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应用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应用题1.六一儿童节,二(1)班6组同学做纸花,一共做了33朵,第6组做了8朵,其余每组做的同样多。
(1)其余5组共做了多少朵?(2)其余5组平均每组做了多少朵?2.妈妈买了12个橘子。
(1)每天吃3个橘子,可以吃几天?(2)4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几个?(3)分成2袋,一袋有4个,另一袋有几个?3.王老师和小明、小红、小丽一共植树12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4.15只羊可以换一头牛,3只羊可以换一头猪,一头牛可以换几头猪?5.王奶奶家里现有16个鸡蛋,家里还养了2只母鸡,它们每天共下2个鸡蛋。
如果王奶奶家每天都吃4个鸡蛋,她家的鸡蛋可以保证连续吃几天?6.5只小猫5分钟吃掉5条鱼,按这样的速度,10只小猫吃掉10条同样大小的鱼需要几分钟?7.一根36米长的绳子,每6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8.刘强5分钟折了20朵花,照这样计算,他7分钟可以折多少朵花?9.体育室有36个篮球。
(1)如果把这些篮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到多少个篮球?(2)如果每班分9个篮球,已经分了3个班,已经分了多少个篮球?10.妈妈分桃子,每5个桃子装一盘,30个桃子一共可以装几盘?11.体育老师要把20个篮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分到几个?12.学校体育室有18个足球,平均分给二年级6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几个?13.妈妈把30颗糖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5个小伙伴,每人分得几颗糖?14.妈妈把18 块饼干,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两个小伙伴。
每人分几块?15.有12 个。
(1)平均分给6 个人,每人分几个?(2)每人3 个,可以分给几个人?16.把20个足球平均分装在5个筐里,每个筐放几个?17.把20个草莓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几个?18.24元买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19.光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展览24张优秀图画作品。
(1)每排贴4张,可以贴几排?(2)贴6排,平均每排贴多少张?20.有16个苹果,每盘放4个,要用几个盘子?21.学校买来15个排球。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二、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7~9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敨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基本除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理解除法运算中的余数概念,并正确处理余数。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表内除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
3.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前一单元数学知识,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入问题,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表内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2. 新知识讲解
1.讲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介绍表内除法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表内除法运算,包括
如何处理余数等问题。
3. 示例演练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表内除法示例,确保他们掌握了基本运算方法。
4. 练习环节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5. 拓展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强调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14÷2=()A.4B.7C.28D.302.商是4的算式是()。
A.12÷3B.12÷4C.4÷43.除数是4, 被除数是16, 列成算式是()。
A.4÷16B.16÷4C.16–44.钢笔每支8元, 圆珠笔每支2元, 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
A.8的2倍是多少B.把8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多少C.8是2的多少倍5.把15个 /每3个分成一份, 可分成几份?正确的算式是()A.15÷3B.15÷5C.15-3 D.15+56.有4盒乒乓球, 每盒装8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正确的算式是()。
A.4×8=32(个)B.4+8=12(个)C.8÷4=2(个)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15÷5=3中, 15是积, 5是除数, 商是3。
()2.24÷6÷2=24÷3=8。
()3.18÷6=3, 表示18里面有6个3。
()4.一件上衣需要订5个扣子, 现在有25个扣子, 可以订5件上衣。
()5.除数是6, 被除数是30, 商是4。
()6.除数是4, 被除数是63, 商是9。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9分)1.除数是5, 被除数是20, 商是()。
2.看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并填空。
(1)()×()=()(2)()÷()=(),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 一份是()。
(3)()÷()=(), 表示有()个, 每()个一份, 分成了()份。
3./有2个, /的个数是________个2, /的个数是/的________倍。
4.被除数是6, 除数是48, 商是8, 列式是________。
