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学故事资料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小明非常喜欢数学,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题上。
他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大游戏,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像是赢得了一场胜利。
小明决定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小明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看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热爱数学的人。
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有的人在背公式,有的人在做题目。
小明也拿出了自己的试卷,开始认真地做题。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几何的。
题目说:“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把它的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的面积就会减少一半。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小明想了一下,然后用笔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图。
他发现,把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之后,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相等的时候的平方,所以只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平方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知道这个数就是长方形的宽。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代数的。
题目说:“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0,它们的差是4。
请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有点难度,但他还是努力地想了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把两个数分别用x和y表示,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了一个方程组:x + y = 10 和 x y = 4。
他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最后得出了x=7和y=3这两个答案。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概率的。
题目说:“在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绿球,你随机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
请问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很简单,因为红球明显比绿球多嘛!所以他很快就算出了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
就这样,小明一道接一道地做题,每解决一个难题,他都会感到一阵成就感。
当他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其实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一、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
第一天,小猴子来买水果。
它说:“我要买9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我要付多少钱呢?”小熊想了半天,它只会用加法,一个一个地加起来:3 + 3+3+3+3+3+3+3+3 = 27(元),小猴子等了好久才拿到答案,很不开心。
这时候,聪明的小兔子路过,它对小熊说:“你可以用乘法呀,9个3元,就是9×3 = 27元,这样算起来又快又准。
”小熊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第二天,小猪来买香蕉。
小猪说:“我要买5串香蕉,每串香蕉4根,一共有多少根香蕉呢?”小熊马上回答:“5×4 = 20根。
”小猪很惊讶,小熊变得这么聪明了。
从那以后,小熊知道了数学的重要性,它一边开店,一边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生意也越做越好了。
二、数字王国的争吵。
在数字王国里,0 - 9这几个数字是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它们却争吵了起来。
9骄傲地说:“我是最大的数字,你们都得听我的。
”0不服气地说:“要是没有我,10就变成1了,100就变成1了,你说我重要不重要?”1也站出来说:“我虽然很小,但是很多数字都是由我组成的,比如11、12、13等等,没有我,哪来的你们呢?”这时候,智慧老人出现了,他说:“你们每个数字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
就像在计算3×0 = 0,如果没有0,这个算式就不完整了;在123这个数里,1、2、3缺一不可。
”听了智慧老人的话,数字们都脸红了,它们又和好如初,在数字王国里继续快乐地生活,共同为人们的数学计算服务。
三、小马虎的数学日记。
我叫小马虎,今天在数学课堂上闹了不少笑话。
老师让我们计算36÷4,我想都没想就写成了7。
老师问我是怎么算的,我说:“我把36看成32了,32÷4 = 8,我还少算了4,所以就写7了。
”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还有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题目说小明有12颗糖,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糖?我写成了12÷2 = 6颗。
10个数学小故事
