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财税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浅谈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关■ 调 : 计 准 则 ; 会 差错 ; 正 ; 计 处 理 更 会
前期差鲁概谜 I 以前的前期差错 ,应调整 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 财 新< 企业会 计准则第 2 8号——会计政策 、 会计估计 变更 和差错更 务报表其他相关的数字一调整 。 正) 明确给出了前规差错涵义 、 围。 范 第五步 . 在会计报袭附注 中披露会计差错。 前期差错 , 是指 由于没有运用 或错误运用 以下 两种信息 . 而对 前 例 :98 l 月 3 19 年 2 1日.甲公司发现 19 年镉 记了一项商定 资 97 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 。 产的折旧费用 10 0 5 0 0元 , 所得税 申报 申也没有包括这笔费用。此外 . 第 一, 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并应 当加 以考虑 的 19 年适用所得税税率 为 3 %。该公司按净利润 的 l%、 97 3 0 5 %分别 提 可靠信息 。 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 公益金。 . 第二 , 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 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 信息 。 根据以上资料 乙公 司应进行如下会计 处理: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 算错误 、 用会计政策错误 、 应 疏忽或 曲解 事 () 1 会计差错的分析 . 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 、 固定资产 盘盈等。 实务中 , 会计差错 上年少计提折 旧费用 10 0 5 0 0元 ; 所得税 费用 4 5 010 0 x 多计 90( 00 5 的表现 多种多样 , 主要可 以分为 3 。 类 3% ; 3 )多计净利润 100 050元 ; 多计 应交税金 450元 ; 90 多提法定盈余 1 . 会计政策运用差错 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 的 公积金和法定公益 金分别 为 100元和 52 05 05元。假定税法规定允许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每个财会人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出现问题,这会使得在结算的时候工作量大增并且还有可能找不到错误来源绞尽脑汁。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解下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调整法,来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一)追溯重述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思路相同。

追溯重述法一般适用于漏记和补记的情形。

在处理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将该差错事项按照当期事项进行处理。

即写出正确的分录,包括漏记的分录本身和由此影响的所得税分录。

只是要注意,汇缴前进行更正的,不需要做出所得税调整分录,而是直接将调整的损益金额在申报表的“附表三:纳税调整”上反映,通过附表三直接调整所得税;如果是在汇缴后进行更正,对属于调增所得税的,要写出所得税调整分录,对调减所得税的,必须专项申报后,才能写出所得税调整分录。

2.换账户,即将损益类账户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转入利润分配,即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归集的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考虑税后分配的问题,即提取或冲销盈余公积。

不建议中小企业做此步。

注意: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例】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2008年公司漏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00 000元,所得税申报表中也未扣除该项费用。

假定2008年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1)分析前期差错的影响数2008年少计折旧费用300 000元;多计所得税费用75 000元(300 000×25%);多计净利润225 000元;多计应交税费75 000元(300 000×25%);多提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22 500元(225 000×10%)和11 250元(225 000×5%)。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差错更正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的错误,需要进行修正的情况。

差错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在遇到差错时,会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会计差错的分类会计差错可以分为原始差错和衍生差错。

1.原始差错:原始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在初始记录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包括计算错误、输入错误、分类错误等。

2.衍生差错:衍生差错是指由于一些原始差错所造成的其他错误。

衍生差错可能是由于一些错误的数据在后续的记录和处理中继续使用而导致的。

对于会计差错,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更正方法:1.原地更正:原地更正是指在发现差错后,直接在原始凭证上进行更正。

例如,如果发现一张凭证上的金额错误,可以在凭证上划去错误的金额,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金额,并加盖日期和审核人的签字。

2.调整日记账:调整日记账是一种常用的差错修正方法。

当发现原始记录中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在调整日记账上进行相应的修正来更正差错。

在调整日记账上,需要记录差错的类型、原始记录中的错误金额、更正后的正确金额等信息。

3.记账凭证:对于一些较大或较复杂的差错,需要进行记账凭证来进行更正。

在记账凭证上,需要清晰地记录差错的原因、产生的影响、更正的金额等信息,并按照正常的会计流程进行处理。

4.经审核的数据更正:如果差错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其他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可能需要进行批量的数据更正。

