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井堆载预压地基(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堆载预压加固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堆载预压加固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堆载预压加固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和路桥市政工程中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堆载材料一般用填土、石料、砂、砖等散粒材料,也可用充水油罐作为堆载材料;对堤坝等以稳定为控制的工程,则有控制地分级加载,以其本身的重量作为堆载材料。

2.1.2水平砂垫层和砂井使用的砂料宜用中粗砂,渗透系数宜大于1×10-2cm/s,粘粒含量不宜大于3%,垫层砂料中可混有少量粒径小于50mm的砾石。

2.1.3砂袋:砂袋必须选用抗拉、抗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强、透水和透气性好、韧性和柔性好、在水中能起到滤网作用并不外露砂料的材料。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砂袋材料是麻袋布和聚丙烯编织袋,其力学性能如表2.1.3所示。

2.1.4塑料排水带:目前我国生产的塑料排水带有两种,即南京产聚氯乙烯槽形塑料排水带及天津塘沽产聚丙烯梯形槽塑料排水带。

塑料排水带的质量应符合表2.1.4-1、表2.1.4-2的规定。

表2.1.3砂袋材料力学性能表表2.1.4-1塑料排水带的厚度(mm)表2.1.4-2塑料排水带的性能注:1.A型排水带适用于插入深度小于15m。

2.B型排水带适用于插入深度小于25m。

3.C型排水带适用于插入深度小于35m。

2.2机具设备2.2.1砂井、塑料排水带施工用打设机其主要性能见表2.2.1。

表2.2.1打设机性能表2.2.2打设机配套机具:振动锤、导管靴、桩尖。

2.2.2.1打设塑料带的导管靴一般有圆形和矩形两种,由于导管靴断面不同,所用桩尖也不同,并且都与导管分离。

2.2.2.2桩尖主要有以下几种:(1)圆形桩尖。

桩尖配置管靴,一般为混凝土制品。

(2)倒梯形绑扎连接桩尖。

此桩尖配矩形管靴,一般为塑料制品,薄金属板也可以。

(3)倒梯形楔挤压连接桩尖。

配矩形管靴,该桩尖固定塑料板比较简单,一般为塑料制品,也可采用薄金属板。

2.2.3辅助设备与机具:运输车、机动小翻斗车、轻型皮带机、手推车、铁锹、水泵。

堆载预压工程施工方案(3篇)

堆载预压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地区,施工范围包括路基、桥梁、涵洞等工程。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土层主要为松散填土、粉质黏土、黏土等,地基承载力较低,需进行地基处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本项目采用堆载预压施工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堆载预压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堆载预压材料,如砂石、土工布、排水板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设备准备:提前准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1. 施工流程:(1)场地平整:清除场地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确保地基表面平整。

(2)铺设土工布:在平整好的场地上铺设土工布,确保土工布拉直、平整、紧贴地基表面。

(3)铺设排水板:在土工布上铺设排水板,排水板应紧贴土工布,并留出一定间距。

(4)堆载预压:根据设计要求,将砂石等材料分层堆载于排水板上,严格控制堆载高度和荷载。

(5)沉降观测:在堆载过程中,定期进行沉降观测,确保地基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6)卸载:预压期满后,按照设计要求卸载,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

2. 施工参数:(1)堆载高度:根据设计要求,堆载高度一般为2.5~4.5m。

(2)堆载材料:选用中砂、粗砂等材料,含泥量不大于5%,渗透系数宜不小于0.01cm/s。

(3)堆载速率:堆载速率控制在每天0.5~1.0m,确保地基均匀沉降。

(4)沉降观测周期:预压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沉降观测,预压期满后,每周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是在普通砂井堆载预压基础上改良和发展的一种新方法。

普通砂井的施工,存在着以下普遍性问题:(1)砂井成孔方法易使井周围土扰动,使透水性减弱(即涂抹作用),或使砂井中混入较多泥砂,或难使孔壁直立;(2)砂井不连续或缩井、断颈、错位现象很难完全避免;(3)所用成井设备相对笨重,不便于在很软弱地基上进行大面积施工;(4)砂井采用大截面完全为施工的需要,而从排水要求出发并不需要,造成材料大量浪费;(5)造价相对比较高。

而采用袋装砂井则基本解决了大直径砂井堆载预压存在的问题,使砂井的设计和施工更趋合理和科学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竖向排水体系。

