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习题精编(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因此,墨子之所以反对音乐,并不是认为大钟、响 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使人感到快乐,并不是以为 雕刻、纹饰的色彩不美,并不是以为煎灸的豢养的牛猪等 的味道不香甜,并不是以为居住在高台厚榭深远之屋中不 安适。虽然身体知道安适,口里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丽, 耳朵知道快乐,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圣王的事迹,向下 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 是错误的!”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 重复的删掉了,选取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三百零五篇 诗,孔子都能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 《颂》这些乐曲的音调。先王的礼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 而得以称述,王道完备了,六艺也完成了。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 礼,完成于学乐。”
【注】①修然,整饬、一丝不苟的样子。②菑,通“灾”,害。
源自文库
1.上述两段文字都从_________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发人深思。(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荀子和墨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4分)
【译文】 材料一:见到善良的行为,一定认真地检查自己是否有这种行 为;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严肃地检讨自己;自己身上有了 好的德行,就要坚定不移地珍视它;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品行, 就如会因此而被害似的痛恨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 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 是我的朋友;谄媚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所以君子要尊重 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贼人。 材料二:所以先王治理天下,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徕远人。君 子能明察左右,左右之人也就能修养自己的品行了。君子不能 修养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诋毁,那就应当自我反省,因而怨少而 品德日修。 【答案】 1.修身(养性) 2.①荀子主张通过自我省察、尊师亲友的修身方法,来培植善 性。 ②墨子主张通过反身内察,来远离怨恨,臣服四方,治理天下。
传统文化经典 习题精编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 衔勒,而专用捶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 用捶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 国必亡。(《孔子家语卷六· 执窖第二十五 》) 1. 此段材料强调治国理政要____________。(2分) 2.简要分析材料中“衔勒”和“捶策”的内涵及关系。 (4分) 【译文】 不善于治理民众的人,他们丢弃了德政和法制,专用 刑罚。这就好比驾驭马,丢弃了勒口和缰绳,而专用 棍棒和马鞭,事情做不好是必然的。驾驭马没有勒口 和缰绳,而用棍棒和马鞭,马必然会受伤,车必然会 毁坏。没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 国家必然会灭亡。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材料一:见善,修然①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 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 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 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 其贼。(选自《荀子》) 材料二: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 而迩修者也;修身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 修矣。(选自《墨子》)
1.从《墨子· 非乐》所选文字看,墨子反对音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从《史记· 孔子世家》的记载看, 孔子弘扬音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面选文,请评析墨家与儒家为何对音乐持不 同态度。(4分)
【答案】 1.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以备王 道。 2.①墨子没有否定音乐,只是强调文学艺术要和国家的政治、 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墨子的“非乐”,是以是 否“利人”为标准的,这一观点符合墨家“兼爱”宗旨,具有 现实意义的。 ②孔子强调礼乐并举的作用。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 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乐”的功能是“和同”人心,在 “礼”的等级秩序之对立关系中起到调节和同的作用。孔子不 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手段,而且还赋予它治理天下的政治 功能。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 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 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 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 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 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 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答案】 1. 学以致用 2.孔子不赞成太宰的看法,他认为太宰并不了解自己, 他不知道自己会很多方面的技能是因为年少家贫,不是 因为天生就会的。太宰认为圣人会很多技能,而孔子认 为君子掌握的才干不必太多,关键是个体的道德修养程 度。
【答案】
1. 崇德重法 2.①“衔勒”喻指德法,“捶策”喻指刑罚。 ②没有德政和法治而专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 家必然会灭亡;德政与法治应并行不悖。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子路》)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 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 “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论语· 子罕》) 1. 结合文段,概括孔子认为学习《诗经》的目的是什 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段,谈谈孔子对太宰的“夫子圣者与?何其 多能也?”所持的态度。(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 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 不美也;非以豢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 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 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 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 非也!”(《墨子· 非乐》)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 义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 孔 子世家》)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 语· 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