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健康小知识】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https://img.taocdn.com/s3/m/882f9af433d4b14e852468c8.png)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
抽血时,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1) 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2) 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治。
(3) 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血液各类抗凝剂的选择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
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抗凝剂用量为EDTA-K.2H2O1.5~2.2mg/ml血液。
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2.草酸盐常用有草酸钠、草酸钾、草酸铵,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离子能与样本中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2mg草酸盐可抗凝lml血液。
但不适于凝血检查。
而且,草酸盐浓度过高还会导致溶血、改变血液pH,干扰血浆钾、钠、氯和某些酶活性的测定。
双草酸盐抗凝剂:适用于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3.肝素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肝素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
但不适于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2.5)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4.枸橼酸盐常用有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枸橼酸盐抗凝剂的抗凝力不如上述抗凝剂。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f9ab85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3.png)
简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的目的是局部止血,它主要用于外伤或外科手术时,以阻止出血。
止血带是一种放置在受伤部位外的带子,可以有效地压迫血管和控制出血。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出血,并减少伤害。
但是,如果不慎使用,可能会对伤口有害,而且也可能使止血带无效。
因此,使用止血带局部止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确定止血带的位置。
止血带应尽可能接近伤口,以减少出血,可以灵活地将止血带固定下来,以防止止血带从四周的受伤部位滑动,造成新的伤口。
二、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一般来说,止血带的厚度应根据出血量的大小而定,伤口如果出血多,应选择厚的止血带;如果出血少,应选择较薄的止血带。
三、紧紧地系上止血带。
止血带应紧紧地系上,以便有效地发挥止血作用,但不能太紧,以免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潮红现象,或者造成出血无法止住。
四、定期检查止血带。
受伤部位应定期检查,以检查止血带的牢固度,确保有效的止血效果,以及检查是否存在伤口感染的症状。
五、及时更换止血带。
止血带因穿用时间过久或经常改动而变脏,应及时更换,以免因止血带沾染细菌而引起伤口感染。
总之,止血带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应重视上述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以避免因止血带不当使用而造
成伤害。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5f0e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4.png)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临时控制出血,保护伤口和减少出血量。
它通常由带子和固定装置组成,使用起来相对简单,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评分标准对于有效止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止血带的使用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止血带的使用操作流程1.穿戴手套:在进行止血带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选择合适的止血带: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止血带应具备足够的宽度和长度,能够固定住止血带,并且不会对患者的周围组织造成损害。
3.确认止血带位置:在使用止血带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伤口,确定出血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止血带位置。
4.正确固定止血带:将止血带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一般可以选择肢体的近心端作为固定点。
在固定过程中,要确保止血带紧贴皮肤,不能过紧或过松。
5.控制出血:在确认止血带固定良好后,可以逐渐将止血带松开,直到出血完全停止。
同时要及时记录固定的时间和止血效果。
6.监测患者状况:在止血带固定期间,操作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特别是肢体的血液供应情况和局部压痛感。
7.转移或解除止血带:在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解除止血带,以免造成伤害或继续出血。
二、止血带使用评分标准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为了准确评估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止血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分标准:1.止血带固定位置准确性:根据紧固止血带的位置是否准确、固定是否牢固评分。
