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定义-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的强度和震感,是测量地震强度和对物体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参数。

它是根据地震震中区域内不同物体受到的震动强度和破坏程度来评定地震的大小的。

地震烈度的名词解释如下:1. 震中:地震发生的中心点,也是地震波最早到达的地点。

2. 烈度:地震的强度和震感的度量。

是根据建筑物和人体的反应来估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和震感强度的指标。

3. 评定:根据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和借助地震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地震的烈度。

4. 震级: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

通常使用地震仪观测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和周期进行计算,主要参考地震矩(Moment)。

5. 烈度表:用于记录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变化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烈度表上可能包括不同的烈度级别和对应的破坏程度描述。

6. 破坏程度:地震对建筑物、设施和人体的影响程度。

破坏程度通常包括轻微、中等、严重和特别严重等级。

7. 人体反应:指地震发生时人体能够感受到的各种状况,如颤动、晃动、摇晃等。

人体反应通常被用于评估地震的烈度。

8. 建筑物影响: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受损程度和破坏情况。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衡量地震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9. 强烈震动:地震中具有高能量和高频率的压力波和剪切波引起的震动。

强烈震动对建筑物和人体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害。

10. 局部地震:在震中附近范围内发生的地震。

局部地震的烈度通常较高,对震中周围的建筑物和人口有较大的影响。

11. 深度震中:指地震震中的深度。

深度震中越深,震感可能越弱,但对地震波传播路径和破坏范围也会产生影响。

12. 余震:指地震之后发生的较小的地震。

余震通常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对已经破坏的建筑物和人体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地震烈度是评估地震大小和对人类、建筑物的影响的重要参数,了解和理解地震烈度名词的含义对于预测地震风险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当以地震烈度为指标,按照某一原则,对全国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并作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时,区划图可标志烈度便被称之为“地震基本烈度”。

什么叫地震基本烈度?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相继编制了三次地震烈度区划图。

通常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

由于这三代区划图的编图原则不同,因此,各图的基本烈度的定义也不相同。

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历史地震烈度的重复原则和相同发震构造发生相同地震烈度的类比原则。

这一代的基本烈度被定义为:“未来(无时限)可能遭遇历史上曾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的基本烈度为:未来一百年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二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方法称为确定性方法,图中标示的烈度在对具体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时需做政策性调整。

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采用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并直接考虑了一般建设工程应遵循的防震标准,确定以50年超越概率10%的风险水准编制而成。

因此,基本烈度被定义为未来50年,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区划图的基本烈度也是一般建设工程(即建筑物抗震分类标准中的两类建筑)的设防烈度,也可以叫做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本世纪初以地震动参数为指标编制了地震峰值加速度图、反应谱特征周期图。

并以国家标准颁布施行。

至此,在抗震设防中不再直接应用基本烈度一词。

但抗震设计仍保留地震烈度的概念作为建筑物抗震措施的等级标准。

提出基本烈度这个名词是由已故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于50年代初提出的。

近五十年来,它已为工程界普遍接受并广为使用。

在我国过去和现今的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设防地震大都是以“基本烈度”的形式体现的。

随着地震科学事业的发展,基本烈度的概念未变,但其含义却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通过对基本烈度的由来历史的介绍,以求了解我国设防地震的发展过程。

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
(实用版)
目录
1.烈度分级的定义与意义
2.地震烈度分级的具体标准
3.地震烈度的评估方法
4.地震烈度分级的应用领域
5.我国地震烈度分级的现状与发展
正文
地震烈度分级是指根据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将地震烈度划分为不同级别的过程。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防灾减灾以及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烈度分级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I 度:无感地震,仅仪器能检测到;
(2)II 度:微弱感觉,少数人在静止状态下可能察觉;
(3)III 度:室内少数人感到摇晃,悬挂物品轻微摆动;
(4)IV 度:室内大多数人感到摇晃,悬挂物品明显摆动,部分门窗轻微开裂;
(5)V 度:室外感觉明显,门窗晃动,部分墙体开裂,瓦片掉落;
(6 度):室内外破坏明显,墙体开裂,部分房屋倒塌,地面裂缝;
(7 度):严重破坏,大部分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山体滑坡;
(8 度):毁灭性破坏,地表变形,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

