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知识点整理)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资料
1 / 3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章节复习一、提纲二、重要知识点:1、实验:①实验类型:对照实验; 遵循原则:单一变量 其他变量:相同且适宜 ②对照组的判断:①空白对照、②自然(理想)状态③生物数量不能为1:避免偶然性④设置重复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求平均值;目的:较少误差 2、生态系统: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②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生物部分是:生产者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生物部分是:生产者、分解者生物 与环 境的生物和 生物圈认识 生物岩石圈的表面④物质:反复循环、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二氧化碳;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机物有毒物质:积累⑤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⑥能力: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有关;⑦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食物链:①以生产者为开头、消费者为结尾②不包括分解者③箭头指向捕食者4、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①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森林生态系统②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③提供氧气最多的—海洋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知识点填空重要知识点:1、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称之为南北之差—;东西之差—;海拔—;植物分层(森林、海洋)—;菊花—;生物间的关系:吃与被吃—;争夺—;一方生活在另一方体内以别人为宿主—;二者相互依存—;同种个体相互配合—;2、生态系统包括:、、、(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实现的。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流动特点:(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以“碳”为例,无机环境—;生物体内特点:有毒物质:(5)生产者和消费者间因捕食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写法:①②③(6)能力: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2、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2 / 3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 / 3。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优秀教学案例新版新人教版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的保护不仅是每个人的责任,更是对未来世代的承诺。
2.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生物圈是什么吗?”、“生物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3.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圈保护的紧迫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让学生对生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学校周围的污染问题。
3.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沟通情况,并进行评价。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学习生物圈保护方面的反思日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优秀教学案例新版新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复习课。在前期学习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等。通过对本节课的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总结复习教案
生物和生物圈年级九年级科目生物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生物和生物圈总结复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两章,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应使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对各节的知识点掌握了,但他们掌握的只是各章节一些零散的、脱节的知识,如何将各章节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观察、调查、对照实验。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和区别生物的共同特征。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生物圈有了哪些了解呢?二、梳理知识点1.举例说明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2.人类能否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存空间,为什么?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生物总复习知识要点
七年级上册背诵条目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4、归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分,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6、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指的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9、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10、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分别有三大组成成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起始环节是生产者,若狐吃兔,箭头朝向狐。
1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1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所以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表现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5、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第一部分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归纳第一部分生物和生物圈一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能进行呼吸。
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动物的排尿、排汗和呼出气体;植物落叶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成幼苗;鳄类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的瓜,种豆的豆(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有细胞构成(除病毒外)判定的依据:主体是否同时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属于生命现象:生石花开花、蜘蛛结网、摸捉老鼠、铁树开花 不属于生命现象:机器人扫地、钟乳石长大、铁生锈、电闪雷鸣观察法:科学观察可直接用肉眼或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有时还需要测量,如观察猩猩和昆虫的生活习性调查法:包括抽查法和普查法,当调查范围很大不能逐一调查时选用抽查法,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当进行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时选用普查法,如全国人口普查 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用具,通过有目的和有步骤地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对照原则:对照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 重复试验原则: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减小误实,用多个个体进行的重复实,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生物的特征 二有 四能 生命现象的判定 应用科学探究 常用方法实验的原则生物的归类方法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光: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 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水:沙漠中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捕食: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竞争: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寄生:新型冠状病毒生活在人体活细胞内对干旱的适应:如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仙人掌叶片呈针状对寒冷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动物的保护色、拟态等也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能疏松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 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选用10只鼠妇。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生物教师单元复习备课
教学过程
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复习课
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生物圈是
所有生物的家,这节课
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和
熟悉这个家。
接受复习课题,明确复习内容。
2
通过本单元
的学习我们
知道了生物
圈是所有生
物的家。
明确目标指导学生明确复习目
标
阅读复习学案上的复习目标
2
自主复习构建网络知识梳理
1、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课本,完成知识梳理。
2、反馈知识梳理
①展示台展示学生的
知识梳理情况
②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完善
1、复习课本,梳理知识
2、交流展示知识梳理
3、补充完善知识梳理
4、强化记忆课本内容
11
对学生知识
进行梳理。
典例
剖析
互动
探究
典型题例1、指导学生上台板演
例题
2、评析例题
1、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例题
2、呈现结果,展示观点,归纳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做
题的规范水平
据图回答:
⑴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
图中是生产者,他们不仅
养活,还为动物的生存提
供;兔、蛇是,
个体数目最多的是。
15
对案例进行
剖析。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复习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复习一、生物的特征:生物生命需要营养。
生物能可以呼吸。
生物能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源可以生长和繁殖。
它由细胞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做好调查记录,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根据用途:农作物、家禽、牲畜和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层的底部:能飞的鸟类、昆虫和细菌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它是所有陆地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对生物体的环境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老鼠女性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对环境的生物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植物枯叶和枝条的腐烂可以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可以改善土壤,蚯蚓可以疏松土壤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水平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水平越高,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累积(富集)。
1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中(三)空中飞行的动物1.适合飞行的鸟类特征:可以说,鸟类的整个身体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2.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生物类群的特点。
3.熟悉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功能,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概念和重要性。
“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生物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生物圈?”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生存的家园。”
2.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展开: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
-巩固提升:通过课堂小结、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结合实验、模型、实物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一段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视频作为导入,展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引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学们,刚才的视频中展示了地球上的生物圈,它是那么神奇,包含了无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这个神秘的生物圈。”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 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初二学生在学习了整个初中生物教材后,回顾头来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的内容,内容不生疏,但内容遗忙率较高,需要从最基础的概念学起,然后安排辅助了解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疏理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最提高。
2.能力基础:初二学生这个年龄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但这个能力要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的,复习课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进行,本单元在生态系统中内容可以组织一定的题型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心理特点:初中学生是由经验型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的形成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所以需要老师诱导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培养学生建立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单元中所提到的生态知识或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程中,所以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3、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与其食物链与食物网
4、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了解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能力目标:
2.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疏理、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网络的方法。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生物影响
环境的实例。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2024年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
2024年初一上册生物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
2.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及其范围。
3.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及其范围。
难点:生物的特征与生物圈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生物图片3.实物模型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物的特征(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生物的特征。
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二)新课讲解1.生物的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生物需要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3)生物能排出废物: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废物,并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后代会遗传父母的特征,同时也会产生变异。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三)课堂互动同学们,请举例说明你们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生物特征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六大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第二课时:生物圈(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特征,那么生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生物圈的概念及其范围。
(二)新课讲解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
