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题库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37. 简述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

答:1)知人善用,(2)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

(3)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

38. 简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答:(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过程、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等。

(2)群体成员资源。

主要包括能力和性格特点,(3.)群体结构。

主要包括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等。

群体任务。

39. 简述集权型领导的主要特征。

答:(1)独揽决策权。

(2)单纯命令主义。

(3)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

40. 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1)产生动机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内在条件需要,即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二是外在条件刺激,即个体身外的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2)当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度直接相关。

(3)当内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事物(目标)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

(4)动机性行为经常是受到内外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41. 简述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

答:(1)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本身的内容与特点有关的,可以使人得到满意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奖赏、责任感等。

(2.)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环境或外部因素有关的,容易使人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如工作条件、公司的政策与制度、工资等。

(3)激励因素可以直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保健因素缺乏时将引起极大的不满,但具备时也并不会激起强烈的激励,因此,管理应强调激励_。

⑷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 简述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员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的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

(2) 员工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3) 员工必须学会与上级就事业生涯目标进行沟通和反馈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1、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①研究程序的公开性;②收集资料的客观性;③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⑤所得结论的再现性;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2、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答: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3、增强工作满意感的方法有哪些?答: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增强工作满意感:(1)使工作变得有趣;(2)给予公平的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和机能的角度把人和工作匹配起来;(4)设计工作使得员工兴奋和满意。

4、什么是气质?简述气质差异的作用。

答: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各种气质类型往往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一面。

许多行业,尤其是某些特殊的行业,对人员的气质行为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人们能够从事较适合其气质特征的工作,则能扩大气质类型积极的一面,而缩小其消极的一面。

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和效率的提高。

因此,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安排人们的工作。

可以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考虑应用气质差异。

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提高培训效果。

5、简述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答: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其一,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态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其二,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B. 组织C. 人与组织相互关系D. 组织内部结构1.2 多选题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A. 个人能力B. 工作环境C. 薪酬福利D. 组织文化E. 管理风格二、简答题3.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5.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某公司部门员工最近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领导希望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6.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提高组织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7.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B、C、D、E二、简答题3.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

4. 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题5. 可能原因:员工满意度低、组织文化不良、管理风格不适合、工作环境不佳等。

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调整管理风格、改善工作环境等。

四、论述题6.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个体、群体、组织结构、文化、领导力等方面,有助于组织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竞争力。

例如,通过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通过培养领导力,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7. 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根据员工需求进行培训设计,提高培训效果;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等。

组织行为学选择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选择简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C )A. 全部人的心理活动B.全部人的行为C.必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全部人的心理与行为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检查方法的是( D )A. 面谈法B.电话检查法C.问卷检查法D.事例研究法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达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色称为( C )A. 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4.把性格区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照以下哪种区分标准 ( C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偏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当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响的认识称为(A)A. 角色知觉B.角色矛盾C.角色期望D.角色定式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集体中工作不如单唯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偏向称为(B)A. 集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共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交流的研究表示,最一般的非正式交流形式是( A )A. 集束式B.流言式C.有时式D.链式8.组织行为学研究以为,在人的诸多个性质量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重点性因素是 ( B )A. 聪慧能干B.热忱C.勤苦认真D.有责任心9.对于矛盾看法的现代看法以为( D )A. 矛盾有害无益B.矛盾应当防止C.矛盾有利无害D.矛盾保持在适量水平是有利的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构造是有差异的。