正确固定在近心端且牢固的得分较高,位置错位或固定不牢的得分较低。
2.时间的控制:评估操作人员固定止血带所用的时间。
时间短且效果良好的得分较高,时间过长或效果不佳的得分较低。
3.止血效果:根据操作人员能否有效控制出血情况评分。
出血完全停止的得分较高,止血效果不佳的得分较低。
4.患者安全:评估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是否妥善保护患者的安全。
正确的固定和解除止血带、注意观察患者状况的得分较高,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意外伤害的得分较低。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6646f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4.png)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学领域中,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正确的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患者的手部或采血部位,确保无菌环境。
(2)带压止血带:用止血带带压至患者肘部,增加静脉曲张,便于采血。
(3)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或手背静脉作为穿刺点。
(4)穿刺:用无菌针头刺破静脉,采取相应容器采集血液。
(5)松开止血带:在采血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6)压迫止血: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7)处理标本:将采收的标本置于相应试管或容器中,确保标本的质量。
注意事项:- 采血过程中要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静脉采血后要迅速松开止血带和按压穿刺点,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不要过度采血,避免引起血液稀释或患者贫血。
- 标本采集前后要嘱患者保持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2. 皮下组织或静脉取血某些情况下,需要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标本。
操作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采血部位。
(2)选取穿刺点:选择皮下组织或静脉穿刺点,通常在手背或前臂。
(3)穿刺:用无菌注射针或需要针刺穿刺采集标本。
(4)采集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
注意事项:- 确保穿刺点和采血容器的无菌。
- 采集前要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一定量的空气,以保持压力平衡。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是常用的生化分析标本之一,正确采集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清洁外生殖器:采样前,使用清水或无菌湿纸巾清洁外生殖器。
(2)开始排尿:将第一泡尿排空至座便器中,然后将中段尿采集到容器中。
(3)尿液采集:使用无菌容器采集足量的尿液样本(通常为15-30毫升)。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f302fe8e9951e79a89270d.png)
谢谢聆听
止血带止血法
2019年9月
学习内容
❖ 了解止血带的种类 ❖ 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 ❖ 掌握气囊止血带的使用 ❖ 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止血原理
应用不同类型的止 血带,通过加压压 迫血管,阻断动脉 和静脉的血流来达 到止血目的
适应症
❖ 四肢大动脉创伤出血 ❖ 四肢的手术
禁忌症
❖ 开放性外伤且污染严重的创口,超过6h 以上
充气和间歇时间
❖ 一般不超过4小时 ❖ 每隔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使用步骤
❖ 抬高患肢,压迫止血 ❖ 放置衬垫 ❖ 止血带加压止血 ❖ 观察止血效果 ❖ 记录部位、时间、压力
使用
卡带式止血带
使用
布条式止血带
使用
橡胶管止血带
不良反应
❖ 止血带休克 ❖ 止血带疼痛 ❖ 神经麻痹 ❖ 骨筋膜室综合症 ❖ 皮肤淤血、水疱
注意事项
❖当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 血带止血
❖放置衬垫保护皮肤
❖暴露上止血带部位,密切观察肢端血运
循环 ❖ 松解止血带之前,先补充有效血容量 ❖ 记录时间,做好交接班
小结
❖ 止血带的适应症: 四肢大动脉出血、四肢的手术
❖ 上止血带的部位: 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部
❖ 止血带使用间歇时间: 30-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
小号:长44cm宽6cm 适用于儿童上肢
上止血带部位
上肢:上臂上1/3处 下肢:大腿中上部 * 不宜选则前臂及小腿
气囊止血带的压力
部位 传统充气压力 根据收缩压 上肢 250-300mmHg >收缩压30-50mmHg 下肢 300-500mmHg >收缩压50-70mmHg ❖ 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出血停止为宜
在医院中常见的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在医院中常见的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b254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6.png)
在医院中常见的止血带(又称压脉带),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在医院中,我们总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医疗器械,每个医疗器械都会其独特的作用。
像我们在采血的时候,就会经常用到止血带这一医疗器械。
在以往,国内的医院往往使用的是胶管型止血带(长这样)。
但这种橡胶型止血带存在一种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交叉使用、反复使用、保管随意、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或消毒间隔过长等普遍现象,造成了止血带污染严重等公众卫生问题。
而随着新型的TPE环保材料的一次性止血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交叉感染的问题。
一次性止血带应该如何使用?
