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

合集下载

雪灾后的反思

雪灾后的反思

2008雪灾后的反思一场五十年别遇的暴雪,全国震动,举世瞩目.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依照民政部统计,此次雨雪天气妨碍范围广,导致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14个省(区、市)受灾,受灾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基本上建国以来少有的。

目前,雨雪天气差不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4亿元。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从整个灾情来看,使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别同程度的雪灾,全国受灾人口已近6000万,这是建国以来,也算是30年来遇到的第一次这么大的灾难过程。

”面对宛然猝别及防的天灾,我们需要反思的地点有不少。

事实上,放眼国外,发达国家发生雪灾天气亦很常见,《环球时报》曾经报道美、德等国应对雪灾的举措,我们别妨看看人家是如何做的。

其二,在一些发达国家,在小学就开设特意的课程教育孩子怎么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难。

如此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别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怎么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政府的负担。

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虽然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但由于人们早就做好预备,家中储藏了防寒货物,所以并未对人们日子造成很大妨碍。

与之比较,我国的应急机制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淡薄化的缺点。

尤其,应急机制往往局限在政府层面上,公民既别能及时了解事情,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

并且,我们在抗灾设施的配备上,也往往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比如有的地点缺少扫雪设备和货物。

其三,建立必要的惩戒体系。

为防“雪后大堵车”,德国法律规定,假如大雪后车主敢把车辆停靠在要紧街道两旁阻碍交通的,就将面临数百欧元罚款,并且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

在美国一些都市,市政府要求房主必须在雪停后的翌日中午前把雪清扫洁净,否则初犯者将被罚100美元,假如一具冬季被罚三次,还将面临90天的监禁。

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些人却发灾害财,比如,在某地,出租车司机漫天要价,基本别再打表,平日“三元起步”,如今是按人头拼车,市内每人10元起。

最新整理抗击雪灾对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思考

最新整理抗击雪灾对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思考

最新整理抗击雪灾对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思考恩格斯曾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1998年抗洪,使我们认识到了防洪固堤、修坝安民的重要性;20xx年抗击“非典”,增强了我们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应对多样化威胁的紧迫感;今年的雪灾之后,我们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思考之一:应急体系仍需完善这次主要发生于华东、华南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属50多年来所罕见,因低温严寒所造成的电力中断、道路拥堵、机场封闭、旅客受阻等问题,加之适逢春运的高峰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我国初步建立的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在这次大考之中,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办公室较好地履行了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确实在协调军地有关部门遂行抗灾救灾任务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但在实际运作中,当前应急管理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现行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主要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组成,各级党委和军队的相关部门未被纳入其中,在危急危难时刻,不便于快速形成党政军民合力抗灾的局面。

二是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这次低温雨雪天气实属罕见,但在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南方地区对此类恶劣天气所造成的危害估计不足,抢险救灾的准备不充分,甚至连相应的预案事先都未制定,除冰扫雪的物资器材匮乏等问题。

三是应急管理的力量体系有待加强。

除政府各部门和专业系统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之外,各类民兵应急分队对当地民情、社情和地形环境比较熟悉,理应成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力量。

思考之二:军地协作尚需加强这次抗灾救灾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党政军民合力奋战,取得了圆满胜利,对锻炼提高军队执行多种任务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但在军地合力抗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尚需加强的“短板”。

为了在今后类似行动中更加有效地发挥军队的职能作用,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军地协作抗灾救灾的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畅通灾情通报渠道。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如大雪天气的频率与强度也在增加。

大雪天气给交通、生活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应急救援工作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应对类似的紧急情况。

一、应急救援工作总结1. 加强预案准备大雪天气的到来常常突如其来,预案的准备与实施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对大雪天气的预警机制进行了完善,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针对大雪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建立联动机制大雪天气的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各方的协调合作,在此次事件中,我们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建立了紧密的联动机制。

通过不同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同配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响应紧急情况、调派资源和提供救援服务。

3.提高救援人员技能面对大雪天气中的应急救援工作,救援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至关重要。

我们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在应对大雪天气中的处置能力,包括急救技能、救援装备的使用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

这些培训举措在此次应急救援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但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应急救援工作的反思与改进1. 加强信息共享在大雪天气的应急救援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共享与传递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应加强与各个相关部门的联络,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从而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2. 完善物资储备大雪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包括交通堵塞和电力中断等。

