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桥梁结构检测方法

桥梁结构检测方法

桥梁结构检测方法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设施,其安全可靠性对于社会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定期检测。

本文将介绍桥梁结构检测的方法,并重点阐述非破坏性检测技术。

桥梁结构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和破坏性检测技术两大类。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测试和分析桥梁结构的状态、性能和可靠性,以判断结构的健康状态。

破坏性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结构材料进行破坏性试验,获取结构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进而评估结构安全性。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最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之一,它通过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损伤。

超声波检测可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预应力的剩余力、裂缝的情况等。

2.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一种对金属结构进行表面磁粉涂覆,通过磁力线的异常来显示出缺陷和裂纹的方法。

磁粉检测适用于金属结构,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结构内的裂纹和缺陷。

3.红外热像检测:红外热像检测是一种使用红外热像仪来检测对象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异常热量放射的技术。

通过对桥梁表面温度的监测,可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潜在的缺陷和损伤。

4.激光测距:激光测距技术利用激光束沿特定方向发射和接收,通过测量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激光测距可以用于测量桥梁结构的位移、变形和裂缝的宽度。

5.雷达扫描技术:雷达扫描技术是利用雷达发射出的电磁波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其反射信号来获取结构的信息。

雷达扫描可以用于检测桥梁结构的厚度、裂缝和腐蚀情况。

除了上述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桥梁结构的检测,例如振动测试、电阻率测量、X射线检测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不破坏结构、操作方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评估桥梁结构的健康状态。

总之,桥梁结构检测是确保桥梁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应用适当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对桥梁结构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估,为桥梁维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桥梁破损检测的主要内容

桥梁破损检测的主要内容

桥梁破损检测的主要内容一、概述桥梁破损检测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桥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潜在问题和破损现象,采取有效的维修和加固措施,以防止桥梁发生坍塌等严重事故。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破损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桥梁破损检测的内容1. 桥梁外观检测桥梁外观检测是桥梁破损检测的基础环节,主要包括对桥梁的桥面、桥塔、桥墩、护栏等各个部分的外观进行细致的检查。

外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桥梁的裂缝、变形、渗水、侵蚀等表面破损现象。

同时,还应检查桥梁的排水系统是否畅通,以及桥面防水涂层是否完好。

2. 结构材料检测结构材料检测主要是对构成桥梁的各种材料进行检测,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可以发现材料内部的裂纹、空洞、疏松等缺陷。

同时,对材料的老化程度和性能退化情况也应进行评估,如钢筋的锈蚀程度、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等。

3. 桥梁振动响应检测桥梁振动响应检测是通过在桥梁上设置振动传感器,记录桥梁在不同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比桥梁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响应,可以判断出桥梁的结构状态和潜在的破损位置。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

4.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对桥梁的结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桥梁上的各种传感器,采集桥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响应数据,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评估桥梁的结构状态和预测潜在的风险。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桥梁的长期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破损现象。

三、桥梁破损检测的方法1. 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在不破坏桥梁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方法对桥梁进行检测的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发现桥梁的材料缺陷、裂缝、变形等问题。

基于桥梁结构损伤监测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桥梁结构损伤监测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桥梁结构损伤监测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桥梁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不可估量。

而桥梁在长期的使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损伤,这些损伤若无及时的发现与修复,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桥梁结构损伤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桥梁结构损伤监测一般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可以检测结构内部缺陷和裂纹等问题,从而实现预防和修复结构损伤,保证桥梁结构的长期使用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桥梁结构损伤监测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测物的情况下,通过对其进行表面或内部检测,确定其缺陷或特性的方法。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X射线、超声波、涡流、磁粉、渗透等方法。

(一)X射线检测X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构件中的缺陷和裂纹。

X射线通过被检测物后,在检测器上产生X射线影像,根据影像分析检测目标中是否有异常缺陷。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穿透力,对于桥梁结构损伤监测也有良好的应用。

(二)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机械波在被检测物中传播的方式来检测材料缺陷和裂纹的技术。

在桥梁结构的损伤监测中,超声波技术可以通过声波检测仪器对桥梁结构内部的缺陷和裂纹进行检测和诊断。

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出缺陷的位置、形态等信息,还能够预测缺陷在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提供预防和修补结构损伤的依据。