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C)A. 技术能力B.社交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交流能力11.依照料理方格理论的看法,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怀的领导行为种类是(D )A. 农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式管理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以为,当被领导者集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 C )A. 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加式领导D.受权式领导13.领导在决议时,重申整体优化,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表现了领导决议时坚持的( D )A. 可行性原则B.对照择优原则C.信息健全原则D.系统剖析原则1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以为,在集体状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状况下,成效较好的领导种类是 ( B )A. 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构造型15.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 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16.依据弗鲁姆的希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选项是 ( B )A. E 高×V 高=M 高B. E 高×V 低=M 高C. E 低×V 高=M 低D. E 低×V 低=M 低17.提出需要层次不单表现出"知足 -上涨 "趋势,并且表现出 " 挫折 -倒退 "趋势的激励理论是(D)A. 希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ERG 理论18.以下不属于现代组织构造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D )A. 巴纳德B.西蒙C.钱德勒D.韦伯19.组织文化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此中传统的表现形式是( B )A. 物质象征B.文字和表记C.仪式D.语言20.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 领导行为评论法的 C 因素是指领导者的(A)A. 个人道德B.工作绩效C.决议能力D.办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集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集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国内学术界按组织性质分类分为:(1)经济组织。

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它担负着提供人们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物质生活资料的任务,履行着社会的经济职能。

(2)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出现于人类社会划分阶段之后,它包括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

(3)文化组织。

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文化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团体,如学校,图书惯、影剧院等。

(4)群众组织。

如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这些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各阶层、各领域人民群众,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

(5)宗教组织。

是以某种宗教信仰为宗旨而形成的组织。

2、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答: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研究程序的公开性;②收集资料的客观性;③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⑤所得结论的再现性;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3、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答:个体行为是带有一些普遍的特征的,这些特征表现为:(1)行为的自发性。

个体的行为是有其内在的动力自发产生的,外在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却不能发动个体的行为。

(2)行为的因果性。

在行为的产生上,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的主动性。

个体的行为不是盲目的,任何的行为的产生绝不是偶然出现的,任何行为都是受个体的意识支配。

(4)行为的持久性。

由于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是个体主动发生的,通常在个体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前,这种行为也不会停止。

(5)行为的可变性。

个体在追求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根据拥有的资源状况以及环境的变化,选择最有利的方式,达到个人的目标。

4、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是什么?答: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

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具体在应用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能力阈限原则。

由于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一个基本的能力水平要求,这被称为是工作活动的能力阈限,因此在选择人员时,应该坚持被录用的人员能够达到基本的能力阈限,这就是能力阈限原则。

组织行为学,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组织行为学,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绪论一、单选题1.()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A.里基.W格里芬B.陈国权C.泰勒D.梅奥2.()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A.陈国权B.关培兰C.罗伯特.维卡D.富兰克林.斯克伯兹3.()即个体在组织中因角色地立或不同的情境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A.个体心理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群体行为4.()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A.社会学B.政治学C/心理学D.人类学5.()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大教学论》D.《管理心理学》6.()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心理学年鉴》D.《管理心理学》7.()首先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

A.里基.W格里芬B.莱维持C.泰勒D.梅奥8.()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分析法D.实验法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个体心理与行为B.群体心理与行为C.组织行为D.领导行为E.生物行为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格里芬B.莱维特C.泰勒D.梅奥E.韦伯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人”的观点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A.证明自身实力B.获得经济报酬B.实现社会价值D.打发空闲时间2.“经济人”假设是以()为基础的。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浪费主义哲学C.享乐主义哲学D.虚无主义哲学3. “社会人”学说认为管理工作要以()为中心。

A.人B.物C.执行力D.行为4.“社会人”假设主张的管理方式是()A.服从管理B.相互参与C.参与管理D.共同管理5.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属于()的观点。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简答题3.管理中如何利用气质差异?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进行管理。

具体来讲,在管理中可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来考虑应用气质差异。

在这些范围内应用气质差异应考虑以下原则:气质绝对性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4.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录用选拔,全面考察;使用安排,人尽其才;培训提高,两者兼包;考核评价,因岗异样。

5.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行为预测;量材而用,因材施教。

6.需要、动机、行为有什么联系?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来自需要。

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理解:有了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有某种行为。