地震烈度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1)地震学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震源参数等地震学数据,结合烈度衰减规律,推算地震烈度;
(2)现场调查方法:地震发生后,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建筑物破坏程度、地表现象等判断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分级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防灾减灾、地震保险、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

我国地震烈度分级的现状是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烈度分级标准和评估体系,但在地震预警、地震应急响应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

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

地震烈度的统计分布多遇地震烈度(众值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5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中震烈度即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474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大震烈度即为罕遇地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值,相当于1600~250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

由烈度概率分布可知,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即多遇地震烈度)相差约1.55度,而基本烈度与罕遇烈度相差约为1度。

例如,当基本烈度为8度时,其众值烈度(多遇烈度)为6.45度左右,罕遇烈度为9度左右。

抗震设防烈度是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做过抗震防灾规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区划(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例如广州、北京地区的设防烈度分别是7度和8度。

我国规定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烈度为6度及以上的地区。

目前《抗震规范》适用于6~9度地区的建筑结构一般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们通常设计时所说的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基本烈度,也即中震烈度。

我们通常设计所进行的结构计算,主要是多遇地震作用下(小震,比基本烈度约低1.55度),假定结构仍为弹性情况下的抗震承载能力验算;以及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验算。

而对于中震烈度,通常通过抗震构造措施得以实现。

实际上,我们通常只进行多遇地震(小震)作用下的弹性验算;仅当建筑达到抗震规范5.5.2条的条件时,我们才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

1/ 1。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设计烈度的定义或区别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设计烈度的定义或区别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设计烈度的定义或区别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烈度、基本烈度、设计烈度的定义与区别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以及设计烈度是地震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物设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地震等级划分标准有三个阶段,从小到大顺序分别为震级、
烈度和规模地震。

震级是指根据震中远震定位法,以震级数字和次级数字表示的震
中距当地最近固定台站的地震波能量强度,其中,Ⅰ级地震波能量最小,数字介于2.0-2.9;Ⅱ级地震波能量较大,数字介于3.0-3.9;Ⅲ
级地震波能量中等,数字介于4.0-4.9,Ⅳ级地震波能量大,数字介于5.0-5.9;Ⅴ级地震波能量较大,数字介于6.0-6.9;Ⅵ级地震波能量
很大,数字介于7.0-7.9;Ⅶ级地震波能量极大,数字介于8.0-8.9。

烈度是指根据地震运动的振动烈度分级,以烈度数字和次级数字
表示的地震振动的大小,其中Ⅰ级最小,烈度数字介于2.0-2.9;Ⅱ级稍大,烈度数字介于3.0-3.9;Ⅲ级中等,烈度数字介于4.0-4.9;Ⅳ
级较大,烈度数字介于5.0-5.9;Ⅴ级极大,烈度数字介于6.0-6.9。

规模地震是指根据烈度和震级等地震参数认定的,发生在某个区
域内的一次或多次大地震,规模地震从小到大分为Ⅴ级、Ⅵ级、Ⅶ级、Ⅷ级、Ⅸ级和X级。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它是指地面及房屋或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浅则地震烈度高,震源深度深则地震烈度低。

根据国家标准GB/T 17742-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从小到大分别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表示。

烈度等级则从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现象和其它震害现象三个方面作出评定,其中Ⅰ~Ⅴ度主要看人的感觉,Ⅵ~Ⅹ度主要看房屋震害现象,Ⅺ~Ⅻ度主要看其它震害。

地震烈度评定标准

地震烈度评定标准

地震烈度评定标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烈度评定标准有关地震烈度评定标准为了能够使震后灾区得到有效的援助,我们针对不同等级的地震进行不同等级的响应。

地震等级与烈度对应表

地震等级与烈度对应表

地震等级与烈度对应表世界各国使用的烈度表不同,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ⅩⅡ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

日本把烈度称震度,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1至7度,共8个等级。

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一、地震等级地震等级(地震震级):是指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1、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2、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3、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4、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5、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6、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7、巨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1、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2、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4、四至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5、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6、六至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7、九至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8、十至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地震烈度分级表地震烈度这一术语来自于英文单词Intensity,最初用它来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逐步扩展到反映地震中某一地区人的感觉、结构物的损坏、器物的反应和自然现象的变化等宏观标志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地震烈度的直接含义就是地震引起后果严重程度的一种衡量尺度。

