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河道水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水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城市河道水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摘要:本文在分析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以及现状上,就河道治理中的非工程和工程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治理措施0前言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既是城市防洪排涝和引水抗旱的通道,又是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要素。

但由于城市地域有限,人口集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河道整治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目标和纳污的容器,造成城市水环境差、水质恶化,城市河道呈现脏、乱、差,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让城市居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河道综合治理将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河道治理,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各项治理工程内容,这是河道治理成功的决定因素。

以下是笔者在城市河道治理设计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给以后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提供一点帮助。

1河道污染成因与分析城市河道水体的污染通常是有机污染物的超标以及截污不彻底造成的。

1.1城市河道水污染主要状况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及道边第三产业污水排放;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地面流。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车辆废气、垃圾、大气降物形成的污染物也较多,这些污染物被暴雨径流冲刷进入河道。

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河道后,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内源污染也是城市河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河水滞流,河道淤积,大量含有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底泥沉积造成了内源污染。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沾染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

沉积在底泥中的氮、磷营养元素,易形成营养物质的内负荷。

当外源排入河流水系的氮、磷营养元素负荷量减少后,沉积物中的营养元素会逐步释放,成为河流水系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

苏州市城区河道黑臭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苏州市城区河道黑臭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 河道 黑 臭 的 内 因分 析 .
增使苏州城市河道水体 普遍 受到污染 ,超 出了它本身的纳污
能 力 ,河 道 水 质 呈 现 出恶 化 的趋 势 ,城 市 水 环 境 面 临 严 峻 的 挑 战 。 因 此整 治 苏州 城 区水 环境 ,改 善 河 道 水 质 ,成 为 了提
水 体 黑 臭 主 要 是 有 机 污 染 物 发 生 生 物化 学作 用 的 结 果 。
得 尤 为 突 出 。首 先 分析 了 苏 州城 区黑 臭 河 道 的现 状 。其 次对 河 道 黑 臭 内外 因进 行 了分 析 ,重 点 从 城 区河 道 水 源 、 河
道断头及束水、河道淤积及各种 河道污染物 等方面总结了城 区河道黑臭 的外 因。最后提 出治理河道黑臭 的对策有加
强 截 污 ,沟通 水 系 ,河 道 疏 浚 及 建 立 疏 浚 机 制 ,优 化 河 道 换 水 方 案 ,完善 治水 规 划 和 水 法 体 系 等 。 关 键 词 :河 道 ;黑 臭 ;污 染 ;指标 不达标 即算做黑臭
收稿 日期 :2 1 — 6 1 0 20 —0
体黑臭 。
作者 简介 :姜 黄
( )城 区 河道 补 优 质 水 难 。目前 苏州 城 区没 有 水 质 好 又 1 稳 定 的补 水 通 道 。 苏 州城 区外 城 河 的 水 质 为 劣 V类 ,城 区周
边大多河道 的水质为 Ⅳ类 、V类水 。苏州城 区正面临着水质
好 的补 水 通 道 , 补水 量难 以 保 证 ;可 以 大 量 补 水 的通 道 ,水
中图 分 类 号 : X 2 52 前 言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9 3 ( 0 2 1— 13 0 0 6 7 7 2 1 ) 0 0 2— 2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现状简析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现状简析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技术现状简析摘要:黑臭河道污染修复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水体治理的难题,河道底泥作为水体污染的内源,其治理方式愈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对河道底泥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河道底泥污染形成机理及污染物传质过程,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学者对河道底泥原位治理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寻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高效经济的底泥原位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黑臭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原位治理;1引言河道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承载体,具备多种生态调节功能,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扩大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水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处理效果滞后,导致许多城市的河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大量高浓度废水排入河道并在底泥中形成淤积,形成严重的内源污染。

底泥与上覆水体不断进行污染物的迁移、传质,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极恶劣的影响,故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底泥原位治理的方法与手段,并结合国内外底泥修复应用实例,以期为工程实践中寻找适用于不同类型河道的底泥修复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2 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在1979年Lazaro指出,河流的“黑臭”现象是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厌氧消化分解产生硫化氢、氨等恶臭气体的一种生物化学现象。