在进行数据更正之前,需要经过审计人员的审核,并保留相关的审计记录。

5.对账和调整:对账和调整是一种常见的差错治理方法,可以在发现差错后通过对账和调整来更正。

对账是指将账目与对应的凭证、证明文件进行核对,以确保准确性。

如果发现差错,可以通过调整相关账目来进行更正。

三、差错更正的会计原则在进行差错更正时,需要遵守以下会计原则: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进行差错更正时,应该注重纠正差错的实质,而不仅仅注重形式上的更正。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纳税筹划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纳税筹划
复披露 的规定 。
新准 则在 定义 方面 发 生 了较 大变 化 , 取消了 “ 会 计估 计 ” 、 “ 会 计差错 ”和重大会 计差错 ”定 义, 将 会 计差错 改为 “ 前 刘差 错” 。 增加 了 “ 前期 差错 ” 、 “ 会计估 计变 更 追溯 重述 法 ”的定
义 修 改 了会计政 策的 定义 。 前期 差错是 指 由于没有 运用或 错误
动最 终会 反映于会 汁主体 的所 有者 权益之 中 。因此, 会计估计 变 更 主要影 响变 更 当期 和未 来相 关期 间 的权益 、 损益 和 资产结 构 。 对 于 重大 的前 期 差错, 应采 用 追溯 重 述法 进行 更 正, 需要 如 同前 期差错从 未发生 过, 对财 务报 表的相 关项 目进 行 调整 。这将 直接 增加或 减少 以前年度 的 损益 、 本期 期初 的权 益 以及 相关 的资 产 、
2 . 新 淮则对 企业财 务 的主 要 影响分析 新 会计准 则体 系发布 以后, 所 有企 业都会 或 多或少地涉 及会
计政策 变更 问题 。本准 则除 有特 殊情 况的外 , 会计 政策变 更采用 追溯调 整法 进行会 计处 理 。变更 引起 的积 累影 响数 调整 期初 留
存收益 , 会计报 表其他 相关项 目的期初数 也应一 并调整 因此, 会 计政 策变 更将 直接 影 响期初 的 留存 收益 , 使 所有 者权 益 出现变 动。 同时会 计计政 策变更 涉及 的相关 资产 、 负债科 目的调整, 将 导 致资 产、 负债 结构发 生变化 。 本次应 用新准 则体系如 何衔接, 该准 则对 本次 政策变 更作 了详 细规 定 。会计 估计 变更 时不 需要计 算 变 更产 生 的累积 影 响数 . 也不 需要 重 编 以前年 度会 汁报 表 , 但 麻 对 变更 当划和未 来期 间发 生 的交易 或事 项采 用新 的会 计什 汁进 行 处理 。 亓 J 见, 会计估 计变更 不影 响 以前年 度的权 益和损 益 如 果 变 更仅 在 当期有 效 , 那 么其 影 响数 将 计人 当期 损 益. 同时造 成 相

会计差错调整和落实的流程和要点

会计差错调整和落实的流程和要点

会计差错调整和落实的流程和要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差错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当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出现错误,会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纠正这些差错,会计差错调整和落实的流程和要点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会计差错调整和落实的流程和要点,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首先,会计差错调整的流程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

当企业发现会计差错时,首先需要进行差错的识别和分析。

这包括确定差错的性质、原因和影响范围。

企业可以通过检查账务记录、对账和核对相关文件等方式来确定差错的具体情况。

接下来,企业需要进行会计差错的调整。

调整的方式取决于差错的性质和影响。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整:1. 会计纠错记录:对于一些较小的差错,企业可以通过记录会计纠错来进行调整。

这包括在会计凭证上注明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并在相关账户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2. 会计调整凭证:对于一些较大的差错,企业可以通过编制会计调整凭证来进行调整。

这需要企业根据差错的性质和影响,在会计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3. 会计差错反馈:对于一些重要的差错,企业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反馈。

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在进行会计差错调整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及时性:会计差错调整需要尽快进行,以避免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差错调整机制,确保差错能够及时被发现和纠正。

2. 准确性:会计差错调整需要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企业应该对差错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核实,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透明度:会计差错调整需要具备透明度,以便相关方能够清楚地了解差错的性质和影响。

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差错的调整情况,并向相关方提供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除了会计差错调整,企业还需要落实差错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这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教育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差错的识别和纠正能力。