地震烈度的第二种解释,是地震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也反映了地震破坏作用的大小。

所以,地震烈度也可以理解为地震破坏作用大小的一种量度。

虽然第二种解释是地震烈度最初含义的衍生,但长久以来,研究人员多在这一含义上使用它。

地震烈度概念在地震工程学的所有重要应用中都被理解为地震动强弱程度的度量尺度。

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就是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强弱,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

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离越近,烈度越高。

同样,当地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

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

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

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

发生地震后能量以波的形式释放出来,沿地壳向上传播的是纵波,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是横波,地震波对建筑物影响最大的是横波,与纵波不同的是它对建筑物产生的是横向晃动,它是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免费下载】地震震级与烈度

【免费下载】地震震级与烈度
微震:<1 级;
微震(弱震):1~3 级(不含),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3~4.5 级(不含),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4.5~6 级(不含),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 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名词解释地震烈度

名词解释地震烈度

名词解释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的一个参数,它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对地壳的影响程度。

地震烈度评估的依据是烈度表,地震烈度的值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

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地震震级是一个数值,是用来描述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的大小,通常用洛格(Log)标度表示。

地震烈度则是用来描述地震对人造结构和地表的影响的大小,它是根据地震现场的破坏程度而判断的。

地震烈度评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造结构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根据人造结构的破坏情况来评估地震的破坏程度。

比如房屋的倾斜、倒塌、墙壁的开裂等,都可以用来判断地震烈度的大小。

2.地表破坏情况:地震烈度还可以通过地表的破坏情况来评估地震的破坏程度。

比如地面的开裂、沉降、水井的变化等都可以作为评估地震烈度的依据。

3.人们的感受和经历:地震烈度还考虑了人们在地震中的感受和经历,比如人们是否感到晃动、是否有恐慌、是否听到巨大的响声等,都可以用来评估地震烈度的大小。

4.危害程度:地震烈度还可以根据地震造成的危害程度评估地震的破坏程度。

比如人员伤亡的情况、财产损失的情况等,也可以作为评估地震烈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烈度通过对地震破坏程度的评估,能够为灾害应急和抢救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同的烈度值对应不同的破坏程度,这使得救援人员和相关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破坏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扩大。

总之,地震烈度是一种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参数,它反映了地震造成的各种破坏和危害程度。

通过评估地震烈度,可以为灾害应急和抢救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地震基本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的那些事儿嘿,朋友们,咱们来聊一聊地震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老朋友。

你知道什么是地震基本烈度吗?简单来说,就是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的强度。

就像你玩捉迷藏,躲得越隐蔽,被找到的机会就越小,但一旦被发现,后果可就严重了!想象一下,当你在房间里玩得正嗨,突然地板开始“咚咚咚”地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地震基本烈度就像是你的心跳,告诉你“我来了!”如果你的心脏不够强壮,可能就要面临一些“小插曲”。

所以,了解这个指标,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接下来说说抗震设防烈度。

这个就像是我们给自己准备的“护身符”,告诉我们如何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和家人。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房子是坚固的堡垒,即使地震来了,你也不用担心会被打得七零八落。

这就像是给房子装上了一副“盔甲”,让它变得更加安全。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需要抗震设防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历史地震记录了。

就像你想知道某个地方的天气怎么样,你会查天气预报一样,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除了了解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抗震能力。

比如,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救知识,掌握一些实用的逃生技巧,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地震时可以依靠的力量。

当然啦,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比如,安装质量合格的家具和电器,确保家里的电线没有老化,这些都是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的好方法。

我想说,虽然地震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就像我们不会因为害怕打雷而不敢出门散步一样,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地震时更加从容不迫。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你们通过这篇文章对地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颗“强心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记得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名词解释地震烈度指的是一次地震中,造成的破坏的程度。

不同类型的地震,它们在不同地区引起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中强地震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其烈度也就随着增大,而对人体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小于或者等于小于中强地震。

地震烈度也是地震等级划分的依据之一,主要由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其中,震级又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我国把小于2级的地震称为弱震或微震;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5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6级的称为大地震。

另外,对于同一次地震而言,震级越高,破坏越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

从震源释放的能量可以看出震级的大小。

如果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超过了该地区的承受极限,那么即使震级不大,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而当地震释放的能量低于地震的释放极限时,则只会造成一些轻微的损失,甚至没有破坏。

