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摘要:城市建设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可以给城市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创造优良的宜居环境。
成功的城市建设应该是科学与艺术、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建议abstract: urban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ity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the sound urban infrastructur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urba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with twice result with half effort, can improve public production, life situation, and create fine and livable environment. the successful urba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s of science and art, craft and nature,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keywords: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是国家调节城市和区域经济的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工具。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将能推动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
浅谈城市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浅谈城市规划的作用与意义摘要: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意义;作用前言:城市作为复杂综合体,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各个领域,为了使各方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是建设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手段。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也更加突出。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
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可以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和人口等各个方面。
城市规划关乎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城市建设则是落实城市规划的具体行动,而城市管理则是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管理和调整。
首先,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指南。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制定的原则和目标,确定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城市居住、产业、交通、文化用地等的布局和分配。
城市规划需要将人口、环境、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确立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指导。
其次,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落实的重要手段。
城市建设是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城市建筑、道路、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原则,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最后,城市管理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监控和调整。
城市管理是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和调整,包括城市业务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等。
城市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式和新模式,逐步完善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机制,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必要环节。
要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同时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才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快速的增长动力。
浅谈如何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一、城市规划的特性1、综合性。
城市规划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规划,城市由许多子系统,包括经济体制,基础设施系统,生活系统和环境,教育和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国防安全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土地法,空间组织建设活动,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律,开发这些系统,并改善对有机组分的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2、長期性。
城市规划是一个悠久历史的动态过程,由于城市这个巨大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长期过程,因此城市规划也应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中的城市现实。
由于对城市规划的未来预测的限制往往跟不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特别的迅速发展,规划往往滞后于现实的历史时期。
因此,有必要调整该计划。
虽然该计划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但批准的计划反映了政策和实际,是广泛的研究和建立反复论证的结果,有必要保持适当的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
以调整该计划也必须进行按照合法程序,并且不能被改变。
3、政策性。
城市规划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强有力的政策必须反映党和国家的政策。
尤其是在确定的性质,规模,布局选定的城市规划,行业配置,土地整理等一系列固定目标,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的发展方向,它直接关系到发展和国家水平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城乡关系和城市化等主要国家政策。
二、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1、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建设。
首先,法规和标准,支持城市规划及实施建设的逐步完善。
与城市规划应当制定和实施,以尽快适应,可行的法规和标准。
其次,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和计划编制法。
改善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的不仅是目标和计划的主要内容还应该包括重大政策措施的保护针对特定的实现,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必须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批准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准确和及时的反馈,任何组织和个人只有遵守并服从的义务,不能随意更改规划,控制机制才能逐步完善,提高规划决策失误的责任问责制,努力提高合法化的规划决策水平。
浅谈如何进行城市规划管理
浅谈如何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摘要】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新趋向,从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重大影响方面阐述了城市规划管理应有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投资环境;城市建设前言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一、正确认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1.1 面临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
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
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