事实上,有某种需要不一定就产生某种动机,要使需要产生动机,首先需要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人在每时每刻都有多种需要同时存在,但其强烈程度不同,只有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动机。

当人们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以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产生不安之感,这就称之为意向,意向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需要的强度达到强烈的程度,便成为内推性因素;其次环境中还要有能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即外拉性因素时,才能引发动机。

此外,即使同一需要,在不同的诱因作用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机。

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

因为一个人同时可以有许多的需要和动机。

一般而言,多种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其中一种需要是最强的,被称为主导需要。

在这种主导需要驱使下会出现多种动机,但只有一种最强的动机——优势动机实际产生行为。

1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法有哪些?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大,报酬低时,可能会采取以下的某一措施或几个。

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增加自己的报酬;设法增加他人的贡献;谋求降低他人的报酬;改变比较对象。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小,报酬大时,主要是增加投入,提高质量。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附答案)1.群体决策有何优缺点?答: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克服偏见,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决策在确定目标时,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优于个人决策。

(2)群体决策可提供更多的备择方案。

(3)群体决策对活动结果的评估更为客观。

群体决策的缺点:(1)风险转移现象;(2)群体思维;(3)较少选择性;(4)对偏爱的选择没有再检验;(5)对淘汰的选择没有再检验;(6)否决专家意见;(7)对新信息存有偏见;(8)没有权宜之计。

2.什么是情商?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情商是指个体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能力,以及对情绪进行的思考能力。

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二、思绪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三、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能力。

3.我实现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自我实现人”假说。

“自我实现人”是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自己才得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并非生来是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②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主动工作。

③人有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职工的自我实现倾向与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间没有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④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和采取消极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压力造成的。

⑤人对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⑥大多数人都有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智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介绍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最全题库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最全题库

同济大学闻贡源出品研究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有何意义?研究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对个人对组织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有:(1)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2)有利于本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实力和专业技术(3)有利于组织和本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鼓励自我控制自己前途和命运(4)有利于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群体决策有哪些方法?群体决策的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德尔菲法③提喻法(哥顿法)④方案前提分析法⑤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这里的互利包括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精神互利三个方面的内容;(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人手。

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和交往气氛,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理顺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群体成员应自觉地加强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视性格锻练;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怎样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但通常更多的是表现在消极方面。

压力的消极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健康和工作绩效的损害方面,这种损害程度同控制能力及个人对压力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工作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样的压力在不同人的身上却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但经受的压力感水平过高,或中等水平压力感持续的时间过长,都会使员工绩效降低.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采取行动。

其实压力感对于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并不直接,虽然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绩效,但他们仍然以为这种压力感令人不快.对付压力的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条措施:(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简述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1.职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2。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试题库完整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试题库完整

《组织行为学》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一.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化原理)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努力;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二、简述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答:1、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以及设计;4、决策系统的设计;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控制系统的设计;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

三.简述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答:(一)、经营六职能: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二)、管理五要素: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四..组织结构的要素有哪些?答:组织结构的要素: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就组织内部而言.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或者主要方面。

概括的讲.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1、部门划分;2、工作专门化;3、管理跨度;4、指挥链;5、集权和分权;6、正规化;7、职位界定;8、职位描述。

五..简述管理跨度及其影响因素?答:管理跨度(管理幅度、控制跨度)——一个上级直接监管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由于管理者受自身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能有效管理的下属是有限的。

一位管理者的管理跨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能力强.管理跨度大;反之要小一些。

2、被管理者的水平——被管理者能力强.素质高.管理跨度可以大一些。

3、工作性质——工作复杂多变.需要的监管工作量大.管理跨度小一些。

组织行为学简答

组织行为学简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组织的基本涵义。

2.简述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

3.影响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有哪些?4.解决冲突的技术主要有哪些?5.组织老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6.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是由什么决定的?a:多科学性决定的;b: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c: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

7.简述“X理论”的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

内容------a: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没有抱负;b:安全需要最重,自我中心;c:反对变革。