一、用于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
1、使用止血带时,不应该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当尽量缩短。
在抽血的时候,见到回血应该立刻松开止血带。
2、在检查血脂、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时,止血带使用应该限定在1分钟以内。
3、若是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等原因导致检测项目结果产生偏差。
4、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二、肢体出血应急使用时:
1、在使用止血带时,应当先将患肢抬高,促使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在使用止血带的位置应当尽量靠近出血部位的上端,避免压迫而造成神经损伤。
3、绑止血带时,应该以其松紧度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
以上是使用一次性止血带时的正确操作方法,大家要正确的使用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使用一次性止血带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使用方便,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在治疗过程中病菌的交叉感染。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 (2)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 (2)](https://img.taocdn.com/s3/m/b27315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4.png)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简介止血带是常见的一种止血工具,可以帮助控制大出血,防止血液流失过多。
本文将介绍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的处理流程。
止血带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材质:止血带通常有橡胶、绳索等材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质。
•带宽和长度选择:根据止血部位和身体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带宽和长度。
止血带的准备工作1.清洁操作区域:在进行止血之前,应确保操作区域干净,避免引入细菌和污染。
2.消毒操作区域: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以预防感染。
3.检查止血带的完整性:确保止血带没有任何损坏或磨损。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出血点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止血带的绑定。
通常在出血点远离心脏方向绑定。
2.绑定方式:将止血带固定在绑定位置上,保持适当的紧绷度,但不要过紧,以免导致组织坏死。
3.绑定后的检查:绑定好止血带后,应仔细检查止血部位周围的血管和神经是否受到压迫。
如果出现局部麻木、发紫等情况,应调整止血带的位置。
4.记录绑定时间:在绑定止血带后,应记录绑定的时间,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解除止血带。
5.监测出血情况:在绑定止血带后,应持续监测出血情况,以确保止血带的效果。
止血带的解除方法1.解除止血带的时间:根据出血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解除止血带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应尽早解除止血带,以恢复正常血流。
2.缓慢解除:缓慢松开止血带,以避免突然的血流涌出导致再次大出血。
3.解除后的观察:在解除止血带后,应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仍无法控制,应及时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注意事项1.避免过紧:止血带的绑定不可过紧,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2.监测时间:在绑定止血带后,应定时监测止血带的时间,以确保没有持续绑定过长时间。
3.学习使用方法:正确使用止血带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使用。
结论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处理方法,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适的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适时的解除止血带。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57df3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d.png)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在医疗中,护士在找静脉输液或采血的时候有一个橡皮管勒紧的,使血量充盈然后静脉显现的,那根管子叫止血带,又叫压脉带。
医用压脉带在实施清洗消毒的时候,可保证消毒效果,有效的防止院内感染,还可以减轻临床护工们的工作量,在输液的时候还能避免血流止不住,还可以止血,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
一、前臂静脉操作方法
1、一根绑在肘关节处,另一根绑在腕关节下,在前臂的背侧可以看到靛蓝色的静脉,见下图箭头所示。
用右手食指横向来回触摸皮下若隐若现的静脉,能感觉到静脉的弹性。
2、选择走向相对来说比较直的一段静脉进行穿刺,穿刺时要考虑到进针后导管固定的方向和对患者活动的影响。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 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二、手背静脉操作方法
该方法也可用于手背静脉穿刺。
操作时压脉带一根扎在腕关节上方, 另一根扎在2至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a669427e21af45b207a80e.png)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止血带是一种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制成的,它是一种呈现长条扁平型的止血药物。
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的使用,他的止血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人却对于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使用方法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
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扣式止血带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
