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注释】
1昔:以前。
2欲金者:想要(买)金子的人。
3有…者:有一个…的人。
4清旦:清早。
5衣冠: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穿衣戴帽。
6之:到,去。
7市:集市。
8适:往,到。
9所:地方。
10因:于是,乘机。
11焉:那儿。
12攫(jué):夺,抢。
13去:离开。
14鬻(yù):出售买。
15徒:只,仅仅。
16对曰:回答道。对:回答
17皆:都。
18捕:抓捕。
19吏捕得之,之:代词,代指齐人。
20子:你,指代小偷。
21焉:作兼词,此处指这里。
【翻译】
从前齐国有一个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去了集市。他去卖金子的地方时,正好看见别人买了金子,于是抢了那人的金子离开。衙役把他逮住了,当官的审问他:“人都在那儿,你就抢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齐人回答他说:“我抢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金子罢了。”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1)今:现在。
(2)攘:窃取,偷。
(3)其:代词,他的。
(4)之:1助词,的。2代词,他。
(5)或:有人。
(6)告:劝告。
(7)是:这。
(8)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
(9)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0)损:减少,减小
(11)月攘一鸡:每月偷一只鸡。月:每月,一个月。攘:偷。一鸡:一只鸡。
(12)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13)待:等到。
(14)来年:明年。
(15)然:这样。
(16)后:以后。
(17)已:停止。
(18)如:既然。
(19)知:知道。
(20)其:代词,代那件事。
(21)非义:不符合道德、事理。
(22)斯:那么就应该
(23)速:马上。
(24)矣:了。
(25)何:为什么。
【翻译】
从前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偷鸡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司马光七岁,禀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暑。群儿戏语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七年,但是像成年人一样,听到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里人讲,就决定了它是。从此,手不离书,甚至不知道饥渴热。孩子们玩耍对庭院,一个孩子登上坛,失足被淹没在水里,大家都放弃了,司马光用石头敲击瓦盆,打败他们,水开,孩子能活下来
《论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编辑
太宰问子贡:“孔子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这些技艺对君子来说算多吗?一点也不多。”
太宰认为圣人应该务大而忽小,所以向子贡提出疑问。孔子向弟子解释说自己多才艺是因为少时贫贱,而圣人是不会多小艺的。
曾子杀彘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⑥.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原文以及注释原文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
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1少时:小时候2诵:背诵,背书. 3方织:正在织布.方,正. 4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5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 6宣:遗忘,忘记.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9引:拿来,拿起. 10以: 作为11戒:告诫12自是之后:从此之后13之:指代孟子
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
中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