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
课件6:第17课 解放战争
平津战役
时间 指挥
1948年9月——1949年1月
林彪, 刘伯承,
林彪,罗荣恒,
罗荣恒 陈毅,邓小平
聂荣臻
主力 东北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 东北、华北解放军
战果
歼敌47万, 歼敌55万,解放
解放东北 长江以北的华东 歼敌52万,解放
全境
地区、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
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矛盾变化: 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矛盾
国共谈判 失败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 解放区
根据材料回答,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 别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图一: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图二: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军队数量 装备情况
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
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社会主 要矛盾 的变化独
裁 统 治
中日民族矛盾
和 中国人民渴
VS
平 望和平,反对
建 内战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国持
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美国扶蒋反共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 )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什么没有立刻 发动内战?他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 (主2要)是毛因泽为东发为动什内么战参的加准重备庆尚谈未判完?成 (想3要)以重假庆和谈谈判来结争果取如时何间?部署军队、把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
第17课解放战争 公开课PPT课件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
最后胜利
三大战役情况表
战役 名称
参战部队
重要地点 战役特点
战果
辽沈
48.9-11
淮海
48.11 -49.1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 解放军
锦州 长\沈
关门打狗
徐州,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北平谈判 背景、目的、结果
最后胜利 渡江战役 4.23蒋家王朝灭亡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 判代表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平谈判代表 团飞抵北平。来到 下榻的北平六国饭 店时,一幅大标语 映入眼帘:“欢迎 真和平,反对假和 平”。
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P79学思之窗)
1.目的: 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内容: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3.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4.意义: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战争阶段: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第17课 解放战争
㈡可能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政治较量和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国民党反动派和人民革命力量对比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的条件。
⑶战略反攻的展开(时间、人物、部队、标志)
★选定中原为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原因
①国民党军队主力集中在陕北和山东,此地是国民党军队兵力空虚之地。②此地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所以,出击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第二次机遇
㈠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㈡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③第三次机遇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⑴背景: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①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或解决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18张PPT)
战略决战阶段
(1948.9---1949.10)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国统基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
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
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 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课本剧
第一幕 时间:1945年8月14日 地点:重庆蒋介石办公室 人物:蒋介石 陈诚
第二幕 时间: 1945年8月23日 地点:延安会议室 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
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内战?
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他为什 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为什么要赴这场“鸿门宴”?
第17课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战略反攻阶段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6---1948.9)
战略决战阶段 三大战役 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1948.9---1949.10) 占领南京 新中国成立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5—1949年)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国民党全面进攻和 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及渡江战 役。 2、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探究重庆谈判的背景、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选择。
自主学习
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 2、解放战争的三大阶段及主要事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东北野战军
)
52万
作用 解放了东北全境, 此后我军总数首次 超过国民党军
奠定了解放长 江以南的基础
解放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 十多万人,是战争史上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 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外线作战:人民解放军将主力打到国统区,属进攻性质。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三、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淮海战役示意图
宿县
杜聿明
渡江战役。
(2015·北京文综·18)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 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 中空白处应该是( )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二十 二十三
三十 三十二
四十
目录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筹建新中国
课件5:第17课 解放战争
请思考:党中央为什么敢于做出战略决战的决定?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430万
数
365万
国民党军队
280万
130万
1946年6月
1948年秋
机动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中共 优于国军 大为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 不足 略占优势 危机四伏 低落
战
略
决
战 :
平津战役
年 秋
辽沈战役
1948 -1949.1
土
——摘自 1947年10月《 中国土地法大纲 》
地
改
革
得
民
心
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
农民组成担架队 积极支援前线
P79 学思之窗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土地改革运动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 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等 任务,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是解放战 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亿多美元的剩余物资 和坦克,大炮很少, 没有外国的接济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看出了什么?面对国民党的进攻,对共产 党而言,处于防御阶段,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该采取什 么战术?
国
统
区
经
济
危
机
失
民
心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
放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
区
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初 重庆) 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 《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 八国侵华
1937 日本侵华
19世纪末
1919
1921
1949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
阶级
探索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主张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双十协定的內容:
1.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建 立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2.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行宪政
3.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但人民军队、解放区政权的合 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定
二、解放战争的经过
战略防御阶段 (1946年6月~1947年6月) 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1948年秋)
毅、粟裕指挥华东 野战军主力挺进豫 皖苏边地区。图为 到达豫皖苏的骑兵 部队。
“两翼牵制”
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解 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 宗南军北上。1948 年又收复了 延安。
谭的 进攻。
华北
其他解放区的军民反攻 林彪、罗荣桓指 挥东北解放军,解放 了东北广大地区,使 东北敌军完全孤立。
结果
为什 么党 领导 人民 走社 会主 义道 路是 历史 的选 择?
