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作业题
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作业题答案
精磨
油煮 定性
超精磨
油煮 定性
研配
第五章 作业题答案-11
⑸:用65Mn钢制作直径为5mm的某弹簧,要求高
弹性(HRC38~40),回火屈氏体组织。
解: 根据性能需要特点,有如下三种工艺可选择:
下料
冷拔(三次、变形量达50%)
加热(Ac3以上)+铅浴等温( 450~550℃ )
冷拔至尺寸(多次) 冷卷成型
第五章 作业题答案-13
6:画出共析钢C曲线与CCT曲线,为获得下列组织 (试用图示并说明应采用什么冷却方式?)
⑴:S+P。 ⑵:T+M。 ⑶:全部B下。 ⑷:M+AR。 ⑸: B下+ M+A作业题-4
7:试确定下列材料制造的工件,热处理加热温度、 冷却方式或介质,并说明确定的原因, 退火。
解: 原因
高频表面 加热: 冷却介质
表面T>850℃,心部T接近室温 喷水。
加热温度保证表面充分奥氏体化(晶粒又不致粗 化),心部保持原始组织;喷水冷却速度大能获得隐 晶马氏体组织。
第五章 作业题答案-13
⑶: T10钢某冲头球化。(注: T10钢的Ac1=730℃)
解: 加热温度: : T=760℃
2:比较下列组织与性能: ⑴:粒状珠光体与片状珠光体。 ⑵:上贝氏体B上与下贝氏体B下。 ⑶:板条状马氏体M板与片状马氏体M片。 ⑷:索氏体S与回火索氏体S回。
解: ⑴:粒状珠光体与片状珠光体。
粒状珠光体渗碳体呈球粒状,片状珠光体渗 碳体呈片状;粒状珠光体强度、硬度低于片状珠 光体,但塑性优于片状珠光体。
⑷:索氏体S与回火索氏体S回。
索氏体S渗碳体呈片状,回火索氏体S回 渗碳体呈球粒状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热处理工艺试卷及参考答案
热处理工艺试卷及参考答案热处理工艺试卷及参考答案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处理工艺,下面给出一份试卷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选择题1. 热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B. 改善材料的外观和表面质量C. 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D. 减少材料的重量和成本参考答案:A2. 下列哪种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A. 空气冷却B. 淬火C. 回火D. 淬火和回火参考答案:D3. 热处理前,材料需要进行哪些预处理?A. 清洗和除锈B. 预热和预冷C. 表面涂层和喷砂D. 压力处理和拉伸参考答案:A4. 下列哪种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A. 淬火B. 回火C. 空气冷却D. 焙烧参考答案:B5. 热处理后,材料的哪些性能会发生变化?A. 硬度和强度B. 导热性和导电性C. 韧性和延展性D. 所有选项都正确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1. 热处理工艺中,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的过程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淬火2. 热处理工艺中,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的过程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回火3. 热处理工艺中,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自然冷却的过程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空气冷却4. 热处理工艺中,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的过程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焙烧5. 热处理工艺中,对材料进行清洗和除锈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参考答案:去除杂质和表面污染物三、简答题1. 简述淬火和回火的作用及原理。
参考答案:淬火是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材料迅速冷却,使其产生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原理是通过迅速冷却,使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马氏体,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后习题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后习题第一章一.填空题1.奥氏体形成的热力条件()。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变为奥氏体。
()越大,驱动力越大,奥氏体转变速度越快。
2.共析奥氏体形成过程包括()()()和()四个阶段。
3.( )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小,而()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小。
4.本质晶粒度是钢的热处理工艺性能之一,对于()钢可有较宽的热处理加工范围,对于()钢则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以免引起晶粒粗化而是性能变坏。
5.()晶粒度对钢件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大。
6.控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途径主要有()()( )( )和()。
7.()遗传对热处理工件危害很大,它强烈降低钢的强韧性,使之变脆,必须避免和消除。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原因1.奥氏体晶核是在珠光体中各处均匀形成的。
()2.钢中碳含量越高,奥氏体转变速度越快,完全奥氏体化所需时间越短。
()3.同一种钢,原始组织越细,奥氏体转变速度越慢。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在任何加热条件下均比本质粗晶粒钢细小。
()5.在一定加热的温度下,随温度时间延长,晶粒将不断长大。
()6.所有合金元素都可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奥氏体晶粒。
()三、选择题1.Ac1、A1、Ar1的关系是__________。
A..Ac1>A>1Ar1 B. Ar1>A1>Ac1 C.A1>Ar1>Ac1 D.A1>Ac1>Ar12. Ac1、Ac3、Ac cm是实际()时的临界点。
A. 冷却B.加热C.平衡D.保温3.本质晶粒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奥氏体晶粒()A.长大速度B. 大小C. 起始尺寸D. 长大极限4.实际上产中,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A. 起始晶粒度B.本质晶粒度C.实际晶粒度D.名义晶粒度四、简答题1.以共析碳钢为例,说明: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2. 奥氏体晶核为什么优先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上形成;3. 为什么铁素体消失后还有部分渗碳体未溶解。
