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跟踪训练):12古诗文阅读91(含解析)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
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
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
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
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石咬水处,为白莲池。
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
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
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
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
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注释】①浮图:佛塔。
②窦:洞。
③龂腭(yínè):像露齿的样子。
④钜坂:坚硬的坡石。
⑤轮囷(q ūn):盘绕高大。
⑥碧落:天空。
⑦槎:木筏。
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唐]张籍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
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8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或曰浮图下[语境分析法]上一句为“墓今不知其处”(1)墓不当在其下[课内迁移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龂腭益奇[成语关联法]精益求精(3)要以秋月为胜[查阅词典法]①经得住;②胜利;③美好、美景;④超过。
(4)(填序号)8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人教版中考 语文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湖早春①(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呈现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阳光返照早春的鄱阳湖岸。
B. 颔联描绘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阔远、水苹茂盛的美丽图景。
C. 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
D. 尾联间接抒情,点明诗人心情消沉郁闷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颔联中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映,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B. 前三联都是写景,先动后静,动静相生,使全诗视觉与听觉。
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C. 诗歌着重选取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D.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用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哀。
【答案】(1)D(2)B【解析】【分析】(1)D项错误。
应为:直接抒情。
(2)B项错误。
应改为: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先动后静,动静相生。
颔联是静景,颈联是动景。
全诗视觉与听觉。
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具体分析为:首联“风回云断雨初晴”描绘了春风吹散阴云的动景,“返照湖边暖复明”描绘了风回云断雨初晴的静景,动静结合描绘南湖雨后阳光翻找的优美景色;颔联诗人运用“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描绘南湖早春万物萌发生机的优美景象。
是静景;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是动景。
故答案为:⑴D;⑵ B。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2019年全国中考试题古诗词阅读理解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真题古诗词阅读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共42页,98题,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2019年中考·北京卷11-12)中最后的数字“11-12”是指在原试卷中的题号。
1.(2019年中考·北京卷10-11)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
(3分)(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分)答:【答案】(1)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
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商隐2.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指的是什么?()A. 官员B. 平民C. 将军D. 皇帝3. 以下哪首诗是王维创作的?()A. 《登鹳雀楼》B. 《鸟鸣涧》C. 《夜泊牛渚怀古》D. 《凉州词》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晏殊5.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A. 潮汐B. 草木荣枯C. 雨雪D. 风云变幻6.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指鹿为马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说服8.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屈原B. 宋玉C. 嵇康D. 陶渊明9.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诗经》?()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发生在哪个章节?()A. 第一回B. 第七回C. 第十四回D. 第二十一回二、判断题: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家为僧。
()3.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4. 《满江红》是岳飞表达抗金救国壮志的词作。
()三、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______”。
3. 《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______”。
4. 《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的下一句是“______”。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用“/”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半江瑟瑟半江红。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答案】(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解析】【分析】(1)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
首先是篇幅固定。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
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
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
或根据诗歌的意思划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是“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首先要明确“可怜”是“可爱”之意,围绕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抓住“可爱”这条情感主线,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半江/瑟瑟/半江红。
⑵“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对七律的朗读即可划分节奏。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
在理解时要反复朗读。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达标(25分)1.下面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燕然/未勒/归无/计B.八百里/分麾/下炙C.何日/遣/冯唐D.算平生/肝胆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千骑卷平冈(一人一马的合称)C.会挽雕弓如满月(学会)D.五十弦翻塞外声(演奏)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范仲淹,字希文,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D.秋瑾,字璿卿,号竞雄,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4.理解性默写。