我们应在平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持。

此外,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物资供应链,以应对不同规模的应急事件。

3. 强化宣传教育大雪天气的应急救援工作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安全与生活,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告知公众应对大雪天气的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

国家灾害感悟心得体会(3篇)

国家灾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感灾害的无情,也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在面对灾害时的坚强与勇敢。

在此,我愿以国家灾害感悟为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灾害无情,人间有爱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让人们措手不及,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然而,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是台风、洪水,每当灾害发生,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伸出援手,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

1. 亲情的力量在灾害面前,亲情的力量尤为突出。

许多灾区群众在失去家园、亲人后,依然顽强地生活下去,正是亲情的支撑让他们勇往直前。

例如,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用双手撑起石板,保护着怀中的孩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种伟大的母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2. 友情的力量灾害发生时,友情的力量也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志愿者、救援队伍纷纷奔赴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援助。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伟大。

3. 爱国的力量面对灾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这种爱国情怀,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无数英雄事迹涌现出来,如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国赞歌。

二、国家担当,众志成城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救援力量,投入大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1. 快速反应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中,政府及时组织救援力量,为灾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2. 全力救援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国政府全力以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从SARS到大雪灾_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

从SARS到大雪灾_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

从SARS到大雪灾_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从SARS到大雪灾: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近年来,中国经历了多起重大突发事件,如2003年的SARS疫情和2008年的大雪灾。

这些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促使中国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对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进行反思,可以为未来应对类似突发事件提供有益启示。

首先,SARS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意识到了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在SARS疫情控制过程中,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如设立专门的反应机制、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完善信息报告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中国政府对危机的应对能力,为今后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其次,大雪灾事件也成为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契机。

在面对早前未曾遇到如此规模的雪灾时,中国政府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中国政府以其高效的组织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在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引以为戒的教训是,应急管理体系必须不断提高应对多样化灾害的能力,特别是在地方层面。

第三,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中央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体经营者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同样重要。

特别是在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方面,各方的合作和协调是确保应急管理体系顺利运行的关键。

第四,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政府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如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救援调度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也增强了公众对应急措施的信任度。

最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反思需要着重于制度和机制的不断完善。

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有科学、完备、高效的制度和机制作为基础。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组织架构、有效的资源调配机制等。

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

20XX年南方雪灾之后的思考

20XX年南方雪灾之后的思考

20XX年南方雪灾之后的思考随着我国南方地区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的全面恢复,标志着抗雪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面前,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作精神,军民团结、奋勇抗灾的巨大力量和显著成果,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一致称颂,而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扬。

现在,我们静下心来,回顾抗击冰雪灾害的历程,确实可以感到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一、提高地方和基层的自救能力是首要任务(1)切实把制定预案,组织自救放在第一位。

抗灾实践说明,在遭遇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不可能会立即得到外界的支援和帮助,特别是在灾害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更应当重视自救。

因此,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村和城市居委会等基层组织,都要及时制定相关预案,尽可能在灾害发生时的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当灾情发生时要积极参与,及时自救。

抗灾自救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从我们身边做起的,这次在冰雪交加、交通阻塞、食品缺乏甚至通讯联系中断的情况下,众多旅客能在列车或长途汽车上度过几天几夜;长时间断水断电的城市居民能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互不相识的人们能够自发地救助弱势群体等,都需要大智慧、大爱心、大团结、大帮助和大奉献。

在经历过这次冰雪洗礼之后,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积极参与抗灾自救行动的思想。

二、提高救灾行动的效率和效果是重中之重(1)掌握真实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越是大规模救灾行动,越应当做到有的放矢。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人力支援、物资调配、经费支持都要努力做到科学、及时和有效,因此,应当准确掌握灾区信息,分析主要矛盾,实施重点突破,解决燃眉之急。

为了准确把握灾区情况,除了上级部门要深入一线调查了解真实情况之外,灾区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也要尽快向上级政府和部门反馈受灾情况和所需援助,及时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抗击特大雪灾的体会与启示

抗击特大雪灾的体会与启示

抗击特大雪灾的体会与启示自2021年1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特大雪灾,造成了极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人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人间大爱。

抗击特大雪灾,让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启示。

一、团结协作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抗击特大雪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的团结协作,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了紧密配合,共同应对困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用自己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了受灾人民极大的援助和帮助。