钢的热处理原理钢的热处理工艺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原理第十章钢的热处理工艺1,.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哪些因素构成相变阻力?答:金属固态相变主要特点:1、不同类型相界面,具有不同界面能和应变能2、新旧相之间存在一定位向关系与惯习面 3、相变阻力大4、易于形成过渡相5、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6、原子的扩散速度对固态相变起有显著影响…..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2、何为奥氏体晶粒度?说明奥氏体晶粒大小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答:奥氏体晶粒度是指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晶界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晶界数目越多(则晶粒缺陷越多,一般位错运动到晶界处即停),在金属塑变时对位错运动的阻力越大,金属发生塑变的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也就越高。
晶粒越细,同一体积内晶粒数越多,塑性变形时变形分散在许多晶粒内进行,变形也会均匀些,虽然多晶体变形具有不均匀性,晶体不同地方的变形程度不同,位错塞积程度不同,位错塞积越严重越容易导致材料的及早破坏,晶粒越细小的话,会使金属的变形更均匀,在材料破坏前可以进行更多的塑性变形,断裂前可以承受较大的变形,塑性韧性也越好。
所以细晶粒金属不仅强度高,硬度高,而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塑性也较好。
3..珠光体形成时钢中碳的扩散情况及片,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4、试比较贝氏体转变、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答: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形成温度、相变过程及领先相、转变时的共格性、转变时的点阵切变、转变时的扩散性、转变时碳原子扩散的大约距离、合金元素的分布、等温转变的完全性、转变产物的组织、转变产物的硬度几方面论述。
试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的异同点。
对比项目珠光体贝氏体形成温度高温区(A1以下)中温区(Bs以下)转变过程形核长大形核长大领先相渗碳体铁素体转变共格性、浮凸效应无有共格、表面浮凸转变点阵切变无有转变时扩散Fe、C均扩散Fe不扩散、C均扩散转变合金分布通过扩散重新分布不扩散等温转变完全性可以不一定转变组织α+Fe3C α+Fe3C (上贝氏体)α+ε—Fe3C(下贝氏体)转变产物硬度低中5..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的特征、性能特点是什么?片状P体,片层间距越小,强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粒状P体,Fe3C颗粒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越高。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答案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答案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金属加工工艺。
它在
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答案。
首先,热处理的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规律。
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热处理的原理包括晶粒长大、相变和残余应力的释放等。
晶粒长大是指在加热过程中,晶粒尺寸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相变是指在材料经历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晶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残余应力的释放是指在材料经历热处理后,内部的应力会得到释放,从而改善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其次,热处理的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在加热阶段,材料会被
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促使晶粒长大和相变发生。
在保温阶段,材料会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晶粒的长大和相变的充分进行。
在冷却阶段,材料会被快速冷却,以固定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不同的材料和要求会采用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以达到最佳的热处理效果。
总之,热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熟悉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答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热处理工艺,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9-10章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9.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2、影响A形成的因素(T、v、成分、原始组织等) 3、A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9.5 钢的回火
1、淬火钢的回火转变与回火组织 2、回火钢的性能 3、回火种类 4、回火脆性
9.6 钢的淬透性
9.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1、淬透性的概念
转变终了线
4——T+M;
5——M+少量AR; 6——M+少量AR
Vk
Ms
*对于碳钢而言, 条件3及4也难以得 到B组织。
⑥⑤ ④
③
②
①
时间
图5.24 共析钢的连续冷却速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P、B、M相变参见(P244-264)
• 1 P相变—高温相变
• 要点:珠光体形核的本质、领先相、相间沉淀等的机理(解释)----普遍认可 在A晶界上优先形核。
• 普遍被认可的相变机理: 1.1 渗碳体和铁素体均可成为相变的领先相; 1.2 过共析钢以渗碳体为领先相,亚共析钢则为F,共析钢则两相均可; 1.3 过冷度小时以渗碳体为领先相; 过冷度大时铁素体为领先相.