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1.2 如何迎接这一挑战首先,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
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
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
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
浅谈城市规划
说, 城市规 划是 一项 系统性 、 科 学 陛、 政 策性和 区域性很 强的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对城市规划提 出了更 高要求。 对城 市规 划的发展历程 、 面临的问题及对 策进行 了初步探 索。 关键词 : 城市规划 ; 问题 ; 对 策 中圈分类号 : F 2 9 1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4 ) 0 5 — 0 0 7 5 — 0 2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 《 考工记 》 、 《 商君 书》 、
《 管子》 、 《 墨子》 等典辅之 中。 《 考工记》 确定 了“ 都” 、 “ 王城” 和
“ 诸侯城 ” 的三级城 邑制度 , 用 地的功 能分 区和道 路系统 等 ; 《 商君书》 论述 了某一地域 内山陵丘谷 、 都 邑道路和农 田土地 分配的适当比例 , 以及建城 、 备战 、 人口、 粮食 、 土地等相应条 件; 《 墨子 》 记载 了有关城市 建设 与攻 防战术 的内容 , 还 记载 了城市规模 大小如何 与城郊农 田和粮食 的储 备保持 相应 的 关系, 以利于城市 的防守。 中国 占代城市规划强调 战略思想 和整体 观念 , 强调城市与 自然结合 , 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 这 些城市规 划思想和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 的成 就 , 集 中体 现在作 为“ 四方之极 ” 、 “ 首善之区” 的都城建 没上。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 的基 本依 据 , 是实 现城 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 的重要手段之一 。 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 会强调 , 要坚持走 中国特色新 型城镇化道路 , 不断优化城市空
间结构 和管理格局 ,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这对城市规划提
模较小 。多数城 市是 自然形成的 , 城 市功能和基础设施 都 比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概念规划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概念规划【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逐渐重视生存居住环境。
城市中居住区的绿化环境影响着居住区的环境规划质量。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概念规划的介绍,分析了其特征、对象及作用,并对概念规划的概念和作用加以总结,以加强人们对其的认识。
【关键词】:概念性规划;城市规划;特性;作用引言城市概念规划是一种运用哲学规划观完成的规划,是在辨证思维中定格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应用在城市发展中,同时也融入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美学、艺术、建筑学等多学科的思想。
其具有很多特征与优势且有很大作用。
一、概念规划的涵义在中国,业内对于“概念规划”有多种理解。
王蒙徽等认为: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中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的规划。
它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
赵燕青认为:概念规划是一个横跨空间与经济的规划,其内容涉及部分经济发展目标也包含规划大纲阶段的很重要工作。
针对“概念规划”这一新的形式,城市规划的学术研究界展开了很多探究与讨论,而且形成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概念规划在某种意义上可取代城市总体规划;另一种观点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概念规划独立于城市规划的体系,指导着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概念规划。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总体规划运用死板、标准单一、适应能力差的状况,推动城市规划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虽然上述表述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概念规划不可以与现行已规范化的规划体系的某一具体层次相对应,它具有区域的基本观念。
概念规划是一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尤其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它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大政方针问题,强调对全局的把握,是涉及到空间、经济、环境等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
二、概念规划的特征与优势1、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更具前瞻性。
2、讲究结构上、整体上的谋划,抓主要矛盾。
3、运用模糊辨证,允许存在偏差。
浅谈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浅谈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当前,城市的布局与设计也是在不断的随着时代而发生着改变,在之前,人们更多的考虑实用性,但是今天的人们考虑得更多更细致,是否符合科学的理念,能否符合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步伐等等。
当前,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提出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城市建设是一门学科,一门贴近生活大众的学科,在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出经验.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健康发展的保障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
1. 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有机的整体,城市建设的好能够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建设,经济建设反过来能够很好的推动城市的发展进程,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
2 城市的建设要充分的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今天我们城市的建设要充分的考虑到一些相应的设施与条件,像是教育、医疗等等,这些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就很难使得人们爱上这座城市。
3 追求高质量的生态生活。
今天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的环境收到了很大的破坏,今天城市建设就要很好的考虑到这一点,城市中应该有更多的自然的风光,这样能够很好的带动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建设在今天的设计理念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前有问题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阶段我们在努力的打造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
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措施1 完善法制建设。
城市建设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考虑发展的问题,而是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与设计,城市建设在我们法制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大的完善,城市规划的各个部分都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避免一些不法行为的产生。
城市规划心得体会感想
城市规划心得体会感想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建筑设计、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
方面。
在参与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也有一些感受和体会。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应该不仅仅考虑建筑
的美观和功能性,还应考虑人口增长、交通拥堵、资源利用等问题。
只有在全面综合
考虑下,才能制定出适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
其次,城市规划需要与社会各界广泛沟通。
城市规划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任务,更需
