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实验大纲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esign of Heat Treating Processes)课程编号:050251002 学时/学分:3周/6学分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7年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二)课程设计性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必修课、考查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的现代检测方法,材料科学基础2、后续课程:工程材料学,热处理设备设计,材料的表面处理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1. 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受到卓越工程师基本的训练。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2. 基本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2个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写出设计说明书。
两个热处理工艺的类型为:(1)设计典型零件的一个普通热处理工艺;(2)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设计、表面热处理工艺设计、特种热处理工艺设计、铸铁热处理工艺设计和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任选其一。
热处理工艺制定以学生生产实习的企业为设计依据,包括零件图纸、材料种类、设备条件、管理规程等。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设计第二周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设计、表面热处理工艺设计、特种热处理工艺设计、铸铁热处理工艺设计和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任选其一。
第三周周一~周三撰写设计说明书周四~周五答辩四、指导方式教师面对面指导设计工作,解答疑难问题。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总成绩=平时成绩(20%)+设计报告成绩(40%)+ 答辩成绩(40%)。
考核小组由5人以上教师组成,分别对学生平时工作状况、设计报告和答辩情况给予评分。
由不少于3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进行答辩。
热处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螺纹磨床丝杠热处理工艺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姓名:薄美玉学号:1012012078指导教师:姜英2013年7月目录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及目的┈┈┈┈┈┈┈┈1二、设计任务2。
1给定零件┈┈┈┈┈┈┈┈┈┈┈┈┈┈┈┈┈┈ 2 2.2技术要求┈┈┈┈┈┈┈┈┈┈┈┈┈┈┈┈┈┈ 2 2。
3 选材论证┈┈┈┈┈┈┈┈┈┈┈┈┈┈┈┈┈┈3三、热处理工序3.1 工艺流程┈┈┈┈┈┈┈┈┈┈┈┈┈┈┈┈┈┈ 43。
2 热处理工艺参数设定┈┈┈┈┈┈┈┈┈┈┈┈┈┈┈4 四工艺曲线五、热处理后检验5.1 热处理后检验方法┈┈┈┈┈┈┈┈┈┈┈┈┈┈ 105.2热处理规范及操作守则┈┈┈┈┈┈┈┈┈┈┈┈┈┈ 11六、热处理材料组织、性能分析┈┈┈┈┈┈┈┈┈┈┈ 14七、加热设备┈┈┈┈┈┈┈┈┈┈┈┈┈┈┈┈┈┈┈19八、心得体会┈┈┈┈┈┈┈┈┈┈┈┈┈┈┈┈┈┈ 20九、参考书籍┈┈┈┈┈┈┈┈┈┈┈┈┈┈┈┈┈┈ 22十、热处理工艺卡┈┈┈┈┈┈┈┈┈┈┈┈┈┈┈┈┈ 22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材控专业热处理方向学生的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热处理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二、设计任务:2.1给定零件:2.2技术要求:淬火后硬度≥56HRc,淬硬层深5。
5—6mm,径向圆跳动≤0。
7mm;2.3选材9Mn2V选材论证:丝杠整体要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在工作中不能产生大的挠度和塑性变形,因此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高的尺寸稳定性.同时其相关工作部位(滚道、轴径)也要求具有高的磨损抗力,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即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与足够的耐磨性。
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第一章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 (1)第三章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3.1 设计任务 (1)3.2 设计方案 (2)3.2.1 12CrN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3.2.2 钢种材料 (2)3.3设计说明 (3)3.3.1 加工工艺流程 (3)3.3.2 具体热处理工艺 (4)3.4分析讨论 (11)第四章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
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1. 设计任务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2、设计方案2.1.工作条件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
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
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件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热处理基于材料的相变和晶体结构变化。通过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 却速率,可以调控晶粒尺寸、相组成和硬度。
热处理工艺流程
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阶段。常见的工艺流程包括退火、淬火、 回火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常用的设备和工具
热处理设备包括炉子、加热器、冷却介质和测温仪器。常用的工具有夹具、 夹具和渗碳等。每种方法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热处理的应用范围和优势
热处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它能够提高材料 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热处理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控制、冷却方式和工艺参数的选择。课件中还将解答常见问题,帮助您更好地理解 和应用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热处理是一种关键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的物理和化学 性质。本课件将深入探讨热处理的原理、工艺和应用,并分享一些注意事项 和常见问题解答。
