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

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电影创作与相关的历史现象,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十七年”中国电影。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宏观的描述和系统的分析,力求在一更宽阔的时代背景上来认识“十七年”电影的有关问题。

因此,本文从艺术、管理、政治文化等几个不同角度着手对历史材料进行组织和融汇,希望能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十七年”电影发展变化的大致轮廓。

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七年”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有关作品展开分析研究,辩明一些特殊电影形态的衍生、成型、流变的历史足迹,并对它们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做出力求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本文准备分成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1949年社会政治转型为电影生产与创作,以及艺术观念、生产管理方式、体制结构等等电影各个环节带来的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为后面的分析研究确立一个相关的知识基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粗略地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建国初期”、“‘一五’时期”、“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期”。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将沿着时间的线索,对“十七年”电影的历史过程进行叙述和考察。

着重分析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创作观念、管理体制等因素对电影创作与生产的影响。

找出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说明一种电影趋势之所以如此的大致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对电影艺术方面的材料进行更高一层的综合,并以此为前提归纳、提炼出“十七年”电影的一些基本艺术特征。

本文认为,“十七年”电影创作基本是在一种预设的意识形态和艺术规范框架中进行的。

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对电影的艺术手法、技巧、美学风格的选择和借鉴是在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下进行的,因而在艺术探索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政治和社会观念因素的干扰。

百年中国电影艺术风格的建构和发展

百年中国电影艺术风格的建构和发展

百年中国电影艺术风格的建构和发展艺术风格涵盖形式到內涵的综合艺术形态,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标签”之一。

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艺术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电影艺术风格经过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认同特色,电影题材的选择、镜头语言的描述、情感意蕴的表达风格多样,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修正、完善中从未止步,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风格特有的建构思路和发展历程。

一、百年中国电影艺术风格概述总体来说,中国电影的阴柔含蓄风格较为突出,这和东方特有的审美观、价值观有很大关系。

东方艺术追求教化价值,在情景交融中抒情或写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电影的叙事方式、情感诠释、风格表现、价值选择、伦理现实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尤其是情感表达与西方电影有很大区别,以情感叙事为主导,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呈现上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即使在电影艺术风格多元发展的今天,传统经典风格仍具有深远影响,在电影表现中更侧重意义的表达,通过融合、委婉、含蓄的叙事方式呈现中国电影特有的风格。

在中国电影中,“静”远远多于“动”,情感的内敛远比张扬要多,即使是在现代电影中,这一风格特色也很鲜明。

二、百年中国电影艺术风格的建构与发展(一)沉静中营造意境在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中,“静中寓动”的特点尤为突出,这种风格特点的形成与人文环境有很大关系。

在中华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中庸与天人合一的价值观,表现在电影中是关注历史、依照经验、注重领悟、淡化逻辑、拒绝狂暴、远离臆想,电影更关注现实风格的营造。

譬如《林家铺子》这部电影,片头是小船在水上行使的场景,船橹划破水面,泛起一道道涟漪,这样含蓄的表现手法令人感到意味悠长,同时也联想到电影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特有的沉重和阻力,人们奋力前行,前面有未知的风浪和险滩,小船引领镜头来到窄窄的河道,寓意前路曲折而艰难,这样艺术化的写照很容易通过镜头语言传递给观众,在沉静的画面中,营造出不一样的悲欢意境。

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_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

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_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

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历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引言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电影逐渐进入了跨国流动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工作者积极借鉴国际影视制作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文本和思潮等方面分析中国艺术电影在此期间的跨国流动。

一、历史背景1979年标志着中国电影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经济改革为中国电影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加速了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机遇。

二、跨国流动的文本深化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电影的文本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一方面,中国电影工作者开始参与国际合拍,合作的影片在题材、故事情节、表现方式等方面与国外影片融合,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工作者尝试引进国外文学作品改编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创新,并在文本中融入西方的影视表现手法。

三、思潮的传播与融合在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先锋思潮开始渗透进中国艺术电影中。

中国电影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电影节并与国际影人进行交流,拓宽了思潮的传播渠道。