底泥内源污染是导致城市河道出现“黑臭”现象的根本原因,形成沉积物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1)水体污染物向底泥沉积。

研究发现河道黑臭现象是由于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等众多污染源所形成的交叉污染所造成。

当水体中污染物过多,超过河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所承受的污染负荷时,污染物会通过自然沉淀、沉积逐渐形成污染底泥。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腐殖质、营养盐、有毒有害以及放射性物质,其中工业废水中排放出的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易与水中的硫结合成容易被氧化的FeS , MnS等致黑物质,部分沉入底泥,是底泥发黑的关键成因。

(2)底泥自身污染物迁移—转化。

对于江苏省常州市城市河道污染问题的思考——暑假水污染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对于江苏省常州市城市河道污染问题的思考——暑假水污染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2 5 5 4 4 0 4 8 4 7 3 4 9
3 6 8
8 1
1 0
_ 二 7 9 2
0 4 9 1
4 1 3

社 会 实 践 的调 查 结 果
从社 会实践调查 问卷 的结果 上来看 ,城市河道污 染主 要 成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 ,工业超 标废水 的排放 ;其二 ,生活
2 2 68 7
通 过 一 系 列 的 调 查 分 析 ,城 市 河 道 污 染 一 直 没 有 一 个 完 善 的 解 决 方 法 是 因为 存 在 以下 几 点 问题 。 ( 1 )保 护 水 源 的机 制 深 入 不 够 。2 0 0 8年 水 污 染 防治


法 实施 后,虽然规定了一系列 的监督 管理 制度 ,但是未 完
1 7 33 ( 】

0 5 71 1
其 中,COD、NH3 一 N、S S 分别为检验水污染 的三项指 标 ,数值越大 ,代表 其所对应 的水样污染程 度越 深 。四区相 比 ,天宁 区水质相对较 为干净 ,而钟楼 区的京杭 大运河水污
染最为严重 。
于现 在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很多地方 由于征收土地 ,变 田为
路 ,不 可 避 免 的导 致 了 城 市 中 人 口大 量 增 加 ,从 而 不 可 避 免
的 生 活污 污 染 的原 因
据个人分析 , 钟楼 区的京杭大运河 水质 最差 其原 因有二。 一 :运河来往船只 多 ,船 只所携带 的泥 沙多 ,导致运河水浑
污 水 的 排 放 。在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工 业 的迅 速 发 展 是 必 然 的 。 1 9 9 3 年 以 前 ,常 州 市 的经 济 发展 ,主 要 依 靠 工 业 的 带 动 和 推 动。 在 1 9 7 8年 改 革 开 放 后 的 1 5年 中 , 第 二 产 业 增 加值 的

城区河道底泥污染评价及底泥清淤方案分析

城区河道底泥污染评价及底泥清淤方案分析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68DOI:10.16660/ki.1674-098X.2007-5640-3064城区河道底泥污染评价及底泥清淤方案分析①徐春萍(沈阳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67)摘 要: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发展,城市河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河道的淤泥污染越来越严重。

河道底泥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应做好及时清淤,而清淤中也应选择合理的清淤方案,避免二次污染,所以,应做好城区河道底泥清淤方案的分析。

本文概述了城区河道清淤特点,对其底泥污染进行了评价分析,找出了底泥淤泥清挖、运输、脱水的对比方案,以选择有效的优化方案,确保河道清淤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城区河道 底泥污染 清淤方案 分析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b)-0068-03Evaluation of River Sediment Pollution and Analysis of SedimentDredging Scheme in Urban AreaXU Chunping(Shenyang Environmental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167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urban river channel is more and more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river silt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River sediment contains more harmful substances, should be done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e dredging should also choose a reasonable dredging plan, to avoid secondary pollution, so, should do a good job of urban river sediment dredging plan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dredging in urban areas,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sediment pollution, and finds out the comparison scheme of sediment dredging, transportation and dehydration, so as to select the effective optimization scheme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dredging.Key Words: Urban river course; Sediment pollution; Desilting scheme; Analysis①作者简介:徐春萍(1988—),女,满族,辽宁辽阳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咨询、环境检测及环境科研。

河道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河道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河道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着河道问题日益突出的困境。