5.有24个/, 平均分给6只小兔, 每只小兔分到________个。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以及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运算,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的观察和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除法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除法的含义: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例,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学习除法算式: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组成,包括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大单元教学设计
环节二:自主探究尝试不同分法,感知平均分的特殊之处。
师:下面,我们先来分糖果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P8例1。
教师活动:1、请大家拿出6个小圆片代替6颗糖果,分成3份,自己动手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
2、师:如果将6颗糖分给3个同学,可以怎样分?师:想到了用乘法的知识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你真聪明!3、初步感知平均分,抓住重点。
师:观察三种分法,如果让你选择合适的方法把这些糖果分给三位小朋友,你会选哪一种?4、师:说一说这种“公平”的分法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分的方法,大家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方法,在环节二:动手操作,体会等分过程课件出示教科书P9例2。
环节三: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
教师活动:1.师:你从题中看到了什么?这次有什么样的要求呢?2.师:与我们之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呢?师:每2袋一份,大家都理解了是什么意思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深入理解。
师:用8根小棒代替8袋饼干,按每2根一份的方法平均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上台分,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分的方法。
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么分的?师:这样2根2根地放,最终发现了8里面有几个这样的2?4.再探新知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各自对这幅图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情境图)5.发散思维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着照“每几个一份”的方法分一分香蕉吧。
(出示课件)师:大家从课件中看到了什么?师:请拿出自己的学具,大家尝试着分一分,一会儿请同学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谁来演示一下分的过程?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做完整、简洁的表达分的过程。
师:如果没有小棒,只有图,你会选择什么方法?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或者每4根一份把这些物品平均分,这样的分法可以概括为“每几个一份”。
环节二: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4。
怎么办呢?师:在数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有这样的一种表示方法——除法。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7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7课时着重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可能存在困惑,不易理解运算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2.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练习题和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黑板,呈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步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新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整数的除法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并为后续的除法运算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入除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本质。
3.讲解: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除法计算。
4.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重要性和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除法概念除法运算方法已知两个因数的乘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应用题 专项训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
1.琪琪和他的2个同学一起买了18支铅笔,平均每人可以分得几支铅笔?
2.乐乐带了9元钱去文具店,刚好买了3块橡皮擦,每块橡皮擦多少元钱?
3.(1)一台风力发电机有3个转子叶片,6台风力发电机需要多少个转子叶片?
(2)工程队运输了15个转子叶片,可以装多少台风力发电机?
4.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
(1)每2人一组,分成了6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
(2)如果每4人一组进行双打,可以分成多少组?
5.二年级举办手工比赛,谁先折完12只千纸鹤,谁就获得一颗星,小琳每分钟折2只,小璐每分钟折3只,哪个人最先折完?
6.有12个苹果。
(1)每个篮子装2个苹果,要多少个篮子?
(2)将苹果装在2个篮子里,一个装4个,另一个装多少个?
7.哥哥有30颗水果糖,弟弟有18颗水果糖,哥哥吃了2颗糖后,又拿了一些糖果给弟弟,两人的糖果数量变成一样多,请说一说:哥哥给弟弟多少颗糖?
8.学校门口新开一家文具店,文具价格如下:
(1)乐乐带2元去买铅笔,可以买多少支铅笔?
