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考试知识点

合集下载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_、管理[识记]盾程的含义1、管理疑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聾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

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窓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2)」g始民主的管理制度;⑶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紀.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甲労列限制:⑷管理思想掠出.侣经齡管理仍苗主导料侑C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枚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济管理成術管理的重点C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旨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托枚利:平衡另亓利需萼求C私人管理I: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特征:以客禾卄犬曰的:以市场犬导向C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

⑴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

⑵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

(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⑵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

(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

管理学(邢以群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管理学(邢以群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②组织经营:指组织所具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以及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包括人员素质、资金实力、科研力量、信誉等。
j. 集权与分权 P213
集权是组织将决策权集中于最高层管理者或某上一级部门,下级部门只能依据上级决定和指示执行决策。
分权是一个组织向其下属各级组织进行系统授权的过程,是形成任何组织内部各组织单元之间权力关系的基本手段。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一个人被打动的过程,着重研究行为是如何产生、发展、改变和结束的过程,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d. 关于权变管理理论以及费特勒模型 P246
有效的领导行为应当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费特勒从1951年开始,首先从组织绩效和领导态度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研究,经过长达15年的调查实验,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简称费特勒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授权的益处:可促使管理者专注而有效地达成目标;可促使员工愉快而高效地完成工作;有助于组织培养人才和提升效益。
c. 目标管理 P108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发表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先由组织明确提出一定时间期望达到的理想的总目标,然后由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将其实现的管理方法或制度。它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
集权是分权的对立面
k. 领导者影响力及其来源 P238
领导者影响力能使大家建立群体规范,落实角色分工,统一群体成员思想认识,增强内聚力,将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
领导是个体对他人施加影响,带领和指导他人活动以实现群体或者组织目标的过程。施加这种影响的个体就是领导者。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知识点(一览)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知识点(一览)

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知识点(一览)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知识点(一览)(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得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二)企业的形成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它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三)企业的发展1、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1)手工生产时期。

手工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厂手工业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工厂生产时期工厂手工业逐渐被工厂企业所代替。

(3)企业生产时期。

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

中级经济师从事相关专业如何判定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中的“从事专业工作”是指经济相关专业,但并不一定指从事经济工作,只要是与报考的专业有些关联的岗位即可,主要包括两类:1、从事的是与经济相关的工作,即在单位的工作性质与经济相关,如财务、会计、审计、助理经济师等相关岗位。

2、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或岗位与中级经济师考试开设的10个专业之一相关,比如金融、农业、交通、建筑、人力等等。

中级经济师报名要工作证明吗?1、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的报考人员须电子签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告知承诺书,考试机构不再索要相关证明材料,按承诺办理报名相关事宜,不需要工作证明。

管理学基础纸考复习范围2021春

管理学基础纸考复习范围2021春

管理学基础纸质考试复习范围2021春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判断正误10分,配伍题10分,简答题30分,案例分析20分一、简答题1.管理的内涵答: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答:员工是“社会人”;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员工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一项有效的公司战略的构成要素答:一般来说,战略远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

4.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答: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再将部门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5.合理设计组织结构的原则答:有效性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分组管理原则;协调原则;弹性结构原则。

6.正确理解决策的含义答: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7.外部选聘管理人员的优缺点答:外部选聘管理人员的优点:a. 外聘的管理者具有“外来优势”。

b. 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c. 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选聘管理人员的缺点:a. 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

b. 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

c. 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8.内部提升管理人员的优缺点答:内部提升管理人员的优点:a. 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b.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c. 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准确性。

d. 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内部提升管理人员的缺点:a. 可能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b. 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并抑制组织的创新力。

9.领导者的权力来源答:一般来说,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它在领导者的权力的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即自身影响力,它与领导者个人的能力魅力以及对他人的贡献和价值有关。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第⼀章管理基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动⽅案。

2、组织职能---建⽴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标⽽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的⼀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为实现组织⽬标⽽共同努⼒的⼈。

管理者的⾓⾊⼈际⾓⾊——代表⼈⾓⾊、联络者⾓⾊和领导者⾓⾊信息⾓⾊——监听者⾓⾊、发⾔⼈⾓⾊和传播者⾓⾊决策⾓⾊——企业家⾓⾊、处理混乱的⾓⾊、谈判者⾓⾊和资源分配⾓⾊管理者的技能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

