出身庶族,活动于宫廷之外,社会阅历丰富。

在国运昌隆、充满希望的时代氛围里,他们怀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在进仕之路上,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而行为浪漫,狂放狷介、恃才傲物的禀性气质又颇受时人谤议,始终蹉跎官场,屡遭打击,竟致潦倒终生,空怀报国之志,结局相当悲惨。

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

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

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特别是诗歌方面,更是书写了嘹亮的篇章。

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被后人推崇为中国文学的宝库。

以下,将从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五个方面来探讨唐代的诗词歌赋和律诗精华。

一、唐代的诗唐代的诗歌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之一,唐代的诗人们以其出色的才华和卓越的写作技巧,在诗歌创作方面创造了许多精彩的作品。

唐代的诗分为律诗和古体诗,其中以律诗更为精华。

唐代律诗的特点是结构严整、音律优美、意蕴深刻。

唐代律诗被赞誉为“唐诗三绝”之一,与五言诗、七言诗并列。

唐代律诗以王之涣、杜甫、李白等为代表,其中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唐代的古体诗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唐人的古诗大致可分为五律以及各种绝句词,以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为代表。

他们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古典文化知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辞,以达到清新淡雅的效果。

例如杜甫的《夜泊牛渚怀古》、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古典精品。

二、唐代的词唐代的词创作也是极富盛名的,它是中国诗词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唐代的词主要以《唐诗三百首》、李清照、文天祥、柳永等人为代表。

唐代词的特点是清新脱俗、意蕴深长、抑扬顿挫,有着独特的音乐性和叙事性。

其中《唐诗三百首》是唐诗入门读物,它是唐代词的代表之一。

它收录了唐朝所有代表作品中的三百首,代表了唐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唐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柳永的《雨霖铃》等也是唐代词的佳品。

三、唐代的歌唐代的歌同样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歌以形式独特、语言优美、优美琅琅、动人心魄著称。

唐代的歌分为《乐府诗集》和《新乐府》,其中《乐府诗集》是以唐代前传统的乐府诗为主,而《新乐府》则以唐代为主,其特点为歌词抒情、简洁明了,歌曲曲调清新优美。

唐代歌曲主题广泛,有爱情、田园、游戏、宦游、歌颂等各种种类。

唐代文学的高峰与精品

唐代文学的高峰与精品

唐代文学的高峰与精品唐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唐代文学的魅力固然是建立在一些经典作品上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上来探讨唐代文学的高峰与精品。

一、诗歌唐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一个巅峰。

唐代诗歌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唐代诗歌的高峰和代表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七言绝句唐代七言绝句是其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其独有的形式、语言和艺术特点被广为传颂。

其中代表作品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金陵凤凰台》等作品。

2.五言律诗唐代五言律诗是其诗歌的另一个重要流派,这种诗歌形式为五言句中间掺入重音,使得诗歌格律更加严谨。

代表作品包括杜甫的《江留别》、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金陵凤凰台》等作品。

3.诗歌主题唐代诗歌的主题十分广泛,精通多种文体的诗人们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十分娴熟。

其中,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王之涣的《绝句》等。

二、散文唐代散文发展的非常成熟,代表了古代散文的一个高峰。

唐代散文以具有高度表现力和纯艺术价值的书面文字为主要特点,形式新颖独特,结构严谨,表现力强。

其中,代表作品包括韩愈的《师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作品。

三、小说唐代小说以“志异小说”和“传奇小说”为主。

这两种小说形式都十分受欢迎,成为唐代小说的代表作品。

其中,代表作品包括《梦中记》、《岳阳楼记》等作品。

四、戏曲唐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始于唐玄宗时期,以唐代的盛世为背景,流传至今成为唐代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其中,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沉醉东风》、《赵氏孤儿》等作品。

总之,唐代文学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无数精品作品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高峰,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件珍贵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传颂。

唐朝诗人古诗归纳总结

唐朝诗人古诗归纳总结

唐朝诗人古诗归纳总结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时期。

在唐朝,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以其才华横溢的作品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唐朝诗人的古诗进行归纳总结,以展示他们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