(19分)(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揭示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4)《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6)《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7)秋瑾在《满江红》中运用典故,表达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的句子是:“?!”二、课内古诗词赏析(29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7题。
(7分)渔家傲范中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对下面的古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2021中考语文备考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古诗文阅读训练(一)(甲)子昂碎琴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
”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
”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
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
”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注】①辇(niǎn):载运。
②缗(mín):成串的铜钱。
古代一千文为一缗。
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
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
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
斯字子迁,江东人。
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
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注】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
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③繇(yóu):通“由”。
④擢(zhuó):提拔。
⑤上第:前几名。
⑥濮阳愿:人名。
⑦挹(yì):提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②答曰:“余善此乐。
”()③食毕,捧琴语曰()④会愿死,敬之为敛葬()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2)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3.断句题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
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顾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买②答曰:“余善此乐。
”擅长③食毕,捧琴语曰对……说,告诉④会愿死,敬之为敛葬正赶上,恰逢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词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有答案。
每一套题目序号都是从“1”开始,便于对照答案。
答案附在每一套的后面,以减少翻检查找之苦。
每一套均可独立成卷。
第一套古诗词试题汇编答案【一】(2024年·北京卷)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2题。
(共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诗人描述自己的遭际,将自然环境与生活情景的描写相结合。
远看,风卷屋茅,四散飘落;近看,①,穿竹林而去;屋内是破旧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和连绵的②。
2.诗人写被秋风卷走的屋茅用了“三重”,写自己期待的“广厦”用了“千万间”。
其中的“三”和“千万”都不是确定的数量,而是言其多。
说说这样的用词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二】(202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
(7分)发渝州却寄韦判官司空曙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3.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
(3分)4.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
(4分)【三】(2024年·甘肃白银卷)古诗阅读(5分)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注释】①沽:买或卖。
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及答案1.感遇(其七)①(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②,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①此诗借用屈原《橘颂》为意,喻已贞操。
②岂伊:岂唯。
③荐:进献。
[思考与练习]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
一个“”字,充满了赞颂之意.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 "语。
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风③,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释]①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诗人在月夜去长安南面的终南山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之事.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②翠微:青翠的山坡。
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④机:世俗的心机。
[思考与练习]⑴解释词语:及:荆扉:憩⑵诗歌开头与题目中的“宿”相呼应的一个字是“”⑶此诗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本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古人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颈联中的“直”“圆”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案】(1)诗人用“征蓬”自喻,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
(2)“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出柔和温暖。
【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是蓬草和归雁,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据此理解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诗人用“征蓬”自喻,表达了自己因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忧愤之情。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分层作业)解析版
12《词四首》分层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貂.裘(diāo) 衡.阳(héng) 弦.(xián)B.羌.管(qiāng) 不寐.(mèi) 鬓.(bì)C.霹.雳(pī) 千嶂.(zhàng) 浊.(zhú)D.雕.弓(diāo) 擎.苍(qín) 炙.(zhì)【答案】A【解析】B.鬓.(bì)——鬓.(bìn);C.浊.(zhú)——浊.(zhúo);D.擎.苍(qín)——擎.苍(qíng)。
故选A。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答案】D【解析】D项中的“列”释义应为“属类,范围”。
故选D。
3.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何处觅知音?青衫湿!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答案】D【解析】A项“亲射虎,看孙郎”,B项“青衫湿”,C项“燕然未勒”是运用典故。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面/边声/连角起B.老夫/聊发/少年狂C.马/作的/卢飞快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答案】C【解析】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马/作的卢/飞快”。
故选C。
5.关于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古代的一种韵文形式,词都有词牌名。
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律和调子,可以唱;词的句式有长有短,因而又叫长短句,它是旧体诗的一种。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词的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
词作风格委婉、绮丽。
C.词的豪放派是与婉约派对举之宋词流派。