2、⼈际技能---与⼈共事、与⼈打交道的能⼒。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管理范围内的⼯作时所需运⽤的技术、⽅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员及其⼯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员及其⼯作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

管理者的层次越⾼,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章管理理论的产⽣与发展西⽅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p141.劳动分⼯的观点斯密认为,劳动分⼯导致劳动⽣产率提⾼。

2.经济⼈观点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的活动所产⽣的。

西⽅古典管理理论(简答)主要代表⼈物是美国的弗雷德⾥克·温斯洛·泰勒。

他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作定额---⽅法:把⼯⼈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将每⼀个动作、每⼀道⼯序所使⽤的时间记录下来,去掉多余的动作和不必要的时间。

大一管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管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在大一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管理学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 管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体系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二、组织管理1.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3. 组织的管理模式和原则4. 组织的效能和效益评价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作用2. 领导的风格和方法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4. 决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四、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目标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培训与发展4. 绩效管理和激励五、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市场分析和市场调研3. 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4. 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组合六、管理沟通与协调1. 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方法2. 管理协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3. 冲突管理和问题解决4. 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七、项目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3. 项目计划与控制4. 项目绩效评估和风险管理八、组织行为学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意义2. 个体行为与绩效3. 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4. 共享经济与组织行为学九、战略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环境分析和产业分析3. 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4.战略实施与控制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大一管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管理学和实践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复习和总结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注:本文以描述性文字的形式呈现知识点总结,不以合同或作文的格式进行书写。

利用小节的方式进行分段操作,不使用“小节一”、“小标题”等词语)。

管理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管理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管理学考试必背知识点管理的定义: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管理者在与人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人们的热情的技能。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微观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组织管理理论:1、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贡献:在管理中提倡科学方法。

创造有助于改善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局限:假定工人为“经纪人”。

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没有解决企业组为一个整体该如何管理的问题。

3、法约尔: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当的集权与分权、跳板原则、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行为管理理论:梅奥。

理论前提:影响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人的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贡献: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纪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决策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决策的分类:(按时间划分)1.长期决策:事关组织发展反方向的长圆形、全局性的重大决策。

短期决策:为实行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饿短期策略手段。

(重要性划分)2.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决策的主体)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按决策的起点)4.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所涉及的问题)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问题所处的条件)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决策的方法:集体决策法:1、头脑风暴 2.名义小组3.德尔菲法有关经营方向的决策方法:1.四象限法(业务增长率和相对竞争地位) 2.九象限法(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市场前景)(重点)有关活动方案选择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案 2.风险型决策方案3.不确定型决策方案(重点)计划 愿景和使命:1.核心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持久的和本质的原则),核心目标(核心目标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目的,而不是具体的目标和公司战略。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理考试重点归纳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理考试重点归纳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理考试重点归纳(一)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 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 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 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 社会属性。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 P3)科学性: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 B 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 (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 1924—— 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 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 《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4) A 、人际角色: E 、信息角色: C 决策角色: (5) 管理者的角色: a 代表人 a 监督人 a 企业家 管理者的技能: (P7)b 领导者b 传播者b 冲突管理者(P8) a 技术技c 联络者; c 发言人; c 资源分配者 b 人际技能 d 谈判者 c 概念技能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5. 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6. 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3. 及时反馈与跟踪4. 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名词解释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3.组织工作的内容:①组织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并对之加以分类②要考虑决定管理宽度,引起组织结构分级的因素,它决定着组织结构的纵向性划分③考虑决定各种类型部门划分的因素,这牵涉到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问题④在上述划分和组合的基础上,还必须将监督各单位或各部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个单位的管理者,这牵涉到职权配置的问题⑤还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进行协调和整合。

4.组织工作的特点:①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②组织工作是动态的③组织工作是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5.从组织工作的内容来看,组织工作包括了职位设计,纵向和横向设计,职权设计,组织结构的协调等逻辑过程。

6.技术是将组织的输入变为输出的转化过程。

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的是英国的乔安·伍德沃德。

把各种类型的组织所对应的技术分为三大类:①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②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③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8.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也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9.组织的规模是影响结构的另一因素。

这里用一个组织的正式雇员的人数来表示其规模。

10.组织的规模不是永远不变的。

11.一般可以用四阶段来描述组织的生命周期,即第一阶段是诞生;第二阶段是青年阶段,其特征是全面的扩张和成长,第三阶段为壮年阶段,是一个有成长逐渐转为稳定的阶段,第四阶段为成熟阶段,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最终也许还会向衰落转化。