近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近 代 后 期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失败 失败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成功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共29张ppt)
b、作战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②结果: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陕北和山东
解放区)进攻。
2、战略反攻
①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 ②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重庆谈判 (1945.8-10)
原因:①平压国力民,党内:战迫准于备国尚内未外完的成和
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 ,揭穿蒋介石的阴谋
③美国为了自身利益, 扶蒋反共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
)
②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双十协定”规定: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
阶级
探索
结果
为什 近
么党 领导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人民
走社
资产阶级
会主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义道
路是 近
历史 代
的选
后 期
择?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主张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4.北平谈判 蒋介石:元旦求和,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毛泽东: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蒋介石拒绝签字!
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踏雪寻梅】1.了解国共内战是美苏全球争霸战略和冷战政策的产物。
2.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冷战政策在亚洲失败的表现。
3.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意义。
【按图索骥】一、“缓兵之计”——重庆谈判1.背景(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保证人民权利等。
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结果: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全面内战爆发。
二、解放战争的爆发与转折:1.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6——1947.6)(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2)结果: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以及对陕北和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误区警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是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而斗争的焦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
2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6——1948.9)1947年6月,、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
3.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9——1949.1)1948年秋,中共中央连续发动、、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和平的烟幕——北平谈判(1)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1949年4月,国共两党双方达成《》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第17课 解放战争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林园合影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第17课 解放战争
《双十协定》
1.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2.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3.召开政协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意义: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使我党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陈毅
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1月31日)
1949 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据守北平的国民党将领 傅作义接受和平解决方式,命令所部出城,接受和平改编。
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解放入城仪式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夏) ——三军挺进中原 2.战略决战(1948.9—1949.1)
——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 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北平和谈
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第17课 解放战争
对内战的介绍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总前委成员刘伯承、 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 辉形象和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风貌。群雕背靠凤凰山主峰,前有 鼎式花坛陪衬,后有折型碑墙烘托;雕像背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为 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手稿。
解放战争时期
一、内战的爆发
1.两种命运: ——国:坚持独裁、准备内战 ——共: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①1945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②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认和平建国纲领 3.全面内战的爆发 ①标志: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946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技术;刘不邓仅大能军打运过用大战别,山而且的能战打略阵反地战攻。有解成放效区土;地 改参军革支的解基前放更本区踊完土跃成地, 。改生各产主革的要基迅解本速放完发区展相成继,。连使成后一方片更加,巩可固作战,
• 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 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 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 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
•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3)追剿残余部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课件4:第17课 解放战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支援情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合计
民工 160万 150万 180万 490万
担架 1.38万 30.5万
2万 约34万
大小车 0.7万辆 88万辆 40万辆 约130万
牲畜 粮食 80万头 0.7亿斤 0.6万头 4.3亿斤 100万头 3亿斤 180万 8亿斤
材料二 蒋介石兵败台湾后对军事失败进行检讨,军队内部的腐 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系“可以说恶劣 到了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意帮助我们”。 材料三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战术:游击战、运动 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中间开 花”。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的原因。从中有何启示?
2.全面内战爆发: 结果: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国党民军党队军被队迫大转举入进重攻点中进原攻解。放区。 (2)战略防御阶段的斗争: 1946年6月-1947年6月
①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
灭战。
②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
采取了哪些行动?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 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重点: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探究一:内战的爆发
课堂探究
1.争取和平的斗争:1945年8月-1946年6月 (1)背景:
①国内外要求和平。 ②由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 的策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第17课 解放战争
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中共: 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 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 蒋介石: “假和平、真内战” 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 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 提出重庆谈判 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中共为什么同意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谈判?