在这场灾难中,人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紧密携手,才能排除万难。

二、危机意识是防范灾害的前提在天灾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预防尤其重要。

我们必须认识到,大自然的威力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而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就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特大雪灾降临前,有些人对灾害风险的认识不够,缺乏危机意识,这也是导致灾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早做准备,及时应对。

三、技术创新是进步的源动力在特大雪灾中,人们采取了许多新技术手段,如使用遥控飞机实现了输送粮食、药品等物资,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提高了救援效率,帮助了更多的受灾人民。

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危机处理提供了源动力,无论是在自然灾害还是其他领域,技术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四、关爱和帮助是人性的表现在特大雪灾中,有许多人奔波在路程上,帮助灾民。

他们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是救援队员,有的是普通群众。

而这些人在营救、援助的过程中,向受灾群众传递了爱与温暖,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情,体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在这场灾难面前,人们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我们成为一个优秀人的必然要求。

五、灾难中不放弃,是必胜的信念特大雪灾让许多人感到绝望,但在营救抢险人员和群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人不放弃的努力,它们的坚持让灾难失去了原来的可怕。

反思雨雪冰冻灾害

反思雨雪冰冻灾害

反思雨雪冰冻灾害近年来,雨雪冰冻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每当灾害降临,我们在承受痛苦和损失的同时,更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应对这类自然灾害。

雨雪冰冻灾害的破坏力不容小觑。

它可能导致道路交通瘫痪,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电力设施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生产生活;通信中断,使得信息传递受阻;农作物受灾,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房屋建筑受损,威胁人们的居住安全。

这些直接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过程中,我们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在灾害预警方面,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监测和预报体系,但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上仍有待提高。

有时候预警信息发布不够及时,导致人们无法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应急救援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灾害发生时,救援力量的调配、物资的运输和发放等环节可能会出现混乱和延误,影响救援效果。

再者,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道路、桥梁、电力和通信设施在灾害面前显得脆弱不堪,无法承受极端天气的考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和提升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呢?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提高气象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延长预报的时效。

同时,要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可能受到影响的人手中。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也是关键。

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救援力量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高效的救援合力。

此外,要提前储备充足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并建立快速的调配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采用更加坚固耐用的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设施的抗灾标准。

对于现有的基础设施,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抗击雪灾心得体会(精选6篇)

抗击雪灾心得体会(精选6篇)

抗击雪灾心得体会抗击雪灾心得体会(精选6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击雪灾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击雪灾心得体会1五四暨抗冰表彰大会,使我们焦电人又想起了那些和冰冻抗争的日日夜夜。

今年第一场雪是元月二十三日下的,以为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很快就会消融,于是抓紧时机陪孩子到公园照了很多雪景,小孩子还在雪地里玩了大半天,看到孩子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

到了元月二十五日,形势急转直下,变成了一场五十年难遇的冰灾。

二十五日早,我一出门,就看到门口的坪里结满了冰,有二、三寸厚,我试着一走,特别滑,于是转身回家对妻子说:“成灾了,我可能要参加厂里的抢险救灾”,说完就往公司赶,平常只要二十分钟的路程,我花了五十多分钟,路上不时有跌倒的员工,没心情看人家的笑话。

这些年来,我一般都是七点半左右到办公室,可是今天迟到了,可能是第一次。

到部门辖区转了一圈,看到的情况让人不敢想像:制样室、化验室停水、停电,员工没办法做事;室外的高压线、照明线裹上了厚厚的冰,低垂得特别厉害;电话线不勘重负,断了好几处;员工走来走去,不停地抖动,那是他们保暖的方式。

回到办公室,我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余部长,并提出了安全注意事项和近期应对措施,然后分头落实到各办及班组。

上午十点钟,公司召开了紧急会议,何总出差在外,廖书记主持。

公司成立了抗冰保炉指挥部,下设六个专业组,我和龙总在第五组,负责保障、安全;余部长在第六组,负责生活后勤。

会后,我们又碰了一下头,决定余部长带八个人到生活后勤组,抽六个人加强到保安队值勤;由一个班长带四个人挑煤保机关四个取暖点用煤;其余的做机动力量。

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大部分是有事就通知,看到谁当班就安排做事,没有人有半点怨言,证明我们质检部的兄弟姐妹们在大灾害面前没有当逃兵,没有做懒汉,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集体。

2024年抗雪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抗雪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抗雪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极端天气,特别是冬季的暴雪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巨大影响。

面对这一严峻局势,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展现出了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形成了一批抗雪救灾的先进事迹。

