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一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班级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知道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
了解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史实及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2、分析归纳明治维新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
理解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3、感悟改革自强,顺应历史潮流和“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崛起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学习内容】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19世纪中叶,日本处于_______ 统治之下。
推行_________政策。
2、幕府统治的危机______年和_______年,______国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随后迫使日本签订____________,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二、倒幕运动3、面对_________和_________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一部分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联合_________和 _________,发动倒幕运动。
4、_________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_________发动_________的政变,推翻幕府统治,拥立_________亲政,改年号为_________,_________年,日本首都迁到_________。
三、明治维新5、从_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_________。
6、明治维新的措施: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7、明治维新的影响进步性:局限性:【预习诊断】1、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是( )A.德川幕府 B.室町幕府 C.镰仓幕府 D.足利幕府2、19世纪中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3、因经济利益对幕府不满,要求改革现状的人有( )①中下级武士②将军③城市贫民④农民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可能在( ) A.1841年 B.1851年 C.1861年 D.1871年【自主达标】1、19世纪中期,实际掌握日本国家政权的是()A、天皇B、将军C、大名D、资产阶级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日本被迫向美国开放港口②“废藩置县”③美国舰队闯入日本④明治天皇掌握实权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3、日本与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点是()A、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B、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4、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C、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D、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5、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A、倒幕运动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大和统一日本二、材料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为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秀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幕府统治的危机;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法、看图学习历史法、小组合作法来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治维新成为日本民族振兴的转折点,日本通过改革实现强国之路;日本通过对外学习,才得以不断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改革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也同中国一样,遭受过西方列强的入侵,但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获得了新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二、新课讲授(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多媒体展示:课本第14页《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图及第15页《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1.教师提问:结合课本内容思考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状况,用四个字概括并阐述观点。
学生回答:内忧外患。
内忧,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实行锁国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外患,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叩开日本大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教师提问: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学生1回答:相同点: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
学生2回答:不同点: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
教师引导: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
(二)倒幕运动1.教师提问:不平等条约给日本社会带来哪些危机?学生1回答:日本经济受到冲击,手工工场倒闭。
学生2回答: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学生3回答: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材,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认识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的初步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知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的深入了解尚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society.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发展中的作用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探究探究日本明治维新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由被欺凌到成为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历程。
【第一幕停滞的大和】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9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不满。
(1)上述内容揭示了日本发展停滞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幕西去的路】为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脱亚论》(2)第二幕内容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请举出“废旧制,立新政”的两项措施。
(3)“废旧制,立新政”的改革对日本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三幕戏说成败】改革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因素……这为后来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4)“后来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请你举出一例与中国有关的史事加以证明。
(5)综合上面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知识结构3参考答案课前预习启示: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符合本国国情;②改革是强国之路;③应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④应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科教兴国。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锁国政策使日本与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事件:明治维新。
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基础知识】知识点1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时间: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_________统治之下。
2.政策:推行________政策。
3.危机:1853年和1854年,________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知识点2 倒幕运动1.原因: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____________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2.措施(1)一部分____________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________运动。
(2)________年1月,倒幕派发动“____________”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3)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________”。
(4)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________。
知识点3 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1)政治上,______________,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________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
(4)社会生活上,提倡“___________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性质: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
5.影响(1)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______________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________色彩浓厚。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达标练习】1.德川幕府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日本明治维新》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措施和成果,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本课内容较为重要,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逐渐增强。
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背景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于明治维新背景和过程的深入理解,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明治维新的基本情况。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一些与明治维新相关的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日本明治维新。
让学生思考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以及它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和成果,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过程,以及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设计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德川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的内容及性质。
分析明治维新社会背景,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作用。
感悟改革自强和“与时俱进”对一个民族的振兴的意义。
