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

合集下载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令人铭记的光辉时刻,那就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

他们用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书写了一篇篇壮丽的青春乐章。

这股勇敢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深受震撼和感悟。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是一种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更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们在当时的困境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校与敌人抗争,用生命捍卫了校园的尊严和荣耀。

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超越了个体的利益,成为了一种集体的力量,激励着无数后辈。

这种精神的核心是坚韧不拔,不畏艰险。

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敌人铁蹄践踏着土地,压迫着人民。

但八百壮士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面对,选择了抗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信念的力量和勇气的可贵。

他们在黑暗中点亮了一束光明的火炬,为后来者指引了道路。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还体现在对学识的追求和对人民的热爱。

他们在抗战时期,不仅坚守岗位,还坚持自学自教,为了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和人民的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国家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八百壮士们以团队的形式,共同面对困境和挑战。

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战胜了困难。

他们的团结协作,不仅成为了抗战的力量,也是哈工大精神的象征。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是一种对青春、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勇于面对困难,坚守信念,追求卓越。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像八百壮士一样,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面对何种困难,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我们以哈工大八百壮士为榜样,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深切怀念家宝同志

深切怀念家宝同志

深切怀念家宝同志家宝啊!你怎么遽然撒手人寰,离开我们走了!噩耗传来,我们当年的老同学老同事们,都悲痛万分!将星陨落,举校同哀!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终身为哈工大的发展呕心沥血付出毕生精力的功臣,是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披肝沥胆卓有贡献的开拓者,我们不能失去你啊!回想60年前,我们从祖国各地来到哈工大,那时都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

现在我还记得,1953年8月1日,在土木楼小礼堂,高铁副校长为你、我,还有何龙、郭鸿声、崔开成5对新人主持集体婚礼时的情景,婚礼照片如今还挂在哈工大博物馆的墙上。

怎么你就离开我们走了呢!我曾劝你,身体不好,到医院去看看。

你很达观,说自己一身都是病,看不看都一样。

你是多么坚强呀!我们痛恨病魔竞如此残酷地夺去了你的生命!回想你一贯为人正直不阿,原则性很强,处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而同时你又是那么平易近人,对人热情体贴关心。

相处间我们都亲切地直呼你家宝,亲密无间。

而下属及学生则称呼你家宝同志或家宝校长。

一旦失去这样一位好领导、好同志,怎不令人痛惜!60年来,你一直是我们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你对我们来说是亦师亦友,高风亮节无声化人!1950年你受派遣从遥远的祖国西南边陲昆明,不远万里,来到祖国东北边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研究生班向苏联专家学习。

学成后本应回云南工作。

当时哈工大肩负建设成为全国理工科院校学习苏联样板的一所重点大学的重任。

经领导部门批准,把你留在哈工大工作。

从此你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哈工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你从进入哈工大开始,就一直参与各级领导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50年初你和齐毓霖受冯仲云校长委派,代表中方,从中长铁路局接管了机电系。

当时哈工大的研究生班是苏联专家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的熔炉。

担任研究生班学生会主席的就是你。

你在团结和带领全体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思想觉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你参与了“八百壮士”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你自己就是“八百壮士”中有代表性的一员。

哈工大八百壮士 科教报国矢志不移

哈工大八百壮士 科教报国矢志不移

作者: 吉星[1];刘忠奎[1]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奋斗
页码: 57-5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摘要:哈工大"八百壮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爱党爱国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195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这一时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才紧缺,哈工大也进入全面改造和持续扩建的新阶段,一方面从全国高校调任、招聘优秀青年教师,另一方面大力选拔师资研究生、本校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留校任教.。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我代表校友总会欢迎海内外校友,在校庆90周年之际,大家从海内外聚集到母亲身边,我衷心地欢迎大家!在校庆期间,我们在网上看到李昌同志写的回忆文章,我们的校友,对于在母校度过的那段时间的回顾。

我看了以后也不自觉地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哈工大在五十年代毫无疑问是非常辉煌的,我们称之为“黄金时代”。