通过学习和汲取他们的经验,我深深体会到了团结奋斗的力量和牺牲精神的伟大,下面就是我对于这些抗雪救灾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抗雪救灾事迹体现了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

在抗击暴雪的斗争中,各级党委政府及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没有退缩、没有惧怕,而是坚守岗位,顶着寒冷和困难,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对自然灾害的有效应对。

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其次,抗雪救灾事迹彰显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抗击暴雪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统一战线,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寒冷和危险。

他们相互扶持,互帮互助,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了自然的威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才能取得了抗雪救灾的胜利。

团结协作是我们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时必不可少的力量,只有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我们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胜利。

再次,抗雪救灾事迹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在冬季的暴雪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抗雪救灾的行动中,他们为了保护家园,为了救助他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有的人主动加入救援队伍,冒着严寒去救助被困的人们;有的人自觉清扫大街小巷的积雪,为交通畅通做出贡献。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也让我深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只有尊重人民的主权,发扬人民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在任何困境中迎难而上,战胜一切困难。

最后,抗雪救灾事迹激发了我们自我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在抗击暴雪的过程中,抗雪救灾英雄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精神,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救灾的事业中。

【心得体会】20XX雨雪冰冻灾害的再思考

【心得体会】20XX雨雪冰冻灾害的再思考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20XX雨雪冰冻灾害的再思考〕雨雪冰冻灾害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抗性。

我们的政府在这次处理雨雪冰冻灾害面前总的来说是有效的,是对人民负责的。

应该看到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民生的亲民形象,有力地增强了人民战胜雪灾的信念。

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带头亲临救灾第一线,指导抗灾,做了大量的负有成效的工作,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在雨雪冰冻灾害面前,许多党员干部、公务人员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有的还献出出了宝贵的生命,改善了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人民子弟兵和公安干警再一次发挥了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冲锋陷阵的英雄本色;铁路、电力等部门的干部、职工奋力抗灾、艰苦工作、不怕牺牲的许许多多的动人事迹;我们的新闻媒体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战斗力;所有的人,包括患病的、生孩子的人,无不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不可战胜的坚强和韧性,特别是旅客也经受住了考验。

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雨雪冰冻灾害面前,也暴露出某些利欲熏心的人的丑恶嘴脸。

他们把心思用在了发灾难财上,借机哄抬物价、巧取豪夺。

我们也听到了一些议论。

他们把灾难不加分析地完全归结为“人祸”,完全责怪政府。

企图借此煽动人民对政府的不满,窃盼着混乱局面的出现。

这些议论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当然,我们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雨雪冰冻灾害面前的工作,也不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和问题的。

政府和相关部门只是事前没有预计到这次雪灾的严重性,准备不足。

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应急机制的明显不足,暴露出我们抗灾能力的严重缺陷,暴露出应急机制迟缓化、被动化、淡薄化的缺点。

我们应该冷静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政府。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埋怨,要做的是:一是继续抗灾、灾后重建,尽我们的所能为抗灾做些实事;二是建立完善的雨雪冰冻灾害预报系统;三是建立完全的应对灾害体系,特别是地方政府主动应对和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四是建立必需的救灾物资储备和制度保障;五是气象、地质灾害部门以及机场、车站和高速公路职能部门也应考虑,南方的特殊地理环境,雪化成水,水凝成冰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六是建立必要的激励和惩戒机制;七是科研部门应对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尽快从技术层面上拿出解决办法。

南方冰雪灾害对政府应急管理的启示

南方冰雪灾害对政府应急管理的启示

南方冰雪灾害对政府应急管理的启示2008年年初, 我国南方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 引发了我国今年第一次大型公共危机。

这次冰雪灾害波及全国20个省( 区) , 受害人数过亿, 造成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 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 并由此造成大量人员和物资流动阻滞的连锁反应。

这次灾害不仅使南方一些地方的电网受到重创, 电力设备遭受破坏, 而且给一些地方的林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灾难。

这次严重冰雪灾害持续时间之长、受害面积之广、灾害损失之重、救灾难度之大, 出乎人们的预料。

灾害的惨烈与危害, 已逼近了常人心理和生理所能承受之极限。

据粗略估计, 这次突发性自然冰雪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持续损害和救灾成本达到了1111亿元。

〔1〕从此次南方冰雪灾害大面积损害的严重程度来看, 不亚于1998 年的洪水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并且远远超过2003年的非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场冰雪灾害再一次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南方冰雪灾害凸显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 今年的冰雪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大等特点, 很多地区为50 年一遇, 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 属历史罕见。

