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审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

近年来,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财务造假、虚增利润的嫌疑。

为揭露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审计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全面审计。

二、审计发现1. 虚增收入: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收入10亿元。

2. 虚增资产: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构资产购置、提前确认资产等手段,虚增资产5亿元。

3. 虚增利润: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增收入和资产,虚增利润3亿元。

4. 隐瞒关联交易: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大量关联交易,但未按规定披露,涉嫌隐瞒关联交易。

5. 财务报表披露不真实: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存在多处错误,如报表项目分类错误、报表数据不一致等。

三、法律责任分析1. 违反《公司法》相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公司应当依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如实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该公司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隐瞒关联交易,违反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2. 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根据《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依法披露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该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未按规定披露财务报表,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3. 违反《审计法》相关规定:根据《审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

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违反了《审计法》的相关规定。

4. 违反《刑法》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通过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事实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涉嫌构成骗取国家税款罪。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涉嫌财务造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

然而,在2010年,XX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事件,涉及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审计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主要审计法律问题包括:1. 审计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包括组织独立性、职业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

本案中,XX公司聘请的审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

本案中,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疏漏,未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应当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结果。

本案中,审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三、案例分析1. 审计独立性本案中,审计师事务所与XX公司存在以下利益关系:(1)审计师事务所曾为XX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双方存在业务往来。

(2)审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曾在XX公司担任过高管职务。

这些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审计师的事务所保持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审计程序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以下疏漏:(1)未充分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2)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

(3)对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不足,未能发现公司存在大额现金流入和流出。

这些疏漏导致审计师未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存在以下问题:(1)虚假陈述。

审计报告声称XX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但实际上存在虚假陈述。

(2)误导性陈述。

审计报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美化,误导了投资者。

(3)隐瞒事实。

审计报告未能披露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的事实。

四、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XX公司因财务造假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

审计案例分析.doc

审计案例分析.doc

审计案例分析.doc审计案例分析一、世界上第一份审计报告【案例分析目的】通过阅读和分析世界上第一份审计报告的产生、了解审计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审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责任。

【案例资料】见“第一份审计报告”部分。

【问题】1、从英国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中引出的第一份审计报告分析主要是哪些因素引起对审计的迫切需求。

2、结合第一份审计报告的故事,理解审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3、结合第一份审计报告的故事,重新认识注册会计师对提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舞弊的责任。

二、承接业务委托前的工作【案例分析目的】通过阅读案例资料,了解承接业务前审计师应当如何初步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并掌握承接业务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掌握如何进行前后任审计师沟通,以决定是否承接业务。

【案例资料】ABC公司主营百货文化用品、五金交电、油墨及印刷器材、家具、食品、针纺织品、日用杂品、烟酒等,自2004年上市以来,业务迅速扩张,股价也不断攀升。

2010-2011年各年的会计报表及其前任审计师的审计报告显示,公司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2亿元和70.46亿元,同比增长152.69%和102.35%。

同时,总资产也分别增长了178.25%和60.43%。

但利润率从2010年开始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2%下降到2011年的0.69%,远远低于商贸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3.77%。

2011年公司利润总额中40%为投资收益。

这些投资收益系华兴公司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期长达3-6个月)进行账款结算,从回笼贷款到支付贷款之间3个月的时间差,把这笔巨额资金委托华南证券进行短期套利所得。

自2004年以来,ABC已经更换了两次会计师事务所。

【问题】1、在承接ABC公司业务委托前,如何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2、在承接客户委托时,应当关注哪些履约风险?为什么?3、如果ABC公司委托你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承办其2011年度的审计业务,在判断是否承接业务时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4、如果征得ABC公司的同意,审计师在与前任审计师联系时,应当如何沟通?三、确定重要性水平及其应用的案例【案例分析目的】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资料,掌握审计师应当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及如何运用重要性水平。