12.影响组织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所采取的战略。

组织的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组织的整体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13.采用防守型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常常表现为高耸型,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窄,倾向于按照职能来进行组织。

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

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

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一、管理概论1.1 管理的概念与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中对人、物和信息等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

1.2 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它们是管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职能。

二、组织管理2.1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部门间的协调关系、职权与责任的分配等。

组织设计是指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调整。

2.2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中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互动关系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3.1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具活力的资源,其特点包括不可复制性、不可移动性、季节性和高度技术性等。

3.2 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组织通过培训、激励和激励机制等手段,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达到组织发展的需要。

四、市场营销4.1 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差异化营销策略、集中营销策略、拓展营销策略和细分市场营销策略等。

4.2 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是指组织对市场环境的调查分析、产品定位、定价、推广和销售等营销活动的管理。

五、财务管理5.1 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资本预算分析、财务杠杆分析等。

5.2 资本市场与融资资本市场指的是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的市场,融资是企业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

六、战略管理6.1 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组织在市场中寻找自己独特的竞争位置,以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

6.2 战略管理的流程战略管理的流程包括战略规划、实施和评估等环节,是组织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七、创新管理7.1 创新管理的含义与特点创新管理指的是组织为了适应变化中的环境,不断地开展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创新活动。

7.2 创新管理的策略创新管理的策略包括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以及实施创新文化和创新组织。

结语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是希望帮助考生系统地理解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结合实践加以理解和运用。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考试知识点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考试知识点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考试知识点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考试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ISO 9000系列标准。

3. 质量管理原理: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顾客导向、持续改进、过程方法等。

4.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5.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包括质量管理计划、组织资源、实施控制和监督等。

6.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了解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目的和程序,以及审核员的职责和要求。

7.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方法,如PDCA循环、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8.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要求,如认证机构的选择、审核过程和证书发放等。

9. 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评估:了解如何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包括内部评估和顾客满意度调查等。

10. 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质量认证法等。

以上是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来进行备考。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整理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 管理的产生和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协调2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二.管理的必要性1 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活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 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 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1.2 简述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1 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2 管理活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3 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1.3 管理的含义有哪些1 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 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 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 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1.4 管理的职能有哪些?1 计划(首要职能,是基础和依据)2 组织3 领导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和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4 控制1.5 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共同衡量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效果是目标达成度1.6 简述管理者的概念和分类?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组织活动中形式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同自己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人。

二.管理者的分类1 按所处层次的不同: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按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专业管理者、综合管理者1.7 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1 人际关系角色2 信息传递角色3 决策制定角色1.8 建设管理者的技能?1 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2 人际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3 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1.9 简述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成功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

鉴于此,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类型体现了管理学能级原理的要求,将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考试知识点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考试知识点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考试知识点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部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设立的一系列活动、资源和方法的集合。

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及参考内容: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和要素。

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理解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框架。

- 熟悉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

- 掌握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3. 质量方针与目标- 理解质量方针的概念和作用。

- 掌握制定质量方针的要求和步骤。

- 熟悉质量目标的制定方法和实施步骤。

4. 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了解质量手册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 掌握程序文件的制定和控制方法。

- 熟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更新和维护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理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标识和编号方法。

-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和审查流程。

6.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控-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程序。

-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监控的指标和方法。

7. 过程管理与改进- 理解过程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 掌握过程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

-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法和技术。

8. 内部质量审核- 熟悉内部质量审核的目的和要求。

- 掌握内部质量审核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了解内部质量审核的角色和职责。

9. 不符合品与纠正措施- 理解不符合品的概念和分类。

- 掌握不符合品的处理和纠正措施的方法。

-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法和技术。

10.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熟悉绩效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掌握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 了解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实施过程。

专升本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专升本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专升本管理学必背知识点管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的学科,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门学科。

专升本管理学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过程、管理职能、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下面是专升本管理学必背的知识点:1.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是协调组织中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环节。

3.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计划是指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针和具体措施;组织是指配置组织资源,建立组织结构,分配职责和权限;领导是指激励和指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控制是指衡量和评估组织目标的实现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4.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组织之间的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与沟通、冲突与协调等。

5.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手段,合理配置和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

6.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主要有线性结构、职能结构、事业部制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等。

7.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创造的、形成的和积极影响组织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可以影响组织的目标、决策、行为和绩效。