随意排放污水、乱倒垃圾、滥采河道资源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污染、水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河道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不均衡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河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强大,城市化进程较为成熟,河道管理得以有效实施。

然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相对较弱,导致河道问题愈演愈烈。

2. 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执行力度其次,我国河道管理中存在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执行力度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这类法律法规的遵守并不严格,导致河道问题得不到有效管理和治理。

3. 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再次,公众环保意识的不强也是导致河道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些居民对于河道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珍贵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河道环境的改善和保护,随意排放污水、乱倒垃圾等行为屡禁不止,进一步加剧了河道问题。

二、解决方案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了解决河道问题,首先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形成完善的河道管理体系。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实现法律的刚性约束,确保河道管理的有效落实。

2. 加大投入力度其次,政府应加大对于河道管理的投入力度。

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于治理和保护河道的经费支持,建设和维护河道生态环境。

同时,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河道治理,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最后,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媒体平台等,向公众普及河道保护知识,提高居民对于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监督,增强公众环保责任感。

河涌综合的整治问题例析

河涌综合的整治问题例析

河涌综合的整治问题例析1.城市河涌污染成因分析1.1生活污染城市建设的加速进行,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靠拢并聚居于城市,导致城市生活污水增加,诸如:日常洗涤用水、厨油废水等,通过各种形式流入城市河涌当中,造成河涌的直接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

此外,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增多,致使生活垃圾堆积,处理困难,在下雨时,伴随地面雨水带到河流当中,以块状、颗粒状、液体等形式存在,对河涌污染较重。

此外,室外垃圾堆砌,受太阳曝晒表面龟裂,后又经过风吹被带入大气当中,由雨水直接吸收并流入河涌当中;或是经由雨水直接冲刷,其微尘颗粒顺水流入河道中,带来河涌污染。

1.2生产污染早先的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大量的工业建筑矗立于城市当中,例如:水泥厂、皮革厂、化工厂、造纸厂等,产生一系列的工业废水。

而在污水处理上受技术和经济的限制,因而较多的采取直接通过管道偷排入河流的办法,对河道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虽然近年来,城市中的工厂应环保要求被移建别处,但是过去数十年间遗留的污染物仍旧滞留河中,难以自然降解。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兩个方面:一是由于相关部门当时未能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监管力度上显得不足,造成行政管理漏洞;二是由于企业生产者或投机或落后的思想造成的。

1.3河涌自净能力降低及丧失河涌的流量、流速等水动力条件以及河涌内生物的适度生长决定了自净能力的大小。

由于河道的自然淤积,人为垃圾的倾倒导致水动力条件不断恶化,河床底不断变高,水深降低,水的流速减缓,再加上人为填塞,使得河床淤积问题严重。

河涌内的漂浮物诸如垃圾及富营养化引起的大量水生植物与河底淤泥连成一片,导致河道水流不畅,从而大大降低了河涌的自净能力。

由于河涌水的污染,部分河道内水质发黑发臭,河道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灭顶之灾,城市河道中原有的水生物,比如鱼、虾、水草等无法生存,导致河道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浅谈城市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的扩张,城市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的连续性受到局部破坏,水系周边景观环境日趋恶劣。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河道水质,针对其河道水质不佳的成因,结合当地水环境整治实践,对河道整治过程中采用的综合整治方案进行阐述,旨在为城市河道消除黑臭,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本文结合某城市河道对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存在问题;有效措施水循环规划、防洪排涝规划,从河湖水面率和河湖断面控制两个方面考虑,同时结合该城市河道现状情况,从多角度多起点进行治理,最终达到水系畅通、水质提高、河道整洁的目标。

3.2.1 完善水系布局和水系沟通水系布局、沟通的完善,是实现水系畅通、水质提高、河道整洁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改善水环境、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关键手段。

水系布局完善的方法包括新开河道,沟通断头浜,恢复被侵占和填埋的沟渠、水塘等。

该市已经针对目前的河道现状,制定了河道蓝线及主城区防洪规划,根据不同的河道等级、功能及现状情况,对不同河道进行分析、规划,分别制定关于新开河道、扩宽疏浚、沟通断头浜的详细方案,实施步骤照此规划稳步推进。