• 因未能直接实验验证,尚无定论。 • 也有人认为P相变是两个共析共生,其出发点是
两相以相界面有机结合、有序配合;彼此间存在晶体学位向关系;相对量上具 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认为P是个整合体,P晶核是两相,否认领先相的存在。 其P的形成可描述: • A(贫碳区+富碳区)晶核P(F+Fe3C)P团。
C曲线与CCT曲线的区别: 1、CCT曲线的位置比C曲线靠右下方,过冷A转变的孕育区长,转变温度也低; 2、在高温转变区,连续冷却转变往往得到混合组织,组织晶粒外细内粗,而等温转变的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考试试题及答案1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习题二参考答案1.真空加热的特点有哪些?答:1)加热速度缓慢2)氧化作用被抑制3)表面净化4)脱气作用5)蒸发现象2.有一批马氏体不锈钢工件(1Cr13、2Cr13、3Cr13)在真空中加热淬火后发现表面抗蚀性显著下降,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由于真空加热过程中的金属蒸发,表面Cr含量降低,不再满足1/8定律,从而导致抗蚀性显著下降。
3.试比较退火和正火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均为中间热处理工艺;均获得接近平衡态珠光体类组织。
不同点:冷却速度不同;过冷度不同;正火会发生伪共析转变,对于高碳钢,无先共析相;正火可以作为性能要求不高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4.简述正火和退火工艺的选用原则。
答:1)Wc<0.25%低碳钢:正火代替退火(从切削加工性角度考虑)2)0.25%<Wc<0.5%:正火代替退火(从经济性考虑(此时硬度尚可加工))3)0.5%<Wc<0.7%:完全退火(改善加工性)4)Wc>0.7%:球化退火(如果有网状渗碳体,先用正火消除)5)正火可作为性能要求不高零件的最终热处理6)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经济性角度考虑)5.根据球化退火的工艺原理,球化退火可分为哪四大类?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球化退火工艺适用范围低温球化(接近Ac1长时间保温球化)Ac1-(10~30℃)高合金结构钢及过共析钢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以及冷变形钢的球化退火。
球化效果差,原始组织粗大者更不适用。
细珠光体在低温球化后仍保留大量细片状碳化物。
缓慢冷却球化退火Ac1+(10~20℃)共析及过共析碳钢的球化退火;球化较充分,周期长。
等温球化退火Ac1+(20~30℃)Ar1-(20~30℃)过共析碳钢、合金工具钢的球化退火;球化充分,易控制,周期较短,适宜大件。
周期(循环)球化退火Ac1+(10~20℃)Ar1-(20~30℃)过共析碳钢及合金工具钢的球化退火;周期较短,球化较充分,但控制较繁,不宜大件退火。
钢的热处理(答案)
钢的热处理(答案)钢的热处理一、选择题1.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B )。
A.均匀的基体组织B.均匀的A体组织C.均匀的P体组织D.均匀的M体组织2.下列温度属于钢的高、中、低温回火温度范围的分别为(A )(D )(B )。
A.500℃ B.200℃ C.400℃ D.350℃3.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D )。
A.随炉冷却 B.在风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4.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C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A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所有钢种6.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 C)。
A.P B.S C.B D.M7.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A )。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二、是非题1. 完全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m以上30~50℃,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2. 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3. 渗氮处理是将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4. 马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位置主要与钢的化学成分有关,而与冷却速度无关。
×三、填空题1. 共析钢中奥氏体形成的四个阶段是:(奥氏体晶核形成),(奥氏体晶核长大),残余Fe3C溶解,奥氏体均匀化。
2.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均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即(介质分解),(工件表面的吸收),活性原子继续向工件内部扩散。
3. 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溶液)组织。
4. 在钢的热处理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由(加热)和(保温)两个基本过程来完成的。
钢的热处理(含答案)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含答案〕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1、将钢加热到,保温肯定时间,随后在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叫正火。
答案:Ac 或Ac 以上50℃、空气3 cm2、钢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和的操作来转变其内部,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答案:加热、保温、冷却、组织3、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力量叫,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硬度的力量叫。
答案:淬透性、淬硬性4、将后的钢加热到以下某一温度,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这种热处理方法叫回火。
答案:淬火、Ac15、钢在肯定条件下淬火时形成的力量称为钢的淬透性。
淬透层深度通常以工件到的距离来表示。
淬透层越深,表示钢的越好。
答案:马氏体〔M〕、外表、半马氏体区、淬透性6、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其根本缘由是由于铁具有转变,从而使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内部发生变化的结果。
答案:同素异构、组织7、将钢加热到,保温肯定时间,随后在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叫正火。
答案:Ac 或Ac 以上30℃~50℃、空气3 cm8、钢的渗碳是将零件置于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活性渗入钢的外表,以提高钢的外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答案:渗碳、碳原子、碳含量9、共析钢加热到Ac 以上时,珠光体开头向转变,通常产生于铁素体和1渗碳体的。
答案:奥氏体〔A〕、奥氏体晶核、相界面处10、将工件放在肯定的活性介质中,使某些元素渗入工件外表,以转变化学成分和,从而改善外表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叫化学热处理。