审计案例分析-完整版

审计案例分析-完整版

二、审计目标与管理当局认定1.报表审计目标:对财务报表整体就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得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就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得财务报告编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与治理层沟通2、认定与目标联系管理当局认定就是指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中做出得明确或隐含得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得不同类型得潜在错报联系,由于注册会计师得主要责任就是确定管理当局得认定就是否恰当,因此审计具体目标沿袭了管理当局认定得主要内容并与管理当局认定得紧密相连3、具体审计目标对应得当局认定“存在果发生”认定–报表金额确实存在或已记录得业务就是真实得“完整性"认定–已经存在得金额或者已经发生!交易已经被记录“计价或分摊”认定–会计要素已恰当得金额记录于报表忠,与之相关得计价或分摊已经恰当记录,已经记录得交易金额正确“权利与义务认定–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列报"认定–被审计单位资产或负债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得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三、审计抽样方法得应用1、以每个随机数得前四位为标准,并以第1行第一列数字为起点,为3290 3687 7041;使用后四位则就是?2、数字:632652672系统选样法对总体要求要求总体得特性随意分布在总体内,否则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四:审阅法审阅明细账1、含义:审阅法就是指通过对会凭,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书面资料仔细观察与阅读来查账证据得查账技术方法2、要点:异常金额判断,反映经济活动真实程度,会计账户核算内容与对应关系正确性,时间上判断,要素就是否齐全3、对账簿得审阅:就是否合规;总账,明细账,账簿凭证就是否相符;期初余额,借贷方向,合计数就是否准确;摘要对照金额栏数额审阅五:销售与收款循环关键控制及控制测试1、目标:销货有关权利以记录至应收账款;销货交易均记录于适用当期;退回折让折扣真实发生,均记录;计提坏账准备与核销坏账;收款真实发生;准确记录收款;记录于当期;监督账款及时收回;顾客档案变更真实2、关键控制:以经审核得发运凭证,订单为依据记账;赊购经过批准;销售发票事先编好并记账;每月向顾客对账;销售价格付款条件经授权批准;采用适当科目表3、内控与控制测试:内控就是被审计单位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完整,防止错误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实施得政策与程序注会对单位内控了解,确定执行就是否有效,即控制测试,再评价,确定控制风险水平4、实质性测试:为会计报表每项认定公允性提供证据,披露交易过程中得错报漏报5、销售折让折扣审计程序:获取折扣折让明细表,复核,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核对;取得相关资料,抽查折扣折让授权批准情况与执行情况核对,检查授权就是否真实合法;折扣折让金额就是否提交对方,有无转移收入,小金库情况;会计处理就是否正确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审计案例1、函证对象得确定:注册会计师可以运用抽样方式确定函证样本,样本应当足以代表总体,并包括:余额较大项目;坏账账龄较长项目;交易频繁期末余额小得;重大关联方;重大异常交易;存在争议或舞弊函证方式确定:积极;必须回函;消极:不同意才回函2、对于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应结合具体情况考虑其要求就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评价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对评估得相关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其她审计程序得性质、时间安排与范围得影响,并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与这些账户余额或其她信息相关得充分适当得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

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分析优秀4篇内部审计学案例分析篇一审计单位:沧州XX有限公司财务部审计对象:20XX年6月至12月期间货币资金的审计审计时间:20XX年3月1日到20XX年3月20日审计依据:财政《会计法》、《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审计案例分析(1~20)

审计案例分析(1~20)

《审计学原理》案例分析【案例1】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耗用材料成本,本月甲材料月初结存数量5 200公斤,金额为7 800元,本月购入甲材料数量7 300公斤,金额为14 600元。

本月基本生产车间耗料5 000公斤,结转材料成本10 000元。

要求:说明审计方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案例2】东润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李立在对大华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决定于2009年大华公司的债务人乐凯公司截止2008年12月31日所欠23000元进行函证。

经初步审计,大华公司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应收账款预计差错率也较低。

要求:(1)根据上述情况,请指出李立应选择何种函证方式?(2)根据上述情况,请代替李立起草一份对乐凯公司的函证信。

2008年6月18日上午8时,审计人员李某、刘某参加了对大华公司库存现金的清点工作,其结果如下:(1)实点库存现金(人民币)情况为:100元币10张;50元币5张;10元币10张;5元币48张;2元币60张、1元币80张、5角币70张、2角币35张、1角币40张、5分币25枚、2分币17枚、1分币56枚。