新准则下企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新准则下企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 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按新准则 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规定:(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 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 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 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由此固定资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新准则下企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 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 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因此,企业应当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定 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清查中发现资产的损溢应及时查明原因,在期 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在日常的收发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错 误、计算错误、自然损耗,还可能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 造成账实不符,形成存货的盘盈盘亏。1.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发 生存货盘盈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 损益”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管 理费用”科目。2.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 损时间,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贷记有关存货 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记入 “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 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 用”科目,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案例分析】 甲公司期末对材料仓库进行材料盘点,盘点结果:a.因仓库材料保管 人员人为疏忽,导致 A 材料缺少 10件,每件材料单价为人民币 100元, 应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b.B材料清查多出 5 件,每件材料单价为人民币

会计政策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税法会计差异分析

会计政策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税法会计差异分析

会计政策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税法会计差异分析【摘要】为方便纳税人正确处理涉税业务,降低涉税风险,本文根据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就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进行分析并作了处理。

【关键词】会计政策;前期差错;更正;税会差异;分析一、会计政策变更准则与税法差异处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集中在会计政策变更的程序、内容和变更结果的影响上。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程序差异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准则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

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本准则的规定处理。

可见企业拥有会计政策变更的自主权。

税法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没有系统的规定,散见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范性文件中。

譬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后又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明确:取消该审批项目后,纳税人改变了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工作:1.主管税务机关应重点审查纳税人改变计算方法的原因、程序,改变计算方法前后衔接是否合理,有无计算错误等有关事项。

2.要求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附报改变计算方法的情况,说明改变计算方法的原因,并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的文件。

3.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时,未说明上述三种计算方法变更的原因、不能提供有关资料,或虽说明但变更没有合理的经营和会计核算需要,以及改变计算方法前后衔接不合理、存在计算错误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由于改变计算方法而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调整,并补征税款。

新准则下财产盘盈、盘亏、毁损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新准则下财产盘盈、盘亏、毁损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扣除管理 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 1 ( 3号 ) 于资产 报损 的账务 , 对 处理必 须符 合税 法的相 关规定 , 同时 , 要 出具 相 关证 明和经过 还 必要 的审核 程序 才能够 进行税 前扣 除 , 否则 , 即使按 照财 务原 则
产 生的 , 当作 为会计 差错进 行更 正处理 , 样也 能在 一定程 度 应 这
1固定 资产盘盈 的会计 处理
新 旧准则对 固定资 产盘盈 的会计核 算 的规定 发生 了变化 。1 l 9 准则 下 , 固定 资 产的 盘盈 在批 准转 销前通 常 是计入 “ 处理财 产 待 损溢—— 待 处理 固定 资产损 溢 ” 目 , 准转销 后则 从该 科 目转 科 批 入“ 营业 处收入 ” 目。按 新准则 的规定 , 科 固定 资产盘 盈应作 为前
告 批准 报 出时能 够取 得 的可靠信 息 。前 期差 错通 常包括 计算 错 误、 应用 会计 政策 错误 、 忽或 曲解 事实 以及 舞弊产 生 的影 响 以 疏
及存 货 、 固定 资产 盘盈 等 。由此 , 固定资产 盘盈 不再 计入 当期 损
益, 而是作 为以前期 间 的会计 差错 , 前期 差错 ” 并根 据相 关规 即“ , 定进 行更正 。 旧准则是 作为 当期损益 。 而 新准 则之所 以将 固定 资 产盘 盈作 为前期差错 进行会计 处理 , 因为固定资 产 出现 由于 企 是 业无 法控制 的因素 而造成盘 盈的可 能性极 小甚至 是不可 能 的 , 企
期 差错记入 “ 以前 年度损益 调整 ” 目。 科 固定 资 是作 为以前期 间的会计 差错 。根 据企 业会计 准则体 系 而
( 0 6) 2 0 的规定 : 期差错 , 前 是指 由于没 有运 用或错 误运 用下列 两

新准则中或有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

新准则中或有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

新准则中或有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1.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根据新准则,一些以前被视为资本化处理的费用项目可能需要进行费用化处理,例如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用等。

新准则要求公司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这些费用进行分类和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披露。

2.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新准则要求公司根据合同规定,确认和计量合同收入和费用。

公司需要识别和判断合同的可执行性、收入的金额和时机,以及费用的发生时机和金额等。

同时,公司还需要进行合同风险的评估和处理,并进行相关风险披露。

3.减值损失的计提:新准则规定,公司应根据财务报告日的情况,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当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的金额时,公司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新准则对减值损失测试的方法和评估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强调公司应尽量利用市场数据和相关指引进行准确的评估。