热处理的定义和作用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控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质、导 热性、电性能等。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材料改良和工业制造。
热处理工艺设计
50CrVA钢调速弹簧的热处理工艺设计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和工艺课程的最终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学问去解决工程问题的实力,并使其所学学问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2热处理课程设计的任务①一般热处理工艺设计②特别热处理工艺设计③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④选择热处理设备⑤设计热处理工艺所需的挂具、装具或夹具⑥分析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⑦填写工艺卡片350CrVA调速弹簧的技术要求及选材3.1 技术要求50CrVA钢喷油泵调速弹簧技术要求如下:硬度:HRC46~513.2 零件图喷油泵调速弹簧的零件如图3.1所示。
图3.1 喷油泵调速弹簧3.3 材料的选择零件用途喷油泵调速弹簧,利用弹簧的受力形变和复原来调整气门的开合,从而调整喷油泵的喷油速度和喷油量。
工作条件(1)喷油泵调速弹簧工作时,要承受高应力。
(2)喷油泵调速弹簧要承受高频率往复运动。
(3)喷油泵调速弹簧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
性能要求弹簧的性能要求为如下几个方面:力学性能:由于弹簧是在弹性范围内工作,不允许有永久变形。
要求弹簧材料有良好的微塑性变形实力,即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要高。
理化性能方面:喷油泵调速弹簧的工况很困难,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因此要求弹簧材料有良好的耐热性,即有高的蠕变极限、蠕变速率较小和较低的应力松弛率。
工艺性能方面:尺寸较小的弹簧热处理时变形大、难以校正和保证弹簧产品质量,宜选用已强化的弹簧材料,冷成型后不经淬火、回火,只须进行低温退火。
这样更能保证大批量小弹簧的产品质量和成本低廉。
材料选择选用50CrVA钢热轧弹簧钢丝卷制。
由于50CrVA钢中含有铬能够提高淬透性并且可降低锰引起过热的敏感性,铬熔于铁素体中使弹性极限提高。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设计题目加工中心主轴指导教师系主任完成日期年月日前言热处理工艺是金属材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本课程设计是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失效分析》﹑《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热处理工艺是整个机械加工过程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工件设计及其它加工工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如何实现工件设计时提出的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满足设计时所要求的多种性能指标,热处理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录前言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5)二.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 (5)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和步骤 (5)3.1零部件简图,钢种和技术要求 (5)3.2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破坏方式和性能要求的分析 (6)3.3零部件用钢的分析 (6)3.3.1 相关钢种化学成分的作用 (6)3.3.2.相关钢种的热处理工艺性能分析 (7)3.3.3钢材的组织性能与各种热处理工艺的关系 (8)3.4热处理工艺方案及工艺参数的论述 (11)3.4.1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及其简单论证 (11)3.4.2锻造工艺曲线 (11)3.4.3预备热处理工艺方案、工艺参数及其论证 (12)3.4.4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案,工艺参数及论证 (12)3.4.4.1 20CrMnMo的正火工艺 (12)3.4.4.2 20CrMnMo的渗碳工艺 (14)3.4.4.3 20CrMnMo的淬火工艺 (17)3.4.4.4 20CrMnMo的回火工艺 (19)3.4.4.5 总的热处理工艺曲线 (22)3.4.5 辅助工序方案 (22)四.选择加热设备 (22)4.1 中温井式电阻炉 (22)4.2 井式渗碳炉 (23)五.工装图 (25)六.工序质量检验项目、标准方法 (27)七.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缺陷分析 (28)7.1常见的渗碳缺陷 (28)7.2常见的淬火缺陷 (29)7.3常见的回火缺陷 (29)八.心得体会 (30)九.参考文献 (31)一、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1. 深入了解热处理课程的基本理论2. 初步学会制定零部件的热处理工艺3. 了解与本设计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4. 设计尽量采用最新技术成就,并注意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二、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设计任务1. 编写设计说明书2. 编制工序施工卡片3. 绘制必要的工装图三、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3.1零部件简图、钢种和技术要求1.简图2.钢种: 20CrMnMo3.技术要求:1.要求主轴头部144.4mm及尾部30mm处渗碳淬火,渗碳层深度1.3~1.5mm;2.硬度为60~65HRC.3.2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破坏方式和性能要求的分析1.零部件的工作条件作为机床的传动件,主轴是传递动力的零件,传递着动力和各种负荷,它的前后端由于承受一定的扭转和摩擦力,它的合理选材直接影响整台车床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 * 大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题目: 50Si2Mn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4-12-15至2014-12-19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目录一、概述---------------------------------------------------------11.课程设计的目的--------------------------------------------------12.