我们老校长李昌多次口头给我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也写过信,说要好好总结一下,哈工大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大难不死是什么原因。

因为我是1956年入哈工大,1961年毕业留校,对这段历史我都亲身经历过,后来到了学校的领导岗位以后,也经历了学校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我想借今天的这个机会和校友们一起来回答李校长给我们提的这个问题。

我觉得主要是依靠了哈工大优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学校传统,哈工大的高尚文化,使得哈工大度过了难关并且取得了新的发展。

我1985年接任校长的岗位以后,也经历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候。

那时候学校刚刚开始恢复,由于南迁北返的影响使得学校不仅仪器设备大量的破坏,宿舍也非常的紧张,另外还有两个当时合并到哈工大的黑龙江工学院和哈尔滨电工学院,所以说我们新生来了以后,住电机楼,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说不定还在电机楼住过,更主要的是人才的流失,因为南迁北返以后,很多南方教师都想趁这个机会回家乡去,一看哈工大已经不太成样子,也没有了原来五十年代的朝气,学生数量也就那么不到数千人,所以好多老师实际上在学校连讲课的机会也没有,也没有用武之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哈工大那时流传“雁南飞”,黄校长跟我说他最挠头的事,手里有书面请调报告300多份,口头的当然更多。

在这样一种困难的局面下,如何来恢复学校的元气成为当时我们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的一个首要任务。

当然我们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采取了例如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等等一系列的办法,把我们这支队伍稳定了下来。

我上任的时候哈工大的院士数是零,通过我们李昌老校长培养的老一代八百壮士做为带头人,我们今天已经有二十五位院士,而且在全国高校处于前五位,主要靠的是什么,还是人才,还是靠我们老校长亲手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八百壮士作为学术带头人。

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

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

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杰出的事迹是人类勇气和毅力的象征,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热情,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刘永旭先进事迹篇1每次学习刘永坦院士的事迹都感触颇深。

他说,刘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用心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他是共和国的战士,也是共和国的骄傲,无愧于时代楷模称号。

从刘永坦院士身上,我们学到了艰苦奋斗精神和筑就海防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传承好刘永坦院士的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为威海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永旭先进事迹篇2出生于1936年12月的刘永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我国海防科技事业40年,率领团队全面自主创新,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的基础上,陆续攻克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技术难题,使我国新体制雷达核心技术领跑世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的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

耄耋之年的他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刘永坦教授分别于1991年和20XX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年1月8日,因在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研制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82岁的刘永坦站到了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

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出国人员,看到国家落后的巨大差距,更加激励他立志科技报国,发愤图强。

他提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没有强大的海防,就没有稳固的国家安全。

核心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拼出来、干出来!他从国外回来后,就和他的团队开启了这项与国际同步的对海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89年风雨人生,他用执着的求索实现了“科学救国”的理想,他用坚定的脚步谱写了计算机领域的奇迹,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在耄耋之年敲开党的大门,他用”垫脚石“精神塑造了一批杰出的计算机人才⋯⋯他的一生,走得那样曲折坎坷,却留给世间最坚定、最从容的背影,留给人们一段回味无穷的传奇。

1 远涉重洋心怀“科学报国梦” 1903 年 5 月 21 日,陈光熙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父亲是前清末代举人。

辛亥革命后,他与全家回归故里——浙江省上虞县。

1916 年,陈光熙就读于浙江绍兴县省立五中,父亲希望他将来学医。

可是到了第四个年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来到省立五中,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出国勤工俭学。

蔡元培先生以“苦学生的好机会”为题进行的演讲,字字句句深深打动了陈光熙那颗年轻的心。

1919 年, 16 岁的陈光熙中学毕业。

青年时代的陈光熙 1920 年 5 月,一艘法国邮轮载着 127 名中国青年,离开上海港——陈光熙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航程。

