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指导书为核心,推动安全风险管理规范高效

合集下载

印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2〕28号

印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2〕28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项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以下简称两部《指南》,可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两项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动争取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立足创新、分类指导,以两部《指南》为工作指引,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两项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要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安委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调动各地区和各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积极性,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将“两项建设”与当前集中开展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将“两项建设”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年度工作责任考核,制定有力的措施办法,全面推进“两项建设”。

二、加大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重点介绍了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和流程、评审管理、评定标准体系以及通用条款解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详细介绍了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上政府部门如何进行监管、企业如何开展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工作,以及隐患查报标准体系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

两部《指南》在充分总结吸收部分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做法,明确了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政府“管什么、怎么管”,为开展“两项建设”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指导。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

B/ZHY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B/320829ZHY008-2017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2017.12.06制定2018.04.30实施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G/ZHY08-2017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1 风险...................................................3.2 可接受风险..............................................3.3 重大风险................................................3.4 危险源.................................................3.5 危险源辨识.............................................3.6 风险评估..............................................3.7 风险分级..............................................3.8 风险分级管控..........................................3.9 风险控制措施...........................................3.10 风险信息............................................3.11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4 工作要求................................................4.1文件体系要求.......................................4.1.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手册.............................4.1.2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4.1.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4.2 基本要求.............................................4.2.1组织有力,高效运行...............................4.2.2全员参与,分级负责................................4.2.3自主建设,持续改进...............................4.2.4系统规范,融合深化.............................4.2.5激励约束,重在落实.............................5 工作目标...............................................6 工作程序和内容...........................................6.1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6.2 人员培训.............................................6.3 策划与准备..........................................6.3.1 制定建设实施方案.................................6.3.2 基础资料收集..................................6.4危险源辨识.........................................6.4.1 辨识范围............................................6.4.2 辨识方法............................................6.4.3 辨识要求............................................6.5风险评估...............................................6.6风险分级.............................................6.6.1 LEC评价法(格雷厄姆评价法)...................6.6.2 风险判定矩阵法................................6.7制定风险清单..................................6.8风险分级管控...................................6.8.1管控要求.................................6.8.2 风险管控措施类别..............................6.8.3 管控措施制定原则及评审.......................6.8.4 风险告知......................................6.8.5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6.9绘制本公司安全风险图......................................6.9.1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6.9.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6.10 形成风险分级管控运行机制.............................6.10.1 运行效果评价...................................6.10.2 闭环管理机制...................................6.11 隐患排查治理........................................6.11.1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11.2隐患排查........................................6.11.3 隐患治理.....................................6.11.4 评估验收....................................6.11.5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6.12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估...........................6.13 持续改进.....................................6.13.1 定期更新...................................6.13.2 体系间的融合..............................7.责任要求...........................................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本公司范围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项目精细化管理“万人百题”知识答题卷

项目精细化管理“万人百题”知识答题卷

项目精细化管理“万人百题”知识答题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80分)1、股份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形成面向市场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构筑起的经营模式、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的根本转变。

2、股份公司针对企业内部经济秩序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重点是积极构建以为导向、以为主线、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手段的集约化管理模式。

3、股份公司精简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以为核心的项目、经营绩效包干、经营风险抵压制度,规范项目管理流程,严格考核审计兑现,实行“红线”管理。

4、股份公司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体系由《》、《项目作业指导书》、“一定编两定额”体系和《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共同构成。

5、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就是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的有效管控,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带动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提升。

要在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上切实把好“六关”:。

6、工程项目管理遵循“集约化、、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原则。

7、工程项目实施分级管理。

股份公司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导层,二级公司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级公司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责层,,作业层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操作层。

8、公司在应详细了解项目的工程情况、标段划分、招标条件与资格要求等信息,认真进行分析,并形成。

9、项目中标后,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重点是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根据评审意见与建设单位商谈,按程序签订正式合同。

10、项目中标后投标主责单位市场营销部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进行书面交底,主要是投标过程情况、、相关资源情况等,同时移交招投标文件。

11、项目部根据合同、施工调查报告和公司管理交底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编制《》,经公司相关部门评审,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12、负责项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

13、在满足人员基本需要的情况下,项目部人员配备应0,,动态管理。

14、公司在《项目管理策划书》的基础上, 明确项目部管理目标、公司及项目部权责关系、考核及奖罚等内容,制定《》,待项目责任成本预算下达后,经公司签字后生效。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6年4月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以下简称《指南》)以来,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迅速贯彻、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初见成效。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根据《指南》的要求和各地区、各单位的探索实践,现就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各地区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一、前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必须对企业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本指南旨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安全风险分级评估(1)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安全风险评估的周期和方法。