(三)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是一种将液态探测剂应用在被检测物表面,并经过浸渍和渗透作用后,通过抹布或吸附纸擦拭探测剂来识别存在于被检测物表面和孔洞中的缺陷和裂纹的方法。

在桥梁结构损伤监测中,渗透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桥梁结构表面的裂纹等问题,且该技术不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拆卸,相对便捷。

(四)涡流检测涡流检测是一种可以识别金属构件表面和内部缺陷的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交变电流在被检测物的表面上产生的电磁场感应涡流,在被检测物的内部缺陷处,被诱导电流通过进而影响电磁场的强度和分布,从而检测出内部的缺陷和裂纹。

浅析桥梁常见病害及外观检测评估方法

浅析桥梁常见病害及外观检测评估方法

浅析桥梁常见病害及外观检测评估方法发布时间:2022-11-01T07:47:47.90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6月12期作者:赵金华[导读] 桥梁外观检测项目的重要性: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及缺陷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检查,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分析和评价既存缺陷对桥梁质量和使用承载力的影响,并为桥梁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和依据。

赵金华45240219850918****桥梁外观检测项目的重要性: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及缺陷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的检查,弄清出现缺陷和损伤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分析和评价既存缺陷对桥梁质量和使用承载力的影响,并为桥梁维修和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和依据。

因此,桥梁检查是进行桥梁养护、维修与加固的先导工作,是决定维修与加固方案可行和正确与否的可靠保证。

一、我国桥梁技术现状与全寿命周期1、我国桥梁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侵蚀——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结构缺陷——桥梁结构设计施工问题;无序超载——大大超出原桥梁设计荷载标准;材料退化——桥梁建材力学性能变化;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滑坡;人为损伤——撞击、附加危险腐蚀品管线及管养不当。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建桥梁中,大多数存在承载能力不足、桥梁宽度不够等病害,因客观原因还在继续承受着车辆甚至超载车辆荷载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缺陷1]设计荷载偏低,承载能力不足;早期建造的桥梁,设计荷载大多为汽-15、拖-80,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荷载等级的提高,原有桥梁已不能满足现今交通的需要。

[缺陷2]通行能力不足;主要表现桥面宽度不足,桥上净空不足等。

[缺陷3]人为及自然因素引起结构的损坏;如超出设计的洪水、泥石流、浮冰、冰冻、地震、强风、船舶撞击等,引起桥梁结构的局部损害。

[缺陷4]超负荷使用;桥梁按路线等级或者预期设计荷载等级来说,设计荷载等级并不存在问题,一些特殊原因,桥梁使用荷载大大超出设计荷载,致使桥梁长期在超重荷载下工作造成的病害。

桥梁结构的损伤现代检测与评估

桥梁结构的损伤现代检测与评估

桥梁结构的损伤现代检测与评估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桥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随着汽车交通量增大、重车交通增加及桥梁所处环境受人为外力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现役桥梁劣化程度比较严重。

为保证这些桥梁的功能性及安全性,需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损伤检测及安全评估。

1 公路桥梁损伤检测方法近几十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新旧桥梁损伤和老化现象,国内外桥梁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

大体上说,目前桥梁结构损伤检测分为局部检测法和整体检测法。

1.1 局部检测技术局部检测技术是对结构目标部位进行集中重点的检查,一般以无损检测技术为工具,主要用于探测结构的局部损伤,可较精确地对结构缺陷部位进行定位、探查,甚至定量分析。

下面重点介绍下无损检测技术:传统的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NDE)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已有超声检测、红外检测、声发射、自然电位检测、冲击回波检测、磁试验、r或x射线检测、光干涉、脉冲雷达、振动试验分析等数十种之多。

除振动试验分析法以外,多数无损检测技术属于局部检测方法。

某些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桥梁结构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如r或x射线检测法只能检测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对检测空间有一定要求,且有一定的放射性危险;超声检测虽然对钢结构检测效果较好,但对混凝土类各向异性材料的检测不够准确,检测设备成本较高;红外检测法可远距、快速的进行检测诊断,但检测成本较高且对交通流量有影响。

局部检测方法需要人工作地毯式搜索,虽较费时费力且可靠性差,但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桥梁来说,从技术、经济上考虑,人工检测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现实的技术管理手段。