相应的管理方式-------a: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b:金钱是最主要的激励手段;c:关心任务而不关心职工8.简述群体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

群体在其长期的依赖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要是由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和紧迫感而引发的。

9.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

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年龄结构:应是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b:智能结构:必须有创造能力强的思想家、组织能力强的组织家和实干精神强的实干家组成的班子结构;c:专业结构:必须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内行、专家进行合理配置;d:知识结构:班子成员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知识水平;e:个性性格结构:班子成员性格气质应具有多样互补性。

10.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哪些?a: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这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的基本标志;b: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c: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d: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16.简述人的行为的特点。

17.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18.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19.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20.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21.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22.简述“领导”概念包含的四种重要含义。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思路: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必然使这个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士气,提高劳动积极性。

反之,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削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组织结构的优化、合理化思路:组织结构指组织里个人和团队的工作、责任、权力分配的正式结构。

(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化。

组织目标的设置应该符合一下特征:一致性、协调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认知度、实现度。

(2)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

(3)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

(4)组织结构功能优化。

(5)遵循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目标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精简高效原则、信息畅通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结合原则、执行与监督相分离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原则)。

(6)组织领导结构的合理性(知识、智能、年龄、专业、能力结构)。

(7)组织部门的合理化。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思路: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在内的吸引力。

影响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或成员的共同性;(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以前的成功经验;(6)外部威胁;(7)有效的情绪认同;(8)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9)群体的领导方式。

4.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思路:(1)公平报酬。

(2)改善监管质量。

(3)分散组织职权。

(4)使员工的工作与他们的兴趣一致。

(5)安排心理挑战性的工作。

(6)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7)营造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氛围。

5.人际关系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思路: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这里的互利包括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精神互利三个方面的内容; (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5)尊重原则;(6)真诚信用原则;(7)宽厚包容原则等。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简答题:1、如何理解组织的含义?答:组织的定义包含着多层内涵:1)组织是有一定结构的。

至少有两个人才谈得上组织;(2)组织有一定的构造方式。

组织内的个体是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的; 3)组织是有目的的。

这说明组织的存在是有具体意义的。

4)组织是以有规则的活动为存在方式的。

没有活动,目的就无从达到,组织也就名存实亡。

2、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答:管理同样具有多层含义:1)管理必然是群体活动。

至少有两个人才谈得上管理,才谈得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方面是相互对立而统一地存在的。

2)管理是有目标的,是为实现目标而实施的。

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盲目的、没有意义的,也不会有效果。

3)管理是要使别人和管理者“一起”从事活动。

这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体现,强调双方的感情沟通。

3、为什么现代管理离不开心理学?答:在组织中,人是核心因素,因为人是组织活动的执行者、组织目的的实现者。

人的问题解决不好,组织就隐于混乱。

4、Y理论的民主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答:(1)管理重点的转变;(2)管理人员职能的变化;(3)奖励方式的改变;(4)管理制度的改变。

5、Y理论在管理重点方面与人权关系理论和X 理论有何不同?答:“经济人”的假设只重视物质刺激因素,重视工作任务,轻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

“社会人”的假设看到了“经济人”假设的明显缺陷,反其道而行之,重视群体作用和人际关系,把物质因素放在次要地位。

“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又把注意的焦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但与“经济人”假设有重大区别:重点不是放在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上,而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较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6、简述内控与外控型的人在工作中有何不同?答:外控型的人更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出勤率差,对工作的投入相对较低。