1.特点及适用范围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的特点是:能保证砂井的连续性,不易混入泥砂,或使透水性减弱;打设砂井设备实现了轻型化,比较适应于在软弱地基上施工;采用小截面砂井,用砂量大为减少;施工速度快,每班能完成70根以上;工程造价降低,每1m2地基的袋装砂井费用仅为普通砂井的50%左右。

适用范围同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2.构造及布置(1)砂井直径和间距袋装砂井直径根据所承担的排水量和施工工艺要求决定,一般采用7~12cm,间距1.5~2.0m,井径比为15~25。

袋装砂井长度,应较砂井孔长度长50cm,使能放入井孔内后可露出地面,以使埋入排水砂垫层中。

(2)砂井布置可按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由于袋装砂井直径小,间距小,因此加固同样土所需打设袋装砂井的根数较普通砂井为多,如直径70mm袋装砂井按1.2m正方形布置,则每1.44m2需打设一根,而直径400mm的普通砂井,按1.6m正方形布置,每2.56m2需打设一根,前者打设的根数为后者的1.8倍。

3.材料要求(1)装砂袋应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一定的耐腐蚀、抗老化性能,装砂不易漏失,并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袋内装砂自重和弯曲所产生的拉力。

一般多采用聚丙烯编织布或玻璃丝纤维布、黄麻片、再生布等,其技术性能见表7-31。

砂井堆载预压法及其计算(15页)

砂井堆载预压法及其计算(15页)

3.地基固结度
在双面排水或者固结土层中应力均匀分布的单面
排水条件下,土层竖向平均固结度(

Uz
)可按
下式计算:

Uz
1
8
2
exp(
2Cvt
4H 2
)
如果考虑逐级加荷,则时间t 从加荷历时的 一半起算;如为双面排水,H 取土层厚度 的一半。
3.
l′ = l + 2ztanθ =(2.4+2 × 1 × tan30°)m=3.55m 取l′为3.6m。
2.练习题
某单独基础底面边长为 1.8m ,埋深d=0.5m, 所受轴心荷载标准值Fk=500kN。基底以上为填土, 重度γ =18.0kN/m3;其下为淤泥质土,其承载力特 征值fak=80kPa。若在基础下用粗砂做厚度为1m 的 砂垫层,且已知砂垫层重度γ =20.0kN/m3。试验算 基础底面尺寸和砂垫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并确定 砂垫层的底面尺寸。
4 l 1.128l

4)砂井的布置范围:由于在基础以外一定的范围内 仍然存在压应力和剪应力,所以砂井的布置范围应比 基础范围大为好,一般由基础的轮廓线向外增加2-4m。
5)砂料:砂料宜用中、粗砂,必须保证良好的透水 性,含泥量不应超过3%,渗透系数应大于10-3cm/s。
2.砂垫层
为了使砂井有良好的排水通道,砂井顶部应 铺设砂垫层,垫层砂料粒度和砂井砂料相同,厚 度一般为0.5 m-1 m。
第五章 计算题
1.例题:某柱下钢筋混凝土矩形基础底面边长为 b ×l=1.8m × 2.4m,埋深d=1m,所受轴心荷载标准 值Fk=800kN。地表为厚0.7m 的粉质黏土层,重度
γ =17.0kN/m3;其下为淤泥质土,重度γ =16.5kN/m3,淤泥质土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

一、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Preloading)是指在饱和软土地基上施加荷
载后,孔隙水被缓慢排出,孔隙体积随之缩小,地基发生固
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 地基土强度逐般根据预压目的选择加压方法:如果预压 是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沉降,则应采用预先堆载加压,使地基 沉降产生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若预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地基 强度,则可用自重重加压,即放慢施工速度或增加土的排水 速率,使地基强度增长与建筑物自重的增加相适应。 预压的荷裁一般应等于设计的荷载,为了缩短工朗,也 可大于设计荷载,此时称为超载预压,必需注意,任何时候 预压都不得使地基土发生破坏。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施工方案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施工方案

监表A4 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项目名称:XX线XX湖至XX段改建工程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工程局有限公司项工程)。

2、本表至少一式三份:经监理工程师审定后,监理机构留一份、报业主一份,退承包人一份。

XX线XX湖至XX段改建工程(K115+482.711~K129+432.214)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施工方案中建X局XXXX线XX湖至XX段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XX年九月一日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线XX湖至XX段改建(兼城市干道)工程路线经过区域总体上属于XX洲平原,地势平缓,地表以鱼塘为主,河涌较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下伏软土层分布广泛,分布长达10.05公里,占路基工程全长的72%。