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生产经营活动、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和影响程度。

(2)安全风险分级根据安全风险的不同性质和级别,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必须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中风险是指可能引发一定损失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控制方案;低风险是指仅造成轻微影响的风险,可以通过日常管理措施控制。

2. 安全风险管控(1)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安全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风险管控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2)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的等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高风险的安全控制措施要求严格、紧急,需要采取控制手段,确保企业人员生命安全;中低风险的安全控制措施要求合理有效,通过改进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3)安全风险监控和评估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监测安全风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风险的持续管控。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1. 隐患排查工作(1)建立隐患排查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频次和范围,确定隐患排查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为加强安全管理,有效指导各生产岗位班组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消除或者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类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合用于公司的所有车间、岗位、班组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等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健康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2 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3 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4 危(wei)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者)健康伤害和(或者)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者行为,或者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wei)险源可称为危(wei)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3.5 风险点风险伴有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者以上两者的组合。

3.6 危(wei)险源辨识识别危(wei)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评价对危(wei)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wei)险源所伴有的风险进行定性或者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9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五位一体 协同体系建设综述稿(供电公司五位一体深化应用综述)

五位一体 协同体系建设综述稿(供电公司五位一体深化应用综述)

一条线承载现实与未来一张网延伸光明与梦想一座塔树起卓越丰碑一群人挥汗攻坚绘美时代篇章……融合攻坚——国网供电公司“五位一体”深化应用综述巍巍泰山、滚滚黄河,孕育了齐鲁大地坚忍不拔的人文志气,沉淀了厚重悠长的文化底蕴。

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立足创建国际一流企业,作为山东首批试点,公司坚持与班组建设高度融合,全力打响“五位一体”深化应用攻坚战。

公司面临重大挑战!这是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之后,电网企业将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突破。

同时,必须保证全市210万客户的安全可靠供电;全力保障境内两条130公里特高压线路建设顺利实施;而涵盖全市11个专业、217个班组的专业化管理正同步进入攻坚阶段。

摆在德电人面前的是一份必须立即解答、且必须赢得满分的综合试卷。

挑战蕴含机遇、决策成就决胜。

公司以“五位一体”与班组建设高度融合为基准点,两条线交叉出击,公司、车间、班组三个层面同步推进,一场覆盖全市供电13个县(市、区)的新一轮改革攻坚战全面打响。

公司坚持“四个导向”,紧紧围绕“学、用、评”三个关键环节,贯彻“五位一体重在应用”的指导思想,着力在“用”字下功夫,确保了“五位一体”扎实落地。

(同期声)公司在宣贯培训、考核激励方面先行先试,为全省普及“五位一体”深化应用积累了经验!“想用、会用”抓引导促观念转变,使“五位一体”管理理念入脑入心,形成全员的行动自觉。

加强宣贯培训,以班组“大讲堂”为主阵地,总经理带头开讲第一课。

制定行动学习、集中轮训等63项培训计划,编制“五位一体”知识题库。

层级式培训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熟练操作平台;深化应用口袋书、微信平台实现了随时学、随时用,形成“人人会使用、主动去使用”的良好氛围。

