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两根止血带法

合集下载

止血带怎么使用

止血带怎么使用

止血带怎么使用关于《止血带怎么使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大家的生活起居中一直会出現一些流血的状况,这个时候大伙儿一般采用的方法便是用止血带开展活血。

那样才可以避免伤员外流过多的血液,可是通常有很多的人由于不清楚止血带的使用方法,为病人还产生了更大的伤害,所以说大伙儿应当掌握下关于止血带的专业知识,便于于更强的采用有紧急状况的情况下能帮上忙。

那麼,止血带如何使用?应用止血带时,应绑在四肢流血创口的上边(以能缓解血为度),事前将患侧拉高几分钟,部分垫上纯棉毛巾或其软组织物,防止组织擦破。

因为用止血带后,结扎手术位置正下方组织血液供应终断,時间一久可致组织缺血性。

坏死,因此绑血带的時间不适合太长,每过30分钟应释放压力一次,每一次约半点至一分钟,以使血液商品流通。

因此,凡上止血带的地区需有确立标识,标明绑止血带時间,便于装运,工作单位由此能释放压力,并且做好必要解决。

要是没有止血带,还可以用宽的布带、纯棉毛巾、纱布等替代,但要坚决杜绝勒伤组织。

在创伤抢救中,经常采用捆扎。

缝合伤口除开具备维护创口、防止感染外,也有活血作用;一些捆扎又可以做为固定不动患侧的方式。

现阶段常见绷带包扎伤口,而把三角巾作捆扎大创口的用处。

绷带包扎法:纱布一般分硬纱布及软纱布二种,硬纱布是在市制的纱布上滴上嵌缝石膏,干枯而成石膏绷带。

这儿,我们关键谈软纱布。

普遍的软纱布有下列几类:a.粘膏(即狗皮膏药)。

b.秘药纱布:用沙布叠成,是纱布中主要用途较广也最便捷的一种,一般长短是5米,总宽依据需要而定。

应用时,抢救人朝向伤者,取适合部位,先在创口顶盖好消毒杀菌沙布,随后右手拿纱布头,左手拿纱布卷,用纱布的外边接近部分,捆扎时一般由左向右,从下向上盘绕。

纱布不容易过紧,以防造成部分发胀,也不适合很松,以防脱位。

一般胳膊弯着绑(屈肘),腿要直着绑,便于维持身体的基本功能。

以上便是依据止血带如何使用这一问题给大伙儿干了详尽的详细介绍了,假如说以前还不知道得话。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四)止血带止血法是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

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1)充气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其压迫面积大,对受压迫的组织损伤较小,并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带:可选用橡皮管,如听诊器胶管,它的弹性好,易使血管闭塞,但管径过细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操作时,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再缠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向下拉出固定即可。

还可将止血带的末端插入结中,拉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绞紧止血法:如无橡皮止血带,可根据当时情况,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绷带、领带、布条等均可,折叠成条带状,即可当做止血带使用。

上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止血带缠绕,然后打一活结,再用一短棒、筷子、铅笔等的一端插人活结一侧的止血带下,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短棒、筷子或铅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套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2.注意事项:(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端(上方)。

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

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3)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4)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

止血带止血方法

止血带止血方法

止血带止血方法
关于《止血带止血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止血带结扎法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