为使路堤不产生局部和整体剪切破坏,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公路使用期内不致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根据设计对路段要进行换填和软基处理。

袋装砂井是本工程软基处理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全线共有23段袋装沙井+堆载预压处理路段路线长度5500m,砂井总长为272.7万m,堆载数量55.4万m3。

详见下表:袋装砂井数量一览表堆载预压工程数量表二、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1、组织机构框图及管理人员袋装砂井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袋装砂井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2、材料:(1)中粗砂:级配良好,渗水率高,渗透系数不小于5*10-2cm/s,含泥量不大于3%,大于0.6mm颗粒的含量占总重的50%以上,细度模数大于2.7,经检验合格。

(2)聚丙稀编织袋,保证承受砂袋自重,抗拉强度 2.1KN/5cm(应变10%时)渗透系数不低于砂,灌砂率达95%以上时无裂。

3、机械设备:砂井机开始作业时先进2台,然后根据工作面开展情况进砂井机,计划高峰期共有18台砂井机。

三、袋装砂井设计及施工要求:根据图纸,袋装砂井按梅花型等边三角形布置,砂井间距1.1~1.4m、砂井长5.8~15.9m、砂井直径70mm。

四、施工准备:1、平整场地:清表后,铺设下层砂垫层前,应再检查垫层范围内的地面,要求地面平整,无浮土、无杂物。

[学士]砂井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_secret

[学士]砂井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_secret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砂井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专业:工程管理学生姓名:代胜学生学号: 040305006 系级班:经管系04级11班指导教师:游强职称:讲师摘要软土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其特点是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强度低且不少埋藏深厚,一般不宜作为天然地基直接使用,为确保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进行地基处理。

砂井堆载预压法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砂井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主要工程指标的确定以及砂井堆载预压的质量控制等,目的是为该种方法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砂井堆载预压软土地基AbstractChina's soft soil in the distribution of a wide variety of its water content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high-compression, poor water permeability, low-intensity and many buried deep in general should not be used directly as a natural foundation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normal use, must be carried out Foundation.Well sand heap preloading method is a method of dealing with the validity soft ground. This paper presents a well sand heap preload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main indicators of the well established and sand pile preloading of quality control, the aim is in the works for way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Sand Well Reactor preloading Soft Groun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4)1.1砂井堆载预压法概述 (4)1.2砂井堆载预压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6)1.3文章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6)第二章砂井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分析及主要工程指标的计算 (8)2.1太沙基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8)2.2砂井地基固的结度计算 (10)2.3砂井地基的抗剪强度计算 (15)2.4砂井地基的沉降量计算 (16)2.5小结 (17)第三章砂井堆载预压法设计方法研究 (18)3.1砂井堆载预压法的设计步骤 (18)3.2砂井堆载预压法的设计 (18)3.3卸荷 (22)3.4质量控制 (22)3.5小结 (22)结论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第一章绪论1.1砂井堆载预压法概述1.1.1工法简介所谓砂井堆载预压法就是:为了加速地基固结,缩短地基土的固结时间,常在地基中打入砂井,然后再进行堆载预压的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堆载预压工程施工方案(3篇)

堆载预压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

工程主要建筑物为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包括地下车库、商业裙楼和塔楼。

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本项目采用了堆载预压施工技术。

二、施工目的1. 通过堆载预压,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减少地基沉降,降低地基变形,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 优化地基土的应力状态,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

三、施工工艺1. 堆载材料选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地基土主要为粉质黏土,堆载材料应选择砂石等粗粒材料,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

堆载材料粒径应控制在20-50mm之间,含泥量不大于5%。

2. 堆载厚度设计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和建筑物荷载,堆载厚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堆载厚度应大于地基土层厚度的2/3。

(2)堆载厚度应使地基土的固结度达到80%以上。

(3)堆载厚度应考虑施工期间地基土的变形。

根据以上要求,本工程堆载厚度设计为6米。

3. 堆载施工工艺(1)场地平整: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场地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2)铺设排水系统:在堆载区域铺设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井等,以排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积水。

(3)堆载材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将砂石等堆载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堆载。

(4)堆载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对堆载材料进行压实,确保堆载厚度均匀,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5)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堆载厚度、密实度、地基沉降等指标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管理工作。

(2)设立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督等工作。

(3)设立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4)设立物资供应部,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等工作。

