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pdf
《环境规划学》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四)环境预测的内容
2、环境容量 和资源预测
2
1、社会和 经济发展预测
1
5
5、生态环境预测
3、环境污染预测
3
4
4、环境治理和投 资预测
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
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其他要素因时因地确 定。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 预测、工业总产值预测,同时对经济布局与结构、交通 和其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作必要的预测与分析。 经济发展预测要注重选用社会和经济部门(特别是计 划部门)的资料和结论。
常用方法有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等。
(六)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目的:找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由此规定环境规划的对象、
任务和指标。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 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规划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供求矛盾,并对重大工程的环 境影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说明。
家、城市、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 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时间性、空间性、计量 性、客观性
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社会经济决定型、环境目 标决定型、协调型)
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
2、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按管理层次分:宏观目标、详细目标 按规划内容分: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
境统计工作要求; 选择性原则:选择现实性、独立性和必要性指
标,并注意代表性和可比性。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了实行总量控制而采用的
一系列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境规划学

以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环境系统为调控对象,以对未来的环境目标和环境保护措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人为本,环境为先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环境问题广义概念任何由自然或人类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狭义概念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即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健康乃至生命的影响。
当前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规划概述.概念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调查、监测、评价、区划、预测科学决策活动环境权2.环境规划的作用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否则损失巨大,后果严重。
环境规划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根据环境的纳污容量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公平的规定各排污者的允许排污量和应削减量,为合理的、指令性的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消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获取最佳的环境投入与经济产出比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生活的重要指标,又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
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条件下,特别是对我国来讲,如何用最少的资金,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环境规划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最佳的环境投入与经济产出比。
指导各项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环境规划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示和各种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保护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可以知道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决定的作用。
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各级政府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已把环境放在了首要位置,把它作为其他规划的基础。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情形筹划是指为使情形与社会经济调和成长,把“社会-经济-情形”作为一个复合生态体系,依照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道理,对其成长变更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情形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情形筹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情形爱护活动盲目性和主不雅随便性的科学决定打算活动●情形筹划是为了保证人们的情形权情形权---公平易近、法人、国度享有优胜情形、合理应用天然资本的权力●禀赋人权 ---情形享用权采光权和通风权―《平易近法公则》洁净空气权―《大年夜气污染防治法》洁净水权―《水污染防治法》安定权―噪声操纵不雅赏权―公园、风景的观赏达到心理上、精力上知足情形筹划的目标是保证禀赋人权●人赋人权---情形经济权――经济成长、社会进步的须要,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情形破坏的根源→是权力和义务的同一体。
情形筹划全然义务是规范人赋人权(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进行束缚、调控)。
1.2 情形筹划的感化促进情形与经济、社会可连续成长保证情形爱护活动纳入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合理分派排污削减量、束缚排污者的行动以最小的投资猎取最佳的情形效益是实现情形治理目标的全然依照1.3.1情形筹划与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五年筹划 ---国度发改委、各级计委制订1953年第一个五年筹划开端,差不多实施了十个“五年筹划”,2006年开端第十一个五年筹划。
(1963年至1965年为公平易近经济调剂时代)。
情形筹划是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的重要构成部分情形筹划纳入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的目标●促进临盆力构造和家当构造的合理化;变污染操纵的末尾治理为全过程操纵;●将污染操纵和技巧改革结合在一路;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1.3.2 情形筹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依照各地区的特点,为随机应变成长处所优势经济,将邻近的不合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路,形成具有类似经济成分和合营成长目标的经济区。
●△我国最大年夜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情形筹划是经济区划的补偿和完美----经由过程区域情形筹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情形调和成长。
《环境规划学》第一章 绪论(1)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 前景?
