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雨水收集项目开德中小学案例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ae44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c.png)
十大环保典型案例环保典型案例十大1.成功清理雷蛇河-2024年,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成功清理了四川省雷蛇河的污染。
这一行动不仅修复了当地生态系统,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巴西雨林保护行动-巴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亚马逊雨林,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措施,成功减少了砍伐森林的行为,并开展了植树活动,以增加森林覆盖率。
3.冰岛可持续能源发展-冰岛充分利用其地热资源和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瑞士的废弃物管理-瑞士通过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废物管理制度,将废弃物分类回收和焚烧能源回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5.日本的无废城市-日本一些城市通过推行可持续资源管理政策,实现了对废物的最小化处理,并将废物利用为资源,从而实现了无废社会的目标。
6.加拿大的气候变化行动-加拿大政府实施了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政策,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7.荷兰的环境保护项目-荷兰以其独特的环保工程和严格的环境政策而闻名。
例如,通过建设堤坝和抽水站等工程,荷兰成功防止了海洋水位上升对其低洼地区的影响。
8.新加坡的水资源管理-新加坡政府通过建设水库、收集雨水和海水淡化等手段成功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了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
9.纽约市的垃圾减量计划-纽约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回收利用废物。
这些措施包括推行废物分类回收、提供可回收材料收集点等。
10.德国的再生能源发展-德国政府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提供激励措施和政府补贴,成功实现了对化石燃料的减少和再生能源的增加。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全球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参考的借鉴和启示。
这些案例的成功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f21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3.png)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地区开始采用雨水收集处理方案来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将就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雨水收集处理方案旨在收集并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对传统水源的依赖。
这对于缓解城市用水压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雨水收集设施概述1.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根据降雨量、场地条件和用水需求,设计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雨水采集装置、管道系统、储水装置和水质处理设施等。
2. 雨水收集装置选择雨水收集装置可以选择屋顶、露台、庭院等场所,以最大限度地收集降雨。
同时,要考虑场地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3. 管道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入储水装置,并能够有效地分配给相应的用途。
此外,必须考虑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措施。
4. 储水装置选择合适的储水装置,可以是地下水箱、储水桶或水池等。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过滤设施或净化设备,以提高水质。
5. 水质处理设施为了确保雨水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应设置适当的水质处理设施,如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装置等。
三、雨水收集处理流程1. 雨水采集当降雨开始时,雨水会通过收集装置(如屋顶)流入管道系统,并被导向储水装置。
2. 过滤和沉淀在进入储水装置之前,通过过滤器和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和杂质,提高水质。
3. 水质处理现代雨水处理系统通常会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病原体和细菌,确保水质安全。
4. 储存和分配经过处理的雨水将储存在合适的水储存设施中,根据需求进行分配和利用。
可以用于灌溉、清洁、田园农业等用途。
四、雨水收集处理方案的优势1. 节约水资源利用雨水收集处理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2. 环保可持续雨水收集处理方案可以减少水源污染和雨水径流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国外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案例
![国外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ae066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4.png)
国外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发展案例一、新加坡——垂直绿化与雨水收集的完美结合。
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城市国家,那可在园林绿化创新方面有着不少厉害的点子。
你知道吗?新加坡很多高楼大厦都像是一个个绿色的垂直森林。
他们搞的垂直绿化超级酷。
就比如说有些建筑的外墙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
新加坡天气炎热嘛,这些植物能给大楼降温,减少空调的使用,这可就大大节省能源了。
而且啊,新加坡在园林绿化里还巧妙地融入了雨水收集系统。
他们的那些植物墙啊,花坛啊之类的,都设计得能够收集雨水。
雨水顺着特殊的管道流到一个储存系统里,然后经过简单的过滤,就可以用来浇灌那些花草树木了。
这样一来,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妙招。
二、德国——社区花园与智能灌溉。
德国的社区花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创新案例。
在德国的很多社区里,居民们会一起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花园。
这个花园可不是随随便便弄弄的哦。
社区里的人会一起商量种些什么植物,从漂亮的花卉到可以吃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
这里面体现了很强的社区凝聚力。
但是,这么多植物要浇水也是个麻烦事。
于是呢,德国就用上了智能灌溉系统。
这种智能灌溉系统可聪明了。
它能根据土壤的湿度自动判断需不需要浇水。
如果土壤还很湿润,它就不会傻乎乎地喷水;要是土壤干得差不多了,它就会精准地给植物们送上水分。
而且这个系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控制呢。
要是居民们发现哪块地方的植物有点不对劲,比如说看起来有点焉了,即使不在花园旁边,也可以拿出手机操作,让灌溉系统给那块地方多浇点水。
这可大大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也让社区花园一直都生机勃勃的。
三、美国——生态修复与基因技术助力植物抗逆性。
美国地大物博,在一些遭受过工业污染或者自然灾害破坏的地区,他们的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就派上了大用场。
就拿生态修复来说吧。
在一些被污染的土地上,普通的植物很难生长。
