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溶解度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4)溶解度曲线℃时A的溶解度为 80g例:(1)t3(2)P点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3)N点为 t℃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3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1(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三、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初三新人教版化学下溶解度知识点
初三新人教版化学下溶解度知识点溶解度是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溶解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知识点一、概念:1、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克数。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其为1标准)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数。
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二、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三、溶解度曲线: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课后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B.稀溶液C.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时,溶质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 20g,所以4℃时,溶质N的溶解度为20gC.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饱和溶液100g中含M物质30g,则物质M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D.20℃时,50g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3.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溶液质量不变D.有KNO3晶体析出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饱和溶液不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D、降温时,饱和溶液肯定不析出晶体答案:1.D 2.B 3.C 4.D 5.B溶解度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四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溶液;溶解度人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溶液;溶解度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七章(一)溶液1.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并能分辨溶质和溶剂。
2.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区分浓溶液和稀溶液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三)溶解度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二. 重点、难点:1. 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教学过程】一. 溶液1. 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均一是均匀的意思,稳定意味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和分层的现象。
2. 在溶液里,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例如,CuSO4溶液中,水是溶剂,CuSO4是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3. 注意事项⑴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
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
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影响。
⑵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例如,将锌与适量稀硫酸反应,锌逐渐溶解,但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而不是锌。
也就是说,形成的溶液是硫酸锌的水溶液,而不是锌的硫酸溶液,。
又如,碳酸钙溶于稀盐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
还有将蓝矾(胆矾)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
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PPT课件
频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图
片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播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它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溶解度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化学九年级中涉及的溶解度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在热的条件下,溶质和溶剂的分子活动增强,相互作用力减弱,溶质更容易与溶剂发生相互作用而溶解。
2. 压力:固体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较小,而气体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较大。
常见的例子就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当瓶子封闭时,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形成气泡;而当瓶子被打开时,压力降低,二氧化碳逸出,气泡消失。
3.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态:通常来说,溶质和溶剂的相态相同的情况下,溶解度较大。
例如,固体溶质通常在液态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当在一定温度下继续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液中含有最大溶质量时,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可以用单位体积溶液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来计量。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可以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此时称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的稳定性饱和溶液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溶解度来判断。
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可以继续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来制备饱和溶液;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等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饱和溶液将保持稳定;而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超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多余的溶质无法溶解,会析出形成固体。
四、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通常在温度变化时发生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分析这种变化规律。
溶解度曲线通常以质量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曲线上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溶液的特性。
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曲线向上倾斜;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时,曲线向下倾斜;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始终保持不变时,曲线是水平的。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中,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它是描述溶解过程的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溶液的性质以及物质的溶解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化学中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 压力:溶解度对固体和气体溶质的压强变化不敏感,但对气体溶质的压强变化十分敏感。
3. 溶剂的种类:不同溶剂对相同溶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常温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4.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化学性质对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具有相同分子结构的脂肪酸,其溶解度随着酸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二、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当一定量的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无论继续搅拌还是加热,溶质都不能再溶解的状态称为饱和溶液。
2. 过饱和溶液:如果一个溶液的溶解度在较高温度下已经提高,然后在相同温度下急剧冷却,使得溶质的浓度超过了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就形成了过饱和溶液。
在过饱和溶液中,即使不加入额外的溶质,也可能发生结晶现象。
三、浓度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指溶质体积与溶液体积之比,同样常用百分数表示。
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一般用mol/L表示。
四、溶解度的应用1. 溶解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城市供水中的水质检测需要测定某些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是否超标。
2. 溶解度也是理解药物溶解行为的重要参数。
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吸收速度和药效。
3. 在冶金和冶炼过程中,对不同矿石中的有用金属元素的溶解度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冶炼工艺和提高金属的回收率。
总结起来,九年级化学中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最大量溶质的性质。
1.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解过程中的熵变,从而促进溶解;(2)压力:对固体和液体溶质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气体溶质有很大影响。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3)溶剂类型:不同类型的溶剂对不同的溶质有不同的溶解度。
溶剂可以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倾向于溶解极性溶质,而非极性溶剂倾向于溶解非极性溶质。
2.饱和溶解度和过饱和溶解度:(1)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溶解了最大量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情况。
当向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溶质时,溶质会沉淀出来,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状态;(2)过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溶解了超过饱和溶解度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稍微的扰动就会引发溶质的沉淀。
3.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曲线图:(1)溶解度曲线:用来表示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正相关,即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相应增加;(2)溶解度曲线图:以温度为横轴,溶解度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图。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图,用来分析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
4.难溶盐溶解度的规律:(1)阳离子效应:在溶质为阳离子的情况下,随着阳离子的半径增大,溶解度增大;(2)阴离子效应:在溶质为阴离子的情况下,随着阴离子的电荷数目增多,溶解度减小;(3)其他因素:摩尔质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
5.共沉淀和共沉淀反应:(1)共沉淀:在溶液中,两种或多种不溶于溶液中的物质共同沉淀,形成一个固体混合物的过程。
常见的共沉淀物有沉淀、胶体等;(2)共沉淀反应:导致共沉淀的反应称为共沉淀反应。
共沉淀反应往往涉及到溶质浓度、温度、pH值、还原剂等因素的改变。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溶解度_PPT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它随压 强的减小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定义:某气体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一定 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数。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P37
气体的 溶解度
思考: 1.当打开汽水瓶盖后,为什么常常
有大量气泡冒出?