(四)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P10
国家环境规划
部门行业环境规划
省、市、自治区环境规划
地、市环境规划
区域环境规划
省、区、市 部门环境规划
计划单列市环境规划
上一层次的环境 规划是下一层次 的依据和综合, 下一层次规划是 上一层次规划的 条件和分解,因 而下一层次的规 划的实现是上一 层次规划完成的 基础。
基本任务: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其承载能力,调控人类自 身的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开发活 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与部署。
目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人们的环境 权
环境权——公民、法人、国家享有良好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 天赋人权---环境享用权
• 人赋人权---环境经济权
一、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①环境总体规划与要素规划 ②国家环境规划与区域、地方环境规划 ③环境规划与其他部门规划 ④时间尺度衔接过渡问题
二、环境规划的导向性与调控性
①目标约束性转变 ②经济导向性转变 ③空间调控性转变
三、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 综合决策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分析法 在未来环境规划中,可以吸收不确定性优化与风险决策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2学时) •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2学时)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5学时) •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4学时)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4学时) •第七章 土地利用规划(2学时) •第八章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2学时) •第九章 城镇环境规划(4学时) •第十章 流域环境规划(2学时) •第十一章 生态城市规划(2学时) •第十二章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1学时)
环境规划学 第二章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1 2 3 4
环境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
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一 、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 (一)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 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水、土壤、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 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物,它们分别构成 了大气环境 、水环 境 、上壤环境 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子系统。 环境系统的结构 指环境系统各要素之 间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包括各环境 要素的赋存量及其有规律的运动变化 。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4
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固有功能的表现,它不仅与
环境系统本身的结构有关,还与外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的输入输出有关。若将环境承载力看成一个函数,那么 它至少包含三个自变量: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 为的规模与方向(B): EBC = F ( T, S, B )。 在一定时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将环境系统 自身的固有特征视为定值,则环境承载力随人类经济行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人地关系
人地系统中,“人”的一方面首先是要适 应其生存环境,另外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又影响 着环境的结构、功能; 而“地”的一方面,首先环境为人类提供 生存空间,环境资源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物质 基础,另外,环境又制约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人地系统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3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从哲学层次上来看,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表征环 境系统属性的客观的量,是环境系统活力的表现, 是环境系统产出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
从技术层次上讲,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环
《环境规划学》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2

二、污水处理
– 二级处理
• 即生物处理,去除大量有机物。 • BOD去除75-95%,出水浓度约20mg/L-30mg/L,一般可达标
排放。 • 好氧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自然生物处理法(氧
化塘、土地处理); • 厌氧处理: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
水和污泥,主要构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消化池,或沼气池、三格化粪发 酵池。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
–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总体框架:
– 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
• 节水途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 • 治污途径:城镇污水处理、河道净化等; • 多渠道开源途径:中水回用、雨水综合利用、地
表水利用、跨区域调水工程等。
第五节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 水环境规划方案制订后,为了检验和比较各个 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可通过费用-效益 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对 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最佳规划方案 的选择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3)、河流流量调控
• 由于流量调控效益的多重性,水资源工程费用分担问题仍 未找到将费用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种用途的方法。
• 1、把流量调控费直接分配给水污染控制,研究与各比值 对应的水质规划最优解下的流量调控量。
• 2、研究不同流量时系统的边际费用、经济效益。
四、生态修复技术
– 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3个方面:
• 发展因子→→→发展变量集 d=(d1,d2,…,dn)
• 支持变量:水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状况对城市经济
发展支持能力及其相互作用的表现。
• 支持因子→→→支持变量集 s=(s1,s2,…,sn)
–水环境承载力是n维发展变量空间中的一个向量, 其各个分量由上述与发展因子和支持因子有关的 具体指标来确定。
《环境规划学》课程设计

