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天原杯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word精确校对排版)
2013年天原杯 初中化学竞赛题 试题及解析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三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K -39、Mn -55、Fe -56、Cu -64、Zn -65、Ag -108、Sn -119、Ba -137、Hg -201、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1. 201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下列描述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为粮食增产,多施用高效化肥、农药B .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 .大力推广新型材料D .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2.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3. 过氧化氢(H 2O 2)是常见的过氧化物,下列物质也属于过氧化物的是( )。
A .MnO 2B .CaO 2C .NO 2D .SiO 24. 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石灰)、荻灰(草木灰)等分煎合……”可去黑痣。
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
A .碳酸钙B .熟石灰C .碳酸钾D .苛性钾5. 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
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
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
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 .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C .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 .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6. 取4份等质量的KClO 3,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KMnO 4、MnO 2和Mn ,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
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三届天原杯)初赛试题(广东赛区)说明:1.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卷分两部分,共27小题,满分为12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第一部分(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B C DA.豆浆B.牛奶C.碘酒D.蒸馏水4.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受热沸腾B.木材变成木炭C.汽油挥发D.试管破裂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C.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室B.LiCoO2 C.LiCoO3 D.LiCoO4 8.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A.铁元素B.铁单质C.铁离子D.铁原子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其颗粒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D.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10.如图所示的四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易产生倒吸现象(溶液进入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是A B C D11.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数值C.加热液体D.检查气密性12.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反应能用该图表示的是点燃一定条件A.2CO+O2 ==== 2CO2 B.N2+3H2 ===== 2NH3点燃点燃C.C + O2 === CO2 D.H2+Cl2 ==== 2HCl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14.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13.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word(第二十三届天原杯)

+3 2013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说明:1.本卷分两部分,共27小题,满分为12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Na-23 S-32 Cl-35.5 Zn-653.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
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C .饮用水生产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 .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D .氮气用作保护气3.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B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C .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D .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4.对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O 2——表示三个氧分子 B .SO 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 C . Al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3H ——表示三个氢原子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013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第二十三届天原杯)

(2)CaSO4Ca2+、Mg2+、SO 、Br (2分,写出3个及以上得2分,写出两个得1分,写物质化学式不得分)(3)B23.(7分)(1)BD(多、漏、错选均不得分)(2)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160(2分)(3)BED(多、漏、错选或次序错误均不得分)(4)N2H4 + O2 = N2 + 2H2O(2分)解析:(2)71 g Cl2消耗80 g NaOH生成74.5 g NaClO,再与80 g NaOH和尿素反应生成肼。