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

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

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

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

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

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

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

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止血带止血法(分析“使用”)共10张

止血带止血法(分析“使用”)共10张
4、将止血棒转紧,使血流停止 3、然后再打一个方形结固定 止血带操作步骤:1、在肢体上绕两圈 使用止血带部位必须露出; 6、注明详细的使用时间 2、先打一个结,在上面放一个止血棒 止血带上标示开始使用时间; 不可贸然解开止血带,否那么会使血液冲向伤口,造成内脏迅速失血而休克; 4、将止血棒转紧,使血流停止 2、先打一个结,在上面放一个止血棒 4、将止血棒转紧,使血流停止 须注意绑扎时间与按时松绑,如此可减少伤及神经与血管,而造成组织坏死、残废。 2、先打一个结,在上面放一个止血棒
止血带本卷须知
止血带上标示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止血带部位必须露出; 不可贸然解 使用时间不宜过久,于2个小时内尽速送医
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止血带止血的原因
使用时颇危险,常因其它止 血法无效或危及生命时才使 用〔如肢体大出血〕。
止血带止血的要求
须注意绑扎时间与按时松 绑,如此可减少伤及神经 与血管,而造成组织坏死、 残废。
止血带操作步骤:1、在肢体上绕两圈
2、先打一个结,在上面放一个止血棒
3、然后再打一个方形结固定
4、将止血棒转紧,使血流停止
5、固定止血棒
4、将止血棒转紧,使血流停止 止血带上标示开始使用时间; 不可贸然解开止血带,否那么会使血液冲向伤口,造成内脏迅速失血而休克; 须注意绑扎时间与按时松绑,如此可减少伤及神经与血管,而造成组织坏死、残废。 3、然后再打一个方形结固定 须注意绑扎时间与按时松绑,如此可减少伤及神经与血管,而造成组织坏死、残废。 止血带上标示开始使用时间; 须注意绑扎时间与按时松绑,如此可减少伤及神经与血管,而造成组织坏死、残废。 使用止血带部位必须露出; 使用时颇危险,常因其它止血法无效或危及生命时才使用〔如肢体大出血〕。 3、然后再打一个方形结固定 3、然后再打一个方形结固定 6、注明详细的使用时间 6、注明详细的使用时间 不可贸然解开止血带,否那么会使血液冲向伤口,造成内脏迅速失血而休克;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止血带是一种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制成的,它是一种呈现长条扁平型的止血药物。

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的使用,他的止血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人却对于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使用方法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

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扣式止血带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

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

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急救方法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

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

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

对大出血病人,应在上止血带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要用无菌水(煮沸后的水)清洗伤口,并且用干净的指头轻轻找出深层的动脉,用消毒线小心扎住动脉。

这是开放性的伤口被触及的第一次。

如果动脉断裂得很彻底,末端可能会萎缩,寻找会很困难。

当你确信动脉在某小块组织中时,可以用大号的针将整个组织都缝扎起来。

检查手术是否成功的同时,尽快松开止血的绷带,弄清楚导致出血的动脉,是否仅仅是包扎完毕的那一条血管。

如果发现仍会流血,应立即重新扎上止血带,继续寻找破裂的血管。

组织中会有其他的小血管,它们会提供肢体维持生理代谢所必需的血液,维持循环。

不要把止血带留在原处。

使用部位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

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如血液采集、输液、手术等都需要进行静脉穿刺。

虽然这是一种常见的操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止血带成为静脉穿刺中的必备工具之一,而在止血带的使用中,双扎法成为一种常见的操作技术。

止血带是一种医用器具,常用于医疗行业中,用于控制创面出血的工具。

止血带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手术、静脉穿刺、急救、采血等医疗过程中都有应用。

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当止血带使用得当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静脉穿刺中,止血带的正确使用对减少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使用止血带时,双扎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

双扎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止血带对血管的夹压,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

于是,下面我会详细介绍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一、止血带双扎法的操作步骤1. 在接近静脉穿刺部位处选择合适的位置,将止血带绕过手臂,松紧适度。

请确保在穿刺时并不会阻碍对充盈血管的触感和可见范围。

2. 进行穿刺操作前应确认穿刺部位十分干燥,避免杂质,同时保持穿刺前对局部消毒的必要性,并按照消毒程序进行操作。

3. 将需要使用的针头沿着血管路径进入穿刺部位。

如果遇到难以进入静脉的情况,需要稍微调整方向,但请勿猛力移动。

4. 当确认针头已穿透静脉时,打开注射器,确保血液贯穿针管。

同时,稍事停留观察是否发生出血。

如果发生出血,需要请左手握紧针头将针头退回少量,然后再次进入,直至再次贯穿血管,而不出现出血。

5. 收回针头后,双手将止血带松开,并保持被穿刺部位的手臂处于自然状态。

观察穿刺的部位。

如果没有大面积出血或血肿,说明穿刺操作成功进行。

如果有出血等不良反应出现,应及时处理。

二、止血带双扎法的优势1. 提升穿刺成功率使用双扎法可将止血带绕过穿刺区域,一“上一下”两道带的夹压力度大于单一带的夹压力度,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