(2)查明现金日记账截止当年6月15日的账面余额为2516.20元。

(3)查出当年6月14日已经办理收款手续尚未入账的收款凭证金额为350元。

(4)查出当年6月14日已经付款,但付款手续尚未入账的付款凭证金额为212元。

(5)查出当年6月11日出纳员以白条借给某职工250元。

(6)银行核定该公司库存现金限额1000元。

要求:①根据清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②指出清点现金中所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审计人员于2009年2月5日下午5时对某企业的库存现金进行审查,当天的现金日记账已登记完毕,结出现金余额6832元,经盘点现金,取得以下资料:(1)现金盘点实有数5232元(2)下列凭证已付款,尚未制证入账:①职工朱敏1月25日借差旅费1000元,已经领导批准;②职工王林1月10日借款600元,未经批准,也未说明用途(3)2009年1月1日至2月5日,该企业库存现金收入189630元,支出192310元(4)库存现金限额5000元要求:(1)计算出2008年末的库存现金的余额(2)指出该企业在现金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案例5】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原材料中40#角钢账面结存1600千克,2008年1月20日盘点实物为2100千克。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也时有发生。

本案例选取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后果及法律责任,为我国上市公司合规经营提供借鉴。

二、案例分析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虚构资产、虚增负债,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015年,该公司被监管部门调查,最终被认定虚增利润近10亿元。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 财务造假手段(1)虚构销售合同: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将应收账款转入收入,虚增销售收入。

(2)虚增销售收入: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3)虚增利润:通过虚构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

(4)虚构资产、虚增负债: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负债,调节财务报表,掩盖公司真实财务状况。

3. 原因分析(1)公司治理缺陷: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4. 后果及法律责任(1)公司股价下跌: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公司形象受损: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3)法律责任: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等。

三、案例分析总结1. 财务造假原因分析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治理缺陷是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是财务造假的重要诱因。

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是财务造假事件得以长期存在的外部因素。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XX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日益拓宽。

然而,在2018年,公司因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一笔巨额资金流失,引发了审计法律纠纷。

根据审计报告,XX公司在2017年度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一笔价值500万元的资金被非法挪用。

该笔资金原本用于公司项目开发,但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被公司内部人员挪用,用于个人消费。

二、审计法律纠纷的起因1. 内部控制失效XX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流程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职责不清,缺乏必要的财务审批流程。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界定模糊,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职能不明确,无法有效监督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2. 审计人员失职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严重缺陷,导致审计报告未能准确反映公司实际情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足,未能准确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审计人员对审计程序执行不力,未能充分履行审计职责。

(3)审计人员与公司管理层存在利益关系,未能保持独立客观的审计立场。

三、审计法律纠纷的处理1. 公司内部处理XX公司发现内部控制失效后,立即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公司对挪用资金的行为进行了追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2. 审计法律诉讼XX公司认为,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遂将审计人员及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

3.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失职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赔偿XX公司损失,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四、案例分析1.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此案反映出内部控制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性。

财务报告审计案例分析(3篇)

财务报告审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然而,在2019年,该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监管部门查处,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案例将分析该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1. 收入确认存在虚假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收入确认存在虚假行为。

具体表现为:(1)虚构销售合同。

该公司在2019年初,虚构了多份销售合同,并在合同中填写了虚假的销售金额和收款日期。

这些合同在财务报表中被确认为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

该公司在2019年,将部分未实际完成的销售项目提前确认为收入,导致收入虚增。

2. 资产减值存在低估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资产减值存在低估现象。

具体表现为:(1)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低估。

(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低估。

3. 成本费用存在虚列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成本费用存在虚列现象。

具体表现为:(1)虚构成本费用。

该公司在2019年,虚构了多项成本费用,如装修费、广告费等,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2)过度计提折旧。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固定资产过度计提折旧,导致成本费用虚增。

三、审计案例分析1.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收入确认的审查不够严谨。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收入确认时,未能发现虚构销售合同和提前确认收入的行为。

(2)对资产减值的审查不够全面。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资产减值时,未能发现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问题。

(3)对成本费用的审查不够细致。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成本费用时,未能发现虚构成本费用和过度计提折旧的问题。

审计法律责任案例分析题(3篇)

审计法律责任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A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日益广泛。

为了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A公司于2010年聘请了B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

B会计师事务所派出了由张明、李华、王丽三人组成的审计小组对A公司2019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二、审计过程1. 审计计划审计小组在接到审计任务后,制定了详细的审计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时间等。

2. 审计实施(1)审计小组对A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查,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如部分业务流程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

(2)审计小组对A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问题:①收入确认存在提前确认现象;②成本费用列支不合理;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恰当;④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不当。

(3)审计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A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①虚增收入,虚构交易;②虚列成本费用,减少利润;③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④虚增资产,夸大公司规模。