3.2.2 清障河道河道清障主要是针对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河道湖泊水面率减小、河道过水断面不满足要求等问题的改善措施。

根据现场勘查,针对该城市河道束水的三类问题,应以规划河道线位为依据,恢复、扩大河道过水断面,改建、重建束水桥梁,清除侵占河道界限的障碍物,如居民私搭建筑、私自填埋河道用作耕地、废弃水闸、沉船、土墩及堵坝等。

3.2.3 清淤河道相关政府部门结合该市现状,制定河道清淤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对同一条县级河道应在连续两年内完成轮疏任务,同一条乡级河道在一年内完成轮疏任务。

实现河道沟塘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常态化、制度化,维持河道正常功能。

”3.2.4 保持河道河岸整洁河道日常管理中,需对河道水面及河道两岸管理范围内出现的垃圾、渣土、物料等进行及时清理。

关于河道污染情况汇报

关于河道污染情况汇报

关于河道污染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河道污染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汇报和调查。

首先,我们对所在地区的主要河道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部分河道水质严重超标,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化学物质等。

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河道水质的健康状况。

同时,河道周边存在大量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直排等行为,加剧了河道污染的程度。

其次,我们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发现部分河道周边的植被覆盖
率较低,土壤质量较差,生态系统失衡严重。

一些河道甚至出现了鱼虾大量死亡的现象,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河道周边的垃圾、污染物等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和建议,首先,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
的监管,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防止工业废水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

其次,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直排行为。

同时,加强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力度,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总的来说,河道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汇报,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共同致力于改善河道污染问题,共同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为河道污染问题找到根本解决之道。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的河道和清澈的水域而努力奋斗!。

河道治理方案资料

河道治理方案资料

城区河道治理项目河道治理方案编制人:有限公司2013 年 3 月 15日一、治理方案设计依据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分类指标标准3、某景观河综合水样检测数据4、生态微生物学原理5、水生生态学原理二、景观河道污染形成原因城市的景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

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污染水体形成的基本途径流程图:三、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1、物化方法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

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

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

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李杰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李杰

河道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措施李杰发布时间:2021-06-08T16:11:10.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李杰[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

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市政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城市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治理的重点方向。

为了更好的了解黑臭水体问题,文章介绍了城市黑臭水体的判定标准以及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根据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关键词:河道;黑臭水体;成因;治理措施引言城市河道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区的河道,包括自然河流和人工沟渠,是城市时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功能密切联系,它不仅起到水体循环、调洪纳污、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能美化环境、净化水体。

然而,由于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剧增、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河道水体普遍污染较重,甚至出现因污染而黑臭的黑臭水体,这类黑臭河道已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和人居生活。

城市河道黑臭属于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主要由于大量有机物污染物进入河道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水体中氧气大量被消耗,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从而使有机物腐败、分解、发酵,产生大量的有臭气体如胺类、硫化氢等逸出水面,使水体发臭。

在此过程中部分金属污染物因在缺氧环境下反应,与水中硫形成硫化亚铁等在水体中呈现黑色,致使水体发臭发黑,形成黑臭水体。

1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

从理科方面分析是因为内部水体负荷超过了河道自身净化能力,诱发理化指标出现超标的现象。

城市景观河道水体生态型养护技术与管理

城市景观河道水体生态型养护技术与管理

城市景观河道水体生态型养护技术与管理初探摘要:。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景观河道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一大亮点,但大多数景观河道建成后的养护工作只注重设施养护和水域的清洁,使得许多城市景观河道内藻类泛滥,或发黑发臭。

因此,本文对一些河道生态型养护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并在管理措施上提出方案,以期找到适合城市河道水体生态养护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养护管理原则富营养化水生植物1 城市景观河道污染的成因及工程性措施由于城市景观河道内土著微生物的数量或能力上不能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引起河道内污染物聚集,河道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小于污染物排入的速度,最终造成了城市景观河道的富营养化或黑臭。

一般生态河道由好氧层、兼氧层与污泥层构成,好氧层越宽则河道水质越好。

而受污染的河道内,好氧层与兼氧层逐渐变薄,大气复氧速率与溶解氧浓度降低,使污泥层中逸出的h2s,nh3,ch4等影响感官的气体无法及时降解浓度升高,造成河道水体混浊,黑臭。