美国的科学家们就开始寻找那些对污染有耐受性的植物。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86b0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8.png)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雨水利用案例
![德国雨水利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0e134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d.png)
德国雨水利用案例你知道德国在雨水利用这事儿上可老有一套了。
就说人家的家庭住宅吧。
好多德国人的房子都配备了超级实用的雨水收集系统。
你看啊,屋顶的雨水顺着特制的管道就流下来了,可不是白白流走哦。
这些雨水被收集到一个大水箱里,这个水箱就像一个小水库似的,藏在房子旁边或者院子里某个不碍事的地方。
这收集起来的雨水用来干啥呢?用处可多了。
用来浇花那是最基本的,德国人的小花园里,那些娇艳欲滴的花朵、绿油油的草坪,很多时候喝的可都是这免费的雨水呢。
还有啊,用来洗车也特别方便。
咱都知道,在咱这儿洗车有时候还得花钱买水,在德国人家直接用收集的雨水,拿着水管对着车就开始冲,又干净又省钱。
再看看德国的城市建设方面。
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像商场、学校之类的,那雨水利用更是玩出了花样。
比如说有的商场屋顶特别大,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集雨器。
收集到的雨水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能用来冲厕所了。
你想啊,这商场每天人来人往,厕所用水量可不小,用雨水来冲,一年下来能省多少干净的自来水啊。
还有德国的公园,那也是雨水利用的典范。
公园的地面设计得很巧妙,不是那种普通的硬邦邦的水泥地,而是有很多透水的材料。
下雨的时候,雨水就像被大地大口大口地喝下去一样,能直接渗透到地下的储水设施里。
这些储存起来的雨水呢,到了天气干燥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给公园里的树木、花草补充水分,就像给它们留了一个私人的小水窖一样。
德国有个城市叫汉堡,那里有好多社区都建立了复杂的雨水管理系统。
雨水顺着街道的排水系统流走的时候,一部分就被分流到了专门的雨水处理中心。
在那里,雨水经过净化后,可以重新用于城市的一些景观喷泉。
想象一下,那些漂亮的喷泉,喷出来的水可能就是之前老天爷赏赐的雨水呢。
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让城市的水景得以持续地美丽下去。
德国的雨水利用就像是一场全民参与、城市全方位覆盖的水资源节约大作战,他们的这些案例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
环境保护技术的成功案例学习最佳实践
![环境保护技术的成功案例学习最佳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c98d4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0.png)
环境保护技术的成功案例学习最佳实践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环境问题。
在这些努力中,一些成功的案例涌现出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几个环境保护技术的成功案例,并总结出一些最佳实践。
第一部分:减少排放1. 德国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德国一直致力于推行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通过普及居民的环保意识,实现了垃圾分类率的大幅度提升。
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促使企业实施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回收利用。
这一成功案例表明,在减少排放方面,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十分重要的。
2. 瑞典焚烧厂瑞典建立了先进的焚烧厂,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这些焚烧厂利用高温高压条件,将废物彻底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暖和发电。
同时,焚烧厂能有效过滤掉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瑞典的案例告诉我们,将废弃物视为资源,寻找新的利用途径是推动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第二部分:清洁能源3.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创新技术,中国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的案例揭示了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投资对此的关键作用。
4. 美国风能发电美国在风能发电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全球风力发电第二大国家。
通过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建设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为国家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风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小。
美国的案例提醒我们,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技术和政策上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支持。
第三部分:水资源管理5. 雨水收集系统某些国家和地区正在推行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冲厕和清洗等非饮用水需求。
这种系统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损耗。
勤俭 活动项目
![勤俭 活动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fdfb265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6.png)
勤俭活动项目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等。
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勤俭活动项目,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勤俭节约的理念,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一、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为了节约用水,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1、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宣传标语、海报等形式,提醒大家注意节约用水,养成关紧水龙头的好习惯。
2、安装节水设施: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安装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节水设施,从源头上减少水的浪费。
3、雨水收集:利用雨水进行浇花、冲厕所等日常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
二、减少用电电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但过度用电不仅会增加能源的消耗,还会加重环境污染。
为了减少用电,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1、宣传教育:引导大家合理使用电器,避免无谓的浪费。
2、节能设备推广:推广节能型家电、LED灯等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3、定时开关:在公共场所设置节能模式或定时开关,使设备在不使用时自动关闭,减少电的浪费。
三、垃圾分类与回收垃圾分类与回收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有效措施。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与回收工作,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1、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标语、讲座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2、垃圾分类投放:在公共场所设置分类垃圾箱,引导大家正确投放垃圾。
