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溶解度口诀
初中化学溶解度口诀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
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从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它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也许会有同学问:能不能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人们根据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的大小,把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以下等级:其中难溶物质习惯上叫做"不溶"物质。
前面我们说过,溶质在不同温度、等量溶剂的条件下其溶解的量不同。
其实,很多物质的溶解度都会随温度的改变变化。
表6-1列出实验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表6-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可以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Solubilitycurve)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钾、硫酸铜等。
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食盐。
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硫酸锂、氢氧化钙等。
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定义跟固体溶解度不同。
由于称量气体的质量比较困难,所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所以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基本概念与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基本概念与溶解度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指的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本文将归纳初中化学中关于溶液的基本概念以及溶解度的相关知识点。
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溶剂指的是起主导作用的物质,能够溶解其他物质,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而溶质则是被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通常用质量浓度或溶质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在溶液中,当溶解度达到饱和时,溶质不再继续溶解,这时溶液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3.1 温度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溶解过程通常是吸热的,温度升高可以提供更多的热能,促进溶解。
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3.2 压力对于气体溶于液体的情况,压强的增加可以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溶解度。
而对于固体溶于液体或液体溶于液体的情况,压强的变化对溶解度影响较小。
3.3 溶剂性质不同溶剂对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溶解度。
有些物质只能溶于特定的溶剂,而不能溶于其他溶剂。
这是因为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的。
4. 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达到平衡的溶液。
当继续往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时,溶质会无法溶解,产生沉淀或结晶。
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量超过了饱和溶液的溶质量。
过饱和溶液的生成通常需要一些特殊处理或条件。
5. 浓度与稀释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质量浓度或溶质的摩尔浓度表示。
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浓度 = 溶质质量(或摩尔数)/ 溶液体积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降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根据溶液的浓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始浓度 ×初始体积 = 最终浓度 ×最终体积6. 溶液的应用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解度计算公式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解度计算公式总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最大量。
在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及其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人教版初中化学中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首先,我们来讨论溶解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一般为溶解度=溶解物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在化学课程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积(也称为溶解度乘积)的计算。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数值。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过饱和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质的质量浓度的平方,通常用Ksp表示。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讨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实例。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和实例:1. 溶解度曲线的计算公式:a. 一元盐的溶解度计算: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b. 二元盐的溶解度计算: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实例:某二元盐在80℃下的溶解度为6g/10g溶液质量。
求该二元盐在80℃下的溶解度。
解法:根据计算公式,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代入已知数据,得到溶解度=6g/10g×100%=60%2.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a. 一元盐的溶解度积计算:Ksp=[A+]^m[An-]^n,其中A+表示盐的阳离子,An-表示盐的阴离子,m和n分别表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摩尔数。
b. 二元盐的溶解度积计算:Ksp=[A]a[B]b,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盐的两个离子,a和b分别表示这两个离子在离子式中的系数。
实例:已知某溶液中CaCO3的溶解度积Ksp=3.7×10^-9,CO32-的摩尔浓度为d mol/L,Ca2+的摩尔浓度为2d mol/L。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一、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比例大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
1. 质量浓度(C)的计算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公式为:C = m/V其中,C为质量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若将10g的NaCl溶解在100mL的水中,求NaCl溶液的质量浓度。
解:C = m/V = 10g/100mL = 0.1g/mL2. 体积浓度(C)的计算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体积,计算公式为:C = V1/V2其中,C为体积浓度,V1为溶质的体积,V2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若将20mL的乙醇溶解在100mL的水中,求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