(2)买一个文具盒的钱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
(3)你还能说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答吗?5角3元12元30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单元教案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
本单元内容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
本单元内容创设了许多平均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进而在乘除混存的情境中,能够识别情境,直观操作,并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加强抽象思维,同时在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及除法打好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平均分,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这些都为学习本单元内容奠定了基础。
1.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
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安排了平均分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充分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学生明白除法算式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算式表示方式,并体会这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了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教学方式上要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弄清两者的区别再体会它们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1.设置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教案设计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平均分(二)【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2及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操作。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材第8页例2情境图片以及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出示教材教材第8页例2情境图,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捕捉信息,发现问题。
2.通过仔细观察后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1.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聪聪准备了一些橘子。
(出示课件,18个橘子)要求是平均分成6份。
(1)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2)分完后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直到分完。
每个盘子里分3橘子。
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
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正好分完。
)(3)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师生共同小结:一个一个的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的分节省时间。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同学们真聪明,想了很多种分法,但不管怎样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3个橘子。
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时,可以是一个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等,直到分完。
但必须每份同样多。
2.独立进行平均分。
让学生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摆一摆。
小组合作。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拓展1.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提问:把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平均分”),下面有三种分法,哪种分发对?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对的;分法3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错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单元,是小学二年级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对于除法,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相关概念,为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时,要立足于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进行多次的对比与辨析,突出对除法概念本质的认识。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概念。
经过科学分析,建议用10课时进行教学,安排如下:第1课时:平均分(一)第2课时:平均分(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4课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第5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第6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第7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第8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9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第10课时: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环节一: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建立“平均分”概念。
师: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我们来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吧!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请动手把糖果一分。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1)各小组动手操作:边分边记录(2)各小组汇报情况。
生1:我第一份和第二份各分1个,第三份分4个。
生2:我第一份分1个,第二份分2个,第三份分3个。
生3:我们是这样分的,三份各分到2个。
教师板书。
2.对比分的结果,认识“平均分”(1)师: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生:我喜欢第三种分法,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样更公平(2)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学生给这样公平的分法取不同的名字。
3.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回顾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除数是6的算式是( )A.6÷3=2B.12÷6=2C.2×3=6 2.下面三个算式中,和24÷4用的不是同一句乘法口诀的是( )A.24﹣6B.4×6C.24÷6 3.下面哪种分法表示平均分?( )A.B.C.4.把12个平均分成3份,下面分法正确的是( )A.B.C.5.小鸡有9只,它的只数是小鸭的3倍,小鸭有几只?列式正确的为( )A.9×3B.9÷3C.9+36.计算“6÷2=3”用到的口诀是( )A.二六十二B.三六十八C.二三得六7.把一根12米长的木材锯3次,锯下的木材每段一样长,每段木材长( )米.A.6B.4C.38.( )只有20条腿.A.4B.5C.6二.填空题(共8小题)9.口算20÷5时,可以想乘法口诀 五二十,商是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C-教学教案
二年数学下:?其次单元-表内除法〔一〕?设计C-教学教案第三课时除法的初步生疏教学内容: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1、在同学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同学生疏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1、理解把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育同学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把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预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请小伴侣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同学上台演示。
鼓舞同学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同学答复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同学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同学自主参与,通过观看、操作、沟通、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根底。
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谈话:刚刚我们通过平均分挂念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日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同学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同学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平均分配的例子,如分糖果、分苹果等,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以几就是几个几相加”的除法计算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表内除法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第7~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感知平均分的特点。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不同分法。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1.活动体验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你能把它分给你的小组成员吗?要求分完。
(每组数量不同,但都能平均分:4,8,12)每组派代表动手操作,然后交流展示。
(学生一般都会平均分,如果出现不平均分,则先分成两类)。
2.师:仔细观察以上分法,你发现了什么?(每份都是一样多的。
)小结: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今天我们来认识平均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3.理解含义(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平均分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可以借助分东西说一说)(2)师: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谁能把自己组的平均分情况说一说。
(3)引导学生说规范的数学语言,如: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注:若有不平均分的情况,让学生思考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若都是平均分的情况,则出示下面的练习,让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4)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投影出示)。
①◣◣◣◣◣◣◣◣◣②●●●●●●●●●●●●(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图①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然后让同学互相选择一题完整地说一说:把9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二、实际操作,学会“平均分”1.探索平均分的分法师:小明家来了6位客人,妈妈让他把18个橘子平均分给6位客人,你知道每位客人可以分几个橘子?(出示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
2.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3.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的含义。
2.掌握表内除法的步骤。
3.计算简单的除法题目。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下册》人教版。
2.黑板、彩色粉笔。
3.讲义、练习册。
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将一定数量的东西均匀分成几份的运算方式。
2.例题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讲解表内除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表内除法的要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
2.进行综合性练习。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复习表内除法的步骤。
2.解决较复杂的除法问题。