3、回收利用:鼓励大家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如废纸、废塑料等,变废为宝。
四、绿色出行1、倡导大家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绿色出行,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2、宣传教育:宣传绿色出行的意义和好处,鼓励大家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环保出行方式。
3、共建绿色步道:在社区或公园内修建步道,方便居民进行步行或骑行出行。
4、拼车出行:鼓励大家采用拼车出行的方式,减少车辆的排放量。
五、精打细算购物1、倡导大家在购物时精打细算,避免浪费。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b115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6.png)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列举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不同领域中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1. 水资源管理案例:以以色列为例,该国地处中东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采取了多种节约措施,如开发海水淡化技术、推广滴灌技术、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等,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能源节约案例:德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也是能源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
德国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并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如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为全球能源节约做出了积极贡献。
3. 林业资源管理案例:芬兰是欧洲最大的林业国家之一,但也面临着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芬兰制定了严格的林业管理政策,限制了木材的采伐量,并推广了可持续林业管理模式,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案例:日本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日本大力推行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政策。
通过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将废弃物中的有价值物质提取出来并重新利用,有效节约了矿产资源的使用。
5.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案例:新加坡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为有限的国家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垂直农场等,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6. 气候资源利用案例:丹麦是世界上风能利用最为充分的国家之一。
丹麦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风能产业,利用风能发电,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和环保利用。
7. 海洋资源保护案例: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澳大利亚制定了严格的海洋资源保护政策,限制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捕捞活动,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8. 农业资源节约案例:荷兰是世界上农业资源利用最为高效的国家之一。
《地球上的水》水的创新利用案例
![《地球上的水》水的创新利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f0984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3.png)
《地球上的水》水的创新利用案例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水的利用方式,开发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案例。
在农业领域,滴灌技术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创新。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滴灌则通过将水一滴一滴地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以色列是滴灌技术的先驱,该国在沙漠地区成功地发展了高效农业,依靠滴灌技术种植出了各种蔬菜水果。
滴灌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精确供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肥料的流失,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工业领域,废水回用技术的发展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通过先进的处理工艺,将废水净化处理后再次用于生产,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一些造纸厂采用膜过滤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使处理后的水能够重新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冷却等环节。
这样既减少了对新鲜水的需求,又降低了企业的用水成本,同时还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也是水创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城市中,大量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海洋,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储罐等,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洗、景观补水等。
一些城市还将雨水收集与地下水回灌相结合,补充地下水资源。
例如,德国的一些城市在居民区和公共区域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经过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浇灌公园绿地和冲洗街道,有效地节约了市政用水。
在建筑领域,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技术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具有蓄水和减少雨水径流的作用。
绿色屋顶通过在屋顶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层来吸收和储存雨水,减少雨水对排水系统的压力。
垂直绿化则将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节约用水日探索世界各地的节水经验和成功案例
![节约用水日探索世界各地的节水经验和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b9b7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9.png)
节约用水日探索世界各地的节水经验和成功案例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使用,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实施节约用水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探索世界各地的节水经验和成功案例,为我们实施节约用水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以色列作为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长期以来致力于节约用水和开发水资源。