内控型的人则倾向于把组织的成绩归因于自己的作为,故易产生较高投入;一方面,内控者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改变不满的现状,故易辞职,另谋高就;但另一方面,内控者表现较出色,容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在上级向下级传达指示、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意见沟通中起着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是( )A、混合交错的非正式群体B、横向非正式群体C、积极型非正式群体D、纵向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D2.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工会属于( )A、混合型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强制性组织正确答案:A3.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知识的数量是__说的( )A、列夫.托尔斯泰B、莫顿C、吉赛利D、布莱克正确答案:A4.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个体心理正确答案:B5.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C、提高员工工作效率D、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正确答案:A6.组织文化的源头是组织( )A、价值观B、创始人C、经营理念D、领导作风正确答案:B7.摄影小组、书画协会属于( )A、任务型群体B、命令型群体C、利益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正确答案:D8.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的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指的是需要的( )A、可变性B、多样性C、潜在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A9.当一名工会干事晋升为基层主管时,他的态度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管理层。

如果他又回到原来的岗位,那么他的态度也会变回亲工会。

这体现的是( )A、角色期待B、角色直觉C、角色认同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C10.当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十分相似时,这种知觉就会比较准确,若双方并不相似,知觉就会出现偏差,这表述是知觉偏差中的( )A、投射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A11.根据激励的性质,激励可分为( )A、内激励与外激励B、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C、荣誉激励与目标激励D、正激励与负激励正确答案:D12.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善于全过程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持续性学习D、善于全员学习正确答案:C13.营销部门作出了生产部门无法达到的产品质量承诺,这是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中的( )A、二维模式B、讨价还价模式C、系统模式D、官僚模式正确答案:C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高级的需求是( )A、社交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正确答案:C15._______是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组织行为简答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态度的形成受以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①社会因素;②个性因素,其中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性心理特征因素;③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2、组织结构有何特点?组织结构通常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把要完成的任务划分和安排成几个可以管理的部分。

我们常把这种划分和安排的过程称之为“部门化”。

(2)各组的组长需与常设的群众团体负责人密切地协作,因此各组所作的努力才能协调。

向负责人汇报工作的小组的数目,是一个由组织工作的方式所产生的结构特点。

对负责人来说,这些工作小组就是他必须给以协调或管理的小组的数目,即“管理的跨度”。

(3)在负责人协调下的各个小组,其职能犹如一个委员会。

在许多组织中,委员会是一个长期性的组织机构。

组织的这些正式职权和联系网络可以通过“组织图”来描述清楚。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4、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特征有:①边缘性、综合性;②两重性;③实用性。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特别最近几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自动力;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集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集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集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国内学术界按组织性质分类分为:(1)经济组织。

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它担负着提供人们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物质生活资料的任务,履行着社会的经济职能。

(2)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出现于人类社会划分阶段之后,它包括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

(3)文化组织。

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文化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团体,如学校,图书惯、影剧院等。

(4)群众组织。

如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这些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各阶层、各领域人民群众,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

(5)宗教组织。

是以某种宗教信仰为宗旨而形成的组织。

2、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答: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研究程序的公开性;②收集资料的客观性;③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⑤所得结论的再现性;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3、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答:个体行为是带有一些普遍的特征的,这些特征表现为:(1)行为的自发性。

个体的行为是有其内在的动力自发产生的,外在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却不能发动个体的行为。

(2)行为的因果性。

在行为的产生上,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3)行为的主动性。

个体的行为不是盲目的,任何的行为的产生绝不是偶然出现的,任何行为都是受个体的意识支配。

(4)行为的持久性。

由于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是个体主动发生的,通常在个体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前,这种行为也不会停止。

(5)行为的可变性。

个体在追求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根据拥有的资源状况以及环境的变化,选择最有利的方式,达到个人的目标。

4、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是什么?答: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

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具体在应用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能力阈限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简答题3.管理中如何利用气质差异?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进行管理。

具体来讲,在管理中可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来考虑应用气质差异。

在这些范围内应用气质差异应考虑以下原则:气质绝对性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4.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录用选拔,全面考察;使用安排,人尽其才;培训提高,两者兼包;考核评价,因岗异样。

5.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行为预测;量材而用,因材施教。

6.需要、动机、行为有什么联系?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来自需要。

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理解:有了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有某种行为。