今后的方向是扩大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并积极研究、应用小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

传统的检测方法一般可以对桥梁的外观及部分结构特性进行监测,对桥梁局部关键结构构件、节点可以进行较为合理的损伤判断,然而难以全面反映桥梁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桥梁结构的安全程度、剩余寿命难以作出系统的评估。

桥梁结构损伤的检测技术

桥梁结构损伤的检测技术

桥梁结构损伤的检测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营压力的逐渐增大,桥梁日常使用中经常超载运营,再加上自然灾害,导致桥梁结构出现损伤,对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为此,本文针对桥梁结构损伤的检测技术做了分析,并针对桥梁损伤的处理提出了两点方法,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检测技术;桥梁结构;损伤引言桥梁日常运营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构很容易受到损伤,极大地降低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运用损伤检测技术可以确定桥梁结构中损伤的具体位置和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损伤处理措施,增强桥梁的稳定性,为桥梁结构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1.桥梁局部损伤的检测技术1.1红外线法在桥梁结构投入使用后,在内力和外部载荷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等损伤,这些出现裂缝位置的温度会产生的一定的变化。

因此,桥梁损伤检测中可以采用红外线法来测试桥梁结构的温度,通过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局部损伤的程度。

然而,红外线法的检测设备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此,在借助该技术方法对桥梁结构局部损伤检测期间,不允许车辆通行,待检测工作结束后方可允许车辆行驶[1]。

1.2射线法由于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因此,应用射线法检测桥梁结构损伤过程中,可以根据穿透后的射线情况,了解并掌握桥梁局部结构具体的损伤情况。

利用射线法检测桥梁结构损伤的原理是桥梁结构完整部分和损伤部分能够反映出差异性较大的的谱相,通过比较谱相可以准确地掌握损伤结构的具体情况,当然,检测人员还可以借助射线图像来确定桥梁局部结构具体的损伤情况。

放射法在桥梁结构损伤检测应用中要注意避免放射带来的危害,在整个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得到真正保证后,方可开始进行检测。

1.3超声波法超声波法也是桥梁结构局部损伤检测常用的检测技术之一,该方法的原理是固体中传播的应力波波形正常情况下是不变的,当应力波遇到桥梁损伤部位后,其波形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2]。

具体而言,在桥梁检测部位放置发射发生应力波的发射探头和接收应力波的接收探头,对接收探头所接收到应力波的波速、频率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确定桥梁结构局部损伤的具体程度。

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

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

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桥梁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桥梁也会出现各种损伤,如裂缝、缺损等,这些损伤可能对桥梁的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的研究对于确保桥梁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目前,针对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接下来就分别从桥梁损伤检测方法、桥梁损伤诊断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来讨论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的研究。

一、桥梁损伤检测方法桥梁损伤检测方法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桥梁进行检测。

目前,有很多种桥梁损伤检测方法,如视觉检测法、声波检测法、电磁检测法、红外检测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视觉检测法是利用视觉技术对桥梁进行检测,包括目视检测和摄像机检测等。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桥梁的外观形态和细节,能够便捷地发现桥梁的表面损伤,如裂缝、腐蚀、锈蚀等,但对于深部裂缝等难以检测。

声波检测法是利用声波对桥梁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深部裂缝,但是不能检测结构内部的损伤。

电磁检测法是利用电磁波对桥梁进行检测,可以检测结构内部的损伤,但是对于裂缝等细微损伤难以检测。

红外检测法是利用热像仪对桥梁进行检测,可以检测桥梁的温度分布情况,但是对于深部损伤难以检测。

因此,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交替使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桥梁的状况。

二、桥梁损伤诊断方法桥梁损伤诊断方法是指根据损伤情况来确定桥梁的结构是否受损或需要进行维修。

目前,常用的桥梁损伤诊断方法主要有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和计算方法等。

静载试验指的是在无风无震的情况下用重物对桥梁进行测试,观察桥梁变形情况,以确定桥梁的承载力。

动载试验是在真实的交通条件下对桥梁进行测试,观察桥梁受力情况。

计算方法则是利用数学模型对桥梁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桥梁受力情况和结构安全性。

计算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时间短,但是由于建模和参数估计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诊断结果偏差较大。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桥梁损伤检测与诊断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桥梁检测与诊断的准确性。