4.租赁合同的处理:新准则对租赁合同的处理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公司在租赁合同的资产和负债方面需要进行正确的分类和确认,并根据合同要求计量租赁费用和租赁收入。

新准则还要求公司对租赁合同进行风险评估和相关披露。

5.在营业收入确认方面,新准则对于如何确认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规范和明确要求,公司必须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对这些项目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确认,并进行相应的披露。

总结来说,新准则中或有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减值损失的计提、租赁合同的处理以及营业收入确认等。

公司需要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对这些事项进行正确的分类、确认和计量,并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和披露工作。

这些新准则的推出,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任和认可。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比较分析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比较分析

真实姓名:李晶用户名:bjnzylijing01所属服务站: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指导老师:王丹提纲: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只有正确认清它们的不同之处,才能对相关的会计事项区别对待,分别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

本文先分别从定义、处理方法等方面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变更做了详细的说明,然后对影响范围、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报表披露等不同作了比较分析。

最后,通过以上的全面分析对新准则做了简单的建议。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比较《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只有正确认清它们的不同之处,才能对相关的会计事项区别对待,分别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使企业对外提供较高质量的信息。

一、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1. 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2.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满足一定条件,可以变更。

3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是一贯性原则的特殊情况和例外。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处理方法和程序(即会计政策)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遵循一贯性原则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乃至有用性,否则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在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发生困难。

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重 大 会 计 差 错 ,如 果 发 现 时 企 业 已经
数 调 整 为 发 现 当期 的期 初 留存 收 益 , 会 计 报 表 其 他相 关项 目的 期 初 数 也 应一 并 调 整 , 会计 处 理 相 对 复 杂 ,但需 要 明确
以 下 事项 :
相 应 的 会 计 处 理 。 假 设 甲 公 司 在 2 0 09 年 3月 1 5日完 成 所 得 税 汇 算 清 缴 ,4月
至财 务 报 告 批 准 报 出 日之 间 发 现 的 报 告 年度 的 会 计 差 错 及 以 前 年度 的 非 重 大 会计 差 错 ,应 按 照(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2 号 — — 资 产 负 债 表 日后 ( 企 9 事项 》 规 定处 理 。 的
前 期差 错新 旧政策 的 更正方 法是 一致 的 ,
重 大 会 计 差 错 ,如 影 响 损 益 ,应 直 接 计 入 本 期 净 损 益 ,其 他 相 关 项 目也 应 作 为 本 期 数 一 并 调 整 ;如 不 影 响 损 益 ,应 调 整 本 期 相 关 项 目 。本 期 发 现 的 与 前 期 相 关 的 重 大 会 计 差 错 ,如 影 响
二 是 前 期 财 务 报 告 批 准 报 出时能够 取得 的可靠 信 息 。从 以上 定义可 以看 出新准 则 不涉 及 本期 发 生 的会 计 差错 更 正 的会计 处理 ,都 是针对 前期 发生 的会 计差 错 的会 计处理 。 新 准 则 第 二 条 规 定 ,前 期 差 错 更 正 的 纳税 影 响 适 用 《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l 号 — — 所 得 税 》 企 8 ,
旧准 则 没有 提 及 。
损 益 ,应 将 其 对 损 益 的 影 响 数 调 整 为 发 现 当期

前期差错更正概念、分类、更正原则及会计处理(重要+例题)

前期差错更正概念、分类、更正原则及会计处理(重要+例题)

前期差错更正概念、分类、更正原则及会计处理(重要+例题)前期差错更正 18.3.1 前期差错的概念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或错误运⽤下列两种信息,⽽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所称“前期差错”,应当是指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额加以具体判断。

例如,企业的存货盘盈,应将盘盈的存货计⼊当期损益。

对于固定资产盘盈,应当查明原因,采⽤追溯重述法进⾏更正。

18.3.2 前期差错的分类 1.计算错误; 2.应⽤会计政策错误; 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的影响。

18.3.3 前期差错的更正原则 1.企业应当采⽤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过,从⽽对财务报表相关项⽬进⾏更正的⽅法。