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
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急救方法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
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
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
对大出血病人,应在上止血带的同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要用无菌水(煮沸后的水)清洗伤口,并且用干净的指头轻轻找出深层的动脉,用消毒线小心扎住动脉。
这是开放性的伤口被触及的第一次。
如果动脉断裂得很彻底,末端可能会萎缩,寻找会很困难。
当你确信动脉在某小块组织中时,可以用大号的针将整个组织都缝扎起来。
检查手术是否成功的同时,尽快松开止血的绷带,弄清楚导致出血的动脉,是否仅仅是包扎完毕的那一条血管。
如果发现仍会流血,应立即重新扎上止血带,继续寻找破裂的血管。
组织中会有其他的小血管,它们会提供肢体维持生理代谢所必需的血液,维持循环。
不要把止血带留在原处。
使用部位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e61d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7.png)
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前言在处理伤口出血时,使用止血带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使用止血带止血的处理流程,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止血带止血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环境卫生:处理伤口前,应保持环境清洁,使用无菌的工具进行操作。
2.确认伤口情况:观察伤口的大小、深度和出血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止血带。
3.准备止血带:选择合适的止血带,确保其无损坏,并保持干燥和清洁。
步骤二:准备伤口在开始使用止血带之前,需要准备伤口,以确保止血带的正确使用:1.清洁伤口:用温开水和无菌纱布轻轻清洁伤口,并擦干。
2.消毒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伤口,杀灭细菌,防止感染。
步骤三:正确使用止血带使用止血带前,请确保已经了解使用方法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1.将止血带解开:将止血带解开至适当长度,根据伤口位置和大小确定所需长度。
2.包扎伤口: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覆盖住出血区域,并确保伤口处的纱布固定牢固。
3.用止血带缠绕伤口:将止血带紧绷缠绕在伤口上方,远离伤口本身,以阻止血液流动。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阻塞血液循环。
4.系紧止血带:将止血带两端取一个合适的节点系紧,确保止血带牢固不松动。
5.记录时间:记录止血带系紧的时间,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时松紧检查。
步骤四:监测伤口和止血带在使用止血带后,需要密切监测伤口和止血带的状况,以及患者的反应。
1.观察伤口:定期观察伤口,检查止血带是否紧固,是否有血液渗漏。
2.检查远端循环:检查远离伤口的局部循环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
3.监测患者状况: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及时记录和处理异常。
步骤五:解除止血带在确定伤口出血已经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解除止血带。
1.松开止血带:谨慎地松开止血带,避免血流涌出过快。
2.观察出血情况:在松开止血带之后,观察是否有新的出血,如有出血应及时处理。
3.移除止血带:将止血带从伤口处取下,避免触碰伤口,防止二次感染。
止血带的止血方法
![止血带的止血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460f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9.png)
止血带的止血方法
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紧缩器具,用于止血。
以下是使用止血带的方法:
1.先找到出血的位置,通常是在肢体上,如手臂或腿部。
2.取一段宽约2.5厘米至5厘米的厚实布条或止血带,长度要足够绕过肢体一圈。
3.将止血带的一端固定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如在手臂上可以固定在肘关节上方,或在腿部可以固定在膝盖上方。
4.将止血带带固定在肢体上,并拉紧,但不要太过紧密。
5.将止血带的另一端绕过肢体一圈,将其紧紧拉紧,直到出血停止。
6.使用一个坚固的物体,如一根棍子或者笔,将其固定在止血带上,使其保持紧张状态。
7.将受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等待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只是一种紧急措施,不应长时间使用。
在使用止血带后,应尽快将伤者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停止出血后,也应留意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情况,避免造成其他伤害。
静脉采血:止血带何时扎、何时松?先拔针还是先拔管?
![静脉采血:止血带何时扎、何时松?先拔针还是先拔管?](https://img.taocdn.com/s3/m/37fc771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d.png)
静脉采血:止血带何时扎、何时松?先拔针还是先拔管?有文献报道,为避免检验标本溶血,需注意规范操作。
其中包括:待消毒液变干后开始穿刺;控制止血带绑扎时间(在1 min 左右),等等。
理论上是这样讲,但实际操作时的细节问题还是值得探讨。
近日,笔者在某三甲医院就医,特别留意了护士采血时止血带的绑扎时间,发现从绑扎到松开时间刚好控制在 1 min。
但也发现了几个现实问题。
譬如,当采血室只有一名护士,护士不可能等着消毒剂干了再进行穿刺。
下图为时隔1 个小时仍在排队等候采血的队伍。
为了控制止血带的绑扎时间,同行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提出了操作中可以改善的环节。
但是,理论与现实往往是有距离的。
以下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止血带何时扎:皮肤消毒前还是消毒后?论坛话题:临床采血时,大多数情况下静脉在没有止血带时就能够被观察到,但也不乏采血困难的患者,即使扎上止血带也很难找到采血静脉,需要通过热敷、触摸等方法才能找到。
对于静脉难找的患者,一定是先扎止血带才能找到静脉。
那么,先扎止血带还是先消毒皮肤有要求吗?我们先来看《实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图解》提到的采血操作过程中扎止血带的时机:携用物至患者床旁→确认患者身份→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采血目的及注意事项→评估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患者取舒适卧位→采血肢体下铺一块无菌巾→戴手套→选择合适的静脉,扎止血带(距离穿刺点5~8 cm)→常规消毒,范围>5 cm→结论:采血前扎止血带的时机是,先扎止血带,后消毒皮肤。