同时,由于夹压力度的增高,可以迅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更为精确地定位血管。

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

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

小讲课记录学习日期主讲人记录人题目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老年水肿患者静脉穿刺行扎2根止血带联合指压法的疗效观察

老年水肿患者静脉穿刺行扎2根止血带联合指压法的疗效观察

老年水肿患者静脉穿刺行扎2根止血带联合指压法的疗效观察老年水肿患者在行静脉输液治疗时,由于血管壁脆、弹性差、易滑动。

加之患者皮下组织有过多体液积聚及皮肤肿胀,水肿组织压迫外周静脉,导致外周静脉位置变深,使静脉显露不清,从皮肤表面不易触及.增加了穿刺的难度[1]。

为提高老年水肿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我们采用扎2根止血带联合指压法静脉穿刺,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近三月来,在本院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意识清楚的水肿患者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2.3岁,均为中度水肿,全身皮肤组织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1.2 穿刺方法选用同一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规格为0.6mm。

穿刺部位均选择患者方便且易接受的手背及前臂浅静脉。

输液准备、排气同传统穿刺法,操作者用指腹沿肢体浅静脉走行位置按压并向四周推开局部皮下组织水分,静脉显露后选择穿刺点,再次用指腹推开穿刺点上方>10crn及穿刺点下方>5cln区域皮下组织水分,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1根止血带、下方约5cl处扎另1根止血带,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及操作者左手拇指指腹,穿刺前操作者用左手拇指指腹沿静脉走行血液回流方向再次按压皮肤,推压血流,充分暴露静脉,右手持针柄,在静脉上方,针头与皮肤呈4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左手先轻轻松开上面的止血带,再松开下面的止血带,松开词节器,按常规固定,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结果与传统穿刺法(按常规输液准备,排气,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推开拟穿刺部位局部皮下组织水分,显露静脉,选择穿刺点,扎止血带,消毒后针头与皮肤呈20°角进针,见回血后进针少许,左手轻轻放松止血带,松开调节器,按常规固定,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相比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高30%及穿刺时间缩短1/3。

3.讨论3.1使水肿肢体浅静脉显现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患者静脉显露程度的影响,对水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需掌握按压至静脉显露即穿刺的要领。

10种静脉穿刺技巧

10种静脉穿刺技巧

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

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

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

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 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

4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

止血带的止血方法

止血带的止血方法

止血带的止血方法
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紧缩器具,用于止血。

以下是使用止血带的方法:
1.先找到出血的位置,通常是在肢体上,如手臂或腿部。

2.取一段宽约2.5厘米至5厘米的厚实布条或止血带,长度要足够绕过肢体一圈。

3.将止血带的一端固定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如在手臂上可以固定在肘关节上方,或在腿部可以固定在膝盖上方。

4.将止血带带固定在肢体上,并拉紧,但不要太过紧密。

5.将止血带的另一端绕过肢体一圈,将其紧紧拉紧,直到出血停止。

6.使用一个坚固的物体,如一根棍子或者笔,将其固定在止血带上,使其保持紧张状态。

7.将受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等待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只是一种紧急措施,不应长时间使用。

在使用止血带后,应尽快将伤者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停止出血后,也应留意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情况,避免造成其他伤害。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急救工具,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止血,帮助伤者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止血带的效果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止血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止血带应该是宽约5厘米的弹性材料,可以调节长度并且不易变形。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绷带或者领带代替止血带,但一定要确保材料的强度和宽度能够达到止血的效果。

接下来,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正确的位置。

当伤者出血部位位于四肢时,应该在伤口以上10-15厘米的位置绑扎止血带。

如果是在躯干部位出血,应该在伤口以上的位置绑扎止血带。

绑扎止血带时,应该先用绷带或者其他材料垫起来,再用力拉紧止血带,以确保止血的效果。

紧接着,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适当的力度。

在使用止血带时,需要用力将止血带拉紧,直到止血带止住出血为止。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过大的力度,以免造成伤者更严重的伤害。