答案:加热和保温、组织11、退火是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冷却,以获得接近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答案:缓慢〔随炉〕、平衡状态12、将钢加热到温度,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这一热处理工艺叫退火。
答案:适当、缓慢〔随炉〕13、V 是获得的最小冷却速度,影响临界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临答案:全部马氏体〔全部M〕、钢的化学成分14、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肯定介质中、和,使它的整体或外表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课件含习题和答案)
• 2.合金元素,(C0%↑→左移) • C0以外,所有合金元素溶入A中,增大过冷 A稳定性——右移 •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Si,Ni, Cu, 不改变C曲 线形状 •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V, Nb, Ti, 改 变C曲线形状 • 除C0,Al 外,均使Ms,Mf 下降,残余A↑
(二)A化条件的影响
(5)回火温度与机械性能的关系
• 200度以下,HRC不变。 • 200-300度,M分解,残余A转变为马氏体, 硬度降低不大,高碳钢硬度有一定的升高。 • >300度,HRC降低。 • 韧性:400度开始升高,600度最高。 • 弹性极限:在300-400度最高。 • 塑性:在600-650度最高。
一、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 1.共析钢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 • 冷却到一定温度,保温,测量A过冷转变开 始和终了时间 • A1以上:A稳定 • A1以下:A不稳定,过冷 • C曲线有一最小孕育期: • 1:T↓,A——P的驱动力F提高 • 2:T↓——D↓
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 的组织和特征
• 一、淬火 • 二、钢的淬透性 • 三、回火
一、淬火
• 加热到AC3、AC1相变温度以上,保温,快速冷 却→M+A’ • 1.淬火温度的决定 • 亚共析钢Ac3+30---50度 • 共析钢Ac1+30----50度 • 过共析钢 Ac1+30----50度 • 淬火温度过高→A粗大→M粗大→力学性能↓, • 淬火温度过高→A粗大→M粗大→淬火应力↑→变 形,开裂↑
3.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
• • • • • • • • a. 加热工艺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b. 钢的成分——合金化 A中C%↑→晶粒长大↑ MxC%↑→是粒长大↓ 1)碳化物形成元素 细化晶粒 2)Al→本质细晶钢 3)Mn 、P促进长大
钢的热处理习题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答案钢的热处理习题答案钢的热处理是钢材加工的重要环节,通过控制钢材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在学习钢的热处理过程中,习题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钢的热处理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如何对低碳钢进行退火处理?答案:低碳钢的退火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韧性和可加工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预热:将低碳钢材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900摄氏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钢材均匀加热。
2. 保温:将加热后的钢材放入保温炉中,保持一定时间,使钢材内部的晶粒长大。
3. 冷却:将保温后的钢材从炉中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冷却。
冷却速度较慢,使钢材的晶粒细小,提高韧性。
题目二:如何对高碳钢进行淬火处理?答案:高碳钢的淬火处理是通过快速冷却过程使钢材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预热:将高碳钢材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900摄氏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钢材均匀加热。
2. 淬火:将加热后的钢材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如水或油中,使钢材迅速冷却。
冷却速度较快,使钢材的组织结构变为马氏体,提高硬度。
3.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钢材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减轻淬火带来的脆性。
题目三:如何对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答案: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1. 加热:将不锈钢材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固溶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钢材中的合金元素溶解在基体中。
2. 冷却:将加热后的钢材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如水或油中,使钢材迅速冷却。
冷却速度较快,使钢材中的合金元素保持在固溶状态。
3. 回火:将冷却后的钢材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钢材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提高耐腐蚀性能。
题目四:如何对工具钢进行热处理?答案:工具钢的热处理是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使钢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复习思考题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复习思考题一、解释名词本质晶粒度、临界冷却速度、马氏体、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固溶处理、时效二、填空题1.钢的热处理工艺由、、三个阶段所组成。
2.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是由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3.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与屈氏体的主要相同点是,不同点是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状,而下贝氏体则呈状。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6.钢完全退火的正常温度范围是,它只适应于钢。
7.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它主要适用于钢。
8.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对亚共析钢是,对过共析钢是9.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两种。
其中的韧性较好。
10.在正常淬火温度下,碳素钢中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都11.高碳淬火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在形成条件上的区别是,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二者的区别是12.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点越,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13.改变钢整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有、、、四种。