《10 个数学小故事》朋友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10 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去买糖果,一颗糖果 5 毛钱,他拿了 1 块钱,能买几颗呀?答案是 2 颗,是不是很简单?再说说第二个,小明要把9 个苹果放到 3 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的苹果要一样多,该怎么放呢?原来是每个篮子放 3 个。
第三个故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数学题:1+2+3+4+5+6+7+8+9=?聪明的小朋友们很快就算出来是45 啦。
第四个,小王去买汽水,一瓶汽水 2 块钱,3 个空瓶能换一瓶汽水,他有10 块钱,最多能喝几瓶汽水呢?答案是 5 瓶,这可得好好想想哦。
第五个,一群小鸡和小鸭一起排队,从前面数小鸡是第 5 只,从后面数小鸡是第3 只,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是7 只哟。
第六个,有个正方形的花园,边长是 5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呢?是20 米,你算对了吗?第七个,小红做算术题,做对一题得 5 分,做错一题扣2 分,她做了10 道题得了36 分,做对了几道呢?答案是8 道。
第八个,小李要把一根木头锯成 4 段,要锯几次呀?只要 3 次就行啦。
第九个,妈妈买了10 个苹果,吃了一半,还剩几个?当然是 5 个啦。
最后一个,一个数去掉末尾一个0 就减少10,这个数是多少呢?原来是100 呀。
这些数学小故事是不是很有趣?能让咱们更爱数学!《10 个数学小故事》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10 个数学小故事。
第一个,小朋友们分铅笔,每人 3 支多 2 支,每人4 支少 1 支,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呀?答案是 3 个。
第二个,爷爷的年龄加上 5 除以 3 再减去9 是 2 岁,爷爷多大年纪呢?算出来是31 岁。
第三个,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10 个,雨天每天只能采 6 个,它一连采了8 天,一共采了70 个,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呢?是 5 天哟。
第四个,一条路长100 米,从头到尾每隔10 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答案是11 棵。
小学数学教育故事4篇
小学数学教育故事4篇故事1:加减法游戏一天,小明的数学老师给他们出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老师会给每个学生一个数字,然后学生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数字通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尽快得到一个特定的结果。
小明非常聪明,他迅速想出了一种最优解法,并成功地完成了游戏。
这个游戏不仅让小明觉得数学很有趣,还提高了他的计算能力。
故事2:乘法口诀表的奇迹小红是一位小学生,她觉得乘法口诀表很难记住,每次都记不住。
为了帮助小红记住乘法口诀表,她的妈妈想出了一个创意的办法。
她将每个乘法算式用彩色卡片写下来,然后将卡片贴在小红常去的地方,比如冰箱、书桌等。
小红每次经过这些地方,都会看到乘法口诀表,逐渐记住了乘法的规则。
小红的数学成绩也因此提高了。
故事3:钱的计算小华是一个很节省的小朋友,他喜欢计算自己的零花钱。
有一天,他问爸爸:“爸爸,如果我每天省下3元钱,一个月后我会省下多少钱呢?”爸爸告诉他要用乘法来计算,并帮他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
小华听懂了爸爸的解释后,非常高兴地用乘法计算出了答案。
从那天起,小华每天都会计算自己的零花钱,并把多余的钱存到自己的储蓄罐里。
故事4:几何之美小杰是一个热爱几何的小学生,他对各种几何图形非常感兴趣。
一天,他在课堂上研究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觉得十分神奇。
回到家后,他拿出纸和尺子,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然后通过测量和观察,发现了更多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有趣性质。
小杰将这些发现和观察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在数学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大家都对小杰的发现感到惊讶,并受到了启发。
以上是4个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故事,它们旨在通过有趣的情节和实际的经历,帮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8则【优秀5篇】
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8则【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8则【优秀5篇】小学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你知道的有趣故事有哪些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相关内容,本店铺精心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8则,欢迎查阅与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故事(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小棒被打翻了以后……那是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堂课。
课前,我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小棒,意图让每个小组在摆出的三角形中能够出现锐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情况,进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把一大端小棒拿住教室的途中,一位学生把我盛小棒的盒子给打翻了,原本三根一组的小棒彻底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在小棒落地的一刹那也同时被打乱了。
