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种类及措施
隔离种类及措施
隔离种类及措施
隔离是一种用于防止疾病传播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个体隔离:对已经感染疾病的个人进行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他人。
这可以通过将患者单独安置在特定的隔离病房或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实现。
2. 家庭隔离:将有疾病症状的个体隔离在家中,以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外界接触。
这可以通过在家中设立一个独立的隔离区域,避免共用物品以及加强个人防护来实现。
3. 社区隔离:对整个社区或某些区域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这可能包括实行居家令、封闭某些街区或地区、限制人员流动等措施。
4. 集中隔离:将疑似病例、潜在接触者或确诊患者集中到特定的隔离场所,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测、医疗和隔离控制。
在实施隔离措施时,还需要采取以下一些常见的措施:
1. 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佩戴手套、勤洗手、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口腔等。
2. 清洁和消毒:定期对隔离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3. 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确保隔离区域内有足够的医疗设备、
药品和医护人员,以及紧急情况处理计划。
4. 监测和追踪:对隔离区域内的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追踪他们的接触史,以及确保病例的及时报告和隔离。
5. 提供心理支持:隔离措施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压力和焦虑,因此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隔离区工作制度
隔离区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内不发生交叉感染,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根据不同传染病病原体的排出方式与传播途径,采用不同的隔离措施,特制定本隔离区工作制度。
二、隔离种类及隔离措施1. 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性,将隔离区分为以下几类:(1)空气传播隔离: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
(2)飞沫传播隔离:适用于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接触传播隔离:适用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皮肤病、肠道传染病等。
(4)血液传播隔离:适用于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2. 隔离措施:(1)空气传播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用正压空调,室内空气交换8次/小时,降低病原体浓度。
(2)飞沫传播隔离:患者佩戴口罩,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面对患者咳嗽、打喷嚏等。
(3)接触传播隔离:物品一经进入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4)血液传播隔离: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隔离区管理1. 设立专门的隔离区管理小组,负责隔离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善于应用有关的各项隔离技术,定期进行培训。
3. 患者进入隔离区后,应做好登记,定期观察病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4. 来访者必须遵守隔离的规章制度,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隔离区。
5. 隔离区内的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禁止携带病原体。
6. 隔离区内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穿戴防护用品。
四、消毒与灭菌1. 消毒方法:(1)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2)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3)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2. 灭菌方法:(1)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一)严密隔离(黄色标志)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
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病人出病室。
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3.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 次。
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 .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 .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病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 .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 .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 .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 次。
(二)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消化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隔离可切断粪- 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2 .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3 .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4 .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5 .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三)接触隔离(橙色标志)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二、隔离措施
(一)基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基 于传染源特点,切断疾病传播方式的隔离。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用于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 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隔离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
相同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人可同居一室,通向走道 的门窗应关闭。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或使 用负压病室;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适用于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近距离(1m内)移动 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
隔离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
相同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人可同居一室,通向 走道的门窗应关闭。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 病室或使用负压病室;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二、隔离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一、隔离的种类
1.传染病隔离:将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和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控制 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同时也 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一、隔离的种类
2.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是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 离,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病人和少数易感者,置于层流洁净病房中,使其免受感染。
(一)基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区域流程, 在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正 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与病人近距离(1m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戴手套;
隔离种类及预防措施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 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 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 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 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 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 毒,每天一次。