“五位一体”知识应知应会率、系统登录率、各管理要素执行率“三个100%”。

加强考核激励,明确27个工作小组职责分工,形成“党政领导、人资牵头、专业主导、职工参与、班组落实”的管理网络。

细化7项重点、20个节点,召开12次公司级推进会、督导会,确保了责任到人、压力到位、务期必成。

05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2016】11号

05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2016】11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6年4月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以下简称《指南》)以来,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迅速贯彻、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初见成效。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根据《指南》的要求和各地区、各单位的探索实践,现就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各地区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招聘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岗位笔试题与参考答案(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标准不是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A、客户导向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持续改进2、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下哪项不是内部审核的主要目的?A、确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B、识别改进的机会C、满足外部审核的要求D、提供质量改进的依据3、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通常不被视为测试的关键阶段?A、需求分析阶段B、设计阶段C、编码阶段D、验收测试阶段4、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软件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的能力?A、可靠性B、可用性C、稳定性D、安全性5、以下哪个术语不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的八大质量管理原则?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 领导作用C. 持续改进D. 过程方法6、在质量管理中,以下哪个工具通常用于分析过程和识别改进机会?A. 控制图B. 标杆分析C. 流程图D. 帕累托图7、以下哪项不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的核心要求?A、过程方法B、持续改进C、顾客满意D、六西格玛8、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下哪项不是质量策划的主要活动?A、确定质量目标B、确定产品要求C、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D、确定内部审计计划9、题干:以下关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哪一项不属于其中?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持续改进 10、题干: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用于识别、记录和控制缺陷的流程被称为:A、质量控制(QC)B、质量保证(QA)C、持续改进(CI)D、缺陷管理(DM)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哪些是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在产品生命周期中需要关注的阶段?()A. 产品策划B. 设计阶段C. 生产阶段D. 测试阶段E. 售后服务阶段2、以下哪些工具和技术是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在质量保证过程中常用的?()A. 流程图B. 管理评审C. 检查表D. 风险评估E.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3、以下哪些是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A. 流程图B. 质量控制计划C. 标准化检查表D. 数据分析E. 风险管理4、以下哪些是ISO 9001标准中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 领导作用C. 过程方法D. 管理系统方法E. 持续改进5、以下哪些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质量管理原则?()A、以顾客为中心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过程方法E、持续改进F、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G、互利的供方关系6、以下哪些工具和方法适用于质量审计?()A、流程图B、因果图C、统计抽样D、控制图E、检查表F、访谈G、文件评审7、以下哪些是ISO 9001标准中要求的质量管理原则?A. 客户导向B. 领导作用C. 过程方法D. 系统管理E. 持续改进8、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下哪些是内部审核的目的是?A. 确认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B. 检查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C. 评估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程度D. 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E.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9、以下哪些是质量管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质量活动?()A. 需求分析B. 设计评审C. 程序编码D. 测试阶段E. 用户验收 10、以下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的说法,正确的是?()A. ISO 9001是一个国际标准,适用于所有行业和组织B. 实施ISO 9001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客户满意度C. ISO 9001要求组织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质量手册D. 组织可以通过ISO 9001认证,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三、判断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质量管理工程师(QA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地紧急通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客车运输公司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细则》、《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 进行学习宣贯(1)利用宣传栏、全员培训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地重要意义、目地、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地重要性和防范事故地重要作用。

(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地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1.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1)确定风险点。

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2)确定风险级别。

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地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地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地能力。

以“岗位、科室、单位、集团”四级隐患排查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集团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地要求和“三定三不推”地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监督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地重点难点。

(2)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车辆地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地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地问题能整改地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地情况下,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二〇一目录1.规范性引用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

2.术语与定义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为了实现企业安全和事故预防管理的目标,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对企业安全事故预防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作业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制定符合安全监管要求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

三、作业原则1.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文化教育全覆盖。

2.确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

3.实施科学的风险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四、作业内容1.制定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文化培训:制定安全培训计划,为员工安排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层级职责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3)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贯穿全流程的安全标准化体系,使企业安全管控更为严格。

2.风险分级管控(1)风险评估:对从事的所有作业和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级风险。

(2)分级管控: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3)平稳换班:对高风险部门或岗位进行平稳换班管理,及时调整人员安排,面对高风险时刻做好备选措施。

3.隐患排查与治理(1)隐患排查:通过定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潜在危险隐患,记录隐患信息和清单,及时处理。

(2)隐患治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分级治理,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再发生同类事故。

(3)隐患督办:对于发现的隐患记录和解决过程进行督办管理,确保隐患清零。

五、作业流程1.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2.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3.风险评估测算4.制定风险分级防范措施5.隐患排查6.制定隐患治理方案7.隐患督办六、注意事项1.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把安全管理工作摆在首位,使员工安全工作成为企业的重要生命线。