一、李白的古诗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以豪迈奔放、雄浑磅礴著称。

他的诗作多以豪情壮志和自然山水为题材,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无拘无束的性格。

例如《静夜思》一诗中,李白描绘了古人的寂寥思绪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他的诗作独树一帜,影响了后世的诗人。

二、杜甫的古诗杜甫是唐朝另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而著称。

他的诗作表现了广泛的社会意识,并对唐朝社会的不公和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杜甫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并且在情感上非常深沉。

他以其激昂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成为后世诗人的楷模。

三、白居易的古诗白居易是唐朝的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以豪放洒脱、明快流畅而著称。

他的诗作多以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白居易的诗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四、王之涣的古诗王之涣是唐朝的一位知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写景的手法展现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他的诗作意境高远,充满哲理思考和感慨。

王之涣的诗以其清新雅致、深情慷慨的艺术风格,打动了世人的心灵。

五、王维的古诗王维是唐朝的一位文学家和画家,他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意蕴而著名。

他的诗作多以山水和田园风景为题材,以广阔的胸怀和艺术造诣描绘出自然山水的美丽和壮丽。

王维的诗作富有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综上所述,唐朝诗人的古诗作品各有千秋,每位诗人都有其特色和风格。

他们以其才华横溢和创造力,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作品至今仍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成为后世诗人的借鉴和启迪。

文宗御封的大唐三绝指的是

文宗御封的大唐三绝指的是

唐朝文宗御封的大唐三绝大唐三绝指: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

唐朝文宗皇帝之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亲自御封。

一、李白的诗歌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赋诗多以抒情为主,是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收提高而形成本人独特风貌的诗人。

二、张旭的草书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

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

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

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诗歌史上的三座高峰
一.昊天之音天上之音——李白此曲只应天上有
说李白诗句是昊天天上之音时我对他的评价,也是我对他人生态度的解析。

李白的一生可以说起起伏伏,荣华间有着愁苦,寂寞中又带感悟。

我想李白这位“谪仙人”永远不会死,他是带着那潇洒而超凡脱俗的气质“羽化登仙”了。

杜甫写李白恃才傲物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我想用李白的《月下独酌》讲讲这“酒中之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以前我读到李白的诗,都是豪气纵横、天人合一一泻千里的,我觉得李白是不会有哀愁的,有的话也会举杯“与尔同消万古愁”,可看到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时,我看到了他的寂寞,那是琼楼玉宇间的孤独,执觞而无人对饮,举樽而无可倾诉的寥落,在这《月下独酌》中,完美的展现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句中两个意象,花和孤独。

李白在这花好月圆夜,在盛放的花丛中感到了孤独,未免有些矛盾。

因为他是自负的,他感觉到青春的短暂,感觉到美丽的飘渺,感觉到荣华的虚无,感觉到光阴的流逝。

他不屑与世俗对话,宁在这繁华中自斟独醉孤独。

于是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是皎洁的、高贵的,他忽然有种“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感。

而月终是寄托,它无言地倾听,却无法唱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偌大的人世间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把酒言欢喝酒的对象,良辰美景找不到知己的绝望,更为凄凉。

行至此,也得苦中作乐,“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无再少年。

生命璀璨能有几何只有一次,为何不珍惜青春呢?人生总要追求快乐的,今朝有酒,快意潇洒,月朗春宵,暂且行乐,这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是我所钦佩的,他的精神将儒、仙、侠的灵气特点浑然合一合而为一。

有人说李白不可学,因为他太过放浪形骸,随心所欲,凌万物而遗世独立之意,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

但青年人喜欢李白,正因为他不拘一格,张扬浪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繁华过后又是悲凉。

诗人以“我”第一人称描述,他是一个把自己生命体验作为观察主轴的诗人,以浪漫排遣寂寥,孤傲对抗客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十分接近老庄庄子的思想。

人生如梦,浩渺的宇宙中,我们行走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也许会在某刻遇见吧。

这个结尾富有哲学性,李白是个文学家,也是个哲学家,他是思者,也是行者。

他在天上的云雾间窥察世间的悲欢,他在半醉半醒中体味着人生的炎凉,他是酒中的仙人,天上的诗客,游走于人间,他在文学的花丛间独酌,在青春的天地月下对觞,信手挥洒毫,天人神交仙气一吐,书写了半个大唐。