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

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

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与实践案例分析桥梁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城市交通和物流网络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等原因,桥梁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损伤识别方法和实践案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损伤识别是指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损伤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损伤识别,包括visually inspection(目测检查)、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结构健康监测)和non-destructive testing(非破坏性测试)等方法。

首先,目测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损伤识别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桥梁的外观、表面裂缝、变形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桥梁是否存在明显的损伤。

然而,目测检查受到限制,无法发现深埋在结构内部的潜在损伤,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其次,结构健康监测是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

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的变形、振动和应力等参数。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判断桥梁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

结构健康监测可以实现对桥梁结构的长期、全面的监测,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损伤识别手段。

此外,非破坏性测试也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

非破坏性测试是指在不影响桥梁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物理学原理和测试仪器,对桥梁进行检测和评估。

常用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磁粉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探测深埋在结构内部的损伤,提供了一种全面、可靠的损伤识别手段。

在实践中,我们结合以上多种方法进行桥梁损伤识别的综合分析。

例如,在目测检查中发现桥墩存在裂缝,可以借助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桥墩的变形和振动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裂缝是否进一步扩展,评估桥墩的结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桥墩的损伤程度,可以使用非破坏性测试技术对裂缝进行检测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桥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摘要:对桥梁检测方法和技术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上塘路高架桥工程健康检测为背景,通过对既有结构状态和检测结果的分析,对未来桥梁检测提出几点建议,为桥梁的优先加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桥梁检测;结构状态;优先加固
abstract: the test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y bridg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above pond road viaduct project health detection as the background, through both structure of state and the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for bridge test future put forward several proposals, the priority for the bridge reinforcement to provide the basis.
keywords: bridge detection; structure state; priority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桥梁是联系城市和地区的纽带与喉咙,直接左右着公路的生命,因此,必须确保其工程质量,始终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这么众多的桥梁,在主体结构建成后有无隐患?在通车运行前桥梁的状态如何?在运行中的状态如何?有没有运行隐患?如果有,是否严重到影响桥梁使用?应当重点防护或修复的部位在那里?已经使用多年的桥梁还有多少年限,由于种种原因需要立即知道桥梁当前的状态是否还适宜通行使用?能否通过重载车辆、或超过
设计标准的特殊荷载车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桥梁检测来回答。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许多桥梁坍塌的重大工程事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桥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1 桥梁检测常用方法
桥梁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无破损检测法、半破损检测法、半破损与无破损的综合使用法及荷载试验。

其中前三项是对混凝土强度、内部缺陷等的检测。

一般来说,混凝土梁的无损检测包括完整性和强度检测两部分,近年来,混凝土梁的无损检测并无新方法出现或新的重大突破,还是以传统测试混凝土强度的回弹法、超声法为主,具体测定内容见表 1-1。

而荷载试验是对桥梁整个结构特性及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检测。

荷载试验包括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

静力荷载试验是将静止的荷载作用于桥梁上的指定位置,以便能够测试出结构的静应变、静位移以及裂缝等,从而推断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和使用能力的试验。

表1-1混凝土检测方法分类及测定内容
静载试验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桥梁结构的考察和试验方案的设计阶段;加载试验与观测阶段;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总结阶段等。

经过荷载试验的桥梁,应根据整理的试验资料分析结构的工作
状况,进一步评定桥梁承载能力,为新建桥梁验收做出鉴定结论,或作为旧桥承载力鉴定验算的依据,并编制桥梁承载能力鉴定报告和桥梁承载能力鉴定表。

一般进行的分析评定工作主要包括对结构工作状况的评定、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地基与基础、结构的刚度要求、裂缝等。

2 桥梁检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高架桥建成于 1971 年 3 月,为 17 孔双曲拱桥,每孔长 30 米,全桥共长 554 米。

桥梁宽度为 15.6 米。

其中行车道宽 12 米,两侧各设人行道宽 1.5米;设计荷载采用 1967 年版的《公路桥涵车辆荷载及净空标准暂行规定》中的汽—26、拖—100 荷载等级
2.2桥梁既有状态评估
通过前面介绍的方法可以对桥梁结构的表观和多项技术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表达,桥梁结构的状态评估就是根据这些数据对其实际状态进行评定.决定在其技术上或表观上是否需要维修。