3.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下册》人教版。
2.黑板、彩色粉笔。
3.讲义、练习册。
4.生活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
2.实例讲解:通过生活实例,讲解如何应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包括简单和较复杂的表内除法题目。
4.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和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至第九课时(内容与前述类似,略)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内容梗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朱堂乡刘楼小学袁兰兰一、案例背景:《平均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例题,例1认识“平均分”,例2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为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打基础的的一节课,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虽然“平均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接触过“平均分”的概念。
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平均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用学具操作理解“平均分”。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会知识共享,思维互相碰撞,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小圆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情境引入,认识平均分。
师: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门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他们正在分东西呢!同学们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组长统计分法。
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分法真多!在这些分法中,哪种分法最公平、最公正?生:第三种,每份都是2颗。
师:为什么这种分法最公平?生:每份都一样。
小组再次合作交流,聚焦分法,突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是2颗,每份分的都是同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表除法一》目标分析第二单元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知识点平均分的认识一分解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概念;掌握等分,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评价要求1、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2、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基本方法有:1个1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能按要求对物品进行平均分。
3、会用数学语言“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第8页的例1和第9页的例2典型知识(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例题1设计了让学生分少量物品的活动,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例2呈现了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 5 ) 、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练题组层次二:2、P8页的做一做第2题.二、对应练习:3、填空。
(1)、把10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熊,每只小熊分()个。
(2)一共有10个圆圈,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三、综合练习:层次一:4、P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独立思考,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独立思考,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加强比较,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渗透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对平均分的方法进行巩固,体现了对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
对平均分的方法进行巩固,体现了对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
层次二:5、练习二第1题。
四、拓展练习:2、练习二第4题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独立思考,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独立思考,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和平均分的方法。
强化平均分的方法。
作业布置1、练习二第2、3题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达标情况。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二单元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知识点平均分的认识分解知道平均分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把总数分成每份同样多。
会说出:总数是,每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评价要求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每份同样多。
2、会说出:总数是,每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3、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典型知识(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第10页的例3呈现跟例2不同的平均分的情况,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按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分4份。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
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知识起点知道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多少。
知识生长点把一定数量的物品按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常考题型参考书本P10页的做一做第1、2题。
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一、基础练习:层次一:1、P10的做一做第1题。
二、对应练习:2、P10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交流汇报。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要分的总数相同,每份数不同,求所分的份数,这样的题组设计,便于学生体会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续教三、综合练习:3、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四、拓展练习:4、开放题。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组织交流,汇报。
学作好铺垫。
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的活动,体会包含情况与等分情况的不同。
通过摆的过程的对比,突出平均分方法的不同。
作业布置练习二第6题。
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达标情况。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一、基础练习:层次一: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第1题二、对应练习:2 、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第2题三、综合练习:3、挑战园地:(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组织交流汇报。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就读哪一,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除法概念,并通过讲15÷3能表示什么,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渗透模型化思想。
在分小棒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以及与平均分中各数量的对应关系,巩固除法的含义。
巩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加深学生对平均分、除法概念本质的理解。
通过图形表征的练习,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作业布置1、读一读。
15÷5=3 18÷3=624÷8=3 45÷9=536÷6=6 7÷7=1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达标情况。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题组层次二:2、3、挑战园地:(1)、练习三第4、5题。
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加深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含义的认识。
巩固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对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巩固,包括除法的含义、读法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对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巩固,包括除法的含义、读法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对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巩固,包括除法的含义、读法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作业布置1、写出除法各部分名称。
32÷8=42、填一填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达标情况。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训练题组(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12÷3=5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20÷5=4 (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二、对应练习:2、完成教科书第16页第8题。
看图写算式。
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四、综合练习:2、完成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先独立完成,个别展示,全班讲评。
先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展示。
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对所学的除法的知识进行巩固。
使乘法、除法的在联系自然渗透。
加深对除法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让学生按算式圈一圈,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圈。
五、拓展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10题。
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
通过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不管自己怎样进行平均分,等分也好,包含也好,因为都是平均分,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从而深化除法的概念。
作业布置1、18÷3=6,这个算式里,()是被除数,()是除数,()是商。
2、12÷3=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3、被除数是8,除数是2。
商是4,列式()。
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达标情况。
2018学年从化区善施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二单元第6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分解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探索计算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知道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评价要求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典型知识(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第18页的例1知识起点除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知识生长点根据题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及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常考题型第18页的做一做。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