(二)接触隔离 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 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四)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 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 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隔离 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 措施 • 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 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 防交叉感染。 • 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 病室应具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 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 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 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处• • • • 标识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符合要求 分类处理隔离室内物品 每日消毒隔离室环境 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 终末消毒处理
隔离技术
隔离区域的划分 1、清洁区 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2、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 域 3、污染区
(五)血液-体液隔离 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血 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 梅毒、乙肝等
隔离的种类与处理原则
隔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患者心理压力
隔离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 心理压力,应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家庭和社会支持
与患者家属和社会机构建立联系,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轻患者的孤 独感和无助感。
医疗资源紧张
在疫情高峰期,隔离可能导致医疗资 源紧张,需合理调配资源,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详细描述
物理隔离通常用于防止病毒、细菌等 微生物的传播,例如在疫情期间,医 院会设立隔离病房,对疑似感染者进 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时间隔离
总结词
通过调整时间安排,使个体或群体在不同时间进行活动,以减少接触。
详细描述
时间隔离常用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噪音污染等方面。例如,错峰上下班、学校错峰上学放学等措施,可以减轻 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
隔离解除
制定明确的隔离解除标准,确保患者 解除隔离后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
06
结论
隔离的总结与回顾
隔离的种类
包括物理隔离、时间隔离、空间隔离、社会隔离、心理隔离等。
隔离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隔离问题时,应遵循及时性、适度性、个性化、综合性等原 则,以保障被隔离者的权益和安全。
隔离的效果
隔离作为一种干预措施,对于减少疫情传播、保护易感人群、控制 疫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空间隔离的实施方法
空间隔离是通过将人员、物品 或事件分隔在不同的空间区域 来实现的,以减少相互之间的 干扰或冲突。
空间隔离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 例如办公室布局、展览布置、 城市规划等。
空间隔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干扰、保护隐私,但也可 能导致空间浪费或不便利。
05
隔离的注意事项和挑战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
隔离种类和传播途径及措施(一)严密隔离(黄色标志)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病人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
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病人出病室。
2.接触病人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3.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病人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为病人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二)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消化道隔离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隔离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1.不同病种病人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病人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2.接触不同病种病人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做到无蟑螂、无鼠。
4.病人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5.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三)接触隔离(橙色标志)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隔离种类及措施PPT课件
• 隔离基本概念与原则 • 常见隔离种类介绍 • 具体措施实施流程 • 不同场景下应用举例 •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01
隔离基本概念与原则
隔离定义及目的
隔离定义
隔离是指将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 、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等人群,在 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治疗,以 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隔离措施
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物品表面和地面应每天 清洁消毒1~2次。
消化道隔离
适用对象
适用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等。
隔离措施
不同病种最好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同居一室;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换鞋、手清洗或消 毒;患者粪便、呕吐物、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患者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接触隔离
适用对象
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 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 狂犬病等。
隔离措施
患者应住单人病室,室内物品力求简 单并耐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应 穿隔离衣、戴手套;患者用过的医疗 器械和物品应严格消毒或灭菌处理。
血液/体液隔离
适用对象
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 或体液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
播给易感者。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或吸血等 方式传播给易感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患者和易感人 群的安全。
隔离方法
包括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和昆虫隔离等。具体方法 根据疾病类型和传播途径而定,如佩戴口罩、手套、穿防护服等防护措施,以 及定期消毒、通风换气等措施。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一)2024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一)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通过不同途径传播给他人的疾病,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隔离措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的隔离种类。
正文:1. 医疗隔离- 规范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该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单人病房、独立设施、隔音设备等。
- 医疗器械隔离:医疗器械应分类管理,确保隔离病人使用的医疗器械不与其他病人共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医疗废物隔离:传染病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隔离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产生污染。
2. 家庭隔离- 病人家居隔离:患者应待在特定的空间内,与他人保持距离,减少家人和邻居感染的机会。
- 家庭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家庭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接触过患者的物品进行专门处理,防止病原体传播。
- 家属个人防护:家属在接触患者时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患者体液等。
3. 社区隔离- 临时隔离点:在社区或城市设置临时隔离点,对患者进行集中隔离和观察,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 交通管控:限制传染病患者的交通出行,减少病原体扩散的可能性。
- 人员管理:对于社区内可能接触到传染病患者的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及时排查和隔离潜在传播者。
4. 区域隔离- 封控与封锁:在传染病疫情尚未控制之前,对某一区域进行封控和封锁,禁止非必要人员进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 空间隔离:将不同传染病的病人隔离在不同的空间内,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 社会活动限制:限制人员聚集和社交活动,减少传染病扩散的机会。
5. 国际隔离- 边境管控:对于来自疫情国家或地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境检疫和隔离观察,防止病原体的引入。
-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传染病信息的共享和合作,共同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跨境传播。
- 疫苗与药物研发:国际科研机构应联合进行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以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整体效能。