陈光熙在法国、比利时度过了整整10 年勤工俭学的清苦生活。

他一边当钳工,一边在大学钻研地质科学,并获得了 5 种专业特长和农业机械师,工艺制造、土木及采矿工程师及地质工程师等 3 个工程师学位。

1922 年,他用一年的时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教鲁士大学农业机械专科,并获得农业机械师学位。

1929 年,他毕业于比利时鲁文大学工学院,获工艺制造,土木及采矿工程师学位。

1930 年他毕业于该学院地质研究生班并获得地质学工程师学位。

在法国求学期间,陈光熙勤奋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学友的称赞。

有人劝他留在法国当工程师,但被他拒绝了。

他日夜都在怀念遥远的祖国,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然而1930 年 10 月,当他回到可爱的祖国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遍地硝烟、满目疮痍的河山。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费了一年多的周折之后,他总算找到个教书的地方,开始在一所中学当初中数学教师。

哈工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哈工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哈工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作者:朱红军来源:《求学·理科版》2017年第01期头衔:“九校联盟”、“卓越大学联盟”、首批“211工程”、首批“985工程”居住地:哈尔滨、威海、深圳擅长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说起东北的大学,南方的小伙伴第一反应就是:哇,那里的冬天是不是会冻死人啊?唉,因为这个印象,不知让多少南方的小伙伴错过北上读书的姻缘。

有鉴于此,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所极为偏北的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

最早的京外重点大学哈工大坐落在冰城哈尔滨,这所高校在建校伊始就和北边的俄罗斯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是哈工大的前身,建校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

后来,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等多个阶段,学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1951年,作为工科学霸的它,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仿效蘇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之后有67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先后被聘请到哈工大任教,可谓是“文革”前最洋气的大学。

在1954年10月,哈工大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以“工程师的摇篮”而著称,也因此决定了学校的另一个特点:妹子少。

满校尽带摄像头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过:“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的毕业生。

”哈工大不仅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的高校,还是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的唯一常设分校。

从1959年航空工程系的正式组建,到1987年我国高校第一所航天学院的建立,哈工大始终与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

在“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众多重大的科研项目,如KM6工程、飞船数据管理容错计算机、飞船返回舱焊接变形技术、飞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从而被国家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他是解放后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他带动了哈工大土木系的成长;他把一切的功劳都归结为同事的努力、领导的决策;在哈工大工作的40余年中,他在不同岗位上挥洒着汗水、贡献着力量。

他就是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雨波教授。

少年壮志思报国陈雨波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1941年考上了西南联大。

回忆起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我们住草棚,30多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但是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求学时高我一届,是我的师兄。

”西南联大学术氛围活跃、政治氛围自由,在当时国统区是有名的民主堡垒。

在当时动荡不堪的政治局势下,社会学家费孝通、民主战士闻一多等很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都到西南联大作演讲,每次陈雨波都会去听。

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当时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哥哥影响,很早接触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

在西南联大时,闻一多先生是我们文法学科的老师。

在他的影响下,我报效祖国的志向更加坚定了。

”陈雨波教授一直在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求学期间,他参加了西南联大的学生自治会,和爱国学子一起上街游行,呼吁民主和自由。

1945年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国民政府战时运输管理局第一公路工程总队做了一名技术人员,为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体,陈雨波到清华大学任助教。

四十载耕耘结硕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哈工大主要由苏联专家执教,所有的理工科都是俄语教学。

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师资队伍,时任校长冯仲云委托钱三强教授在清华大学招聘20名清华教师到哈工大任职。

陈雨波应征来到哈工大任教,成为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直到1991年离休。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沈世钊院士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8个字来形容陈雨波的工作风格。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哈工大,陈雨波说:“我大学时学过俄文,所以很有信心能把工作做好。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作者:韩宇杨思琪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第35期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800多名热血青年,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

彼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开始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而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响应国家号召,心中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壮士”。

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秦裕琨,仍清晰记得刚抵达哈尔滨时的场景,他和同学们出了车站,哈工大一名教师带着当时学校仅有的交通工具——马拉平板车,接他们到学生宿舍,这是他从没见过的场景。