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重要历史概念:德川幕府、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自主学习: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2.幕府统治危机:内部危机: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的的发展。
新兴的和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深受封建剥削的和不断起义。
外来危机:年,国舰队入侵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了,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民族危机加重。
3.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家、商人、新兴地主对社会现状有何要求?4.面对内忧外患,日本的爱国人士一致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挽救这个国家?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5.明治初年的改革:(1)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的改革。
(2)明治维新的措施: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3)明治维新的影响:进步性:局限性: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政府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大批工厂,为了“求知与世界”,日本请来了大批外国的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而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袭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强搬硬套。
(1)材料一反映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2)日本政府在对外关系上有何变化?(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该怎么做?探究二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借鉴经验?探究三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重难点突破突破一:《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一、明确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自主预习1、原因:(1)内因: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外因:以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一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运动。
3、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
(2)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在“”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社会生活: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影响:三、小组合作1、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2、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3、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1、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2、认识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五、巩固拓展1.十九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是A.俄国B.美国C.法国D.英国2.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俄国农奴制改革D.美国内战3.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人中国。
出现这一现象的A.大化改新成效显著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C.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彻底铲除封建残余4.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先进退”。
人教部编版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班级:学生姓名:一【目标导学】1.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2.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3.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自主学习】(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
推行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853年和1854年,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面对和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
一部分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政变,拥立亲政。
同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
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
(三)明治维新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以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政治上,,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此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残余,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的道路。
三【课程小结】四【能力检测】1.近年来,美日政府联合发布《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美日将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将扩大到“全球范围”。
“新指针”的出笼引起亚太地区各有关国家的警惕和不安。
160多年前,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此举使()A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B 日美走上了互利合作道路C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 日美结成同盟遏制中国2.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改革力量组成倒幕派。
其中它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这里“它”指的是()A商人 B 农民 C 中下有武士 D 大名3.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1868年的是()A 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B 支持睦仁天皇亲政C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 D 日本迁都东京4.19世纪中后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
2.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
3.分析明治维新对东亚和世界的影响。
【导学过程】1.预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甲午战争,你们知道这场战争对东亚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那么,你们知道明治维新吗?它是否对东亚有重要的影响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2.知识讲解与学习2.1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19世纪上半叶,中国曾发生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和对外战争,这使得中国深陷动荡和困境。
而与此同时,日本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比如日本与美、英、法等国发生战争,这些战争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压力的具体表现。
2.2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请同学们观察下图,它描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和政治的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a.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封建政权变为君主立宪制)b.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封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实行近代化的改革,废除了武家和士族特权制度)c.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民和工人人口增加)d.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办了学校,推行了义务教育)2.3 明治维新对东亚和世界的影响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并回答:a.明治维新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b.明治维新对东亚地区的影响是什么?【导学总结】同学们,通过上述学习,我们了解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它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明治维新对东亚和世界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自主整理笔记。
2.思考并回答: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有哪些?明治维新对东亚有什么影响?3.预习下一课,做好预习笔记。
【补充内容】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a.政治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从封建政权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建立了现代化的政府机构,开创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
人教部编版九下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导学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姓名不写,考试白写)【知识梳理】完成表格:日本明治维新背景______年,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______政变,支持________亲政。
(______运动)时间_________年(以________为榜样,_______改造日本)内容政治___________,实现_______集权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_________经济推行________改革,以“_____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_________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____、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积极__________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迅速走上发展___________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___________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___________的道路。
【重要名词、易错分析】1.幕府统治:12世纪晚期,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摆设,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2.锁国政策:德川幕府推行,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维持了独立统一的政权,但也造成了与外界隔绝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改革的主力:受到以“兰学”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影响的武士。
4.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拓展:17世纪到19世纪末,伴随着革命与改革,欧洲和北美大国以及亚州的日本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地域上得到拓展。
这些改革的成功说明符合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
5.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渐进式,相对平稳),如俄国、日本,也有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如法国,英国;还有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美国。
部编历史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导学案