14.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回火温度越高,钢的强度与硬度越15.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等三个阶段。
16.变形铝合金按热处理性质可分为铝合金和铝合金两类。
17.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和两种。
18.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有、、19.铝合金淬火后的强度和硬度比时效后的,而塑性比时效后的三、择正确答案1.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
2.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
3.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a.回火马氏体;b.回火屈氏体;c.回火索氏体。
4.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a.Ac1+30—50℃;b.Accm+30—50℃;c.Ac3+30—50℃.5.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钢材本身的碳含量;b.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钢的热处理习题和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一、填空题1、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冷却三个阶段。
2、常用的退火方法有_________、球化退火和___________。
为了去除工作中由于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等造成的和铸件内存残余应力而进行退火叫____________。
3、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应采用_________的方法予以消除,否则会增大钢的淬透性。
4、淬火时,在水中加入___________,可增加在650℃—550℃范围内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软点。
5、工件淬火及__________________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6、通常用____________热处理和___________热处理来强化钢的表面层。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是表面热处理的是()。
A、淬火B、表面淬火C、渗碳D、渗氮2、完全退火()。
A、不能用于亚共析钢B、不能用于过共析钢C、二者皆可D、二者皆不可3、下列是整体热处理的是()。
A、正火B、表面淬火C、渗氮D、碳氮共渗4、正火是将钢材或钢材加热保温后冷却,冷却是在()。
A、油液中B、盐水中C、空气中D、水中5、双介质淬火法适用的钢材是()。
A、低碳钢B、中碳钢C、合金钢D、高碳工具钢6、下列是回火的目的是()。
A、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B、稳定工件尺寸C、提高钢的强度和耐磨度D、提高钢的塑性7、高温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
A、马氏体B、贝氏体C、回火托氏体D、回火索氏体8、为保证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轴、丝杠、齿轮、连杆等重要零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
A、淬火B、正火C、退火D、调质9、为了减小淬火内应力和降低脆性,表面淬火后一般要()A、正火B、低温回火C、中温回火D、高温回火10、常用的渗碳方法有气体渗碳、固体渗碳、液体渗碳,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
A、三种同样重要B、第一种C、前两种D、后两种11、渗碳钢件常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e 的构造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展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
〔二〕判断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
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根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展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2.假设钢中参加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展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习题解答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习题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过冷奥氏体是指过冷到( C )温度以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MsB、MrC、A12、确定碳钢淬火加热温度的主要依据是(B)。
A、C曲线B、铁碳相图C、钢的Ms线3、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必须( A )临界冷却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4、T12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 C )。
A、Ac cm+30-50°CB、Ac3+30-50°CC、Ac1+30-50°C5、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B )。
A、含硫量B、临界冷却速度C、含碳量D、含硅量6、钢的热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 C )的能力。
A、高抗氧化性B、高强度C、高硬度和高耐磨性7、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 C )。
A、含硫量B、含锰量C、含碳量D、含硅量8、一般来说,碳素钢淬火应选择( C )作为冷却介质。
A、矿物油B、20°C自来水C、20°C的10%食盐水溶液9、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称为( B ).A、淬硬性B、淬透性C、耐磨性10、钢的回火处理在( C )后进行。
A、正火B、退火C、淬火11、调质处理就是( C )的热处理。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12、化学热处理与其热处理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C )。
A、加热温度B、组织变化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13、零件渗碳后一般须经( A )处理,才能使表面硬而耐磨。
A、淬火+低温回火B、正火C、调质14、用15钢制造的齿轮,要求齿轮表面硬度高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应采用( C )热处理A、淬火+低温回火B、表面淬火+低温回火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15、用65Mn钢做弹簧,淬火后应进行( C );A、低温回火B、中温回火C、高温回火二、判断题(在题号前作记号“√”或“×”)1、(×)实际加热时的临界点总是低于相图的临界点。
