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长城(修订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 17.长城课件 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 17.长城课件 新人教版

精选课件
13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 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精选课件
14
精选课件
15
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
)。
精选课件
4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 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 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精选课件
5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 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 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精选课件
6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儿有两三 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 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 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17.长 城
精选课件
1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城砖 隔着 瞭望口 城墙 屯兵 堡垒 呼应 打仗 手扶 肩膀 智慧 凝结 气魄雄伟
精选课件
2
精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3
作者从北京出发,来到八达岭长城,
长城是用巨大的( )和( )筑
成的。城墙顶上铺着( )。长城外
沿有成排的( ),( )上有方
形的(
)和(
)。每隔三百
精选课件
7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儿有两三 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 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 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精选课件
8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 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 里长城。
精选课件
9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 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 里长城。
精选课件
10
比较句子: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 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语文上册17课《长城》

语文上册17课《长城》

整理ppt
40
长城之旅的终点站——“遥想当年”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 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 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者无数的 肩膀无数的手,一城之旅终点站——“遥想当年”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 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 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 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 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 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 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整理ppt
33
长城之旅第二站——“近看长城”
“高大坚固”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 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 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 可以并行。
整理ppt
34
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整理ppt
35
长城
城台→
垛子 ↙ ↓↘
瞭望口→
射口→
整理ppt
36
城台:每个三百米就 有一座,用于屯兵和
传递信息
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整理ppt
37
整理ppt
38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 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 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 城的劳动人民来。
整理ppt
39
站在长城上,踏着 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 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 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 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 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 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 车,没有起重机,就靠 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 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 的山岭。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整理ppt
7
思考: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
整理ppt
8
看了上面图片你知道了什么? 1、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

17 长城(教案)完整版通用

17 长城(教案)完整版通用

17长城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盘旋、屯兵、堡垒、崇山峻岭”等词语。

2.通过看图和朗读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等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并尝试在今后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上个单元的课文我们对作家笔下的小动物有了深刻的认识,亲密的接触,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将进入下一单元的课文。

1.学生齐读本组课文的“导读”,初步了解本组课文的内容,加深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2.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象怎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要从内心深处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

[板书课题:长城]二、初步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积累字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多音字:词语解释: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崇,高;峻,高而陡。

蜿蜒盘旋:本课形容远望长城的样子。

蜿蜒,像蛇爬行的样子;盘旋,回绕曲折,长而曲折的延伸。

堡垒: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或顽固不化的人。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2.仔细看图,说说你从课本中的两幅图上分别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明确:长城的远景图;长城的近观图。

3.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明确:长城的远景图对应的是第1自然段,长城近观图对应是第2自然段,第3、4自然段是写作者展开的联想及对长城的赞美。