《环境规划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理解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3.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解决途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规划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环境调查、数据分析和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关爱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环境问题,培养其主动探究、持续关注环境问题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规划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规划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环境规划的定义、特点与分类-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与目标2. 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3. 环境问题分析- 环境问题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影响- 典型环境案例分析4. 环境规划方法与实施- 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及实施5. 环境调查与数据分析- 环境调查方法与技巧- 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6. 环境规划实践- 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 小组讨论: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环境规划学基本概念与原则第2周: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与可持续发展第3周:环境问题分析第4周:环境规划方法与实施第5周:环境调查与数据分析第6-8周:环境规划实践(含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科学系统地组织与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环境规划能力。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1.1 概述1.1.1 情况筹划的看法●情况筹划是指为使情况与社会经济协调生长,把“社会-经济-情况”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生长变革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运动和情况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公道摆设。
●情况筹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运动和情况掩护运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运动●情况筹划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情况权情况权---百姓、法人、国度享有良好情况、公道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天赋人权 ---情况享用权采光权和通风权―《民法通则》清洁空气权―《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水权―《水污染防治法》安定权―噪声控制抚玩权―公园、风物的欣赏到达生理上、精神上满足情况筹划的目的是保障天赋人权●人赋人权---情况经济权――经济生长、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情况破坏的泉源→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情况筹划根本任务是范例人赋人权(对经济运动和社会运动进行约束、调控)。
1.2 情况筹划的作用促进情况与经济、社会可连续生长保障情况掩护运动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公道分派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情况效益是实现情况治理目标的根本依据1.3.1情况筹划与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五年筹划 ---国度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1953年第一个五年筹划开始,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筹划”,2006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筹划。
(1963年至1965年为百姓经济调解时期)。
情况筹划是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况筹划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的目的●促进生产力结构和财产结构的公道化;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历程控制;●将污染控制和技能改革结合在一起;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1.3.2 情况筹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凭据各地区的特点,为因地制宜生长地方优势经济,将临近的差别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相似经济身分和配合生长目标的经济区。
●△我国最大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情况筹划是经济区划的增补和完善----通过区域情况筹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情况协调生长。
《环境规划学》第九章 城镇环境规划

开发区经济活动
污染物排放
经济效益
大气、水、土壤、 等环境系统
有
有
限
限
的
的
环
环
承
境
载
资
力
源
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
改善环境质量
有
开发区环境规划
效
利 用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
系统行为规划与设计
实现开发区的社会、经 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图9-2 开发区经济、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由图9-2可知,开发区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因此经 济活动是整个系统的两大出发点之一。
– 在进行环境规划时 ,必须充分考虑特定开发区 的具体情况,以区域的资源、环境阈值为约束 空间来作出行动方案,通过有效地安排各种经 济活动,从而使区域发挥尽可能高的发展潜力。
(二)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
– 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的主要技术路线为:
– ①、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性研究,包括社会、经济发展 战略、环境保护战略以及全局性的宏观决策;
– 2、水环境污染研究
– 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浓度响应系数分布图 绘制,扩散自净能力分区及排放总量分析,排污 方案的水质模拟研究等。
(二)基础研究
– 3、生态环境条件分析及经济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生态特征分析,主要污染物对特定物种的影响分析。 – 对于临海的开发区而言,还包括海域富营养化可能性
– 我国又有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应用于规划中。
– (二) 国外城市环境规划概况
– 国外在城市规划中涉及环境问题,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后。系统的环境规划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 美国环境规划以实现规定的环境目标为目的,建立数学 模型,运用各种优化方法探索污染防治方案。
《环境规划》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 Footprint)
提出: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 教授及其学 生Wackernagel
生态足迹就是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 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形象反映了人类对 地球环境的影响。 生态足迹分析 生态足迹是生产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所 消耗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 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
– 在编制经济与环境协调型规划时,必须明确人地系统协调观念。
第三节 复合生态系统
Complex Ecosystem
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生态问题; 现在人们生活的环境明显不同于自然环境,它受人
类活动的太多的影响——单纯的生态学理论不完全 适用于这个人类生存的环境。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1981年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大 系统的整体。社会是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 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这个 社会、经济的基础,是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观
– 强调持续性 – 体现公平性 – 追求协同发展 – 推崇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它既要作为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又要成为环境规划的最终目标。对持续发展的追求,应贯穿于 环境规划的始终。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技术 做到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规划学》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2

2 y
exp
(z
H
vs
2
2 z
x
/
u)
2
exp
(
z
H
vs
2
2 z
x
/
u)
2
α——地面反射系数; vs——粒子的沉降速度,m/s.