毛泽东时代的封闭和意识形态束缚逐渐放松,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思潮开始在中国艺术电影中产生影响。

这些思潮的传播与融合不仅激发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激情,也丰富了中国艺术电影的题材和形式。

四、市场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是中国艺术电影跨国流动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电影工作者开始关注海外市场,更多地考虑观众需求并适应国际市场对中国电影的接受程度。

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方影视语言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既有中国特色又能走向世界的影片。

同时,国际电影在中国的引入也影响了国内市场,中国电影工作者积极借鉴国际技术和风格,提升了中国电影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中国艺术电影经历了跨国流动的时代。

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探寻电影的发展脉络

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探寻电影的发展脉络

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探寻电影的发展脉络电影艺术作为一种融合了戏剧、文学、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自诞生以来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探寻电影的历史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脉络。

一、早期影像的诞生电影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由于人们对光和影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早期的影像设备开始出现。

这些设备包括幻灯片放映机和光线追踪装置,为后来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无声电影时代20世纪初,无声电影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新篇章。

电影摄影机和胶片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能够记录和播放连续的影像,而无声电影则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当时,电影以纯视觉形式展现,伴以音乐和字幕来传达情节和对白。

无声电影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进展之一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兴起。

《卡比利亚》和《大都会》等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而广受赞誉。

1927年,声音首次成功地被引入到电影中,这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

这一技术创新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更加生动和真实的视听体验。

三、好莱坞的兴起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的发展,好莱坞成为了世界电影产业的中心。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好莱坞制作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影作品。

这些电影在剧情和视觉呈现上都追求完美,使得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

同时,不同国家的电影产业也在发展壮大。

欧洲新浪潮运动带动了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创作。

这些电影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表达,探索了电影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四、后现代主义的冲击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的思潮逐渐渗透到电影艺术中。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叙事结构和视觉效果提出了质疑,电影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实验性和颠覆性的特点。

新浪潮运动的崛起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

《400击》和《饥饿》等影片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电影拍摄规范,引领了电影的新潮流。

五、数字化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和观影方式。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尝试时期(1905——1923)1、中国境内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时间:1896年8月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2• 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搭建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3 1909年,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拍摄短片《不幸儿》、《西太后》,在香港拍摄短片《瓦盆伸冤》、《偷烧鸭》。

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1、任庆泰,字景丰(1850—1932年)。

2、中国第一部电影戏曲电影:《定军山》(任庆泰,1905年)三、拍摄短故事片的尝试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揭开了中国叙事电影的序幕。

(一)张石川、郑正秋与《难夫难妻》的拍摄张石川,(1889—1953年),浙江宁波人。

郑正秋(1889-1935 ),广东潮州人。

《难夫难妻》,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三)黎民伟与《庄子试妻》的拍摄黎民伟(1892—1953年)《庄子试妻》(1913年导演:黎北海编剧:黎民伟中国第一位女演员严珊珊四、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电影拍摄活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成立于1918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

•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棚,是中国电影制片业规模性经营的开端。

•具有明确的制片方针,要求电影为教育服务,要具有文化品味和爱国内容。

•(一)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戏曲片拍摄•1920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拍摄《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二)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短故事片拍摄•任彭年《死好赌》、《猛回头》、《憨大捉贼》、《清虚梦》等。

•五、《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影片。

•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创作趋于成熟。

•六、最初的长故事片拍摄•《黑籍冤魂》(1916年,4本)导演:张石川管海峰•(二)中国长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阎瑞生》2、《张欣生》4、《红粉骷髅》•(三)长故事片的艺术化倾向•但杜宇电影就是动的美术但杜宇十分重视画面造型,讲究构图和光线的视觉美感。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
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电影艺术起源可追溯至1896年,随着电影技术的引入,中
国电影产业逐渐兴盛。

起初,中国电影产业主要以模仿西方电影为主,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如默片和武侠片。

