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数据定义范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实验一是关于数据库定义的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和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
1. 数据库的定义意义数据库是指存储数据的集合,它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可以提供查询、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功能。
数据库的定义是建立数据库的结构和特性,包括数据表的定义、数据类型的定义以及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定义。
数据库的定义可以规范化和统一数据存储结构,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管理方便性。
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在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1) 数据表:数据表是数据库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多个数据行和数据列组成,用于存储和表示数据。
(2)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格式和表达方式,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型、布尔型等。
(3) 主键:主键是数据表中的一列或者一组列,其值用来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每一行,主键的值不能重复。
(4) 外键:外键是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表达,它是一个指向其他数据表主键的列,用于建立数据表之间的联系。
(5) 索引:索引是一种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3. 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SQL语言来创建数据库表格。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语言的创建表格语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字和语法:(1) CREATE TABLE:用于创建数据库表格。
(2) 表名:指定创建的表格的名称。
(3) 列名和数据类型:指定表格中的各列名称和数据类型。
(4) 主键:指定表格中的主键。
(5) 外键:指定表格中的外键。
4. 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在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时,我们需要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包括表格的名称、列名、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
实验二 数据定义实验报告1
实验二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2、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表,创建各种完整性约束,修改表的结构;3、掌握索引的创建和删除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数据库的建立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名为“gongcheng”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gongchen(二)数据表操作1.建立数据表在创建的“gongcheng”数据库中使用SQL语句建立4个关系(可参考课本P74习题5),如下:供应商表S (Sno,Sname,Status,Ctiy)零件表P(Pno,Pname,Color,Weight)工程项目表J(Jno,Jname,City)供应情况表SPJ(Sno,Pno,Jno,QTY)要求:(1)创建每个关系的主键,有外键的创建外键。
1.Sno varchar(10)primary key,2.Pno varchar(10)primary key,3.Jno varchar(10)primary key,4.primary key(Sno,Pno,Jno),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Sno), Foreign key (Pno)references P(Pno), Foreign key (Jno)references J(Jno)(2)S表中的Sname属性列的取值唯一Sname varchar(10)unique,(3)P表中weight属性列的取值范围在1-50之间Weight int check(Weight>=1 and Weight<=50)(4)J表中的Jname取值不能为空并且是唯一的Jname varchar(10)not null unique,(5)SPJ表中QTY属性列的数据类型必须为intQTY int,2.修改表的结构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操作:(1)给S表增加Sphone和Semail两个属性列,分别用来存放供应商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alter table S ADD Sphone int;alter table S ADD Semail varchar(20);(2)删除Jname属性列取值唯一的约束。
实验02 数据定义 实验报告
《数据库》课内实验报告2014年09月24日学生姓名: 及 学 号:学 院: 理学院班 级: 课程名称: 数据库 实验题目: 实验02 数据定义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内容 (1)三、实验要点及说明 (1)四、实现方法 (1)五、实验结果 (1)六、源程序清单 (6)七、思考及总结 (15)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帮助系统的了解,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查看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包括模式,基本表等;2. 掌握DDL。
二、实验内容1.查看关于CREATE SCHEMA,CREATE TABLE等的帮助;2.创建以自己名字为名的模式,使用之后删除;3.创建三个基本表Student, Course, SC,并尝试修改其定义,最后删除创建的基本表。
三、实验要点及说明1.要重视帮助的使用;2.重点在于基本表的创建与删除;3.要读懂出错的提示信息。
四、实现方法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记录相应的截图及解释。
五、实验结果一系列控制台下面操作的截图。
创建wanghong模式:创建student表:查看表:查看创建表的SQL 语句:删除表student:插入数据:创建表Course:不能成功插入数据:删除表course:重新插入数据:按顺序删除没有充当先选课的课程:创建表SC:插入数据:删除表:六、源程序清单模式create schema wangyuhe; /* 注意这里没有给某个用户创建模式, ? create database*/drop schema wangyuhe; /* 注意没有了级联或是限制删除的区别, 可以查看帮助来看其语法? drop database */create schema wangyuhe;use wangyuhe; /* 设置wang yuhe为当前模式*/show tables; /* 此时为空集*/基本表/* 我们现在就要在该模式下面创建我们需要的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9) PRIMARY KEY,Sname CHAR(20) UNIQUE,Ssex CHAR(2),Sage SMALLINT,Sdept CHAR(20));show tables; /* 此时已经有了一个表student */desc student; /* 查看表student *//* 为了更全面的查看表定义信息, 我们还可以查看创建表的SQL 语句*/show create table student;/* 删除表*/drop table student;/* 插入数据*/INSERT INTO `student` V ALUES ('200215121', '李勇', '男', '20', 'CS');INSERT INTO `student` V ALUES ('200215122', '刘晨', '女', '19', 'CS');INSERT INTO `student` V ALUES ('200215123', '王敏', '女', '18', 'MA');INSERT INTO `student` V ALUES ('200215125', '张立', '男', '19', 'IS');delete from student; /* 删除student 表中的所有数据, "? delete" 查看delete 语法*/INSERT INTO `student` V ALUES ('200215121', '李勇', '男', '20', 'CS'),('200215122', '刘晨', '女', '19', 'CS'),('200215123', '王敏', '女', '18', 'MA'),('200215125', '张立', '男', '19', 'IS');/* 上述两种方法效果是一样的*//* 下面创建表Course, 