尽管在经历了艰难的抗灾之路后,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广大受灾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已逐渐走向正常, 但这次雪灾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

(一) 决策层缺乏应对冰雪灾害的忧患意识。

首先, 有的地方领导人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领导人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忙于追求经济发展, 对突发事件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 以至于当冰雪灾害来临时反应迟缓, 决策不力, 统筹力度不够。

其次, 政府应对冰雪灾害的经验不足。

虽然经历非典后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如何恰当地应对突发事件并没有真正的经验可供借鉴, 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因而当冰雪灾害来临时, 有的地方领导手忙脚乱, 主观臆断, 指挥失当。

2024年电力公司总结反思抗雪灾经验教训(2篇)

2024年电力公司总结反思抗雪灾经验教训(2篇)

2024年电力公司总结反思抗雪灾经验教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天气异常的增多,自然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在2024年冬季,我公司所在地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大雪灾,给电力供应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总结与反思我们在抗雪灾中的经验教训,下面将提供一个____字的总结报告。

一、问题回顾:1. 协调不到位:由于大雪灾的突然发生,导致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

这导致了救援工作的困难和延误。

2. 设备备品不足:在雪灾发生之前我们没有做好相应的备品备件的储备工作,导致很多电力设备无法及时修复,进一步延长了故障处理时间。

3. 应急预案不完善:我们公司此前没有针对大雪灾这种特殊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这给我们在应对灾害时带来了困难。

4. 人员配备不足:在雪灾期间,由于人员不足,我们无法迅速应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无法满足用户的紧急用电需求。

二、经验教训总结:1.加强部门协作:下一次类似的自然灾害中,我们需要建立更为紧密的协作机制,各部门之间要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以便及时做出决策和行动。

2.做好备品备件储备:在未来的电力抗灾中,我们需要提前统计各类电力设备的备品备件需求,做好充足的备品备件储备,以应对突发的故障情况。

3.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的分工、设备的调配、用户的优先供电策略等,确保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有条不紊地应对。

4.增加人员配备:在冬季大雪期间,应增加维护人员和工程师的配备数量,以便能够及时处置设备故障,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三、对策措施建议:1.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下一次类似的灾害发生时,我们应当及时召开会议,将各部门的工作统一到一起,形成统一指挥部,确保各个环节的协作无障碍。

2.推进备品备件储备工作:我们应当建立备品备件的储备计划,包括统计和采购相应的备品备件。

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机制,确保备品备件的有效使用。

2024年抗雪灾活动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抗雪灾活动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抗雪灾活动的心得体会我参加的2024年抗雪灾活动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

这次活动发生在我所在的城市,雪灾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交通瘫痪、供暖不足、物资短缺等问题接连不断。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决定积极参与到这次抗雪灾的行动中,为我们城市的恢复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首先,我参与了志愿者的招募,并被分到了疏导交通的工作岗位上。

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城市,疏导交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抗雪灾的关键之一。

每天,我都会早早地赶到工作岗位,穿上厚厚的衣物和防寒设备,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站在冰雪覆盖的路边,我看到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车流,交通堵塞的景象让我觉得压力非常大,但我依然坚持勇敢地面对。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沉着冷静,耐心与人沟通协调和处理突发状况。

有一天,下了一整夜的雪,路面结冰严重,我和同事们忙得团团转。

突然,一个驾驶员不小心滑倒了,我立刻赶过去扶起他,关切地询问他是否受伤。

虽然他并没有受伤,但我还是给他倒了杯热的饮料,让他稍作休息。

这次事件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关爱和关心是每一个参与抗雪灾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是我们温暖冰天雪地的最重要的力量。

除了疏导交通,我还参与了为受灾老人送暖的行动。

冬天是老年人最容易受到寒冷侵袭的季节,而雪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于是,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组成小组,每天走访老人们的家庭,给他们送去热水袋、棉被、暖水壶等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关心他们的物质需求,还陪他们聊天、听他们倾诉心事,帮助他们排解寂寞和孤独。

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更加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性。

参与抗雪灾的过程中,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职业、背景,但是都怀着同一个目标参与到这次活动中。

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相互激励和支持。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团结与奋斗的力量,也从中学会了独立、自律和责任。