当时哈工大规模小、专业窄,教师和学生也很少,只有两三栋教学楼,出门就是马路,因此被称为“马路大学”,学校周边一片荒凉。

冬天低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暖气常常不足,伙食上缺肉少油,经常有人吃不饱、营养不良。

“八百壮士”中,大多数人来自南方,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气候严寒的祖国北疆。

“条件再艰苦,我们都不以为意,而是一门心思搞研究、教学生。

”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秦裕琨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为本科生备课,还自发组织翻译、编写教材,为哈工大和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与专业。

这800多名年轻人,成长于战火硝烟之中,经历过颠沛流离,深知国恨家仇。

直到新中国的曙光升起,随着一声令下,他们毫不犹豫,献身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

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苏联专家陆续撤离,哈工大一度出现“教授荒”,“八百壮士”迎难而上,承担起全部教学科研任务,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哈工大也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故事

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故事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故事在熙熙攘攘的哈尔滨市中心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筑群静静地矗立着。

与南方的大学相比,哈工大少了几分灵动与秀气,多了几分朴实和厚重。

在外校人眼中,哈工大是内敛的,那些已走出哈工大的学子们,亦如母校的建筑群和执教者一样,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却散发着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执着。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入校可见的校训石上,简单朴实的几个大字,承载着学校近百年的历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

与校训相关联的,是“铁将军”和“四大名捕”的故事,至今仍在校园流传着。

20世纪50年代,俞大光教授因严格要求而闻名全校。

学生们偷偷地叫这位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老师为“铁将军”。

他任教的“电工基础”课被学生称为“老虎课”,有时全班竟没有一个人得“优秀”,因为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还要能讲出道理来。

“哈工大要求严格,淘汰率高。

我入学时考进了200多人,毕业时只剩下40多人,不及格的自动退学或降级。

这种严格要求,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1954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回忆。

而作为“四大名捕”的“首捕”,王勇教授第一节课便给学生们立下军令状:“你们不许迟到,我也不许迟到。

如果我迟到一秒钟,你们就可以把我赶出去!”律己方能律人,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学生怕之、服之、敬之。

1965届毕业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最感谢母校给我们打下了牢固基础,让我们能扎扎实实搞学问,认认真真搞研究。

母校的教育就是那句实实在在的话:‘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那时的哈工大,有一支最为人赞颂的队伍——“八百壮士”,是他们奠定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教师从祖国各地齐聚到哈工大,他们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拼搏奉献。

涌现出了诸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黄文虎、王仲奇等一大批专家,他们被老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

如今,“八百壮士”们已渐近耄耋之年,但是他们的精神、信念和传统,正由一代代哈工大弟子传承着。

校训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之我见

校训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之我见

校训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之我见文/李玮8月9日以来,中央电视台在其综合频道CCTV-1的朝闻天下栏目中,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连续报道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的校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和大学精神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文化传统、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校训所提倡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是磨砺师生品行的利器、传承优良校风的基石、引领学校前行的旗帜。

在各式各样的校训中,有的校训注重办学理念,例如苏州大学的“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有的校训展现学校特色,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格物致公,厚德明法”、华中农业大学的“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有的校训突出文化传统,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容校”;有的校训强调培养目标,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红砖并进、理实交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有的学校彰显社会责任,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强军兴国,厚德博学”、北京林业大学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有的校训则是上述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厚德博学、经济匡石”,既明确了培养目标又凸显了社会责任。

中央民族大学的“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则是办学理念、定位和特色的综合。

在我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用朱红色颜料镌刻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的校训石就静静地矗立在图书馆旁。

与南方的大学相比,哈工大少了几分灵动与秀气,多了几分朴实和厚重。

每当老生毕业季以及新生开学季,都会吸引无数学生争相与之留下难忘而永恒的一瞬。

乍一看起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几个朴实的不能够再朴实的中国方块字就像是工厂车间墙上粉刷的标语!我们的校训似乎在字里行间透漏着冷冰冰的威严和无情,实在是“土里土气,拿不出手”。