不得已,我及时改变了教学策略,想不到这一改变竟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先看以下两个情境:情境一:(三角形的概念)1、媒体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直观感知。
2、动手操作:师:同学们,你能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吗?生:能!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生个小组商量一下,需要多少根小棒,然后派个代表到老师地方领小棒。
(学生领到小棒后开始各自拼摆三角形)3、反馈交流师:同学们,想必你们都已经摆出三角形了。
谁愿意把摆出的三角形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纷纷把自己摆出的三角形拿到投影仪上展示: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随便用几根小棒就摆出了这么多形状各样、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其他同学们对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看法吗?生1:我认为④、⑤不是三角形,它出头了。
师:你的意思是三角形要像①、②、③一样,不能出头,对吗?生1:对。
生2:我不同意,因为它中间部分就是三角形。
生1:中间部分是三角形,但出头部分算什么呢?生2:老师要求我们摆出三角形,出不出头有什么关系呢?师:我明白了,如果不算出头部分,也是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这里面有三角形。
但整个图形能不能算是三角形呢?生2:(不好意思)不能算。
师:(指名摆④、⑤的学生):你们摆的时候为什么让它出头呢?不出头行吗?生:不行,因为其中两根小棒太短了,合起来还不如另一根长。
师:喔,是这样。
这么说,要摆成一个三角形,三根小棒要怎样选择?生:其中两根的长度合起来要比第三个长,才能摆得成三角形。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通用[5篇]数学教学小故事1今年我教初一数学,优等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是有限的;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两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心中怒火不知不觉就旺了起来。
记得讲有理数加法时,我讲解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班里的小赵呆呆地看着题目就不动手。
我走到他跟前,他很紧张地看着我,看他害怕的模样,我觉得很奇怪。
于是我站在他旁边,问他为什么不计算?他说出了原委:他虽然记住了加法法则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法则,还特别害怕我。
我摸摸他的头,试着让他不再怕我。
接着开始举些不同类型的例子手把手教他怎么用法则。
我先帮他分类,比如:两个有理数相加分同号两数相加:5+2得正7(小学学过的),然后问他-5+(-2)呢?他就做不出来了,于是我问他在小学加得了吗?他回答加不了。
我告诉他我们学了负数之后现在加得了,得负,具体负多少呢?具体的`说你昨天欠同学5元钱,今天又欠了2元,一共欠了同学多少钱?他说一共欠7元。
他理解了并得出-5+(-2)=-7。
于是我们一起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求法:(1)正的加正的得正;(2)负的加负的得“—”然后把绝对值加起来。
接着我让他尝试做-23+(-8)时他果然求对了。
然后我又换了另种类型题:-3+2=?我问他这个运算是前面的那种类型吗?他回答说不是。
我接着问这个题是什么类型数加什么类型的数?他回答说负数加正数。
(说的非常对)那负数减去正数得什么?提示:你昨天借了同学3元钱,今天卖酒瓶赚了2元钱,结果怎样?他说:两元钱还了同学后还欠同学1元钱,结果的-1。
所以这类题要先确定结果符号,再确定具体的值。
我告诉他方法,看哪个的绝对值较大,结果就取那个数的符号,然后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接着我出-23+9这样一个题,我边说边问,得什么?他回答得负,我让他写,他写出了“—”,然后又问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多少?他回答23和9,接着让他算23-9多少?他回答14。
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以下是 7 条关于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1. 有一次给学生们讲图形,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这三角形像不像咱们家的屋顶呀?”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接着说,“那圆形像啥呢?是不是像咱过年吃的那大汤圆呀!”学生们一下子就笑开了,对图形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这让我知道,教学就得找到和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让知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呀!
2. 记得有个学生特别害怕数学考试,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行。
我就跟他说:“嘿,你把考试当成一场游戏嘛,题目就是你的对手,你得勇敢地去打败它们呀!”后来那孩子真的慢慢克服了恐惧,这可不就是老师的神奇魔力嘛!
3. 我曾经在课堂上出过一个小错误,哎呀呀,我心里那个懊恼呀!但我马上坦诚地跟学生们说:“看,老师也会犯错呀,所以咱们一起努力改正错误好不好?”没想到学生们不仅没笑话我,还和我一起积极改正,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4. 有个小调皮,总是在数学课上捣乱。
我没直接批评他,而是说:“你这么聪明,要是把这劲头用在学数学上,那还不得成为数学大王呀!”嘿,你猜怎么着,他还真的开始认真起来了,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呀!
5. 讲应用题的时候,我会把题目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小明去买东西啦,他带了多少钱呀?”学生们就像听故事一样入迷,知识也就这样轻松地装进了他们的脑袋,多有意思!