教育与培训专业技能与实践作业指导书

教育与培训专业技能与实践作业指导书

教育与培训专业技能与实践作业指导书第1章教育与培训的基本理念 (4)1.1 教育与培训的关系 (4)1.2 教育与培训的目标 (4)1.3 教育与培训的原则 (4)第2章教育与培训方法 (5)2.1 讲授法 (5)2.1.1 基本概念 (5)2.1.2 操作步骤 (5)2.2 案例分析法 (5)2.2.1 基本概念 (5)2.2.2 操作步骤 (5)2.3 实践操作法 (5)2.3.1 基本概念 (5)2.3.2 操作步骤 (6)2.4 互动研讨法 (6)2.4.1 基本概念 (6)2.4.2 操作步骤 (6)第3章课程设计与开发 (6)3.1 课程目标的确定 (6)3.2 课程内容的组织 (7)3.3 教学资源的整合 (7)3.4 课程评估与优化 (7)第4章教师职业素养与技能 (8)4.1 教师职业道德 (8)4.1.1 职业道德的含义与要求 (8)4.1.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8)4.1.3 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培训实践中的应用 (8)4.1.4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策略与方法 (8)4.2 教学组织与管理 (8)4.2.1 课堂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8)4.2.2 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8)4.2.3 时间管理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 (8)4.2.4 教学资源与设备的管理与优化 (8)4.3 教学沟通技巧 (8)4.3.1 教学沟通的重要性与类型 (8)4.3.2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8)4.3.3 教师与家长、同事的沟通策略 (8)4.3.4 非言语沟通在教学中的应用 (8)4.4 教学评价与反馈 (8)4.4.1 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8)4.4.2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8)4.4.3 教学反馈的技巧与策略 (8)4.4.4 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8)第5章培训需求分析 (8)5.1 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8)5.1.1 问卷调查 (9)5.1.2 访谈 (9)5.1.3 观察 (9)5.1.4 数据分析 (9)5.2 培训需求分析过程 (9)5.2.1 确定培训目标 (9)5.2.2 收集培训需求信息 (9)5.2.3 分析培训需求 (9)5.2.4 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 (9)5.2.5 制定培训计划 (9)5.3 培训项目设计 (9)5.3.1 针对性 (10)5.3.2 实用性 (10)5.3.3 灵活性 (10)5.3.4 系统性 (10)5.4 培训效果评估 (10)5.4.1 培训过程评估 (10)5.4.2 培训成果评估 (10)5.4.3 培训效益评估 (10)5.4.4 培训反馈 (10)第6章培训项目管理 (10)6.1 培训项目立项 (10)6.1.1 项目背景分析 (10)6.1.2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10)6.1.3 项目可行性分析 (11)6.1.4 项目立项流程 (11)6.2 培训项目实施 (11)6.2.1 项目计划制定 (11)6.2.2 培训课程设计 (11)6.2.3 培训师团队建设 (11)6.2.4 培训设施与资源准备 (11)6.3 培训项目监控与调整 (11)6.3.1 项目进度监控 (11)6.3.2 培训质量评估 (11)6.3.3 项目调整与优化 (11)6.4 培训项目总结与反馈 (11)6.4.1 项目总结报告 (12)6.4.2 学员反馈收集与分析 (12)6.4.3 项目成果应用与推广 (12)第7章信息技术在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 (12)7.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变革 (12)7.2 网络教育资源利用 (12)7.3 线上教学平台应用 (12)7.4 教育与培训信息化发展趋势 (12)第8章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 (12)8.1 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理念 (12)8.2 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3)8.2.1 确立质量管理目标 (13)8.2.2 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13)8.2.3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13)8.3 教育与培训质量评估方法 (13)8.3.1 过程评估 (13)8.3.2 结果评估 (13)8.3.3 外部评估 (13)8.4 教育与培训质量持续改进 (13)8.4.1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13)8.4.2 师资队伍建设 (13)8.4.3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14)8.4.4 建立质量改进机制 (14)第9章教育与培训政策法规 (14)9.1 我国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14)9.2 教育与培训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14)9.3 教育与培训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14)9.4 教育与培训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 (14)第10章教育与培训创新发展 (15)10.1 国内外教育与培训创新发展现状 (15)10.1.1 国内教育与培训创新发展现状 (15)10.1.2 国外教育与培训创新发展现状 (15)10.2 教育与培训创新模式摸索 (15)10.2.1 在线教育与培训 (15)10.2.2 混合式教育与培训 (15)10.2.3 项目式教育与培训 (15)10.3 教育与培训跨界融合 (15)10.3.1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 (15)10.3.2 教育与产业的融合 (16)10.3.3 教育与文化的融合 (16)10.4 教育与培训未来发展展望 (16)10.4.1 政策支持与引导 (16)10.4.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6)10.4.3 市场需求与拓展 (16)10.4.4 国际化发展 (16)第1章教育与培训的基本理念1.1 教育与培训的关系教育与培训是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彼此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目次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3)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5.1 基本程序 (5)5.2 策划和准备 (5)5.3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7)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9)5.5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12)5.6 隐患排查治理 (13)6 持续改进 (16)附录A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程序 (17)附录B 常见的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 (18)附录C 常见事故原因 (20)附录D 常见异常和紧急状态 (21)附录E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22)附录F 安全风险判别指标 (23)附录G 风险矩阵 (24)附录H 风险分布四色图图例 (25)附录I 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27)1 总则1.1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规定了全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简称“双重预防”)的基本要求。

1.3 全省各行业领域应根据本指南制定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0002.4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28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并危害警示标识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AQ/T 3046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手册8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手册8

凯里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手册一、通用部分1、我们的安全理念是什么?答: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2、南方电网公司有关风险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文件有《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指导文件汇编》。

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特点有哪些什么?答: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强调事前的分析与控制;以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强调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能;以系统化、规范化为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生产的绩效;以先进管理体系为基础,突出专业化特色,实现了管理创新。