2.当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的期初余额也应当⼀并调整,也可以采⽤未来适⽤法。

3.发⽣在资产负债表⽇后期间的前期差错应参照资产负债表⽇后事项处理。

4.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视同当期差错进⾏修正。

【关键考点】全⾯掌握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基础知识题】甲公司2011年初开始对某⽆形资产进⾏摊销,原价为100万元,摊销期为5年(税务的摊销⼝径为10年),2011年末该⽆形资产的可收回⾦额为72万元,2013年末的可收回⾦额为30万元,假定2014年发现企业2013年未进⾏⽆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所得税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账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账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账务处理一、前期差错的定义及类型1.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2.前期差错通常包括:①计算错误、②应用会计政策错误、③疏忽或曲解事实、④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3.前期差错的分类重要的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前期差错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期差错不重要的是指不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前期差错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现前期差错时,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1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2.企业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1)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前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2)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二)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1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应当在其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2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3 .对于发生的重要的前期差错:(1)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2)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4 .企业应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1)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2)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领域,以前年度差错更正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它涉及到对之前会计期间发现的差错的处理方式,涉及的问题包括差错类型、会计处理方法和相关的财务报表调整。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这一复杂的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1. 差错类型在进行以前年度差错更正之前,需要先了解差错的类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差错分为计算差错、分类差错和发生差错。

计算差错是指由于计算错误导致的差错,比如错算的折旧费用;分类差错是指由于分类错误导致的差错,比如将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错误地纳入了营业成本;发生差错是指由于对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件的记录错误导致的差错,比如记录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

了解差错的类型有助于对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会计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差错,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面对计算差错时,可以通过相应会计科目的调整来更正差错;而对于分类差错,需要对被错误分类的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并进行相应的财务报表调整;对于发生差错,需要对相关记录进行更正,并进行相关财务报表的调整。

这些会计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确保更正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财务报表调整以前年度差错更正不仅仅涉及到单个会计科目的调整,更需要对涉及的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

在进行财务报表调整时,需要注意调整的时机、幅度和方式,以及对之前已经披露的财务报表的影响。

只有在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够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我个人认为需要充分尊重事实和数据,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充分通盘考虑,避免造成新的差错或错误调整。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以前年度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准则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与国际准则的比较第一部分概述制定背景要紧内容要紧变化一、准则的制定背景1993年颁布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然而还远远不够。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进展的需要,建立和健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随后连续公布了多项具体会计准则。

企业有了更多选择会计政策、进行会计估量的自主权。

比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

如何处理由于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或改变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阻碍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同时,随着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为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1998年6月25日,财政部颁布了《会计政策、会计估量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并定于1999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施行。

2003年12月中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公布了改进项目下的13项准则,其中《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量的变更和差错》替代了原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本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财政部于2006年2月公布了修订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量变更和差错更正会计准则,称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量变更和差错更正》,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畴内施行。

二、准则包括的要紧内容共五章18条,具体有:第一章总则(2条)第二章会计政策(5条)第三章会计估量变更(3条)第四章前期差错更正(4条)第五章披露(4条)三、新准则的要紧变化(一)定义方面的变化1.取消了"会计估量"、"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定义,将会计差错改为"前期差错"。

2.增加了"前期差错"、"会计估量变更"、"追溯重述法"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发布单位】财政部【发布文号】【发布日期】2006-02-15【生效日期】2007-01-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政策的应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

第二章会计政策第三条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但是,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第四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五条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腹有诗书气自华(二)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六条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_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_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第三节前期差错及其更正一、前期差错的概念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提示】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账户分类错误、采用法律、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不允许的会计政策、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前期差错按照重要程度分为重要的前期差错和不重要的前期差错。

【提示】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其重要性水平越高。

【手写板】1.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

2.重要的前期差错的处理如果能够合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则前期重大差错的更正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是指前期差错发生后对差错期间每期净利润的影响数之和。

如果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提示】重要的前期差错调整结束后,还应调整发现年度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在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时,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前期重大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以前的前期重大差错,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随堂例题】B公司在20×6年发现,20×5年公司漏记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150 000元,所得税申报表中未扣除该项费用。

假设20×5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摘要:一、差错更正的定义和目的二、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1.前期差错更正2.后期差错更正三、差错更正的实操案例解析四、差错更正的注意事项正文:一、差错更正的定义和目的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生的会计分录错误、账务处理不当等问题进行纠正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1.前期差错更正前期差错更正主要是指对本期之前发生的会计分录错误进行更正。