通过参与2024年抗雪灾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正能量的力量和人们的力量。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大雪天气给交通运输、人员安全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针对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本文将对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抗灾救援能力。

一、应急救援工作总结1. 对天气情况的预警不足在大雪天气下,应急救援工作的第一步是对天气状况进行准确预报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然而,我们在此次救援工作中发现,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

由于天气预报技术不够成熟,我们往往无法提前预知雪灾的严重性,导致救援准备不足。

2. 救援力量调度不够精准救援力量的调度是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抗灾至关重要。

然而,在大雪天气救援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力量的调度不够科学和精准。

有时候救援队伍过多,而有时又出现力量不足的情况。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了救援效率的下降,也增加了救援人员的压力。

3. 救援行动指挥不够协同在大雪天气下,救援行动的指挥是关键的一环。

然而,在此次救援工作中,我们发现指挥协调能力亟待加强。

由于信息不畅通、指挥系统不完善,指挥员难以及时掌握救援现场的最新情况,导致指挥决策不够及时准确。

同时,救援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存在问题,亟需提高。

二、应急救援工作反思1. 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在大雪天气下,预警工作是保障救援工作能够迅速响应的基础。

为此,我们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气象预报技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确保信息能够有效传达给广大群众。

2. 完善救援力量调度机制为了在大雪天气下更好地调度救援力量,我们需要建立起科学、精准的调度机制。

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对救援力量的需求进行科学测算。

其次,建立一个信息化的调度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调度救援人员和物资。

最后,加强与相关单位以及社会力量的合作,形成合力,提高救援效果。

3. 提升救援行动指挥能力救援行动的指挥需要高效协同,确保各方面资源的最优配置。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

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总结与反思一、引言大雪天气给交通、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增加了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

针对这一情况,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大雪天气下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为类似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二、救援准备工作大雪天气到来之前,应急救援部门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响应流程。

其次,做好人员和装备的储备工作。

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培训和有效的通信手段的采购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快速响应与指挥调度大雪天气一旦来临,应急救援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快速响应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并迅速决策。

此时,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至关重要。

指挥中心需要与各救援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实时掌握灾害情况,同时做好复杂协调的工作,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四、人员安全保障人员的安全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

应急救援人员在恶劣天气下工作,往往面临着严寒、滑雪等危险。

因此,应急救援部门要为人员提供足够的防寒装备,并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

此外,还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

五、资源利用与协同合作大雪天气下,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往往面临瘫痪的情况,应急救援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调动道路、通信等部门的力量,共同协作,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应急救援工作还需要和各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提高应急救援的效果。

六、宣传与教育应急救援工作不仅要在灾害发生后迅速行动,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面对大雪天气,广大民众应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因此,应急救援部门要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七、反思与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在大雪天气下,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找出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精品文案范文

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精品文案范文

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军队能迅速赶往援救现场,也是中国体制的优势,而中国救灾体制也要检讨它的劣势在哪里,图为2008年2月2日,在京珠北塞车路段,军队在为结冰路段铲冰和铺设麻袋以增大摩擦。

本报记者翁洹摄从1月上旬开始,南中国发生罕见自然灾害,中国的灾难应急模式在经历巨大考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总结之处?早在2003年SARS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但此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如果说“九八抗洪”,中国面对单一事件时尚可应付,此次面对复杂事件,我们的应急体制,包括治理模式都有值得反思之处。

本报就此话题专访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政府反应慢的原因南方周末:冰雪1月10日起突袭南中国,但半个多月后才开始全国统一协调的救灾行动,有人认为政府反应迟缓,如何看这个时间差?莫纪宏:政府应急反应基本是符合要求的。

这次雪灾是五十年一遇。

政府的反应慢是因为情况变化太快,一月中旬,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

但并不是说没有教训,比如地方政府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而5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又不包括雪灾。

这次雪灾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问题,除了雪灾超出常规外,还包括遇到春运,两者叠加就把消极影响扩大了。

目前,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或者是部门的各类应急预案,都只针对特定突发事件,而“复合性突发事件”很容易扩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尽管是两种以上低级别的突发事件,如果同时发生,可能就会导致预警级别的提高。

最新-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 精品

最新-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 精品

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露出的问题军队能迅速赶往援救现场,也是中国体制的优势,而中国救灾体制也要检讨它的劣势在哪里,图为2019年2月2日,在京珠北塞车路段,军队在为结冰路段铲冰和铺设麻袋以增大摩擦。

