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 中风概述 • 中风的症状 • 中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的治疗 •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
注意事项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中风症状的变化,如出 现加重或反复,及时就医。
坚持治疗
中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耐心坚持 治疗,不可轻易放弃。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中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褥疮等,加强护理和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疗法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 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 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 增加中风的风险。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增加中风的风险。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
,出现突然昏倒的症状。
口眼歪斜
中风时,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可能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如
嘴角下垂、流口水等。
言语不清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
辨证论治
根据中风的病因、病理和症状,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如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治未病的理念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于有中风倾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 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进一步促进患者 康复。
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康复。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中风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05
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早期溶栓
在脑梗死发生后,早期进行溶 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血栓,恢
中风的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血管疾病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表现。
其他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其他辅 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CT检查
脑CT扫描可迅速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
MRI检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 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会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保持 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中风。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 定,降低中风风险。
06
中风康复和预防
中风康复训练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培训课件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培训课件
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为治法,方用左归丸合
地黄饮子加减。
PART 04
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康复管 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指导原则
个体化原则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原则
02
康复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逐步增加训练强
度和难度。
全面性原则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01
精准医疗在中风病领域的应用
预测了精准医疗在中风病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基因测序、个体化治
疗等在中风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02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风病诊疗中的应用
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风病诊疗中的潜在价值,如智能辅助诊断、治
疗方案优化等。
03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
大秦艽汤
由秦艽、甘草、川芎等药物组成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具有祛
风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
安宫牛黄丸
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等药 物组成,主治热病、邪入心包证, 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
苏合香丸
由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等药物组 成,主治寒闭证,具有芳香开窍、 行气止痛的功效。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中风病的典型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 木等。此外,还可伴有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等症状。
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中风 病的诊断。其中,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介绍了近年来在中风病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 展,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标志物等在中风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件_中风最终版.ppt

中医内科学课件_中风最终版.ppt
中风
主讲人:钟焕周
最新.课件
1
目录
❖ 概述:
概念 文献摘要 讨论范围
❖ 病因病机:病因 病机 小结
❖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
❖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 预防调护
❖ 结语
❖ 临证备要
最新.课件
2
一、定 义
❖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 斜等症状。
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 证机概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 神,神机闭塞
❖ 治法: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 菖蒲胆星、天麻、钩藤、僵蚕
最新.课件
28
2 脱证 阴竭阳亡
❖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
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 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最新.课件
15
相关检查
❖ 脑脊液、眼底等CT、MRI
最新.课件
16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1.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 意识清楚。
中脏腑: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 肢体不用。
❖ 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 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 2.中风与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但神昏 后时间短、发作时常伴四肢逆冷,移时可自行苏 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
❖ 3.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 主症。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抽搐时间 长,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合理搭配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控制脂肪和 糖分的摄入。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 查。
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 免情绪波动。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就医。
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是一种针对中风后言语障碍的治疗方法。通过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表达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CHAPTER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饮食, 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的 风险。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一种通过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对于中 风患者,物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风患 者,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 半胱氨酸血症等血液成分 异常也是中风的重要危险 因素。
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中风的 危险因素。

CHAPTER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突然昏倒
中风患者可能出现突然 昏倒的现象,失去意识, 短时间内无法自行恢复。
口眼歪斜
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 眼歪斜的症状,表现为 口角下垂、流口水、讲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病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复方白丸子加减(祛风、化痰、通络)
.
23
2.风阳上扰(肝阳上亢)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 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夹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
.
4
2.劳欲过度 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阳气亢盛—上扰清

②纵欲过度—耗伤肾阴—水亏于下,火旺于 上—水不制火—火上扰清窍
.
5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痰化热—热极生风,风痰热 上扰清窍
.
6
4.情志所伤 五志过及—心火暴盛—引动内风 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烦劳日久—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阳亢化风
病机: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 决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参附汤:补气回阳
生脉散:益气养阴
.
30
(3)后遗症 1.风痰瘀阻 症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
体麻木,苔白腻,舌暗紫,脉弦滑。 病机:风痰阻络,络道不畅 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祛风化痰,化瘀通络
.
14
4.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 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 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 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 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 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 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通降气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优质课件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优质课件