(七)灰色预测模型 GM(1,1)
第四节 水污染预测方法
一、水污染源预测
(三)生活污水量预测
qv 0.365AF
qv-生活污水排放量,104 m3 /年; A-预测年人口,104人; F-预测年人均生活污水量,L/(d.人); 0.365 -单位换算系数 。
二、水环境质量预测
(一)水环境质量预测要点
1、确定预测目标:建设工程影响评价;流域治理、 制定水质管理规划;水质预测的基本理论研究; 等等。
(一)源强预测的一般模型
Qi KiWi (1i )
Qi——第i种污染物的源强; Wi——燃料的消耗量; ηi ——净化设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Ki——某污染物的排放因子;i——污染物的编号。
(二)耗煤量预测 1. 工业耗煤量预测 常用方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等。 根据工业增长率,用弹性系数法计算耗煤量:
exp
z h2
2
2 z
(五)面源扩散模式
平原城区排气筒高度不大于40m或排放量小于0.04t/h的排 放源可作为面源处理。
箱模式 后退虚点源模式
C(x, y,0; H )
u y
QA
y0 z
环境规划学第一章绪论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 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2020/11/23
环境规划学第一章绪论
(四)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 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 立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互 为参照和基础。城市环境规划目标是城市 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参与城市总体规 划目标的综合平衡。由于城市是人与环境 的矛盾最为突出和尖锐的地方,因而城市 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这一重 要篇章。
2020/11/23
环境规划学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环境 方面的专项规划 f的总称。因此 ,环境规划应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并纳人其中。环 境规划目标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相 互协调,并且是其中的重要 目标之一。环境规划所 确定的主要任务,如重大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 建设工程等,都应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参与资金综合平衡,保证 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
②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
③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 为
④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⑤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2020/11/23
环境规划学第一章绪论
w 三 、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 系
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因而环境规划也与许多其他规划相容或相 关。但是,环境规划又与这些规划有着明 显的差异性,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和体系。
w 4.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 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环境规划学答案

环境规划学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明白得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进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事实上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连续进展;〔二〕保证环境爱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打算;〔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猎取最正确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治理目标的差不多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关于可连续进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点和差不多原那么是什么?答:差不多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差不多原那么:〔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那么;〔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打算总要求的原那么;〔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那么;〔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那么;〔五〕系统原那么;〔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那么;〔七〕强化环境治理的原那么。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爱护打算〔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和谐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操纵规划、水污染操纵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操纵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治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治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爱护区环境规划、都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爱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进展规划等。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1.1 概述1.1.1 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环境规划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环境权环境权---公民、法人、国家享有良好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天赋人权 ---环境享用权采光权和通风权―《民法通则》清洁空气权―《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水权―《水污染防治法》安宁权―噪声控制观赏权―公园、风景的欣赏达到生理上、精神上满足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保障天赋人权●人赋人权---环境经济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环境破坏的根源→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环境规划基本任务是规范人赋人权(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进行约束、调控)。
1.2 环境规划的作用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1.3.1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 ---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2006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的●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控制和技术改造结合在一起;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1.3.2 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根据各地域的特点,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经济,将临近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相似经济成分和共同发展目标的经济区。
●△我国最大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环境规划是经济区划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区域环境规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规划学》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环境规划学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1330060 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Planning 课程类型课程类型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学时学时
36 其中其中::理论学时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实践学时 0 学分学分 2 预修课程预修课程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 环工、环科专业
课程简介
系统讲授环境规划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全面探讨以法定环境保护区域为核心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范,紧密结合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时空决策理念,重点阐述环境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构建、目标权衡决策、方案优化比选等环境规划技术方法,突出强调环境规划彰显政府环境价值取向作用,深入剖析环境规划中空间区位布局典型决策案例,培养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的业务素养与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