2。

震源深度:震源深度与震级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震源越浅,震级越高,能量释放也越大,对人体和建筑物的破坏也越大。

因此,震源越浅,破坏也就越大。

震源越深,破坏也就越小。

3。

震中距离:震中距离与震级的大小和震源的深浅都无关。

所以,同样大小的地震,在相距很远的地方发生时,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有时并不一样。

这是因为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各种物质(包括人类建筑物)对其进行衰减和吸收。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较快,但到达地面后衰减很快,故震级较小的地震人们首先感觉到;而地震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速度慢,故震级较大的地震人们感觉到的时间较迟。

3。

震级:震级的大小是指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与震源的深浅、震源释放能量的快慢、震源与震中的位置均无关。

例如,一场8级地震,震源很浅,震级却很大(8级);反之亦然。

可见震级大小取决于地震本身释放能量多少及人的感知灵敏度。

综上所述,影响地震烈度的主要原因还应归结为震级和震源两项因素。

1。

震级;震级=释放能量/地震体积=8/(5×10^7)=8/5×10^11=2×10^12=2×106。

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

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

名词解释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和工程建筑影响的强度。

(或者解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它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依靠人在地震时的感受或震后物体的
反应程度、工程建筑的损坏或破坏程度以及地表的变化的宏观尺度。

因此,强度的认定主要依靠对上述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受地震影响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的烈度。

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和地表的变化,对距震中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进行评估,并绘制等烈度线作为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

因此,地震烈度主要表
示已经发生的地震的影响程度。

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地震释放的能量(震级)、
震源深度和距震中的距离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路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地震的强度在不同的方向上有所不同,例如在土层较浅的山区衰减较快,而在土层较厚的平原地区衰减较慢。

烈度也用于地震区划,表示未来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最大烈度,估计某一施工区域可能发生的地震影响。

对于新项目,工程设计采用的强度是一个设计指标。

据此,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并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

什么是地震烈度

什么是地震烈度

什么是地震烈度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含义概述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建筑物破坏的程度和地表面变化的状况,评定距震中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绘出等烈度线,作为对该次地震破坏程度的描述。

因此,地震烈度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

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地震的烈度在不同方向有所不同,如在覆盖上层浅的山区衰减快,而覆盖土层厚的平原地区衰减慢。

烈度还用于地震区划,表示将来一定期限内可能发生在某一区域内的最大烈度,估计一个建设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影响大小。

地震烈度分类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五类: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板块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抗震的基本烈度

抗震的基本烈度

抗震的基本烈度
抗震的基本烈度是指某个地区在地震发生时所受的地震影响的强度等级。

这个等级是由震级、震源距离、地基条件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确定的。

因此,不同地区的基本烈度也是不同的。

在中国,基本烈度分为12度。

其中,一度为地震影响极弱,而十二度则为地震影响极强。

一些地震易发地区,如四川、云南等地,基本烈度往往比较高,需要特别注意抗震防灾工作。

抗震的基本烈度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地区的基本烈度等级,建筑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抗震措施,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震力的作用。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工程师们通常会采用一些措施,比如加强建筑物的基础、加装钢筋混凝土柱等等。

此外,还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就考虑到地震安全因素,如尽量避免单一结构的大型建筑、增加建筑物的自由振动周期等等。

尽管中国经常受到地震的侵袭,但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地震抗性的经验和技术。

通过这些工作的不断探索、
研究、总结和完善,我们相信可以不断提高抗震防灾的水平,为人类的安全稳定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抗震烈度

抗震烈度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 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 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运用
里氏震级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 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中国历次大地震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
2008年6月2日0时59分台湾省台北市发生6.
谢谢观看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 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
建筑结构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要求;当 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 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震级并没有规定上限 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

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

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

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

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

中国采用12度表。

资料: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震级和烈度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2004年开工,原定2009年9月完工,但受金融危机拖累,竣工日期推迟。

耗材大约33万立方米混凝土和大约3.14万吨钢材。

楼高160层,49层为办公场所。

迪拜塔表面由大约2.8万块外层板组成,所用玻璃足以覆盖14座标准规格足球场。

楼内设57部电梯,包括最高时速64公里的世界最快电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