8.领导力:领导力是指影响他人,并使其共同朝着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向努力的能力。

领导力分为权威领导、激励领导、参与领导、情感领导等。

9.团队管理:团队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地建立和管理团队,提高团队效能。

主要包括团队建设、团队沟通、团队决策、团队评估等。

10.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和进行反馈,以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整体绩效。

主要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奖惩机制等。

11.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内进行变革时,对变革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以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mba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mba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mba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管理类综合考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1. 管理学基础: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2. 组织行为学:涉及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行为和动力。

包括知觉、动机、激励、领导、权力与政治、沟通等。

3. 市场营销: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等。

4. 运营管理:涉及产品或服务的规划、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

包括设施选址、生产计划、作业计划、供应链管理等。

5. 财务管理:财务报告、财务分析、预算编制、资本预算、风险管理等。

6. 战略管理:企业愿景与使命、外部环境分析(PEST, SWOT, Porter’s Five Forces)、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国际化
战略等。

7. 创新与创业:创新管理、创业精神、商业计划书等。

8.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等。

9.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策略等。

10. 决策理论:包括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和直觉决策模型等。

11. 项目管理: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项目风险管理等。

以上只是大致的框架和内容,具体的知识点需要参照各高校的MBA课程大纲或相关教材。

如果你有特定的目标高校,建议直接查阅该校的官方教材或课程大纲,以获取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本文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管理学原理(初级)》2023年白瑷峥版和管理学原理(初级)(课程代码13126)自学考试大纲编写。

作者分析历年真题整理出了考核知识点并标记了重点,供大家参考。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管理概述★★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动态过程(4)管理的实质是协调1.2.管理的职能★★(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1.3.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1)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缺少的活动。

(3)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方面考虑,管理都有其重要作用,忽视管理就不可能有效率和效果。

所以,管理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重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1.4.管理的特征★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5.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①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例如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者总经理及其它高级经理人员。

②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

管理学大一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大一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大一考试知识点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等方面的学科,旨在培养大一学生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本了解。

以下是管理学大一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管理学基础概念1.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围2. 组织的要素和特点3. 管理者的职责和角色4.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二、管理过程1. 规划与决策a. 规划的重要性和目标设定b. 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组织与领导a. 组织结构和设计b. 领导风格和技能3. 激励与控制a. 激励理论和实践b. 控制的目的和方法三、组织行为学1. 个体行为a. 个人特质和动机b. 个人决策和行为2. 团队行为a. 团队动力和协作b. 团队决策和冲突管理四、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1. 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2. 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五、管理实践案例分析1. 综合应用管理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引用真实案例对管理学理论的应用进行讨论以上知识点是管理学大一考试的基本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应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

此外,为了更好地备考管理学大一考试,建议学生采取以下学习方法和技巧: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 阅读管理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掌握核心概念和理论。

3. 多参加讨论和小组活动,提升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多做习题和案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关注管理学的最新进展和实践案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练习,相信大一学生们可以顺利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油!。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名词解释:1、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3、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1、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2、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1、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2、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1、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2、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2、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管理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

管理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

管理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考研内容涉及到了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考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备战考试,下面将对管理学考研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

1.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的概念与作用:组织行为是指研究个体在组织内的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它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员工,提高组织的绩效。

- 个体行为: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动机、人格特征等方面。

- 团队行为:研究团队形成、团队决策、团队沟通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效能。

- 领导行为:研究领导力的发展、领导风格的选择等方面,帮助管理者提高领导能力和组织的领导力。

- 组织结构与设计:研究组织的结构与设计,包括权威关系、组织文化、职权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2.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重要性: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招聘与选拔: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招聘和选拔,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减少人才流失。

- 培训与开发:研究企业培训和员工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在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绩效管理:研究如何合理地评估和激励员工的绩效,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 薪酬管理:研究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的概念与特征:研究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 产品与品牌管理:研究产品和品牌的开发与管理,包括产品定位、品牌战略等方面的内容。

- 渠道与分销管理:研究渠道的选择、管理和维护,确保产品能够迅速、高效地达到消费者手中。

- 价格与定价策略:研究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和定价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 市场营销沟通:研究市场营销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链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 b2.信息化(P14)信息化就是知识化,即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知识信息的生产率和吸收率的提高过程。

信息化即信息资源的空前普遍和空前高效率的开发、加工、传播和利用;人类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空前获得解放。

