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的第一节几何课。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但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探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区别,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2.学生总结: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
3.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为课后复习提供指导。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作业反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五、教学拓展
1.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建筑物、设计立体图形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布置拓展作业: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推荐阅读材料:向学生推荐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建议
1.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共同探讨图形的特征。
2.每个小组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3.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合作环节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每个小组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在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特级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直观表达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共同探讨图形的特征。
2.每个小组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3.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研究。通过讨论、操作等方法,每个小组分析所选图形的性质,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在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及简述本节课旨在教授学生有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能力:•辨认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四面体、正方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习如何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

课程时长:2学时(80分钟)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二、知识重点1.立体图形的定义2.常见的立体图形:四面体、正方体等3.平面图形的定义4.如何作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1.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定义。

2.能够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如四面体、正方体等。

3.能够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3.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辨认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能力。

2.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图形认知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辨认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掌握如何作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难点:观察、分析、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区别,掌握正确的画图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投影演示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3.练习法:通过练习、作业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10分钟)1.准备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区别,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课程内容。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坐标轴、坐标系、坐标点等相关知识。

6.2 讲授和演示(50分钟)1.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来了解几何物体。

2.介绍常见的几何物体,如四面体、正方体等,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讲解平面图形的定义,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4.演示如何用尺子、圆规等工具画出平面图形,让学生动手尝试。

6.3 练习和作业布置(20分钟)1.让学生分组,各自画出所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交换进行检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入手,逐步过渡到立体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及其联系和区别。

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3.运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实物模型和图片。

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如魔方、篮球、书桌、纸张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呈现(10分钟)介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以长方体和正方形为例,讲解它们的性质和判定。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

每组选取一个立体图形和一个平面图形,观察它们的特征,并互相交流讨论。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简单立体图形,能找到这些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型.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培养几何直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揭示几何图形与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及实用价值,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式和问题式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和学案实施教学.四、学法指导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归纳概括、解决问题.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案等;学生:预习课题内容;六、教学过程1、感悟与体味【多媒体展示】分别展示建筑、生活物品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6副,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存在图形,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学生给出几何图形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你能列举出你所熟知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吗?2、过程与体验【多媒体展示】情景1:文具盒、魔方、篮球、螺母等图片,提出问题:生活中你会常见很多实物,由下列实物能想象出你熟悉的几何体吗?学生讨论完成问题答案,教师总结立体图形概念: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及三棱柱、三棱锥、六棱柱等.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立体图形的分类:柱体、球体、椎体.【多媒体展示】情景2:国旗、汽车标志、奥运五环等图片,提出问题:找一找下列各组图片中各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学生讨论完成问题答案,教师总结平面图形的概念: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边形、圆等。

3.归纳与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几何图形的概念及分类:几何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两类,以及立体图形有柱体、球体、椎体等.4.练习与应用【多媒体展示】下图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学生自主做答,教师做好指导与订正工作.5.收获小结:1.本节课学到哪些知识?2.本节课有哪些疑惑?6、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课本练习题;(2)搜集身边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七、板书设计:4.1.1 立体图形与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柱体、球体、椎体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多边形、圆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它们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模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图片,提问学生:“这些图形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它们有什么不同?”1.新课学习(1)立体图形的概念及性质展示几个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立体图形的性质。

(2)平面图形的概念及性质展示几个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圆等)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

(3)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比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1.巩固练习(1)让学生识别课件中展示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实例。

(3)让学生尝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或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1.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操作活动,提高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布置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题。

(2)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观察和思考。

3.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模型、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操作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空间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 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 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于几何图形的物体实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情感态度: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从现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等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回顾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图形?1、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的图片及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让同学们欣赏、观察后自由发言,找出一些熟悉的几何图形?从而引出课题。

(二)过程与体验1.多媒体展示魔方、新华字典、电池、足球、圣诞帽等,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并总结后,要求动手找出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形象。

2.再出示帐篷,螺母,金字塔、警示牌等。

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些生活中见到的简单图片,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