总结:传染病的隔离种类多种多样,包括医疗隔离、家庭隔离、社区隔离、区域隔离以及国际隔离等等。
通过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一、严密隔离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所采取隔离措施。
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同病种可住一室),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要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换鞋,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物品一经进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地面及距地面2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用消毒液每日擦洗1次,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消毒。
二、呼吸道隔离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
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要求:同种病人可住一室,但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并保持干燥;病人到其他科室会诊或治疗时应戴口罩,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或焚烧,病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
三、消化道隔离适用于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病症所给予的隔离方法。
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要求:不同种病人应尽可能分室收住,如同住一室两床相距不少于2米;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护理不同病种的病人应更换隔离衣,并消毒双手;病人的食具、便器、呕吐物、排泄物须严密消毒;病室地面、家具每日消毒液喷洒或擦拭;病人之间不得接触或交换用物、书报等;病室应有完善的防蝇设施。
四、接触隔离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方法.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
要求:不同种病人分室收住,不得接触他人;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穿隔离衣,皮肤有破损者,避免伤口换药及护理,必要时戴手套,已被污染的用具和敷料应严格消毒或焚烧。
五、昆虫隔离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蚊、虱、蚤等昆虫传播的疾病所进行隔离的方法。
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班疹伤寒等.要求:病室应有严密的防蚊设备;虱传播的疾病,病人要洗澡、更衣并经灭虱处理后方可进入病室.六、床边隔离适用于普通病区发现的胃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区暂无床位收住,临时以病床为隔离区的一种隔离方法.要求:床头挂隔离标志;床间相距不小于2米或用屏风隔开;要有专用隔离衣、洗手消毒液、听诊器、体温计、病人之间不得相互接触;病人的各种用物、排泄物、便器等须经消毒处理;病人出院或转院时病室及病床设施应妥善消毒.六、保护性隔离亦可称为反向隔离。
隔离预防措施
隔离预防措施隔离预防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面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隔离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隔离预防措施的目的隔离预防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传染源的接触,阻断传染途径,降低传染风险。
通过隔离和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疫情的扩散,保护公众的健康。
二、隔离预防措施的种类隔离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个人隔离:个人隔离是指将疑似或确诊患者单独隔离,以防止其与他人接触,减少传染风险。
个人隔离可以在医院、家庭或专门的隔离场所进行。
2. 集体隔离:集体隔离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人群集中隔离,以减少传染风险。
集体隔离通常在临时隔离点、隔离营地或医疗机构等地进行。
3. 区域隔离:区域隔离是指将某一地区或社区隔离,限制人员流动,以减少传染风险。
区域隔离可以通过封锁道路、限制出入等方式实施。
4. 交通隔离:交通隔离是指限制交通工具的运行,减少人员流动,以降低传染风险。
交通隔离可以通过封闭机场、停运公共交通等方式实施。
三、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步骤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确定隔离对象: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病情等因素,确定需要隔离的对象,如疑似或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等。
2. 确定隔离场所:根据隔离对象的数量和需要,确定合适的隔离场所,如医院、宾馆、隔离点等。
3. 制定隔离计划:根据隔离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隔离计划,包括隔离时间、隔离措施、人员管理等。
4. 实施隔离措施:按照隔离计划,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如个人隔离、集体隔离、区域隔离等。
5. 监测和管理隔离对象:对隔离对象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包括健康状况监测、心理支持、物资供应等。
6. 隔离解除和后续跟踪:根据隔离对象的病情和传染风险,确定隔离解除时间,并进行后续的健康跟踪和管理。
四、隔离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和效果隔离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传染源:通过隔离患者和疑似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途径,减少传染风险。
隔离的种类
隔离的种类
(一)严密隔离
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措施。
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
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前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应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换鞋,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物品一经进入隔离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地面及距地面2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用消毒液每日擦洗1次,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终未消毒。
(二)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措施。
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要求:同种病可住一室,但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医护人员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病人接受会诊或治疗时应戴口罩;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病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
(三)消化道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并经口引进传播的病症所必须的隔离措施。
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要求:不同种病人应尽可能分室隔离,如同种病人同住一室,两床相距不少于2米。
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农;护理不同病种的病人应更换隔离衣:并消毒双手。
病人的食具、便器、呕吐物、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
二、隔离的种类
根据传染病传染的强度及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隔离方法。
1.严密隔离适用于祺乱、肺鼠疫、肺炭疽、SARS等甲类或传染性极强的乙类传染病。
具体隔离方法是:①病人住单间病室,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禁止陪伴和探视病人;
②进人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注意手清洗与消毒,必要时戴手套;③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敷料等严格消毒;④室内采用单向正压通气,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2.呼吸道隔离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水痘等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②室内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③病人口舁、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④进入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消化道隔离适用于伤寒、细茧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
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②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换鞋,手清洗与消毒;③患者粪便严格消毒,病人用品、餐具、便器等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地面喷洒消毒液;④室内防杀苍蝇和蟑螂。
4.接触隔离适合于狂犬病、破伤风等经皮肤伤口传播的疾病。
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居一室;②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穿隔离衣、钺口罩;③病人用过的物品和敷料等严格消毒。
5.昆虫隔离适用于通过蚊子、蚤、虱、蜱、恙螨等昆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
具体的隔离方法主要是病室内有完善防蚊设施,以预防叮咬及杀灭上述医学昆虫。
传染病的隔离种类
二、隔离的种类
根据传染病传染的强度及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隔离方法;