信息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进步信息化是社会形态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动态过程。

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内在动力。

信息化是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3.信息社会(P16)①概念的来源及含义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标志的社会。

②衡量标准a.定性指标连接所有村庄,并建立社区接入点;连接所有大学、学院、中学和小学;连接所有科研中心;连接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邮局和档案馆;连接所有医疗中心和医院;连接所有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并建立网站和电子邮件地址;根据国情,调整所有中小学课程,以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确保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电视和广播服务;鼓励内容开发并创造技术条件,使世界上所有语言均能在因特网上得到体现和使用;确保世界一半以上的居民在可及范围内获得信息通信技术。

b.定量指标&信息系数:指的是与信息有关的消费占全部家庭开支的比例信息系数超过50%&信息产业和信息从业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信息部门的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③信息社会的五大定律摩尔定律:是由因特尔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经长期发现得之。

关于摩尔定律有三种“版本”:①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②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

③用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十八个月翻两番。

总之,“摩尔定律”归纳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揭示了半导体和计算机工业为信息产业内部的动力,以指数形式实现持续变革的作用。

梅特卡夫定律:指网络的价值与其节点的平方成正比.即网络的价值V=K×N^2(K为价值系数,N为网络节点数).此定律是用以太网络的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

按照这一规律,网络、软件、标准、游戏等使用者越多,其价值就越高,也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因此系统开发者可以利用低价(或免费)来吸引使用者,一旦使用者数量达到临界点,网络效用以几何级数增长后,开发者就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费用。

梅特卡夫效应使传统经济的“报酬递减定律”被数字经济的“报酬递增定律”取代。

扰乱定律:指出社会体制以渐进的方式成长,但是科技却以几何级数发展,当这两者之间的鸿沟越大时,就可能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这一定律是赖利·康斯与梅振家提出的。

吉尔德定律:也称胜利者浪费定律。

由乔治·吉尔德提出,最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价格最低的资源将会被尽可能的消耗,以此来保存更昂贵的资源。

雅虎法则:是由upside杂志主编richadl.brandt在网上专栏inside upside中提出来的,指只要当雅虎继续控制着史无前例的价格/收入比,互联网将继续是投放金钱的巨大场所。

其核心是金钱(财富流量)与信息名义价格和货币收入之比间的内在关系。

“雅虎法则”进步的地方在于注重信息资产对获得财富的决定作用以及信息资产对货币资产的支配。

4.知识管理(P24)A.概念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诸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

•行为学派•技术学派•经济学派•战略学派行为学派代表人物:卡尔·斯威比野中郁次郎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

注重对组织中的人进行管理,强调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或对组织学习的研究。

技术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H·达文波特知识管理真正显著的方面分为两个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

注重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群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知识进行标识、组织、加工与传递。

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H·达文波特托马斯·A·斯图尔特知识管理是帮助认识谁和什么是公司真正的资源,正如企业的设备、机器、资金和人力资源,企业的知识资产也同样需要管理以取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侧重于通过知识管理求得经济效益。

战略学派代表人物众多(沃纳菲尔特、格兰特、帕维特德等)内涵:一种战略和方法;知识的沉淀、共享、发布和发掘;以提供业绩为目的;是一个过程;知识、管理与技术的结合。

外延:知识在个人、群体、组织和跨组织产业甚至一个国家内关于知识的创造、交流、共享和利用的各个领域。

侧重面向不同组织的不同战略目标。

B.特征:在管理理念上: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在管理对象上:知识管理以无形资产管理为主要对象,比以往任何形式管理形式都更加强调知识资产的重要性。

在管理内容上:要遵循“知识积累—创造—应用—形成知识平台—再积累—再创造—再应用—形成新的知识平台”的循环过程。

在管理范围及重点上: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但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点,并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共享与转换。

在管理目标和策略上:以知识管理创新为直接目标,以建立知识创新平台为基本策略,智力性和创新性是知识管理的标志性特点。

在组织结构上:与以往其他管理形式所采取的金字塔式的等级模式不同的是,知识管理采取开放的、扁平式管理的学习型组织模式。

C. 知识转化模型——SECI模式IT(信息技术)4.信息的类型0次:零次信息是信息直接获取者获取并形成为原始记录的信息或直接通过信息直接获取者的表象形态(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传递的原始信息。