二、中国电影在政治运动中的发展
在20世纪中叶,中国电影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很大,如文化大革
命期间,电影被用作政治宣传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电影
艺术开始走向多样化,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导演和作品。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崛起,拍摄技术得到提升,也逐
渐走向国际化。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多部中国电影
获得了国际奖项,展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魅力。

四、未来中国电影的展望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电影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数字化时
代的来临,电影拍摄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而如何保持原创性与创新性,将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上是关于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一些概述,希望能为您提供
一些参考。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电影艺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影艺术也不断地在变革和进步。

在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滋长和演变的历程。

从开国初期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电影艺术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电影创始期到现代电影的发展演变,探讨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一、电影创始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一位英国传教士展示了一部在上海展出的摄影机的电影。

此后,电影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且在1905年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大陆。

1913年,投资者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在电影创始期,从技术上讲,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弱。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

然而,早期的电影创作者们是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在电影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等方面的看法。

这些电影充满了强烈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电影黄金时期中国电影黄金时期大概是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当时的电影市场经济繁荣,有大量的资本流入电影产业。

同时,中国电影艺术的技术和制作环节也开始逐渐成熟。

《神剑峰》、《牡丹亭》等电影精品问世,多位电影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独树一帜。

在这个时期,电影艺术家开始在政治方面进行创作,为中国涉及争取独立和抗日战争等政治事件倡导。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电影艺术也不断变化。

三、社会主义时期时代变迁,中国电影艺术随之而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当时,电影成为了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武器。

电影工作者开始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生活现象,从而帮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关注的重点从精品转向了一般大众。

电影的传教工作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四、新旧更迭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成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二节石挥的《我 这一辈子》
第一节电影观念和 审美追求
第三节成荫、汤晓 丹的《南征北战》
1
第四节王苹的 《柳堡的故事》
2
第五节水华及 其《林家铺子》
3 第六节谢铁骊
及其《早春二 月》
4 第七节崔嵬、
欧阳红樱的 《小兵张嘎》
5
第八节凌子风 的《骆驼祥子》
第九节谢晋及 其《红色娘子 军》《芙蓉镇》
5 第十节第四代
导演的艺术创 造
01
第一节电影 观念和审美 追求
02
第二节张军 钊的《一个 和八个》
03
第三节陈凯 歌及其《黄 土地》《霸 王别姬》
04
第四节黄建 新的《黑炮 事件》
06
第六节吴子 牛的《晚钟》
05
第五节田壮 壮的《盗马 贼》
第七节张艺谋及其 《红高粱》《秋菊打
官司》
第八节胡玫的《远离 战争年代》
第九节周晓文的《二 嫫》
第十节第五代导演的 艺术创造
第二节姜文的《阳 光灿烂的日子》
第一节电影观念和 审美追求
第三节贾樟柯的 《小武》
第四节路学长 的《长大成人》
与王小帅的 《十七岁的单
车》
第五节新生代 导演的艺术创 造
第二节电影观念和 审美追求
第一节台湾电影发 展历程
第三节李行的《养 鸭人家》
1
第四节白景瑞 的《家在台北》
2
第五节胡金铨 的《侠女》
3 第六节陈坤厚
的《小毕的故 事》
4
第七节王童的 《稻草人》

第一讲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讲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影视鉴赏
2013.2
第一讲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一、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路易.卢米 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标志电影问世。 中国电影诞生与1905年《定军山》谭鑫培主演。 早期默片代表作与世界电影艺术的先驱: 卓别林的《谋生》(1914)
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1972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给卓另林发了“艺术成就奖”
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已经83岁的卓别林爵士封号 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瑞士去世,终年88岁

代表作:《谋生》(1914年) 、《阵雨之间》(1914年) 、《淘金 记》(1925年) 、《马戏团》(1927年) 、《城市之光》(1931 年) 、《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 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 、《一个国王在 纽约》(1957年) 、《香港女伯爵》(1967年)
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最后默片《摩登时代》(1936),标志默片时代结束。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
三、彩色电影
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 》(1935)
早期代表作:《飘》(1939)《十诫》、《埃及艳后》、 《日瓦戈医生》、《西区故事》……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8年,费穆导演、 梅兰芳主演)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
黑白片有着独特魅力:
费里尼1965年才首拍彩色片;黑泽明坚持到1970年。 史皮尔伯格在1995年拍摄黑白的《辛德勒名单》。
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用黑与白表现战争 和现实残酷。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