再来看实际操作:1. 扎上压脉带,碘伏棉签消毒皮肤 2 遍。
2. 患者握拳,绷紧皮肤进针。
备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先扎止血带再消毒,而穿刺时消毒剂尚未干透。
止血带何时松:见血松还是抽完松?论坛话题:在穿刺前需要等待消毒剂干燥,如果采血量多、血流相对缓慢,那么扎止血带的时间就完全有可能超过1 分钟。
不知临床采血时,大家是见到回血即松止血带,还是等采完所有血标本再松?站友观点:常规抽 4~6 管血,大约 10~15 mL 左右,按教科书的要求,在接上采血管以后就可以放松止血带了,但我个人习惯采血完毕再放松止血带。
止血带的使用流程
![止血带的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a341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3.png)
止血带的使用流程1. 简介止血带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在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止血。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工具,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控制出血,减少伤者的失血量,保证伤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止血带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使用止血带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止血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检查是否有裂缝、污染等问题。
-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 准备干净的止血带。
3. 使用步骤正确使用止血带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确定位置首先,需要确定出血的位置。
常见的出血部位包括四肢、头部等。
确定出血位置后,应尽快进行下一步操作。
3.2 轻压止血点在开始使用止血带之前,可以先用手指轻压出血点,帮助暂时控制出血量。
这一步可以在取得止血带和准备工作时进行。
3.3 包扎伤口将干净的止血带放在伤口上方5-7厘米的位置,然后开始包扎伤口。
包扎伤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正确的力度:包扎时应该紧贴伤口,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应保证止血带能够固定住伤口并起到止血的效果。
- 保持平稳:包扎的过程中,应保持手稳定,避免止血带松动或移位。
- 注意观察:包扎完毕后,需要观察伤口是否继续出血,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次调整止血带的力度。
3.4 固定止血带将止血带固定在伤口上,可以使用绷带、胶布等固定器材进行固定。
固定时,要保证止血带的位置不会移动,并且不能过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止血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时间限制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2小时以内,过久的使用会造成绞扭肿胀等并发症。
4.2 专业救援使用止血带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临时措施,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援,由专业人员处理伤口。
4.3 伤口处理除了使用止血带外,还需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清洁和处理,避免感染和进一步恶化。
4.4 定期检查伤者在使用止血带后,需要定期检查伤口和止血带的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92c7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9.png)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急救工具,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止血,帮助伤者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止血带的效果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止血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止血带应该是宽约5厘米的弹性材料,可以调节长度并且不易变形。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绷带或者领带代替止血带,但一定要确保材料的强度和宽度能够达到止血的效果。
接下来,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正确的位置。
当伤者出血部位位于四肢时,应该在伤口以上10-15厘米的位置绑扎止血带。
如果是在躯干部位出血,应该在伤口以上的位置绑扎止血带。
绑扎止血带时,应该先用绷带或者其他材料垫起来,再用力拉紧止血带,以确保止血的效果。
紧接着,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适当的力度。
在使用止血带时,需要用力将止血带拉紧,直到止血带止住出血为止。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过大的力度,以免造成伤者更严重的伤害。
同时,应该在伤者身上标记上止血带的绑扎时间,以便医护人员在后续的处理中参考。
最后,正确的使用方法需要及时的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止血带只是暂时的止血措施,伤者在止血后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止血带的效果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止血带、正确的位置、适当的力度以及及时的寻求医疗救助是使用止血带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用止血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https://img.taocdn.com/s3/m/a45012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5.png)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
1. 准备工作
•确定需要使用止血带的部位。
•选择合适的止血带,通常可以选择宽度为1-2英寸的弹性止血带。
•洗净双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
2. 擦拭伤口
•使用清洁的纱布或无菌盐水清洁伤口,将伤口处的血块和污物擦拭干净。