2. 施工管理(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预压地基施工记录通用表格

预压地基施工记录通用表格
预压地基施工记录通用表格
工程名称: 工程1
编号: 00-00-C4-001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预压方法 砂井编号
1
预压地基施工记录(最新版)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设计砂井 直径
70mm
砂井直径 砂井深度 砂井垂直度 灌砂量
12.5cm
10m
1%
≥计算值的 95%
施工日期
设计砂井 深度
20m
塑料排水带深度
9.4m
年月日 地下水位 -10.800m
备注
堆截时间 26d
堆截高度 1.5m
沉降速率 5mm/d
竖向变形值 孔隙水压力
124mm
/
边桩水平 位移
1mm
真空压力 地下水位
/
-10.800m
备注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工长
施工单位 专业质量员
施工班组长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

地基基础工程:预压地基

地基基础工程:预压地基

预压地基1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砂井堆载预压地基系在软弱地基中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砂井顶部设置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在砂垫层上部压载以增加土中附加应力,使土体中孔隙水较快地通过砂井和砂垫层排出,从而加速土体固结,使地基得到加固。

1.加固机理一般软粘土的结构呈蜂窝状或絮状,在固体颗粒周围充满水,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土体中孔隙水慢慢排出,孔隙体积变小而发生体积压缩,常称之为固结。

由于粘土的孔隙率很细小,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一般粘土的渗透系数很小,为10-7~10-9cm/s,而砂的渗透系数介于10-2~10-3cm/s,两者相差很大。

故此当地基粘土层厚度很大时,仅采用堆载预压而不改变粘土层的排水边界条件,粘土层固结将十分缓慢,地基土的强度增长过慢而不能快速堆载,使预压时间很长。

当在地基内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系,则可缩短排水距离,有效地加速土的固结,图7-29为典型的砂井地基剖面。

图7-29 典型的砂井地基剖面1-砂井;2-砂垫层;3-永久性填土;4-临时超载填土2.特点及适用范围砂井堆载预压的特点是:可加速饱和软粘土的排水固结,使沉降及早完成和稳定(下沉速度可加快2.0~2.5倍),同时可大大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防止基土滑动破坏;而且,施工机具、方法简单,就地取材,不用三材,可缩短施工期限,降低造价。

适用于透水性低的饱和软弱粘性土加固;用于机场跑道、油罐、冷藏库、水池、水工结构、道路、路堤、堤坝、码头、岸坡等工程地基处理。

对于泥炭等有机沉积地基则不适用。

3.砂井的构造和布置(1)砂井的直径和间距砂井的直径和间距由粘性土层的固结特性和施工期限确定。

一般情况下,砂井的直径和间距取细而密时,其固结效果较好,常用直径为300~400mm。

井径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不经济,过小施工易造成灌砂率不足、缩颈或砂井不连续等质量问题。

砂井的间距一般按经验由井径比n=d e/d w=6~10确定(d e为每个砂井的有效影响范围的直径;d w为砂井直径),常用井距为砂井直径的6~9倍,一般不应小于1.5m。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砂井堆载预压地基系在软弱地基中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砂井顶部设置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在砂垫层上部压载以增加土中附加应力,使土体中孔隙水较快地通过砂井和砂垫层排出,从而加速土体固结,使地基得到加固。

1.加固机理一般软粘土的结构呈蜂窝状或絮状,在固体颗粒周围充满水,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土体中孔隙水慢慢排出,孔隙体积变小而发生体积压缩,常称之为固结。

由于粘土的孔隙率很细小,这一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一般粘土的渗透系数很小,为10-7~10-9cm/s,而砂的渗透系数介于10-2~10-3cm/s,两者相差很大。

故此当地基粘土层厚度很大时,仅采用堆载预压而不改变粘土层的排水边界条件,粘土层固结将十分缓慢,地基土的强度增长过慢而不能快速堆载,使预压时间很长。

当在地基内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系,则可缩短排水距离,有效地加速土的固结,图7-29为典型的砂井地基剖面。

图7-29 典型的砂井地基剖面1-砂井;2-砂垫层;3-永久性填土;4-临时超载填土2.特点及适用范围砂井堆载预压的特点是:可加速饱和软粘土的排水固结,使沉降及早完成和稳定(下沉速度可加快2.0~2.5倍),同时可大大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防止基土滑动破坏;而且,施工机具、方法简单,就地取材,不用三材,可缩短施工期限,降低造价。