(语文)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昏鸦”是指________(2)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 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 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 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答案】(1)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C【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意思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昏:傍晚。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A.“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表述错误。
B.“温情”表述错误,无中生有。
D.“怅惘若失的心绪”。
应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故答案为:⑴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
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就能完成。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做的鉴赏,考生要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写作特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能够判断出正误。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瑞鹧鸪①〔宋〕卢炳客里惊嗟(客居他乡,贫困潦倒,如今不觉又是一年将除,如何不“惊嗟”?)又岁除。
萧萧寒雨滴茅庐。
山深溪转泉声碎(甲),夜永风摇烛影孤。
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②(乙)。
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③自取疏。
【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
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答案】示例:【甲】“泉声碎”实乃心碎。
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形单影只,怎不心碎?【乙】身处他乡,居无定所,纵然觅得佳句,凑成春联,亦无处可题,凄苦、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甲】春尽[唐]韩偓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宋]郑獬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甲诗首联写诗人因“惜春”而连日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宜人之景。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中考跟踪训练语文试卷
中山一中初三年级2023 年中考跟踪训练一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用时12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 小粤要引用古诗文撰写毕业赠言,请你一起整理。
(共10分,答对1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致意气风发的你(1)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2)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致勤于学习的你(3)□□□□□□□,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4)□□□□□□□,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致坚定信心的你(5)□□□□□□□;□□□□□□□;陆游《游山西村》(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致志在报国的你(7)□□□□□□□,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文天祥《南安军》致乐于奉献的你(9)□□□□□□□;□□□□□□□;龚自珍《已亥杂诗》分)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是广东的三大方言。
三大方言立足岭南地域文化,语调①yiyang dun cuo,具有多文化并存的兼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不要②duan zhang qu yi 地认为三者区别不大。
期中潮汕话承继魏晋时期的古代汉语,是广东三种方言里最A 亘古..最复杂的方言。
粤方言(广州话)则可③zhui su到秦汉时期,它④ji qu 了中原古汉语的精华,按照九声六调的方式进行发音有19 个声母,56 个韵母,是B名副其实....的音乐式语言。
而客家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C浮光掠影....地影响着客家人的价值观,只要会说客家话,他们就会互相视为自家人。
广东作为著名的侨乡,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依然乡音不改,心系D桑梓..。
他们传递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
(1)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2)任务二: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3)任务三:语段中划线部分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读下面题目,完成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却”的义项,诗句中“却”的意思为________①〈动〉退;后退。
②〈动〉打退:击退。
(又)〈动使动〉使……后退。
③〈动〉推却;推辞;拒绝。
④〈动〉去:去掉。
⑤〈动〉回头。
⑥〈副〉通“恰”,刚刚。
(2)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B. 初闻涕泪满衣裳C. 却看妻子愁何在D. 便下襄阳向洛阳【答案】(1)回头(2)D【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却”的意思。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翻译为: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故“却”在这里解释为:回头。
(2)河南:古义是指黄河以南。
今义指河南省。
涕:古义是指眼泪。
今义是鼻涕。
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孩子。
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
下:经过。
ABC三项的加下划线词都是古今异义词。
故选D。
故答案为:⑴回头;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结合诗句和诗歌内容即可作答;⑵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文言实词进行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熟记重点的课下注释,然后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进行归纳整理。
2.名著阅读。
(1)看人物。
看下面含“闹”的回目,从中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人物的认识。
(回目列举)《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水浒》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人物:________(填孙悟空或鲁智深)认识:________(2)品艺术。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答案含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赏析“月黑雁飞高”。
(2)请描述“大雪满弓刀”所展示的画面。
【答案】(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逃跑。
(2)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勾勒出将士们的勇气和英姿。
【解析】【分析】(1)本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2)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据此描述即可。
故答案为:⑴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逃跑;⑵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勾勒出将士们的勇气和英姿。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⑵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训练12 古诗文阅读1.(2017·绍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题。
《资治通鉴》两则江左夷吾周①奔琅邪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
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新亭对泣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
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
【注释】①周(yǐ):两晋时大臣、名士。
下文的琅邪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
桓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
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