24.(4分)CO 稀盐酸关闭a,打开b Na2CO3 + 2HCl = 2 NaCl + H2O + CO2↑25.(5分)(1)ACB(2)①不可行残余液中的MnCl2也会与AgNO3反应形成沉淀②锌粒残留溶液(两格共1分)气体未冷却至室温26.(11分)(1)D CaO与水反应,减少了溶剂CaO遇水放热,降低了NH3的溶解度(2)E 碱石灰(3)NaNO2 + NH4Cl NaCl + N2↑+ 2H2O(2分)(4)Cu和CuO可以循环使用,节省试剂;避免使用有毒的NaNO2;污染小(该题2分,每项1分,最多可得3分)(5)方法二制得的氮气中含有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比氮气大的稀有气体,导致密度偏大﹝2分,写出稀有气体得1分,给出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得1分﹞27.(4分)(1)75%(2分)(2)86.2 g(2分)解析:(1)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2 HCl ~ CaCO3 ~ CO2100 44x 3.3 g x = 7.5 g w(CaCO3) = 7.5×100% / 10 = 75%(2)m(HCl) = ( g + g) ÷ 10.0% = 86.2 g28.(6分)(1)66.7 %(3分)(2)4.2(3分)解析:(1)w(N) = = 66.7 %(2)m = = 4.2 g附加题1.(5分)(2)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2013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初赛答案及解析

【题 34】 物质间的反应 【解析】
难度★★★
本题涉及考点为①图像分析;②混合物反应顺序。 图像分析是必考的热点。分析要点:A、横纵坐标;B、曲线起点和拐点; C、曲线的趋势及其代表的变化过程。 本题图像需要分析的是 CO2 与沉淀的量的变化关系。故需结合反应物的 反应顺序,理清各阶段反应的沉淀变化情况。 随着 CO2 的通入,反应顺序分析如前,发生如下反应: ① Ca(OH)2+CO2→CaCO3↓+H2O ② 2KOH+CO2→K2CO3+H2O ③ K2CO3+CO2+H2O→2KHCO3 ④ CaCO3+CO2+H2O→Ca(HCO3)2 由此知,通入 CO2,便产生沉淀,起点从原点开始;随反应①不断进行, 沉淀量逐渐增加;当反应①结束后,开始反应②和③,沉淀量不变,曲线 水平;当反应④开始后,沉淀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观察图像知,只有 B 选项的图像正确。
2 2x+5= n(HCl) ×2
n(H O)
分子变小,分母可能变大(不会变小) ,因此 x 值偏低。
学而思上海分校 陈太中老师
【题 20】 化学计算 【解析】
难度★★★
对数学熟悉的同学可知,求解 1 个未知数 x,我们需要称量 2 个质量数值 来得到 1 个比例关系,列 1 个一元一次方程解。 对 2 个未知数 y 和 z,我们就需要称量 3 个质量数值来得到 2 个比例关 系,列 2 个二元一次方程解(1 个方程组) 。
2mol
n(CO2)=3:4:1。
1mol 1mol
因此,消耗了 2mol CO2 ,生成了 1molO2 ,反应后 n(N2) : n(O2) :
学而思上海分校 陈太中老师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卷汇编03常见的化合物

上海初三化学天原杯竞赛试卷汇编03常见的化合物【3.1氧化物】1、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是〔〕A.SiO2B.CO2C.K2MnO4D.MnO2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红磷和白磷的转化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D.灼烧石灰石时火焰呈砖红色可能是其中的C元素造成的3、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情况,设计实验如下:那么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由气体B可确定粉末A中含有CaCO3,由沉淀的质量可确定其质量为w/4B.A中钙元素的质量与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C.A中CaO的质量分数为0.500D.A中CaO的质量为0.58w4、如右图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可能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变化B.甲中有未溶解的氧化钙C.操作II一定是升高温度D.乙中液体可能呈中性【3.2酸】1、以下反应不能表达酸的通性的是〔〕A.Mg+H2SO4MgSO4+H2↑B.CuO+H2SO4Cu SO4+H2O2、室温下,浓硫酸会和铁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铁的氧化物薄膜,该氧化膜使内部的硫酸接触,利用这一性质常用铁罐存储浓硫酸,但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沾到浓硫酸会出现严象,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吸水性和酸性B.脱水性和吸水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难挥发性和酸性3、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稀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4、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D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温度/℃AB稀盐酸的质量C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3.3碱】1、以下方法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通入二氧化碳B.滴加碳酸钠C.放入CaOD.放入KNO2、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石油 C.沼气 D.干冰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xR + C(金刚石),则x 、R为(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D.2、Na2O2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B.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7.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1-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9.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10.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2013年上海市天原杯初赛试卷及答案.pdf

A.样品的质量 C.样品的质量和装置 C 的增重
21.现有一种营养液,可能由 KNO3、Ca(NO3)2、 K2CO3、 KC1 中的一 种或几种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 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实验 1 可确定原营养液中没有 K2CO3 B.实验 1、2 可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2 种情况 C.只计算实验 1 沉淀的质量不能确定该营养液的组成 D.计算实验 l 和实验 2 的沉淀质量能确定该营养液的组成
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食盐、烧碱、氢氧化镁 C.焦炭、氧化铜、氧化亚铁
B.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碳酸钠溶液、硝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2CuO+4NO2↑+O2↑。某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 13.Cu(NO3)2 受热易分解,其分解反应为:2Cu(NO3)2
B.反应得到的溶液中 NaHCO3 已达到饱和 D.反应得到溶液中溶质只有 NH4Cl
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只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材料。它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 MgO、Al2O3、 HCl 和水蒸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以确定其化学式。完成 16~20 题。
16.若只通过测定装置中 C、D 的增重来确定 x,则装置按气流方向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A.a-b-c-e B.a-c-b-d C.a-e-d-b D.a-d-e-c