记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

记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

记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马祖光教授,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

他一生攀登了两个高峰,一个是科学高峰,一个是共产党员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峰。

我们在采访他生前的同事、学生、家人的过程中,他的每一件事都感动、震撼着我们的心。

马祖光教授为人谦虚朴实,做人不追求名利,做事不流于形式。

因此在写他的事迹时,我们对先生的点点滴滴没做渲染和描绘,而是用最平实、最朴素的语言去写他的平凡和伟大。

在采写过程中,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和德才兼备的教育家,马祖光一生的卓越贡献、他的敬业和献身精神、他不懈的探索精神和高尚的学术道德、他的大公无私和忠厚谦逊的品格、他那灵魂深处对祖国和党的深厚感情、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用文字难达其万一。

学习马祖光,已是众望所归。

本文所记述的只是他光辉一生中的一部分,我们愿以此激励大家做人、做事。

一位75岁的老人,当他生命的蜡烛燃烧时,照亮了别人;当这支蜡烛燃尽时,就悄悄地离去。

先生厚德博学,一生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而xx年7月15日这天,他放下了正在做的光电子学科30年内的学科规划,放下了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事,也撇下了瘫痪在床、相濡以沫50载的妻子,永远地走了……这之后的连续几天里,哈工大网BBS每天都有100多人发帖子,自发地悼念先生,有的发纪念文章,有的留下三言两语:“向先生三鞠躬”,“以后若当教师,一定像他那样”,“先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惊悉噩耗,我国光学界泰斗、“863”计划的倡导者、两弹一星元勋、80多岁的王大珩院士来到告别大厅。

签名时,他心情沉痛,手在颤抖……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周炳昆、王乃彦院士和甘子钊、姚建铨、杜善义、蔡鹤皋等院士,航空部原部长朱育理、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陈怀瑾等,马祖光的生前友好、同事及学生分别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观后感800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观后感800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观后感800 今天我参观了网上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印记黑龙江百年党史网上展馆”。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故事。

1950年,哈工大回到祖国的怀抱。

当时,学校里的中国教师只有24人。

中央确定的哈工大办学方针是“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指示哈工大要“着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

1957年,800多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

当时黑龙江的气候、饮食、住宿条件都很差。

他们冬天戴着狗皮帽子、穿着羊皮袄,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高粱米饭。

学校里有两排平房,前面一排是教室,后面一排是宿舍,30个人住一个屋子。

在这“八百壮士”当中有一位叫马祖光的年轻人,1950年,22岁的马祖光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来到哈工大。

在这里,马祖光也做起了“小老师”,边读研,边工作,并参与组建物理教研室。

1970年,马祖光和同事认为激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决定创建激光专业。

那时,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资料。

马祖光在那段时间每天到黑龙江省图书馆外文部查阅资料,有时还用透明纸把图仔细地描下来,常常一坐就是一天。

他摘录了厚厚的几十本资料,晚上还要花大量时间翻译资料,第二天再给其他老师讲解。

“我们要建一个有特色的专业,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与世界科技界有同等对话的权利。

”马祖光说。

创业之初,为尽快把激光技术推广出去,他带领大家完成了许多激光的民用项目。

1976年,他们接受了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

在这之后的20年里,他为这一专业设置了5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建立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1年,马祖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活动,需要我们全民族、全社会的整体一致的行动,我们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创建于1920年,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为C9联盟成员之一。

1996年首批进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1999年成为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三方共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

“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

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

“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规格严格”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

受惠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将不断补充其崭新的内涵。

哈工大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国家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哈工大肩负的重任,使哈工大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了哈工大“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20世纪50年代前期,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学习苏联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与扩建,发展成为一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哈工大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由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转变为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军民结合,以攻克尖端科学技术为己任的现代化科技大学;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哈工大努力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5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5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哈工大人和哈工大精神哈工大有着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在九十多年里积累和沉淀了很多哈工大人独有的特质,成为一代一代哈工大人的符号,这种符号就是哈工大精神。