2.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
(三)课堂互动同学们,请用你们手中的模型,模拟生物圈的范围。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圈的概念及其范围。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重难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 科学方法——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知识要点2 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其体内时刻进行着生命活动。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
知识要点3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实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实例:动物出汗、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实例: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点拨病毒具有繁殖的生物特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要点1 科学方法——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
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知识要点2 调查的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3.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4.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5.写出调查报告。
知识要点3 生物的归类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根据生活环境,可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根据用途,可把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
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
点拨观察和调查都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它们的要求和过程有所不同,但是都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
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归类。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要点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③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④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课前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影碟、照片、题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方案一:1.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学生回忆每一节所学过的内容,掌握各节知识点,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并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点,将学生总结的知识框架提炼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一目了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力学生回忆做过的调查等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教师启发: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除了获得许多知识外,你是否获得了一些有利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呢?3.情感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环境的珍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启发:这一单元我们先告一段落了,那么学完这一单元之后。
你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吗?方案二:知识竞赛学生先把本单元的内容复习一下,掌握各个知识点,然后再对每一部分内容出题,用来难住对手。
学生在热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本单元的内容,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教师帮助学生分成两大组,教师事先制作四个标签:a.认识生物 b.生物圈 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生态系统内容:由第一组同学抽签,抽到哪部分,就由第二组同学出题,第一组同学回答。
最后是加时赛:教师将遗漏的知识点补充出题,由两组同学抢答,最后根据分数评出获胜队。
方案三: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学生身处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呼吸着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
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二、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 2 范围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一)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使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的生物捕食关系(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杂草、水稻争阳光)合作关系(蚂蚁合作搬食物)等(二)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并实施计划】制订计划包括确定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然后按步骤实施计划。
(1)将铁盘内放一薄层湿土,以中轴为界,一边遮光,一边见光;(2)在铁盘两侧中央分别放5只鼠妇(也可以将1 0只鼠妇放入铁盘中轴中央):(3)每分钟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1次,统计l0次。
【实验结果】鼠妇大部分移到无光的一边。
【实验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关注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点:●关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生物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境指的是生物的生存空间B.生物总能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是指整个地球D.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
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
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A错误。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B错误。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生存环境,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鸡破壳而出B.钟乳石慢慢长大C.植物落叶D.葵花朵朵向太阳【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生长发育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在缓慢的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BC.植物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不符合题意。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学科:生物年级:初中本单元主题: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理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 生物的概念和特征;2.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2.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分类介绍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的特点;3. 分类整理不同种类生物的特征和示例。
二、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 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 介绍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3.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三、探讨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1. 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组成;2. 分析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3. 探讨食物网中食物链的互相联系和影响。
四、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作业1. 总结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总结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总结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生物教材和课件;2. 生物圈的图片和实例;3. 练习题和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物的概念和特征有所了解;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别生物的基本特征;3. 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4. 学生能够分析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以生物和生物圈为主题,通过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探讨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生物结业考试总复习初一上册(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考点2观察法及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和别人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加深认识。
考点3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考点1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合计20千米厚)。
内容(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
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考点3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考点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考点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考点6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生态系统是由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大部分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能量流动特点是逐步消耗,物质流动特点是反复循环。
4、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人类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5、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园林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考点6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考点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对照实验: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一组实验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即只有一个变量。
初三生物结业考试总复习初一上册(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自主复习主干知识] 第一章认识生物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2、生物能进行_______________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___4、生物能对_______________作出反应5、生物能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6、除_______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考点2观察法及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和别人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加深认识。
考点3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____________。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____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__生物。
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考点1生物圈1、定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2、范围:以____________为标准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合计20千米厚。
3、内容:____________底部、水圈的大部、____________表面。
4、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考点2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__________、空气、水、适宜的__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____。
考点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可以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温度、水、____________、土壤等。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____________关系等。
考点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___________环境,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着环境。
2、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___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____性是普遍存在的。
考点6 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_________内,生物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生态系统是由阳光、空气和水等____________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____________和分解者。
_______是生产者,动物大部分是消费者,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4、物质流、能量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物质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生态平衡。
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____________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不断____________。
6、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是沼泽)。
人工生态系统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7、___________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____________。
考点6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____________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____________,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考点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____________ 、制定___________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的实验。
一组实验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即只有一个____________。
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方法与步骤: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距离载物台2厘米);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一侧看着物镜);一只眼睛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当你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移动。
3、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去的薄片制成;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是用生物体上撕去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二、实验过程:1、观察植物细胞实验:①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③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小块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所要观察的材料上。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⑤染色: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4、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5、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液泡: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7、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8、线粒体:呼吸的场所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一、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①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取材: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