6. 有一回,一个学生哭着来找我,说数学太难学不会。
我搂着他说:“傻孩子,数学就像爬山,一步一步来总会登顶的呀,老师陪你一起爬好不好?”看着他点头,我心里也暖暖的。
7. 每次看到学生们在我的教导下,一点一点进步,我就想,这就是我当老师最幸福的时刻吧!我一直跟自己说,一定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这就是我的使命呀!。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范文一、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
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考考小熊。
小兔来买水果了,它说:“我要买9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我给你30元,你应该找我多少钱呢?”小熊想了想,每个苹果3元,9个苹果就是9×3 = 27元,30 - 27 = 3元。
小熊回答:“找你3元。
”小猴也来了,它说:“我要买5根香蕉,每根香蕉2元,再加上3个橙子,每个橙子4元,一共多少钱呢?”小熊先算香蕉的钱:5×2 = 10元,再算橙子的钱:3×4 = 12元,总共10 + 12 = 22元。
小猴说:“小熊,你还挺聪明的嘛。
”小熊听了很开心,它意识到数学在做生意中很重要,于是它开始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希望把水果店经营得更好。
二、小马虎数鸡。
小马虎的奶奶养了很多鸡。
有一天,奶奶让小马虎去数鸡,看看一共有多少只。
小马虎跑到鸡舍,看到白鸡和黑鸡跑来跑去,他数了好几遍都数不清楚。
他先数白鸡,数了30只,又数黑鸡,数了20只。
他想,那一共就是30+20 = 50只鸡。
可是当他告诉奶奶这个数字的时候,奶奶说:“你这个小马虎,你数错了。
你只数了鸡舍里面的鸡,还有10只鸡在院子里呢。
”小马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把鸡舍里的鸡和院子里的鸡都算上才行。
正确的鸡的总数应该是50 + 10 = 60只。
从那以后,小马虎做数学题的时候就特别小心,他可不想再因为马虎而出错了。
三、数字王国的争吵。
在数字王国里,0 - 9这十个数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可是有一天,它们却争吵了起来。
9最先站出来说:“我是最大的数字,你们都得听我的。
”0不服气地说:“要是没有我,10就变成1了,100就变成1了,我虽然表示没有,但我很重要。
”1也说话了:“我是最小的自然数,而且很多数字都是由我组成的,像11、101等,我也很厉害。
”2接着说:“我代表着成双成对,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和我有关,比如一双筷子。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小故事最新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小故事最新某校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小故事近日,某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教师教育活动。
该活动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故事的形式展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活动的精彩故事。
故事一:小猴子爱数学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叫小乖,他非常喜欢数学。
他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有规律的,可以帮助他解决各种问题。
小乖常常会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并试图用数学的方式去理解它们。
一天,小乖的朋友们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个难题。
朋友们遇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中有若干个水果,每个水果上都标有一个数字。
他们需要找出两个数字之和等于一个目标数字的水果。
小乖听完朋友们的问题后,马上动起脑筋。
他很快发现了规律,并给朋友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
他们只需从两侧同时摘取水果,然后将摘取的水果按照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最后通过比较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朋友们听到小乖的解决方法后,都觉得惊叹不已。
小乖不仅仅是一个懂数学的小猴子,更是一个帮助朋友们解决问题的小天才。
从那天开始,大家都将小乖当成了数学教师,向他请教数学问题。
故事二:数学教师的智慧在某小学,有一位特别优秀的数学教师,他叫李老师。
李老师不仅教学严谨,而且善于利用巧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年级学生小明是李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他对数学一直不感兴趣,成绩也不理想。
李老师决定用一种方法来激发小明对数学的兴趣。
李老师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小明在5分钟之内解答出来。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小明初时被题目难住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就在最后一刻,小明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解决方法。
面对小明的答案,李老师非常欣慰。
他知道,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引导,他们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这也让李老师更加坚定了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信念。
故事三:小学数学教师的坚持在某小学的数学教室里,有一面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数学作业。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
数学教学小故事精选5篇课堂教学小故事篇一课堂教学小故事——春风化雨,走进心灵牛砦小学郭稳影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生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心灵发现而不是灌输----教育者在系统地实施自己预定教育步骤的同时,还应敏锐地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从他们的失误挫折中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
有些学生,他们的求知欲较旺盛,性格活泼好动,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文明,但在学习上,成绩不稳定,学习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这类学生的转化是很关键的,若引导的正确,他们就会很快树立信心赶上来;若引导不好,则会比一般学生更容易掉队。
在课堂上,总是有很困惑也很苦恼的事情。
因为为了完成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我似乎总是在赶呀赶。
可是,一节课辛辛苦苦下来,还不见得学生喜欢,不见得有成效,甚至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有小声说话的、游玩小东西的、有抠手指玩的……面对这些情况,我非常烦恼。
后来,我在不停地自我反省,找原因找对策。
是不是我设计准备的课有问题?我真正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的了吗?我有随时跟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情感在讲吗?我的课我的内容有在贴着学生的心进行吗?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也许真的是反思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改进。
慢慢的,我备课设计内容,不再想当然的认为是学生需要的、学生喜欢的了,而是课前课后多和他们接触,了解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想法,然后再结合这些真实的信息来收集资料,准备下一节课。
我的课堂教学最大的改变是,我上课不再就是为了完成教案,呈现完设计好的课件。
而是给了自己更多可以灵活便通的时间和机会。