同时,应该在伤者身上标记上止血带的绑扎时间,以便医护人员在后续的处理中参考。

最后,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及时的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止血带只是暂时的止血措施,伤者在止血后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止血带的效果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止血带、正确的位置、适当的力度以及及时的寻求医疗救助是使用止血带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用止血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止血带双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06年1~6月住院输液患者464例次,年龄18~83岁,男314例次,女150例次,住院时间20~180天,输液次数15~90次/例。

1.2 方法:(1)按日期分单日输液和双日输液,单日输液为试验组,双日输液为对照组,均选择手背静脉网。

(2)指派3名护士参加试验,由2名有相同工作年限的护士专门负责穿刺,穿刺部位均选择手背静脉网。

输液时间从操作者查对床号开始至输液贴固定为止,另一人记录时间,并观察输液情况,做好记录。

(3)穿刺方法:①试验组采用止血带双扎法。

选择7号一次性输液器及常规输液用物。

患者体位随意,肢体放松,距腕关节15 cm扎第一根止血带,选择手背部血管,再在选择的血管上方6 cm再扎1根止血带,两根止血带相距10 cm左右,用2.5%碘酒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待干,右手持针柄,选择进针角度,嘱患者轻握拳,进针,见到回血后再将针头稍向前推进,左手轻轻放开距穿刺点近的止血带,再放开距穿刺点远的止血带,松调节器,输液贴固定。

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扎一根止血带穿刺法。

选择7号一次性输液器及常规输液用物,患者体位随意,肢体放松,选择手背部血管,扎好止血带,用2.5%碘酒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待干,右手持针柄,选择进针角度,嘱患者轻握拳,在选择的血管上进针,见到回后再将针头稍向前推进,左手轻轻放开止血带,松调节器,输液贴固定。

③专人记录两组静脉穿刺所用时间、首次成功率及输液外漏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2.1 2种穿刺方法所用时间:见表1。

2.2 2种穿刺方法首次成功率:见表2。

2.3 2种穿刺方法对液体外漏率的影响:见表3。

3 讨论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是扎1根止血带法,在静脉穿刺时会带来以下不足:(1)扎1根止血带时外周静脉循环不良或衰竭者会出现静脉充盈不良。

(2)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松止血带时突然的压力骤减,皮肤和血管的牵拉或回弹容易使针尖刺破血管或脱出血管外,致使液体外渗导致穿刺失败,而止血带双扎法松止血带时压力是逐渐减小,可减少液体外漏。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
使用止血带的方法如下:
1. 将止血带固定在受伤部位上方,通常在受伤部位与心脏之间的位置。

2. 用手指检查止血带是否紧固适当,应感到适度的压力,但不应过紧。

3. 用止血带固定器(如止血带扣或止血带绷带)将止血带固定住,确保不松动。

4. 确保止血带充分紧固后,将止血带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器的环状部分,并使其彻底固定。

5. 使用一个适当的工具(如止血带钳)来拉紧止血带,直到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为止。

6. 在固定止血带后,保持患者的安静,尽量减少活动。

7. 尽快就医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

请注意,使用止血带时应谨慎操作,以免造成血液循环系统受损。

止血带的使用应限于紧急情况,如果可能,应尽快就医以避免长时间使用止血带。

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结扎止血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止血方法,常用于手术、伤口处理等场合。

下面是其具体的操作方法:
1.先准备好结扎止血带和止血钳子等器具。

2.找到需要止血的部位,比如手臂或腿部,确认要用到的部位。

3.将结扎止血带放在需要止血的部位上,一般在伤口上方10厘米左右,用手或器具把带子绕紧并结扎住。

4.用止血钳子夹住结扎止血带左右两侧,确认带子紧绷,以便起到止血作用。

5.进行手术或伤口处理等操作,确保止血带始终紧绷并起到预期的止血效果。

6.当处理完成后,需按照规定解除止血带,避免带子过久压迫,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结扎止血带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带子,并注意掌握使用时间和解除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
1. 准备工作
•确定需要使用止血带的部位。