目前,一般是将桥梁的工作状态分成若干等级,对某一级别的破坏特征给出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针对不同级别建议不同的养护和处理措施。

我国《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将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4个等级。

各类桥梁的养护措施是:一类桥梁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需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进行中修;四类桥梁需进行大修或改善。

2.3桥梁检测结果分析
在本工程中混凝土强度采用超声回弹法;钢筋锈蚀和保护层厚度采用瑞士产的canin 钢筋锈蚀测定仪和 profometer 钢筋定位
仪进行无损检测。

1)桥梁外观及裂缝检查。

主拱现浇段混凝土有剥落及钢筋外露现象;主拱拱顶有横向裂缝,主拱之间的拱波有多处较长的纵向通缝,腹拱在四分之一跨有横向通缝;桥梁中间盖梁表面基本完好,但在盖梁端部有混凝土剥落和钢筋外露现象;立柱情况与盖梁相似,靠外侧的立柱有混凝土剥落现象;全桥栏杆已严重损坏,桥面混凝土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2)混凝土强度。

实测混凝土平均强度基本满足混凝土设计标号要求。

表明该桥运营近三十年后,主体结构的未破损部位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但是由于测点选取的是混凝土结构较为完整的部分,而对于结构破损处,尤其是一些遭受桥面泄水孔的流水严重侵蚀的部位,混凝土有的已经剥落、涨裂,这些部位混凝土强度将大大降低。

这些破损部件的混凝土强度无法用仪器进行检测。

3)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一定的离散性,实测最小保护层厚度为 20mm,为设计值的 60%。

另外一些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已经因钢筋锈蚀而涨裂,或由于其他原因脱落,在位于泄水孔下方的腹拱及主拱肋的钢筋保护层已经因受到侵蚀
而破坏。

4)碳化深度。

分别在该桥每跨的主拱圈、腹拱、盖梁和立柱处,测取混凝土碳化深度值。

从测取数据可知混凝土表面碳化深度平均
值在 16mm-20mm 之间,实测最大碳化深度为 29mm,表明该桥混凝土碳化较严重,已经接近保护层的厚度,如果外界有不利因素出现,会加速结构内部钢筋的锈蚀和破坏。

5)桥梁主要结构混凝土钢筋锈蚀情况。

钢筋锈蚀采用瑞士的钢筋锈蚀检测仪进行检测,主要检测该桥的主拱、立柱和盖梁的破损处。

从检测结果上看,主拱肋现浇段由于有桥上排水管经过,常年的雨水已经造成该处钢筋的严重锈蚀。

这与外观检查结论相符。

由于钢筋锈蚀膨胀,已经混凝土剥落现象。

主拱肋预制段钢筋有不同程度的锈蚀,边拱肋拱顶由于有桥面排水管,锈蚀程度较高,没有水经过的地方锈蚀程度较轻,但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锈蚀。

立柱与盖梁情况与主拱肋情况相似,靠外边的立柱和盖梁,由于雨水经过,钢筋已经锈蚀,没有水经过的地方情况稍好。

综述,该桥经过三十年的运营,混凝土碳化程度较高,基本上破坏了钢筋的保护层,随着外界潮湿气体的侵入,内部钢筋已经开始锈蚀,在有桥面排水管经过的地方和桥两侧能接触到雨水的地方,钢筋已经严重或中度锈蚀,并且造成了混凝土的涨裂和剥落。

由于保护层大部分已经碳化,破坏了钢筋的钝化膜,锈蚀速率将会大大提高。

3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深入应用,检测设备精度和检测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桥梁结构的病害分析和安全评估理
论也必然会不断地完善。

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由于观测数据受到观测技术水平、测量方法和仪器精度等影响,其测量值的精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检测分析可靠性尚待进一步提高。

2.单次检测只能获得结构某一时期的状态,而不能提供结构变化的详细情况,如采用长期的在线监测,将不仅能获得结构某一时刻的情况,而且可进一步了解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3.桥梁特征参数随结构工作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量是微小的,除要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外,检测分析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4.桥梁安全性评价是以单个特征参数为基础的,如果将这些参数综合起来进行评估,必将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林平.现行桥梁检测与加固的反思[j].交通科
技,2007.1.
[2]李颖,刘小明,潘冬子.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进展.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7月第七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