3.观察实物长方体纸盒,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什么?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又是什么?(引出几何图形的概念)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4.即时练习并要求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几何图形?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让学生给几何图形归类。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都具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立体图形与片面图形的概念,并用练习加以巩固强化。

5.图形间的联系通过课件展示立体图形和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思考,立体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三)拓展与应用1.了解简单几何图形能组成很多漂亮的图案,从而使学生对几何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四)归纳与提升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生活经验和前面的学习,对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能够描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描述,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它们。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自主地探索和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知识。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绘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模型和图片,用于展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课件和视频。

3.准备练习题和学习单,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球、圆柱、正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让学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3个课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3个课时)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⒈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⒉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

二、过程与方法⒈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

⒉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与难点一、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

二、难点:从实物中抽象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粉笔盒、书、钉子(棱锥与圆锥两种形状的钉)、六角螺母、魔方、易拉罐、排球等物体和图片若干。

★预习要求⒈学生收集蕴含大量几何图形的图片及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观察实物及图片师生共同欣赏P110页的图片,并共同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

(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图片倾注的情感。

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选择一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图片,如校园里的建筑设施等。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⒈立体图形⑴教师出示(或提出)问题①:书上P111思考中的问题,图3.1-2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

说明: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的认识程度。

⑵教师提出问题②:书上P111思考中的问题,能在生活中找出与图中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教师也可拿出准备好的一些教具)⑶认识棱柱、棱锥引导学生观察书上P112上的图3.1-3,进行比较,找出与物体相类似的图形,教师给出图形的名称,说明棱柱与棱锥也是立体图形。

提出问题:能从身边的环境中找出与棱柱、棱锥相类似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教师也可拿出准备好的一些教具)⒉平面图形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平面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区别认识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区别,能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体模型、平面图形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每人一份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卡片,彩色笔。

3.课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魔方、篮球、圆柱形饮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并提出问题:“这些实物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从不同的方向看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描述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准确描述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教学准备铅笔、直尺、水杯一个、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庐山不同角度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并配以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一)活动一1、观察课件中的开水瓶,分别从上往下看、从正面看、从侧面看,看到的结果是否相同?请分别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开水的草图,并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2、小组讨论自己所带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二)活动二课件中放着一个圆柱,圆锥、球、长方体,请三位同学们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它们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二、教授新课1、人们从不同方向观察某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探究点一: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探究点二:根据已知条件搭建几何体或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另外两个方向图形.2、做一做:用6个小立方块搭成不同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3、小组合作完成书上的“议一议”.三、拓展延伸1、用小立方块撘一个几何体,使得它从正面看,从上面看的形状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2、下图中的物体有多少个小立方块?请画出它的三个视图.四、课堂小结首先让学生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进行小结,再请学生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但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可能还不太清楚。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征,能正确识别和分类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它们的性质和特征。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立体模型、平面图形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教师讲解:总结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结果,讲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章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章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非常受欢迎,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这需要我在旁听时及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来,确保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增强学生对空间物体和图形的பைடு நூலகம்识,提高空间想象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2.提升几何直观能力:通过分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使其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和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操作和探究中,训练学生运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几何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首先,通过提问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入新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能够迅速地联系到熟悉的物体,如魔方、玩具等,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我也注意到,仅仅依靠生活例子可能还不够,需要结合更多的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接受度较高,但对于一些细节,如立体图形的各个面、棱、顶点的具体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演示。我尝试使用了模型和图示,但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动态演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这些信息。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的各个部分(如面、棱、顶点)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如正方体的每个面是一个平面正方形。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建立: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空间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如何让学生从二维图形顺利过渡到三维图形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直观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对象】七年级班学生【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第一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三课时,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折叠而成,而且立体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前两节又学习了一些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

但初一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

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是:“在探索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学生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圆柱、圆锥、直棱柱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

✧数学思考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中学生应该用实际行动为创文加油,争做文明中学生。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探索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

【教具准备】剪刀、正方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趣味引入激发兴趣猜歌名,折纸飞机,观看视频了解精美的包装盒的设计过程。