•选择合适的止血带,通常可以选择宽度为1-2英寸的弹性止血带。

•洗净双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

2. 擦拭伤口
•使用清洁的纱布或无菌盐水清洁伤口,将伤口处的血块和污物擦拭干净。

•若有较大的创面或深度伤口,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缝合。

3. 确定止血带的位置
•根据伤口位置确定止血带的位置,通常可以选择在伤口上方约5-10厘米处位置。

•确保止血带位置正确并不至于过紧,应能插入1-2个手指。

4. 捆扎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过要止血的外肢部位,确保止血带贴紧皮肤但不要过紧。

•用无菌夹子将止血带固定,避免滑动。

5. 松开止血带
•确保止血带固定好后,释放压力,让止血带放松。

•可视情况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6. 运输患者
•在使用止血带后,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告知医护人员已经使用了止血带,以便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止血措施。

7. 注意事项
•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阻塞血流引起组织坏死。

•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可能导致缺血和组织坏死,因此应尽快送往医院。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临时应急措施,不可替代专业医疗。

•在使用止血带后仍然要咨询医生以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法。

以上是使用止血带的流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记住,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止
血带是为了暂时控制出血,但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进针角度的选择

进针角度的选择

进针角度的选择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20°角,而任永峰等主张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李冰等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主张35°角进针;陈英等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主张10~15°角进针;刘芳莉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主张超过40°角进针;戴文燕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主张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主张20~30°角进针。

均达到了容易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建立好静脉通路,达到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部分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采取免用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静脉输液穿刺方法: 1、无止血带穿刺法:备齐用物,选择血管,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般取上肢血管,使肢体重心向下稍垂,术者与患者角度适宜操作为宜,一般角度不要大于40度角,用手轻轻摩擦皮肤30秒至1分,常规皮肤消毒,患者握拳,术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30度角,正面或旁侧进针直刺血管,见针尾部有回血时再沿血管前行约0.1-0.2cm,有时静脉压力低,须用左手食指在穿刺针上2cm处向下方轻轻推压血管方见针尾部回血。

穿刺成功后,嘱患者松拳用胶布固定针头,调节输液速度,在操作过程中除不用止血带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常规静脉穿刺法相同。

2、将选择血管部位上端15-20cm 处向下握推1-2分,使血管充盈,在所选择穿刺血管上方2-3cm处用食指或姆指压迫所要穿刺血管,以此固定血管,然后进行穿刺,余下操作方法与上述静脉穿刺法相同。

结果:采用常规与不用止血带静脉穿刺方法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甲乙两组中一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明显差异(附表)静脉输液患者采用常规法与不用止血带穿刺输液方法结果比较 P>0.05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心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

《止血带使用方法》课件

《止血带使用方法》课件

止血带的材料
1
医用橡胶或聚酯
常用的止血带材料有医用橡胶、聚酯
特殊材料
2等,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和韧 Nhomakorabea。部分止血带还采用了特殊材料,如微
孔式材料等,能够防止局部缺氧和肢
体坏死。
3
性能比较
不同种类、不同材料的止血带,其效 果和使用方法也存在差异,应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
止血带的使用步骤
准备工作
• 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保证止血 带和周围伤口干净卫生。
正确的选择、使用止血带,以及合理的绑扎时间 都是避免止血带副作用的关键。
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止血带是否紧固,及时更换缓解术、消除疼痛等。
使用完后的注意事项
使用完后,要及时解除止血带,放松局部肌肉,并使用冰敷或包扎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伤口出 血。
结语
我们希望通过此课程,让更多人了解止血带的使用方法,知晓其重要性,使 其在急救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为救治伤者争取宝贵时间。
使用止血带需要注意什么
使用止血带前,应先尽量通过外部压迫等手段控 制出血,然后再绑扎止血带。
止血带的种类
1 硬侧止血带
硬侧止血带适用于上肢出血控制,使用时需将多余部分绕绕圈固定。
2 橡皮管止血带
橡皮管止血带适用于四肢出血控制,只需将橡皮管固定在伤者身体下部即可。
3 弹性绷带
弹性绷带适用于轻度出血控制,使用前应将伤口处清洗干净,缠绕时应保持适当紧张度。
• 选择正确位置:正确选择绑扎位置,比 如夹在肢体与身体的中间位置。
操作过程
• 拉紧止血带:掌握正确的绑扎方法,适 当用力将止血带拉紧。
• 绑扎时间:止血带的绑扎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扎两根止血带法马俊英[1]报道,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上(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经6000多例儿童的临床实践,一针见血率达99%,认为扎两根止血带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张清智等[2]用于脑血栓致偏瘫、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致肢体麻木等不能配合握拳患者的静脉抽血,一针成功率达98%,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经1260例的临床应用,认为效果好。