本报记者翁洹摄从1月上旬开始,南中国发生罕见自然灾害,中国的灾难应急模式在经历巨大考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总结之处?早在2019年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2019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但此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如果说九八抗洪,中国面对单一事件时尚可应付,此次面对复杂事件,我们的应急体制,包括治理模式都有值得反思之处。

本报就此话题专访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政府反应慢的原因南方周末冰雪1月10日起突袭南中国,但半个多月后才开始全国统一协调的救灾行动,有人认为政府反应迟缓,如何看这个时间差?莫纪宏政府应急反应基本是符合要求的。

这次雪灾是五十年一遇。

政府的反应慢是因为情况变化太快,一月中旬,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

但并不是说没有教训,比如地方政府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而5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又不包括雪灾。

这次雪灾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问题,除了雪灾超出常规外,还包括遇到春运,两者叠加就把消极影响扩大了。

目前,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或者是部门的各类应急预案,都只针对特定突发事件,而复合性突发事件很容易扩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尽管是两种以上低级别的突发事件,如果同时发生,可能就会导致预警级别的提高。

南方周末此次雪灾是否可启动国家层面的一级预警响应机制?莫纪宏实事求是地说,此次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足以启动国家层面的一级预警响应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
反思国家应急体系南中国大雪灾暴
露出的问题
军队能迅速赶往援救现场,也是中国体制的优势,而中国救灾体制也要检讨它的劣势在哪里,图为20XX年2月2日,在京珠北塞车路段,军队在为结冰路段铲冰和铺设麻袋以增大摩擦。

本报记者翁洹摄
从1月上旬开始,南中国发生罕见自然灾害,中国的灾难应急模式在经历巨大考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总结之处?
早在2003年SARS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20XX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但此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如果说“九八抗洪”,中国面对单一事件时尚可应付,此次面对复杂事件,我们的应急体制,包括治理模式都有值得反思之处。

本报就此话题专访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政府反应慢的原因
南方周末:冰雪1月10日起突袭南中国,但半个多月后才开始全国统一协调的救灾行动,有人认为政府反应迟缓,如何看这个时间差?
莫纪宏:政府应急反应基本是符合要求的。

这次雪灾是五十年一遇。

政府的反应慢是因为情况变化太快,一月中旬,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

但并不是说没有教训,比如地方政府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而5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又不包括雪灾。

这次雪灾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问题,除了雪灾超出常规外,还包括遇到春运,两者叠加就把消极影响扩大了。

目前,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或者是部门的各类应急预案,都只针对特定突发事件,而“复合性突发事件”很容易扩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尽管是两种以上低级别的突发事件,如果同时发生,可能就会导致预警级别的提高。

南方周末:此次雪灾是否可启动国家层面的一级预警响应机制?
莫纪宏:实事求是地说,此次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足以启动国家层面的一级预警响应机制。

我们目前的预案是分级的,最初我们的考虑是突发事件程度不一,小的事件可在特定区域解决。

而国家级预案的启动要涉及两个以上的省份。

这样的分类对不对?这次看起来是有问题的。

地域上划清楚了,但严重性是容易交叉的。

比如:是不是省级应急预案到了一级预警状态,才足以启动国家级四级预警响应机制?这都没说清楚。

对于每个能启动预案的主体而言,如何启动预案,存在很大的模糊区域。

地方要不要启动还好说,省市县同时启动都没事。

问题是中央一启动就是大事。

国家级预案,什么时候适用,怎么启动,立法时也不是很有数。

所以这次感觉反应慢了,可能有这个原因。

“法律没太派上用场”
南方周末:去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施。

由于SARS等突发事件的教训,大家对这部法律充满期待。

但从此次抗击雪灾来看,这部法律发挥的作用似乎不大?
莫纪宏:此次雪灾中,现行的应急预案制度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确立的应急体制应有的组织、协调和防范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真正的应急工作还是依靠目前高度统一和一元化的党政领导体制来完成。

当然,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无论是否有预案,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机制来加以保障。

中国现有的一元化的党政决策体制和中央地方关系,很适合救灾。

比如这一体制整合力量及时、有效,容易解决矛盾。

在此次救灾中,法律和预案只起到一些补充细化的作用,法律没太派上用场,给人有点“两张皮”的感觉。

但这不应成为常态,灾害来了,如果平常工作不做好,什么准备都没有,再强有力的领导出面也很费劲,基础工作做好了,领导出面就事半功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