[1]目前对于河道治理所采取工程性措施有截污、清淤、疏浚等,这些措施是将污染物进行了转移而并未进行消解,效果持续时间不长。

1 主要生态型养护技术1.1 投加生物净水制剂方式投加微生物,生物酶,营养剂等生物净水制剂能够通过增强微生物的活性,降解引起水质恶化的污染物,同时对藻类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微生物体积小,数量多,种类多,代谢活动旺盛,有催化污染物转化的各种酶系。

更重要的是每一种天然有机物,不管它的结构如何复杂,都会在特定环境中被这种或那种微生物降解。

在同一生境中会有多种微生物同时存在,共同代谢有机物的能力就会十分强大。

因此,生物修复可使对污染位点的干扰或破坏达到最小,可在难以处理的地方进行。

但是,有的生物制剂含有大量的活体微生物,其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对于某些生态较脆弱的景观河道,应尽量避免此类产品的使用。

1.2 动植物方式(1)植物净化植物修复是一门新兴起的应用技术其具有对环境扰动少、成本低、美化环境价值,易被社会所接受等优点。

论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及综合整治对策

论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及综合整治对策

及河道 的淹 没程 度不同形成近似 自然形状 的效果。修复河道生态功
能 的思 路 主 要是 把 河 道 作 为 一 个 系 统 看 待 , 全 面 考 虑 防 洪 和 排 水 功
蝇 滋生,臭不可 闻,使得 原本 体现城市 “ 灵性 ”的水 系,变成 了城 市肌体的 “ 毒瘤 ” ,这也大大 降低 了城 市的形 象和品位 。“ 7 O年代 , 淘米洗菜 ;8 0 年代 ,洗衣灌溉 ; 9 O 年代 ,鱼虾绝代 ”是对近郊河道 生态 演变 过程的生动描绘 。 进入 2 1世纪 ,各级政 府加大 了水污染治 理力度,污水处 理率得 到不断提高 , 但 污水排 放量仍保持增长势头 , 导致河道水环境 改善 效果并不明显 。同时化肥农 药等农业面源污染 和规模畜禽养殖污染 也成为影响郊 区河道水环境 的重要因素 。加之 水源条件不足 ,来水季 节性较强,水体 自净 能力 较低,水体生态系 统呈现退 化趋势 。水环境污染形势严 峻。 1 . 3 资金 问题突 出,保 障难度 大 资金保障是保证河 道管理成功 的生命线 ,对 于污水和淤泥 的清 除更是如 此。虽然我 国 2 0 0 2年起 ,拨 出大量 的资金用 于河 道治污、 清 淤,为大江大河 的清淤 提供 了相 当大 的资金保 证。但是,面广量 大 的城市级河道 ,资金 问题 依然不能满足需要 ,而且缺乏一套行之 有 效 的投 入 机 制 。 l _ 4 防洪意识与综合规划不足 在城 区段 的很 多河 道都是年久失修 、淤泥严重 、河 堤残缺 ,导 致在靠近城市的河道边缘 不同程度 出现涝灾 ,存 在相当大的安全隐 患。随着城市 的高速 发展 ,河道的防洪 问就成为影 响城市发展 的重 要 因素之一 。由于历史 原因,大部分城市河道是在农业 灌溉供水系 统上形成的河道 ,几 乎都存在上游宽 、下游 窄的畸形现象 。加之长 期 以来缺乏统一 的规划和 综合治理 ,河道被 随意覆 盖、行洪断面萎 缩 ,造 成河道行洪能力严重 不足, 同时 ,给今后河道 的整治增加了 难度 。 1 . 5破坏和河流形态的多样性生态 在注 重人与 自然和谐相 处的今天 ,生态河道 问题备 受关注 。城 市河道 水系是城市的血脉与 灵魂,优美的生水体给城 市带来了生机 与活力 ,是现代城市 的重要 内容。可是, 目前对于弯 曲河 道的整治 习惯上实施 裁弯取直 ,把其弯 曲形状 改变成直线或折线 ,改变 了河 流 自然状态 下的主流 、浅滩和 急流 相间的格局 。而且 改造 过程 中多