适用于透水性低的饱和软弱粘性土加固;用于机场跑道、油罐、冷藏库、水池、水工结构、道路、路堤、堤坝、码头、岸坡等工程地基处理。

对于泥炭等有机沉积地基则不适用。

3.砂井的构造和布置(1)砂井的直径和间距砂井的直径和间距由粘性土层的固结特性和施工期限确定。

一般情况下,砂井的直径和间距取细而密时,其固结效果较好,常用直径为300~400mm。

井径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不经济,过小施工易造成灌砂率不足、缩颈或砂井不连续等质量问题。

砂井的间距一般按经验由井径比n=d e/d w=6~10确定(d e为每个砂井的有效影响范围的直径;d w为砂井直径),常用井距为砂井直径的6~9倍,一般不应小于1.5m。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QB/ZJWS5243—2003砂井堆载预压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场跑道、油罐、冷藏库、水池、水工结构、道路、堤坝、码头岸坡等土质为透水性质的饱和软弱粘性土进行地基加固工程。

2 术语和定义2.1预压地基的方法有加载预压、砂井堆载预压、砂井真空降水预压三种2.2砂井堆载预压是在软弱地基中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砂井顶部设置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在砂垫层上部压载以增加土中附加应力,使土体中孔隙水较快地通过砂井、砂垫层排出,从而加速土体固结,使地基得到加固(图5243—1)。

其特点是:可加速饱和软粘土的排水固结,使沉降及早完成和稳定(下沉速度可加快2~2.5倍),同时可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防止基土滑动破坏;施工机具、工艺简单,不用三材,可缩短施工期限,降低造价。

3 施工准备3.1 材料要求3.1.1 砂砂井使用的砂,宜用中、粗砂,垫层可用中砂或砾砂,含泥量不大于3%,一般不宜使用细砂。

3.1.2 堆载材料一般以散料为主,如采用施工场地附近的土、砂、石子、砖、石块等;堤坝、路基的预压可以堤坝、路基填土本身作为堆载;大型油罐、水池地基,常以充水对地基进行预压。

3.2 主要机具设备成井设备一般用振动沉桩机、锤击沉桩或静压沉桩机等,桩架配外径为井直径、下端有自由脱落的混凝土桩靴或带活瓣式桩靴的桩管。

活瓣用草圈或铁圈约束,使呈圆锥形,配套机具有吊斗、1t机动翻斗车等。

3.3 作业条件3.3.1 具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等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3.3.2建筑场地地直障碍物和地下管张、电缆、旧基础、大块石等均已拆除或搬迁。

3.3.3场地平整,对设备运行的松软场地进行了预压处理。

周围已挖好排水沟。

3.3.4 现场供水、供电线路已铺设,道路已修筑,小型临时设施已设置。

材料已运进现场,质量符合要求,并按布置图堆放。

预压地基计算书

预压地基计算书

建筑分院Xxx项目堆载预压法计算书(试讲)编制人 zhn免责声明:本次试讲的内容为本人工作快5年的个人经验总结,不代表是对规范完全正确的理解,本文所述项目存属虚构,请各位自行甄别。

由于经验有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堆载预压法计算书一、适用范围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地基,在地基上堆放重物(水、土、砂、石等)进行预压。

当堆载超过计划建造的建筑物荷载时,称为超载预压。

为了防止堆载时压坏地基,需分级加载,即: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地基基本固结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达到设计荷载为止。

预压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地基土层的渗透特性、厚度和预压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根据地基固结理论进行计算预计。

施工时应监测地面沉降和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对预压加以控制。

二、设计范围及加固区位置本工程建筑长边尺寸为18mx8m,考虑基础断面尺寸及压力扩散角,故此设计加固区面积取20m×10m=200m2。

三、参数信息本工程为砌体结构,一层,无地下室,总高度为(室外地坪至板上皮的高度)3.900m,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乙级,重点设防类别(乙类),基础形式:墙下条形基础,本工程±0.000绝对高程为3.400,基础底绝对高程为2 .000m,基础截面:bxh=1000mmX400mm,计算得基础下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100kpa方可满足设计要求。

四、地勘参数信息──────────────────────────────────-——土层描述土层基底标高hi(m) 重度i(kN/m3) 压缩模量承载力特征值 Ei(MPa) (Kpa)──────────────────────────────────-——淤泥质土 -0.2 18.8 13.3 70──────────────────────────────────-——粉质粘土 -6.0 18.3 5.85 180────────────────────────────────────五、选择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确定其断面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和深度1.排水竖井的间距本工程需要设置的竖向排水体长度超过20m及处理持力层主要深度为1.8m,所以采用普通砂井排水,砂井的材料选用粗砂(其黏粒含量不应大于3%),然后通过预压荷载使软土地基内潜表层水渗入砂井两侧的排水沟,达到了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从而增大了地基整体承载力。