3. 审计报告审计小组根据审计结果,出具了审计报告。

报告中指出A公司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无法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三、审计法律责任分析1. A公司的法律责任(1)根据《公司法》规定,A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有义务保证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A公司虚增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滥用会计政策等违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根据《会计法》规定,A公司有义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A公司虚增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滥用会计政策等违规行为,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B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B会计师事务所作为A公司的审计机构,有义务对A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保证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客观性。

B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发现A公司的重大违规行为,未能保证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客观性,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审计案例分析(精品)

审计案例分析(精品)

审计案例分析(精品)1.注册会计师王红通过对C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可能导致出现错误的状况:(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3)由XX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4)XXX公司存放在C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CA公司的存货项目;(5)本次审计为C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应收集哪些审计证据。

答案:情况序号 (1) (2) (3) (4) (5) 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审计证据类型对期末现金进行重盘对期末存货截止期进行测试报表反映适当性存在性,会计记录完整性实物证据口头证据书面证据书面证据书面证据书面证据询问管理当局,函证XXX公司,存在性,会计记录完整性,所有权询问管理当局,函证XXX公司,审阅相应有关合同与信函对上一年度的会计记录进行适当审阅并与前任CPA沟通所有权归属,报表反映适当性报表反映适当性 2、CA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双方签订了如下的审计业务约定书。

要求:(1)指出下述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存在的问题;(2)重新起草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甲方:CA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会计师事务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2002年会计报表审计,经双方协商,达成一下约定:一、审计范围及委托目的二、甲方的责任与任务1.为乙方审计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出具审四、审计收费按《XXX收费规定》,乙方应收本项业务具体费用,五、约定书的有效期间本约定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约六、约定事项的变更由于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七、甲乙双方对其他事项的约定甲方答案: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必须明确甲方与乙方的责任与义务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本案例在这方面表述不明确。

甲方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保证会计报表充分披露有关的信息。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曾一度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逐年下滑。

为了维持股价和投资者的信心,公司管理层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财务造假,企图虚增公司利润。

二、审计过程1.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师在接到公司审计任务后,首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包括公司规模、行业地位、财务状况等。

同时,审计师还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初步评估,了解其诚信度。

2. 审计实施阶段(1)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审查,重点关注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真实性。

在审查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收入存在虚假记载,部分销售收入未实际发生;- 公司成本存在虚增现象,部分成本费用未实际发生;- 公司费用存在虚假报销,部分费用未实际发生。

(2)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评估,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 公司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存在违规操作;-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

3.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出具了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三、案例分析1. 财务舞弊原因分析(1)公司业绩下滑,管理层为了维持股价和投资者信心,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

2. 审计风险分析(1)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判断失误,导致无法发现财务舞弊。

(2)公司管理层可能对审计师施加压力,影响审计结果。

(3)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受到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约束,影响审计独立性。

3. 审计应对措施(1)审计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

(2)审计师应加强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了解公司实际情况,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甲公司已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甲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日益广泛。

为了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甲公司聘请了乙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1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乙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对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

审计过程中,乙会计师事务所发现甲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甲公司营业收入存在虚增现象,虚增金额为1000万元。

2. 甲公司固定资产存在虚减现象,虚减金额为500万元。

3. 甲公司应付账款存在隐瞒现象,隐瞒金额为300万元。

4. 甲公司营业收入确认存在提前现象,提前确认金额为200万元。

二、案例分析(一)营业收入虚增问题1. 审计准则要求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审计师应当对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计。

2. 案例分析甲公司营业收入存在虚增现象,虚增金额为1000万元。

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销售虚构:甲公司可能虚构销售业务,将未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营业收入。

(2)关联方交易:甲公司可能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将关联方收入计入营业收入。

(3)内部控制缺陷:甲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营业收入虚增。

3. 审计建议(1)乙会计师事务所应进一步调查甲公司营业收入虚增的原因,核实是否存在虚构销售、关联方交易等问题。

(2)乙会计师事务所应关注甲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改进建议,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二)固定资产虚减问题1. 审计准则要求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审计师应当对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计。

2. 案例分析甲公司固定资产存在虚减现象,虚减金额为500万元。

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资产减值:甲公司可能低估了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导致固定资产虚减。

(2)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可能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固定资产虚减。

(完整word版)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

(完整word版)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案例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审计案例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

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核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背景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南海公司虽然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4)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4)