4、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解决了什么问题?答: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从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上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可控与在控.5、安全生产“三大敌人"是什么?答:违章、麻痹、不负责任.6、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有哪些重要意义?答: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强调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超前控制风险,把安全防范关口前移,持续、系统地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

7、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有哪几个单元?共有多少个要素?答: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共有九个单元。

共有51个要素。

8、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哪“三个结合”、充分发挥哪“三种人”的作用?实现“两个控制”?答:“三个结合”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相结合。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与本单位管理现状相结合。

“三种人"是领导、中层干部、骨干。

“两个控制"是质量、进度控制。

9、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原则是什么?答:1。

基于风险的原则;2。

事故/事件预先控制的原则;3。

系统性原则;4.全员参与的原则;5.安全行为与态度的原则;6。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指南(试行)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指南(试行)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指南(试行)1总则1.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有关要求,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定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取得应急管理部门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带有储存设施)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化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其他化工企业参照执行。

1.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分批推进、质效优先、全面覆盖的原则,以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数字化为核心,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负责”的推进模式,构建有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有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化系统、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五有”常态化运行机制,实现企业与政府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与日常管理体系深度融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1.4建设程序主要包括成立组织机构、编制工作方案、开展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实施分级管控、明确隐患排查任务、开展隐患排查、实施隐患治理、持续改进提升等(见附件1)。

2工作推进机制2.1成立领导机构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技术骨干,并明确各自职责,全面负责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工作。