由于该表中具有外码约束, 有一点不同*/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4) PRIMARY KEY,Cname CHAR(40),Cpno CHAR(4),Ccredit SMALLINT,FOREIGN KEY (Cpno) REFERENCES Course(Cno));/* 注意(Cpno) 的括号必须有*//* 插入数据*/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1', '数据库', '5', '4');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2', '数学', null, '2');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3', '信息系统', '1', '4');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4', '操作系统', '6', '3');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5', '数据结构', '7', '4');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6', '数据处理', null, '2');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7', 'PASCAL语言', '6', '4');/* 上述命令不能成功插入! 查看表中数据, 成功的插入了三个元组*/delete from course; /* 不能成功删除, 因为有外码约束*/delete from coursewhere Cpno is not null; /* 先把有先选课的删除*/delete from course; /* 再删除所有的元组*//* 重新插入数据*/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2', '数学', null, '2');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6', '数据处理', null, '2');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7', 'PASCAL语言', '6', '4');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4', '操作系统', '6', '3');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5', '数据结构', '7', '4');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1', '数据库', '5', '4');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3', '信息系统', '1', '4');/* 也可以这样也插入数据*/INSERT INTO `course` V ALUES ('2', '数学', null, '2'),('6', '数据处理', null, '2'),('7', 'PASCAL语言', '6', '4'),('4', '操作系统', '6', '3'),('5', '数据结构', '7', '4'),('1', '数据库', '5', '4'),('3', '信息系统', '1', '4');/* 删除没有充当先选课的课程, 按顺序删除*/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3';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1';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5';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4';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7';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6';delete from course where cno='2';/* 创建表SC */CREATE TABLE SC(Sno CHAR(9),Cno CHAR(4),Grade SMALLINT,PRIMARY KEY (Sno, Cno),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插入数据*/INSERT INTO `sc` V ALUES ('200215121', '1', '92');INSERT INTO `sc` V ALUES ('200215121', '2', '85');INSERT INTO `sc` V ALUES ('200215121', '3', '88');INSERT INTO `sc` V ALUES ('200215122', '2', '90');INSERT INTO `sc` V ALUES ('200215122', '3', '80');/* 此时, Student, Course, CS 表建立完毕, 且数据装入完毕*/ /* 使用select * from <表名> 查看我们的数据是否正确*//* 修改基本表*/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lumn] S_entrance Date; /*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column] S_entrance int; /* 修改一列, 注意这里不是用的alter, 而是modify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S_entrance; /* 删除一列*/alter table course add unique(Cname); /* 添加唯一性约束*/alter table course drop key Cname; /* 去掉唯一性约束*/索引/* 创建索引*/create index sc_index on sc(sno, cno);create index sc_index2 on sc(sno, cno);/* 查看什么时候用到了索引*/explain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200215121';/* 删除索引*/drop index sc_index on sc;drop index sc_index2 on sc;索引的作用: (加速查询过程)CREATE TABLE testindex(col1 char(10),col2 char(9),col3 char(8),col4 char(7),col5 char(6));为批量录入数据做准备:DROP FUNCTION IF EXISTS rand_string;delimiter //CREATE FUNCTION rand_string(l_num tinyint UNSIGNED,l_type tinyint UNSIGNED) RETURNS varchar(127)BEGIN-- Function : rand_string-- Author : dbachina#-- Date : 2010/5/30-- l_num : The length of random string-- l_type: The string type-- 1.0-9-- 2.a-z-- 3.A-Z-- 4.a-zA-Z-- 5.0-9a-zA-Z-- <for example> :-- mysql> select rand_string(12,5) random_string;-- +---------------+-- | random_string |-- +---------------+-- | 3KzGJCUJUplw |-- +---------------+-- 1 row in set (0.00 sec)DECLARE i int UNSIGNED DEFAULT 0;DECLARE v_chars varchar(64) DEFAULT '0123456789';DECLARE result varchar ( 255) DEFAULT '';IF l_type = 1 THENSET v_chars = '0123456789';ELSEIF l_type = 2 THENSET v_chars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ELSEIF l_type = 3 THENSET v_chars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ELSEIF l_type = 4 THENSET v_chars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ELSEIF l_type = 5 THENSET v_chars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ELSESET v_chars = '0123456789';END IF;WHILE i < l_num DOSET result = concat( result,substr(v_chars,ceil(rand()*(length(v_chars)-1)),1) );SET i= i + 1;END WHILE;RETURN result;END;//delimiter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queryTable;delimiter //CREATE PROCEDURE queryTable(rowCnt int)BEGINDECLARE i int DEFAULT 0;DECLARE col1 varchar(10);DECLARE col2 varchar(10);DECLARE col3 varchar(10);DECLARE col4 varchar(10);DECLARE col5 varchar(10);SET