解:C = V1/V2 = 20mL/100mL = 0.23. 摩尔浓度(C)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C = 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若将0.5mol的NaOH溶解在500mL的水中,求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
解:C = n/V = 0.5mol/0.5L = 1mol/L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溶质在给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1.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对于部分物质如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压强:对固体和液体溶质影响较小,但对气体溶质有较大影响。
- 溶剂的性质:不同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有差异。
- 其他:如溶质的结构、溶液的饱和度等。
三、浓溶液的稀释计算浓溶液的稀释是指通过增加溶剂的体积来降低溶液的浓度,使其达到所需浓度的过程。
1. 稀释计算的公式根据稀释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C1V1 = C2V2其中,C1为初始溶液的浓度,V1为初始溶液的体积,C2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解读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初中化学《溶解度》是初中化学这一门科目的比较难学的知识点,整理了初中化学溶解度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b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溶剂质量为B,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如下:
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盐和碱类,碳酸磷酸硝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钙。
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盐类不溶钡,氯化物中不溶银;碳酸盐类多不溶,只有钾钠铵盐溶。
溶解度表: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硫酸盐除了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外,其他都溶。
盐酸盐除了氯化银不溶外,其他都溶。
碳酸盐除了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外,其他都不溶。
需要注意的是,口诀和表格只是帮助记忆的工具,具体物质的溶解度还需要参考实验数据和资料。
此外,溶解度不仅受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还与温度、压强等条件有关。
因此,在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嘿,同学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初中化学里超重要的溶解度知识点呀!溶解度,这就像是物质在溶剂里“玩耍”的程度嘛!咱先得知道啥是溶解度。
简单说,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就好比你喜欢吃的糖果,在一杯水里能放多少颗能让水变得甜甜的再也不能溶解更多了,这就是溶解度啦!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呢?温度就是个大关键呀!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很多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大,就像夏天热了,你会更想出去玩一样。
但也有特殊的,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这多特别呀!还有溶剂的种类也重要呢,就像有的同学喜欢在操场玩,有的喜欢在教室玩,不同的溶剂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不一样呀。
再来说说溶解度曲线吧。
这可有意思啦,它就像物质的“个性画像”!通过它,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
有的曲线陡峭,有的平缓,就像有的同学跑步快,有的同学慢悠悠的。
而且我们能从曲线里知道好多信息呢,比如啥时候溶解度最大呀,啥时候会结晶析出呀。
然后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也是溶解度里的重要概念哟!饱和溶液就像是吃饱了的肚子,再也装不下啦,不饱和溶液就是还能再吃点。
那怎么判断呢?加一点溶质进去看看还能不能溶解不就知道啦!要是能溶解,那就是不饱和的,要是不能,那就是饱和的呗。
那怎么让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呢?嘿嘿,这方法可多啦!可以增加溶质呀,就像你往碗里多放几块肉。
还可以降低温度呀,就像天气冷了你会穿厚衣服一样。
反过来,让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就可以升高温度或者增加溶剂呀。
哎呀呀,溶解度的知识点真的很重要呢!它和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呀。
比如我们喝糖水,想让糖水更甜,就得知道溶解度的知识呀。
还有在一些工业生产中,也得根据溶解度来进行操作呢。
同学们,可别小瞧了这溶解度呀,它可是初中化学里的一块宝呢!好好掌握它,对我们学习化学有大大的帮助呀!以后再遇到和溶解度有关的问题,咱就能轻松搞定啦!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知识点都牢牢记住的,加油哦!。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1:定义:(1)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2:影响因素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3: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特征:(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80g。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最大量溶质的性质。
1.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解过程中的熵变,从而促进溶解;(2)压力:对固体和液体溶质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气体溶质有很大影响。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3)溶剂类型:不同类型的溶剂对不同的溶质有不同的溶解度。
溶剂可以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倾向于溶解极性溶质,而非极性溶剂倾向于溶解非极性溶质。
2.饱和溶解度和过饱和溶解度:(1)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溶解了最大量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情况。
当向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溶质时,溶质会沉淀出来,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状态;(2)过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溶解了超过饱和溶解度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稍微的扰动就会引发溶质的沉淀。
3.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曲线图:(1)溶解度曲线:用来表示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正相关,即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相应增加;(2)溶解度曲线图:以温度为横轴,溶解度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图。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图,用来分析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
4.难溶盐溶解度的规律:(1)阳离子效应:在溶质为阳离子的情况下,随着阳离子的半径增大,溶解度增大;(2)阴离子效应:在溶质为阴离子的情况下,随着阴离子的电荷数目增多,溶解度减小;(3)其他因素:摩尔质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
5.共沉淀和共沉淀反应:(1)共沉淀:在溶液中,两种或多种不溶于溶液中的物质共同沉淀,形成一个固体混合物的过程。
常见的共沉淀物有沉淀、胶体等;(2)共沉淀反应:导致共沉淀的反应称为共沉淀反应。