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

此后几年,放映西方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

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

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

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

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

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

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

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周星笔记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周星笔记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周星笔记一、引言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是中国电影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从诞生到现在的历程和演变。

通过对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电影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掌握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发展趋势。

周星教授作为中国电影学界的著名学者,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结合周星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观点,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中国电影的初创期(1905-1930)中国电影的初创期是电影在中国落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以短片为主,内容多为记录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周星教授指出,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还处于摸索阶段,技术和艺术水平相对较低。

但是,这一时期的电影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开始尝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

三、中国电影的发展期(1930-1949)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中国电影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和导演。

周星教授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开始摆脱了初创期的稚嫩和粗糙,技术和艺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这一时期的电影人也开始尝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电影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四、中国电影的转型期(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在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电影主要是以“红色题材”为主,强调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周星教授指出,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政治力量的干预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红色经典”模式。

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影艺术的自由创作和发展,但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优秀电影人才。

五、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期(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随着思想解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影的类型和题材也日益丰富多样。

中国电影艺术史

中国电影艺术史
❖ 1934年,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赢得国际奖 项的故事片。
3、有声电影的诞生和探索
❖ 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 生,这是第一部有少量歌曲和人物对话、蜡盘发声的 电影。
❖ 明星公司在1930年6月开始拍摄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 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郑正秋的《姊妹花》1933
❖ 声音探索上,台词的运用已经比较成功,而且 在语腔语调上有了比较独特的节奏感。
❖ 缺点在于,台词过于集中和戏剧化,并且整部 影片没有音乐和音响。
2)袁牧之和《桃李劫》1934
❖ 遵循了有声电影的创作观念,将声音第一次作 为有机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构思,被赞誉为 “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的作品”。
(三)中国电影低潮期(1937—1945)
(3)历史题材电影
❖ 《林则徐》(1959,郑君里、岑范导演) ❖ 《红旗谱》(1960,梁斌等编剧,凌子
风导演,吴印咸摄影,崔嵬、葛存壮主演) ❖ 《甲午风云》(1962,林农导演,李默
然、浦克等主演)
(4)音乐故事片
❖ 《刘三姐》(1960,乔羽编剧,苏里导 演,黄婉秋主演)
❖ 《阿诗玛》(1964,葛炎编剧,刘琼导 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主演)
演) ❖ 《小兵张嘎》(1963,徐光耀编,崔嵬、欧阳红樱导演,聂晶摄,安吉斯主演)
(2)喜剧电影
A、讽刺喜剧 B、歌颂喜剧 C、轻喜剧
❖ 《李双双》(1962,鲁韧导演,张瑞芳、仲星火主演) ❖ 《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不拘小节的人》(1956) ❖ 《五朵金花》(1959,王家乙导演,杨丽坤主演) ❖ 《今天我休息》(1959,鲁韧导演) ❖ 《锦上添花》(1962,谢添、陈方千导演,韩非、赵子岳、凌元等主演) ❖ 《女理发师》(1962,丁然导演,王丹凤、韩非等主演)

中国电影艺术史

中国电影艺术史

中国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艺术史是指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现在的3D和VR技术,中国电影已经历经百年的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步:早期中国电影的起源最早的中国电影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时期,1905年,国际上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但要到1931年才在中国问世。

在这期间,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是以无声电影为主。

早期的电影以纪录片和表演片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纪录片是1911年上映的《清明上河图》,它展示了南京市区繁荣的环境和民间生活。

表演片则以脸谱戏和说唱剧为主要内容。

第二步:黄金时期的兴起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影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大型的电影制片厂。

此时期,电影由无声电影逐步转向有声电影,并从单纯的记录生活转向艺术创作。

代表作如《大闹天宫》、《神女》等,都是经典之作,奠定了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

第三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1949年以后,中国电影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进入了宣传和教育的时期,电影创作也出现了强烈的左翼思潮。