连云港市城市河流污染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连云港市城市河流污染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7B%("2$"9("9 =(/),>$,)($# B%("2$"9("9 """$$$# 6#%"(* "78$P#0$ '23,($4%5@"9%")),%"9 60"./,$5/%0" 6)"/),# 8$P#0$ ""&$&%# 6#%"($
பைடு நூலகம்
@>61.;51 \4G:- 417043,88;91,- :<<0=9630,380 650:895 /51=5 406941=966;69:1-:G80?0708,320-9,<0=,-,2>:-? 6,=109> :-? 2;69G0940:90?C*69:G81651-.:8,-.R9042 20=5:-162 ,</:9043,88;91,- =,-94,8=:- 6300? ;3 95034,=066,<=,-94,8C `17043,88;91,- 619;:91,- 1- b1:->;-.:-.1640.:4?0? :6.;1?:-=01- 9503:304<,4:-:8>E1-.2:1- =:;606,<417043,88;91,- 1b1:->;-.:-.:-? 0X1691-.34,G80261- 95034,=066,<=,-94,8CO;..0691,-6:-? =,;-90420:6;406:4034,3,60? <4,2 950 :630=96,<,704:8838:--1-. 5:4?/:40=,-694;=91,- :-? 6940-.950-1-.6;3047161,- 09=C C9A D/.=6 417043,88;91,- 2:-:.020-9 694:90.>

河道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河道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河道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河道水环境污染成因并提出具体控制措施,以期有效地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河道水环境保护需要人人参与,尤其是沿河居民,建议开展保护河流的宣传、执法监督工作。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污染成因;控制措施一、分析水污染防治现状(一)农村管理不规范,对垃圾分类意识低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产生的垃圾量也逐渐增多,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并不健全。

各村虽配有少量的垃圾桶,但分类垃圾桶不足,对可堆肥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转运车配备不足;管理不到位,部分农户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对村庄环境和景观造成了不良影响,部分农村居民直接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对大气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垃圾处置方式不当使垃圾累积量逐年增加,处理难度日益加大。

(二)农村对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或意识薄弱,降低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在流域内,大部分农户建有卫生厕所和化粪池,部分农户未建卫生厕所,厕所、厨房、卫生污水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通过渠道等流入水体。

部分农户有简易雨水沟渠,基本是明沟,老化、堵塞现象严重,雨污分流渠道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备或规格不足,雨污分流不足或不当,大部分雨水和污水混合后直接排放至附近水体。

同时,生活污水处理措施或意识不足,新建的部分房屋建有三格式化粪池,大部分房屋生活污水经便池简单处理后,少量用于种菜或是养鱼,其余直排或散排进入沟渠、堰塘、农田以及地表水等水体,直接影响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

(三)养殖规模配套处理能力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流域内,畜禽养殖主要为分散养殖,以饲养生猪为主,部分家庭存在散养现象。

部分养殖户建有储粪池、沼气池、储沼液池等处理设施,但处理设施数量少、规模小,与养殖规模所需要的配套处理能力不符。

分散养殖户沼气池配套建设比例不高,未建沼气池的养殖粪污直接外排至当地水体中,已建沼气池的养殖户对发酵处理后的沼渣也未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就直接还田利用,极易造成细菌病毒传播、蚊虫滋生,导致明显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散养家畜的农户;已经建有沼气池的养殖户也存在沼气池大小与现有养殖规模和粪尿处理量不匹配、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致使畜禽粪便和污水不能完全处理达标排放;部分养殖户的畜禽粪尿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的沼液、沼渣没有回用,也未进一步处理就直接外排,均对水体产生潜在的污染。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摘要: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对于人们的生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拥有着庞大的水资源,但是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比较庞大,人均可拥有的水资源数量有限,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水资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急需面对的问题。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城市人口聚集度较高,对于用水的需求量较大,对于水环境的影响较大,目前在各个城市中都会面临着程度不一的水污染,城市水污染对于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城市水污染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阻止城市水污染情况的蔓延,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城市缓解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治理;污染防控;措施引言水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广泛分布于大地、河流甚至空气当中,可以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水体,对于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