A.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B.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C.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己洗涤干挣 D.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镁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27.称量甲方案实验所得 MgO 的质量,发现 MgO 与合金的质量相同,则台金中铝的含最为( A.40% B.60% C.50% D.缺少数据无法计算 ) )
年上海市初三天原杯化学竞赛预赛试卷

年上海市初三“天原杯”化学竞赛预赛试卷(上海赛区)初赛试卷相对原子量:────────────────一、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分,共分)、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对空气组成的研究()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硝酸钾受热熔化()浓盐酸敞口放置空气中形成白雾()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海水晒盐、非金属元素与钾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其化学式为。
则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某元素的硝酸盐()的式量为,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式量是……………( )() () () ()、有食盐、二氧化碳、盐酸、熟石灰四种物质,有关用途分别为:⑴建筑材料⑵金属表面除锈⑶灭火⑷调味品,按题中四种物质排列的顺序,它们相应用途的正确顺序是……………………( ) ()⑷⑶⑵⑴()⑶⑷⑴⑵()⑷⑶⑴⑵()⑴⑵⑶⑷、下列各组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的是………………………………………()()、、()、、() 、、()、、、为促进光合作用的形成,增加农作物葡萄糖的含量,要把蔬菜大棚内空气中的浓度提高,同时降低氧气的含量,应在大棚内采取的正确措施是……………………………………………()()点燃红磷()点燃木炭()点燃硫磺()堆放熟石灰、欲中和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应选的试剂是………………()()碳酸钙粉末()生石灰粉末()熟石灰粉末()硝酸银粉末、有一包硫酸锌样品,经测定这样品的含氮量为%,则该样品中所含的一种杂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 ()()、将锌棒放入下列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结果锌棒质量比原来增加,而溶液质量比原来减少的是……………………………………………………………………………………………………()()溶液()溶液() 溶液()稀硫酸、用一种试剂区分氯化钠、烧碱、硝酸钡三种无色溶液,应选用…………………………()()酚酞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两种。
上海市天原杯竞赛预赛试题

全国初中学生(第十七届天原杯)化学竞赛(上海赛区)初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一小时)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Pb-207一、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游离态氧,又含有化合态氧的是…………………………………………()(A)黑火药(B)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C)蒸馏水(D)高锰酸钾分解的产物2、下列各组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CO和NO (B)H2O和HCl (C)SO2和H2S (D)NH3和CH43、用氢气还原某金属氧化物,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约减少50%,如果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氧化物的化学式相当于………………………………………………………………………………()(A)Fe3O4(B)MgO (C)NaCl (D)SO37、在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分数相同的10g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
经充分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锌(B)氧化锌(C)氢氧化锌(D)碳酸锌8、在下列物质中,能分别跟AgNO3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反应,并都能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是…………………………………………………………………………………………………………()(A)盐酸(B)澄清石灰水(C)苛性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9、曾先后用加热某些物质的不同方法分别发现并制得氧气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和汤姆孙(B)舍勒和普利斯特里(C)拉瓦锡和阿佛加得罗(D)雷利和拉姆塞10、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碳粉时,提纯的方法是………………………………………………()(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终止后过滤11、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可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常温下)的一组是………………()(A)硫粉、红磷(B)铁粉、硫粉(C)木炭、一氧化碳(D)氢气、木炭 12、要把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到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最好加入的试剂是……()(A)石灰石粉末(B)氨水(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13、某学生用含有杂质碳酸钠的烧碱样品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那么,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时,所用烧碱样品质量比用纯氢氧化钠的质量……………………………………()(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比较14、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纯净的氧气(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质量约占21%(C)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及杂质15、1个成年人每分钟约需吸入氧气8L,则每分钟约需吸入空气的体积约是……………………()(A)8L (B)10L (C)20L (D)40L16、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并逐步停止冰箱制冷剂氟里昂的生产和使用(B)防止一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气中(C)防止二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气中(D)减少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2007-2013天原杯上海地区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2007-2013年天原杯上海地区预赛分类汇编一、化学用语、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013天原杯预赛】【2012天原杯预赛】17、己知碘和氯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有一种碘和氯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