于是我的注意力不再只关注教案进行到哪里,课件展示到哪里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听到了哪里,接受了哪些,还需要些什么。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故事一:小明的数学难题小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题。
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道数学题,他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他决定向他的数学老师寻求帮助。
数学老师看到小明的困惑,微笑着说:“小明,别担心,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找到答案。
”小明点了点头,数学老师开始引导他分析题目。
他们一起列出了已知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找到了答案。
小明感到非常开心,他感谢数学老师的帮助,并决定以后遇到难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答,再向老师寻求帮助。
故事二:小华的数学竞赛小华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在学校里表现出色。
有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数学竞赛,小华非常兴奋地报名参加了。
在竞赛中,小华遇到了一些难题,但他并不害怕。
他冷静地分析题目,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一步一步地解答了这些问题。
最终,小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故事三:小红的数学游戏小红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她非常喜欢数学,并且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玩数学游戏。
有一天,小红想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她决定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玩。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轮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得到一个结果。
每个人都要尽量猜出其他人会说出什么数字,以及最终的答案是多少。
小红和她的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他们互相挑战,互相学习。
通过这个游戏,他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故事四:小刚的数学探险小刚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并且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
有一天,小刚决定进行一次数学探险,他想要探索数学的奥秘。
小刚选择了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开始寻找答案。
他阅读了相关的数学书籍,观看了数学教学视频,还向数学老师请教。
在探险的过程中,小刚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他从不放弃。
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集锦18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集锦18篇〕篇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规矩与方圆我国考古学者曾开掘出公元2世纪汉朝的浮雕像,其中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图像。
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也提到夏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
在甲骨文里,就发现有规和矩这两个字。
其中规字很像一个人手执圆规在画图,矩字像两个直角,可以说极尽象形文字之妙。
“规”,就是圆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很像如今的直角尺,是用来画方形的工具。
正如俗话所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据数学史家考证,人类最早是用树杈来画圆的。
这种原始圆规由于半径固定不变,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
因为圆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人类很早就认识了圆,使用了圆。
把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间隔相等,车子行驶起来平稳;还因为圆轮在滚动时摩擦力小,车子走起来省力。
把碗和盆做成圆形的,一方面是圆形物体制作起来比拟容易,又没棱没角不易损坏;另一方面是用同样大小的材料作碗,数圆形的碗装东西最多。
把桶盖和下水道盖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形的盖子,不管你怎样盖法都不会掉进里面去。
而方形和椭圆形的盖子。
盖得不适宜,就会掉进去。
有的拱形门和屋顶做成半圆形的,是因为圆形拱门抗压才能强。
篇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我总是在思索如何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去学习,如何才能进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逐渐探究出一套更合适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从活泼课堂气氛开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并最终解决课堂问题。
在这其中我得益于博易新思维数学传递给我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法。
事实证明,不爱学习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
根据博易数学带给我的先进教法,我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引起他们的兴趣,又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五篇]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五篇]第一篇: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思维非常活跃,独到的见解往往会出乎老师的意料。
比如: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
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
突然有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
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轴。
)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四条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
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以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
顷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第二篇: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出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8则
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8则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篇一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小学数学教学有趣故事篇二很久以前,聪明的古人就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就拿曹冲称象来说吧,那时曹冲才七岁,就利用数学知识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现代虽然不再会用那么粗笨的办法了,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和数学还是形影不离的。