地基堆载预压施工方案(填海造地)

地基堆载预压施工方案(填海造地)

地基堆载(满载)预压施工专项方案目录路基地基处理(堆载预压)工程施工 (2)1.施工内容 (2)1.1地基处理范围 (2)1.2地基处理标准 (2)2主要施工方案 (3)2.1道路B-E段 (3)2.2道路E-H段 (4)2.3停车场区域 (6)3. 主要施工程序 (7)4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8)4.1排水板施工 (8)4.2吹填砂施工 (11)4.3堆载预压施工 (15)4.4桥头软基施工 (18)5.施工工期安排 (20)6.施工资源配置 (21)6.1劳动力配置 (21)6.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21)地基处理(堆载预压)工程施工1.施工内容1.1地基处理范围本工程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范围为中段路堤(B-E段)、南段(E-H段)及临时停车场区域,地基处理总面积约17.63万m2。

道路B-E段为路堤段,路基两侧为路堤,中间为吹填砂结构。

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为路堤之间的路面范围,本段道路长度1320.5m,本段地基处理面积约6.61万m2。

道路E-H段为沿海临港工业区矿建材料加工及堆场填海造地区段,采用吹填海砂形成陆域,陆域形成不在本工程范围内。

本区域地基处理宽度为60m (路面宽度50m+两侧路基放坡各5m),本段道路长度777.5m,本段地基处理面积约4.67万m2。

规划及临时停车场区域目前场地平均标高约为 1.0m,尚未形成陆域。

本区域陆域形成包含在本工程范围内, 陆域形成采用吹填海砂,再按照停车场标准进行地基处理,本区域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面积约6.35万m2。

1.2地基处理标准地基处理设计标准取决于场地的使用功能,本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交工高程、使用荷载、工后沉降和填料强度指标等。

本工程各项指标取值如下:(1)地基处理交工面高程根据本工程预估的场地标高,综合考虑道路、停车场结构层及路基填土厚度等因素,地基处理交工面设计平均标高拟定为3.5m。

(2)地基处理交工面以上设计使用荷载本工程建设场地主要用途为道路及停车场,路面以上均布荷载通常按照20kPa考虑。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措施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措施

厚度<25m的一般路段“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措施1.本分项情况描述本项目软基厚度小于25m时,建议采用“袋装砂井+堆载预压”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施工要求:一、砂垫层宽出路基两侧坡脚各 1.0m。

砂垫层采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细度模数大于2.7,渗透系数不小于5X10-3cm/s。

砂井灌砂率应大于95%;砂井伸入砂垫层至少30cm,施工时袋口应扎牢,不得卧倒。

二、砂井采用聚丙烯纺织布,装砂后砂袋的渗透系数应不小于砂的渗透系数;砂井袋抗拉强度应能保证承受砂袋自重。

砂袋长度应较砂井也长度长50cm,使其放入井孔内后能露出地面,并不得卧倒,以便埋入砂垫层中。

三、袋装砂井长度应视软土深度和填土高度而定,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施工长度=设计长度+外露长度。

一般地,当软土深度不足20m,应打穿软土层;当软土尝试超过20m,应按设计长度施打。

四、采用双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35KN/m,延伸率小于13%;其技术指标严格执行国际《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T480-2002)。

受力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非受力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

五、路基预压期内应及时追加土方,以平衡沉降土方维持预压高度,各路段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是滞超载预压及超载高度。

具体做法见以下示意图: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处理横断面2.质量保证措施一、袋装砂井施工袋装砂井是通过砂井机震动沉管将散体砂装入用聚丙稀编织带做成的细长袋子内置于软土地基中,作为竖向排水通道,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并利用填土堆加预压荷载(超载或等载),以加速地基土质压缩达到密实和固结,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使工后沉降提前完成。

1、工艺流程:袋装砂井施工工艺流程为:路基清表→排除地表水→原地面调坡及碾压→铺设下层砂垫层→测量放样→桩位布设→桩基就位→沉管→砂袋制作及沉入→拔出套管→桩基移位→砂袋头埋设→质量检查→摊铺上层砂垫层。

2、施工顺序:每施工段均按由两边向中间,由周围向中心的施工顺序进行,以保证挤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B/ZJWS5243—2003砂井堆载预压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场跑道、油罐、冷藏库、水池、水工结构、道路、堤坝、码头岸坡等土质为透水性质的饱和软弱粘性土进行地基加固工程。