侯艳等[3]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1.2 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姚学娜等[4]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出两种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为1209例血管弹性较好的患者行静脉穿刺8984次;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为247例细小血管和血管弹性较差的患者行静脉穿刺2634次,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傅军[5]报道的手捏输液器下段法,如头皮针在血管内,可见明显回血,反之,无回血。

避免了头皮针进了血管无回血,回退针时有回血的现象。

吴军玲[6]、常宇峰等[7]采用了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穿刺法,使回血迅速易见。

方法为: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0.2ml[6]或0.6ml[7],固定好返折处,穿刺针刺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

前者将该法与常规输液法进行对照,选择年龄超过60岁,且血管脆性大、细小血管、脱水、休克患者500例,小儿患者500例,结果成功率分别为:增大负压法98%和100%,常规法92%和96%,后者选择46例休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结果常规法成功16例,30例采用增大负压法,成功28例,失败2例。

认为增大输液管道的负压,使管道内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当穿刺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即迅速流入针管内,穿刺易成功。

1.3 局部血管扩张法1.3.1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李波[8]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36例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程丰徽等[9]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应用32例次,其中18例次为50岁以上行化学治疗3个疗程的肿瘤患者,8例次为5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6例次为39岁以上其他疾病患者,成功率分别为100%、62.5%、100%。

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冯敏等[10]研究探讨出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作了50例次应用,一次性成功38例,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1.3.2 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张秀兰等[11]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515例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

陈英等[12]对指趾静脉穿刺、戴文燕[13]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4 进针角度的选择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20°角,而任永峰等[14]主张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李冰等[15]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主张35°角进针;陈英等[12]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主张10~15°角进针;刘芳莉[16]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主张超过40°角进针;戴文燕[13]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主张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主张20~30°角进针。

均达到了容易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1.5 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

而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万淑芝等[17]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经万余例的实践,成功率达98%以上。

王润兰等[18]主张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有主张反复握拳、松拳[18,19]认为握拳时,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患者手自然下垂、弯曲。

樊小平[20]吕炳华等[21]采用握指法,即操作者左手握紧被穿刺手的4个或5个手指,使其手向掌面弯曲成弧形。

经百余例实践效果满意。

[20]与握拳法对比,分别穿刺12080人次,结果握指法一次穿刺成功11234人次,成功率93.0%,而握拳法一次穿刺成功10026人次,成功率83.0%。

[21]1.6 手指推、压法汪丽华等[22]用大拇指轻按欲穿刺的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3~5cm,嘱患者用其对侧拇指按压固定静脉后,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静脉远心端(离穿刺点3~5cm)向近心端推行,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穿刺后即松开。

该法与压脉带固定法比较,效果优于压脉带固定法。

对静脉容易滑动的老年患者,作静脉抽血时,国外学者[23]主张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压住距进针处0.3~0.6cm的皮肤,针尖穿透皮肤和进入血管一气呵成。

1.7 仪器显示穿刺法赵永胜等[24]报道,冷光乳腺检查仪通过光束的透射,将皮下静脉的分布与走行清晰地显示出来,尤其是肉眼看不到、手摸不清的静脉,临床用于小儿静脉穿刺100例,穿刺1102次,一次成功1081次,成功率为98.1%。