要与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面进行广泛沟通和协商。
只有通过多方参与和意见交流,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另外,城市规划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更需要注重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减
少污染等问题,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长期坚持和跟进。
一个好的规划方案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
能发挥作用。
因此,城市规划需要有长期的目标和规划,并且要及时跟进实施情况,
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通过参与其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
重要性和难度。
只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广泛参与各界沟通、注重可持续发展,并且
坚持实施,才能实现一个更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几点看法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设计在规划编 制项 目中所 占的 比
例 越 来 越 大 , 且 有 继 续 增 加 的 趋 势 。 编 制数 量 增 加 的 同 时 , 制 类 型 和 并 在 编
编制对象也在扩展。
越多 。在高校教育 中, 城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本科 、 研究生教育 中开
但 是 , 量 编 制 的 城 市 设计 在 规 划 实 施层 面 , 果依 然 含糊 。 因 之 一 大 效 原
及污水处理厂规模最堇要的前提和 基础 。建议采用分类 水量 预测法, 关系
如下 :
面 平 接 , 减 小 埋 深 。 管 接 入应 采 用 管 顶 平 接 或 跌 水 接 入 。 落 水头 大 于 以 支 跌 1米 时 , 跌 水 井 消 能 ; 落水 头 小 于 1 时 , 在 检 查 并 中 做 成斜 坡 , 需 设 跌 米 只 不 做 跌 水 设 施 。任 何 情 况 下 进水 管 底 不得 低 于 出水 管 底 。
置、 教学 手段、 习安排等方面还未形成 明确的体系 。在城 市设计研 究方 实
面 , 立 自 主 的 专 门化 研 究 比较 少 见 , 多 见 的 仍 然 是 对 既 有 国 外 理 论 和 独 更
对象也由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逐步走向了更广泛 的领域 (如城 市新 区、 历
史 街 区 , 技 园 区 等 ) , 及 大 型 市 场 开 发 项 目 (如 工 业 园 区 、 型 房 地 产 科 以 大 等 非 公 共 空 间 ) 。
综 合 生 活 污 水 量 =综 合生 活 污 水 量 指标 ×规 划 人 口 工 业 废 水 量 =工 业 废 水 量 指 标 X ( 工 业 企 业 综 合 生 活 污 水 量 比 例 )X 卜
浅谈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 途 落 马 ”, 为 “ 拉 子 ” 程 ; 中 成 半 工 另 素 出 发 , 地 置 宜 , 力 而 行 。 城 市 因 量
一
方 面 , 些 建 成 的 项 目 , 于 利 用 规 划 建 设 不 应 只 在 量 上 做 文 章 , 更 一 由
批 批 “ 城 ” 浙 江 某 一 地 区 有 八 个 赶 、 、 , 种 “ 苗 助 长 ” 为 酿 空 。 比 超 这 拔 行 乡 镇 , 均 人 口 不 过 三 万 ,却 “ 雀 成 的 苦 果 , 教 训 可 谓 深 矣 ! 平 麻 其 虽 小 ,五 脏 俱 全 ” ,各 自 规 划 建 设 了 勿 庸 置 疑 , 城 市 化 是 当 今 社 会
率 低 , 好 闲 置 , 费 惊 人 新 疆 的 重 要 的 是 在 质 上下 工 夫 。 城 市 化 道 只 浪
李 屯 、独 山 子 等 地 为 了 建 没 各 自 的 路 是 城 市 发 展 的 客 观 规 律 性 与 城 市
城 区 发 生 恶 性 竞 争 , 互 相 拆 台 的 事 的 内 在 规 定 性 相 互 协 调 的 过 程 。 因 要 城 “ 情 时 有 发 生 。此 外 , 有 利 用 率 近 于 此 , 重 视 “ 市 韵 味 ”、 城 市 风 情 ” 还 零 的 “ 际会议中心” 国 ,门 可 罗 雀 的 的 形 态 规 划 建 设 ; 要 在 对 构 成 城 市 经 济 开发 区 。
空 间 和 功 能 载 体 的 自然 资 源 、 人 力
这 种 造 城 运 动 的 结 果 是 极 为 可 资 源 及 相 关 其 它 资 源 等 进 行 集 聚 、 怕 的 , 、 、 的 巨 大 浪 费 自不 待 重 组 和 运 营 的 基 础 上 ,提 高 城 市 的 人 财 物 言 , 市 建 设 、 理 理 念 的 滞 后 更 直 功 能 和 规 模 效 应 , 优 化 城 市 的 经 济 城 管 接 地 造 成 城 市 原 有 文 化 的 缺 失 。 由 和 社 会 结 构 , 高 资 源 共 享 度 : 强 提 要 城 市 建 设 缺 乏 整 体 规 划 而 影 响 其 调 城 市 文化 底 韵 的 规 划 建 设 ,走 集
浅谈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14期一、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排头兵,对一个城市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城市的复杂性特征,城市规划往往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这就决定了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连续性的决策过程。
(一)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进行各类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时,都必须在土地上进行,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政府根据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有规划地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集约化使用土地才能够最大效益地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城市各个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部署,才能够制定出适合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使得相关产业可以集中在一块发挥整体效益,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作用,促进城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公共设施,丰富城市职能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不仅仅包括人们的生产活动和人们自身的日常生活还包括很多公共设施,比如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文化馆以及社会福利等,正因为这些公共设施的存在,使得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充满活力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
公共设施不断完善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因为它的不断完善,加大了城市的吸引力,使得人才和企业不断地涌入城市,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人才和企业的流入使得城市有了更大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使得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同时也让城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协调各方利益,实现规模效益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利益,使得各个利益方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共同推动城市的建设发展。
浅谈城市规划
2 城市规划中的美感
城市美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 产物. 它涉及城市选址、 然景观、 自 规划布局、 建筑群落、 交通组织、 园林绿化、 基础设施、 污 染防治、 公共卫生、 社会秋序、 生活、 人民 文化教育、 雕塑小品、 橱窗广告等, 从宏观到微观, 从物质功能到精神功能, 从不同 视觉来观察, 往往其中 一个因子的缺陷, 影响对城市美整体的评价. 城市美受自 足以 然条件, 社会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 文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 它在一定的系 统, 统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城市的产生、 发展和建设都受到社会、 经济、 文化 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由于 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 生产、 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 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 展. 人们集居形成社会, 城市建设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同时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和制约.