“十四五”当中对于水环境治理应着重于生态的保护性修复和污染治理,最终实现“人水和谐”的工作目标,获得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针对当下我国城市水环境实际情况来看,其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之一。

1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作为生物生存的重要基础性资源,是人类乃至任何一种生物生长过程中必然需要的一种资源,尤其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都离不开水资源,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水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人体内水资源如果比较缺乏就会产生一定的疾病,并且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更是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对于其他生物在生长的时候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滋润,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城市水污染成因2.1城市居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居民的聚集度逐渐增加,人们对于水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进而导致水资源不断出现污染的情况。

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与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与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与处理技术应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的保洁和治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河道淤泥是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还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对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与处理技术进行应用分析,对于促进城市河道的可持续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河道淤泥的成因城市河道淤泥的成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1.人为因素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河道的不断开发和建设,大量的城市污水、垃圾等固体废物都会被直接或者间接地排放到河道中,这些污染物在河道中积累沉积,最终形成淤泥。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也是城市河道淤泥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河道一般是通过人工筑造或者修建,因此在河道系统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问题。

城市化也使得城市河道水质恶化,导致河道淤泥的增加。

1.影响河道的通畅城市河道淤泥的不断增加会影响河道的通畅,降低了河道的行洪承载能力,一旦发生极端天气情况,容易引发洪水灾害。

2.影响水质淤泥中富集大量的有机质和重金属,使得水质恶化,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影响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影响河道生态环境淤泥的增加会导致河道中的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针对城市河道淤泥问题,目前国内外提出了一系列的疏浚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机械疏浚、生物疏浚、化学疏浚、生态修复等多种技术。

1.机械疏浚机械疏浚是指利用各类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吸泥船等对淤泥进行清淤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清除淤泥,但也存在着碎屑的产生、河床损伤、对河道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2.生物疏浚生物疏浚是指通过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加快城市河道淤泥中有机质的降解和矿化,促进淤泥的自然降解和减少。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治理方法。

导致河道水中氨氮和总磷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成因及防治探析

导致河道水中氨氮和总磷超标的主要污染物成因及防治探析
水中融入氮磷等营养物质后,会随着水流进入缓流水体逐渐富营养 化,并形成沉积物。沉积淤泥中的氨氮磷物质会不断释放,并在水中悬 浮,最后随水流流入河道水中,继而导致水中污染物超标。 2 河道水氨氮和总磷超标防治措施
针对河道水氨氮和总磷超标问题的处理是复杂且繁琐的过程,需要 居民、企业、相关环境监管部门的共同协作。介于水的流动,单纯展开 外源污染物控制,或是单方面展开内源治理都是无效的,因此需综合治 理,即注重外源污染物防控与内部生态系统自治结合,也要强化内源治 理与工程监管相结合的防治力度。 2.1 外源污染控制
工业园区,并注重企业工业点源整顿。工业废水排放前需内部集中处理, 尤其是纺织印染、冶金等废水排放,必须强化废水处理手段,不仅是为 保证水质健康,更是确保其再生利用率。废水监管及污水排放工作不得 忽视,出水要达到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标准,确保水质达标。严格控制排 放水量,防止冲击负荷降低尾水稳定程度 [2]。 2.2 内源治理
Yang Chenggui (Bozhou Distri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Zunyi Guizhtract: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xceeding the standard is more popular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less developed cities. The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is related to the exogenous factor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s well as the endogenous factors such as the eutrophic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ubstances into the water.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water quality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problem urgently needed to be solv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water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杭州市河道岸边垃圾成堆亟待整治

杭州市河道岸边垃圾成堆亟待整治

杭州市河道岸边垃圾成堆亟待整治在杭州市河道岸边垃圾成堆的问题上,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河道岸边垃圾问题不仅影响市容形象,还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隐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该问题的成因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案。

一、成因分析在河道岸边垃圾成堆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成因:1. 缺乏环境意识:部分市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忽视公共环境的现象。