该国在农业领域采用了滴灌技术,通过在植物根部进行滴水,避免了浪费和蒸发,提高了灌溉效率。
滴灌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粮食产量,为以色列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加坡的再生水利用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水资源非常有限。
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加坡积极推行再生水利用,通过废水处理、反渗透等技术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再生水被广泛用于工业用水、冲厕和灌溉等领域,极大地缓解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德国的雨水收集系统德国是一个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的国家,该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广泛应用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将雨水收集在屋顶和地面的储水装置里,再利用于冲厕、洗衣和浇灌等用途,德国有效地降低了自来水的使用量,并且提高了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澳大利亚的限水措施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的国家,长期面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严格的限水措施,并且鼓励居民使用低流量的水龙头和节水设备。
通过教育宣传和经济激励等手段,澳大利亚成功地推动了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行动,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现象。
五、中国的人工林建设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为了节约用水,中国提出了“绿色水利,节水优先”的理念,并积极推动人工林的建设。
人工林的建设可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工林的建设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为该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影响。
雨水收集回用项目可研(户县玉立实验小学)1019
![雨水收集回用项目可研(户县玉立实验小学)1019](https://img.taocdn.com/s3/m/6027cb26c281e53a5802ffb7.png)
户县玉立实验小学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雨水收集利用项目)户县玉立实验小学2016年9月目录一、学校概况 (1)二、雨水利用概况 (3)三、项目实施条件 (4)3.1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3.2 雨水利用范围 (5)3.3 雨水可利用量 (7)3.4 校区用水平衡 (5)四、项目设计及实施方案 (8)4.1设计规范 (6)4.2设计原则 (6)4.3项目雨水利用形式 (7)4.4项目实施方案 (10)五、项目实施计划 (11)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1)6.1项目投资预算 (11)6.2资金来源 (12)七、效益分析 (14)7.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4)7.2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14)附:户县玉立实验小学总平面图户县玉立实验小学地理位置图一、学校概况户县玉立实验小学是张玉芳女士退休后仍存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心,于2008年8月创办而成的,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所寄宿制民办小学,学校占地 34余亩,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8000 平方米。
学校环境优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人文环境典雅伊人,温馨、和谐,设施设备先进齐全,自然环境优雅,条件优越,办学规范,依法治校,是家长赞誉,社会认可,学生喜爱的育人场所。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00余人,平均每班43人,教职员工共计100余人。
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人,其中大学本科20人,专科12人。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高素质、高能力,是打造我校成为“户县一流,全省有名”品牌的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办学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效果显著。
2011年12月获全市2009--2010学年度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先进学校;2013年8月获户县2012--2013学年度质量检测先进学校;2014年2月获户县2013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先进单位;2014年8月获户县2013--2014学年度质量检测先进学校;2015年1月获户县实施“陕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优秀学校;2015年8月获户县2014--2015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 2016年5月获西安市“十二五”城市节水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8月获户县2015--2016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
雨水收集回用项目可研(户县玉立实验小学)1019讲解
![雨水收集回用项目可研(户县玉立实验小学)1019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7acc74af1ffc4ffe47ac67.png)
户县玉立实验小学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雨水收集利用项目)户县玉立实验小学2016年9月目录一、学校概况 (1)二、雨水利用概况 (3)三、项目实施条件 (4)3.1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3.2 雨水利用范围 (5)3.3 雨水可利用量 (7)3.4 校区用水平衡 (5)四、项目设计及实施方案 (8)4.1设计规范 (6)4.2设计原则 (6)4.3项目雨水利用形式 (7)4.4项目实施方案 (10)五、项目实施计划 (11)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1)6.1项目投资预算 (11)6.2资金来源 (12)七、效益分析 (14)7.1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4)7.2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14)附:户县玉立实验小学总平面图户县玉立实验小学地理位置图一、学校概况户县玉立实验小学是张玉芳女士退休后仍存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心,于2008年8月创办而成的,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所寄宿制民办小学,学校占地 34余亩,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8000 平方米。
学校环境优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人文环境典雅伊人,温馨、和谐,设施设备先进齐全,自然环境优雅,条件优越,办学规范,依法治校,是家长赞誉,社会认可,学生喜爱的育人场所。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00余人,平均每班43人,教职员工共计100余人。
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人,其中大学本科20人,专科12人。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高素质、高能力,是打造我校成为“户县一流,全省有名”品牌的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办学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效果显著。