这段时期的电影以《白毛女》、《武松》等作品为代表,对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文化贡献和社会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步:文艺复兴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文艺复兴的时期,电影制作技术不断提高,在艺术上也有了更多的突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等,他们的代表作如《红高粱》、《霸王别姬》、《菊豆》等,为中国电影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时期。

第五步:现代电影的新篇章当前,中国电影正文艺与商业兼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2015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已经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成为亚洲电影最强劲的玩家之一。

同时,现代电影技术的普及和创新,以及环绕着电影产业的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电影开辟了新的篇章。

总之,中国电影艺术史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电影逐步融入世界电影大家庭的历程,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电影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篇一、绪论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一、早期电影发展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

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

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翼电影运动(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一)(2008-08-30 19:53:42)转载▼标签:分类:影视、音乐、艺术中国电影亚细亚影戏公司电影发展丰泰照相馆郑正秋1905~2005,整整一个世纪,对于只比世界电影诞生晚十年的中国电影而言,本应风光无限昂首阔步。

只是,因着历史背景的蹉跎,中国电影却历经沧桑,饱尝挫折,本身就能成为一部情节波澜起伏的电影。

国难家难自身的挣扎,都被囊括其中,艰难咽下。

一百年的爱恨情仇注定了中国电影不可能走得轻轻松松。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定军山》片断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90年代我国电影的整体发展情况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电影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电影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数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二、主要题材和风格的变化1. 传统文艺题材在90年代初期,我国电影还受制于传统文艺题材的影响,多以战争、抗日等历史题材为主。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影片。

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成绩,也为我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2. 喜剧片的兴起90年代中期,喜剧片成为我国电影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如《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影片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不少好评。

这一时期,我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情节设计,迅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技术水平的提升1. 影视技术的改善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影视技术的革新,我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技术实力不断提升。

这一时期,影视工作者开始尝试使用更加先进的拍摄设备和后期制作技术,为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带来了显著的提高。

2. 国际合作的增多90年代末期,我国电影开始积极与国际电影界展开交流与合作。

我国影视工作者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这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创新,也为我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艺术表达和内容多样化的发展1. 内容表现的多样性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开始尝试在内容表现上进行多样化探索。

影片的题材范围不断扩大,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变得更加新颖。

除了传统的历史题材和喜剧片外,爱情片、科幻片、悬疑片等类型的影片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2. 表现手法的创新在艺术表达上,我国电影在90年代以来也开始尝试更多的创新。

《霸王别姬》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大话西游》通过对经典故事的重新演绎和时空错位的手法,使得影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以电影摄影技术为手段,将故事、人物、事件或思想等内容表现在银幕上,以达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目的。

在电影历史中,有许多经典影片和杰出电影人。

下面将介绍中外电影史的发展和重要人物。

一、中国电影史1.早期阶段(1896年-1949年)1896年,电影诞生于法国。

中国的电影史也从此开始。

1905年,上海传入第一台摄影机。

不久后,电影院开始于中国大陆各地兴起。

不过, 最初的电影大多为欧洲或美国的电影。

1913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

其后出现了众多的默片、文艺片、戏曲电影和武侠电影等。

1921年,上海“大光影剧院”成立,它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

这个成立为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开始了电影资本集资的形式。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期。

那时候有很多优秀电影诞生,如《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等等。

其中,陈省身是当时一流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乌鸦与麻雀》创造了新规矩,形成中国电影的“民族共生主题”,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

然而,到了1937年,中国面临侵略战争和国民党时期的摧残,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又一次地停顿了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电影产业的改造和建设,体制化改革也让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阶段。

2.新中国时期(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国家的宣传工具之一。

中国的电影领域在政治、宣传和文化层面开始着手改革。

5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开始拍摄反映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的影片,如《渡江战役》、《英雄儿女》。