作为大学生,除了学习所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凝练一种精神、传承一种品质。

本次讲座将用几个哈工大办学历史中被公认的人物、事例或用语,来解读何谓哈工大人、何谓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的学生毕业后除了要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更要树立不断哈工大的形象,做哈工大精神的传承者。

爱国奋进是哈工大精神的核心灵魂从建校起,哈工大的发展建设就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适应国家发展建设需要”,是一代代哈工大人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

服务航天、服务国防、服务国家建设,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始终是哈工大人心头的责任,是哈工大精神的发展和发扬,是哈工大生存、壮大、发展的原因、动力和方向。

1950年6月7日,中长铁路决定将哈工大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哈工大回到新中国的怀抱。

面对旧中国经济的千疮百孔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待兴,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作为全国学习苏联的两所样板学校之一,哈工大承担起了学习当时苏联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重任。

当时大批的热血青年,怀着建设国家工业化的理想、忠诚与壮志豪情,其中许多人放弃了南方鱼米之乡的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地处边陲,气候严寒,以高粱米、苞米面为主食的哈尔滨求学,留校任教。

在当时生活、工作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刻苦钻研,为创办专业,培养人才和科研攻关而历尽艰辛,竭诚奉献。

第一代“八百壮士”艰苦创业,开创了哈工大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十年“文革”,哈工大遭受了学校南迁北返的巨大损失,元气大伤。

哈工大能够继续发扬“关心祖国命运,主动适应国家需要”的优良传统,抓住了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宝贵时机,迅速医治“文革”造成的创伤和南迁北返的损失,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做到了“大难不死”,并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开创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哈工大校史传统学习感悟文章

哈工大校史传统学习感悟文章

哈工大校园每天最先迎来旭日朝阳的是它的哈工大之星。

这个校园传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的血脉,见证了祖国沧桑变迁。

时代更替,始终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工大精神,是始终瞄准世界之巅、国本之需的工大视野。

曾记否,八百壮士励精图治,开启中国高等教育新风。

到了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办学成效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东方MIT”。

在哈工大校史馆,我们看到了历年学子的高大背影。

哈工大见证了祖国的发展。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和严谨务实的追求。

当今时代,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潮流中,不迷失自我、不被功利所诱惑、不被浮躁所鼓动,就必须要有独立不移的精神,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坚守,更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我们必须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继承哈工大意志,做一个合格的哈工大人。

我们能够进入哈工大,已经证明我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从今天起,大学的蓝图将在我们面前展开,这里有美丽的校园、知识的海洋。

因此,我相信我们会有精彩的生活,在大学完成人生最重要的成长转变:从被动安排到主动担当,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究.我们必须继续发扬哈工大学子的踏实作风,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梦想!正如哈工大校史馆所展示的哈工大师生抗日活动的史料和荟萃着两院院士和共和国将军的展板所展示的,我们必须树立报国理想,努力奋斗,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勤于求知,报效祖国。

穿过校史馆这座厚重的“历史之门”,我们意识到,必须要秉承工大的独特传统,以全球视野观世界,博闻通达,从依附到独立、从遵循到创新、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踏过哈工大这座“未来之门”。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亦有大师之谓也。

” 著名学者钱学森回国时说过一句话:“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我们必须以科学精神拓展全球视野,积极求知,披星戴月,让哈工大精神薪火相传。

踏上施展才华的人生舞台,融汇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展望未来,报效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中国教育报(顾寅生)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在祖国的东北名城哈尔滨市坐落着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年来,哈工大以学科全面、人才济济、成果丰盛而享誉海内外。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蜜月期”结束后,哈尔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地域优势逐渐消退。

尽管多年来地方政府在办学上给哈工大以很大的支持,但是位置偏远、气候寒冷、地方经济在转制过程中遭遇困难等不利条件客观存在。

然而,多年来哈工大却在以稳健的势头持续发展。

哈工大1984年入选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所院校,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13所院校之一,1999年位列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几十年来,出自哈工大的两院院士有70余位,各地高校领导第一把手一百多位,副校长、副书记一百多位。