2011年12月获全市2009--2010学年度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先进学校;2013年8月获户县2012--2013学年度质量检测先进学校;2014年2月获户县2013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先进单位;2014年8月获户县2013--2014学年度质量检测先进学校;2015年1月获户县实施“陕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优秀学校;2015年8月获户县2014--2015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 2016年5月获西安市“十二五”城市节水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8月获户县2015--2016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4cd8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9.png)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方向。
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在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定义和分类1.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定义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通过收集和储存降雨产生的雨水,以满足建筑物内外的非饮用水需求,并减轻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压力。
2.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分类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可以分为两大类:室外设施和室内设施。
室外设施主要包括:- 雨水收集屋面:通过设计特殊屋面结构,将降雨收集到集水装置中。
- 雨水收集沟槽:设置在屋面和地面之间,收集屋面和地面径流的雨水。
- 雨水花园:将雨水通过排水系统引导到花园中,用于植物浇灌和景观维护。
室内设施主要包括:- 雨水污水一体化利用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和污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冲洗、洗衣等室内非饮用水需求。
- 雨水冲洗系统: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卫生间的冲洗,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 雨水灌溉系统:利用收集到的雨水浇灌室内植物或室外绿化。
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应用优势1. 节约水资源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可以将本应流失的雨水储存起来并进行再利用,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
2. 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硬化地表导致雨水难以渗透,造成城市排水系统负荷过重。
而雨水收集设施可以将降雨产生的雨水分散收集和利用,减缓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 改善城市热环境雨水收集设施在绿化景观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滋润植物生长,形成绿色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的气温,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4. 降低建筑物能耗通过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可以实现灌溉、冲洗等室内外非饮用水需求的供应,降低了对自来水的需求,进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三、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设计与应用1. 设计原则- 安全性:确保雨水质量符合非饮用水标准,保障使用安全。
雨水收集计算案例
![雨水收集计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370b5d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e.png)
雨水收集利用的总体规划及计算数据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易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本设计取一年。
统计常州市年均降雨量1066.0mm,一年一遇日降雨量为46mm,本次设计水池容积计算取46mm。
1、车间二汇水面积为16752㎡,径流系数为0.9。
按照46mm降雨厚度计算,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W=10ΨH F (1.1)式中 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Ψ——雨量径流系数;H——设计日降雨量,mm/d ;F ——汇水面积,h㎡。
项目区域内一场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W=16752×0.9×0.046=693m³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方案取2mm。
初期雨水弃流量为:W1=16752×0.9×0.002=30m³一场降雨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Q = W – W1 =693-30=663m³2、车间一汇水面积为9725㎡,径流系数为0.9。
按照46mm降雨厚度计算,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W=10ΨH F (1.1)式中 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Ψ——雨量径流系数;H——设计日降雨量,mm/d ;F ——汇水面积,h㎡。
项目区域内一场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W=9725×0.9×0.046=402m³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方案取2mm。
初期雨水弃流量为:W1=9725×0.9×0.002=17m³一场降雨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Q = W – W1 =402-17=385m³若同时收集车间一、二的屋面雨水,一次降雨约收集雨水1048m³。
文- 汉语汉字编辑词条文,wen,从玄从爻。
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校园节水之雨水收集与利用
![校园节水之雨水收集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04bf1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0.png)
校园节水之雨水收集与利用校园节水之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利用是一种古老的技术。
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的阿兹泰克和玛雅文化时期,人类就开始将雨水收集起来作为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
我国周朝时期也已经开始利用中耕等技术增加农业生产中雨水的利用率。
现存于北京的北海团城(明代)是保留最为完整的雨水利用典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膨胀、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使各国不得不将目光重新投放在雨水利用技术之上,但此时的雨水利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雨水利用了。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
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一般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