六.转归
康复 后遗症 死亡
头痛,眩晕,心悸,消渴→中风→痴呆,痫证。
七.预防与护理
1)先兆 2)饮食宜忌 3)房事情志 4)功能锻炼 5)语言训练 6)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 7)防治感染。
病例讨论
王××,男,78岁。今晨起床时跌倒,觉 右侧上下肢麻木,当时未引起注意。至中午时分, 右侧肢体麻木加重,吃饭时手不能持筷。家属送 至门诊,查Bp150/90mmHg,头颅C T未见明显异常。一周后复查示左侧基底结梗塞 灶。患者平素时觉头晕,耳鸣,眼花,夜寐不安, 腰膝酸软,舌偏红,苔薄,脉弦细。请问该患者 的诊断。
疗中风后遗 症。 近代·张山雷、张伯龙、张锡纯:阴阳失调,
气血并 逆,直冲犯脑。——潜降镇摄。
三、范围: 脑血管意外 出血性 脑溢血
珠血。 缺血性 脑血管痉挛
脑血栓 脑栓塞 面神经麻痹。 相当于“国标”:“中风” 、“风(喑) 痱” 、“口僻” 、“面瘫”
四.病因
1风邪入中:脉络空虚,气虚邪中。 2五志过极:情志所伤。 3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4积损正衰:肝肾阴虚,气虚。
五.辨证论治•类证鉴别
中风: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醒后留有后

遗症。
痫证:昏迷,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异常叫声,
醒后如常。
厥证: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
手足偏废,亦无四肢抽搐。
痉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
见昏迷,但无口角歪斜及半身不遂。
五.辨证论治•类证鉴别
中风后遗症:中风病史,半身偏废。 痿证:起病慢,进行性,多表现为双下肢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6.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 加减: 阴虚甚: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萸肉。 肝火偏盛:龙胆草、夏枯草。 肝风内动:蜈蚣、僵蚕、龙骨、牡蛎。 痰阻清窍:菖蒲、远志。 肝火扰心: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ppt课件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ppt课件
4.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 断。
-
12
一、中风与痫病、厥病的鉴别
共同点: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不同点:
痫病 昏迷,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异常叫 声,醒后一如常人,无后遗症,每次发病症 状相似。
厥病 晕厥,伴有四肢逆冷,面色苍白,一般移时 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后遗症。
-
15
诊断: 鉴别诊断:
刘某,男,67岁。主诉反复头晕四年,右半身乏 力1小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反复头晕,时 有头痛,服用降压药(复方罗布麻片)后可缓解。 今晨起床发现右侧手脚乏力,跌倒在卫生间,当时 神志清楚。后由家人送来我院急诊。现在症征:头 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溲黄便秘,言语蹇 涩,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上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 正常,膝反射稍亢进,右侧巴宾斯基氏征阳性。左 侧肢体正常,舌向右歪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 力。
-
28
5.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兼次症: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 失眠,眩晕耳鸣。 舌象:舌质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 脉象: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29
中脏腑: 1.风火闭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肢体强痉,口舌歪斜。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中医内科学课件中风.ppt

中医内科学课件中风.ppt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 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 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15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口僻 口噼:口眼歪斜,但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 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

2.中风与厥证
本病。还认识到与体质和饮食有关。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 半,……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 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通评虚实论》:“ …… 仆击,偏 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4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
v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
11
病机
内伤积损 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肝肾阴虚 损伤肾阴 脾失健运 肝阳偏亢 水不制火 热极生风 阳亢风动 风火痰湿 窜犯络脉 气 血 上 逆 、 上 蒙 清 窍
聚湿生痰
情志所伤(以郁怒为主)
痰湿生热
肝气不舒
阴精暗耗
气郁化火
肝肾阴虚
肝阳暴亢
引动心火
风邪痹阻经络
气虚邪中
脉络空虚
痰浊闭阻经络
12
病机小结
20
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 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 脱: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醒脑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乃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 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痰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 并用