事实上,有某种需要不一定就产生某种动机,要使需要产生动机,首先需要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人在每时每刻都有多种需要同时存在,但其强烈程度不同,只有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动机。

当人们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以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产生不安之感,这就称之为意向,意向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需要的强度达到强烈的程度,便成为内推性因素;其次环境中还要有能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即外拉性因素时,才能引发动机。

此外,即使同一需要,在不同的诱因作用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机。

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

因为一个人同时可以有许多的需要和动机。

一般而言,多种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其中一种需要是最强的,被称为主导需要。

在这种主导需要驱使下会出现多种动机,但只有一种最强的动机——优势动机实际产生行为。

1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法有哪些?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大,报酬低时,可能会采取以下的某一措施或几个。

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增加自己的报酬;设法增加他人的贡献;谋求降低他人的报酬;改变比较对象。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小,报酬大时,主要是增加投入,提高质量。

这种在有利于自己的不公平状态下,产生内疚感的不多,因此,公平理论对此未作重点研究。

13.消除不公平的策略有哪些?(1)调整政策。

克服政策不统一,机会不等(有的部门控制多一些,有的部门开放多一些),会和造成客观上的公平。

(2)完善制度。

改革不合理的奖励分配制度。

事实表明,平均分配是造成目前我国社会上存在严重不公平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人收入均等意味着贡献大的人少得了收入,贡献小的人侵吞了别人应得的收入。

加强工资和奖励制度的科学研究,使对工作绩效的考核更加客观和科学,从而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目前社会上对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抱怨或不满,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产生这种不合理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机会不均等。

(不是工作能力或劳动贡献引起的),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职位的公开竞争,制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逐步实现机会均等。

(3)领导者一碗水端平,秉公办事(4)引导职工进行全面客观的比较,消除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人们在心理上一般都存在“看人挑担轻松“的认知偏向,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低估他人的工作成绩,高估他人的工资收入的倾向。

一是拿事实的数据和材料说服职工,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体验“轻担”,以换个角度、位置来看问题,三是尽可能提供机会让职工倾诉自己的不满,提供机会进行批评和监督。

15.应付挫折有哪些方法?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改善不恰当的管理,采取宽容态度;改变情境;采用精神发泄法。

17.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1)逐步提出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首先必须了解他原来的态度立场,然后再估计一下他的态度立场与所要转变的态度目标的差距是否过于悬殊,若差距过大,反而会发生反作用。

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则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所以要转变人们的态度,不能操之过急,最好逐步提出要求。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心理学家们研究认为,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能够引导他积极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或者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原因在于,某种特定的环境气氛能够使人们受到感染。

(3)利用组织规定和群体规范——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法规,它告诉人们怎样做是对的,怎做是不对的。

一般地说,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或群体规范),它要求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

如果个体违反了群体规范,群体就会采取各种形式的压力使该成员服从。

因此,管理者可利用群体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4)充分利用宣传工作——管理人员改变职工的态度主要是采用普遍宣传、重点教育和个别说服的方法。

可以这样说,其他的任何一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都离不开宣传工作。

1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邻近性;熟习性;相似性;互补性;自我暴露;个人条件。

21.群体心理和行为有哪些特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群体后,群体会对个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表现出一系列效应,具体来讲,有从众效应,服从效应、社会助长效应、社会惰化效应、群体极化效应等。

这是社会心理学家关注最多,积累资料最多的群体影响问题。

由于受到这些效应的影响,群体心理和行为会表现出以下特点:能力扩大化受到社会助长效应的影响,个体加入群体后往往会感觉到群体的支持,进而认为自己能力突然变大了,会自觉更有力量,因此更敢冒险和挑战。

轻信化和忠诚化受到从众、服从等效应的影响,成员往往轻信本群体行为都是合理的,道德规范都是正确的,因此对群体的目标、规范、决策等毫不怀疑,表现出忠诚化倾向,而且一旦有人不忠诚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