案例一:常熟某钢化玻璃厂中,平时都是按定单生产,客户订货合同过来后就安排生产,货物送过去后,并不收款,应收帐款一般控制在15%以内,占用时间为1个月。

这样产生一些老客户由于人情关系或者一些老客户确实存在自身的资金周转不好,导致一拖在拖,导致到年底时,一般回有200多万元的应收帐款。

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一)应收帐款的措施不好,说明内部财务上存在很大的财务问题。

(二)因为人情关系,影响了公司的再生产,不利公司的发展。

措施: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

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

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客户目的非常明确,愿意迅速付清货款,享受现金折扣。

因此,企业对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一般不用过问。

而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按其拖欠的账龄、金额进行排队分析,因为应收账款账龄越长,收不回来的可能性越大,产生坏帐的可能性越大。

通过分析,确定优先收账的对象,尽量在发生欠款的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

同时应分清债务人是故意拖欠,还是愿意付款却没有付款的能力。

对故意拖欠的债务人,采取通常的催收办法只能是延误时间,对此类欠款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追讨,或迅速通过法律途径采取诉讼保全等措施加以追讨。

而对于愿意付款,但目前没有付款能力的企业,看是债务人暂时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还是由于其财务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甚至达到资不抵债所致。

如果是债务人财务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无力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转变为故意拖欠,对此类欠款必须从一开始就采取强有力的追收措施或相应的债权保障措施,切不能碍于情面而坐失收款良机。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措施。

审计案例分析相关法律(3篇)

审计案例分析相关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审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典型的审计案例分析,探讨法律视角下的财务造假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A公司已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在2016年,A公司被爆出涉嫌财务造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审计,A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通过虚构合同、虚增收入、隐瞒成本等手段,虚增利润约10亿元。

这一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 虚假陈述罪虚假陈述罪是指行为人在证券交易、期货交易等活动中,故意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故意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误导投资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虚假陈述罪的犯罪主体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审计、评估、咨询等服务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2. 虚报注册资本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行为人在设立公司、企业时,故意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虚报注册资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公司设立人、股东等,以及为设立公司、企业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3. 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意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人。

三、案例分析1. 虚假陈述罪A公司通过虚构合同、虚增收入、隐瞒成本等手段,虚增利润约10亿元。

这种行为属于虚假陈述罪。

审计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XX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逐年下滑,财务状况日益恶化。

为了掩盖这一事实,公司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财务舞弊手段,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二、案例分析1. 舞弊手段(1)虚增收入。

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报表,虚增收入。

(2)隐瞒费用。

公司通过虚列支出、延迟确认费用等手段,将实际发生的费用隐瞒不报,降低成本。

(3)虚假投资。

公司通过虚构投资项目、虚增投资收益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2. 审计程序(1)初步了解。

审计师在项目开始前,通过查阅公司资料、访谈相关人员等方式,初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

(2)风险评估。

审计师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评估公司财务舞弊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3)实质性程序。

审计师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进行实质性审查,包括:①分析性程序: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进行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发现异常情况。

②检查原始凭证: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的原始凭证进行核查,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③询问相关人员:询问公司管理层、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了解其工作职责、内部控制等情况。

(4)结论。

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3. 审计发现(1)收入虚增。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销售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存在虚假情况,导致收入虚增。

(2)费用隐瞒。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费用未在报表中体现,导致费用隐瞒。

(3)虚假投资。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投资项目未实际发生,导致虚假投资。

4. 审计建议(1)完善内部控制。

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3)加强审计监督。

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审计法律实务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实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部分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上市、融资等目的,不惜采取财务造假等不正当手段。

本案例以某公司财务造假案为例,分析审计法律实务中的相关问题。

二、案情简介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拓展。

2018年,该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

在上市过程中,该公司聘请了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

然而,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

经审计师调查,该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虚报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虚构销售收入: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财务报表,虚增了公司收入。

2. 虚增资产:该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夸大资产价值等方式,虚增了公司资产。

3. 隐瞒负债:该公司通过隐瞒债务、虚增所有者权益等方式,虚减了公司负债。

三、审计法律实务分析1. 审计师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负责。

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在发现财务造假行为后,应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并向证监会等相关机构反映。

2. 审计程序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程序:(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2)对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关注异常项目;(3)实施实质性程序,包括检查凭证、核对账目、函证等;(4)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评价,提出审计意见。