2、(√)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也是通过形核及晶核长大的过程进行的。
第十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苛性钠(NaOH)水溶液浓度
15.淬火内应力主要包括
和
两种。
1
16.淬火时,钢件中的内应力超过钢的
强度时,便会引起 钢件的
变形;超过钢的
强度时,钢件便会发生裂纹。
17.热应力的大小主要与冷却速度造成零件截面上的
,截面温差
,产生的热应力愈大。
有关,冷却速度
18.热处理变形主要是指工件在热处理时所产生的几何形状的 。
A.HB、σb减小,δ、αk增加 C.HB、σb增加,δ、αk增加 20.某钢的淬透性为J45/15,其含义是
B.HB、σb减小,δ、αk减小 D.HB、σb增加,δ、αk减小 。
A 15 钢的硬度为 40HRC
B.40 钢的硬度为 15HRC
C 该钢离试样末端 15mm 处硬度为 40HRC ,D 该钢离试样末端 40mm 处 硬度为 15HRC
C 单液淬火,分级淬火 D.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14.退火碳钢随w(C)增加,其室温相组成的变化是
A.Fe3C量不断增加 B.Fe3C量不断减少
C Fe3C量不变化
D.Fe3C量先减少后增加
15.要求某钢件淬硬层深度为 0.6mm时,应选用的感应加热设备是
A.工频设备 B 超音频设备 C 中频设备 D 高频设备
是D0 水>D0 油。 (
)
(三)选择题
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是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3
C 回火屈氏体 D 索氏体
2.淬火钢产生时效硬化的原因是
。
A.在室温或小于 100℃的温度下,碳原子向晶格中的缺陷偏聚从而使该处 碳浓度升高,使马氏体的晶格畸变加大的结果。
B.时效时析出高硬度碳化物的结果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重点及课后习题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重点及课后习题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重点及课后习题一、复习重点1、什么是加工硬化?产生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再结晶?再结晶的实际应用是什么?金属再结晶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生的?再结晶退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区别是什么?4、热处理的定义及三个基本过程。
为什么钢能够进行热处理?奥氏体化的目的是什么?5、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分别都有哪几种组织形态?每种组织力学性能如何?6、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定义是什么?7、什么是钢的淬透性?二、课后复习题(一)、填空题1、加工硬化现象是指随变形度的增大,金属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的现象。
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增大,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位错密度提高,变形抗力增大。
消除加工硬化的方法是再结晶退火。
2、再结晶是指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无畸变的新等轴晶粒,而性能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冷变形之前状态的过程。
3、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
4、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所消耗的机械能,绝大部分(占90%)转变成热而散发掉。
但有一小部分能量(约10%)是以增加金属晶体缺陷(空位和位错)和因变形不均匀而产生弹性应变的形式(残余应力)储存起来,这种能量我们称之为形变储存能。
5、马氏体是碳在a 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具有很大的晶格畸变,强度很高。
贝氏体是渗碳体分布在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基体上或的两相混合物。
根据形貌不同又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羽毛状,而下贝氏体则呈针状。
相比较而言,上贝氏体的机械性能比下贝氏体要差。
6、在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中,珠光体与屈氏体的主要相同点是都是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不同点是层间距不同,珠光体较粗,屈氏体较细。
7、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两种。
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热处理习题及答案1.何谓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操作有哪些基本类型?试说明热处理同其它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为了改变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以满足对零件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所施加的一种综合的热加工工艺过程。
(2)热处理包括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普通热处理里面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表面淬火包括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包括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
(3)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
一个毛坯件经过预备热处理,然后进行切削加工,再经过最终热处理,经过精加工,最后装配成为零件。
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潜力、降低结构重量、节省材料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做到一个顶几个、顶十几个。
此外,通过热处理还可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
2.解释下列名词: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答:(1)起始晶粒度:是指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
(2)实际晶粒度:是指在某一具体的热处理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晶粒尺寸。
(3)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
2)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答: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索氏体: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
屈氏体: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
贝氏体: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答:奥氏体: 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 处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作业题
第一章固态相变概论
1、扩散型相变和无扩散型相变各有哪些特点?