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
④戮:同“勠”,并力,勉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睿微弱,谓.曰()②因相视流涕.()③王导愀然变色.曰()④众皆收泪谢.之()(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A.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
(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追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追感往事①[宋]陆游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②。
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
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
2.(2017·新昌模拟)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②。
其隙(),则施施③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④。
觉而起,起()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丙】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①僇(lù)人:受刑戮的人,罪人。
②惴栗:忧惧不安。
③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
④趣:同“趋”,往,赴。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和“不可久居”中的“可”意思不同。
B.“日光下澈”和“日与其徒上高山”中的“日”意思相同。
C.“乃记之而去”和“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中的“之”意思不同。
D.“觉而起”和“觉闻繁露坠”中的“觉”意思相同。
(3)根据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其隙(),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到()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③觉而起,起()归。
A.①也②则③而B.①也②且③乃C.①矣②且③而D.①矣②则③乃(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5)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甲】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写潭中游鱼,衬托出环境的幽寂、潭水的清澈。
B.【乙】文中的“施施”“漫漫”等词体现出作者在游览时步履迟缓,疲惫不堪。
C.【丙】诗以直接的标题点明诗作要表现的内容是月夜西园环境中的所见所闻。
D.【乙】文中对动词的选用简约精当,如“上”“入”“穷”“披”“倾”等。
E.【丙】诗描写了诗人夜晚所听到的各种声响,泉响鸟喧,热闹非凡,悦耳动听。
(6)【甲】【乙】【丙】三则材料均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其中情感有共通之处,请结合内容作出分析。
3.(2017·绍兴市柯桥区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名二子说苏洵轮、辐①、盖、轸②,皆有职乎车,而轼③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④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丙】洗儿苏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注释】①辐:连接车辋(wǎnɡ)和车毂(ɡǔ)的直条。
②轸(zhěn):古代指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
③轼:古时车前的横木。
④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1)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和“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中的两个“然”意思不同。
B.“盖竹柏影也”和“轮、辐、盖、轸”中的两个“盖”意思不同。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和“惟愿孩子愚且鲁”中的“惟”意思不同。
D.“记承天寺夜游”的“记”和“名二子说”的“说”都是指古代的文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4)苏洵有二子,长子名轼,次子名辙。
苏洵为什么用这两个字给他的两个儿子命名?(5)根据你对《洗儿》的理解,你觉得苏轼最有可能给儿子起的名字是()A.竞B.遁C.杰D.胜(6)苏轼最终是否领会苏洵为其起名“轼”的初衷?请你结合《记承天寺夜游》和《洗儿》的具体内容,来谈谈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得替①后移居霅溪馆②[唐]杜牧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岁鹤归③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④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注释】①得替:古时官员职务变迁。
②霅溪馆:接待官员往来的住所。
杜牧将要离开湖州时,曾在霅溪馆暂住。
③千岁鹤归:《洞仙传》:“丁令威学仙,暂归,化为白鹤,千载去家,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
”④苏潭:霅溪上靠近骆驼桥一段,名“苏潭”。
【乙】杜牧,字牧之,善属文。
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宰相李德裕①素奇其才。
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②,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③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
”德裕善之。
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
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
逾年,迁中书舍人④。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
牧于诗,诗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选自《新唐书·杜牧传》)【注释】①李德裕: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②黠戛斯破回鹘:黠戛斯、回鹘,均为唐时北方少数民族部落。
③重马:怀孕的马。
④中书舍人:京官,帮皇帝拟诏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头抢地尔牧亦以.疏直B.故.不错意也故.败多胜少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D.若.为佣耕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4)【甲】诗中的“一年人住岂无情”与【乙】文中的哪一件事相印证?(5)【乙】文中说,湖州刺史是杜牧“复乞”而来,请根据【甲】诗推测杜牧“复乞”的原因。
5.(温州中考)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李白传(节选)[元]辛文房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乙】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③[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④。
【注释】①宰:指县令。
②辟:召,征召。
③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④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怒引.至庭下曰()A.引导,诱导B.拉,拽C.引用②拜谢.曰()A.认错,道歉B.辞别,离开C.感谢,酬谢③白时卧.庐山()A.睡觉B.倒伏C.隐居④累系.浔阳狱()A.连接,维系B.拘囚C.留意,挂念(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4)下列句中的“望”字,与【乙】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A.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5)【乙】诗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
结合所选诗文,分析李白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6.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南轩松[唐]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注。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绵幂(mì):延绵覆盖。
【乙】松风阁记(节选)[明]刘基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①,叶细而条长,离奇②而巃嵸③,潇洒而扶疏④。
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
故听之可以解烦黩⑤,涤昏秽⑥,旷神怡情,恬淡寂寥⑦。
宜乎⑧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⑨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
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⑩;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