autocommit=0;START TRANSACTION;WHILE i < rowCnt DOset col1=rand_string(10, 5);set col2=rand_string(9, 5);set col3=rand_string(8, 5);set col4=rand_string(7, 5);set col5=rand_string(6, 5);insert delayed into testindex values(col1, col2, col3, col4, col5);SET i= i + 1;END WHILE;COMMIT;SET autocommit=1;END;//delimiter ;插入若干行数据:call queryTable(1000000);随机选取一行:SELECT * FROM testindex order by rand() limit 2;单表查询查询指定列ex1:SELECT Sno, SnameFROM Student;ex2:SELECT Sname, Sno, SdeptFROM Student;查询所有列ex3:SELECT *FROM Student;/*等价于*/SELECT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FROM Student;查询经过计算的值ex4:SELECT Sname, 2004-SageFROM Student;SELECT 10*100;SELECT sin(100);SELECT rand(100);SELECT rand();ex5:SELECT Sname, 'Year of Birth', 2004-Sage, LOWER(Sdept)FROM Student;SELECT Sname NAME, 'Year of Birth' BIRTH, 2004-Sage BIRTHDAY, LOWER(Sdept) DEPARTMENTFROM Student;SELECT Sname 姓名, 'Year of Birth' 出生年, 2004-Sage 出生日期,LOWER(Sdept) 院系FROM Student;消除取值重复的行ex6:SELECT SnoFROM SC;SELECT DISTINCT SnoFROM SC;SELECT ALL SnoFROM SC;查询满足条件的元组比较大小ex7:SELECT SnameFROM StudentWHERE Sdept='CS';SELECT SnameFROM StudentWHERE Sdept='cs'; /* 结果是一样的, 说明查询条件中也不区别字符的大小写*/ex8:SELECT Sname, SageFROM StudentWHERE Sage<20;ex9:SELECT DISTINCT SnoFROM SCWHERE Grade<60;SELECT DISTINCT SnoFROM SCWHERE Grade<90;SELECT SnoFROM SCWHERE Grade<90;确定范围ex10:SELECT Sname, Sdept, SageFROM StudentWHERE Sage BETWEEN 20 AND 23;ex11:SELECT Sname, Sdept, SageFROM StudentWHERE Sage NOT BETWEEN 20 AND 23;确定集合ex12:SELECT Sname, SsexFROM StudentWHERE Sdept IN ('CS', 'MA', 'IS');ex13:SELECT Sname, SsexFROM StudentWHERE Sdept NOT IN ('CS', 'MA', 'IS');字符串匹配ex14:SELECT *FROM StudentWHERE Sno LIKE '200215121';SELECT *FROM StudentWHERE Sno='200215121';ex15:SELECT Sname, Sno, Ssex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刘%';SELECT Sname, Sno, Ssex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刘_'; /* 注意, 这是正确的结果, 与选用的字符集有关*/SELECT Sname, Sno, Ssex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刘__';ex16:SELECT Sname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欧阳__';ex17:SELECT Sname, Sno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__阳%';SELECT Sname, SnoFROM StudentWHERE Sname LIKE '_立%';ex18:SELECT Sname, Sno, SsexFROM StudentWHERE Sname NOT LIKE '刘%';ex19:insert into course (cno, cname, ccredit) values (8, 'DB_Design', 3);SELECT Cno, CcreditFROM CourseWHERE Cname LIKE 'DB\_Design' ESCAPE '\'; /* 注意, 一般在编程语言当中'\' 都用'\\' 来表示*/SELECT Cno, CcreditFROM CourseWHERE Cname LIKE 'DB\_Design' ESCAPE '\\';SELECT Cno, CcreditFROM CourseWHERE Cname LIKE 'DB\_Design';与上面的一个结果是一样的SELECT Cno, CcreditFROM CourseWHERE Cname LIKE 'DBt_Design' ESCAPE 't';与上面的结果是一样的SELECT Cno, CcreditFROM CourseWHERE Cname LIKE 'DBt_Design';结果为空集ex20:SELECT *FROM CourseWHERE Cname LIKE 'DB\_%i__' ESCAPE '\\'; /* 注意用到的是\\ */涉及空值的查询ex21:SELECT Sno, CnoFROM SCWHERE Grade is NULL; /* 注意, 这里的is 不能用= 号代替*/ select cno, cpno from course where cpno is null; /* 结果非空*/ select cno, cpno from course where cpno = null; /* 结果为空*/ex22:SELECT Sno, CnoFROM SCWHERE Grade is NOT NULL;select cno, cpno from course where cpno is not null; /* 结果非空*/ select cno, cpno from course where cpno != null; /* 结果为空*/多重条件查询ex23:SELECT SnameFROM StudentWHERE Sdept='CS' AND Sage<20;SELECT Sname, SsexFROM StudentWHERE Sdept='CS' OR Sdept='MA' OR Sdept='IS';ORDER BY 子句ex24:SELECT Sno, GradeFROM SCWHERE Cno='3'ORDER BY Grade DESC;SELECT Sno, GradeFROM SCWHERE Cno='3'ORDER BY Grade;SELECT Sno, GradeFROM SCWHERE Cno='3'ORDER BY Grade ASC;ex25:SELECT *FROM StudentORDER BY Sdept, Sage DESC;SELECT *FROM StudentORDER BY Sdept, Sage ASC;聚集函数:ex26:SELECT COUNT(*)FROM Student;ex27:SELECT COUNT(DISTINCT Sno)FROM SC;SELECT COUNT(Sno)FROM SC;SELECT COUNT(ALL Sno)FROM SC;ex28:SELECT A VG(Grade)FROM SCWHERE Cno='2';ex29:SELECT MAX(Grade)FROM SCWHERE Cno='2';ex30:SELECT SUM(Ccredit)FROM SC, CourseWHERE Sno='200215121' AND o=o;GROUP BY 子句ex31:SELECT Cno, COUNT(Sno)FROM SCGROUP BY Cno;ex32:SELECT SnoFROM SCGROUP BY SnoHA VING COUNT(*)>3;SELECT SnoFROM SCGROUP BY SnoHA VING COUNT(*)>1;七、思考及总结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好有老师的指导。
数据的定义与更新实验总结
数据的定义与更新实验总结1.引言数据是指描述现象、事物或概念的符号化表达,是信息的基本单位。
在信息时代,数据的定义和更新是数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对于数据的合理定义和及时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定义和数据更新两个方面进行实验总结,探讨数据管理中的相关方法和技巧。
2.数据定义数据定义是指对数据的结构、类型和含义进行规定和描述的过程。
在数据管理中,合理的数据定义能够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以下是数据定义实验总结的要点:2.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定义数据结构来描述数据的层次关系和组织结构。
合理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操作效果。
2.2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是指数据的种类和属性。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定义数据类型来规定数据的取值范围和可操作性。