儒之教,侠之心,道之骨,仙之气,浑然天成,合而为一,太白,太一。

二、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杜甫
人们称李白为“诗仙”,因为他在诗的国度里如仙人般神游,不受人世间规则羁绊。

而杜甫被称为“诗圣”,很显然,人们更把杜甫作为人间的圣人所推崇。

此时的盛唐诗歌之所
以华丽,是因为这两位不同风格、登峰造极的大诗人鲜明的对比,交相辉映。

有人说李白笑杜甫,杜甫笑李白,这也许是他们风格不同的差异得出的论断吧,但事实相反,李白和杜甫是互相成就的,杜甫一辈子无法像李白那样潇洒,所以他羡慕喜欢李白;李白一辈子也无法像杜甫那样关心生活小事,所以李白也爱惜喜欢杜甫。

这二人少了谁,历史文坛上都会有些许黯然。

二人神交,可谓文学史上再莫有重大意义之交了。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看得见豪饮中李白的孤独,体会着到孤独中他的桀骜;李白相忘于杜甫平实间的才情,品味着才情中他的悲悯。

写李白最好的诗是杜甫的,写杜甫最好的诗是李白的。

在历史光辉,二人都留下了一抹亮色,树立了一个风范,只是不同罢了。

李、杜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横亘太古,绵延千年。

如果说李白是用浪漫哲学的视角观察世间万物咏物壮怀的话,杜甫就是以一双慧眼和沉郁的心写出了社会百态。

以《兵车行》为例看杜甫对社会的剖析。

“车辚辚,马萧萧-----”上来我们仿佛就被裹挟至历史洪流中,置身于苍凉古道边,带入了一个场景中,或许像道旁行人一样看着征夫的队伍。

杜甫在写实,描绘世事,以真实场景写起,却融入了个人深切的感情。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一个哭,直接反映了征夫的愤懑,亲人的凄苦,行人的感伤,旁边行人的感受,气氛凝重。

杜甫的诗中写过很多人哭,他们都是平民百姓,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安的世道中,无奈地哭诉着世态炎凉。

杜甫对他们深深地同情,虽大多以第三人称书写,却没有一丝疏远的感觉,反而是更贴近他们,感同身受感受他们的痛苦。

可以武断的讲,李白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出世理念,而杜甫却只有被逼无奈的入世思想,直截了当地剖析出来社会问题以及给百姓带来的疾苦。

在《兵车行》中提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以武皇讽喻当是时统治者不断发动战乱征伐,根本不顾及战争对百姓的伤害。

而杜甫也不得志,无法改变这一切,他注视着这被战火蹂躏的大地,倾听着啼饥号寒的流民,抚摸着饱受摧残的童叟,他只能以悲愤沉郁的笔书写着,留下了几滴老泪。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替百姓开口,却听不到回声,于是用血泪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分离有两种,一是生离,二是死别。

杜甫看遍了生离死别,于无声处听鬼哭。

如果说李白的“仙诗”是引吭高歌者,则杜甫的“圣诗”更像是低回沉吟人。

他以幽郁沉抑的心情,娓娓道来,说尽春去秋来,说出了一部“诗史“。

三、诗以载道——白居易
李白与杜甫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可以对比地讲。

白居易则晚于他们,已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应另当别论。

而且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描述应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了。

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很丰富,而每首诗都对应不同经历下的不同心境,因而不好以一首诗总结出他的人生。

在他人生的前半部分,他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当时以“元白”其名,与元稹交,他踏上了仕途。

然而官场究竟是一淌浑水,总不太平,白居易陷入了利益集团争斗,他虽然心系天下,为官却不能以天下为己任干出一番事业成就,被贬江州司马,于是有了在浔阳江头听了琵琶女琴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他在感叹自己的际遇,然而贬谪打不垮白居易心中的理想与志向,浇不灭他心头的热情。

白乐天永远不会消沉下去,他在西湖主持修建白堤,写下了《钱塘湖春行》,白堤保护了百姓免受旱涝灾苦,白居易也看着这一片春色,欣然写下诗篇。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也体现着他的诗文、人生主张。

他的人生哲学将儒、释、道融为一体,他的新乐府诗也有他的思想主张,这位经历兴衰的乐天诗人,在历史诗卷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