2 术语和定义2.1预压地基的方法有加载预压、砂井堆载预压、砂井真空降水预压三种2.2砂井堆载预压是在软弱地基中用钢管打孔、灌砂,设置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并在砂井顶部设置砂垫层作为水平排水通道,在砂垫层上部压载以增加土中附加应力,使土体中孔隙水较快地通过砂井、砂垫层排出,从而加速土体固结,使地基得到加固(图5243—1)。

其特点是:可加速饱和软粘土的排水固结,使沉降及早完成和稳定(下沉速度可加快2~2.5倍),同时可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防止基土滑动破坏;施工机具、工艺简单,不用三材,可缩短施工期限,降低造价。

3 施工准备3.1 材料要求3.1.1 砂砂井使用的砂,宜用中、粗砂,垫层可用中砂或砾砂,含泥量不大于3%,一般不宜使用细砂。

3.1.2 堆载材料一般以散料为主,如采用施工场地附近的土、砂、石子、砖、石块等;堤坝、路基的预压可以堤坝、路基填土本身作为堆载;大型油罐、水池地基,常以充水对地基进行预压。

3.2 主要机具设备成井设备一般用振动沉桩机、锤击沉桩或静压沉桩机等,桩架配外径为井直径、下端有自由脱落的混凝土桩靴或带活瓣式桩靴的桩管。

活瓣用草圈或铁圈约束,使呈圆锥形,配套机具有吊斗、1t机动翻斗车等。

3.3 作业条件3.3.1 具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等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3.3.2 建筑场地地直障碍物和地下管张、电缆、旧基础、大块石等均已拆除或搬迁。

3.3.3 场地平整,对设备运行的松软场地进行了预压处理。

周围已挖好排水沟。

3.3.4 现场供水、供电线路已铺设,道路已修筑,小型临时设施已设置。

材料已运进现场,质量符合要求,并按布置图堆放。

3.3.5 砂井轴线控制桩及水准基点桩已经测设,井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定位桩。

3.3.6 机具设备已运到现场维修、保养、就位、试运转。

3.3.7 已进行成孔和灌砂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夯实后干密度、成井次序),并对砂井排水进行了测试,其加载次数、固结速度、时间、承载力等符合设计要求。

3.4 一般构造要求砂井的直径一般为300~500mm,间距为7~8倍砂井直径,砂井在整个建筑场地上按梅花形布置,最外排砂井轴线到基础外边的距离应不小于1.5d(d为砂井直径)或砂井深度的10%,砂井深度,视土层具体情况定,当土层较浅时,则砂井贯穿整个软土层较好;当压缩层范围内有粉砂层或含砂量较大的土层时,砂井深度取到该类夹层即可;当压缩层范围内有粘土类夹层时,该土层本身也需要排水固结,砂井深度也应到达该夹层。

砂垫层厚度为0.4~1.0m,砂垫层应做成反向过滤式,周围社排水管或排水井,以便将水排走。

4 施工操作工艺4.1 砂井施工工艺与“砂桩、砂井施工工艺标准”一节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4.2 砂井成孔灌砂系先用桩机将井管沉入地基中预定深度后,即吊起桩锤,在井管内灌入砂料,然后再利用桩架上的卷扬机吊振动锤,边振动边将桩管徐徐拔出;或用桩锤,边锤击边拔管,每拔升30~50cm,再复打桩管,以捣实挤密形成的砂柱,如此往复,使拔管与冲击交替重复进行,直至砂充填井孔内,井管拔出。

拔管速度控制在1~1.5m/min,使砂子借助重力留于井孔中形成密实的砂井;亦可二次打入井管灌砂,形成扩大砂井。

4.3当采用锤击法沉桩管管内砂子亦可用吊锤击实,或用空气压缩机向管内通气(气压为0.4~0.5MPa)压实。

4.5 打砂井顺序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砂井间距较大的可逐排进行。

打砂井后基坑表层会产生松动隆起,应进行压实。

4.6 含水量控制灌砂井砂中的含水量应加控制,对饱和水的土层,砂可采用饱和状态;对非饱和土和杂填土,或能形成直立孔的土层,含水量可采用7%~9%。

4.7 铺设砂垫层砂井顶面铺设排水砂垫层方法同“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4.8 堆载方法大面积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

对超软土地基的堆载预压,第一级荷载宜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预压荷载一般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