2.2编制实施方案企业应制定全员参与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实施步骤、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等,做到责任层层分解、各岗位清单责任明确、过程全员参与,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全过程责任闭环管控。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以下简称“风险排查管控”,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我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办函〔2016〕406号,以下简称通知等规定,制定本指南;第二条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范围见附件1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工作;第三条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坚持“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第四条本指南提出了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组织分工、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风险管控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性要求,旨在规范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提高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五条本指南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已有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相关规定的行业领域,按其规定执行;第二章组织与分工第六条省安委会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并将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纳入省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第七条省有关单位和中直驻粤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组织本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管控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制定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方案和指导性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排查的责任主体、范围、风险点、危险源具体分级标准、各个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二组织本行业领域开展风险排查管控的培训工作;三负责对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负责编制本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广州铁路监管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民航广东安全监管局等中直驻粤单位负责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分析、评级和管控工作;第八条地级以上市政府组织落实省关于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部署,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负责汇总本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审核、校正并统筹确定本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等级,编制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和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并上报;二组织绘制风险点、危险源分布电子图,标注位置分布、风险类别、风险特征等基础信息;三根据风险评级结果,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第九条县区、市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风险点、危险源的排查和管控,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收集、填报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的数据信息;二按照各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的清单范围和评估分级办法,组织技术力量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风险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确定其风险等级,编制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和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并上报;三负责督促风险点、危险源的责任主体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切实降低安全风险;对存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风险点、危险源,依法落实行政执法措施;四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警示、预警信息;第十条镇街道级人民政府协助开展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数据采集、调查、建档等工作,将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第三章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第十一条风险排查;风险排查是动态发现、筛选并记录各类风险点、危险源的过程;风险排查应基于“全面系统”的原则,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普查和识别,系统掌握风险点、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摸清安全风险底数;各地区、各行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识别附件2中提供的方法可供参考;第十二条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严重性两部分;风险分析可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计算和描述;分析结果按照附件3中表3-1和表3-2提供的度量标准进行描述;第十三条风险评级;风险评级是将风险分析结果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按照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评级建议采取风险矩阵法见附件3中表3-3,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原则上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其中“红”色代表最高风险等级;第十四条鉴于风险点、危险源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的差异化,各地区、各行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组织第三方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科学选择方式方法进行排查、分析和评级;第十五条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排查、分析和评级结果均需建档,做到“一源一档”;第十六条建立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采集、审核和上报机制;县级相关部门按照附件4的格式要求,汇总编制辖区内本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实现各类风险点、危险源“一张表”并上报同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市、县级政府对照风险点、危险源分类参考目录,对收到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进行查漏审核和归并整合;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报送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进行审核校正;上下级之间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报送反馈机制,保持管控清单在纵横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采集、审核和报送基本流程见附件5;第十七条鉴于风险点、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性,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参考以下情况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动态复查、监测、分析、评级;一风险点、危险源自身发生变化;二风险点、危险源周边环境发生变化;三同类型风险点、危险源或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四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发生变化;五其他实际情况;第四章风险管控第十八条风险点、危险源所属企业或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应及时、如实提供本单位相关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并落实相应风险级别的具体管控措施;各级政府和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采取制度、标准、技术、经济、管理等措施,依法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点、危险源安全风险;第十九条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管控;对不同级别的风险点、危险源实行差异化管控,加大高风险级别风险点、危险源监督管理频率和力度;对红色、橙色风险点、危险源定期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第二十条完善风险点、危险源的源头管控措施;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标准,建立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产生;针对排查管控中发现的风险点、危险源管理法规标准缺陷,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研究制定,运用法治手段从严治理风险点、危险源;加强风险点、危险源安防技术保障,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精准、高效建设生命防护工程;第二十一条推行安全风险整体管控;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市、县政府根据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情况,编制行业性、地区性的风险管控报告报告可参考附件6编制;第五章信息化建设第二十二条省安委办统筹建设“广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信息系统;各地市、各部门应结合自身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需求,在省信息系统的框架下,建设本地区、本部门的风险点、危险源相关信息系统;第二十三条风险点、危险源信息系统应实现的基本目标包括:一实现风险点、危险源的清单化、动态化管理,保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信息的准确性、风险级别可调整性和风险可预警性;二建成分辖区、分行业领域、分种类的多图层地图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一定地理范围均可查询、显示和管理的风险点、危险源电子地图;三实现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与其他相关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关联和交互功能;自行开发建设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相关信息系统的地市和部门要与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关联或交互;第六章附则第二十四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根据本指南,制定或完善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指南、工作标准;东莞、中山等行政区域划分特殊的地区,应结合实际明确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流程和分工;第二十五条风险排查管控工作中涉及的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第二十六条本指南由省安委办负责解释;附件1风险点、危险源分类参考目录1.单位类:包括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场所类:城市综合体、客运车站、地铁站、渡口、码头、民用机场、商场市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寺庙、教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3.部位类: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余泥渣土建筑垃圾受纳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站、危房危楼、老旧房屋、烂尾楼、人防工程,以及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内涝灾害等重点区域和部位;4.活动类: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文艺演出、演唱会、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5.建设项目类: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空间等大型建设项目;6.设施设备类:轨道交通、电力设施、隧道桥梁含高架桥、管线管廊燃气、石油、天然气、水、电等、通信、建筑用升降机、电梯及游乐设施、煤气瓶、玻璃幕墙、户外广告牌、城市旧挡土墙等重点设备设施;商船、游船、渡船、渔业船舶、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重型货车和汽车列车、建设施工单位散装物料车、校车、教练车等重点交通运输设备设施;7.其他类:上述分类中未能涉及但确实存在风险隐患的其他风险点和危险源;附件2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一、风险识别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记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系统分析法、场景分析法、历史个例排序、综合推断法等二、风险分析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及几种方法的组合:1.定性方法检查表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经验分析法等;2.半定量方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事件树、故障树、历史演变法等;3.定量方法概率法、指数法、灰色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法、信息扩散法等;附件3风险分析、风险评级结果的表达表3-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表3-2 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表3-3 风险评级风险矩阵注:评级结果为无颜色区域的风险点、危险源不列入清单管理;附件4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集中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粤办函〔2016〕406号格式要求报送风险点、危险源相关信息;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填表说明1.序号请按照“一源一号”方式,顺序填写;2.上报单位县级数据或报告报告请填写县级行业主管单位名称,市级报告请填写市级行业主管单位名称;3.填报日期市级报告请填写递交省有关部门的日期, 县级报告填报日期由市级规定;4.类别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地级市如在“类别”之外增加,请选项表中修改,同时报表中进行说明;5.分类名称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地级市如在“分类名称”之外增加,请在选项表中修改,同时报表中进行说明;6.具体名称请填写具体风险点、危险源名称,如:“渣土受纳场”,请注意名称的唯一性;7.风险特征简述请在下拉菜单中选项则择,该分类是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编制的,如未能全部包含各行业的事故分类;如有增加,请在自行增加,同时报表中进行说明;8.潜在风险请填写:1风险点、危险源的具体参数;2发生事故时可能的影响范围、影响人员数量、可能的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关键数据;9.市请填写地级市的名称,如“深圳市”、“阳江市”,请勿填写“深圳”、“阳江”不带市的名称和“阳春市”、“连州市”等县级市名称;10.县/区请填写县、县级市、区的名称,如“顺德区”、“罗定市”;11.镇/街道请填写镇、街道的名称,如“北滘镇”、“狮山镇”;12.详细地址请填写详细的地址到门牌号,如“市区街道村南侧的大眼山北坡”;13.单位名称:请填写风险点、危险源的主体责任单位营业执照名称或法定名称;14.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15.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联系电话;16.主管监管单位:填写风险点危险源的直接主管监管单位名称;17.风险等级:下拉菜单中选择,不允许修改;18.管控措施:一般填写以下内容:①主体责任单位管控措施;②主管部门管控措施;③应急措施;附件5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采集、审核和报送基本流程附件6风险排查管控报告编制指南编制风险排查管控报告的基本要求有:结构完整、数据可靠、方法合理、内容详实、结论清晰、措施可行;有条件的地区或部门可组织专家评审,形成评审意见;风险排查管控报告的基本框架需包含:封面注明编制单位名称、目录、摘要、正文和附件等五个部分内容;其中,正文内容应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编制依据;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区域或行业基础性资料;2 区域或行业领域概况;3 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流程;4 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具体内容;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危险源数量和清单的确定,具体清单可以作为附件;每一种类中的每一级别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管控措施及管控责任单位的确定;5 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估结论;红、橙、黄、蓝四级风险点危险源的汇总、统计与分析;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出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建议;6 其他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指导书为核心,推动
安全风险管理规范高效
一、以问题为导向,健全安全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