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3)3,这种化合物中碘的化合价分别是A.+1和+5 B.+3和+5 C.—1和+5 D.—1和+7【答案】B3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到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和冰是两种物质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C.发生化学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交D.电解水生成H2和O2说明水分子可分【答案】D3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蔗糖放入水中消失是由于蔗糖分子分解了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的间隔增大【答案】C【2011天原杯预赛】19、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2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23、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名称分别是:硫代硫酸钠Na2S2O3、多硫化钙CaSx、过氧化钡BaO2。
根据上述命名规律,K2CS3的名称是………………………………………………………………()A .三硫代碳酸钾B .多硫碳化钾C .过硫碳酸钾D .超硫碳酸钾 【2010天原杯预赛】2.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
2011+2012+2013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

2011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姓名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芝麻油B.味精C.食盐D.蔗糖3、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ZnO+H2SO4→ZnSO4+H2O B.Fe2O3+3CO−−高温2Fe+3CO2−→C.Na2CO3+2HCl→2NaCl+H2O+CO2↑D.CaCO3−−高温CaO+ CO2↑−→4、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室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它物质混存C.不得口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D.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5、在灾区,为防止疟疾传染,河水需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加热煮沸,②过滤,③投药消毒,④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为………………………………………………() A.③②④①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6、有3g白色粉末,完全溶于10g热水中,冷却到室温时析出2g粉末,将这2g粉末再溶于10g 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又析出1.5g粉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上海市天原杯初三化学竞赛预赛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CH4也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关于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石油相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正确的是()A.①②③B.只有①C.①②D.①③2.为减少大气中的CO2的浓度,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海底。
为使CO2液化,可采取的措施是()A.减压、升温B.增压、升温C.减压、降温D.增压、降温3.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牛奶中添加氧化钙以补充钙质B.用干冰冷藏的食品C.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D.用甲醛浸泡的海鲜4.钒(V)是一种重要的金属。
以下对三个涉及钒化合物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①中VOSO4被氧化B.反应①中钒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反应②中钒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反应③是分解反应5.以下操作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清洗做完焰色反应的铂丝——稀盐酸B.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稀硝酸C.干燥氨气——碱石灰D.干燥CO气体——浓硫酸6.下列制取物质的设计中,不可能实现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吗啡是严格查禁的毒品。
吗啡分子含C 71.58%,H 6.67%,N 4.91%,其余为O。
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300,则吗啡的分子式是()A.C17H19NO3B.C17H20N2O C.C18H19NO3D.C18H20N2O28.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SO2转化为硫酸的反应,反应过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SO2很难与O2反应生成SO3B.常温下,NO能与O2生成NO2C.NO2是SO2转化硫酸的中间产物D.NO2是SO2转化为硫酸的催化剂9.实验室用纯净N2和H2合成NH3(N2+3H22NH3)时,是先将分别制得的含水蒸气的N和H2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
下面是对该装置作用的几种叙述:①干燥气体,②混合气体,③观察气体的流速。
正确的是()A.只有①B.且有①和②C.只有①和③D.①②③10.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水蒸气(H2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H2、CO中的一种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古有CO2、H2中的一种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11.己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
两种气体扩散时形成图示的白色烟环。
对甲、乙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C.甲是氢氧化钠溶液,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1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食盐、烧碱、氢氧化镁B.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C.焦炭、氧化铜、氧化亚铁D.碳酸钠溶液、硝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13.Cu(NO3)2受热易分解,其分解反应为:2Cu(NO3)22CuO+4NO2↑+O2↑。
某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Cu(NO3)2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产物中有氧气,所以木条复燃B.不能确定NO2是否助燃C.NO2肯定也能助燃D.NO2肯定不能助燃14.金属钨用途广泛。