——《解放战争全记录》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 放全中国, 企图划江而治
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
江阴
湖口
-基本解放全国阶段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 政权被推翻。
1、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
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秋)
3、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月
4、基本解放全国阶段(1949年1月以后)
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追歼残敌
阅读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 “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 的,采取自我批判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 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 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就 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也就是我们现 在所说的三大法宝。
淮海
55万多
平津
东北、华北解放 军 林 罗 聂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52万多
华北 全境
陈长捷 等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人 数
430万
国民党军队
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5张PPT)
500
450
430万400源自350300250
200
150
120万
100
中共 国民党
50
0 兵力
“打到延安去,活抓毛泽东” ——1946.10 蒋介石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 动战方式,集中兵 力,大歼敌人,国 民党军队被迫由全 面进攻转为重点进 攻。1947年春,中 原解放军的胜利突 围,宣告国民党 “围歼”毒计破 产。
政治欺骗
二、经过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 议》,国名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
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 1947.61948.9
• 挺进大别 山
• 1948.91949.1
•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最后的胜利
• 1949.4 • 渡江战役
(一)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开始时敌我力量对比(1946年7月)
小结
和平民主
一个 目标
两次 谈判
重庆谈判 北平谈判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三个 阶段
四大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 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巩固练习
1.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
张家口保卫战 上党保卫战
(二)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反攻的序幕
三军配 合,两翼
牵制
刘伯承、邓小平
(三)战略决战
进入战略决 战时机成熟
1948年国内局势:
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结果
失败
失败
成功
1945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 表张治中来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军 1、内战爆发: 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
“蒋介石总是强迫人民接受战争, 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我们按 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 —毛泽东。
2、解放战争的几个阶段
¾强(大城市) ¼弱(小城镇)
1.3亿
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这个仗该怎 么打?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方针?
1、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山 东
七个月歼敌八十多万, 全面进攻被粉碎
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
存存 地人 失失 人地 ,, 人人 地地 皆皆 失存
运动战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一、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未达成协议: 人民军队和解放 区政权合法地位
一、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2、1946年 重庆政协会议(旧政协会议)
结果:
通过一些有利 于人民的政协 决议
黄百韬
淮海战役示意图
杜聿明
从1948年11月6日到 1949年1月10日,华东、 中原野战军激战66天,歼 灭敌军55.5万人,国民党 黄维 统治中心南京就直接暴露 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之下, 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
平津战役示意图
从1948年11月29 日到1949年1月31 日,在64天的时间 里华北人民解放军 和东北人民解放军 共歼灭和改编敌军 52万人,基本解放 了华北全境。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7课 解 放 战 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抗战胜利后的形势: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中共代表的人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战争爆发②美蒋勾结准备内战扶蒋反共,帮蒋介石建亲美反共政府,对抗苏联1.重庆谈判(1945.8-10)(1)原因:①国民党: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②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蒋介石的阴谋(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一致2、政协会议(1946初、重庆)(1)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2)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3、全面内战爆发-------战略防御:(1946.6—1947.5)(1)爆发:1946年6月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解放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计划(2)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陕北1947年人民解放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一)战略反攻:1947.5—1948.81、经济: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 军事---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9—1949.1)1、条件(背景):(1)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我军数量迅速增加。
(2)国民党收缩战线,实行重点防御。
(3)我军士气高昂,决战条件成熟。
2、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1948.9-11 (2)淮海战役--1948.11-1949.1(3)平津战役--1948.11-1949.1(1)、辽沈战役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第17课解放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1.最后的胜利: • (1)北平谈判: 原因是什么?结 果怎样? • (2)渡江战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 泽 东 《 七 律 人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京 》
要点回顾:
抗日战 争
全民族的 抗战 日军的滔 天罪行 抗战的胜 利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学习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全面内战、 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 历史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 1.内战爆发的背 景——重庆谈判 和政协会议 • 重庆谈判的内容 包括哪些?