共沉淀反应往往涉及到溶质浓度、温度、pH值、还原剂等因素的改变。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的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的实验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本文将对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1. 溶解度实验溶解度是指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而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等。
实验一:观察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实验步骤:1) 准备3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溶剂。
2) 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食盐,摇匀。
3) 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摇匀。
4) 在第三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砂糖,摇匀。
5) 观察并记录每个试管中溶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得出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存在差异,食盐的溶解度最大,小苏打次之,砂糖的溶解度最小。
实验二:观察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溶剂和相同溶质。
2) 将一个试管放入冷水中,另一个放入热水中,并保持一段时间。
3) 观察并记录每个试管中溶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可知,提高温度会增加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温度则会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
2. 溶液浓度实验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量。
实验三:测定质量浓度实验目的:测定溶液的质量浓度。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
2) 摇匀后,取适量溶液,称取质量。
3) 计算质量浓度,即溶质质量除以溶剂溶液的体积。
实验结果:根据测定的结果可得出溶液的质量浓度。
实验四:测定体积浓度实验目的:测定溶液的体积浓度。
实验步骤:1) 将一定体积的溶质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
2) 用容量管或容量瓶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3) 计算体积浓度,即溶质溶液的体积除以溶液的体积。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溶液的体积浓度,可以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的观察和测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概念。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等方面。
而溶解度作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我们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溶液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它通常用质量或体积的比例来表示,比如溶解度为1克/100毫升或者1mol/L。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使得溶质分子更容易与溶剂分子发生作用。
但对于某些物质,比如酸碱盐类,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其溶解度的降低。
2. 压强:对于常规物质来说,压强对溶解度的影响不大。
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比如气体溶解于液体中,增加压强可以提高溶解度。
3. 溶质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大。
如果溶质和溶剂之间有相似的相互作用力,溶解度会增大;而如果相互作用力不相似,溶解度则会降低。
三、溶解态和饱和态:在讨论溶解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溶解态”和“饱和态”这两个概念。
所谓溶解态,是指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状态;而饱和态,则是指当溶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状态。
四、溶解度曲线:以某种溶质在水溶剂中的溶解度为例,当我们将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或者体积到水中时,溶解度也会不断增大,但是随着溶质的增加,溶液中的溶解度将会达到一个极限值,即饱和溶解度。
这种溶解度随溶质溶液质量或体积的增加而变化的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通过观察这样的曲线,我们可以判断溶质的溶解度与溶剂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规律。
五、利用溶解度知识的应用:溶解度的知识在生活和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制备溶液时可以通过掌握溶解度的信息,按照一定比例将溶质和溶剂进行混合;在实验中,溶解度可以用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测定溶质的溶解度、溶液饱和度等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酸碱溶液的溶解度与离子平衡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酸碱溶液的溶解度与离子平衡酸碱溶液的溶解度与离子平衡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酸碱溶液的溶解度和离子平衡进行归纳总结和详细解析。
一、酸碱溶液的溶解度酸碱溶液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液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与溶质的种类、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强等因素密切相关。
1. 酸的溶解度酸的溶解度与其酸性强弱有关。
强酸在水中能完全离解生成大量的H+离子,溶解度较高。
而弱酸在水中只部分离解生成H+离子,溶解度较低。
例如,盐酸(HCl)是一种强酸,其溶解度很高;而乙酸(CH3COOH)是一种弱酸,其溶解度较低。
2. 碱的溶解度碱的溶解度与其碱性强弱有关。
强碱在水中能完全离解生成大量的OH-离子,溶解度较高。
而弱碱在水中只部分离解生成OH-离子,溶解度较低。
例如,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其溶解度很高;而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弱碱,其溶解度较低。
3. 盐的溶解度盐的溶解度与其晶体结构和离子性质有关。
有些盐可以完全离解,形成单个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溶解度较高;而有些盐只能部分离解,生成聚合离子,溶解度较低。
例如,氯化钠(NaCl)是一种完全离解的盐,溶解度很高;而磷酸钙(Ca3(PO4)2)是一种部分离解的盐,溶解度较低。
二、离子平衡离子平衡是指在酸碱溶液中,溶质的离子在离子间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离子平衡对于酸碱溶液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的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1. 酸碱中的离子平衡在酸溶液中,H+离子和溶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达到离子平衡。
例如,HCl溶解在水中时,会与水反应生成H3O+离子和Cl-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Cl + H2O → H3O+ + Cl-。
在强酸溶液中,离子平衡倾向于向右移动。
在碱溶液中,OH-离子和溶质之间也会发生化学反应,达到离子平衡。
例如,NaOH溶解在水中时,会与水反应生成Na+离子和OH-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aOH + H2O → Na+ + OH-。
初中化学的归纳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初中化学的归纳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形态,它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重要特性,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溶液的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浓度和溶解度两个方面进行归纳解释。