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据类型可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数据含义数据含义是指数据所代表的信息和概念。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定义数据含义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清晰地定义数据含义可以避免数据误解和混淆。
3.数据更新数据更新是指对数据进行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的过程。
在数据管理中,及时的数据更新是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以下是数据更新实验总结的要点:3.1数据修改数据修改是指对已有数据进行更新和改变的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数据修改来纠正错误、更正信息或改进数据。
正确地进行数据修改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数据插入数据插入是指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数据记录的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数据插入来增加新的信息或扩展数据集。
合理地进行数据插入可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3数据删除数据删除是指从数据库中永久删除数据记录的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数据删除来清理无效或过时的数据。
准确地进行数据删除可以节约存储空间和提高数据检索效率。
4.实验总结数据的定义和更新是数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地进行数据定义和及时地进行数据更新对于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数据分析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数据分析报告格式范文引言在本实验中,我们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探索数据的特征和趋势,并得出一些结论。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个实验数据分析报告的范例,以供参考。
数据采集我们使用了实验设计中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在采集数据之前,我们确定了所需的变量和测量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完成了数据采集,并记录了数据值。
数据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进行了数据清洗,排除了异常值和缺失值。
然后,我们计算了一些基本统计量,如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接着,我们应用了适当的统计方法,例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或者其他相关的分析方法,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结果与讨论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针对特定变量,我们观察到某种趋势或者差异。
例如,变量A呈现了正相关关系,而变量B呈现了负相关关系。
- 在不同条件下,数据呈现了不同的表现。
例如,在不同时间段或者不同处理组中,我们观察到了显著的差异。
-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或者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用于进一步研究。
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科学和统计原则,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1] 作者1.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2] 作者2.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请注意,本报告为示例性范文,具体的实验数据分析报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和调整。
数据定义实验报告
数据定义实验报告数据定义实验报告一、引言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我们从各个领域中获得信息、做出决策和推动创新的基础。
然而,数据的定义和解释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领域中对数据的定义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数据的定义数据可以被定义为收集到的事实、数字、观测或记录。
它可以是定量的,例如温度、人口统计数据等;也可以是定性的,例如文字描述、音频录音等。
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数据,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可以用于分析、比较和预测。
三、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定义通常与实验设计和观测方法密切相关。
例如,在生物学领域,数据可以是基因测序结果、细胞培养实验的观察结果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生物系统的运作机理,从而推动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四、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在商业领域,数据定义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等来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计划。
例如,互联网公司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和浏览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额。
五、数据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会科学研究也离不开数据的定义和应用。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数据可以是国民生产总值、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也可以是消费者支出、企业利润等微观经济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经济学家可以评估经济状况、预测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六、数据定义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虽然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但数据定义的一致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不同的研究者、机构或组织可能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际标准组织和学术界提出了统一的数据定义和分类标准,例如ISO 8000数据质量标准和SDMX数据交换模型。
七、结论数据的定义是数据应用的基础,它对于科学研究、商业决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洞察问题,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数据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
2. 熟练运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操作,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更新和数据查询。
3. 理解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的设置,提高数据库设计能力。
4. 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数据库操作。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73. 开发工具:MySQL Workbench三、实验内容1. 数据库和数据表创建(1)创建数据库: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数据库。
(2)创建数据表: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两个数据表,分别为“student”和“course”。
2. 数据定义(1)定义数据表结构:为“student”数据表定义字段如下:- id:主键,自增,整型。
- name:姓名,字符串型。
- age:年龄,整型。
- gender:性别,字符串型。
为“course”数据表定义字段如下:- id:主键,自增,整型。
- name:课程名称,字符串型。