在国人引以为豪的祖国航天事业中,有哈工大毕业生近万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神五”发射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栾恩杰,“神五”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三垂一远”模式的提出者李元正和试验大队大队长许达哲,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KM6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神六”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神六”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空间光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家骐,“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神舟”飞船分系统指挥于登云,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庄逢辰,“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孙敬良……都是哈工大的校友。

每当有人问询哈工大发展的动因时,学校领导的回答都是:“哈工大的发展主要靠‘人和’,靠我们内部薪火相传的强劲的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向上的奋进力,我们称之为‘哈工大精神’。

只要‘哈工大精神’世代相传,哈工大就会永葆青春。

”提起“哈工大精神”,还要从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说起。

一“壮士”,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理解为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的勇士。

“壮士”与大学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年由苏联创办的中东铁路(1945年改为中长铁路)学校。

1950年移交给中国政府时,学校仅有师生近800人,多数是苏联侨民。

当时苏联政府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苏联愿意派出专家支援学校建设。

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中央汇报,建议接受苏方提议。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首肯。

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从苏联26所著名高校相继聘请了70多名专家来校工作。

当初的哈工大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大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

来哈工大向前苏联专家学习,“相当于不出国留学苏联”!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踊跃报考、应聘来到哈工大求学、工作。

来自浙江的吴满山教授回忆说,当时甚至有已考取国内其他名牌大学的学生,上了一年学以后退学重新报考哈工大。

一批从全国各高校选送来的优秀青年讲师、助教是这支队伍的“晶核”。

这些年轻人是当年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主要来源。

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政府把向苏联学习作为基本战略方针。

哈工大传统上用俄文教材、俄语授课,自然成为学习苏联的试点。

党中央、政务院为哈工大规定了办学方针和任务:“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二“壮士”们怀着实现祖国工业化的理想和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憧憬聚集到哈工大,勤奋学习,艰苦创业,使哈工大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和工业化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创造哈工大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培育了“与祖国共命运,勇于担当重任”的爱国精神。

当时受聘于哈工大的70多位苏联专家,都具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实际能力和敬业精神,来校后勤奋努力地工作。

1949年由清华大学来哈工大任教的陈雨波教授回忆说,当时苏联教育制度的优点一是基础扎实,数理化、力学基础课的学时较多,开设面也较广;二是专业培养较深化,由于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时较多;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培养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国内各院校在那一个时期学习苏联,培养出一大批到工作岗位很快顶用的学生。

据1949年来自云南大学的李家宝教授回忆,30多岁的苏联金相专家奥尔洛夫在哈工大工作期间,因公出差不幸患病不治,为中国人民的高教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古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由于长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博士论文,牺牲了自己获得学位的机会。

年长的机械工艺专家布兹列克每天上午教完4堂课后,坐在教室为研究生答疑,指导教研室工作,回应工厂的咨询,常常忙到下午3点以后才能回家吃饭。

由于长时间积劳成疾,他罹患阑尾炎、肺炎,卧床3个多月,生命几致垂危,在病中他仍不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50年代前后至60年代期间哈工大的四任校长都特别爱惜人才。

身为省长的冯仲云校长的做法是请内地来的教师到家中吃顿便饭。

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国内著名专家马大猷、李酉山等都被借聘来校工作。

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

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

1961年,26岁的数学助教吴从炘品学兼优,学校破格晋升他为副教授,但是他曾被原单位“开除团籍”。

这事被东北局领导质询,李昌派人去“答辩”,说服了上级。

“选苗子、拔尖子、摘桃子、压担子”,是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典型做法。

这里讲讲“摘桃子”和“压担子”。

“摘桃子”的意思是,让高个子站在大家肩上把高处的桃子摘下来,再由大家分享。

意即强调团队支持一个人先突上去,再带动整体水平提高。

“一个人上去,全教研室光荣”,“一群人上去,全校光荣”,在哈工大逐渐形成了主体价值观。

“压担子”就是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尽快成才。

其一是领先全国为青年教师评高级职称。

1957年哈工大晋升首批13名副教授,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年轻的李家宝只有31岁。