•若有较大的创面或深度伤口,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缝合。
3. 确定止血带的位置
•根据伤口位置确定止血带的位置,通常可以选择在伤口上方约5-10厘米处位置。
•确保止血带位置正确并不至于过紧,应能插入1-2个手指。
4. 捆扎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过要止血的外肢部位,确保止血带贴紧皮肤但不要过紧。
•用无菌夹子将止血带固定,避免滑动。
5. 松开止血带
•确保止血带固定好后,释放压力,让止血带放松。
•可视情况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6. 运输患者
•在使用止血带后,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告知医护人员已经使用了止血带,以便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止血措施。
7. 注意事项
•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阻塞血流引起组织坏死。
•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可能导致缺血和组织坏死,因此应尽快送往医院。
•使用止血带的流程是临时应急措施,不可替代专业医疗。
•在使用止血带后仍然要咨询医生以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法。
以上是使用止血带的流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记住,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止
血带是为了暂时控制出血,但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止血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10e3796770bf78a65295492.png)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核对
输液,采血前核对医嘱,药物,患者信息等
评估
1.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感知状态
2.患者输液、采血处血管及皮肤情况
3.患者对输液、采血的配合程度
1.如患者烦躁,需多人配合
2.患者意识障碍者,应告知家属输液、采血的目的,取得家属的知情配合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包
2.3进行静脉采血时,穿刺见回血后,将采血针与采血管连接进行血液虹吸,采血完毕,松止血带,棉签按压
3.用物分类处理
1.皮肤消毒范围>8*10cm
2.切记及时松止血带
3.分类处置后再次检查,以免遗漏在患者身上或病房
观察与自检
1.观察扎止血带处皮肤情况、穿刺及采血部位情况
2.操作后用物分类处理,以免遗漏在病房
2.物品:一次性止血带,消毒物品,输液、采血用品
3.患者:舒适体位,合适的血管
实施
1.选择合适的血管,在选择的血管上方5-6cm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2. 2.1进行静脉输液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穿刺见回血后,松止血带,针芯退出0.5cm,将管送入血管中,打开调速器,观察液体速度
2.2使用头皮钢针进行静脉穿刺时,穿刺见回血后,松止血带,打开调速器,观察液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做好钢针固定
止血带流程和方法
![止血带流程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dd81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d.png)
止血带流程和方法
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乳白色,长条扁平型,点连叠型装盒,伸缩性强,可连续性抽取。
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
止血带止血的步骤
1、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
2、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
3、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
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2、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3、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4、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
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
静脉采血,止血带到底该何时松?
![静脉采血,止血带到底该何时松?](https://img.taocdn.com/s3/m/837c2f371ed9ad51f01df299.png)
静脉采血,止血带到底该何时松?作为一名检验人,为患者静脉采血就像我们的家常便饭,而在临床工作中采血时习惯性的抽血结束后才松开止血带。
但是,最近科室里为采血时是先松开止血带还是最后松开止血带这个问题发生了分歧。
接下来来听听她们的观点吧。
检验技师A:我认为应该抽完血后再把止血带松开,因为这样采血流速快。
检验技师B:我认为应该进针后就随机松开止血带,因为长时间绷紧止血带会影响血液的相关成分,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检验技师C:我认为应该根据患者采血量和血流情况而选择,有些病人血流快,穿刺成功即可松开止血带,但当遇到血流缓慢,抽血困难时可间断扎止血带,扎止血带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
相关文献指出:使用止血带时间1分钟以内,血液标本中各项检验指标不会发生变化。
但时间过长(如超过三分钟)或止血带捆扎过紧,会造成血行阻滞,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误诊。
另外,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讲,止血带扎的过紧或时间过长,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一些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还会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下瘀血。
使用止血带的正确方法使用时尽量缩短紧扎时间进针后,若血管充盈,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接上采血管,血流不通畅可适当调整针头;若血管不充盈,可视情况扎着止血带,但应尽量控制在1分种以内。
特殊项目要注意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将对结果影响较大,更应该注意控制止血带使用时间。
也不应鼓励患者反复握拳等,这种运动会使阈值上升0.8mmol/L。
重新采血尽量在对侧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呢?1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采集时间对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人体自身许多激素24小时分泌量的不同和生物节律造成的。