温馨提示:打开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Hale Waihona Puke (2)溶解度曲线含义两曲溶解线的交点: 表示度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 温度克下的溶解度相等;
\
c
●
曲线上的点:
b
表示物质在20
●●
该点所示温度
a
下的溶解度1。0
●
0
t1
t2
曲线上方的点: 形成饱和溶液 并有固体物质剩余。 M
N 曲线下方的点: 不饱和溶液
温度/℃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表示温度的变化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斜率) 3.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
书 P37页
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为 35.7g
溶解度/g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固体溶解度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为 35.8g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2.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请将 其各关系数值填入下表:
化学初三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三溶解度知识点总结一、溶解度的概念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量溶剂(通常是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通常用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2. 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通常会增大,温度降低时溶解度通常会减小。
3. 溶解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溶剂、温度密切相关。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 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一般来说,相似的物质在相似的溶剂中有相似的溶解度。
3. 压力:固体溶解度与压力基本无关,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4. 溶质的粒径:溶质的粒径越小,其溶解度越大。
5. 溶质的溶剂相互作用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其溶解度就愈大。
三、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曲线是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质的增加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通常在溶解度曲线上,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或溶质的摩尔浓度有关。
2. 一般情况下,随着溶质的增加,溶解度会逐渐增大,最终达到饱和状态。
3. 普通的溶解度曲线是近似折线型,呈现出从刚开始的很小的斜率逐渐变得陡峭的变化。
四、溶解度的应用1.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预测在不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从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
2. 通过溶解度的测定可以推断一种物质是否为纯物质。
3. 有些物质在一定溶剂中溶解度很大,可以用来制备稀溶液。
4. 有些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物质,可以利用其在高温下析出的特性来进行提纯。
综上所述,溶解度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和掌握各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掌握溶解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形成、化学反应进行、溶解度变化等现象,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 溶解度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溶液的摩尔浓度表示。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 大多数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还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 溶剂的种类-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化学性质相仿的话,通常溶解度较大,反之溶解度较小。
3. 溶质的种类- 溶质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晶度也会影响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4. 溶解度的动力学因素- 搅拌速度、溶解过程中的晶体碰撞等均会影响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的特点-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剂中溶质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以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
- 在饱和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的浓度是不变的,称之为饱和溶质的溶解度。
2. 饱和溶液的准则- 饱和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是确定的,可根据实验来确定。
- 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溶质,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中总质量不变。
四、饱和溶液中的平衡1. 反溶质的沉淀平衡- 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溶度是稳定的,但溶质颗粒始终在与溶质溶解的过程相互平衡着。
2. 溶解和析出的平衡-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颗粒在自发地溶解和析出过程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五、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 溶解度曲线一般用温度为横坐标,单位量溶剂中的溶质质量为纵坐标。
2.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均为上升曲线。
- 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可用于实验方法中溶质溶解度的研究与测定。
- 溶解度曲线可用于反应热力学研究与计算。
- 溶解度曲线还可用于在溶液中进行不同溶质组成的晶体提纯等工业生产中。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10
6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9170
.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160 150
成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140 130
_不__饱__和_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 120
110
60
50
40
36
30
氯化钠 39
20
若再降温,会怎样?
10
会析出极少量的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物质C的溶解性为_可__溶__
溶
解
(2)M点表示_1_0_℃__时__B_、__C_的_ 溶解度度相同
/g
A
(3)在5℃时A、B、C溶解度 P
大小_C_>__B_>A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00
90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 59g . 硝
酸 钾
. .89g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60
50
. . 降温到60℃
40 30
. 21
2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10
会析出89g硝酸钾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记在课本溶34页 固体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
即是不饱和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 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
加入蔗糖 蒸发溶剂 水 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2、 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知识归纳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了。 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 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两者没有必然 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2)由于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 蒸发溶增剂加、溶升剂高或温降度低或温增度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纳
3.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的习题关键是熟悉点、线、面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 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确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①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 ②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③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 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3)面: 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知识归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教学课件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溶解度/g >10g >1g
(20℃)
<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难(不)溶 <0.01g
易溶
. . .