1.建立安全信息管理运用机制。

坚持打造“一个中心”、用好“一个流程”,实现安全信息管理有效运用。

打造“一个中心”,就是充分发挥段调度指挥中心作用,使之成为全段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信息汇集、安全预警的中心。

调度指挥中心每天收集触碰安全问题考核词典的、违反作业标准的运用检修和检查信息,对重点安全信息及时处置和追踪。

用好“一个流程”,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安全管理“七项”制度为抓手,建立安全信息管理运用流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析研判,拉近安全管理链条,找准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及时开展风险预警预防,不断提高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2.建立安全风险动态研判预警机制。

一是全面性排查安全风险。

围绕动车组“五防一杜绝”,梳理69项安全风险项点,编制成年度安全风险库,作为常态风险管控的重点。

二是针对性开展预警。

充分发挥日交班会作用,对重点信息开展追踪分析、周分析、交班分析、对话分析、深度分析,注重发现潜在风险和“冷门”风险,并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开展日预警、阶段预警、典型问题预警和专项预警提示。

三是前瞻性实施分析研判。

坚持每半月对安全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惯性、关键性问题及时纳入半月度安全风险问题库。

四是实用性进行风险提示。

在重点作业场所和关键作业岗位,放置醒目的安全风险提示,对突出安全风险和岗位“红线”进行预警提示,时刻警示职工心有戒尺、脑有红线。

3.建立安全职责动态修订机制。

坚持将职责标准与风险联动。

一是明晰职责。

每年组织修订完善各层级安全职责、工作标准和重点工作流程,着力解决管理职责交叉、规章制度打架、工作推诿扯皮等问题。

二是动态修订。

结合每半月下发安全风险问题库,逐项明确风险管控责任人,动态补充完善工作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促进各项安全风险责任有效落实。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

坚持“上一工序为下一工序服务”理念,建立服务评价机制,每月由服务对象对服务部门工作质量进行打分,并纳入月度工作绩效进行评价考核。

4.建立风险管控落实督办机制。

一是建好制度平台。

建立预警防控事项和安全重点工作督办落实机制,利用办公网络督办闭环和验收评价,促进各项工作按期推进落实。

二是强化履职督查。

健全干部履职督查制度,定期下发督查情况通报,促进干部履职尽责。

三是
严格履职考评。

建立干部履职考评“一月一表”制度,根据督办事项、阶段风险管控重点,每月组织对干部履职过程和质量进行逐级评价考核,促进干部提高履职效能。

5.建立风险管控效果评价机制。

分类组织开展评价。

对管理部门,开展每半年安全管理评估、每季度专业安全评价、每月安全管理考核。

对管理岗位,除每月开展“一月一表”考评外,坚持对严重安全问题,对责对标倒查,及时补充完善职责标准。

对重点安全风险,每季度组织开展管控效果对规评估,及时健全完善管控措施,促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持续改进。

二、以作业指导书为核心,建立作业过程控制体系,推动作业标准化
1.完善作业指导书。

按照“管理者复杂、作业者简单”的理念,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努力使作业指导书成为职工作业的唯一标准。

在“实际”上,我们坚持按“做的写”,明确作业步骤、技术标准和工具材料,让作业指导书与现场作业保持一致。

在“实用”上,作业指导书尽可能简洁易懂,作业部位图示说明,全流程视频演示,让职工能“按图索骥”独立作业,按“写的做”。

在“实效”上,对作业关键环节和安全风险进行重点提示,结合风险变化动态修订,并利用办公网和工位机更新发布,确保各层级使用的作业指导书同步有效。

2.完善过程控制手段。

在坚持传统作业控制方法的同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构建生产过程控制体系。

一是作业流程全面控制。

研发动车组检修过程控制系统,将作业指导书规定的作业步骤、作业项点、作业标准等预先植入系统,实现从信息采集、任务派发、材料配送、检修流程、故障处理、闭环销号等环节实施系统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漏检漏修。