他们将垃圾随意丢弃在河道岸边,对后果缺乏意识。

2. 缺乏监管力度:在河道岸边垃圾问题上,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

相关部门对垃圾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导致垃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 不便捷的垃圾处理设施: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的不便利性,一些市民会将垃圾丢弃在河道岸边,而非前往规定的垃圾处理点。

这也是导致垃圾堆积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杭州市河道岸边垃圾成堆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增加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和社区宣传栏,向市民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不文明丢弃垃圾的危害。

2. 增加监管力度:加大对河道岸边垃圾问题的监督力度,加强执法执勤工作。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违规丢弃垃圾的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3. 提供便捷的垃圾处理设施:增设更多的垃圾桶和垃圾回收站,方便市民随手投放垃圾。

同时,规划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线,确保垃圾及时清理,避免垃圾堆积。

4. 建立志愿者团队:组织志愿者开展定期的河道岸边垃圾清理活动,争取市民的积极参与。

通过志愿者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河道岸边垃圾问题的整治工作。

三、整治成效评估为了评估整治工作的效果,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工作小组,负责对整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以进一步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杭州市河道岸边垃圾成堆的问题亟待整治。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加监管力度、提供便捷的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建立志愿者团队等一系列措施,我们有望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杭州市的河道岸边焕然一新,焕发出宜居城市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河道污染成因
(一)直接污染物
1.截污不彻底
截污不彻底是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的主要原因。

截污纳管工程受到市政设施和地理因素的制约,不能充分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造成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及初期雨水等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后,破坏了河道系统的平衡性,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

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再者,目前一些城市截污基本以雨污分流为主,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染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截污难度也逐步加大,致使城市截污不够完善。

这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

同时,部分雨污分流比较完善的地区,部分管材老化、破损、渗漏进一步造成污水外溢,排入河道。

此外,目前有些地区的居民阳台落水以及沿街商铺排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居民生活习惯,阳台落水多为洗涤污水,其中含磷物质,此类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内;商铺排水中含有大量油污及含酸、碱废水,通过道路雨水管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

2.垃圾堆放和倾倒
目前,在很多城郊结合部,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系统,农村地区的大量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无序堆放在河边,甚至直接向河中倾倒.一到雨天,垃圾渗滤液或垃圾就直接进入了河道,这些垃圾对河道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

3.农业、畜牧业以及渔业污染
在城市外围地区,农业施肥和农村地区家禽、畜牧业;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各种氮磷肥的施用,很大一部分通过地面径流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

家禽、畜牧业的排放物无组织现象也比较突出。

在一些地区由于渔业的发展,这也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渔业对水体的过度开发。

(二)河流自身
1.河网流动性小
河网流动性小,河道水系不贯通,尤其是河床的提高,阻水瓶颈的出现,河道淤积严重,造成水体的自净能力偏弱。

2.内源性污染物的释放
内源性污染物主要是指来自河底淤积的底泥,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

在温度升高时,底泥释放大量的氮磷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底泥中的重金属及病原性物质将对河道动植物群落及微生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破坏整个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其功能,不利于
河道水体自净能力的发挥。

3.补充水源
由于大部分城市内河水系基本为平原河网水系,流量小,流速慢,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抗污染冲击能力小,水质容易恶化。

以前的内河水系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因汇水面积小,且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河道补给不足。

当然,也有些城市保障水循环方面主要依靠引配水工程,而作为引配水水源受到外面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气象因素。

它也存在些问题,市区河道配水缺乏持久性、连续性。

配水期间河道水位普遍偏低,不少河道水量不足、水流滞缓,有的河道因水源不足面临枯竭。

4.支流河道
支流更易受到污染。

支流的整治跟不上。

(三)河道养护缺陷
1.资金问题突出,保障难度大
资金保障是保证河道管理成果的生命线,对于污水和淤泥的清除更是如此。

人工费,养护费用。

2.防洪意识与综合规划不足
在城区段的很多河道都是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河堤残缺,导致在靠近城市的河道边缘不同程度出现涝灾,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河道的防洪问题就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城市河道是在农业灌溉供水系统上形成的河道,几乎都存在上游宽、下游窄的畸形现象。

加上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综合治理,河道被随意覆盖、行洪断面萎缩,造成河道行洪能力严重不足,同时,给今后河道的整治增加了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