俞文敏等[25]成功研制出手背浅静脉显示仪,它能清晰显示静脉的数量与形态,特别适用于手背脂肪厚的女性和儿童,临床应用150例,成功率100%。

1.8 穿破后的补救方法吴云霞[26]对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主张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停止,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

先以指重压1s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

报道了100例扎穿者,成功补救90例,成功率达90%。

认为此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不易寻找血管的患者。

孔力等[27]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即扎穿血管后,针头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还应将针头再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

此补充得到王海平[28]的赞同,并强调了在作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救。

1.9 其他方法马晓军等[29]对老年或长期经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施行手术用粗针头(12~16号)作静脉穿刺时,采用了针头进入皮肤后,针口斜面向下压血管,刺入血管后,再将针口斜面转向上方固定的新方法,选择38例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实践(先行常规法穿刺,失败后再用新方法),常规法只成功5例,新方法成功30例,失败3例。

李冰等[15]报道,有关穿刺成功的因素中,强调了操作者的心理因素—自我控制能力,只有控制调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1 马俊英.为儿童作静脉穿刺扎两根止血带好.中华护理杂志,1990,25(1):43.2 张清智,叶启芳,赵万淑,等.对“为儿童作静脉穿刺扎两根止血带好”一文的补充.中华护理杂志,1991,26(6):283.3 侯艳,王淑云.水肿病人的静脉穿刺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3,28(8):474.4 姚学娜,马春涛,高世红,等.输液时静脉穿刺易见回血法.中华护理杂志,1993,28(10):611.5 傅军.提高一次性输液器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介绍.护士进修杂志,1993,8(1):5.6 吴军玲. 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山西护理杂志,1998,12(1):37.7 常宇峰,叶叙贞,王丽萍,等.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用于休克病人静脉穿刺.山西护理杂志,1998,12(1):39.8 李波.小静脉穿刺新法.实用护理杂志,1995,11(7):31.9 程丰徽,张淑兰,陈美键,等.阿托品注射液在周围浅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山西护理杂志,1997,11(5):229.10 冯敏,刘安琴,孙燕芳.山莨菪碱扩张局部皮肤浅表血管的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8,33(4):187.11 张秀兰,马正莉,盛杰,等.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52.12 陈英,杨勤国,赵萍.200例指趾静脉穿刺.护士进修杂志,1992,7(4):42.13 戴文燕.再探小儿静脉注射法.实用护理杂志,1993,9(9):3-4.14 任永峰,史金枝.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山西护理杂志,1997,11(3):124.15 李冰,张淑云,吴冰.老年患者浅小静脉穿刺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1992,7(2):39-40.16 刘芳莉.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穿刺方法.实用护理杂志,1994,10(9):45.17 万淑芝,王英娴.手部静脉穿刺不宜握拳.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72.18 王润兰,杨筠松.手背静脉穿刺半握拳比握紧拳效果好.山西护理杂志,1993,7(2):40.19 胡靖.亦谈手背静脉穿刺体会.山西护理杂志,1996,10(2):94.20 樊小平.手背静脉穿刺——握指法.南方护理杂志,1997,4(2):48.21 吕炳华,曾臻,李林恒.握拳与手放松对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山西护理杂志,1997,11(4):172.22 汪丽华,陈怀珍.手指推压法可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山西护理杂志,1996,10(1):33.23 唐萍芬摘译.静脉穿刺须知.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2):89.24 赵永胜,吴彩兰.冷光乳腺检查仪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华护理杂志,1994,29(3):176.25 俞文敏,尹跃军.手背浅静脉显示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7,32(7):382.26 吴云霞.静脉穿刺穿破血管后的补救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3,28(12):744.27 孔力,杜月兰,王新生.对《静脉穿刺穿破血管后的补救方法》一文的商榷.中华护理杂志,1995,30(3):178.28 王海平.从《静脉穿刺穿破血管后的补救方法》谈起.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0):604.29 马晓军,周萍,张凤.静脉穿刺新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236.小儿头皮针输液技巧1一、对一般头部血管较明显的患儿输液时比较容易,按一下几步即可,首先调好液面,[使调节器旋紧并置于输液器距针头30-40厘米处,便于穿刺成功后的回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