- credit:学分,整型。
(2)设置完整性约束:为“student”数据表设置如下完整性约束:- 主键约束:id。
- 非空约束:name,age,gender。
- 唯一约束:name。
为“course”数据表设置如下完整性约束:- 主键约束:id。
- 非空约束:name,credit。
3. 数据更新(1)插入数据:向“student”和“course”数据表中插入数据。
(2)修改数据:修改“student”数据表中的年龄字段。
(3)删除数据:删除“student”数据表中的学生信息。
4. 数据查询(1)简单查询:查询所有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2)条件查询:查询年龄在18岁以上的学生姓名。
(3)连接查询:查询学生姓名和对应的课程名称。
(4)子查询: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数据库原理”的学生姓名。
5. 视图创建与操作(1)创建视图: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_course”的视图,包含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学分。
数据定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据定义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数据定义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实验原理数据定义是数据管理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数据的结构、类型、长度、约束等方面的描述。
通过对数据的定义,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数据定义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定义概念的理解,并提高数据处理的实际能力。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5.7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四、实验内容1.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2. 定义数据类型3. 设置数据长度和精度4. 设置数据约束5. 查询数据五、实验步骤1.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1)打开MySQL数据库,选择“数据库”菜单,点击“创建”按钮。
(2)在弹出的“创建数据库”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例如“test_db”,点击“确定”按钮。
(3)选择“表”菜单,点击“创建”按钮。
(4)在弹出的“创建表”窗口中,输入表名,例如“student”,点击“确定”按钮。
2. 定义数据类型(1)在“创建表”窗口中,选择第一列,点击“字段”标签。
(2)在“字段”标签页中,选择“字段名”为“id”,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INT”,在“长度”中输入“11”,点击“确定”按钮。
(3)按照相同的方法,为其他列定义数据类型,例如“name”为“VARCHAR”,长度为“50”,“age”为“INT”,“gender”为“CHAR”,长度为“1”。
3. 设置数据长度和精度(1)在“创建表”窗口中,选择需要设置长度和精度的列,点击“字段”标签。
(2)在“字段”标签页中,找到“长度”和“精度”选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4. 设置数据约束(1)在“创建表”窗口中,选择需要设置约束的列,点击“字段”标签。
(2)在“字段”标签页中,找到“约束”选项,选择相应的约束类型,例如“主键”、“外键”、“唯一”、“非空”等。
静置沉淀实验数据分析(范文4篇)
静置沉淀实验数据分析(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静置沉淀实验数据分析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静置沉淀实验数据分析(一)实验二静置沉淀一、实验目的观察沉淀过程,求出沉淀曲线。
沉淀曲线包括沉淀时间t 与沉淀效率E 的关系曲线和颗粒沉降速度u 与沉淀效率E 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自由沉淀示意图如图2-1所示,在含有分散性颗粒的废水静置沉淀过程中,设实验筒内有效水深为H ,通过不同的沉淀时间t 可求得不同的颗粒沉淀速度u ,u=H/t。
对于指定的沉淀时间t 0可求得颗粒沉淀速度u 0。
对于沉降速度等于或大于u 0的颗粒在t 0时可全部去除。
而对于沉速u图 1小于u 0颗粒所占百分数X OX沉速图2-1 自由沉淀示意图图2-2 颗粒沉降速度累计频率图图2-2为颗粒沉降速度累计频率图,图中X 0代表沉降速度≤u0的颗粒所占百分数,于是在悬浮颗粒总数中,去除的百分数可用1-X 0表示。
而具有沉降速度u≤u0的每种粒径的颗粒去除的部分等于u/u0。
因此考虑到各种颗粒粒径时,此颗粒的去除百分数为x 0⎰0uu 0dx (2-1)总去除率=(1-x 0) +1u 0x 0xdx ⎰0(2-2)式(2-2)中第二项可将沉淀分配曲线用图解积分法确定,如图2-2中的阴影部分。
贮水箱管图2-3 静置沉淀实验装置示意图对于絮凝性悬浮物静置沉淀时的去除率,不仅与沉降速度有关,而且与深度有关。
因此实验筒的水深应与池深相同。
实验筒的不同深度设有取样口,在不同的选定时段,自不同深度取出水样,测定这部分水样中的颗粒浓度,并用以计算沉淀物质的百分数。
在横坐标为沉淀时间、纵坐标为深度的图上绘出等浓度曲线,为了确定一特定池中悬浮物的总去除率,可以采用与分散性颗粒相近似法求得(详见相关专业书籍介绍) 。
上述是一般书中所提的废水静置沉淀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的实验工作量相当大,因而我们在教学实验中未予采用,改为下述方法。
数据定义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1、数据定义1.1实验目的熟悉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够熟练地使用SQL语句来创建和更改基本表,创建和取消索引。
1.2实验内容1.2.1基本表的建立:a)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由学号xh、姓名xm、性别xb、年龄nl、所在系xi五个属性组成,其中学号属性不能为空,并且其值是唯一的。
b)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由学号xh、姓名xm、性别xb、年龄nl、所在系xi五个属性组成,其中学号属性不能为空,并创建检查约束(nl>0)。
c)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由学号xh、姓名xm、性别xb、年龄nl、所在系xi五个属性组成,要求学号为主键,xb有默认的值为‘男’。
d)建立“课程kc”包括课程号kch,课程名称kcmc,先修课程xxkc,学分xf,要求建立主键。
e)建立“成绩登记表cjdj”包括学号xh,程号kch,成绩,要求建立主键及与student及kc表联接的外键。
1.2.2基本表的修改:a)在cjdj表中增加一列“任课教师rkjs”。
b)删除cj表中rkjs一列。
c)将student表的xm一列允许空值的属性更改成不允许为空,将列xm的长度由char(8)改为char(10)。
d)增加cjdj表的列cj增加一个约束要求cj>0 and cj<=100。
e)建立一个临时表,再将其删除。
1.2.3索引的建立与删除(理解以下语句的含义并上机实践):a)create unique index stu_xh on student(xh)b)create index xh_kch on cj(xh asc,kch desc)c)drop index student.xh_kch1.3实验结果1.3.1基本表的建立a)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由学号xh、姓名xm、性别xb、年龄nl、所在系xi五个属性组成,其中学号属性不能为空,并且其值是唯一的。
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
实验一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Oracle上机环境;掌握和使用DDL语言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熟练掌握和使用DML语言,对表中数据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实验内容】1.创建表空间JXGL。
创建名为JXGL的表空间,命名为JXGL_DATA.DBF。
2.创建用户jxgl,创建数据表。
(1)创建jxgl用户,使用表空间JXGL,授予用户DBA角色。
(2)用jxgl用户连接服务器产生一个jxgl方案,在jxgl方案中创建数据表。
3.完成SQL数据定义语句(1)(建立数据库表) 建立教学数据库的四个数据库表,并按要求创建完整性约束。
(2)(修改数据库表) 在Student表中增加Birthday(date) 字段。
(3)(修改数据库表) 在Student表中删除Birthday(date) 字段。
(4)(修改数据库表) 将Student表中把Sname 字段修改为Sname(VCHAR2,20)且为非空。
(5)(修改数据库表) 将Student表中的Sname 字段添加唯一性约束,根据返回信息解释其原因。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student_sname_uniq UNIQUE(SNAME)原因:因为该列取值SNAME提前定义取值非空,则不能和UNIQUE联合使用4. 完成SQL数据操纵语句(1) (建立数据库表) 复制Student(SNO,Sname,Sdept,Sage)表中的表结构到S1表中(不复制数据)。