H2还原WO3可得到钨,其总反应为:WO3+3H2W+3H2O,该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A.1:1:4 B.1:1:3 C.1:1:2 D.1:1:115.己知,20℃,NaHCO3的溶解度为9.6g/100g水,饱和食盐水与浓NH4HCO3溶液混合有沉淀产生,反应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反应得到的溶液中NaHCO3已达到饱和C.NH4Cl可做氮肥D.反应得到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只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材料。
它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以确定其化学式。
完成16~20题。
16.若只通过测定装置中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按气流方向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a-b-c-e B.a-c-b-d C.a-e-d-b D.a-d-e-c17.加热前通N2,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N2。
对通N2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加热前通,为排尽装置中空气B.持续通,为将产生的气体被C、D完全吸收C.持续通,为防止倒吸D.持续通,为防止MgO、Al2O3和氧气反应18.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的值是()A.2 B.3 C.4 D.519.若气体温度过高,则不易被液体充分吸收,冷却玻管B能降低气体的温度,但不能液化水蒸气。
若取消B后进行实验,测定的x值将()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20.上述镁铝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也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为样品,用上述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A.样品的质量B.装置C的增重C.样品的质量和装置C的增重D.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21.现有一种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1中的一种或几种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没有K2CO3B.实验1、2可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2种情况C.只计算实验1沉淀的质量不能确定该营养液的组成D.计算实验l和实验2的沉淀质量能确定该营养液的组成22.右图表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现分别向50g甲、8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冷却至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冷却至t℃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C.冷却到0℃时,乙析出的晶体多D.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23.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N2不与Na2O2反应。
将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通入Na2O2后,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8/9,此时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是()A.3:4:1 B.3:4:2 C.6:7:3 D.6:8:324.已知反应: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为测定某镁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设计了以下甲、乙两种方案。
甲方案:(查阅资料,Al(OH)3既可以与酸也可与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通过称量合金和灼烧后MgO固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合金中铝的含量。
请完成25-28题:25.配制5%的盐酸l L(ρ=1.025g/cm3),需取用36.5%(ρ=1.181g/cm3)的盐酸()A.118.9mL B.125.0mL C.115.lmL D.819.8mL26.过滤得到的沉淀,其表面常残留少量滤液中的溶质,需要用蒸馏水浸洗。
以下操作不能证明甲方案中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是()A.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B.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C.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己洗涤干净D.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镁溶液,无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27.称量甲方案实验所得MgO的质量,发现MgO与合金的质量相同,则台金中铝的含最为()A.40% B.60% C.50% D.缺少数据无法计算28.甲方案中,若灼烧沉淀时,未能使沉淀完全分解为MgO,则测出的铝含量()A.无法确定B.无影响C.偏小D.偏大乙方案:通过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与强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
完成29-30题29.在乙方案中称量镁铝舍金8.640g,加入硫酸溶液140g,则所用硫酸的质量分数合理的是()A.22.4% B.25.2% C.30.0% D.36.0%30.乙方案中的酸若用浓盐酸,则测出的铝含量会()A.无法确定B.无影响C.偏小D.偏大31.为测定某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取稀硫酸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30g,同时用仪器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过滤后得滤液47.67g。
则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0.057 B.0.06 C.0.0684 D.0.0085532.电解饱和食盐水及电解产物的反应过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A是氢气B.反应生成的A和Cl2恰好完成反应生成CC.碱B只能是NaOH D.酸D只有和碱B反应才能生成NaCl3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34.己知:①K2CO3+CO2+H2O→2KHCO3;CaCO3+CO2+H2O→Ca(HCO3)2;②KHCO3、Ca(HCO3)2都易溶于水;③通入悬浊液中的气体,与溶液反应后才与沉淀反应。
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则生成沉淀的质量和通入的CO2质量的关系中,正确的是()35.己知有机物C2H4O、C3H6O2和C4H8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二、多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有l个或2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得分)36.气体A(C2H2)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CaC2(块状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aC2+2H2O→Ca(OH)2(微溶)+C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