这些影片不仅为社会树立起了理念标杆,同时也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影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70年代末,第五代导演潜力崛起,中国电影开始具有艺术性,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士的《黄土地》等作品让世界再次惊讶,中国电影的资深电影风格和制作技巧成功晋级到世界级影坛。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历程,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为默片阶段、声音电影阶段、解放战争时期电影艺术阶段、大跃进时期电影艺术阶段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艺术阶段。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为默片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1896年至1930年。

本阶段的代表作有《二十四节气》等。

默片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片长短,拍摄技术和手段落后。

另外,在技术上也缺乏新的研发和创新,缺乏声音和色彩的应用,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更为落后,不过默片阶段也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声音电影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1930年,结束时间为1949年,代表作有《神女》等。

相比于默片阶段,声音电影的特点是可以发音的操作。

虽然声音电影的问世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机遇,但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电影艺术的发展仍有许多不足。

第三阶段是解放战争时期电影艺术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1965年,代表作有《武训传》等。

这一阶段中国电影艺术进入了新时期,不仅技术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更新,而且拍摄题材也更加宏大、高深。

此时的中国电影代表了西方电影的自由主义思想和独特的中国文化形态,享有“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的盛誉。

第四阶段是大跃进时期电影艺术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为1965年到1979年,代表作有《红高粱》等。

这一阶段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低谷,电影制作遭到了政治干扰,限制了电影艺术发展的自由性。

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机构和铺张的宣传,但由于思想不够自由、审美不够开放,导致电影艺术陷入了停滞状态。

第五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艺术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是1966年到1976年,代表作有《芳芳的婚事》等。

这一时期的政治因素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导致电影没有被赋予艺术的价值。

总的来说,电影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里反映出来的应该是社会以及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

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

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导语: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1949年以前的时期,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萌芽状态,经历了多次起伏和变革。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史学史进行研究,探讨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

一、电影传入中国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电影从欧美等地的引进中国。

1905年,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由北京经营者赵石川引入,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二、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转变在电影刚刚引入中国的初期,大多为默片。

默片时代的电影以肢体语言和字幕为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情节。

然而,1927年,有声电影的诞生彻底改变了电影产业的格局。

由于有声电影技术的引进,观众能够听到电影中的对话和音乐,电影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也使得电影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初步尝试在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电影产业也在探索工业化的经营模式。

1921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商业电影院——大天井电影院,开启了中国电影院营业化的先河。

此后,电影院数量迅速增加,电影院成为观众观赏电影的主要场所。

四、民族主义与中国电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主义兴起,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电影人开始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动力,通过电影向观众传递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电影《定军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片通过讲述抗战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

五、电影艺术的探索早期中国电影在艺术上也进行了不少创新和探索。

导演陈瑞麟拍摄的默片《神女·淘卵记》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艺术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外,电影人还尝试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如采用镜头前置、反复拍摄等方式,丰富电影的表现形式和语言。

六、电影人的成长与发展在中国电影史学史早期阶段,许多著名的电影人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导演袁牧之在1927年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该片引发了广泛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来源:作者: 2003-11-05 14:10:02一、形成时期(1905-1931)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了中国。

1906年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的沈阳人任景丰在北京利用他开设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这部影片拍摄三天,共成三本。

内容是著名京剧泰斗谭金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当时出现“万人空巷来观之势”,由此奠定了中国电影的起始点。

1913年摄制了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原名《洞房花烛》),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郑正秋导演,依什尔摄影,共拍摄了一个月。

影片详细地叙述了旧社会一个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批判了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不合理。

这部影片与以前的戏曲影片有着明显的区别:①它有一系列影像活动,有电影创作意识;②具备了戏剧电影样式的雏形;③具有干预社会、批判现实的创作倾向。

因此,它开中国电影片种、样式、和创作方法的风气之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17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首次注意到电影,他们自筹资金,成立了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以自制自销的经营方式,开始了中国电影事业的真正起步。

1922年2月,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率先筹建“明星影片公司”,此后,该公司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出品最多、历史最长的一家制片机构。

据《中华新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在国内各大城市注册的电影公司多达175家,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淘汰,最后只剩较著名的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明星”、“天一”、“联华”等影片公司。