校园一直以来既是集中用水大户,也是浪费水的大户,利用雨水资源来建设一个具有多样性特质的生态和谐校园,可以说是雨水收集系统最具积极效益的运用方式。
由于校园占地面积较广,规划大规模雨水收集系统的可行性就大为提高,这一措施运用得当,不仅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甚至能进一步发挥培育环境资源的功能。
校园雨水利用有多种方式,可以是直接利用,也可以是间接利用。
可根据水量平衡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雨水利用的方式和范围。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雨水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高,雨间接利用往往成为首选的利用方案。
可根据具体情况,将二者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化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1、雨水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优先考虑用于校园绿化、冲洗道路、景观用水、建筑工地用水,有条件时还可作为洗衣、冷却循环、冲厕和消防等补充用水。
对于已建成的楼宇,利用屋顶集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校园宿舍楼、教学楼屋顶有很大的集水面积,是雨水收集较好的场所。
通过雨落管进入处理系统,可以与中水回用系统联用。
雨水收集能够减轻校园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
水文化育人案例
![水文化育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9043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b.png)
水文化育人案例在咱们学校啊,有一个超有趣又超有意义的水文化育人故事。
我们学校有个大池塘,以前呢,这池塘就是个普通的小水景,没太多人在意。
有一天,校长突发奇想,决定以这个池塘为核心,开展一场水文化育人之旅。
一、小水滴的诞生——知识普及篇。
老师们开始在课堂上给我们讲水的知识,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从水的化学结构H ₂O开始,这就像是介绍小水滴的基因密码一样。
科学课上,老师拿着水分子模型,告诉我们:“看呐,这就是小水滴的内部构造,别看它小,可复杂着呢。
”语文老师也不甘示弱,给我们讲了好多描写水的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老师摇头晃脑地读着,还让我们想象西湖那波光粼粼的水面。
这一下,水在我们眼里就不只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了,而是充满诗意的存在。
美术课上,大家一起画小水滴。
有的同学把小水滴画成了一个戴着墨镜、拿着冲浪板的酷小子,在蓝色的波浪里玩耍;有的画成了一个温柔的小仙女,周围围绕着小鱼小虾。
通过画画,我们对小水滴的形象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二、小水滴的冒险——实践体验篇。
接着,学校组织我们成立了“小水滴侦探队”,去探究池塘里的水生态。
我们拿着小网兜,小心翼翼地在池塘边捞东西。
这一捞可不得了,捞上来了好多小生物。
有像逗号一样的小蝌蚪,它们在小盆里扭来扭去,可爱极了;还有一些小水蚤,在水里一蹦一蹦的。
生物老师这时候就像个超级解说员,告诉我们:“这些小生物啊,都离不开水,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
它们和水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就像一个大家庭。
”我们听了,眼睛都瞪大了,原来这池塘里的水有这么大的魔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水的循环,学校还在操场边设置了一个简易的雨水收集装置。
每次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像小猴子看到香蕉一样兴奋,跑去看雨水是怎么被收集起来的。
我们发现,雨水顺着斜斜的板子流到一个大桶里,然后就可以用来浇灌校园里的花草。
这时候,老师就会说:“看,小水滴开始它的新旅程啦,从天上掉到地上,又被我们收集起来,去滋养植物。
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方案
![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eb9f99e3143323968936a.png)
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姓名:时露莹班级:景建13-2 学号:20135469一、背景四川农业大学地处成都市温江区, 据资料显示,温江区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59.1 ~ 1155.0毫米, 其中夏季降水量为460.7~628.7毫米,占全年的50~60%,降水集中。
校园内人员密集,人流量大,多数广场道路选用硬质铺装,不利于雨水渗透。
尤其在雨水丰沛的7、8月份存在内涝隐患。
校园内平面布置较为紧凑,但学生公寓区屋顶利用率十分低下,如能有效利用这部分面积收集天然雨水,会对校园节能、改善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二、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经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我发现校园中学生主要活动区的道路(银杏大道、公寓周边通道)在排水设计上有以下不足之处:1、道路多采用的硬质铺装,不利于雨水渗透,大雨后易积水,影响通行。
2、主要道路的两旁均设有排水沟槽,用条形盖板遮盖,虽有利于排水但影响美观。
3、道路两旁的植物种植槽高于路面,道路上的雨水不能流入对植物自然浇灌。
4、学生公寓区屋顶利用率十分低下,积水直接排向地面既增加了排水压力又浪费资源。
5、从更宏观的层面讲,现在的道路排水设计普遍直接疏导雨水流入下水道,城市的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不利于生态平衡。
三、改进方案综合以上各项因素,我建议对校园中一些设施做一下调整,以达到合理疏导并尽可能利用雨水的目的。
“排水——自然灌溉”系统按照“先利用、后疏导”的原则,路面以透水材料铺装道路,中间高,两侧略低,有横向凹槽便于排水与防滑。
路两侧设置低于路面的植物种植区,以便雨水优先被植物利用。
同时考虑到乔木与草本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分区处理。
草本植物根系浅,固水能力不强,雨水落下后很快渗入深层土壤,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而草坪还需要人工浇灌,浪费资源。
所以草本植物种植区下层铺设防水卷材使水分不易流失,中层有吸水垫层保护植物根系不被过度浸泡,上层的开孔种植槽减少了种植土的暴露面积,减少水分蒸发与土壤流失。
90福源小学雨水收集项目概述
![90福源小学雨水收集项目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36b1fcfdaef5ef7ba0d3cf1.png)
福源小学是鹤壁市淇滨区教育局在2009年重点建设的学校,位于衡山路和九江路交叉口,占地面积3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38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省、市学科骨干教师多名。
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生1927余人,学习氛围浓郁。
福源小学立足长远发展,建有专业音乐教室、自然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室等。
学校广播系统现已全面开通。
教室、走廊等场所环境布置优雅且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福源小学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加强专业学习、建立教学博客等方式塑造了一支德高技强、团结奉献、勤学善研的教师队伍。
福源小学通过每周主题班会、每周班主任会议强化德育教育。
成立了“哈哈镜广播站”,通过学生参与并实践,形成坚固的教育阵地。
少先队开展“教师节献礼”“庆祖国六十华诞”等活动发挥“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
福源小学把“用爱心和责任奠基幸福人生”作为办学理念,把“一年出特色,三年成名校”作为工作目标。
全校师生围绕这个目标,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力,克服困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使福源成为教育园地中的一株奇葩。