一、浓度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之比的物理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
以下将介绍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两种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
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通常用“g/L”表示。
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g/L)=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有50g NaCl 溶解在500 mL的水中,我们可以计算其质量浓度如下:质量浓度 = 50g / 0.5L = 100g/L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通常用“mol/L”表示。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mol)/ 溶液的体积(L)举个例子,如果有0.1 mol 的NaCl 溶解在1 L的水中,我们可以计算其摩尔浓度如下:摩尔浓度 = 0.1mol / 1L = 0.1mol/L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通常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的比值表示。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溶液的组分有关,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有所差异。
1.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
对于一些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过程,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但对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情况,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
以氧气(O2)在水中的溶解为例,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氧气的溶解度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水中的溶解氧较少的原因。
2.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对于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过程,压力对溶解度也有影响。
当压力增加时,气体溶解度增加;当压力减小时,气体溶解度减小。
这是由于增加压力会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气体溶解。
初中化学 常见物质 溶解性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溶解性表在20℃下,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溶解度会受到影响。
OH-和H+离子会影响水的酸碱度,而溶解KOH和NaOH会产生OH-离子,溶解Ba(OH)2会产生更多的OH-离子。
微量的Ca(OH)2可以溶解,但Mg(OH)2、Al(OH)3、Mn(OH)2、Zn(OH)2、Fe(OH)2和Fe(OH)3、Cu(OH)2不能溶解。
NO3-、Cl-、SO42-和CO32-是常见的阴离子。
溶解H2CO3会产生H+和CO32-离子,而溶解K2CO3和Na2CO3会产生CO32-离子。
BaCO3、CaCO3和微量的MgCO3可以溶解,但MnCO3、ZnCO3和FeCO3不能溶解。
Ag2CO3不溶解,但Ag+可以溶解。
NH4+、K+、Na+、Ba2+、Ca2+、Mg2+、Al3+、Mn2+、Zn2+、Fe2+和Fe3+、Cu2+和Ag+是常见的阳离子。
溶解HNO3会产生H+和NO3-离子,溶解HCl会产生H+和Cl-离子,溶解H2SO4会产生H+和SO42-离子,而溶解NH4Cl会产生NH4+和Cl-离子。
溶解KNO3和NaNO3会产生K+和NO3-离子,溶解K2SO4和Na2SO4会产生SO42-离子。
BaSO4可以微量溶解,但CaSO4、MgSO4、MnSO4、ZnSO4、FeSO4和CuSO4可以溶解。
微量的Ag2SO4可以溶解。
NH4OH可以溶解,但NH3和H2O不能溶解。
溶解(NH4)2SO4和(NH4)2CO3会产生NH4+和SO42-或CO32-离子。
溶解Ba(NO3)2和BaCl2会产生Ba2+和NO3-或Cl-离子,溶解Ca(NO3)2和CaCl2会产生Ca2+和NO3-或Cl-离子,溶解Mg(NO3)2和MgCl2会产生Mg2+和NO3-或Cl-离子,而溶解Al(NO3)3和AlCl3会产生Al3+和NO3-或Cl-离子。
Mn(NO3)2和MnCl2、Zn(NO3)2和ZnCl2、Fe(NO3)2和FeCl2、Fe(NO3)3和FeCl3、Cu(NO3)2和CuCl2以及AgNO3和AgCl都可以溶解。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在化学当中,溶解是指物质在溶液中弥散分散的过程。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物质的溶解度1.1 溶解度的概念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最大量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通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1.2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1.2.1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通常会使溶解度增大,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溶液的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活动性增强,势能垒降低,使得溶质能够更好地溶解入溶剂中。
1.2.2 压力的影响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气体溶解度而言。
当压力升高时,溶解度也会增大,这是因为气体溶解在溶液中是一个逆向的自由化学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产物增多,从而使溶解度升高。
1.2.3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大,而非极性溶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也比较大。
1.3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变化关系曲线。
对于大部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溶解度曲线为正斜率曲线,而对于部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溶解度曲线为负斜率曲线。
二、溶解过程2.1 溶解的定义及特点溶解是物质在溶液中实现离子间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散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通过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扩散均匀分布在溶剂中的溶液。
2.2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溶解过程中存在着热效应,通常分为溶解热和溶解热量变。
溶解热是指单位物质的溶解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通常是焓变/摩尔。
溶解热量变是指单位溶质物质的溶解引起的液体溶液温度的变化。
2.3 溶解过程的速度溶解过程的速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溶质粒子的大小、溶剂的搅拌和温度等。
一般情况下,溶解速度会随着溶质粒子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搅拌会加快溶解速度,而温度的升高也会促进溶解过程的进行。
初中化学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解析与计算
初中化学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解析与计算溶解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过程,它描述了固体溶质在溶剂中分散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本文将解析溶解度与溶解过程,并介绍相关的计算方法。
一、溶解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能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用g/100 mL或mol/L来表示。
溶解度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