中国电影就是在这样混乱状态中发展的。

当时公司林立,队伍复杂,思想混乱,艺术质量参差不齐。

正在这时,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最大革新成果——有声电影于1926年8月6日在美国诞生了。

不久传入中国,同年12年16日在上海虹口新中央大戏院进行了试映,这是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始。

1930年,“明星”怀着极大的勇气,开始了中国有声电影片《歌女红牡丹》的摄制工作。

影片于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成为中国最早的蜡盘发音的有声片。

1931年,中国开始了片上发音有声片的试制工作,从此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走向成熟。

二、成熟时期(1931—1949)(一)、左翼电影运动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它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新道路。

1931年9月,通过的“左翼剧联”的《最近行动钢领》指出:“除演剧而外,本联盟目前对于中国电影运动实有兼顾的必要。

除产生电影剧本供给各制片公司并动员盟员参加各制片公司活动外,应同时设法筹款自制影片。

”“九?一八”事件之后,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广大观众和进步的电影工作者强烈要求电影走现实化、大众化的道路。

许多电影公司的老板迫于经济压力,也开始摇摆不定,改造中国电影混乱状况的时机成熟。

因此,明星公司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于1932年通过关系,邀请夏衍等左翼文化工作者来公司从事编剧工作。

夏衍向党的地下组织作了汇报,1933年3月,在中共地下领导人瞿秋白亲自过问下,以夏衍为组长的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随即在电影战线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们首先抓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把大量的新文艺骨干输送到各影片公司,团结大多数爱国电影工作者,全力推进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的左翼电影运动。

二是抓电影评论,电影小组除创办左翼电影工作者自己的刊物《电影艺术》外,还千方百计地利用合法途径在上海各大报纸的副刊上开辟电影批评阵地,坚持以“每片必评”的方式作出观点鲜明的评述,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是抓剧本创作,源源不断地向各影片公司的导演们提供剧本,使1933年成为公认的“中国电影年”,当年及往后涌现出《狂流》、《天明》、《都会的早晨》、《三个摩登女性》、《渔光曲》、《神女》、《上海24小时》、《春蚕》、《姐妹花》、《铁板红泪录》、《盐潮》、《民族生存》、《船家女》、《劫后桃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风云儿女》、《壮志凌云》等四十余部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的进步影片。

总之,左翼现实主义电影,在题材上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涉及了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在思想上具有深刻性和鲜明性,始终贯穿反帝反封建的主线;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创造了一批下层社会小人物的艺术形象;在创作方法上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艺术形式上,完备戏剧式电影样式,对电影手法、语言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因此,这批左翼现实主义影片,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期。

(二)、抗战及战后电影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蒋介石迫于军事上的压力,不得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国现代史上,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

11月上海沦陷,大批电影工作者离开上海,中国电影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12月南京失守,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而当时的抗日中心却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的武汉。

许多爱国的电影工作者,先后群集武汉,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阳翰笙任主任委员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拍摄了突出抗日战争的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以及五十部左右的新闻纪录片。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制”迁往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也由南京经芜湖迁往重庆,阎锡山的西北电影公司由太原经西安迁往成都。

此后,“中制”出品的故事片《保卫家乡》、《好丈夫》、《东亚之光》、《胜利进行曲》、《火的洗礼》、《青年中国》、《塞上风云》、《日本间谍》等;“中电”出品的故事片《中华儿女》、《万里长空》等;西北影业公司出品的故事片《风雪太行山》、《老百性万岁》等,致使中国电影在抗日战争初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上海沦为“孤岛”以后,少数爱国的电影工作者和一些小制片商,仍然曲折地从事着影片创作。

他们主要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摄制了一些“鼓励人群向上,坚持操守”的古装片,如《木兰从军》、《孔夫子》、《苏武牧羊》等,借古人衣钵表达爱国情,民族志。

在中国电影史上称为“孤岛电影”。

1940年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破坏国共合作,掀起反共高潮,迫使抗日救亡影片的摄制工作陷于瘫痪,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或者去延安,或者转入戏剧战线,或者赴香港继续从事电影创作。