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未能及时发现财务造假行为,暴露出审计程序的不足。

3. 审计证据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其审计意见。

在本案例中,审计师在收集证据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导致未能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案例分析1.甲公司为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常年审计客户,2014年甲公司继续聘请ABC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2013年财务报表,在审计的过程中,ABC会计师事务所遇到下列与职业道德相关的事项:(1)ABC会计师事务所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

A注册会计师曾担任2007年度至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但未担任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

(2)审计项目组成员B的父亲与甲公司董事长C于2013年初共同投资了一家餐饮企业,二人各持股50%。

(3)甲公司总经理D于2012年12月离开ABC会计师事务所加入甲公司,离开前曾作为审计合伙人负责甲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4)审计项目组成员E今年结婚欲购买一套婚房,甲公司得知该情况,以内部员工价销售给E一套房产,市场价值为260万。

(5)甲公司与ABC会计师事务所洽谈,除提供报表审计服务之外,另为其提供评估服务,报酬另付,以帮助其履行纳税申报义务。

该评估结果不对财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

(6)乙公司为甲公司的母公司,审计项目组成员F的妻子在乙公司担任副经理。

要求:针对上述(1)至(6)项,逐项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违反。

A注册会计师连续五年担任甲公司审计项目合伙人,虽然在2012年被轮换,但“暂停”服务期间未满两年,不能担任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

(2)违反。

审计项目组成员B的父亲与审计客户的董事长同时在该餐饮企业中拥有经济利益,可能因自身利益、密切关系或外在压力产生不利影响。

(3)违反。

ABC会计师事务所原关键审计合伙人D现加入甲上市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时间上尚未经过“冷却期”的要求,将因密切关系或外在压力产生不利影响。

(4)违反。

甲公司按内部员工价卖给审计项目组成员E一套房产,将因自身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5)不违反。

如果审计客户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评估服务,以帮助其履行纳税申报义务或满足税务筹划目的,并且评估的结果不对财务报表产生直接影响,则通常不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6)违反。

审计项目组成员F的主要近亲属在审计客户的关联实体中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将因密切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2.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委派注册会计师A担任项目合伙人,审计项目组于2014年3月15日完成审计工作,3月20日编写完成审计报告并将其提交给甲公司管理层批准,甲公司次日对外报出。

3月21日ABC会计师事务所拟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计划,由A担任负责人,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形成的结论做出客观评价。

在复核的过程中,项目组内部就某一重大结论出现了意见分歧,两方各执己见,至3月25日仍讨论未果,A将这一情况记录在了业务工作底稿中。

事后,审计项目组将反映不全面的记录、财务报表的草稿等一并作为审计工作底稿在5月21日完成了归档。

归档后发现有一处事项记录不全,该事项由审计项目组成员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取得了恰当的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补充并复核后即归入了工作底稿,未作其他记录。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存在哪些可能违反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时间不符合规定。

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应当在出具报告前完成。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人员不符合规定。

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应当由未参与该项目的人员担任,不应由项目合伙人负责。

(3)重大意见分歧未解决就出具审计报告不符合规定。

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只有在项目组内部分歧解决以后才能出具审计报告。

(4)审计工作底稿包括的内容不符合规定。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财务报表草稿、反映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等,这些不直接构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的支持性证据,因此无须保留。

(5)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不符合规定。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审计项目组于3月15日完成审计工作,5月21日才完成了归档,超过了60天。

(6)审计工作底稿变动后的记录不符合规定。

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整工作后,如果发现有必要修改现有审计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审计工作底稿,无论修改或增加的性质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记录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3.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甲公司委托对其201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

经了解,存货为甲公司重要资产项目,并拟定存货监盘计划。

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甲公司共有3类存货,分别存放在甲公司自有的4个仓库中,还有少量存货为方便销售,直接寄存在销售当地仓库。

各仓库存货盘点及监盘时间安排如下,寄存在外地仓库的存货未纳入盘点范围:(2)存货c为果汁饮品,未装瓶的用桶装保存,已灌装的按箱摆放。

对桶装饮品实施监盘程序时,采用观察以及检查相关的收、发、存凭证和记录的方法,确定存货的数量。

对已灌装的饮品数量加以清点包装箱确定,并检查箱外粘贴的标签,与明细表核对,并注意生产日期。

(3)存货b为生产用糖,堆放在仓库2中,对该类存货依赖甲公司收发存记录确定存货数量。

(4)在存货监盘过程中,除关注存货的数量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果汁饮品是否过期变质、淀粉等生产用原材料是否发霉等情况。