课程设计的任务--------------------------------------------------13.课程设计的题目--------------------------------------------------14.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二、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1、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12、化学特点和性能-------------------------------------------------23、制定热处理工艺路线---------------------------------------------34、工艺参数-------------------------------------------------------35、热处理工艺曲线-------------------------------------------------76、分析各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77、缺陷分析-------------------------------------------------------88、选择热处理设备-------------------------------------------------109、测温仪器和温度控制方式-----------------------------------------10三、收获和体会----------------------------------------------------11四、参考文献------------------------------------------------------11第一部分概述1、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六章电子教案-4h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六章电子教案-4h第六章钢的加热生产中,钢件的热处理过程一般都是由升温、保温和冷却三个基本阶段组成。
工件的加热(含升温和保温),一般是为经济、高效地获得以下加热效果:①奥氏体晶粒细小、均匀;②过共析钢的奥氏体碳含量及合金元素含量适当;③碳化物细小、均匀、圆滑;④工件畸变、氧化、脱碳轻微,且没有其他加热缺陷产生。
这样的加热效果是保证在随后冷却中得到优良组织、性能的基础,获得这样的加热效果可称是高质量的加热。
一般在空气炉、燃气(煤气、天然气等)炉中加热时,工件表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脱碳现象。
严重的氧化、脱碳会使工件表面质量恶化,力学性能明显降低。
为防止氧化、脱碳,需采用适当的加热设备、加热介质或保护措施。
本章主要介绍确定加热工艺参数的一般原则,常用加热介质的特点,氧化脱碳的形成过程及保护措施。
第一节确定加热工艺参数的一般原则热处理加热工艺参数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决定,同时还与采用的设备、加热时的升温方式、装炉量以及工艺、性能要求等因素有关,加热工艺参数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
一、加热温度的确定Fe-Fe3C相图是确定碳钢加热温度的主要依据。
确定加热温度时,首先在Fe-Fe3C相图上找到该钢相变的临界温度,然后,综合考虑钢的冶金质量、工件尺寸形状、原始组织、加热方式、性能要求等因素,初步确定加热温度,最终的加热温度需根据工艺试验结果而定。
对一般碳钢工件,可参照表6 -1所给原则初步确定加热温度范围,然后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决定采用上限或下限温度:1)工件尺寸小件取下限温度,大件取上限温度。
2)工件形状形状复杂、易畸变开裂的工件,采用下限;简单工件采用上限。
3)冶金质量用Al脱氧的本质细晶粒钢,取上限;用硅、锰脱氧的本质粗晶粒钢,取下限。
4)原始组织原始组织较细时,取下限,原始组织粗大又不均匀时,取上限。
5)加热速度加热速度快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对生产批量大的工件,初步确定加热温度后,还需进行工艺试验,以最终确定合适的加热温度。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2.1、什么是热处理所谓钢的热处理,就是对于固态范围内的钢,给以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它的性能的一种工艺。
钢本身是一种铁炭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随着加温和冷却速度的变化,不同含炭量的钢,其金相组织发生不同的变化。
不同金相组织的钢具有不同的性能。
因此利用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来控制和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便可得到不同性能的钢。
例如,含炭量百分之0.8的钢称为共析钢,在723摄氏度以上十时为奥氏体,如果将它以缓慢的速度冷却下来,它便转变成为珠光体。
但如果用很快的速度把它冷却下来,则奥氏体转变成为马氏体。
马氏体和珠光体在组织上决然不同,它们的性能差别悬殊,如马氏体具有比珠光体高的多的硬度和耐磨性。
因此,钢的热处理在钢的使用和加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2、热处理的作用机床、汽车、摩托车、火车、矿山、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用的大量零部件需要通过热处理工艺改善其性能。
拒初步统计,在机床制造中,约60%~7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在汽车、拖拉机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零件多达70%~80%,而工模具及滚动轴承,则要100%进行热处理。
总之,凡重要的零件都必须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才能使用。
材料的热处理通常指的是将材料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发生相变,再施以冷却再发生相变的工艺过程。
通过这个相变与再相变,材料的内部组织发生了变化,因而性能变化。
例如碳素工具钢T8在市面上购回的经球化退火的材料其硬度仅为20HRC,作为工具需经淬火并低温回火使硬度提高到60~63HRC,这是因为内部组织由淬火之前的粒状珠光体转变为淬火加低温回火后的回火马氏体。
同一种材料热处理工艺不一样其性能差别很大。
热处理工艺(或制度)选择要根据材料的成份,材料内部组织的变化依赖于材料热处理及其它热加工工艺,材料性能的变化又取决于材料的内部组织变化,材料成份-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材料性能这四者相互依成的关系贯穿在材料加工的全过程之中。
2.3、热处理的基本要素热处理工艺中有三大基本要素:加热、保温、冷却。