21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急性期)
1 风痰入络

17
相关检查

中医内科学-6中风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6中风ppt课件
9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真中(风):由外邪侵袭引发,又称外 风。相当于周 围性面瘫。
类中(风):无外邪侵袭而发病,又称 内风。相当于 急性脑血管 意外。
2.中经络:无神志改变,轻,病位在血脉 经络。
中脏腑:神志不清,重,常累及脏腑。
10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3. 闭证与脱证:都是中风、中脏腑的表现,都 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1)性质2)临床表 现 3)治法
醒后如常。
厥证: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
手足偏废,亦无四肢抽搐。
痉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
见昏迷,但无口角歪斜及半身不遂。
13
五.辨证论治•类证鉴别
中风后遗症:中风病史,半身偏废。 痿证:起病慢,进行性,多表现为双下肢
的痿辟不用。
14
五.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病中脏腑,急当救逆。 病中经络,分型论治。
21
六.转归
康复 后遗症 死亡
头痛,眩晕,心悸,消渴→中风→痴呆,痫证。
22
七.预防与护理
1)先兆 2)饮食宜忌 3)房事情志 4)功能锻炼 5)语言训练 6)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 7)防治感染。
23
病例讨论
王××,男,78岁。今晨起床时跌倒,觉 右侧上下肢麻木,当时未引起注意。至中午时分, 右侧肢体麻木加重,吃饭时手不能持筷。家属送 至门诊,查Bp150/90mmHg,头颅C T未见明显异常。一周后复查示左侧基底结梗塞 灶。患者平素时觉头晕,耳鸣,眼花,夜寐不安, 腰膝酸软,舌偏红,苔薄,脉弦细。请问该患者 的诊断。
18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6.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 加减: 阴虚甚: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萸肉。 肝火偏盛:龙胆草、夏枯草。 肝风内动:蜈蚣、僵蚕、龙骨、牡蛎。 痰阻清窍:菖蒲、远志。 肝火扰心: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