1.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力会影响溶质的溶解度。
通常情况下,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高,而非极性溶质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高。
2. 温度:在常压下,通常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但也有例外,如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 压力: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对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亨利定律指出,气体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
二、溶解过程理解溶解是溶质的小颗粒分散在溶剂中的过程,溶解过程可分为溶解、溶质溶解和溶液形成三个步骤。
1. 溶解:溶质的小颗粒与溶剂发生相互作用,分散成单个的离子或分子。
2. 溶质溶解:溶质分子或离子融入溶剂,形成溶质颗粒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溶液形成:当溶质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并且达到了平衡时,溶液形成。
溶解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溶质在溶液中同时溶解和析出,直到溶解和析出的速率相等,达到溶解平衡。
三、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的计算方法依赖于溶质的性质和所需的表达式形式。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摩尔溶解度和质量溶解度。
1. 摩尔溶解度(溶解度的摩尔分数):用于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摩尔分数,通常用x表示。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剂的摩尔数2. 质量溶解度(溶解度的质量分数):用于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分数,通常用w表示。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的计算需要已知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或质量,并且需将它们转化为相同的单位后进行计算。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的最大质量。
它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物理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溶质的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下面是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1.溶质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溶解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溶解度较大的化合物通常是带有极性基团的物质,例如氢键的形成能增加极性物质的溶解度。
另外,一些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较大,因为它们会形成带电的离子在溶液中移动。
2.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力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通常来说,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极性相似,溶解度会较大。
此外,溶解度还受到溶剂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一些溶质在升高温度后溶解度会减小。
3.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一些物质在升高温度后溶解度会减小。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只影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实验方法有过饱和溶液制备、饱和溶液制备和质量法测定等。
在实际应用中,溶解度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妆品、冶金等领域。
例如,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药物溶解度的研究对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溶解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溶质的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深入了解溶解度的规律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
溶液和溶解度溶解度的定义关于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及其计算溶解度的定义四要素溶解度的含义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的定义判断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溶解度曲线气体的溶解度★★★★★★★★★★★★★★★★★★溶液的组成溶解中的现象1.溶液、溶剂、溶质的含义和溶解现象。
2.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 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2. 溶液和浊液3. 乳化难度:★★★难度:★★难度:★难度:★★难度:★难度:★知识框架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板块一、溶液的组成1.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性:溶液中任意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为溶剂.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把量多的看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为溶质.【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透明,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3)物质在溶解时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如CaO溶于水的溶质是Ca(OH)2不是CaO.【总结】(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因为它至少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2)溶液是均一的,也就是说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3)溶液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溶液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分离.(假设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4)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6)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是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就是水溶液.比如医用消毒酒精是含酒精70~75%的溶液,它的溶质就是酒精,溶剂是水.板块二、溶解中的现象1.物质溶解伴随热量变化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温度不变):如NaCl.知识点一2.溶液和浊液项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在水里的物质溶解性溶不溶不溶状态固、液、气固液分散在水里的粒子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现象透明且均一浑浊、不均一浑浊、不均一久置现象不变(稳定)沉淀分上、下两层(不稳定)举例糖水、盐水混浊的石灰水牛奶、原油相同点都是混合物3.乳化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溶液,而不溶的可以形成浊液.在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油虽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却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且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上、餐具上的油污洗掉.