二是作业过程全面监控分析。

运用作业评价系统在检修场所各部位的高清摄像头,实现现场作业实时监控,及时纠正作业问题。

同时,运用该系统作业视频自动剪辑,对作业人员进行全覆盖分析评价,实现作业过程可监控、作业质量可追溯、执标情况可评价。

三是作业环节互控纠错。

以精准配送为例,根据作业指导书,精心制作的工具材料模板和旧品回收盒均标明了耗材的名称、数量和型号,便于回收清点,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实现现场纠错功能,有效防止配件漏装多装等问题。

在机械师出乘提示方面,综合季节性风险、运用数据分析、检修信息反馈、车辆状态跟踪,对机械师进行个性化提示。

四是科学应急指挥。

研发动车组应急远程指挥系统,将所有故障代码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以及对应的应急处置指导书纳入系统,实现调度指挥中心收到动车组的故障代码,就能快速诊断、正确指挥、准确处置,及时阻断风险。

3.提高标准化作业能力。

一是积极构建和推进“想学、好学、能学好”的教育培训机制。

在“想学”方面:我们重点打造经济驱动、成长驱动和荣誉驱动三个驱动力,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在“好学”方面:重点搭建“游戏式”、“示范式”、“仿真式”三个教学平台,让以前晦涩难懂的教材变得生动形象,使职工印象深刻;在“能学好”方面,重点采用“信息化”、“定制化”、“模块化”、“小班化”、“实例化”五大实招,有的放矢,量才施教,有效解决培训效率不高、工学矛盾、学用脱节、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是鼓励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开展小改小革,积极开展亮点创意秀评比,让合理化建议者的大名展示在动车组检修现场,让职工既有荣誉,又得实惠。

4.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

一是着力开展“三类”标准化建设工作。

建好两支标准化队伍。

全面打造地勤机械师和随车机械师两支标准化队伍,规范和倡导标准化着装、标准化用语,坚持每季度标准化作业对规,通过标准化考试、影像资料评价、日常检查等方式对所有机械师进行全覆盖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工资绩效挂钩。

二是创建四个标准化作业场所。

对监控室、调度室、资料室和配送中心等四个作业场所开展标准化建设,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

三是打造两个标准化动车所。

建立动车所人员准入、管理制度、生产组织、风险管控、工具
配备等创建标准,定期评价,不断提升动车所安全管理自控能力。

三、以闭环管理为目标,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检查整治常态化。

1.丰富安全监督检查方式。

用好“三个载体”,强化现场日常检查工作。

一是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月度安全重点工作要求,细化检查计划,明确干部日常检查定量和要求,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二是开展干部跟班检查和顶岗作业。

完善日常监督检查方式,每月根据安全重点工作情况,制定均衡的干部跟班检查、顶岗作业计划,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写实或参与。

三是编制干部检查指导书。

根据作业指导书,梳理出动车组检修关键作业环节、关键检查要求,编制260项的《干部检查指导书》,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效果。

2.注重安全监督检查质量。

以“定期分析、作风督查和联合检查”三种方式,提升安全监督检查质量。

一是对干部安全监督检查定量完成情况、检查问题质量等进行周、月分析,并将分析情况纳入月度安全分析内容进行通报,通过开展常态化点评、通报、考核,确保安全检查均衡覆盖。

二是将干部安全检查工作写实作为作风督查重要内容,干部作风督查组不定期督查干部履职情
况,促进检查深入、真实。

三是组织梳理定期检查项目,将月度鉴定对规、季度评比评价、半年度评估等项目汇总,组织开展联合式检查,提升了监督检查效果。

3.切实抓好问题整治。

以“建流程、抓整治、群防治”为手段,切实督促问题的整治。

一是建立问题闭环管理流程。

利用“南昌铁路局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安全检查问题录入、审核、整改、回复、销号闭环管理。

对安全重要问题,实行挂牌督办。

二是强化源头质量防控。

定期开展厂段技术对接,对源头质量整治工作分项目做到专人负责,全过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源头质量整治工作按进度完成。

三是发挥整治合力。

组织对动车组检修风险进行研判,制定库内安全管理措施,张贴“入库安全告知制度”进行风险告知。

根据动车组检修专业分工要求,组织与各一体化单位检修作业风险管控责任进行梳理,及时签订作业安全协议,明确各自风险管控责任。

开发“动车组出入库及送高压声光报警系统”,及时提示一体化单位作业人员注意劳动安全。

通过合力同为,提升动车所一体化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