(5)存货监盘结束时,监盘人员将除作废的盘点表单以外的所有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于监盘工作底稿中。

要求:针对上述(1)~(5)项,逐项指出存货监盘计划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不恰当。

①对同类存货a应安排在同一天盘点和监盘。

②应当将所有权属于甲公司的所有存货均纳入盘点范围,因此寄存在外地仓库的存货也应当包括在内。

(2)不恰当。

对于桶装饮品实施监盘程序时,应当使用容器进行监盘或通过预先编号的清单表加以确定;使用浸蘸、测试棒、工程报告以及依赖永续存货记录;选择样品进行化验与分析,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对于按箱摆放的饮品,应开箱检验。

(3)不恰当。

对于堆积型存货,应运用工程估测、几何计算、高空勘测,并依赖详细的存货记录。

(4)恰当。

(5)不恰当。

应当取得所有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

4.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

在针对管理费用的发生认定实施细节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实施统计抽样,相关事项如下:(1)A注册会计师抽样单元界定为构成管理费用总额的每个货币单元。

(2)A注册会计师将总体分成两层,使各层包含的账户数大致相等。

(3)在确定样本规模后,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A注册会计师选取的一个管理费用账户金额极小,因此另选了一个金额较大的管理费用账户予以代替。

(4)在对选中的一个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所附发票丢失,于是另选一个样本项目代替。

(5)甲公司2013年管理费用账面金额合计75000000元,总体规模为4000。

确定的样本规模为200,样本账面金额合计为4000000元,样本审定金额合计为3600000元。

要求:(1)针对上述(1)至(4)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2)在不考虑上述(1)至(4)项的情况下,针对上述第(5)项,分别采用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计算管理费用错报金额的点估计值。

『正确答案』(1)第(1)项错误。

抽样单元应为2013年度确认的每一笔管理费用。

第(2)项错误。

分层的目的在于减少总体变异性,分层后应保证各层内包含的项目金额相近,而不是账户数大致相等。

第(3)项错误。

不应随意更换样本项目,会破坏样本的随机性,不符合统计抽样原理。

第(4)项错误。

不应另外选择一个样本项目替代,应查明原因,或实施替代程序;如果无法查明原因或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则直接将其视为错报。

(2)差额估计抽样:(4000000-3600000)/200×4000=8000000(元)比率估计抽样:75000000-3600000/4000000×75000000=7500000(元)5.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甲集团公司委托审计其2013年度财务报表,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确定甲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为500万元。

甲集团公司共有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和戊公司4家全资子公司。

具体情况如下:(1)乙公司资产总额占集团资产总额的80%,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在集团总额中占到了50%和78%,乙公司主营业务为日常项目,财务状况稳定,A注册会计师计划仅对乙公司营业收入实施审计程序。

(2)丙公司资产总额占集团资产总额的5%,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在集团总额中占到了4%和3%,主营业务为日常项目,财务状况稳定,A注册会计师计划执行集团层面分析程序,不确定该组成部分重要性。

(3)丁公司资产总额占集团资产总额的4%,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在集团总额中占到了5%和4%,丁公司主要承担集团产品的出口销售,产品主要销往中东地区。

A注册会计师计划对丁公司执行审阅程序,并确定组成部分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

(4)戊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报表由EFG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确定重要性为200万元,该组成部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由EFG会计师事务所自行确定,集团项目组无须评价。

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结合上述(1)到(4),分别指出上述说法是否恰当。

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不恰当。

乙公司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集团中所占份额都较高,对集团具有财务重大性,应视为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该组成部分重要性对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2)恰当。

(3)不恰当。

丁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中东地区,风险较大,可能导致集团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应视为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该组成部分重要性对财务信息实施审计。

(4)不恰当。

如果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由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自行确定,应当评价其适当性。

6.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任项目合伙人。

2014年3月5日完成了审计工作,并于同日将审计报告提交给甲公司,甲公司于2014年3月10日批准并对外报出。

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下列事项:资料一:(1)2014年2月10日,甲公司于2013年12月27日对境外销售5000万元的货物被检测不合格,价格尚在商讨中,目前还未确认收入;(2)2014年2月15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因上年的技术侵权而应向乙公司支付巨额赔款(假定甲公司未对该事项做出任何处理);(3)2014年3月20日,甲公司发生大火,仓库储存的80%的存货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损失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