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 发展中 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这种对未来空间发展的 安排意图, 在更大的范围内, 扩大到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 可以 而在小的空间范围内, 可以延伸到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设 计. 因此, 从更本质的意义上, 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 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在实际工作中, 城 市规划的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在行政级别意义上的城市, 也包括在行政管理设置, 在市级以上的地区、 区域, 也包括够不上城 市行政设置的镇、 乡和村等人居空间间环境, 因此, 有些国家采用城乡规划的名称。 1 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1 人工环境与自 然环境相协调的 原则 人类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 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 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 生存的自 然环境造成破坏, 已经到了 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 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 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 标就是要为人 类服务, 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 而良 标的根本保证. 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 城市自 然生态环 境和 各项特 环境要求, 定的 都可以 适用的 通过 规划技巧, 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力求取得经济效益和 环 境效益的统一 还要注意节约能源向题,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达到和谐的必经之路. 1. 2 历史 环境与未来 境 谐的 环 相和 原则 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 历史延续性, 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 促进新技术 在城市发展中的 应用, 并使之为大众服务, 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 协调等, 必须以城市居民 的利益为标准来决定新技术在城市中的运用, 技术进步,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正在对全球的 城市网络体系建立、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生活方式、 城市经济模 式和城市景观带来深刻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下去. 工业社会向 信息社会的 转变将成为2 世纪最显著的 1 变革. 经济 发展和 环境保护, 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将不断 成为城市规划的社会责任, 并且基于公正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效率会成为一项全球策略. 城市规划还必须从实际出发, 重视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 历史传统, 针对不同的规划设计对象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 案, 避免盲目 抄袭. 1. 3 城市环境中 各社会集团 之间 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 步现代化, 要满足日 同时 益增长的城市 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要为建设高度的 精神文明创造条件. 在全球化时 今天, 代的 城市规 更为 市中的 划 城 所有居民(不分种 性别、 职业以及收人状况、 族、 年龄、 不分其文化背景, 宗教信 仰等) 创 造健康的 社 活. 坚持为全 城市 会生 体城市居民 服务, 并且为 弱势集团提供 优先权. 强调城市中 不同文化背景 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和谐, 重视区域中各城市之间居民生活的和谐, 避免城市范围内社会空间的强烈分割和对抗.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我的语言能力有限,以下是机器翻译,仅供参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规划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规划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城市资源,实现城市合理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然而,在实际实践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
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够科学、合理和民主。
有些城市规划的制定缺乏全面的研究和调查,往往是单方面的决策。
有时,一些规划只是为了重建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性等因素。
此外,城市规划管理也面临着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的问题。
因为一些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影响,一些规划和管理的决策常常违反了法律和法规。
控制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有必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三维建模、卫星遥感技术、城市信息系统等,来帮助研究和评估城市规划管理的效果。
同时,要加强民主意识,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参与,保证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法律和法规,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正。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破坏等方面的关系。
总之,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全面的研究和有效的改进措施,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政府、企业和公民应该共同努力,实现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城市规划评估机制的建设。
城市规划评估是指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管理城市规划。
建立城市规划评估机制,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实施效果和市民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数据需要及时公布,并与市民共享,以便得到更多的反馈,更好地发挥管理机制。
浅谈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
流 就 没 有 对 内 的 发展 , 第 三 产 业 的 发展 大部 分在 于 外 来人 口的 消 费 ) , 公 共 利益 就存 在 了 一 种 在城 乡二 元 规 则 下 的阶 级 性 。 公 共 利益 问题 是城 市 规 划 中一
治 学 和 经 济 学 中关 于 公共 利益 的观 点 更 是 驳 杂 繁 复 。 启 蒙思 想 的 正 义 论 、 当 ・ 密 的 自动 利 益 论 、 里 米 ・ 亚 斯 杰 边
关 键 词 : 市规 划 公 共 利 益 城 市设 计 城
Ab ta t Cure r n lnnig i hnah se e e tge sr c : r ntu ba p a n n C i a ntr d asa o v ri c t fdie sf ai i on, es ul o i e ha w O grs tt i tge w ho d c nsd rt tho t ap a h s a s
产 泡 沫 随 着这 场 经 济 危机 开 始 悄悄 的破 灭。 这也 许 对 于 中 国规 划 是 一 个机 会 , 经过 了 “ 热 ” 在 狂 的十 年 规 划 后 。 以放 慢 前 进 的 脚 步 , 视 曾经 我 们 把 城 市 规 划 成 什 可 审 么样子, 留给 我们 反 思 的应 该 很 多很 多 。 走在 日新 月异 的城 市
展 的过 程 中 ,公 共 物 品供 给 是不 平 衡 的 ,不 仅 区域 分 布极 不平 衡 , 且供 应 的 数量 、 务 的水 平 差 别很 大 , 仅 靠 市场 力量 , 而 服 仅 不 能 实现 维 护公 共 利 益 的规 划 目标 。 更 多 的考 虑市 场 上 劣 势 阶层 的 消费 需 求 , 补市 场 供给 的不 足 , 保 城 市 社会 的稳 定 。 弥 确
浅谈徐州市城市发展与规划
浅谈徐州市城市发展与规划化工122 吉刚 1262101206摘要: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也是中国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徐州市苏北最大的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人流、物流、资金流传达着徐州的开放与繁荣。