排他化和保护化受到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成员往往把反对本群体的人都看作是坏蛋、蠢人或弱者,不太愿与群体以外的人交往。

成员会自觉地保护群体的利益不受侵害,一旦他人或不利群体的信息侵入,成员会群起而攻之。

趋同化受到从众、服从和群体极化等效应的影响,群体要求其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一旦某些成员在某个问题上保持沉默,就会被认为是默许;一旦成员的观点与群体背离时,会无意识自我调整,以求与群体观点趋同。

22.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提高领导者影响力水平的关键是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水平;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即通过政策、程序、规定、决策和命令等方式正确行使职权;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增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效能;遵循领导的法则,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

23.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of leadership),简称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下面一些内容。

成熟度。

成熟度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

根据是否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意愿完成工作,可以将下属划分为四种成熟程度:M1——无能力,且不愿意; M2——无能力,但愿意;M3——有能力,但不愿意;M4——有能力,且愿意。

领导方式类型。

命令(高工作—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其强调命令指导行为;说服(高工作—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参与(低工作—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授权(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或支持,放手让下属自己作决定处理事务。

领导类型与员工成熟度相匹配。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相应地采用恰当的领导方式,这样就能达到有效的领导。

命令型领导行为主要适用于低成熟度的员工(M1);说服型领导适用于较低成熟度的员工(M2);参与型领导主要适用于较高成熟度的员工(M3);授权型领导主要适用于高成熟度的员工(M4)。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对待不同成熟度的下属应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才能获得最有效的领导。

除此之外,该理论还启发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创造条件,让被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更快趋于成熟,把使用人才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注重人力开发。

24.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

一个员工从“局外人”成为“内部人”需要经历社会化的三个阶段。

(1)预期的社会化:这个阶段始于个体真正加入组织之前。

预期的社会化信息来自各个方面,例如招聘广告、个人经验等等。

(2)碰撞:第二阶段一般是从员工签订雇佣合同开始。

在这个阶段,新员工开始觉得现实和期望并不一定相吻合,为此感到吃惊和不安,有学者称之为“现实震惊”。

(3)调整和变化:随着员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掌握了工作技能、解决了角色冲突,就开始进入组织社会化的第三阶段——员工开始改变自己,接受组织文化,逐渐融人组织。

25.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1)组织能够控制的因素组织能够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五个:①管理层对社会化的认识;②对新员工的招聘面试;③正式的新员工定向培训;④各种工作培训;⑤组织的监督。

(2)组织不能控制的因素组织不能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四个:①新员工的个性;②新员工对企业的第一印象;③其他员工行为给新员工留下的印象;④新员工个人需要的满足。

简述组织结构设计中职能分析的基本步骤。

(5分)2009答:是对企业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有功能、应起作用、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的分析研究。

是分析企业部门的具体化,是职位办公室的前提和基础。

职能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企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范围;2对确定下来的活动进行分解;3明确分解后的活动单元的承担单元;4明确各职能块之间的关系;5为职能块确定适当的名称;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答: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等。

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优缺点答:1、正式组织是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

正式组织的特点是:正式组织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和等级结构,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决策建立的。

正式组织的优缺点:正式组织的优点是,等级结构明确,决策程序化,可预期性强;缺点点是,筹集成本往往较高,适应变化能力较差。

2、非正式组织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自发建立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往往没有明确的等级结构和职权划分,又称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组织的优点是,成员自主意识强,沟通良好,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能得到满足感。

其缺点是可能传播流言蜚语,鼓励消极态度和形成角色冲突等。

关键在于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管理。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5分)2003答:1、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组合。

2、团队是指能够产生积极的协调作用、使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成员绩效之和的群体。

3、从以上意义上讲,团队是群体的一种表现形式,群体的外延大于团体。

个体力量与群体动力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