热处理课程设计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3Cr2W8V热锻模学校:学院:专业: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绪论.......................................... - 3 -1.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 3 -1.2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 - 3 - 第二章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 - 4 -2.1 相变点的确定.................................. - 4 -2.2 热处理设备的选择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4 -2.3 组织特点和性能的分析.......................... - 7 -2.4 夹具的设计或选用............................. - 10 - 第三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 - 11 -3.1 技术要求..................................... - 11 -3.2 材料的选择................................... - 11 - 第四章热处理工艺................................... - 12 -4.1 预先热处理................................... - 12 -4.2 淬火工艺..................................... - 14 -4.2.1 淬火工艺步骤........................... - 14 -4.2.2 提高钢强韧性的其他淬火工艺方法 ......... - 19 -4.2.3 淬火缺陷、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²²²²²²²²²²²- 19 -4.3 回火工艺..................................... - 23 -4.3.1 回火的必要性:......................... - 23 -4.3.2 回火的目的:........................... - 23 -4.3.3 回火的准备工作......................... - 23 -4.3.4 回火温度确定........................... - 23 -4.3.5 回火保温时间确定 ....................... - 24 -4.3.6 注意事项:............................. - 24 -4.3.7 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 - 24 -4.3.8 回火后的性能........................... - 25 -4.3.10 热处理工序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 27 -4.4 化学热处理................................... - 28 - 第五章设计的体会、见解及主要参考书................. - 30 -第一章绪论1.1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热处理工艺制定问题,包括工艺设计中的细节问题,设备选用,夹具设计,工艺流程,资料、手册的查用,规范、标准等1.2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意义进一步了解热处理的基本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化学热处理的原理;熟悉提高零件等产品质量和寿命所采取的各种热处理方法及其强化规律和适用范围;熟悉钢热处理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掌握热处理工艺学的方法,抓住普遍规律及特殊规律或特点;注意与其他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2.1相变点的确定锻造温度热处理始锻终锻退火淬火回火温度(℃)温度(℃)温度(℃)硬度(HB)预热(℃)加热(℃)冷却介质硬度(HRC)温度(℃)硬度(HRC)1065~1185 850~900860~900205~235800~8501130~1150油冷49~56550~65048~52 临界温度Ac1Ac3Ar1Acm Ms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820~830850 690 1100 3802.2热处理设备的选择选择高温箱式炉图如下:1—炉壳2—炉衬3—热电偶4—炉膛5—炉门6—炉门升降机构7—电热元件8—炉底板可以看出炉膛由高铝砖砌成,自里向外依次为硅藻泥和隔热材料或保温材料,炉底用耐热钢板制成炉板,下方为耐热砖墙支撑,砖墙之间有电热元件。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珠光体转变共析碳钢加热奥氏体化后,在共析温度以下冷却时,奥氏体可发生三种基本的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
这三种转变得到的组织中,马氏体硬度最高,贝氏体次高,珠光体最低。
图2-1是实测的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示意图(也称等温C曲线),图中三条线分别表示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线和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
奥氏体在A以下不同温度等温冷却时,将发生以下转变:A1~550C珠光体转变,550C ~Ms之间为贝氏体转变。
在Ms以下则发生马氏体转变。
珠光体区又分为粗珠光体P、细珠光体S (也称索氏体)、极细珠光体T (也称托氏体);贝氏体区分为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
如将共析钢工件冷至650 C并等温,当等温时间与珠光体转变开始曲线相交时,奥氏体将开始发生珠光体转变,转变为细珠光体S;此后,随等温时间延长,奥氏体不断减少、S不断增多,当等温至与珠光体转变终了曲线相交时,奥氏体全部转变为So. 丄一iLLI IIIQ3 2 8 50 2 B 30 2 £ |5s nun h时间图2-1共析碳钢等温转变曲线示意图本章主要介绍珠光体组织形态、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力学性能等。
第一节珠光体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一、珠光体组织形态当含碳量为0.77%的奥氏体冷却到A i温度以下时,发生共析转变,分解为片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交替重叠组成的共析组织(见图2-2)。
这种组织经浸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金相形态酷似珍珠母产生的光学效果,故而得名珠光体。
珠光体组织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体积比约为7:1,故铁素体片总是比渗碳体厚。
图2-2 共析碳钢片状珠光体500X珠光体的金相组织中有许多片层排列位向大致相同的小区域(见图2-3 ),称为珠光体领域或珠光体团。
在一个原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位向不同的珠光体团。
相邻两渗碳体(或铁素体)片中心之间的距离虫称珠光体片层间距(见图2-3a所示)。
片层间距S o是影响珠光体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热处理原理和工艺培训课件
刀具热处理
刀具热处理
01
刀具的热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从而提高切削效率和
刀具寿命。
高速钢刀具
02
高速钢刀具在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适用
于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
硬质合金刀具
03
硬质合金刀具的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硬度和耐热性,适用
于高速切削和加工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