不信,我们这就去看看。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卖废品。
我们来到废品收购站,走进去一看,里面什么废品都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堆高山般的啤酒瓶,我被这么一大堆啤酒瓶吸引住了。
爸爸走过来对我说:“我来考你一道题,这道题的内容就和这堆啤酒瓶有关,你听好了,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按一角一个收购的话,要收购这堆啤酒瓶需要多少钱?”我一下子懵了,这么多啤酒瓶可怎么算呀?不过我慢慢回过神来,大约过了半分钟后,我脱口而出:“是127.4元。
”爸爸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呀?连我都还没算完,你就算出结果来了,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你肯定有什么简单的算法,要不然不会算的这么快。
你快给我讲讲你是怎么算的吧!让我也学习学习。
”我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显得有些飘飘然了。
我给爸爸说道:“因为这堆啤酒瓶摆成了一个梯形,所以我就利用梯形公式(上底+下底).项数/2=总数,数出上底、下底、项数(就是啤酒瓶的层数),然后把这些数带入这个公式就可以算出啤酒瓶的总个数,最后算出需要的钱数。
”爸爸听了我的计算方法,m.jiaoxuela 不住的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呀!”下午,妈妈让我自己去超市购物,这下我可甭提多高兴了,撒腿儿跑了出去。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小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们经常利用小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有趣的小故事,以此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制造有趣的教学氛围。
故事一:聪明的小明一天,小明在家里玩耍时,他的妈妈给了他一个问题:“小明,如果有12块巧克力,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分享,你希望分得多少块?”小明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想平均分配,所以每个人分得6块巧克力。
”妈妈微笑着说:“非常好!你用了除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故事二:机智的小芳小芳是一位非常机智的小女孩。
一天,她和妈妈去超市购物。
妈妈买了10个苹果,小芳看到柜台上还剩下5个苹果,她猜想出售的苹果数量是多少。
她注意到超市标价牌上写着“每个苹果1元”,于是她用5元钱买走了剩下的5个苹果。
回到家里,小芳得意地告诉了爸爸她的机智之处。
爸爸笑着夸奖了她一番。
故事三:理解倍数的小云小云是个喜欢数学的女孩。
她爸爸给她出了一个问题:“小云,如果我们每天吃3个苹果,那么7天后我们一共要吃多少个苹果呢?”小云一下子明白了问题的意图,回答道:“爸爸,我知道了,我们一共要吃3 x 7 = 21个苹果。
”她用了乘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爸爸对她的回答非常满意。
在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们对于数学问题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解题能力。
教师们可以通过讲述这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故事四:勤俭的小明和小红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非常节约地使用零花钱。
他们决定一起攒钱买个玩具。
每个月,他们各自从零花钱中拿出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钱放到一个小罐子里。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积攒了100元钱。
他们开心地去商店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
这个故事不仅能让学生们理解积攒钱财的概念,还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节约和分享的精神。
通过这些小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小故事(2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热爱学习,但在数学方面却遇到了一些困难。
他的父母为了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特意请了一位家教。
然而,一段时间下来,小明的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对数学产生了厌学情绪。
为了激发小明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的数学成绩,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奇妙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活动方案、制作数字卡片、准备奖品等。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张A4纸,彩笔、剪刀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字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活动一:数字卡片游戏(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
(2)每组学生需要用数字卡片摆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如数字城堡、数字火车等。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3. 活动二:数字谜语(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谜语,如“一物生来头上尖,身穿绿衣地上站,不是花生不是蒜,只听吹风就跳舞。
”引导学生猜出对应的数字。
(2)学生分组进行猜谜比赛,猜对的小组获得奖励。
4. 活动三:数字接力赛(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
(2)教师出示一个数字,代表需要迅速计算出这个数字的平方、立方等。
(3)接力赛中,每个小组轮流回答,答对的小组获得奖励。
5. 活动四:数学知识竞赛(1)教师出题,包括计算题、应用题等。
(2)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的小组获得奖励。
五、活动总结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2. 邀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奇妙,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六、活动效果1. 小明在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但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
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
突然有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
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轴。
)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他剪的平行的四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平行的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以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
顷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数学教学小故事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钟有多长》这一课时。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课堂刚开始时,我请一位学生背诵“四”“五”的乘法口诀,然后我看时间,这位同学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