(3)(多行插入) 将表Student表中计算机系(‘CS’)的学生数据插入到表S1中。
(4)(用CREATE TABLE+SELECT创建表)将student 表拷贝放到stu表中(5)(修改数据) 将S1表中所有学生的年龄加2。
(6)(修改数据) 将Course表中‘程序设计’课时数修改成100。
(6) (插入数据) 向Score表中插入数据(‘98001’, ‘001’, 95),根据返回信息解释其原因。
实验报告数据描述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2. 研究某种物质的燃烧性质,了解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存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光和新的物质。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物质+氧气→燃烧产物+热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酒精灯、试管、酒精、镊子、火柴、温度计、秒表、白纸、铅笔、天平。
2. 药品:某种物质(如酒精、蜡烛等)、氧气、纯净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酒精倒入试管中,用镊子夹取一定量的某种物质放入试管中。
2. 用火柴点燃酒精,观察燃烧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3. 在燃烧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温度,记录数据。
4. 将燃烧后的产物倒入纯净水,观察沉淀现象,记录数据。
5. 重复步骤2-4,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1. 燃烧时间(秒):实验1:20秒;实验2:18秒;实验3:19秒;实验4:17秒;实验5:16秒。
2. 燃烧温度(℃):实验1:300℃;实验2:320℃;实验3:310℃;实验4:280℃;实验5:260℃。
3. 沉淀现象:实验1:产生白色沉淀;实验2:产生白色沉淀;实验3:产生白色沉淀;实验4:产生白色沉淀;实验5:产生白色沉淀。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燃烧时间的平均值:(20+18+19+17+16)÷5=18秒。
2. 计算燃烧温度的平均值:(300+320+310+280+260)÷5=300℃。
3. 分析沉淀现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为某种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沉淀现象在每次实验中都存在,说明该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七、结论1. 某种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光和新的物质。
2. 该物质的燃烧时间为18秒,燃烧温度为300℃。
3. 燃烧产物与纯净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
实验一 数据定义与数据录入实验报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成绩评定: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数据定义与数据录入指导教师:洪伟学生姓名:沈丽桃学号: 10403080118 专业班级: 10教育1班实验项目类型:基础实验地点:科B201 实验时间: 2012 年 3 月 27 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SQL Server 2000的体系结构与运行环境;2、熟悉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3、掌握注册服务的过程;4、掌握表的定义与修改、删除;5、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6、对建立的基本表实现数据录入。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1.硬件环境:奔ⅣPC。
2.软件环境:Windows2000 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0。
三、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程序代码等)任务:1.验证环节(1)启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2)创建服务组;(3)注册服务器。
(4)定义教材P82的三个基本表;(5)验证教材P87例6——P90例152.设计环节创建数据库:创建一个名称为xx(xx为学生的学号,以下凡涉及到xx,都指学生的学号)的数据库,要求:(1)将主数据库文件factory_Data.mdf放置在D:\DBF文件夹,其文件大小自动5MB增长。
(2)将事务日志文件factory_Log.ldf放置在D:\DBF文件夹,其文件大小自动5MB增长。
创建表与索引:(1)在上面所建的xx数据库中建立如下3个表,各个表的具体描述如下:(2将depart表中的部门名的的数据类型变为char(10);为worker表增加一个新的字段性别,类型为char(2)。
(3) 对于xx数据库,分别按照如下形式输入记录:depart:1月份2月份的工资)(4)分别建立如下索引:1) 在worker表中的“部门号”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若该索引已存在,则删除后重建。
2) 在salary表的“职工号”和“日期”列上创建聚集索引,并且强调惟一性。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数据定义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数据定义(所属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指导教师:本实验项目成绩:教师签字:日期:一、实验目的:(1)让学生自己完成数据库模式的设计。
(2)用SQL命令建立数据库表。
(3)用可视化环境建立数据库表。
二、实验要求(1)定义数据表。
(2)修改表结构:增添字段,修改字段类型。
(3)删除表结构。
三、实验内容(1)建立学生数据库模式。
(2)修改数据表结构(3)撤销数据表。
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再把它撤销四、实验步骤1、创建学生信息系统数据库stucreate database stuon(name=stu_dat,filename='D:\studentinfo\stu.mdf',size=30mb,maxsize=50mb,filegrowth=5%)log on /*创建日志*/(name=stu_log,filename='D:\studentinfo\stu.ldf',size=10mb,maxsize=30mb,filegrowth=1mb) --创建学生信息表use stugo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4) primary key,sname char(8) NOT NULL,ssex char(2) NOT NULL,sage int NOT NULL,sdept char(10) NOT NULL,);2、创建课程表use stugo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4) primary key,cname char(10) NOT NULL,credit int NOT NULL,);3、创建选课表use stugocreate table sc(sno char(4) NOT NULL,cno char(4) NOT NULL,cname char(10) NOT NULL,grade int NOT NULL,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修改数据表结构--1.在课程表SC中增加一个cpno字段alter table course add cpno char(4) NOT NULL;--2.从选课表SC中删除cname字段alter table sc drop column cname;--alter table sc add cname char(8)NOT NULL;插入cname字段五、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里一些创建数据和创建表的语句,会使用这些语句建立数据库和数据表。
数据库原理 数据定义—基本表 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上机实验报告《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题目实验2 数据定义——基本表姓名*** 班级*** 日期***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0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了解DDL语言的CREATE、DROP、ALTER对表进行操作,学会在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中用DDL语言进行对表的创建、删除和改动。
二、实验内容1.打开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在Test数据库中用DDL语句建立如下四个表。