其二是让青年教师尽早“唱主角”。

当年哈工大把接替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主持新课题的研究等工作,都交给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

其三是大胆提拔。

当时许多20多岁、30岁出头的青年人就担任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八百壮士”的领军人李昌,1953年来哈工大做校长时才38岁,与他的队伍同属“少壮派”。

老教授们回忆,“那时候不分节假日,我们在李校长的办公室研讨教学和发展问题,经常是谈到凌晨。

”李昌来学校后恶补高等数学,连续四年请人每周六晚上给他上课,还能挤出时间按时完成作业。

这种拼命精神感染着多数比他年轻的“壮士”们,很多人经常“开辟第四单元”(上、下午和晚饭后各为一个时间单元),看书、备课、搞研究直至深夜。

1957年,随着以机、电、仪、土木、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建成,哈工大当时共有教师856名,平均年龄27.5岁,在当时全国重点高校中是一支最年轻的教师队伍,被李昌校长誉为“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开创的“第一波”的业绩包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培养大批工程师,以及自身成长为专门人才。

哈工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办了24个新专业,焊接等一些新专业成为国内各工科院校兴办新专业的策源地。

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许多理工科院校都曾派教师来哈工大焊接专业进修。

新专业的建立,为当时快速发展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当时高校理工科教材缺乏,哈工大组织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翻译了约2 000万字的俄文教材出版发行,解了国家的急难。

哈工大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实行了五年学制,学生毕业后授予“工程师”称号。

这使得哈工大以“工程师的摇篮”享誉全国。

1960年前后中苏关系走向破裂,苏联撤回全部专家,国家和学校的发展都遇到了困难。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们与苏联师友依依惜别后,毅然担当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任,学校仍然稳健地向前发展。

三“八百壮士”在学校的辉煌时期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在遭受挫折的逆境里状态如何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动心忍性”,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凸显出这一群体的风骨。

在商业大潮面前,“八百壮士”和弟子们也能耐得寂寞、守得清贫,认认真真地教书育人,搞科研、做学问。

队伍得以稳步提高,学校得以持续发展。

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八百壮士”中的许多人都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难。

他们人到中年,不是拖家带口去农村插队,便是随校南迁重庆,学校已是七零八落。

不少人头顶着“反动学术权威”帽子,白天干重活,晚上还要挨批斗。

但是多数人没有放弃对科学、专业的追求,没有放弃一代学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比起“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的磨难,时间更长的是物质生活的窘迫。

孩子大了,一家人仍旧挤在筒子楼里。

商品短缺时期,东北三省的情况尤甚,就连米面等“细粮”都很缺乏。

走后门托人弄吃的,套购紧缺商品成为居民们的生存手段。

可是在哈工大,仍有一批教授不为所动,安贫乐道,执著地追求着事业上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初,马祖光教授接受了筹办激光专业的任务,当时是人、财、资料皆无。

他就每天到省图书馆去查阅、摘抄外文资料,用透明纸把图描下来,常常是边啃干粮边看书,直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去。

工作人员被感动,也只能悄悄地递上一杯开水。

几年下来,马祖光摘抄了厚厚的几十本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教研组。

筹办实验室没钱没设备,他们从垃圾堆里拣了台报废的示波器,从很远的一个废品收购站推回了一手推车旧的蒸馏器皿。

后来马祖光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发现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新光谱。

取得成绩之时,他在托人捎给家人的录音带中说:“人家的条件再好,也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

我们现在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困难越要使出最大的力量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滚滚商潮冲击着校园,社会分配“脑体倒挂”,“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教授的收入甚至不如大宾馆的服务员。

在这种情况下,哈工大没有人去乱办班、乱收费,也不降分录取高价学生。

“八百壮士”此时都成了老教授,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信念,一门心思搞研究、育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