1.严密隔离适用于祺乱、肺鼠疫、肺炭疽、SARS等甲类或传染性极强的乙类传染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病人住单间病室,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禁止陪伴和探视病人;
②进人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注意手清洗与消毒,必要时戴手套;③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敷料等严格消毒;④室内采用单向正压通气,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2.呼吸道隔离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水痘等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②室内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③病人口舁、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④进入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消化道隔离适用于伤寒、细繭性痢疾、甲型肝炎等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②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换鞋,手清洗与消毒;③患者粪便严格消毒,病人用品、餐具、便器等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地面喷洒消毒液;④室内防杀苍蝇和蟑螂;
4.接触隔离适合于狂犬病、破伤风等经皮肤伤口传播的疾病;具体隔离方法是:①同类病人可同居一室;②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穿隔离衣、鉞口罩;③病人用过的物品和敷料等严格消毒;
5.昆虫隔离适用于通过蚊子、蚤、虱、蜱、恙螨等昆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具体的隔离方法主要是病室内有完善防蚊设施,以预防叮咬及杀灭上述医学昆虫;。
保护性隔离的措施
保护性隔离的主要措施一、隔离的种类:严密隔离霍乱、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消化道隔离细菌性痢疾、接触隔离气性坏疽、血液-体液隔离艾滋、病昆虫隔离乙脑、引流分泌物隔离急性结膜炎、保护性隔离;二、保护性隔离: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也称反向隔离;三、实用范围: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白血病及免疫缺陷病人等;四、主要措施:病房管理要求:1.与感染病人分开,病床间距应≥米,特殊病人单独安置;2.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消毒;3.调节好室温20~22℃,湿度尽量保持50~60%左右;4.病房内的物品摆放尽量简单,不摆放鲜花,植物等易携带细菌的物品;5.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使空气中的细菌数≤200cfu∕m3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7.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8.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探视人员管理:1.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2.符合要求可以探视的家属,需在指定时间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等方可进入病房;3.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禁止患有传染性疾病尤其时上呼吸道感染者前来探视;医护人员管理要求:1.发现医护人员患有或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应避免接触病人;2.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一次性脚套;3.病室内准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及注射护理用品,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各种用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灭菌和终末处理;4.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做到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手快速消毒剂消毒手;杜绝患者自身感染: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晨起、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棉签刷牙,餐前餐后漱口,以达到预防口腔感染的目的;3.护理人员须严密观察患儿口腔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牙龈是否肿胀;4.预防肛周皮肤感染、患者的饮食管理;五、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1、保持病室内的洁净2、严格管理探视及陪护人员3、增强无菌管理4、预防医源性感染5、加强基础护理6、维护和促进全身皮肤粘膜的完整及膳食的消毒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种类及措施
(一)严密隔离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均需采取严密隔离。
非典型肺炎也须采取严密隔离。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
室内用具力求简单、耐消毒,室外门上挂有明显隔离标志,禁止探视、陪护及患者出病室。
2.接触患者时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和隔离鞋,必要时戴手套,消毒措施必须严密。
3.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须严格消毒处理。
4.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进行焚烧处理。
5.病室内空气及地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二)呼吸道隔离(粉色)
呼吸道隔离适用于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百日咳、流脑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住同一病室,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
2.通向过道的门窗须关闭,患者离开病室时需戴口罩。
3.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
4.为患者准备专用的痰杯,口、鼻分泌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丢弃。
5.病室内空气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三)肠遒隔离
肠道隔离适用于由患者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如: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肠道隔离可切断粪一口传播途径。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不同病种患者最好分室居住,如同居一室,须做好床边隔离,每张病床应加隔离标记,患者之间不可互换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2.接触不同病种患者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时戴手套。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并作到无蟑螂、无鼠。
4.患者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食物及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5.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做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四)接触隔离(蓝色)
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患者应住单间病室,不许接触他人。
2.接触患者时需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医务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戴手套。
3.凡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床单、被套、衣物、换药器械均应先灭菌,然后再进行清洁、消毒、灭菌。
4.被患者污染的敷料应装袋,做好标记后送焚烧处理。
(五)血液-体液隔离
血液一体液隔离适用于预防直接或间接接触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等。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必要时单人隔离。
2.若血液和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
3.接触血液和体液时应戴手套。
4.注意洗手。
若手被血液和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个患者前也应洗手。
5.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做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6.严防被采血或注射针头等利器刺伤,患者用过的各种针头应放人防水、防刺破、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
7.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
8.探视及陪护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六)昆虫隔离
昆虫隔离适用于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如:疟疾、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回归热等。
根据昆虫种类确定隔离的措施:
1.疟疾、乙型脑炎主要由蚊子传播,所以病室内应有纱窗、纱门、蚊帐或其他防蚊设施。
2.斑疹伤寒、回归热由虱子传播,患者入院时要灭虱处理,沐浴更衣,换下的衣物须灭虱处理。
3.流行性出血热由螨传播,患者入院时要沐浴更衣,换下的衣物须煮沸或高压蒸汽灭螨处理。
(七)保护性隔离
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患者,如:早产儿、严重烧伤、白血病、脏器移植、免疫缺欠等患者。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设专用隔离室,患者住单间病室隔离。
2.凡是进入病室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
3.接触患者前、后或护理另一位患者前均要洗手。
4.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医务人员,均应避免接触患者。
5.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得带人隔离区。
6.病室内空气、地面、家具等均应严格消毒并通风换气。
7.探视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