2、说明晶界和晶体缺陷对固态相变成核的影响。
3、为何新相形成时往往呈薄片状或针状?
4、说明相界面结构在金属固态相变中的作用,并讨论它们对新相形状的影响。
5、固-固相变的等温转变动力学图是“C”形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奥氏体形成
1、为何共析钢当奥氏体刚刚完成时还会有部分渗碳体残存?亚共析钢加热转变时是否也存在碳化物溶解阶段?
2、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有何异同?加热速度对奥氏体形成过程有何影响?
3、试说明碳钢和合金钢奥氏体形成的异同。
4、试设计用金相-硬度法测定40钢和T12钢临界点的方案。
5、将40、60、60Mn钢加热到860℃并保温相同时间,试问哪一种钢的奥氏体晶粒大一些?
6、有一结构钢,经正常加热奥氏体化后发现有混晶现象,试分析可能原因。
第三章珠光体转变
1、珠光体形成的热力学特点有哪些?相变主要阻力是什么?试分析片间距S与过冷度△T的关系。
2、珠光体片层厚薄对机械性能有什么影响?珠光体团直径大小对机械性能影响如何?
3、某一GCr15钢制零件经等温球化退火后,发现其组织中除有球状珠光体外,还有部分细片状珠光体,试分析其原因。
4、将40、40Cr、40CrNiMo钢同时加热到860℃奥氏体化后,以同样冷却速度使之发生珠光体转变,它们的片层间距和硬度有无差异?
5、试述先共析网状铁素体和网状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
6、为达到下列目的,应分别采取何热处理方法?
(1)为改善低、中、高碳钢的切削加工性;
(2)经冷轧的低碳钢板要求提高塑性便于继续变形;
(3)锻造过热的60钢毛坯为细化其晶粒;
(4)要消除T12钢中的网状渗碳体;
第四章、马氏体转变
1、马氏体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
2、试述Ms点的物理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3、如何用金相法测定Ms点?
4、试述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形成条件和组织结构特点。
5、与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相比,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特点是什么?
6、Md含义是什么?它和Ms、To温度有什么关系?
7、试述马氏体降温形成特点。
8、何谓奥氏体热稳定化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何谓反稳定化?它们具有何种实践意义。
9、将T12钢试样分别加热780℃和920℃并经足够时间保温后淬火至室温,试问两者中哪一个的Ms点高?残余奥氏体量多?马氏体片粗大?硬度高?出现显微裂纹倾向大?
10、仓库中有两批直径相同的20钢和T12钢发生混料,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分开?若检验设备只有硬度计,试设计两种热处理方法将它们分开,并说明其原理。
11、有一批T12钢制工具于770℃淬火后开裂,已知原材料经920℃退火处理,试分析开裂原因。
并提出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12、试述从哪些方面控制残余奥氏体量。
第五章、贝氏体转变
1、试述典型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的组织形貌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试述粒状贝氏体(粒状组织)组织形貌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试比较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4、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特点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5、何谓魏氏体组织?其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如何?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第六章、TTT图与CCT图
1、碳及合金元素对TTT图的影响规律是什么?
2、TTT图的基本类型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3、与TTT图相比,CCT图有什么特点?
4、如何建立CCL图?描述CCT图中冷却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5、举例说明TTT图与CCT图的应用。
第七章、钢的淬火
1、试述洋火温度选择及调整的依据。
2、综述各种淬火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零件在淬火介质中的冷却过程如何?