表Student:字段名类型长度含义Sno Varchar 9 学号Sname Varchar 20 姓名Ssex Varchar 2 性别Sage Smallint 年龄Sdept Varchar 20 所在系备注:主码为Sno,姓名唯一表Course:字段名类型长度含义Cno Varchar 4 课程号Cname Varchar 40 课程名Cpno Varchar 4 先行课Ccredit Smallint 学分备注:主码为Cno外码:Cpno表SC:字段名类型长度含义Sno Varchar 9 学号Cno Varchar 4 课程号Grade Smallint 成绩备注:主码为(Sno,Cno)外码:Sno,Cno表Teacher字段名类型长度含义Tno Varchar 6 教师编号Tname Varchar 20 教师姓名Tsex Varchar 2 性别Tage Smallint 年龄Tdept Varchar 20 所在系Ttitles Varchar 20 职称Twage Int 工资Tdno Varchar 6 系主任编号备注:主码为Tno外码:系主任编号2.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句将下列数据分别插入Student,Course,SC和Teacher表中。
Student学号Sno 姓名Sname性别Ssex年龄Sage所在系Sdept200215121 李勇男20 CS 200215122 刘晨女19 CS 200215123 王敏女18 MA 200215125 张立男19 IS 200215126 欧阳丽女21 FL Course课程号Cno 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1 数据库 5 42 数学 23 信息系统 1 44 操作系统 6 35 数据结构7 46 数据处理 27 PASCAL 6 48 DB_Design12SC学号Sno 课程号Cno成绩Grade200215121 1 92200215121 2 85200215121 3 88200215122 2 90200215122 3 80200215122 1200215123 2 50200215123 3 70 Teacher教师编号Tno教师姓名Tname性别Tsex年龄Tage所在系Tdept职称Ttitles工资Twage系主任编号Tdno110001 钟灵女27 CS 讲师2800 110005 110002 杨毅男42 CS 副教授3500 110005 110003 周倩女25 CS 讲师2800 110005 110005 陈文茂男48 CS 教授4000 110005 120001 江南男30 IS 副教授3500 120003 120002 刘洋男28 IS 讲师2800 120003 120003 汪明男44 IS 教授4000 120003 120004 张蕾女35 IS 副教授3500 120003 130001 邹佳羽女25 MA 讲师2800 130003 130002 王力男30 MA 讲师2800 130003 130003 王小峰男35 MA 副教授3500 130003 130004 魏昭男40 MA 副教授3500 130003 140001 王力男32 FL 副教授3500 140005 140002 张小梅女27 FL 讲师2800 140005 140003 吴娅女27 FL 讲师2800 140005 140004 陈姝女35 FL 副教授3500 140005 140005 周斌男44 FL 教授4000 1400053.修改表Teacher,添加一个字段Taddress,类型Varchar,长度30。
实验1,数据定义
实验1,数据定义实验1、数据定义1.1实验目的熟识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熟练地采用sql语句去建立和修改基本表中,建立和中止索引。
1.2实验内容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使用create语句创建基本表。
修改基本表的定义:减少列于,删掉列于,修正列于的数据类型。
?建立表的再升、降序索引。
删除基本表的约束、基本表的索引或基本表。
1.3实验步骤(1)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2)在查阅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建立关系数据库基本表中:学生表students(sno,sname,semail,scredit,sroom);教师表teachers(tno,tname,temail,tsalary);课程表courses(cno,cname,ccredit);成绩表reports(sno,tno,cno,score);其中:sno、tno、cno分别就是表中students、表中teachers、表中courses的主键,具备唯一性约束,scredit具备约束“大于等同于0”;reports中的sno,tno,cno就是外键,它们共同共同组成reports的主键。
(3)更改表students:增加属性ssex(类型是char,长度为2),取消scredit“大于等于0”约束。
把表courses中的属性cname的数据类型改成长度为30。
(4)删掉表中students的一个属性sroom。
(5)删掉表中reports。
(6)为courses表创建按cno降序排列的索引。
(7)为students表创建按sno升序排列的索引。
(8)建立表中students的按sname升序排序的唯一性索引。
(9)删掉students表中sno的升序索引。
1实验2、sql的数据查阅2.1实验目的熟识sql语句的数据查询语言,能sql语句对数据库展开单表查阅、相连接查阅、嵌套查阅、子集查阅和统计数据查阅。
数据库实验一 数据定义与简单查询实验
实验一数据定义与简单查询实验一、实验目的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语言、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
2、掌握查看、修改数据库和表的属性的方法3、在建立好的数据库表中输入部分虚拟数据,学会如何实现基于单表的简单查询。
二、实验内容1、使用SQL Server 2008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图书读者数据库”(Book_Reader_DB);2、使用企业管理器和在查询分析器中用Transact-SQL语句的两种方法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表,其结构为:图书Book(书号bno,类别bclass,出版社publisher,作者author,书名bname,定价price,备注remark);读者Reader(编号rno,姓名name,单位department,性别sex,电话telephone);借阅Borrow(书号bno,读者编号rno,借阅日期bdata)。
要求:①对每个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②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③对每个表的名字和表中属性的名字尽可能用英文符号标识。
4、实现相关约束:①使用企业管理器来建立上述三个表的联系,即实现:借阅表与图书表之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约束;②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约束。
5、分别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修改表的结构。
在“图书”表中,增加两个字段,分别为“数量”和“购买日期”。
在“借阅”表中增加一个“还书日期”字段。
6、用企业管理器在上述三个表中输入部分虚拟数据。
7、在查询分析器中实现基于单个表的查询① select * from Book② select * from book where Bclass=’计算机’③ select count(*) from book group by Bclass④ select * from Reader⑤ select * from Borrow⑥ select rno, count(bno) from Borrow group by rno order by rno⑦ select bno, count(rno) from Borrow group by bno order by bno做实验时,还可以虚拟用户的一些其它查询要求,并用Transact-SQL语句予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数据定义1.1实验目的熟悉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够熟练地使用SQL语句来创建和更改基本表,创建和取消索引。
1.2实验内容●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使用CREATE语句创建基本表。
●更改基本表的定义: 增加列,删除列,修改列的数据类型。
●创建表的升、降序索引。
●删除基本表的约束、基本表的索引或基本表。
1.3实验步骤(1)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2)在查询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创建关系数据库基本表:学生表Students(Sno,Sname, Semail,Scredit,Sroom);教师表Teachers(Tno,Tname,Temail,Tsalary);课程表Courses(Cno,Cname,Ccredit);成绩表Reports(Sno,Tno,Cno, Score);其中:Sno、Tno、Cno分别是表Students、表Teachers、表Courses的主键,具有唯一性约束,Scredit具有约束“大于等于0”;Reports中的Sno,Tno,Cno 是外键,它们共同组成Reports的主键。
(3)更改表Students:增加属性Ssex(类型是CHAR,长度为2),取消Scredit“大于等于0”约束。
把表Courses中的属性Cname的数据类型改成长度为30。
(4)删除表Students的一个属性Sroom。
(5)删除表Reports。
(6)为Courses表创建按Cno降序排列的索引。
(7)为Students表创建按Sno升序排列的索引。
(8)创建表Students的按Sname升序排列的唯一性索引。