知识结构
战 略 防 御
1947.6
和 谈 时 1946.6 期
战 略 反 攻
战 略 决 战
1948.9
渡 江 战 役
1949.10
1949.1 1949.4
解放战争时期
谢谢
共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重
点
南京 武汉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 1.战略反攻:揭开战略 反攻的历史事件是什 么? • 1947年,刘邓大军挺 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淮海
时间
1948.9—11 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
部队
东北解放军
战果
平津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中原、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55万 东北、华北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
课件8:第17课 解放战争
蒋介石致毛泽东电文: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
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 计……。”(1945年8月20)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
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 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 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全境 廖耀湘
战 部队和指 时间 役挥
歼敌和 解放 俘虏或毙 改编 地区 敌指挥
淮 中原、华 1948年11 55万多 长江以 杜聿明
海 东解放军 月至1949年
北中下 黄百韬
刘 邓 陈 1月
游地区 黄维
粟谭
平 东北、华 1948年11 52万多 华北
津 北解放军 月至1949年
全境
林 罗 聂 1月
1948年秋
思考:战略决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战 略
决 战
三 大 战 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9.12--1948.11.2) 1948年9月---11月歼敌 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关攻 门锦 打打 狗援
各个击破
肢各 解个 敌击 人破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11.7 -1949.1.10)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随着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中国近百年来最凶恶的敌人 被打败了。那么,接下来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中国社会局势将会怎样发展 呢?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10 月) (1)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 毛泽东 到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结果:国共双方达成《 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和平 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2.政协会议:1946 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 的政协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解放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解放战争》是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7 课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它既是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历史,更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本节内容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还是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与意义<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表,阅读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建国方针材料,学生培养读表与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培养总结归纳历史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感知解放战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结合三大战役地图,讲授三大战役的经过,体会其中所包含科学的军事战略思想三、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努力难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条件;三大战役战略战术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解放战争这一内容有一些了解。
对历史人物、战争的细节比较感兴趣。
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设计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五、教案方法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案情境,采用材料解读、讲授法、启发式教案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并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解放战争》,初步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
2.教师的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案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案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
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解放战争的背景一、全面内战爆发的背景1、内战爆发前各方面的态度运用课本内容,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内战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 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 《美国外交文集》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A、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B :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
学生: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D:共产党: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E:民主党派: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教师:既然毛泽东已经洞悉蒋介石的阴谋为何还要赴重庆谈判?学生:为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早日实现民主。
教师:中共为争取民主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有利于人民的成果?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A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未达成协议: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B政协会议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教师:既然国共双方达成协议,为何又爆发战争呢?学生:因为国民党内战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撕毁国共双方达成协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抗日战争后各方面态度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重庆谈判的原因,进而认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及毛泽东为民族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气概。
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协定内容和谈判结果,认识重庆谈判使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扩大,赢得了人民信任,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探究二:战略反攻、决战的条件二、内战爆发【探究目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战略决胜1、战略防御阶段一一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阅读课文P78第三段,思考解放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答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揭开战略反攻序幕一一千里挺进大别山阅读课本79页材料回答问题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么?答案: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外线指国统区,内线又指解放区。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 )探究战略决战时机成熟的表现这张表格和战争初期的表格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使人民解放军作出了怎样的决策?答案: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做出了战略决战的决策。
<2)过程<3)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基础。
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答案:1、党中央的正确决策2、各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3、广大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4、战略决胜一一渡江战役<1)背景:北平和谈1949年4月1日,北平。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飞抵北平。
来到下榻的北平六国饭店时,一幅大标语映入眼帘:“欢迎真和平,反对假和平思考: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是为真和平而来吗?中共的态度怎样?最终结果如何?答案:1、不是真和平,目的是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2、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3、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5年4月23日,国民党的统治被推翻。
<2)渡江战役1945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对战略防御、反攻、决战、决胜四个阶段的层层设问,使学生了解内战的经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指导学生从国内、国际和思想三个方面理解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史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内)意义<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思想)<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国际)3、回顾本单元内容,对比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斗争的结果,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核心)B、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D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探究三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学生: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通过有益于人民的协议。
2、战略防御阶段,军事上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3、战略反攻阶段,千里挺进大别山;4、进行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基本解放全国。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归纳,基本经验的探究,以及中共在抗战后所做的努力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惊醒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今天学习的解放战争也结束了我们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的内容,那么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是如何兴起展开的呢,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并完成本节课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驾驶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一、内战爆发背景1、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策略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3、政治协商会议内战爆发过程1、战略防御一一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挺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背景:北平和谈4、战略决胜< 2)、渡江战役<3)、国民党统治被推翻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意义:国内国际思想2、胜利的基本经验十、教案反思本课紧密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灵活处理教材,详略得当,重点、难点突出,同时依托教材,派生出兴奋点,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利用上课前所提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知识的总结,思路清晰,首尾呼应。
第17课解放战争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解放战争初步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意义。
二、学习过程一、背景:1、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策略;2、1945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3、1946年初,重庆政协会议。
二、过程1、全面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导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948年9月开始,中共发动了、、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3、胜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