模具热处理
模具热处理
模具的热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保 证产品质量。
冷冲模具
冷冲模具需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需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和耐热性。
精密零件热处理
精密零件热处理
精密零件的热处理可以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保证产品 质量和精度。
热处理质量检测与评估
硬度检测
采用硬度计对热处理后 的产品进行硬度检测,
以评估热处理效果。
金相组织分析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热 处理后的产品组织结构, 分析热处理对组织的影
响。
力学性能测试
对热处理后的产品进行 拉伸、冲击、弯曲等力 学性能测试,以评估其
机械性能。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的热处理产品 进行追溯和处理,分析 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
工艺中具有重要意义。
03
应力与应变原理
金属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组织应力和相变应力等。
这些应力会导致材料变形和开裂。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
控制应力与应变,以获得良好的热处理效果。
02 热处理工艺
预处理工艺
01
02
03
清理
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锈 迹和氧化皮,确保工件表 面干净,以便进行后续的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材料0903一.温度控制系统1.设计要求1)系统应能满足生产要求除了应达到所给定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生产过程的各种工艺要求。
2)可靠性高过程控制计算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各种干扰严重。
为此,在设计时必须必须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计算机,把安全可靠放在首位。
可靠性高是计算机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要求。
因为计算机一旦出现故障,将造成整个生产的混乱,引起严重后果,特别是对CPU的要求更为严格。
为保证可靠性可采用多CPU组成的多微机控制系统来提高可靠性,目前一般采用双机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是分级分布式控制,它是多台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器分别控制各个被控制对象,由上一级计算机进行监督处理,这种分散控制系统可使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减至最少。
3)操作性能好操作性能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方便,二是容易维修。
4)实时性强过程计算机的实时性表现在对内部和外部事件能够及时地做出响应,不丢失信息,不延误操作。
5)通用性能好为了适应生产工艺的变更和控制规模,控制功能的扩充,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必须考虑它能与上,下机通信以及与后援装置模拟仪表控制台,系统的控制与连接,以便在构成集散控制系统和分级控制系统时,能方便地进行系统扩充。
6)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其先进性,又要考虑其性能价格比,要有市场意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应尽量缩短设计周期,并有一定预见性,以保持其先进性,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消耗成本,消除污染环境,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
7)确定系统的整体控制方案在对生产过程控制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应充分了解控制要求,控制规模,各种工艺参数,限制条件,操作系统及其他控制要求。
在工程人员和现场控制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研究和确定控制系统的初步方案:是集中型控制还是分散型控制,是闭环控制还是开环控制,是数据处理类还是控制调节类。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材料:结构钢40Mn2B主要特性这是一种中碳调质锰钢,钢的强度、塑性和耐磨性都较高,可切削性及热处理工艺性能亦好,在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8.5~23mm,在水中临界淬透直径达20~42mm;但存在回火脆性和过热敏感性,而且淬火时易于开裂。
此钢有白点敏感性,冷变形塑性不高,焊接性差,需要预热到100~425℃后方可焊接。
应用举例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可用于制造重负荷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轴、曲轴、车轴、活塞杆、蜗杆、杠杆、连杆、有负荷的螺栓、螺钉、加固环、弹簧以及其它调质件。
一般用于直径小于50mm的小截面重要零件时,这种钢的静强度及疲劳性能均与40Cr钢相当,故可作40Cr的代用钢。
4-1材料分析40Mn2B钢是一种合金钢,其中各元素含量为碳 C :0.36~0.44%硅 Si:0.17~0.37%锰 Mn:1.50~2.49%硼 B:0.0005%~0.0030%硫 S :≤0.030%磷 P :≤0.030%铬 Cr:0.80~1.10%镍 Ni:≤0.35%钒 V:0.10~0.20%。
1、Si:常用的脱氧剂,有固溶强化作用,提高电阻率,降低磁滞损耗,改善磁导率,提高淬透性,抗回火性,对改善综合力学性能有利,提高弹性极限,增强自然条件下的耐蚀性。
含量叫干事,降低焊接性,且易导致冷脆。
中碳钢和高碳钢易于在回火时产生石墨化。
2、Mn:降低钢的下界临点,增加奥氏体冷却时的过冷度,细化珠光体组织以其改善其力学性能,为低合金钢的重要合金元素,能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但有增加晶体粗化和回火脆性的不利影响。
3、B:微量硼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但随钢种含碳量的增加,淬透性的提高逐渐减弱以致完全消失。
钢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钢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提高强度。
具体有:(1(1)提高淬透性的能力极强。
0.0010%~0.0030%硼的作用可分别相当于0.6%锰、0.7%铬、0.5%钼和1.5%镍,因此其提高淬透性的能力为上述合金元素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故此只需极少量硼即可节约大量的贵重合金元素。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一、前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制定典型零件的生产工艺,是以《金属热处理原理》、《金属热处理工艺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课程设计。