雨水收集有什么意义?目前建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是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对于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洪涝有重要意义。
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不仅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需要,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人均水量很少,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量日益短缺。
天然雨水污染较少,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处理后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水、冲厕用水等非生活用水。
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和小区工程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降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中学总平规划、雨水收集及操场构造详图
![中学总平规划、雨水收集及操场构造详图](https://img.taocdn.com/s3/m/3aeebc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2.png)
资源节约建筑案例
![资源节约建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01d4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6.png)
资源节约建筑案例标题:资源节约建筑案例简介: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资源节约建筑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与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正文:一、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沃克斯豪斯沃克斯豪斯是一座坐落于德国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该建筑以垂直农场和可再生能源为特色,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通过利用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沃克斯豪斯能够产生足够的能源以满足建筑物内部的需求,并将多余的能源供应给周边社区。
此外,该建筑还利用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有效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
二、可回收建筑材料的应用:雷诺ISAC雷诺ISAC是一座位于法国的汽车制造厂,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
在建筑设计阶段,雷诺ISAC采用了大量的可回收建筑材料,如再生铸铁、再生玻璃和再生纤维板等。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还能够降低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雷诺ISAC还应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天窗和智能照明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能源效率。
三、passivhaus标准建筑:居家乐居家乐是一座位于美国的住宅建筑,符合passivhaus标准。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强化的建筑外壳,实现了优质的保温性能。
在采暖和通风方面,居家乐利用地下换热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该建筑还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源和水资源供应。
结论:以上案例展示了资源节约建筑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
通过设计与技术创新,这些建筑在能源、水资源和材料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案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在建筑领域中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和推广这些资源节约建筑的理念和技术,为建设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社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德中小学建设项目是全市重点项目,也是拉动示范区教育发展、造福周边群众的公益项目。
该项目自2016年5月10日进地施工建设以来,正加紧进度施工,工程预计9月份可完工招生。
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德小学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几台强夯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同时开工作业,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垫层模板支设和氡气检测工作,施工场面如火如荼。
开德小学不仅是全市重点项目,更是拉动示范区教育发展、造福周边群众的公益项目。
学校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示范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满足周边居民子女就读中小学的需求,大幅缓解我市城区子女入学难的现状,让群众充分享受示范区发展建设成果。
开德小学西邻东方花园、北邻开德路、南邻香榭里小区、东邻澶水路,概算投资3200万元,净占地36亩,总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教学楼、运动场及其他附属用房等,办学规模达到30个教学班,可容纳1500名学生就读。
开德中小学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后,5月10日,搭建项目围挡、修筑施工道路等工作即刻同步施工,项目建设迈上了快车道。
截止目前,开德小学1号教学楼正在做基础钢筋绑扎,2号3号教学楼基槽已开挖完成。
雨水收集有什么意义?目前建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是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对于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洪涝有重要意义。
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不仅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需要,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人均水量很少,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量日益短缺。
天然雨水污染较少,对于大型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处理后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水、冲厕用水等非生活用水。
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和小区工程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降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自来水用水量,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上海莱多实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为经营理念,通过发挥区域优势和市场化运作体制优势,不断加强客户间战略合作,积极拓展市场新领域,形成了以产品销售和项目施工指导服务为中心,以复合雨水收集设备研发和生产、雨水收集方案规划和设计、雨水收集项目施工指导服务为依托的“三大板块”业务架构,形成了雨水收集系统的技术咨询、工艺设计、产品研发和生产、到施工安装指导及售后服
务于一体的完整的运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