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设计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可以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2.会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能准确识别棱柱与棱锥.一、情境导入观察实物及欣赏图片: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立体图形【类型一】从实物图中抽象立体图形的认识观察下列实物模型,其形状是圆柱体的是( )解析: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所以正确的是D.方法总结:结合实物,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类型二】立体图形的名称与分类如图所示为8个立体图形.其中,是柱体的序号为________,是锥体的序号为________,是球的序号为________.解析:分别根据柱体,锥体,球体的定义可得结论,柱体为①②⑤⑦⑧,锥体为④⑥,球为③,故填①②⑤⑦⑧;④⑥;③.方法总结:正确理解立体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探究点二:平面图形的认识【类型一】平面图形的识别有下列图形,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立方体,⑤圆锥,⑥圆柱,⑦圆,⑧球体,其中平面图形的个数为( )A.5个 B.4个C.3个 D.2个解析: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判断①②③⑦是平面图形.故选B.方法总结:区分平面图形要记住平面图形的特征,即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类型二】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如图所示,各标志的图形主要由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解:(1)由5个图形组成;(2)由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组成;(3)由3个四边形组成.方法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图形的形状和名称.三、板书设计1.立体图形特征: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2.平面图形特征: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本节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之夜)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二、找一找,议一议思考P115图4.1-3,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及魔方)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的异同.(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归纳: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三、课时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四、课堂作业1.课本P118练习第1题.2.课本P121习题4.1第1、2、3题.3.(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简单几何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题西林壁》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描绘出诗人面对庐山看到的两幅不同的画面,你能用简洁的图形把它们形象的勾勒出来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类型一】判断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沿圆柱体上底面直径截去一部分后的物体如图所示,它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解析:从上面看依然可得到两个半圆的组合图形.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在解题时要注意,看不见的线画成虚线,看得见的线画成实线.【类型二】画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由五个小立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请你分别画出从它的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解析: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有三列,分别有1,1,2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有两列,分别有2,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有三列,分别有2,1,1个小正方形.解:如图所示:方法总结:画出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的方法:首先观察物体,画出视图的外轮廓线,然后将视图补充完整,其中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在画三种视图时,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要长对正,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要高平齐,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要宽相等.探究点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类型一】几何体的展开图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为( )解析:选项A、C、D折叠后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B折叠后两个剪去的三角形与另一个剪去的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与正方体三个剪去的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符合.故选B.方法总结: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考虑带有各种符号的面的特点及位置.【类型二】由展开图判断几何体下面的展开图能拼成如图立体图形的是( )解析:立体图形是三棱柱,展开图应该是:三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位于三个长方形两侧;A答案折叠后两个长方形重合,故排除;C、D折叠后三角形都在一侧,故排除;故选B.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要注意多从实物出发,然后再从给定的图形中辨认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三、板书设计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1)判断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2)根据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几何体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几何体的展开图(2)由展开图判断几何体本课时先通过创设情景,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小组合作,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新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2.会由展开图联想对应的立体图形形状.教学重点:1.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立体图形.2.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教学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教学过程:一、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1.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4.1-6及以上相关内容,理解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意义和用途.2.练习:课本P121第4题.3.小结: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方法.4.小组合作探究P117图4.1-7.问题:(1)从正面看,有几层?每一层分别有几个正方形?(2)从上面看,有几个正方形,这些正方形是怎样排列的?(3)从左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正方形?(4)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该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5.能力提升练习:(1)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画出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2)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搭成这个几何体最多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少呢?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学生阅读课本P117图4.1-8及相关内容.2.动手操作:将一个长方体墨水瓶盒按不同的棱剪开铺平,并画下其形状观察长方体墨水瓶盒展开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之间大小形状有什么关系?3.课本P118探究:(1)先由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图形的形状.(2)实际操作:将这些平面展开图画在纸上,看能否围成想象的立体图形.4.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哪些形状?5.交流总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状:141型:(共6个).231型:(共3个).33型:(1个).222型:(1个).6.练习(1)课本P118第2题.(2)如图所示,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3)课本P123第12题.三、课时小结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四、课堂作业1.课本P122第6题、第7题.2.下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其中三格已经分别填入一个数,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填入所有可能的数,使得折成立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则填入正方形间A,B,C内的数依次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