从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勇于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典型零部件生产工艺过程;掌握典型零件的选材、热处理原则和工艺制定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多方面的知识去认识和分析零部件热处理生产过程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处理工艺是整个机器零件和工模具制造的一部分,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钢的性能,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方案,不但可以满足设计及使用性能的要求,而且具有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少的工序周转和最佳的经济效果。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课程设计属于《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金属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金属学、材料性能学、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热处理及结构工艺等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使用手册、图册、有关资料及设计标准的能力。
4.提高技术总结及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
5.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技术准备。
三、课程设计内容与基本要求1)、设计内容:材料:特殊性能钢3Cr18Ni25Si2独立完成特殊性能钢3Cr18Ni25Si2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方法、路线、参数的确定,热处理设备及操作,金相组织分析,材料性能检测等。
2)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独立完成,能够清楚地表达所采用热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编号:1000951082.课程名称:热处理原理及工艺3.高等教育层次:本科4.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课程性质:必修对应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BZ专业课程基本模块5.开课学年及学期本科三年级第2学期6.先修课程(a必须先修且考试通过的课程,b必须先修过的课程,c建议先修的课程)a材料科学基础,b 力学性能,c金属材料学7.课程总学分:4,总学时:64;8.课程教学形式:0普通课程9.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评价10.课程教学目标与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对应关系11.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与进度安排12.考核与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平时成绩的记录方法。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构成:平时考查:原则上4次作业(3次作业+1次报告),每次2.5分,(课堂提问、研讨可适度奖励加分,每次1分,不能超过此项上限)共10分;随堂测验(2次,每次5分,共10分;实验表现与实验报告成绩:10分;期末考试:70分。
13.教材,参考书:教科书:陆兴热处理工程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1]赵乃勤热处理原理与工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热处理手册》1:工艺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热处理手册》2:零件热处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4]《热处理手册》3:热处理设备和工辅材料.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热处理手册》4: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4.大纲说明: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理知识和方法认识和分析相变原理、热处理工艺方法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关系的认识,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课程对本学科相变原理与热处理技术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前沿。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报告---拉刀热处理工艺设计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拉刀热处理工艺设计内容摘要(总结设计方案、主要的工艺参数、选择的设备、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性能等)本次课程设计的零件为拉刀,分析零件工作环境、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结合技术要求,对W18Cr4V、9W18Cr4V、W6Mo5Cr4V2、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材料为W18Cr4V。
本次设计预备热处理选择退火,最终热处理选择分级淬火和3次回火。
退火温度为840~860℃,随炉加热,加热时间15min,随炉冷却,退火后硬度≤255HBW,退火设备选择RX-3-15-9型号的箱式电阻炉。
淬火加热温度为1260-1300℃,随炉加热,冷却介质为油,淬火后硬度淬火后硬度>66HRC,获得碳化物+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选择RDM-35-13型号的埋入式盐浴炉;3次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为550℃,随炉加热,加热介质选择100NaNO3,加热时间选择10min,保温1h,冷却介质为空气,基体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极少量残留奥氏体,其上分布有白色块状及颗粒状碳化物,碳化物细小而分布均匀,硬度为64HRC。
关键词:拉刀W18Cr4V 热处理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摘要 (1)(总结设计方案、主要的工艺参数、选择的设备、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性能等) (1)关键词:拉刀W18Cr4V 热处理 (1)目录 (2)前言 (3)一、热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3)《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项实践课程,是学习相关课程后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一个必经环节。