中医内科学中风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中医内科学中风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02
中风病理生理机制
Chapter
脑血管解剖与生理功能
01
02
03
脑血管分布
脑血管密集且分支众多, 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供 应大脑不同区域的血液。
血脑屏障
由脑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和星形胶质细胞终足构成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 境的稳定。
脑血流量调节
脑血管通过自身调节和神 经体液调节,维持稳定的 脑血流量,保证脑组织的 正常生理功能。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中经络
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
中脏腑
神昏、昏愦为主要表现。闭证和脱证。
常见症状
头痛、呕吐、眩晕、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流涎、突发视 感障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
辅助检查手段
脑脊液检查。
01
04
脑血管造影。
眼底检查。
02
05
脑部B超检查。
颅脑CT检查。
03
06
脑电图。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 肺部感染处理:根据感染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效果评价需根据患 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尿路感染处理: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鼓励患者多饮水。效果评价需根据患者 的症状改善情况和尿常规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07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Chapter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和实施效果评估
设计针对中风患者的教育内容 ,包括中风的病因、症状、治 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 识。
定期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和优 化,确保患者能够获取最新、
最全面的中风医学知识。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采用多种形 式进行教育,如讲座、手册、 视频等。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精品-】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精品-】
九、辨 证 论 治 -辨证要点
4.辨闭证、脱证 闭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分为阳闭、阴闭。 阳闭,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 阴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 脱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出,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危候。
4.气虚而瘀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光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方剂:补阳还五汤。 加减:①气虚明显加党参、太子参;②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 ③ 肢体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 ④上肢偏废加桂枝; ⑤ 下肢瘫软无力加川断、桑寄牛、杜仲、牛膝;⑥血瘀重加莪术、红花、炒水蛭、鸡血藤。
2.辨病势顺逆 起病昏愦无知,为中脏,病位深,病情重。神志时清时昧,为中腑,病情较重。 瞳神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病情加重。 先中脏腑,如神志渐清,病由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较好。 目不能眴,或瞳神大小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愦、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一、概 述-沿革
相关疾病:中风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西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西医学的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一、概 述-相关疾病
二、病 象
主症: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次症: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 1.神昏 初起即可见。轻者:神思恍惚,迷蒙,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 2.半身不遂 轻者仅见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完全瘫痪。 3.口舌歪斜 多与半身不遂共见,伸舌时歪向瘫痪侧肢体,常伴流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提出
“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
梓明确提出闭、脱二证;叶天士“精血衰耗,水
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提出滋液熄
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王清任提出,中
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创
“补阳还伍汤”。
10.11.2020
.
5
三、范围
❖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本病相近。 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相当于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塞,自发性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10.11.2020
.
6
10.11.2020
.
7
10.11.2020
.
8
10.11.2020
.
9
10.11.2020
劳欲过度 损伤肾阴 水不制火 阳亢风动
饮食不节
脾失健运 热极生风 聚湿生痰 痰湿生热
风火痰湿 窜犯络脉
情志所伤(以郁怒为主)
肝气不舒 阴精暗耗
气虚邪中
10.11.2020
气郁化火 肝阳暴亢 引动心火
肝肾阴虚 脉络空虚
风邪痹阻经络 痰浊闭阻经络
.
气 血 上 逆 、 上 蒙 清 窍
12
病机小结
❖ 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 病理基础:肝肾阴虚 ❖ 病理因素:风、火、痰、气、瘀 ❖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衰
1、发病特点:发病突然,起病急骤。
2、症状表现:病情的轻重是根据有无神昏 表现。
3、因变化多端而起名为:“中风”;又因 发病突然又称之为“卒中”。
10.11.2020
.
3
二、文献摘要
❖ 《内经》中没有中风的病名,但有关中风的论述较 详;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成为仆击、大厥、 薄厥; 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 痱等病名;
.
4
❖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 邪中”立论,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 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 轻重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治疗以疏风散邪, 扶助正气,小续命汤、大秦就汤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以“内风”立论,张 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心火爆盛”;“正气自 虚”,“痰湿生热”。
❖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 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10.11.2020
.
15
二、病证鉴别
❖ 1.中风与口僻
口噼:口眼歪斜,但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涎, 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
❖ 2.中风与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但神昏后 时间短、发作时常伴四肢逆冷,移时可自行苏醒, 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
❖ 5.中风与痫证 痫症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 痫症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倒 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抽搐而 口吐白沫;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 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
10.11.2020
.
17
相关检查
❖ 脑脊液、眼底等CT、MRI
10.11.2020
.
18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1.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 意识清楚。
中脏腑: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 体不用。
❖ 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 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脱证:属虚,症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
肢松懈瘫痪,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
❖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 本病。还认识到与体质和饮食有关。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 半,……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 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 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10.11.2020
少;标实为风、火、痰、气、瘀
❖ 病机归纳: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 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 逆、气滞)、血(血瘀)
10.11.2020
.
13
病势:
根据有无神昏
轻、浅——中经络 重、深——中脏腑
中脏 中腑
闭证 脱证
演变: 由闭转脱
中经络 中脏腑
恢复期
痰火瘀热 阳闭 阴闭 痰浊瘀阻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七节: 中 风
目录
❖ 概述:
概念 文献摘要 讨论范围
❖ 病因病机:病因 病机 小结
❖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
❖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 预防调护
❖ 结语
❖ 临证备要
10.11.2020
.
2
一、定 义
❖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 斜等症状。
微。
10.11.2020
.
19
❖3.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 阳闭——痰火瘀热:身热面赤、气粗鼻
鼾、痰声如拽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 干,甚则舌体倦缩,脉弦滑而数。
阴闭——痰浊瘀阻;面白唇紫、痰涎壅 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
❖4.辨病期:分三期 急性期:二周;中脏腑为一个月。 恢复期: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 后遗症期 :半年以上
❖ 3.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 症。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抽搐时间长, 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10.11.2020
.
16
❖ 4.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 风之表现,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 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筋惕肉瞤 多见,起病时无神昏。
后遗症
根据有 无热象
气虚血瘀
10.11.2020
.
14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 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点的。轻症仅见 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 先兆症状
10.11.2020
.
10
病因
❖ 内伤积损: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 息失宜
❖ 劳欲过度:烦劳过度、房事不节
❖ 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辛香炙慱、饮酒过 度
❖ 情志所伤: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 劳紧张、素体养盛
❖ 气虚邪中: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 侵;痰湿素盛
10.11.2020
.
11
内伤积损
病机
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