因此,抗战后期,中国电影十分萧条和冷清。

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揭开了中国电影新的一页,奠定了人民电影发展的坚实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利用从日寇手中接收过来的电影制片厂和新建电影制片厂,排挤民营电影公司和进步电影,迫害进步电影工作者,对中国电影实行反动恐怖的特务统治。

中共党的地下组织和进步的电影工作者,为了粉碎国民党独霸影坛的梦想,一方面总结和吸取了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运动的经验,利用“官办”的制片基地拍摄了一批优秀和比较优秀的进步影片,如《遥远的爱》、《天堂春梦》、《还乡日记》、《乘龙快婿》、《追》、《幸福狂想曲》、《松花江上》等等。

他们还团结“文华”、“国泰”、“文同”等影片公司,拍摄了《假凤虚凰》、《夜店》、《艳阳天》、《表》、《大团圆》、《无名氏》、《忆江南》、《梨园英烈》等。

另一方面,为了更有力地推动进步电影运动的开展,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阵地——昆仓影业公司,摄制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等影片。

无论在编剧、导演、表演以及摄影、音乐、美工等方面,这些影片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它标志着中国电影史上第二个高潮期的到来。

三、发展时期(1949—)(一)建国十七年的电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电影事业便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里,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尽管受到政治气候的严重干扰,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波折,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但是,电影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在17年里共摄制了600多部题材相当丰富的故事片,在数量与质量上较建国前的影片都有一些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其中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赢得很高的评价。

这些影片塑造了众多与过去电影中被怜悯、被蹂躏的角色不同的人物形象,劳动人民成了银幕形象的主体,表现出主人公的风范,从而展现出中国影坛此前鲜见的一种“崇高壮美”的风格。

这样风格的影片所引起的激情和雄健昂扬的审美趣味,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电影观众。

更何况绝大多数影片所采用的都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式的情节结构,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因此,建国十七年的电影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其成就不容低估。

从1954年到1955年为第三个高潮的形成期。

其间较有影响的影片有《渡江侦察记》、《董存瑞》、《鸡毛信》、《平原游击队》、《南岛风云》、《山间铃响马帮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影片基本克服了建国初期影片的一些缺点,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鸡毛信》在第9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获优胜奖,《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第8届卡罗维?利发国际电影节和第9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董存瑞》避免了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将阶级性与人性较好地统一起来,创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银幕形象,为塑造英雄人物闯出了一条新路。

从1956年到1959年为第三个高潮的发展、高峰期。

1959年国庆第一批献礼片将这次高潮推向了顶点。

其间较有影响的有《李时珍》、《林则徐》等历史题材片;《上甘岭》、《母亲》、《柳堡的故事》、《永不消失的电波》、《聂耳》、《风暴》、《万水千山》、《回民支队》等革命历史题材片;《老兵新传》、《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我们村里的年青人》(上集)、《女蓝五号》、《护士日记》、《上海姑娘》、《洞箫横吹》、《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布谷鸟又叫了》等现实题材片;《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家》等改编片以及《天仙配》、《十五贯》等戏曲片。

从1962年到1964年为第三次高潮的余响期。

其间较有影响的影片有《甲午风云》、《早春二月》、《小兵张嘎》、《农奴》、《兵临城下》、《李双双》、《红日》、《冰山上的来客》、《北国江南》、《舞台姐妹》、《英雄儿女》等。

这一时期的影片数量虽不比以往,但是在质量上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就艺术成就而言,可以说在当时是接近国际电影先进水平的。

这些影片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如邓世昌、萧涧秋、张嘎、李双双、强巴等,特别是《兵临城下》中的赵崇武这一形象,冲破了人物脸谱化的老框框,很有创造性,在电影手法的运用上也有所创新。

(二)“文革”时期的电影“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1966—1976)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大灾难。

广大电影工作者被送进“牛棚”,赶进“干校”,受批挨斗,有的被折磨得致残致死,有的甚至被投入监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