× 练习: 0.01g 1g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_难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 )
知识巩固
1、碘酒中的溶质是___溶剂是____,盐酸的溶质________. 2、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溶于水能放热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溶于水能吸热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溶于水温度不变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4、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物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一__定__温__度____下,某固
态物质的在__1_0_0_克__溶剂里达到__饱__和___状态时所 溶解的质量
3、某物质在20ºC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
(1)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为21.5克。 (2)在20º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1.5克。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蒸发 溶剂
冷却
结晶
练习1、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
是( B)
A 蒸发水 B 加食盐 C 给溶液降温 D 给溶液升温
练习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
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 C )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溶解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实用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等。
在化学的世界中,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通常用于描述溶解物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与溶解度相关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
1.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溶剂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而增加了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使溶质更容易溶解于溶剂中。
但也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溶剂的挥发性增大,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减弱。
2.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压力对固体和气体的溶解度影响较大,而对液体的溶解度影响较小。
在固体和气体的溶解过程中,溶质会占据溶剂中的空隙,所以压力增大会使溶质分子更容易进入溶剂中,从而增加溶解度。
在液体的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压力的增加对溶解度影响较小。
3.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来说,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非极性溶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这是因为极性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溶质更容易溶解于极性溶剂中。
而非极性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对溶剂的导致力较小,所以溶质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
二、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在溶解过程中,当溶质的质量达到溶解度时,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不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而当继续加入溶质至超过溶解度时,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常常涉及温度变化。
当溶液在高温下饱和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的溶解度会减小,但已经溶解在溶液中的过多溶质并不会分离出来,而仍然保持在溶液中。
这样的溶液就形成了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在结晶条件合适时可以迅速结晶,形成固体物质。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的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的归纳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的伸展方向),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3、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4、四点理解溶解度概念:①一定温度。
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②100g溶剂。
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③饱和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单位:g[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g(溶剂)]。
5、二角度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
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加以比较。
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初中化学知识重点一、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3=2Al3++3SO42-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 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可采
取的措施是:(1)__蒸__发__水___分___;(2)__降__低__温___度____; (3)__增__加__硝__酸___钾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2.某学生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
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水的质量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
所得溶液的质量
1 100g 80g 180g
2 100g 100g 200g
3 100g 120g 210g
4
100g 140g
x
(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
…··…·..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1.欲将100g不饱和的KNO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9.2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
方法是( )
①升温 ②降温 ③蒸发水分 ④增加溶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6、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 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 列各问(填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
1、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或是不饱和溶液,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剂量里,离开这两个条件谈饱和或者不饱和溶液无意义。
)
(2)彼此互溶的两种物质不能形成饱和溶液(例如:酒精和水能以任意比互溶,故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里酒精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升高温度或加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4)判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的方法:(1)若溶液中有溶质,并且溶质不减少,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反之则反。
(2)若溶液中无溶质,加入同种溶质后溶质不溶解,则此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反之则反。
2、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正确理解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A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温度改变,物质的溶解度也随之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谈溶解度才有意义。
B 标准:在100克溶剂里,若不指名溶剂一般是指水做溶剂。
C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D 单位:溶解度的单位是“克”,在指物质溶解度时,一定要把单位带上,不带单位是错误的)。
3、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对应的温度下的溶解度。
(3)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下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4)几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几种物质在该交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5)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变化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如:2)
Ca)。
(OH
4、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很难称量,故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用体积表示。
(2)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指该气体在101KPa何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如:氮气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摄氏度时,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摄氏度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A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B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C气体和溶剂。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单位: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5、除去混合溶液中其中一种溶质的方法。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
示回答:
(1)降低温度最先析出晶体的是 A (填字母)。
(2)t4℃时,从混有C物质的A溶液中得到A物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从混有A 物质的C溶液中得到C物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溶剂
总结:(1)观察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时,溶解度曲线越陡,该曲线对应的物质在降低温度时
越先析出晶体。
(2)一般而言溶解度受温度较大物质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A、C两种物质,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C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故要得到A晶体,降温结晶时最先析出晶体。
反之,要得到C晶体,蒸发溶剂C先析出晶体。
简要记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中混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时,一般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杂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中混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除去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