4.根据图片找到其对应的自然段后,试着划分课文段落结构。

明确:本课的结构模式:总——分——总。

观察顺序为:由远及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师小结: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课文,去了解作者笔下的长城.用心去感受长城的独特魅力.〔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1、初读理层次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结:课文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刚才我们了解的内容都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②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描写的顺序,层次.第一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是作者在哪儿观看长城时,所看到的景象?第二段: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第四段:这是作者面对长城时发出的——赞叹.过渡: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设计意图:体会奇迹和伟大的奇迹.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和作者有相同的感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远看我们的长城.〔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1.远看长城〔1〕课件出示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①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都带有山字旁,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联系字的字形,让学生联想画面,了解长城修筑的位置,体会其气魄雄伟.〕带着感受读词语②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蜿蜒盘旋,想象长城的壮美雄姿.〕③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城〕④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小结: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体会奇迹.〕2.近看长城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1〕高大坚固①生汇报,画的相关语句.高大坚固②理解宽:同学们,五六匹马并排有多宽?〔在情景中感悟,相当于现在三辆小轿车那么宽.相比现在的马路并不太宽,当我们想到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的封顶之上,是多么的令人惊叹!〕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2〕感受其构思巧妙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②汇报名称,这几个字是我们所学的生字,谁来读一读?③你能在图中找出它的相应位置吗?出示近景图,指出相应位置,并说作用.④城台场面录像.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的?〕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通过对长城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⑥小结: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构造巧妙来体会长城是一个奇迹.〕过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方砖,扶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3.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凝结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哪一种更合适?①由气体变成液体②集中,聚集.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凝结的含义,从而深刻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3〕就是说长城不仅聚集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集中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4〕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5〕幻灯片第三段2句,单看……陡峭的山岭.〔6〕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修筑长城呢?大屏幕出示:①没有火车、汽车,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远处运到长城脚下,它们会用————.教师适时补充:据老师了解,他们还发明了滚木、手推小车、马车牛车来运条石.冬天在地面泼水成冰,利用冰将条石滑送到长城脚下.②但山太高,路太陡,没有起重机,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山脚下运到山顶,他们会用————.当时,劳动人民还想到了在山顶安装木质滑轮将巨石拉到山顶,在两山之间架起绳索,将条石从山的这一端,滑送到山的另一端,省时省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适时补充,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小结: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是啊!他们想出了一个个巧妙的办法,依山势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并且设计的如此巧妙,易守难攻.〔7〕但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①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第一层〕②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他们每天承受着难以负担的重量,他们的肩膀和手会是社么么样子的?第二层③这数不清的条石就靠肩扛、手抬,一天天,一年年,旧伤未好,又添新疤.疾病随时会夺走他们的生命啊!第三层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层层感悟劳动人民为修筑长城所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过渡: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用古文为大家朗诵.〔8〕补充孟姜女寻夫听了这个故事,当你再次面对长城,你想说点什么?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血汗.〔9〕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设计意图: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长城的印象.〔10〕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作业: 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到小练笔上.设计理念:1、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把《长城》上成"文化的课堂".2、契合语文的"工具性",扎扎实实训练语言能力.3、践行"想象阅读"思想,声像言再现文字背后的真切场景.4、贯彻"拓展阅读"理念,多角度把文章读厚、读广、读深.《长城》教学反思《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来理解长城是一个奇迹.从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理解感悟长城因劳动人民的付出而伟大.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抓住崇山峻岭的字形来想象画面,了解长城修建的位置,理解蜿蜒盘旋来想象长城的形态,结合录像资料的介绍〔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体会它是一个建筑史的奇迹.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着重体会长城的宽,让学生想象并不算宽的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之上,体会这一奇迹.结合近景图,让学生找出相应位置,图文结合结合,学生在读课文时,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裂解了长城的构造,再读作用体会其构造巧妙,为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做好铺垫.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感悟设计巧妙并不深刻,如让学生想象敌人入侵时,应该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可能体会更深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画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凝结这个词语,来体会劳动人民的付出.在体验智慧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劳动人民搬运巨大的条石想到的办法.老师适时补充,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较为单一,因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想象.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的感受.在体会血汗时,抓住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层层体验来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代价,教案设计完美,但我在引导深层次的体验时引导不与时,不到位.导致学生的体验较浅,老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提升,发挥想象,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虽然学生的情感有了,但总感觉读和悟没有深入,没有层次性,感悟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情感的高潮没有迸发.语文课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在课堂中总感觉语言点有了,如何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在一次次地提升中达到高潮,让教材在解构中在不断的重组与建构,这是每一堂课要思考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继续摸索、发现、进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 人教新课标

第五单元17长城1.认识“崇、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

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

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

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的搜集情况。

第一课时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

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

(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

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瞭”可用意合法组成“瞭望”来识记等。

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17长城1.看法〝崇、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宏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矮小稳固、气势宏伟的特点,感悟现代休息人民的智慧和力气。

4.培育先生搜集与处置相关资料信息的才干,激起先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味。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矮小稳固、气势宏伟的特点。

1.提早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早2~3天,让先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

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先生普遍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先生自主与学习同伴研讨资料,归类整理资料。

2.自先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

3.教员了解先生资料的搜集状况。

第一课时一、展现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味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现。

对先生的资料和信息教员应给予充沛一定,关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

(鼓舞先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关于已去过长城的先生,鼓舞他们谈谈自己的阅历和印象。

教员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

要求先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起先生当解说员入手,引发先生与课文构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需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瞭〞可意图合法组成〝眺望〞来识记等。

教员用多种方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停止强化。

b.写:教员对先生已写出的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局部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主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美观;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

17长城(修改稿)

17长城(修改稿)

扶手
朗读课文,你对长 城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用课文的一句话来回答。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 奇迹。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 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长城之旅第一站——
“远看长城” “长”
远看长城,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
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 蜿蜒盘旋
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 两三千斤重 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 无数的 汽车、起重机,就靠者无数的肩膀 无数的 一步一步 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 的山岭。
长城之旅终点站——“遥想当年”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 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 汽车、起重机,就靠者无数的肩膀 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 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 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 尾的万里长城。
留言
长城之旅终点站——“遥想当年”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 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Q
小小导游来解说……
知识拓展:
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 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 西、陕西、宁夏、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 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我会读
chóng jùn duǒ

wān

yán垛liào蜿蜒瞭
崇山峻岭 嘉峪关 瞭望口 屯兵 气魄雄伟 堡垒 打仗 方砖 隔开 智慧
长城之旅第二站—— “近看长城”
城台 (屯兵的堡垒)
瞭望口(供瞭望用)