本文便是通过对徐州近年来的发展,浅谈徐州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关键字:徐州规划发展为了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徐州,体会先进城市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我们建设美好家乡的责任意识,近日,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位于市东南方向的徐州市新区城市规划馆。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参观学习了徐州市城市规划、主要建筑模型、交通枢纽等。
我们跟随讲解员倾听着徐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的声音,认真的去了解、感受徐州城的魅力。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相互讨论,不时的向讲解员提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切身体会到了徐州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迎着建党九十周年的曙光。
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今天我就来谈一谈徐州市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一、徐州区位徐州东临黄海,西襟中原,北扼齐鲁,南屏江淮。
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优势;从周边国际大区域看,地理位置处于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东北亚经济带和黄渤海经济圈的切点上,是两大国际经济区域的结合部。
在国家沿海、沿江、沿线的开发和开放格局中,徐州位于东部沿海开放和沿陇海兰新开发的交汇处,是依托交通主干线连接沿江、沟通沿边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显著的东靠西移、双向开放和南北对接、梯度推移的战略区位特征。
徐州市是我国陇海兰新铁路干线上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联合协作过程中,是独特而便捷的中介区和转化带。
徐州市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工程机械、建材、重化工基地,是面向淮海经济区和“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进“三北”的全方位辐射的区位优势和大开放、大发展的优越条件,既可以接受东部地区的辐射,参与国际分工,又可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传递,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作用。
浅谈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
浅谈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经过城市规划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结合自身两年的城市规划行政执法方面的实践,对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执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现浅谈一些个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含义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主要是组织城市规划的编制,征求并综合协调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成果的质量把关、申报和管理。
城市规划审批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等。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首先,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要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先规划好,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
其次,城市规划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应当格局合理,富有特色,对本区域内的城市化发展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充分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自然就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综合发挥其各种效益应遵循的依据。
再次,城市规划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城市的合理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也只有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最后,城市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可任意更改。
因此,它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和不可变更性。
三、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规划意识不强,规划的严肃性不够。
对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前瞻性、系统性、重要性的全面理解存在不足和差异;对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认识不够。
规划建设的随意性太大,造成违章、违法,甚至严重影响规划实施的事件不断产生,对政府行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在乡镇尤为突出。
相关部门对规划重要性宣传不够,普通群众对规划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
2、规划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力量薄弱。
浅谈城市规划用地问题分析
浅谈城市规划用地问题分析城市规划用地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涉及到城市空间的利用、土地资源的配置、城市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内容。
在城市规划用地问题中,涉及到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法探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城市规划用地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分析。
1.用地资源紧缺: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土地资源供给不足成为了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
城市用地资源有限,而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用地资源紧缺的状况。
2.土地使用效率低: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城市用地资源的紧缺,土地使用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市用地资源的利用率低,许多土地资源被闲置或者低效利用,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
3.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不合理是导致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不合理会导致城市功能区划不清晰、城市用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4.土地资源的恶性开发:在城市规划用地问题中,恶性开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土地资源的恶性开发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二、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问题原因分析城市规划用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产生。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需要大量的用地支持,而城市用地资源有限导致了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产生。