其目的是: (3)二、热处理课程设计的意义 (3)三、热处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正文 (4)一、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 (4)(一)拉刀技术要求 (4)(二)具体材料的选择 (5)(三)上述所选材料合金元素作用分析: (6)(四)所选材料的相变临界点 (7)(五)拉刀的热处理工艺路线 (7)二、热处理工艺参数制定及设备选择 (8)(一)预热 (8)(二)退火 (8)(三)淬火 (9)(四)回火 (9)(五)退火设备选择 (10)三、热处理后显微组织、性能分析 (11)(一)显微组织 (11)(二)存在的缺陷 (13)(三)淬火处理缺陷分析 (14)(四)回火处理缺陷分析 (15)三、质量检验 (16)总结 (18)参考书目 (18)前言一、热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项实践课程,是学习相关课程后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一个必经环节。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65Mn犁铧片)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65Mn犁铧片)65Mn犁铧片热处理工艺的设计§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夹具设计等。
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零件绘图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因此,本课程设计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热处理工艺制定问题,包括工艺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如设备的选用,夹具的设计等。
要求我们设计工艺流程,这需要翻查大量的文献典籍。
如何灵活使用资料、手册,怎样高效查找所需信息,以及手册的查找规范和标准等,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并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材料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培养材料专业学生在热处理原理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纸上谈兵是经不起考验的,扎实的理论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够证明,且科学的实践能够有效巩固甚至发展原有的理论,因此,本课程设计通过给出20余种不同牌号的材料,要求学生以个人或组队的方式完成热处理工艺的设计,对学生巩固已学热处理知识、学习使用工具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是大有裨益的。
§2 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65Mn犁铧片的服役条件及可能的失效形式犁铧片的损坏形式主要有土壤颗粒磨损、铧尖折断和铧刃崩裂。
犁铧1磨损后则刃口变钝,耕地的深度减小,耕作的效果差。
而犁铧在耕作过程中,大多与土壤中的砖块、沙粒、石块或其他硬物相撞,会造成犁铧的损坏和疲劳破坏,以及腐蚀磨损产生凹坑与龟裂。
图1犁铧片示意图材料的选择及其技术要求犁铧片是铧式犁重要的基础部件,农业耕作使用犁铧尖凿破土层,在动力作用下,铧刃耕入土层一定深度,沿沟底和沟壑将土地铲起和切断土中的植物茎、作物的残根,铧尖部是将土左右分开,铧面和铧壁的共同作用把土抬起、挤碎并反转覆盖在地面上,从而达到翻耕土壤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大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题目: 50Si2Mn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4-12-15至2014-12-19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目录一、概述---------------------------------------------------------11.课程设计的目的--------------------------------------------------12.课程设计的任务--------------------------------------------------13.课程设计的题目--------------------------------------------------14.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二、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1、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12、化学特点和性能-------------------------------------------------23、制定热处理工艺路线---------------------------------------------34、工艺参数-------------------------------------------------------35、热处理工艺曲线-------------------------------------------------76、分析各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77、缺陷分析-------------------------------------------------------88、选择热处理设备-------------------------------------------------109、测温仪器和温度控制方式-----------------------------------------10三、收获和体会----------------------------------------------------11四、参考文献------------------------------------------------------11第一部分概述1、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的选用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因此,本课程设计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热处理工艺制定问题,包括工艺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如设备的选用,夹具的设计等。
要求我们设计工艺流程,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典籍。
如何灵活使用资料、手册,怎样高效查找所需信息,以及手册的查找规范和标准等,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并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2、课程设计的任务根据技术要求,选定相应的热处理方法,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分析各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选择热处理设备。
3、课程设计的题目Mn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50Si2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零件的技术要求及选材热处理态及硬度: HRC42-45变形要求:≤1%组织: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其它:能承受极限载荷10000N,单圈刚度》=1500N/mm,工作极限载荷下的单圈变形量《=6mm,许用应力740MPa.弹簧选材的原则是:首先满足功能要求,其次是强度要求,最后才考虑经济性。