有时加速压缩过程和减少建(构)筑物的沉降,可采用比建(构)筑物重量大10%~20%的超载进行预压。

4.9 分期加载加载应分期分级进行,加强观测。

对地基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等应逐日观测并做好记录。

一般堆载控制指标是:地基最大下沉量不宜超过10mm/d;水平位移不宜大于4mm/d;孔隙水压力不超过预压荷载所产生应力的50%~60%。

通常情况下,加载在60KPa以前,加荷速度可不受限制。

4.10 预压时间应根据建筑物的要求以及固结情况确定,一般达到如下条件即可卸荷:——地面总沉降量达到预压荷载下计算最终沉降量的80%以上;——计算的地基总固结度达80%以上;——地基沉降速度已降到0.5~1.0mm/d。

5 质量标准5.1 质量检验标准预压地基质量检验标准见表5243—1表5243—1 预压地基质量检验标准5.2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一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一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一点,基槽每20延迷应有一点。

6 安全措施6.1 地基加固采用堆载预压时,分级堆载期间,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堆载,每级堆载高度不得大于设计规定的高度;堆载预压期间如发现沉降和侧移速率过大,应立即通知人员和设备撤离危险区域。

6.2 施工期间应设专人负责监测预压地基和坡体面表层的裂缝出现情况和变化,建立完善的信息联络。

7 施工注意事项7.1 砂井灌砂应自上而下保持连续,要求不出现颈井,且不振动砂井周围土的结构。

对灌砂量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砂井,应在原位将桩管打入灌砂复打一次。

7.2 地基预压前应设置垂直沉降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桩、测斜仪以及孔隙水压力计,其设置数量、位置及测试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堆载预压施工中,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以免地基失稳破坏。

应根据土质情况采取加荷方式,如需施加大荷载时,应采取分级加荷、并注意控制每级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使之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更须严格控制加荷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荷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

7.4 地基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分期分级卸载,并应继续观测地基沉降和回弹情况。

浅析规则式植物造景和自然式植物造景苏旺指导老师:汪小飞(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摘要:本文分析了规则式植物造景和自然式植物造景,和他们各自的造景特色和主要适用在什么场合。

探讨了规则式植物造景和自然式植物造景二者包括的造景形式以及他们在造园体系、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

介绍了它们在各个国家、地域的各有特色。

最后我们应该适宜运用各种造景形式。

关键字:规则式植物造景,自然式植物造景Analysis of rule-plant landscaping and nature plant landscapeSu WangDirector:Wang Xiaofei(College of Life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ules scene building with plants and nature plant landscape, and their landscape and mainly used on occasion.Discusses rules for scene building with plants and nature plant landscape landscape including the two forms as well as their gardening system, on the 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points.Describes them in the various countries, geographical features.Finally we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use various landscape forms. Keyword:Rules-plant landscaping, nature plant landscape1.树木配置的形式按照树木的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依其姿态、色彩、干形进行平面和立面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态的有机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人入胜的树木景观。

树木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

2.规则式植物造景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是把树木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具有一定的株行距或角度,整齐、严谨、庄重,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体现一种严整大气的人工艺术美,视觉冲击力较强,但有时也显得压抑和呆板。

2.1规则式植物造景适用的场合规则式植物造景常用于规则式园林和需要庄重的场合,如寺庙、陵墓、广场、道路、入口以及大型建筑周围等。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主要是规则式的,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以及鸟兽形态,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协调统一。

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文艺复兴时法国园林等植物景观都是规则式的。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受到唯理思想的影响,采用完全规则式的配置方式,整齐一律,均衡对称。

植物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均衡布置,植物在种类、株数、体量、大小、高矮选择上都与中轴线呈对称布置;草坪和花圃,被分割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板块,甚至树木本身也被修剪成规则式的,如凡尔赛宫成排树木沿中轴线规则排布,密植的树木修剪成的树墙,给人以有序整齐视觉感受。

古罗马园林很重视植物造型的运用, 有专门的园丁从事这项工作。

造型初期只是将一些萌芽力强、枝叶繁茂的常绿植物修剪成篱, 以后日益发展, 将植物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文字、图案, 甚至一些复杂的牧人或动物的形象。

常用的植物为黄杨、紫杉和柏树。

又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及法国18 世纪园林中都有大量的规整式植物造型。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给人以雄伟气魄之感。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兴盛迷园的建造。

例如, 罗马园林中的迷园内有图案复杂的小径,有的用大理石铺路, 有的用草皮铺路, 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 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 成为园中娱乐的一个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