在发现前期差错时,企业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处理:a.确认差错:核实差错的真实性、性质和影响程度。

b.批准更正:将差错更正提交给有权审批的部门或人员审批。

c.编制更正分录:根据差错性质和影响程度,编制相应的更正分录。

d.调整财务报表:将更正分录反映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确保报表真实、准确。

2.后期差错更正后期差错更正是指对本期发现的会计分录错误进行更正。

在发现后期差错时,企业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处理:a.确认差错:核实差错的真实性、性质和影响程度。

b.批准更正:将差错更正提交给有权审批的部门或人员审批。

c.编制更正分录:根据差错性质和影响程度,编制相应的更正分录。

d.调整财务报表:将更正分录反映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确保报表真实、准确。

三、差错更正的实操案例解析以下是一个差错更正的实操案例:某企业在进行年终审计时,发现2020年度的一笔采购款项记入了2019年度。

为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企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差错更正:1.确认差错:通过查阅相关凭证,核实2019年度采购款项确实记入了2019年度。

2.批准更正:将差错更正提交给财务部门负责人和总会计师审批。

3.编制更正分录:编制一笔借贷分录,将2019年度的采购款项从2019年度调整至2020年度。

4.调整财务报表:将更正分录反映在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财务报表中,确保报表真实、准确。

四、差错更正的注意事项1.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差错,防止差错扩大。

会计差错的法律规定(3篇)

会计差错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

会计差错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为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会计差错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会计差错的法律规定,包括会计差错的定义、会计差错的认定、会计差错的纠正、会计差错的处罚等方面。

二、会计差错的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

会计差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会计科目使用错误: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将应计入某一会计科目的经济业务计入其他会计科目。

2. 会计核算方法错误: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采用不符合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

3. 会计事项遗漏: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未将应计入会计核算范围的经济业务计入会计核算。

4. 会计凭证错误:会计人员在编制会计凭证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数字错误、日期错误等现象。

5. 会计账簿错误:会计人员在登记会计账簿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数字错误、日期错误等现象。

三、会计差错的认定1. 会计差错的时间认定:会计差错的时间认定是指确定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

会计差错的时间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实际发生的时间为基准;(2)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的时间为基准;(3)以会计核算制度规定的时间为基准。

2. 会计差错的金额认定:会计差错的金额认定是指确定会计差错所涉及的金额。

会计差错的金额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实际发生的金额为基准;(2)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资料所载金额为基准;(3)以会计核算制度规定金额为基准。

3. 会计差错的性质认定:会计差错的性质认定是指确定会计差错所涉及的性质。

会计差错的性质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为基准;(2)以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为基准;(3)以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监督机构的认定结果为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财税处理方法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喀什账务实务相关内容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财税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新准则取消了原有的“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的定义,增加了“前期差错”的定义。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一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新准则不涉及本期发生的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都是针对前期发生的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二条规定,前期差错更正的纳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旧准则没有提及。

前期差错新旧政策的更正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新准则明确称为“追溯重述法”。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旧准则作为当期损益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财税差异
会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为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而税法对会计差错的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发现时企业已经完成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上调整前期收益,税法上则调整本期收益;对于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漏计漏提费用、折旧等会计差错(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且超过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会计上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的收益,而税法则不允许补扣,由此产生了永久性差异。

另外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因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和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情况,在发现前期差错时,应按照税法规定重新计算前期应纳税所得额,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原因并重新申报,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补征税款、退还税款、加收滞纳金等。

对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对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述规定期限的限制。

所得税费用分析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会计处理相对简单;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为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会计处理相对复杂,但需要明确以下事项:
1.注意区分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关键看税法和会计处理是否存在差异。

如果调整的会计事项和税法处理是一致的,那么该事项涉及到所得税的影响一般是调整应交所得税;如果该调整事项会计和税法处理不一致,并且会计和税法形成了暂时性差异的,一般用递延所得税。

2.注意区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还是后。

如果是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调整事项,不管是暂时性差异还是不存在差异,对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调整都是通过递延所得税处理;如果是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事项,那么对报告年度所得税影响的调整就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会计和税法处理一致、会计和税法处理存在暂时性差异。

会计与税法规定一致时,调增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调减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分录。

会计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调增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调减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分录。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差错涉及所得税费用追溯重述的,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是个分水岭,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追溯重述调整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而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追溯调整涉及的所得税影响只能调整本年度的应交所得税,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科目,无论是否为暂时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