住院患者一般在清晨空腹时,对其进行静脉血标本的采集,若空腹超过24小时也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手术中止血带的使用要点
![手术中止血带的使用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2b8af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9.png)
手术中止血带的使用要点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术前要对止血带进行仔细检查,如气囊是否漏气,打气筒是否好用,气压表是否准确。
根据患者年龄、肢体周径、病人体质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气压止血带。
放置止血带的部位应正确,止血带要绑于肢体肌肉较丰富部位,以防损伤神经。
上肢者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者应放在大腿根近腹股沟部。
绑止血带时,止血带下要垫一个小单(布),并使接触皮肤面保持平整。
止血带要绑的松紧适宜,通气管要放在肢体近端,即可防止污染手术野,又便于打气。
气压止血带外最好再缠固定带或绷带加压固定,防止充气后滚动。
止血带充气前应先抬高肢体,驱血带驱血彻底后,再将止血带的通气管接于压气表上,缓慢将气打入止血带内。
上肢压力成人不超过40.0kPa(300mmHg),小儿不超过26.7kPa(200mmHg),下肢压力成人不超过80kPa(600mmHg),小儿不超过33.3kPa (250mmHg)。
准确记录气压止血带充气时间,上肢以1h,下肢以1.5h为限,时间到时,需提前通知手术医生做好放气准备,如需继续使用,应先放气5~10min后再充气并重新记录时间。
松止血带时,放气要缓慢,以免血压急剧下降引起休克。
手术完毕去除止血带后,检查病人皮肤有无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数分钟。
止血带的使用误区:1.手术台上捆扎的误区肱骨及股骨中下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往往需要无菌止血带,由主刀医生在手术台上捆扎,因而致使止血带的松紧度没有保证,充气量也无法确定,造成出血,甚至出现皮肤坏死及神经麻痹等并发症;驱赶血液时,驱血带每周圈间都留有大小不等的距离,形成间断驱血,效果极差;驱血时用力不匀,一绕一缓,不能持续用力,止血效果差;肱骨中段手术中,为减少出血,使用小儿无菌止血带止血,因气囊短而窄,达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反而出血更多。
2.手术前台下捆扎的误区捆扎过松或压力不足,出血多;捆扎过紧或压力过大,易产生并发症;捆扎前缠绕保护肢体的无菌巾未铺平,使其受力不均匀,易产生水泡;止血带使用超过时限,病人疼痛难忍;捆扎位置不当,压迫神经,造成麻痹;充气过后止血带涨开或脱滑,延误时间;通气管与止血仪衔接不紧或中途脱落;多个肢体同时放松止血带,造成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注意事项:使用止血带前,认真检查有否漏气,止血仪是否灵活实用,否则要及时更换。
上臂止血带的标准部位
![上臂止血带的标准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9dbc54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1.png)
上臂止血带的标准部位
上臂止血带是一种常见的急救用具,用于临时止血或者采血时限制血流。
正确
的使用上臂止血带可以有效控制出血,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因此,正确的标准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正确的标准部位是在上臂的肱二头肌和三头肌之间。
这个位置是比较容
易找到的,可以通过让患者屈臂,然后在肘关节上方约5厘米的位置处使用止血带。
在这个位置使用止血带可以有效地限制动脉的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其次,在使用上臂止血带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松紧度。
止血带的松紧度应该能
够停止血流,但又不能过紧导致血管受损。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末梢部位的血流情况来判断止血带的松紧度,如果血流停止,说明止血带的松紧度是合适的。
另外,在使用止血带时还需要注意时间,一般来说,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超过时间可能会导致肢体缺血,影响患者的健康。
最后,在使用上臂止血带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固定方法。
止血带应该被固定在
正确的位置,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同时,在固定止血带时需要注意不要将止血带固定在关节处,避免影响患者的活动。
总之,上臂止血带的标准部位是在上臂的肱二头肌和三头肌之间,正确的使用
方法包括正确的位置、松紧度和固定方法。
正确使用上臂止血带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急救或者采血过程中,正确使用上臂止血带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上臂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的学习和了解,提高急救和采血的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文章导读
\n 很多第一次到医院采血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采集法,在采血的时候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出血量比较大,所以说医生会马上给自己用止血带,但是不会的人
将止血带了拿来了也不知道怎么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及时处理话也是会导致身体的各种
不适,甚至有的人会晕血,那么采血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这种止血
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
抽血时,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1、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2、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3、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
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治。
采血的时候止血带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用,如果用不来的话,那么有了我们上面的
介绍说,相信很多人再次看到这个止血带的时候就不会对它的用法有陌生的现象,采血的
时候使用止血带也似要看情况的,如果出血量不大,那么一般不用止血带,直接用棉花按
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