②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在溶解到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③生活中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等.【例1】(★)溶液是一种()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无色透明液体【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A.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例题精讲【例3】 (★★★)向澄清石灰水中连续通入CO 2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A .溶液→乳浊液→溶液B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C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D .溶液→悬浊液→溶液【例4】 (★★)在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式为( )A .小颗粒B .小液滴C .单个分子或离子D .三种情况都有【例5】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不可能...是A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B .水和生石灰C .水和氢氧化钠D .水和硝酸铵板块一、溶解度的定义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① 条件:一定温度下.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故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 标准:100g 溶剂中.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此处100g 是单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③ 状态:达到饱和时.只有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质的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一个确定的量.④ 单位: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3.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的含义:知识点二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板块二、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我们把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①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否则会失去意义.② 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意】① 溶质为Ca(OH)2和气体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②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一些溶解度很大的物质,如不饱和的KNO 3溶液,很可能是浓溶液. ③ 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板块三、溶解度曲线及其计算1.溶解度曲线的表示的意义点:图中任意一点表求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线:图中每条曲线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面:曲线上的面(包括曲线)表示一种饱和溶液,曲线下的面表示一种不饱和溶液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思考】打开可乐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瓶中冒出,喝完可乐后,常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 【解析】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会减小,原先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会逸出,于是我们看到大量气泡从瓶中冒出;喝下汽水后,体内温度高于汽水温度,这样,温度升高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便会减小,于是二氧化碳气体从胃里逸出,造成打嗝现象.【例6】 (★)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的解释正确的是( )A .20℃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 .20℃时,100 g 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C .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例7】 (★★)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 .食物里的营养成份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例8】 (★★)下列事实,能说明X 物质的溶液 (t ℃时)是饱和溶液的有( )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 固体;②加入5克X 时,有部分X固体未溶解;例题精讲③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冷却时有X晶体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总结-掌门1对1
溶解度知识点为期末比考点之一,今天为大家整理的这部分知识点,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哦!
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义: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二、固体的溶解度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三、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1、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关系:
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 =纯净物质的质量
纯净物质的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物质纯度=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 = 1杂质的质量分数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将含杂质的物质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2)将纯净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将计算得到的纯净物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五、溶解度曲线
1、定义: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交点:表示几种物质在交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查阅某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
②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比较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④选择适宜方法(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关系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00%
七、溶液的配制
1、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配贴签
2、误差分析:⑴计算错误⑵天平称量错误⑶量筒量取水错误
八、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
1、关系式的计算
2、溶液的稀释计算
溶液的稀释计算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九、混合物的分离
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分离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混合物的分离: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
②、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