4、钢的淬透性、淬硬性,淬硬层深度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评定?影响因素是什么?
5、有一45N u2钢制小轴,要求淬火后心部硬度达到大于HRc40,根其淬透性曲线分析,采用水淬或油淬的临界直径是多少?若轴为φ45mm,宜采用何种介质淬火?
6、什么是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特点是什么?它们造成的变形规律是什么?
7、影响零件淬火变形及开裂的因素是什么?
第八章、淬火钢的回火
1、试从点阵常数、显微组织和α含碳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回火时马氏体分解反应。
2、淬火钢回火时、合金元素对马氏体分解有什么影响?
3、试述合金元素对各类碳化物形成、长大及转换的影响。
4、什么叫二次淬火与二次硬化现象?其机制是什么?举例说明。
5、有一具有二次硬化现象的钢,但回火后发现其二次硬化效果很不明显,试分析原因。
6、什么叫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其组织结构是什么?如何鉴定?回火时出现的温度范围多高?
7、淬火钢回火后机械性的变化规律如何?
8、什么叫回火抗力?如何测定合金钢回火抗力?
9、试讨论第一类回火脆性主要表现特征,形成机理及减轻措施。
10、第二回火脆性的主要表现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形成机理及抑制措施如何?
11、有一工具,原采用T12钢制造、现错用了45钢制造,其热处理工艺仍采用T12钢的规范,问此时得到什么组织?其性能如何?
12、现有40、40Cr、40CrNi、40CrNiMo钢淬火后硬度有什么差别?若分别于200℃、400℃、530℃回火,它们在性能上又有什么差别?
第九章、化学热处理
1、以渗碳为例叙述化学热处理过程三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发生的条件。
2、渗碳层深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进行控制?
3、20钢在920℃温度下进行渗碳处理、碳势1.0%,试问在下述条件下,试样从表面至心部的显微组织各如何?
(1)渗碳后自高温直接缓慢冷至室温;
(2)渗碳后自高温快速冷却(淬火);
(3)渗碳后空冷至室温,再重新加热淬火。
4、试述氮化钢的成份特点及氮化层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5、氮化工艺参数如何选择?
6、软氮化的实质和性能特点如何?
7、试述碳氮共渗的特点,原理和工艺。
8、渗碳零件常出现的缺陷有哪几种?如何防止和消除?
综合题
1、T10钢经过何种热处理能获得下述组织:
(1)细片状珠光体;
(2)回火马氏体+粒状渗碳体;
(3)粗粒状珠光体;
(4)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5)贝氏体+马氏体
2、设计一试验方案,说明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作用。
3、0.4%碳钢经过下述处理后,显微组织有何差异?绘图说明:
(1)加热到800︒C炉冷到室温;
(2)加热到1000︒C炉冷到室温;
(3)加热到840︒C水冷到室温;
(4)加热到1000︒C水冷到室温;
(5)感应加热淬火到室温。
4、举例说明马氏体相变理论在强韧钢设计和强韧化热处理中的应用。
5、45钢零件要求硬度HRC48,回火后发现硬度过低,是分析它是淬火过程中引起的还是回火过程中引起的。
6、用T10或GCr15等高碳钢制成的精密量具,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尺寸发生了变化,试分析原因何在?应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尺寸长期稳定?
7、甲、乙两厂生产同一批零件,材料均为45钢,硬度要求为HB220~250,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了硬度要求,试分析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的差别。
名词解释
平衡转变;非平衡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平衡脱溶沉淀;共析转变;调幅分解;有序化转变;伪共析转变;马氏体转变;共格界面;非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取向关系;惯习面;奥氏体;TTA图;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组织遗传;相遗传;过冷奥氏体;IT图;CT图;退火;正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马氏体;正方度;马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马氏体束;马氏体块;Ms;Md;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诱发塑性;奥氏体的稳定性;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残余奥氏体;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无碳化物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淬火;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预冷淬火;临界冷却速度;冷处理;淬火介质;淬透性;淬硬层;内应力;组织应力;亚温淬火;回火;回火抗力;二次淬火;二次硬化;回火马氏体脆性;回火脆性;韧脆转化温度;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调质处理;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渗硼;渗铝;渗铬;渗金属;碳势;氮势;软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