又让孩子们集体数60下,看谁数的最接近一分钟,接着数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读书能读多少字,写字能写多少字。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真正体验了一分钟有多长。
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之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到操场上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并把体验结果记录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
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
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
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通过填写时间单位的练习,学生对一分钟,一秒,一时。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堂课生动活泼,学生乐学,老师不用多讲。
这是遵循了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分数意义课后反思1.开放内容,富数学以丰富内涵。
一般传统的分数意义教学,都是按照书本顺序,根据一幅幅图示或简单的操作认识一些分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意义。
这样的组织教学,是浅薄苍白的,不具有活力。
没能为学生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非常困难。
为了使得教科书能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我教学这一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不是一道接着一道呈现现成的、呆板的例题,而是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来自生活的具体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在活动中"做数学";教师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本例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充分交流,了解分数的表现方法,建立起生动活泼的表象,并理解了分数在生活中更为厚实宽广的内涵。
例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一份;也可以是把橡皮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还可以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4个圆片;更可以把6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二个蛋糕……或者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三分之一,还可以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四分之一,二份是四分之二等等。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无穷的,生动具体、富有生命力的。
2、关注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貌。
传统的教科书把数学的活动过程“压缩”成了毫无生气的结论,定义是枯燥、抽象的,使学生退避三舍。
但是,抽象知识的获取过程却是多姿多彩的。
如果能再现活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出发,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具体情境,还以本来面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
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介入学习活动,全身地心投入到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切实的体验。
以致学生在活动中会以生活实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活中积累的常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能用数学观点考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在经历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后,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提高了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
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
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
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
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
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一一列举”的教学片断:(1)出示问题:在这间漂亮的屋子里有飞镖、动感电影、汽球射击3种游玩项目,至少选一种,最多选择3种,有几种游玩方案?师:“最少选1种,最多选择3种”是什么意思?生:可以选1种,可以选2种,还可以选3种。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生1:列表。
生2:有序的一一列举。
师:你可以用一一列举的方法,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动手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师:做这题时,除了用表格,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画图。
用对应的格子表示。
生:给它们一个代码,比如A、B、C 来表示。
师:其实除了一一列举,还可以用字母,用图形等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再想想。
师:想想刚才我们解决问题又用了一一列举的策略好不好?生:好。
师: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到一一列举?生:当答案有多种情况的时候。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总之,例2的学习,老师关注的已经不仅是一一列举策略的应用,还注意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让学生探索不列表时怎样列举所有可能的选择情况,能促使学生多视角、多形式地解决问题,有效预防学生把解决具体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或片面地将一一列举策略理解为通过表格列举的策略,提高他们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本案例教师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但我认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的追求形式化,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师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点该教师已做到了。
2、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不同于“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学生个体能力的表现,是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一种很高的学习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难达到的要求。
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是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学生集体的智慧,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3、教师不必向学生“索要”多样化的方法,也不必为了体现多样化,追求教学的民主化,而刻意的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