(9)删除Students表Sno的升序索引。
实验2、SQL的数据查询2.1实验目的熟悉SQL语句的数据查询语言,能够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和统计查询。
2.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包括如下四类查询方式:(1)单表查询●查询的目标表达式为所有列、指定的列或指定的列的运算三种不同。
●使用DISTINCT保留字消除重复行。
●对查询结果排序和分组。
●集合分组使用集函数进行各项统计。
(2)连接查询●笛卡儿连接和等值连接。
●自连接。
●外连接●复合条件连接。
●多表连接。
(3)嵌套查询●通过实验验证对子查询的两个限制条件。
●体会相关子查询和不相关子查询的不同。
●考察四类谓词的用法,包括:第一类,IN、NOT IN;第二类,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第三类,SOME、ANY或ALL谓词的子查询,查询最大值和最小值;第四类,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实现“所有”等情况(如王宏的“所有”课程,“所有”女生选修的课程)(4)集合运算●使用保留字UNION进行集合或运算。
●采用逻辑运算符AND或OR来实现集合交和减运算。
2.3实验步骤以University_Mis数据库为例,该数据库中有四张如实验1,其中Score 是每门课的考试成绩,Scredit是学生所有考试合格课程所获得的积分总数,Ccredit每门课程的学分数。
在数据库中,存在这样的联系:学生可以选择课程,一个课程对应一个教师。
在表Reports中保存学生的选课记录和考试成绩。
请先输入如下符合条件的元组后,再对数据库进行有关的查询操作:图1.1、Students表图1.2、Teachers表图1.3、Courses表图1.4、Reports表(1)查询性别为“男”的所有学生的名称并按学号升序排列。
(2)查询学生的选课成绩合格的课程成绩,并把成绩换算为积分。
积分的计算公式为:[1+(考试成绩-60)*0.1]*Ccredit。
考试成绩>=60 否则=0(3)查询学分是3或4的课程的名称。
(4)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算法”的课程编号。
(5)查询所有选课记录的课程号(不重复显示)。
(6)统计所有老师的平均工资。
(7)查询所有教师的编号及选修其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
(8)统计各个课程的选课人数和平均成绩。
(9)查询至少选修了三门课程的学生编号和姓名。
(10)查询编号S26的学生所选的全部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
(11)查询所有选了“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学生编号和姓名。
(12)求出选择了同一个课程的学生对。
(13)求出至少被两名学生选修的课程编号。
(14)查询选修了编号S26的学生所选的某个课程的学生编号。
(15)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及选修课程编号和成绩。
(16)查询学号S52的学生的姓名和选修的课程名称及成绩。
(17)查询和学号S52的学生同性别的所有学生资料。
(18)查询所有选课的学生的详细信息。
(19)查询没有学生选的课程的编号和名称。
(20)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C++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21)找出选修课程UML或者课程C++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22)找出和课程UML或课程C++的学分一样课程名称。
(23)查询所有选修编号C01的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24)查询选修了所有课程的学生姓名。
(25)利用集合查询方式,查询选修课程C++或选择课程JA V A的学生的编号、姓名和积分。
(26)实现集合交运算,查询既选修课程C++又选修课程JA V A的学生的编号、姓名和积分。
(27)实现集合减运算,查询选修课程C++而没有选修课程JA V A的学生的编号。
实验3、数据更新3.1实验目的熟悉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操作,能够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
3.2实验内容●在本实验中,主要内容是如何用SQL语句对数据进行更新。
●使用INSERT INTO语句插入数据,包括插入一个元组或将子查询的结果插入到数据库中两种方式。
●使用SELECT INTO语句,产生一个新表并插入数据。
●使用UPDATE语句可以修改指定表中满足WHERE子句条件的元组,有三种修改的方式:修改某一个元组的值;修改多个元组的值;带子查询地修改语句。
●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删除某一个元组的值;删除多个元组的值;带子查询地删除语句。
3.3实验步骤在数据库University_Mis上按下列要求进行数据更新。
(1)使用SQL语句向Students表中插入元组(Sno:S78; Sname:李迪;Semail:***********.cn; Scredit:0;Ssex:男)。
(2)对每个课程,求学生的选课人数和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把结果存入数据库。
使用SELECT INTO 和INSERT INTO 两种方法实现。
(3)在Students表中使用SQL语句将姓名为李迪的学生的学号改为S70。
(4)在Teachers表中使用SQL语句将所有教师的工资加500元。
(5)将姓名为刘华的学生的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的成绩加上6分。
(6)在Students表中使用SQL语句删除姓名为李迪的学生信息。
(7)删除所有选修课程JA V A的选修课记录。
(8)对Courses表做删去学分<=4的元组操作,讨论该操作所受到的约束。
实验4、SQL的视图4.1实验目的熟悉SQL支持的有关视图的操作,能够熟练使用SQL语句来创建需要的视图,对视图进行查询和取消视图。
4.2实验内容(1)定义常见的视图形式,包括:●行列子集视图●WITH CHECK OPTION的视图●基于多个基表的视图●基于视图的视图●带表达式的视图●分组视图(2)通过实验考察WITH CHECK OPTION这一语句在视图定义后产生的影响,包括对修改操作、删除操作、插入操作的影响。
(3)讨论视图的数据更新情况,对子行列视图进行数据更新。
(4)使用DROP语句删除一个视图,由该视图导出的其他视图定义仍在数据字典中,但已不能使用,必须显式删除。
同样的原因,删除基表时,由该基表导出的所有视图定义都必须显式删除。
4.3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行列子集视图CS_View,给出选课成绩合格的学生的编号、教师编号、所选课程号和该课程成绩。
(2)创建基于多个基本表的视图SCT_View,这个视图由学生姓名和他所选修的课程名及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姓名构成。
(3)创建带表达式的视图EXP_View,由学生姓名及所选课程名和所有课程成绩都比原来多5分这几个属性组成。
(4)创建分组视图Group_View,将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
(5)创建一个基于视图的视图,基于(1)中建立的视图,定义一个包括学生编号、学生所选课程数目和平均成绩的视图VV_View。
(6)查询所有选修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的学生姓名。
(7)插入元组(S52,T02,C02,59)到视图CS_View中。
若是在视图的定义中存在WITH CHECK OPTION字句对插入操作由什么影响。
(8)将视图CS_View(包括定义WITH CHECK OPTION)中,所有课程编号为C01的课程的成绩都减去5分。
这个操作数据库是否会正确执行,为什么?如果加上5分(原来95分以上的不变)呢?(9)在视图CS_View(包括定义WITH CHECK OPTION)删除编号S03学生的记录,会产生什么结果?(10)取消视图SCT_View和视图CS_View实验5、数据控制5.1 实验目的熟悉SQL的数据控制功能,能够使用SQL语句来向用户授予和收回权限。
5.2 实验内容(1)使用GRANT语句来对用户授权,对单个用户或多个用户授权,或使用保留字PUBLIC对所有用户授权。
对不同的操作对象包括数据库、视图、基本表等进行不同权限的授权。
(2)使用WITH GRANT OPTION字句授予用户传播该权限的权利。
(3)当在授权时发生循环授权,考察DBS能否发现这个错误。
如果不能,结合取消权限操作,查看DBS对循环授权的控制。
(4)使用REVOKE子句收回授权,取消授权的级联反应。
5.3 实验步骤用企业管理器在数据库University_Mis中建立三个用户USER1、USER2和USER3,他们在数据库中的角色是PUBLIC。
请按以下要求,分别以管理员身份或这三个用户的身份登陆到数据库中,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授予所有用户对表Courses的查询权限。
以USER1的身份登陆查询分析器,用SQL语言查询Courses和Students表,查询结果如何?(2)授予用户USER1对表Students插入和更新的权限,但不授予删除权限,并且授予用户USER1传播这两个权限的权利。
以USER?的身。
(3)允许用户USER2在表Reports中插入元组,更新Score列,可以查询除了Sno以外的所有列。
以USER?的身。
(4)用户USER1授予用户USER2对表Students插入和更新的权限,并且授予用户USER2传播插入操作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