碳素弹簧钢是弹簧钢中用途广泛,用量最大的钢类。
钢中含0.60%~0.90%的碳和0.3%~1.20%的锰,不再添加其它合金元素,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碳素弹簧钢丝经适当的加工或热处理,可以获得很高的抗拉强度,足够的韧性和良好的疲劳寿命。
但碳素钢丝的淬透性低,抗松弛性能和耐蚀性能差,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较大(高达300×10-6/℃),适用于制造截面较小,工作温度较低(120℃>)的弹簧。
合金弹簧钢一般含0.45%~0.70%的碳和一定量的Si ,Mn ,Cr ,V ,W 及B 等合金元素。
合金元素的加入改善弹簧钢的抗松弛性能,提高钢的韧性,同时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和使用温度,适用于制造较大截面,较高温度下使用的弹簧。
2、50Si 2Mn 弹簧钢的化学特点和性能要求由于弹簧是在弹簧范围内工作,不允许产生永久变形。
弹簧钢应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 (特别是弹性极限、弹性极限、屈强比)、抗弹减性能(即抗弹性减退性能,又称抗松弛性能)、疲劳性能、淬透性、物理化学性能(耐热、耐低温、抗氧化、耐腐蚀等)。
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良好的表面质量(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表一:50Si 2Mn 弹簧钢的成分⑴、C:每种合金元素形成碳化物时都要有一定数量的碳与之化合,含碳量低会使部分合金元素失去析出硬化的机会;含碳量过高,多余的碳会和铁形成化合物或其他稳定性差的碳化物,从而降低钢的可加工性及韧性。
⑵、W :钨是提高高速钢回火稳定性和耐热性的主要元素。
在马氏体中,钨原子和碳原子的结合力很大,提高了马氏体在受热时的分解稳定性,使钢在高达550~600℃时仍能保持高的硬度。
钨的碳化物在高温加热时有力的起到阻止晶粒长大的作用。
高速钢淬火后钢号 C SiMn Cr Ni ≤ P ≤ S ≤ 50Si2Mn 0.56~0.641.50~2.00 0.60~0.90 0.70~1.00 0.35 0.040 0.040在560℃回火时,碳化物析出并作均匀弥散分布;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回火后冷却时转为马氏体,将产生二次硬化作用。
这些都能进一步提高钢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
⑶、Cr:铬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促进W、V等碳化物的析出硬化。
V:钒也是提高高速钢回火稳定性和耐热性的元素。
钒的碳化物硬度高,晶粒细,有较强的抗集聚能力,随着钒含量增加,钢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但可磨削性显著降低,增加了刃磨困难。
为此钒的含量一般不超过3%。
⑷、Si:有助于提高钢的耐热性和热硬性,但韧性较差。
⑸、Al: 铝的作用和钴相似,并有容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而起着防止沾刀的作用。
⑹、S、N:加入少量的硫,可以得到易切削的高速钢;加入少量的氮,可以增加钢的红硬性,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
3、制定热处理工艺路线原材料检查——前期预处理——下料(剪断)——料头锻扁——加热——卷绕成型——淬火(淬火介质为油)——中温回火(带芯棒)——初步检验——整形——去应力退火(带芯棒)——检验——喷砂——立定处理——断面加工——检验——表面防腐处理4、工艺参数加热温度:钢:小于A1 碳钢及低合金钢:550~650℃高合金钢:600~750℃铸铁:500~550℃加热速度:100~150℃/h 保温时间:3~5min/mm冷却速度:50~100℃/h(1)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与完全退火相比,二者的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相同,但正火冷却速度较快,转变温度较低,发生伪共析转变。
正火工艺参数示意图如下(2)淬火加中温回火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3)淬火加热方式及加热温度的确定原则淬火一般是最终热处理工序。
因此,应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或盐炉加热。
只有一些毛坯或棒料的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可以在普通空气介质中加热。
因为调质处理后尚须机械切削加工,可以除去表面氧化、脱碳等加热缺陷。
但是随着少、无切削加工的发展、调质处理后仅是一些切削加工量很小的精加工,因而也要求无氧化,脱碳加热。
淬火加热一般是热炉装料。
但对工件尺寸较大,几何形状复杂的高合金钢制工件,应该根据生产批量的大小,采用预热炉(周期作业)预热,或分区(连续炉)加热等方式进行加热。
1:淬火加热温度:淬火加热温度,主要根据钢的相变点来确定。
对亚共析钢,一般选用淬火加热温度为Ac3+(30—50℃),过共析钢则为Ac1+(30—50℃)。
之所以这样确定,因为对亚共析钢来说,若加热温度低于Ac3,则加热状态为奥氏体与铁素体二相组成,淬火冷却后铁素体保存下来,使得零件淬火后硬度不均匀,强度和硬度降低。
比Ac3点高30—50℃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件心部在规定加热时间内保证达到Ac3点以上的温度,铁素体能完全溶解于奥氏体中,奥氏体成分比较均匀,而奥氏体晶粒又不致于粗大。
对过共析钢来说,淬火加热温度在Ac1~Ac3之间时,加热状态为细小奥氏体晶粒和未溶解碳化物,淬火后得到隐晶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球状碳物。
这种组织不仅有高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而且也有较好的韧性。
如果淬火加热温度过高,碳化物溶解,奥氏体晶粒长大,淬火后得到片状马氏体(孪晶马氐体),其显微裂纹增加,脆性增大,淬火开裂倾向也增大。
由于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中含碳量增加,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多,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
高于Ac1点30—50℃的目的和亚共析钢类似,是为了保证工件内各部分温度均高于Ac1。
2:注意:确定淬火加热温度时,尚应考虑工件的形状、尺寸、原始组织、加热速度、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等因素。
在工件尺寸大、加热速度快的情况下,淬火温度可选得高一些。
因为工件大,传热慢,容易加热不足,使淬火后得不到全部马氏体或淬硬层减薄。
加热速度快,工件温差大,也容易出现加热不足。
另外,加热速度快,起始晶粒细,也允许采用较高加热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淬火温度可取Ac3+(50—80℃),对细晶粒钢有时取Ac3+100℃。
对于形状较复杂,容易变形开裂的工件,加热速度较慢,淬火温度取下限。
考虑原始组织时,如先共析铁素体比较大,或珠光体片间距较大,为了加速奥氏体均匀化过程,淬火温度取得高一些。
对过共析钢为了加速合金碳化物的溶解,以及合金元素的均匀化,也应采取较高的淬火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