从信息理论来讲,零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

即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形成的言语、神情、动作、气氛等表象形式。

其主体是口头信息及行为表现,包括广义的网络语言。

零次信息是经过人的眼、耳、鼻、口等感觉器官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及其表象形式。

例如:一个物体在运动,人们眼睛看到这一现象且传输到头脑中形成思维,说明这个物体在运动的这个过程,就是零次信息形成的过程,其表象形式可能就是具体的一句话:“这个物体在运动。

”这一句话,就是一个零次信息。

该信息的发源体就是这个被人们认为在运动的物体。

1次:一次信息又称为原始信息,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产生或得到的各种数据、概念、知识、经验及其总结。

一次信息在整个文献中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所包括的新鲜内容最多、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等,这些文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等明显特征。

2次:它是一种按照信息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深度进行对信息进行分类的,是指根据特定的需求,对原始信息资源(一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改编、重组、综合概括生成的信息。

二次信息用文献方式表达,便成了二次文献。

最典型的二次文献是文摘期刊、文摘报、索引期刊和通报、简报等等。

3次:三次信息是指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线索,查找和使用一次信息以及其他材料整合后产生的信息,如研究报告、综述、述评等。

三次信息的文献表达方式是三次文献。

典型的三次文献是各种手册,指南工具书、词典,年鉴和其它专题资料集等。

5.信息资源管理(P91)信息资源大量的、序化的信息配套资源信息信息资源管理管理6.卫生信息管理7.“3251”工程(见背面)8.信息推送信息拉取:用户请求通过浏览器发向Web服务器,服务器将Web回传信息发送回用户端信息推送:用户向某个网络信息中心提供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由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将相关主题的信息直接发送给用户信息推送方式:频道式推送、邮件式推送、专用软件式推送关键问题:对信息的分类处理、个性化推送⏹信息源:一般指组织或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P87)9.信息采集的原则11.信息采集的途径可靠性原则自然观察描写针对性原则社会调查走访及时性原则文献检索查阅系统性原则网络信息获取经济性原则信息采集的方法预见性原则观察法信息采集策略社会调查法✓全采集策略信息采购与交换法✓选择性采集策略信息检索与捐赠法✓“呈缴本制度”式采集策略信息检索法✓委托式采集策略咨询法✓分布式信息采集策略信息征集法10.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选择题)语法信息组织(常用方法)语用信息组织(常用方法)①字顺组织法重要性大小组织法②代码组织法权值组织法③地序组织法概率组织法④时序组织法特色组织法⑤其它组织法语义信息组织(常用方法)①分类组织法②主题组织法12.信息描述(P106):信息描述是指根据组织和检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描述规范或规则对信息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信息揭示(P107):信息揭示是指对信息内容特征进行深层次揭示并转换成主题标识的过程。

信息组织:信息组织即信息的有序化与优质化,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使信息集合达到科学组合实现有效流通,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

信息组织具有:类聚性,系统性,动态性,多重性,综合性信息标引:信息标引是指在分析文献内容的基础上,用某种检索语言把文献主题以及其他有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作为文献存储与检索依据的一种文献处理过程。

依照标引的依据可以将信息标引分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

13.信息交流基本原理(P120)申农模型七要素:信源信道信宿信息符号反馈环境14.信息交流类型内向交流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大众交流15. 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造成受众依赖媒介来选择世界,逐渐远离现实,被传播者左右,或是满足于这种间接了解的方式,把积极地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信息过量淹没了有用信息,使受众对信息感到麻木、冷淡;✓受众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大众传播中的低级趣味内容降低了受者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甚至诱发了许多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带来了文化、思想、政治冲击,对社会制度构成威胁。

16.拉斯韦尔的5w模式17.信息交流障碍(举例、扩充)(P136)•信息交流发生障碍(信源)信息无序与利用有序产生的障碍信息时滞障碍•信息交流传递障碍交流渠道障碍干扰障碍管理障碍•信息交流接收障碍(信宿)接受需求障碍接收语言障碍(自然语言障碍学科专业语言障碍检索语言障碍)接受技能障碍•信息交流环境障碍(大环境)政治因素法律法规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18.医患交流障碍语言障碍时间障碍沟通心理障碍19.层次分析法评价医院的好坏(P152)(见书)20.信息计量方法的应用场合测定核心期刊评价科技人才指导信息收藏管理测定检索工具的完整性研究信息利用规律21.影响因子(P161)主要在研究科技期刊时使用,等于期刊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两年)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