17.长城(完美版)

17.长城(完美版)

长城精神
③中华民族英勇抵御一切外族 入侵的决心和勇气。 ④中华民族守卫国家,爱好和 平,发奋图强的强烈愿望。 ⑤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强大 的力量,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 作。
长城,已经被写进国歌之中, 更融进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 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 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与
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
自读课文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每个自然段 讲了什么) 2.课文是什么结构? 3.你读了《长城》,获得了什么印象?
理清课文的结构: 第一自然段: 远看,长城东起山海关 西至嘉峪关,像一条长龙。

第二自然段: 近看,长城高大坚固。 第三自然段:联想到长城凝结了多少
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第四自然段:赞叹长城在世界历史上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 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 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 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 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 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大家想一想:
一块两三千斤重的石 头大约等于我们班同 学的( )啊!
列 数 字
八达岭城墙高6——9 米,最高处达10米,墙体 都用抗腐蚀、抗风化、性 能好、硬度高的花岗岩包
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写法学习: 1.学习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 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 展开联想。 2.学习作者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了中心句和过 渡句,使文章中心突出、过渡自然。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打比方、 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句子表达 的意思更清楚、更具体。 写作练习:《我们的教室》
仿照写句子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第2课时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长城第2课

四、课堂小结小〔〕,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休息人民的〔〕和〔〕。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意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华夏儿女的自豪。

置信经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一定被我国现代休息人民的智慧感动,一定被长城的宏伟气魄所折服。

让我们举动起来吧,课下搜集更多资料了解长城,比比谁知道的最多。

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

2.制造一份引见世界遗产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7 长 城(教案新部编本)

17 长 城(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7 长城主备人:陈艳 审核人:孟卓见 复核人:陈艳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胡“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观察插图,了解图意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2、介绍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

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二、阅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学习4、掌握生字新词:拍摄(shè)智慧(huì)瞭(liào)望气魄(pò)嘉(jiā)峪(yù)关崇(chóng)山峻(jùn)岭5、理解字词: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中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17 长 城

17 长 城

17 长城教学目标: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学生自由补充。

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学习会认的字。

学习会写的字。

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长城》电子课文

《长城》电子课文

17 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崇山峻岭:崇:高。

峻:陡。

山高而陡,形
容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险要。

蜿蜒盘旋:蜿蜒,指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盘旋,环绕着。

本课是指长城如
同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中曲折
行走。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垛子:指城墙顶上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四、认领任务,Leabharlann 组讨论。学法提示:1、小组明确任务。2、品读课文。
3、小组交流。4、汇报展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在文中划出表现长城“长”和“高大坚固”的词、句。并通过朗读的方式展现。(1分)
2、理解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中的三个动词及“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什么?(2分)
高大坚固伟大的工程
人民的血汗、智慧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学会了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还会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我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难点
预测
1、我是在有感情朗读文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4分)
小组评价:A B C
五、大胆质疑,张扬个性
1、提出自己的发现。
2、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六、达标测评,学以致用。
完成小册的1——3题。(或其它的训练)
自我评价:A B C小组评价:A B C
本文是按由()到()的顺序写的,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第二自然段是()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的();第四自然段是()。
同伴评价:A B C
一、点燃激情,预习检测。
(一)播放有关长城的纪录片。长城给你的印象是什么?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将一起登上《长城》,去感受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魅力。(板书课题)
教师评价:A B C
四、振奋精神,合作探究
(一)出示问题

(二)学习小组挑战自我
(三)学生展示
(四)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五、激发潜能,拓展提升。
(一)再读课文。
(二)师生质疑。
(三)学生对抗交流。
(四)教师点拨升华。
六、绽放才能,检测评价
七、评价总结,促进发展。
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17、长城
像一条长龙
2、我学会了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理解了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测预习。
检测预习的方法:1、独立完成。2、展示交流。
3、纠错。4、同伴评价。
1、我会读大屏幕中的词语。
自我评价:A B C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我会填。
(二)让学生读学习目标,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解释。
(三)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唤起兴趣,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
2、学生独立完成主要内容(教师关注学生独学的状态)
三、树立自信,同伴交流。
(一)质疑求证。对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对子相互质疑求证。
(二)收获分享。(展示)
(三)对子互查完成情况,互批导学案。
东城第一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___年__月__日备课组长签字:主管领导签字:
编号:yw4—1—17
课题
17、长城
课型
阅读课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学会互动交流
主备人
邸芳莉
复备人
史小华
审核人
任来金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