三、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规划用地政策的完善、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1.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需要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及建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化的环境、发展的需要与竞争的压力,催生了城市形象的建设活动,我国的城市规划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世纪的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坚持公众化、个性化、系统化与绿色化的取向。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总结、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当代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所在,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标签城市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建议1 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财富的积累,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论是从速度上,还是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从1978年到2010年这短短的30多年间,中国城市的数量由190个增加到了近700个,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有近100个,城市化文化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但是纵观我国城市的建设过程,其中也有不能忽视的一系列问题存在,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妥善合理的解决,在今后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中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城市建设的质量,从而造成建设资源的极大浪费。
1.1 城市规划具有随意性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规划在城市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有的城市建设,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绿化、广场、公园、社区、学校、医院,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都应该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行列中。
然而,由于某些地方领导出于个人利益而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使得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或是国有、公益性工程承包给个人、小单位,从而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任意性。
1.2 城市规划中严重破坏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任何一个城市,从其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遗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
但是我国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并未对其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加以保护,反而为了宣传大肆加以现代化改造,使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些遗址甚至被拆迁、改建,用现代技术改造,这样不但失去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破坏了其文物价值,显得不伦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从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作用谈谈
了解城市规划,首先从了解城市和城市的发展开始。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在中国,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而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在中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故之中。
《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则加强了全面规划;宋开封城是按照五代的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北宋中叶,开封城已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
而在西方,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
古代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纺机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安德烈亚·帕拉第奥、斯卡摩锡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
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
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
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
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
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
产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
1922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主张充分利用技术成就,建造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城市集中发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这种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
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的“广亩城市”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顷居住2.5人,被称为城市分散主义,这两种城市模式影响甚广。
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子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
通过研究前人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知道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而城市规划就有着有它无法取代的作用: 城市规划师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展开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运作,但纯粹的市场机制运作会出现“市场失效”的现象。
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这种干预的手段是多样的,既有财政方面的,也有行政
方面的,而城市规划则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使用配置的调控,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
城市规划也有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
城市规划通过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的分析,结合未来发展的安排,从社会需要角度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安排,并通过土地使用的安排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基础,通过开放控制保障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同时,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保证各项公共设施与周边的建设相协同。
对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等,通过空间管制等手段予以保护和控制,使这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使公众免受地址灾害的损害。
同时城市规划能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社会利益涉及多方面,就城市规划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指由土地和空间使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
就此而论,社会利益的协调也涉及许多方面。
城市规划可以很好的改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涉及许多方面,既包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乡关系、各类聚居区(城市、镇、村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各级聚居点内部的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规划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各个方面,从城市与区域等方面入手,合理布局各项生产和生活设施,完善各项配套,使城市的各个发展要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互协调,满足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提高城乡环境的品质,为未来的建设活动提供统一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