设计意图:
1.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教师出示的导学学案,使学生整体把握教材,梳理知识结构。
2.通过材料论证、历史文献等,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乐趣。
3.通过分组讨论“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以俄国和日本为例,论述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比一比,看谁的更准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单项选择题
1.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
课题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主备
课人
吴渺
二次备课人
日期
总节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幕府统治与锁国政策;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的内容及对日本的影响,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学习,感受其给日本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正确的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同时要善于学习。
教学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
新课程
标准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日本地理位置、今天在世界的地位(学生直观感受日本的不利条件和取得的瞩目成就),同时回顾日本在古代时期转折事件——大化改新,教师恰当的讲述,在近代日本也曾面临内忧外患,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的?导入新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设计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目标】1.了解幕府统治的危机;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理解日本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 认识到改革是实现强国之路,对外学习,才得以不断发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改革的局限性。
【学案自学梳理知识】(一)德川慕府与锁国时代一一改革的背景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________统治之下。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_________手中。
2.德川幕府推行_________政策。
这种政策,阻碍了__________的发展。
3.1853年和1854年______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
(二)倒幕运动1.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___________破产。
2.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_______和_________发动了结束了統治,改年号为“___________”(三)明治维新1.时间:_____年。
2.内容:( 1 )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社会生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性质: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___________改革。
4.影响:积极:成为日本历史的_____________,迅速走上___________道路,实现了_____________,开始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保留了_________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后,走上了_____________的道路【互助探究生成能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倘若我们回溯一下历史,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思人,要不是1853年美国少将培理的“第一艘黑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恐怕一直到现在还要逗留在“石器时代和神话时代”,还不会维新呢!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日本明治维新 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拓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2、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背景1、根本原因:幕府统治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②重农抑商政策和锁国政策2、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3、政治前提:倒幕运动。
二、时间、特点、纲领、性质1、开始时间:1868年2、特点: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人呢3、政治纲领:《五条誓文》4、性质:明治政府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措施(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四、影响: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2、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但是,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同步检测】1. 19世纪掌握日本实权的是A. 天皇B. 幕府将军C. 大名D. 武士2. 最早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的舰队是哪个国家的?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俄国3. 日本倒幕力量的领导阶级是A. 资产阶级B. 天皇C. 大名D. 中下级武士4. 明治维新新前的统治阶级包括①天皇②将军③大名④武士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十九世纪中后期,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独立战争6.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理解和概述能力;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利用教材上的图片与材料,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思考: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自主预习
1、原因:
(1)内因: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外因:以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一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运动。
3、主要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
(2)军事上:实行,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在“”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社会生活:提倡“”,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影响:
三、小组合作
1、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2、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倒幕的结果怎样?
3、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认识明治维新的性质。
2、认识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和改革成功的原因。
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五、巩固拓展
1.十九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是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美国内战
3.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人中国。
出现这一现象的
A.大化改新成效显著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
C.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彻底铲除封建残余
4.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先进退”。
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5.下列情况出现在20世纪初的日本的是
①实行义务教育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不允许土地买卖,严禁地税改革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
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C.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和发展道路
D.都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7.由于缺少经验,最初日本政府不顾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不加选择地移植外国机器设备,以致大量引进的设备报废了。
片面强调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忽略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管理制度。
结果,不少官营企业因管理不善而严重亏损。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 B.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明治维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D.明治维新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8.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A.废藩置县 B.废除身份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9.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把广大亚、非、拉美地区沦为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是()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朝鲜
10. 19世纪60年代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重要时期。
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发展主题的是()
A.南北战争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11.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始于19世纪60年代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哪些共同点?()
①废除农奴制②向西方国家学习③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④废藩置县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 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原因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B.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
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
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
洋务派还开办了以建设新式海陆军服务的各类军事学校。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举办新式学校的特点,并指出其直接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3)综合,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15.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了其中重要的篇章。
阐述其发展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循着19世纪60年代俄日美三国改革或革命的历史足迹,来探究这三个大国腾飞、崛起、发展的历程。
(1)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1分)当时的改革者是哪位沙皇?
(2)日本明治维新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3)请比较说出俄日改革在性质上和作用上的相同点?
(4)美国内战前,南北方存在着哪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这场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哪一大障碍?
(5)请结合19世纪60年代俄日美三个大国腾飞、崛起、发展的历程,谈谈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